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提高语文素养的几点思考

2022-09-13

前不久, 听一位老师讲余秋雨的《信客》, 引发深思。该堂课的教学形式主要是合作探究, 课堂主体是围绕“尽职、诚信、宽容、厚道”进行研讨:信客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信客形象有何现实意义?学生写下自己或身边尽职、诚信、宽容的经历、感受的故事;老师随机阅读学生“小作文”, 并根据其内容与同学们“对话”交流;最后大量引用责任、诚信、善良的名句和故事, 全课在愉快的交流中结束。

课后静思, 这是语文课吗?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对“课程性质”方面作了如下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 这堂课更像是一堂思想品德课, 是用《信客》作教材的德育政治课, 而不像是语文课。由这一课例反思语文教学, 种种困惑萦绕于心:语文课的目标是什么?

就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新课标最为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其内核就是语文能力, 即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但又不同于语文能力, 它涵盖面更大, 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 还包括对学生在人格教育、审美教育等方面的渗透。

“语文素养”代表了一种新的更博大的教育视野, 对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新要求:

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以课程资源为载体

教师要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 准确把握课标对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要求。以此为依据, 认真研讨教材, 重组课程资源, 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将所有的课程资源都当作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载体, 让语文教学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设计丰富而有创意的语文实践活动

首先要有明确而坚定的语文目标。语文基础知识目标:积累字、词、句等;阅读能力的核心目标:积累作文素材, 训练写作。所有活动都应围绕目标进行, 不要旁逸斜出。而且一篇课文制定的目标不宜过多, 一两个就成, 要长文短教, 妙在选点, 否则就只能蜻蜓点水, 浮于形式。以学生的最终的收获作为教学评价的第一标准。

其次要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量、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是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据此, 在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的理念与方式, 教案的整体设计到局部的精心安排, 都应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要组织开展大量的属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言, 习得技能, 训练思维, 提高能力, 形成课堂上舒缓有致、动静相宜的生动氛围。

三、在学生亲近语言文字中完成教学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让课堂互动起来, 老师们通常以问答式、小组讨论等方式教学。“谈话”式稍不留神就会出现:提问琐碎, 问题质量不高, 学生被动应答等。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建议采用主问题方式, 多提供话题, 少提问题, 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要善于引导学生亲近文本, 咀嚼文字。曾记得一位教师在教学《走一步, 再走一步》中, 小组讨论:文中写心理活动的词语有哪些?细节描写有几处?这种一味地追求课堂活跃而忽视学生过程探索的办法我认为不够妥当, 语文课堂有时候需要静, 解决文体中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亲近文体, 让学生通过静静的阅读、细细地咀嚼去寻找到答案。

四、处理好讲、读、练三者的关系

有些老师上课总喜欢讲, 翻来覆去的讲, 力求讲深讲透, 考虑的重心是如何让学生懂课文。这样往往忽略了语文是门实践性课程, 重要地是对具体的语文材料的积累和语文的实际运用, 必须通过学生参与到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才会有效果。文学教学需要学生口干舌燥地去诵读, 冥思苦想去悟, 没有必要把每句话都讲清楚, 事实上, 那些没有清楚的地方, 到了某一阶段, 碰上了某一触发点, 自然就领悟了, 而且比老师传授的来得更深刻, 更独到。像《谈生命》、《紫藤萝》这样的文章, 教师想讲懂可能未必能讲懂, 作家的观点本身来自生活, 来自长期对生命的体验和思考, 学生理解需要人生阅历。教师对于这些讲不懂的可不细讲, 以一种“留白”的方式, 让学生对文体反复诵读, 将那些文字隽永意蕴驻留心底, 一旦生命中的酵母来临, 便可酿制出睿智的琼浆。

五、优化作业形式, 少做题, 多读书

语文教学“练习化”, 语文教学理科化的现象较突出, 只见训练, 少见练笔, 让学生静下心来享受阅读的时间缺少, 不关心对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和品味的培养, 这是与语文素养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语文学科不像数学、物理那样有典型的逻辑体系, 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教学中应借助一些相关的资料或文章来帮助理解, 丰富课堂, 支撑教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切莫采取机械的题海战术, 一定要致力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提升。我们要尊重语文的自身规律, 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来设计作业, 读书、背书的效果远胜机械的训练和检测。

老师们, 让学生少做题, 多读书吧!有了美文的滋养, 经典的浸润,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厚重了, 语文的“文”味就出来了, 致力于语文素养的目标也就落实了。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区龙市中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践行“五个坚持”在务实担当上下工夫下一篇: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