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9-11

旅游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支柱型产业, 尤其是高职旅游类院校的数量, 旅游管理学科也已成为工商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体系。但是旅游类学生的培养和目前市场要求却存在很多矛盾之处, 旅游管理的毕业生存在着“就业难, 难就业”的现状。

1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愿及就业现状

笔者于2017年3~4月对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类102位学生进行的旅游业的从业意愿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6.53%的学生表示毕业之后愿意到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进行工作, 由此可看出, 大部分的旅游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不愿意从事旅游类相关工作, 该专业就业意愿很低。

2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根据对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2009~2014级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调查结果显示, 毕业第一年能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人数约为50%, 2~3年能继续留在旅游行业中只有不到20%的人数, 毕业5年后能继续留在此行业的人数寥寥无几, 由此可见, 旅游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 旅游行业自身的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3 影响就业因素

3.1 对专业了解不够全面

很多学生在报考本专业时, 对该专业的认识不足或是存在偏差, 认为“旅游”就是出去游山玩水, 认为管理则是像领导一样去管理别人, 毕业之后, 既能玩又能当上领导这一错误的思想, 等到进入实习之后, 发现和自己当初设想的相差甚远, 是要从事一些像端盘子, 清扫客房, 刷马桶的体力活, 由于大部门都是90后的孩子, 从小在家娇生惯养, 不愿意吃苦, 所以, 真正毕业之后, 还愿意并继续从事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则少之又少。

3.2 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旅游管理类毕业生的对口企业是饭店和旅行社, 笔者对马鞍山市几家五星级酒店和的旅行社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发现, 只重视经济效益, 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只顾及眼前利益, 薪酬待遇不合理, 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 奖惩机制不完善, 企业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不能引起毕业生的共鸣, 从而导致这类企业留不住专业型人才。

3.3 学校人才培养方式滞后

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 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 往往多是借鉴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或者完全照搬本科院校, 这就使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产生很多问题。

4 提高旅游管理学生就业的策略

4.1 加强职业教育指导, 培养学生职业情感

旅游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 认为服务型行业总是低人一等, 笔者认为这和学校教育有关, 学校应该从大一开始开设一些职业指导类课程, 帮助学生对职业有个清醒的认识, 通过老师的教诲和熏陶, 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 也可以邀请一些企业的成功人士来到校园开设讲座, 帮助学生了解目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增加学生对本专业自信心, 也可以通过成功人士讲述自己曾经艰苦的奋斗史感染学生, 使他们对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4.2 加强校企合作, 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的时间只有俩年半的时间, 但是他们却要接受将近30门课程的学习, 课程的设置尤为重要, 应该结合企业需求, 聆听企业专家意见, 同时,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结合岗位需求, 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制定课程内容, 增强课程内容的灵活性, 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4.3 加强师资建设

高质量的师资建设是决定旅游教育的未来, 旅游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周边区域师资资源, 加快引进高学历, 高级能型人才, 改变目前单一的师资结构, 鼓励教师多出去培训和进修, 同时,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考核, 职称评聘, 科研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 努力建设成为一支思想过硬, 专兼结合, 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摘要:高等职业类旅游院校学生的就业水平是衡量该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方面, 本文以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分析调查了该校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情况, 并针对上述情况给出了专业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策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出口退税管理策略探析下一篇:原油有机氯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