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思考

2023-05-03

第一篇: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思考

古代蒙学与当代小学教育问题之思考

引言:

最近,几次走进小学,都听见朗朗的读书声,而学生诵读的不是课本上的文章,而是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弟子规》等。

感叹之余,也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现将几个思考不成熟的问题显摆这里,与同行、家长及坛友们相互学习、探讨,以求能为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东西。 说明:本文参阅了很多书籍和文章,这里就不一一注明了。

一、 为什么今天的学校里重现了封建社会私塾教育的学习内容?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关键是应该弄懂“国学”这一概念。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古代蒙学属于国学的范畴。让今天的孩子学习封建社会私塾的教育内容,这不但是顺应国学教育从孩子开始的社会需求,更重要的是肯定了古代蒙学的价值以及对古代蒙学的重新审视和定位,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诵读古代蒙学教材和文化经典,似乎更能激发我们的民族热情,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因此,古代蒙学进入我们的学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 对中国古代蒙学的初步认识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古代蒙学。

一、教材。最早出现的蒙学教材是南朝梁代的《千字文》,由周兴嗣所撰。以后有南宋初钱氏所著《百家姓》;南宋王玉麟所撰《三字经》;明朝萧有良撰《龙文鞭影》;明未清初程登吉撰《幼学琼林》。其它还有《千家诗》、《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千金裘》……等。“蒙学”的教材在明清时基本上定型,《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成为统一定型的教材,简称为“三”、“百”、“千”。

这些教材最惊人之处就是使用时间长。,使用范围广。《千字文》使用了千年,而其它教材也用了五六百年,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且这并不是政府编写,颁发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而是民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统一教材。更惊人的是朝代在不断地更替,政策和方针也在不断地改变,而教材却一如既往地沿用。教材基本上是统一的,科举考的四书五经历代也是统一的,正由于有了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使全国的学子处于相对公平的起跑线上,科举考试中,穷乡僻壤的学子也有金榜题名的可能,这也是华夏文化得传播到边远地区的根本原因。

二、教育方式。中国古代没有师范教育,但文化教育却走在世界的前列,成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而且在世界最早几个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惟一保存古代文明的国家,就是由于中国古代“蒙学”教育起到巨大作用,世世代代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

中国的科举制首先是选拔政府官员,其次是培养各种层次的教育人才。不能中举的秀才就在乡村里进行“蒙学”教育,也就是类似现代的小学,正所谓“秀才没落,下乡教学”。明清时代中国的小学完全是“私立”,也称为“私塾”,不需要国家一文教育经费,就建立起遍及全国的初级教育体系。以机动灵活的教育方式办学,秀才的家里就可以作为学校,家族的祠堂也可以作为教学场所,惟一的开支是作为教师的秀才的“束修”,或各家分摊,或由家族中几家富有的家庭承担。而家族中较贫困家庭的子女,就免费入学。而且是要求家族中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要去读书,若有失学儿童,对其父兄还要追究责任。

三、 教育模式。首先每个教学班一般在10人以下,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因而私塾先生可以对每个学生负责到底。旧时的私塾无什么优秀教师之称号,也无什么升学压力,学生读书更无什么选择重点学校的困惑,“教不严,师之惰”。对教师的要求只有一个严字。

其次没有年级的概念,因材施教,不求进度统一。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规定的课程,就进入新内容的学习,而学不好的学生就继续背诵旧课文,直到能背诵到滚瓜烂熟程度再进入新课文。教学是复式教学,针对每个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进度,这才是对学生负责到底的教育,而不拘泥于年级的升留级的形式。有关资料显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基本上是半年读一本,也就是说一年半的时间读三本书。学业负担同现在的学生相比是较轻的。古代的学生无需配备教科书,因为所读的书都已背熟牢记在脑海里,到运用时信手拈来,出口成章。

第四,教学方法。私塾的教材是几百年不变的,秀才们读私塾时读的就是这些“蒙学”教材,现在教学生的仍然是同样的教材,而且全国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开始都是“

三、百、千”,所以不必要印什么教材,更不必学生人手一册的教科书,因为这些教材秀才们都能滚瓜烂熟背诵,不必备课,只要学生坐定,便可开口上课,而教学方法又如此之简单,每天领着学生带读四五句课文即可,学生读会后,就让学生进行背诵所学的课文,要求连同先前所学课文背诵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接着进行习字训练,背诵和习字成为学习的基本模式。 古代的蒙学,课文只进行最简单的讲解,根本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古代经典是“微言大意”和“博大精深”的,教师何苦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呢?更何况许多高深的政治、哲学、人生的重大问题,纵虽讲得清楚明白,七八岁的小孩子又怎么懂呢?因而公开宣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滚瓜烂熟地背诵,牢记于心中,让学生慢慢地去理解,在今后的漫长人生道路上去领悟和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

中国古代把学习中文称之为“识字”,这是非常恰当的认识,任何一个“汉字”都要掌握“音”、“形”、“义”。作为初学者,首先要掌握的是“音”和“形”,在牢固掌握前两者的基础上学习“义”。因而古人就把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音”和“形”上,通过背诵来使每个字的读音牢记于口耳之间,成为下意识的条件反射;通过大量的书法训练,使“形”牢记于手眼之间,达到不仅写得好,而且写得正确无误。对“义”却是不够重视,粗略讲解其含义,甚至不讲解,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领悟和感知,这才是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

三、百、千”在形式上的共同特点是韵文化,三四个字成为一句,隔句押韵,都不一韵到底,中间要换韵,读起来都是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其实,严格的说,私塾不设班级,都是个别教授,好处是因材施教。当时教法有: 1.点书、塾师的教桌上,常备着一个朱砚和一枝朱笔,每天上午学童陆续上学,先生逐个把他们叫到桌旁。先生边读边点,学童句句跟读。 2.还书、每天点书之前,学童要把昨天点的书给先生还读,也叫“还书”。还书有“正读”与“背书”两种。“正读”,就是面对老师看着书本朗读;“背书”即背向老师,高声背诵。 3.温书、先生点完一本书,学童还要“温书”。尤其是“四书”,非要读得滚瓜烂熟不可。 4.写字、学童每天下午一到馆,就得靠在书桌上写字。

5.练习对偶句、先生教学童做“对子”,先教两个字的,如“竹叶”对“梅花”。然后,逐渐提高难度。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朗读、背诵、书法训练是私塾教学的主要内容。

私塾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过去,人们对于私塾的教学方法几乎是一概否定,将其全部教学方法都归结为“死记硬背”“鞭笞体罚”等,否定其教学方法具有现代价值,这无疑有些以偏概全。私塾的历史悠久,对于中华文化的形成及传承发挥过较大的作用,对于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仍然具有现代价值。

三、当代小学教育

我们也从教材、教育方式、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这四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教材。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明令废止私塾,各地纷纷成立新式中小学堂,蒙学教材被废弃,采用白话文为主体的语文教材。从叶圣陶等编写的新式语文教材起到建国前,教材不知改过多少次。建国后教材的更新越来越频繁,使用时间越来越短,特别是近些年的新课程改革,教材的更新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频繁。这和蒙学教材使用了几百年相比,成为强烈的对比。

更为令人不能理解的是,在国家规定的教材之外,还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业务部门编写的乡土教材,还必须进入课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要求学校还得编写“校本教材”,还得进入课堂。我们姑且不说这些教材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行性,就国家规定的每周每个班级的课时数来说,远远不够用的。怎么办,就得增加课时,别无它法。不过,如果学校能把蒙学教材作为校本教材,那还是值得欣慰的,起码这个学校的校长具有深厚的教育功力。

现代的小学课文第一课,要学的是汉语拼音,是一些既难读又难写的字母,这对那些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既无形象可言,也更无兴趣。在短暂的儿童特有的新鲜感之后,便是对拼音的厌恶。让学生在入学的一开始就失去了学习的乐趣。那么学习汉语拼音的效果又如何呢?我们当教师的是最明白的,有很多学生,到了中学后竟然不会使用汉语拼音,把汉语拼音忘的一干二净。拼音之后便是一些单字的学习,这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相比,更有着层次上的区别,蒙学要真正有启蒙的作用,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当代教材贴近了生活,却没有思考的内容。到了成年后,问小学中读过哪些课文,恐怕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至于课文的具体内容就更记不得了。

小学六年有近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是花费在语文教学上,中学里语文课一直作为主科备受重视,大学里有专门的中文系,语文教师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语文教学效果总是少、慢、差、费,其效果总是令人失望,书写水平普遍差,写作水平也普遍较差,近年来不少人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质疑。

现在很多人已经在回首过去,从古代蒙学中寻求答案,为什么看似平白无奇的古代蒙学教育能培养出王国维、郭沫若、毛泽东那样的大家,而在取得巨大人类进步的今天却很难出现一位国学大师,这不由得我们不去深思,因此我们要回首过去,从古代蒙学中汲取营养,来丰富我今天的蒙学教育。

其次是教育方式。建国后,国家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各级各类学校按着政府的规划遍布城市乡村,为儿童的教育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另外,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了大批的毕业生,保证了师资力量的需求。另外,学校设有校长、副校长,还有教导处、少先队、共青团、规模大的学校还设有政教处,各班级还有班主任,班长等。可谓机构健全,责任分明。很明显,在这点上,古代私塾是无法比拟的。

再次是教育模式。现代小学一个教学班都四五十人,一个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要把学生完全教会学懂,的确不易,再优秀的班也有没学懂的学生,只不过落后面小一些罢了。而多数的班级落后面较大,倘若有的教师不负责任,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了。

每个学期都有若干本新教材。这些教材必须在本学期全部学完。按着《新课标》,上级主管部门采取各种方式对学校进行考核。小学还好,没有升学压力。初中和高中就不同了。就目前来看,考核一所中学和办学质量的好与坏,考入上一级学校的人数起着决定的作用。没人看“平均及格率”,也没有人看及格以下的比率,更没有人看那些所谓的“不可救药”的孩子们。只要升学率上去了,其它无所谓,真可谓是“一俊遮百丑”啊!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已经在教育界蔓延了很多年,目前来看,还要继续蔓延着。这是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高考和中考的指挥棒在作怪。

建国后,我们的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到这次“新课程”改革,已经是第八次了。而这次新课程改革,就教育思想和观念来说,是最彻底的一次,基本全盘否定了以前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但考试仍然还是老套路。很多学校,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 ,学习笔记啊,记录啊,心得啊,计划等应有具有,但如果真的走进课堂,还是老套路,老方法,老模式。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也奇怪。改革是必须的,因此,学校就得在上级来检查的软件上下功夫,把检查的项目准备好,各种资料齐全,表格齐备,计划齐整,做好了这些,通过检查没问题。而课堂还是老样子,得考出高分啊,得考出的学生越多越好啊,得考出几个名牌学校的学生好啊。因此,改革就成了表面现象。

最后是教学方法。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老师满堂灌。老师唾液横飞,学生不知所云。而学校还得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课,思想教育的因素多,老师必须要挖掘出来,甚至“课堂评价”里有专门的评价条款。小学语文教学,识字是重要任务,而我们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大多是进行思想教育,分析课文的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从而忽略了识字、背诵、写字的训练。

背诵,是语文学习千古不变的真理。而我们现在的教材里,背诵的篇目太少,而且大多文章也没有背诵的必要。好在,国家已经在纠正这个问题,出版发行了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并写入“新课标”。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增加背诵古代经典诗文的数量,这无可厚非,但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怎样实行对中小学生的“减负”这一上级的要求呢?况且,教师(班主任)的工作量本身就非常的大,还有时间去督促和辅导学生学习那些古诗文吗?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三种主要学习方法是: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我们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好设想。然而,课堂上真能用上的又有几人呢?语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举不胜举,但朗读、背诵这两个最有效的、最传统的方法被我们忽视了。

书法复式教学法初探

江苏邳州港上小学 禚效锋

[关 键 词] 校园书法

复式教学

写字教学法

[内容摘要]

复式教学是一门教育科学,也是一门教育艺术,是指在同一教室内编排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时内完成与单式班同样多的教学任务,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小学写字(书法)复式教学法,是在我校创建书法特色学校过程中,根据我校书法社团——羲之学堂的授课情况所做的尝试与小结,借以抛砖引玉,与诸位同道,共同探讨小学写字教学法。

一、 努力构建书法大环境,为书法教学营造氛围

我校结合创建书法特色学校活动,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经典书法名作名帖处处可见,时时可学。学校建成了书法文化长廊,诸如欧颜柳赵楷书,王羲之兰亭序、苏轼寒食帖等等,各种书体,各时期代表书法家的经典法帖,悬挂于校园各处,学生们耳闻目睹,潜移默化,有意无意之中,提高了欣赏水平,促进了书写技能。

在书法艺术氛围的影响下,羲之学堂以“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为指导思想,培养一批小小书法家,为校园增添了亮点,也得到同学的青睐。羲之学堂的同学来自于二到六年级的各个班级,以学习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为主要内容。从创办至今,我一直坚持复式教学,尝试普及书法技艺,提高写字质量而不断探索。羲之学堂,容纳各班级写字爱好者于一堂,虽年龄各异,但学习兴趣高,相互竞争,为练好字,你追我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 书法复式教学法的几个优势条件

结合羲之学堂的书法教学活动,我发现书法复式教学的潜在优势有以下几点:

首先,书法复式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跨越式学习互补。由于学生来自于二到六年级,他们的年龄跨度大,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则非常有利于他们相互之间的学习互补。一方面,低年级学生能够从高年级学生身上学到许多好的写字行为习惯及写字的方法,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书写能力。另一方面,高年级的学生,同时也能够从低年级的学生身上感受态度认真的影响,克服自己骄傲的情绪,达到学习互相促进的效果。

其次,书法复式教学,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不太多少,每个年级,形成一个小组,便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了解学生需求,进行个别辅导,实施因材施教。

第三,书法复式教学,有利于教师掌握小学阶段写字教材内容,把握好各个年级的层次标准和要求。因为在同时教给学生硬笔字和毛笔字的学习内容,有利于教师系统地进行教学,也可以把握好要求的阶段性。

第四,书法复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书法技艺,提升自学能力。书法复式教学中,因为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我极其重视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书法学习,五分之一靠老师,五分之四靠自我。我一般在示范给范字的书写时,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态度认真,学习效果也较好。这样学生在长期的自学实践训练中,逐步提高了自学能力。

三、书法复式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创造性地使用写字教材

我省现行写字教材,主要以硬笔习字册和写字(毛笔)课本及毛笔习字册为主。这是一套大面积提高写字质量的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亦发现其长处与不足。长处为硬笔习字册结合各年级语文课本同步内容,比较利于提升。而毛笔习字册,由于作业量小,不适宜书法爱好者使用。为此,我结合写字教材,自编了书法补充内容,供有发展空间的学生使用,极力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结合现行教材和自编教材,尝试舍弃和补充内容,讲授写字要领、结字方法,使书法教学有了广阔的空间。

(二)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合理安排座位

为有效提高每位学生的书写水平,淡化学生的年龄界线,我有时是将同一年级的学生编排在一起,有时将高年级和低年级混排,树立书法复式教学观念,合理的安排他们的座位,使学生间相互影响,同步提高。复式教学环境下,更容易发挥影响效应。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把握时机,合理安排他们的座位,使其相互促进。

(三)教学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

1、从欣赏到示范

书法教学,离不开欣赏。欣赏书法作品,应该作为第一课来讲,同时也应在以后的书法学习中,经常性的进行。只有让学生欣赏到真正优秀的书法作品,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法艺术魅力所在。在欣赏书法作品时,我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展示给学生,从整体感知书法作品的气息,到逐行逐字欣赏其空间之美,局部点画形态特征,清晰明了,增强了学生对于书法作品的形式美感。同时在欣赏中,了解了每个字的点画特征,从整体到细节,均有所感悟,为书法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教学中,及时使用实物展台,示范每笔画起笔、行笔、收笔几个动作过程,对写字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才能把字写好,最终练成一手具有个人特点的汉字。

2、从临写到创作

书法的学习方法,离不开临摹与创作。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临帖的过程,教给学生正确的临习方法,教学中我使用展台示范例字的临写,让学生们看清每一笔画的运笔方法,再结合个别辅导,手把手教给方法,让学生熟记笔画特征,形成书法观念。只有当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字形特征以后,才可以有所创作。在创作时,讲给学生们章法布局知识,让学生有创造空间。

3、从展览到评析

学生的优秀作品及时评价,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对学生的作品评析,以表扬为主,但也应及时指出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评价时要集体矫正;而个别问题应个别辅导,不能轻易放过。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通过评字学生从整体结构到部件、笔画,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写好字的自觉性;通过评字,学生感知美、欣赏美,陶冶了情趣。

4、从动手写到动手做

学习书法的过程,我除了让学生们临习书法作品以外,还让学生们动手做一做,掌握一些和书法相关的其他技艺,适时教给学生学习刻字、印章、拓字的方法,学生们热情高涨,个个兴趣盎然。在动手刻字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在刀与笔的形式转换中,体验书法之美。刻好的书法作品,结合碑帖基本知识,及时指导学生拓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受到深刻的艺术感染。

四、书法复式教学的反思

书法复式教学法的尝试与探索,可以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渗透和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写字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写好字,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绝非一日之功,我们只有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灵活的选用合适的写字教学法,才能引导学生写一手好字;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汉字的规律、结构及书写方法,才能让学生打好写字基础;只有持之以恒,反复练习,才能写出一笔好字。

第二篇:在盐业体制改革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之思考

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研究制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标明盐业体制改革已正式列入国务院工作议程。2003年和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促进食盐流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和《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实施方案》两份纲领性文件,全面拉开了盐业体制改革的帷幕。由此可见,古老的盐业正处于体制改革的历史关

头,改革力度之大,触动范围之广,涉及面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做好体制改革中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妥善处理好改革与稳定、改革和发展关系,这一历史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我们这一代盐业人肩上。本文试结合工作实际,对做好体制改革时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树立改革无止境的思想认识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国庆讲话中提出,改革永无止境,改革开放要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的确,盐业近年来无论是管理机制还是营销方式可谓动作不断,进行了多轮变革和创新,一些员工误认为已经改革了,产生了改革已到头无需再改,可以歇歇脚的思想误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和引导员工时刻树立改革无止境的思想认识,因为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要求,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改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可以说是永恒的主题,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盐业的改革既势在必行,又永无穷期。尤其是当前的盐业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不改革就会被兼并遭淘汰的十字路口,而改革了就会赢得加快发展的历史转折点。客观地讲,我国食盐专营取得的成绩不小,这是主流,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正如中盐集团林家桦副总经理指出的:我国专营工作中存在着食盐流通成本较高、计划执行存在随意性、批发企业不达标、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等四大突出问题,问题的存在就预示着改革的必然。可以说,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是盐业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建立食盐流通现代化体系,是盐业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可以预见,今后几年盐业将打破地区封锁,按“产销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思路,按照经济区划组织物流,逐步形成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通过整合产销资源,走集团化之路,最终实现由行政垄断向企业垄断的转变。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改革是艰难而长期的,切不可小胜即满,小改就停,固步自封、停滞不前,错过盐业以改革求发展的关键期。

转变思想和身份两个观念

转变思想观念。应该承认习惯思维和惯性作用的影响是巨大的,几年、十几年的按部就班,必然形成习惯思维,而受惯性思维定势的作用,思想观念也不可能立即刹车、变轨,由此可能会造成一些员工的“腿脚”已经迈进新体制,而“脑袋”却停留在旧体制,想问题干工作仍然想当然于以前想法和做法。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找准员工思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大对盐业体制改革必然性、必要性、迫切性、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引导员工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增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落后就要淘汰的紧迫感,与时俱进、争先创新、有为才有位的责任感。当员工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企业改革举措有了充分的理解后,才会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凝聚成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形成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适应改革的内动力。

转变身份观念。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实施方案》提出:“2006年年底之前,通过深化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和薪酬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最终实现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的目的,在中国盐业系统内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了盐业的长远发展,必然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机制,伴随此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员工要转变身份,由“企业人”变成“社会人”,这是改革必须支付的成本,也是每个盐业人都可能要承受的“阵痛”。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消除聘用员工(即辅业改制后录用的社会人员)“不是企业人”的“临时”情绪,也要打破未改制员工(即主业公司正式人员)的“再怎么改革也改不到自己头上”的“保险”观念,通过打破员工身份界限、实施人事动态管理、改革分配机制和其他形式的引导,让所有员工明白:人员不分性质,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只有努力,才有出路,只有企业做大做强,才有个人发展前途。

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关系

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改革是一场战争,是和平年代没有硝烟的战争,改革又是一场革命,而最难革的是自己的命。改革的实质是利益格局的再调整,它必然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冲突,触及到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有时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这部分人就有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员工分清全局与局部、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企业效益与个人收益的关系。要大力弘扬为了盐业整体利益勇于牺牲个体、乐于自我奉献的精神,同时对为了一已之私利、少数人的得失,影响和阻碍改革发展大局的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为改革的深入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三篇:税收法制工作如何服务于现代化分局建设之思考

税收法制工作如何服务于现代化分局建设,围绕现代化分局的“四个现代目标”,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一)坚持依法治税,完善办税公开,为地方经济和纳税人提供“现代服务”

1、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牢牢把握依法治税这项税收工作灵魂,做到应收尽收。一是紧紧抓住组织收入中心工作不放松,促进地方财力增长。二是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三是服务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进一步完善办税公开,建立公开的执法平台,为纳税人提供“现代服务”。丰富公开形式:以“一屏”(办税大厅触摸屏)、“一栏”(办税公开栏)、“一卡”(税企联系卡)、“一台”(QQ平台)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及时将办税依据、办税程序、违章处罚、案件查处、工作纪律、举报电话等进行公开,及时受理纳税人的举报投诉,随时设立电子评价器,接受纳税人对办税人员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同时定期更新公开内容,并在办税服务厅设立咨询台,及时向纳税人告知涉税审批工作流程、纳税咨询方式、廉政举报途径等,保证纳税人的监督权。细化公开内容:对税务检查、发票管理、减免缓税审批等重点执法环节进行梳理,公开涉税事项,统一办税事项的公开内容和标准,最大限度确保纳税人的知情权,切实维护纳税人权益。

(二)做好依法治税这篇文章,加强税收法制建设,不断提升税收 “现代管理水平”

1、深入推行“阳光执法”,打造公正的执法环境。一是要规范检查程序和检查权限。二是推行以“查前告知、自查自纠、执法公开、反馈监督”为主要内容的“阳光执法”。三是严格规范税务行政处罚,实行涉税处罚事项一把手审批制度、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制度,严格控制行政处罚权的使用,从源头上解决自由裁量权过于“自由”的问题。四是认真落实税务行政许可规定,对已经取消的发票领购资格等许可审批,不得人为设置障碍。

2、健全内外监督机制,确保执法理念落到实处。对外,一是广泛定期召开纳税人座谈会和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和广大纳税人的监督。二是推行税收执法监督员制度,从社会各界广泛聘请监督员,开展对税收执法监督员的培训,增强了外部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的行风评议活动,以行风建设促进执法行为的规范。对内,一是建立执法人员自省查漏制度,鼓励一线执法人员自查苗头性问题,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二是实行干部约谈提醒制度,针对税收执法的重点环节和易发生的执法问题,分局领导个别召集相关的执法人员进行约谈,提醒税干在执法中应注意的事项,为执法人员注射规范执法的“预防针”。三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行针对执法当事人、主管领导二级过错连带责任追究制度,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理念,增强了一线执法人员的责任感,促进了执法水平的提高。

(三)完善行政执法信息系统软件的运用,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构建“现代技术平台”

一是提高征管软件的运用水平,从而提高执法水平。二是完善制度,人机结合,加强考核力度。三是要结合TAX2005的运用升级,完善系统自身,提高考核的全面性、正确性,真正达到奖优罚劣,提高依法治税水平的目的。

(四)进一步加强税收执法主体的自身建设,完善“现代的人才结构”

当前,强化依法治税,做到有法必依。首先,要坚持不懈对执法一线的人员,进行定期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逐步树立起“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法律意识,严肃执法。其次,转变观念,强化“法治”,抑制“人治”。再次,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税务人员加强自学。由于日常繁重的征管工作,税务机关也不可能长期和大规模地组织人员脱产学习,所以要想提升我们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主要还是靠每个税务人员业余时间加强自学,特别是税收业务、财会知识、法律知识及参加各种职称考试,以便从整体上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一些建议

(一)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税收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税收政策,确保优惠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让纳税人及时了解掌握税收政策,尤其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项优惠政策。开发区分局把上级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QQ平台及时发送给纳税人,并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制订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残疾人就业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规范税收执法,建立健全税收执法监督体系

规范税收执法的关键是要好抓执法监督。为此,我们一方面督促大家及时解决执法信息系统的预警提示问题,防止执法过错的产生;另一方面对己出现的执法过错除按规定进行惩戒外,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单,责令限期整改。

(三)创新税收宣传形式,提高全民税法遵从度

一是拓展领域,扩大税法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度。二是创新方法,提高税法宣传的实际效果。使依法诚信纳税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注重税收执法程序,实现公开、公平执法

依法治税、依法行政已成为税收工作的核心之所在。规范税收执法必须注重税收执法程序。通过规范的执法、文明的服务,提高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信度,实现公平、公正的执法,营造一种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在塑造良好执法形象的同时,提升税务机关的执法服务形象。

第四篇:课堂观察之思考

课堂观察之思考[转载]

课堂观察的目的是评课、磨课和议课,评课、磨课和议课的目的是什么呢?从词义上,评是什么呢?是评价、评定、评论,评课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论、评价和评定。磨是什么呢?在“如琢如磨”中,“玉不琢,不成器”,琢是成型的加工,磨是使其光滑、圆润的加工;磨课是对已经成型的课进行打磨和加工,使其更加精美。议是议论,是对话,是讨论,议课是讨论和发现课堂中各个环节、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探讨课堂教学种种可能,从而认识课堂、理解课堂、改进课堂。从适用对象上,评课基于判定,目的在于分辨差别,判定等第,并把结论用于教学和教师奖惩。磨课主要指向课堂改进,它是参与者围绕已经上过的课进行琢磨,目的是帮助授课者再上这一课,使这一节更加完美,以用于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的展示和竞赛为多。可以说,磨课是参与者为授课老师提供一种方法,议课是参与者为自己上课进行思考,并把自己的思考拿来交流、讨论和分享。从实际用途看,议课则更适合日常的校本研修活动。评课、磨课和议课都必须在观察课堂的基础上进行。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通过观课,营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升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那么,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呢?

一、观察课堂的四个维度──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

首先明确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学生,观察学生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的问题,学生是否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核心因素。教师,观察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否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因素。课程性质这个维度主要指的是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的客体,明白学科性表现在哪里?。课堂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渗透于师生之间,是课堂的重要养分,也就是听这节课的整体感受。

二、观察课堂的演员──学生

从学生的维度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没有得到真正的确立,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兴趣、热情有没有得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没有得到调动,学生的语言、思想、情感、审美等素养有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课堂所组织的每一次学习活动是否都是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行的,学生通过活动是否获得了新的感悟体验或新的收获。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

一是观察统计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广度,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是否能达到全员参与,也就是每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率达到百分比是多少,个人展示的次数是否适度。如,语文课堂上最好是全体学生自由大胆地读,少个别精彩的读。整体的提高,靠的是大多数都在读。重在引领朗读一般的学生,促进提升。优等生的朗读,重在示范,要控制展示的次数。课堂写的练习,最好,课堂的安静,会引导学生都在动笔,静静的思考,容易做到全员参与,再加上老师的巡视督导。课堂上的写,最能调动学生的广泛参与。

二是观察统计学生课堂上参与的深度,要观察课堂上是否有学生思维的空间。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提出问题后3-6秒就让学生回答问题,有得甚至不到3秒,从中反映出要么教师的问题没有很大的思考价值,要么就是教师以个别学生的思考代替了其余学生的思考,大部分学生在接受者他人的答案。要观察师生、生生之间是否有思维的碰撞的火花,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否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例如学生读得深不深,关键是教师研读文本深不深,读得透不透。教师对文本的把握有深度,会引领学生读的有深度。方法:用矛盾促进思维。为什么写了这个内容?不写行吗?为什么不写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这样表达不那样表达?

三是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是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否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能否从其他同学的回答中获得收获、启迪。

四是观察学生的情感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调控学习情绪。学生能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否保持较长的注意,是否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五是观察学生的反馈状态:通过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效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所以课堂上教师要使用多种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观察统计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为观后交流提供更充分的材料和依据。

三、观察课堂的导演──教师

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是否厚实,教学的基本功是否扎实,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能否独立处理教材、设计教案,课堂教学中能否体现自身的教学个性与风格,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能力。一句话:教师对“教什么”和“怎么教”是否了然于胸。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

一是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二是调控能力:观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取有效措施,能否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寻求应对策略,努力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3)教学策略:观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主要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其所教学科爱学、会学、善学。观察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是否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是否放手让学生去做,等等;观课时要关注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使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观察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及时给予有价值的反馈,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反思提高的作用。

三是练习设计: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典型而适合学生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四、分析课堂的剧本──课程性质

教师是否根据课程标准、学情、教材内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课堂上有无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怎样处理新生成的目标的?为了达成目标怎样处理教材?设计了哪些教学环节?采用了哪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怎样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我们的语文课,课堂上就是要有“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就是要上出语文味。

五、分析课堂的感受──课堂文化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传承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我认为的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课堂。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的风貌、风气。从文化的角度上,数学教育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接受和智慧的开启,还应包括心灵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

总之,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堂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是关注学习、研究学习和促进学习的过程始终紧紧围绕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而运转的。

第五篇:中学实施感恩教育之思考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美德受到一定冲击,学校教育出现了许多困惑,部分中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漠等道德缺失倾向。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关键词:感恩教育基本道德知恩报恩施恩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讲求的“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出感恩意识,并以此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儒家文化将其最大化的渗透于政治、社会、家庭等各个层面,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

一、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

中华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常言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的文化里记载了数不尽的诸如“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等关于感恩的故事。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淳朴民风。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儒家经典著作中感恩的准则也比比皆是。这些都集中地反映了古代人对“报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没有感恩意识,就丧失了做人的起码道德。

“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首倡感恩父母。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这样动人的诗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生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其次是感恩师长与朋友,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这是说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尊敬师长;邻里朋友给我们帮助与关怀,我们要报答众人的恩情和付出,感恩朋友的信任和情谊。

感恩师长、朋友是立德之本。推而广之是感恩社会与祖国。“天下之本在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往今来,精忠报国的例子不胜枚举。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和祖国给予我们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我们自然要回报于社会,感恩于祖国。最后还要感恩自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澄澈的蓝天、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资源和空间。只有懂得感恩自然,才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感恩自然是生存之基。

二、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其原因探究

当前,一些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问题较为突出。他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打折扣,甚至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虽然表现各异,但都是“要求和索取”大于“感激和报恩”。实质是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极端利已主义、个人至上思想乘虚而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中学生道德理念的严重缺失,失去了感恩之心呢?我们认为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难辞其咎。

1、备受呵护的“独生代”——影响道德培育的家庭因素。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9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被父辈祖辈百般呵护,于是慢慢形成“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在他们的人生观里,“我”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人为“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于是便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社会的财富、他人的关爱,对他人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却只有冷漠。家长也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长此以往,孩子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乃力所当然,丝毫没有内疚之感,更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根本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意识和体验。

2、文化大潮中的“漂流族”——导致道德缺失的社会因素。

社会处于转轨换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遇到挑战。人们普遍太关注自我,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也不在意社会的发展,渐渐地淡忘了我们永远不可能孤身取得幸福。经济发展,生活优越,中西文化碰撞,传统新潮交绘,其中一些不良现象、无德行为,对中学生起着无形的浸染作用,久而久之使之人格素质降低,感恩意识丧失。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领域不断扩大,各种媒体、网络给中学生提供的思考问题的参照与过去大不相同,于是在他们心中觉着“优秀传统是老古董了,无价值了”。此外,社会上各种腐败之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消极思潮,不断侵袭与冲击中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辨别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3、功利教育体制下的“半成品”——忽视品德形成的教育因素。

现在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承受着高考指挥棒和社会就业的压力,在“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了好就业”的功利心态的促使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多看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品德教育。在这种极端功利心态左右下,形成了“智”和“德”脱离,“人”和“才”脱节,全才不济,教育缺失。中学生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他人着想、去关心他人,也就不具备感恩之心。

三、中学实施感恩教育主要三个层面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行为,并通过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进而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这三个层面来实施感恩教育。为此,西安高级中学做了大量的实践。学校始建于清崇化书院,迄今已有116年文字可考的历史,鲁迅、朱自清、李仪祉、于右任等大师先贤曾在此执讲学,学校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使“重德兴化”的优良校风得以传承和发扬。学校以开展校园“感恩文化周”为平台,以“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为主线,大力开恨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校园感恩文化教育活动”。

1、从认识层面培养学生感恩于心。

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格的构建,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让学生认知到也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给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

好无功利的给予。教育者可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点拨学生之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例如:我们学校每年都把三八妇女节所在的周定为感恩文化周,在活动中,以班级为主体召开了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诸如感恩诗歌朗诵会、感恩文化故事会、观看有关感恩的电影、电视,邀请家长召开了别开生面的“亲子会”等,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2、从情感层面陶冶学生感恩之情。

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制作感恩卡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例如:在学校的感恩文化周里,我们组织学生以校园为场所,大胆表白感恩之情,营造丰富多彩的感恩氛围。在校学生会的倡议下,要求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出各种各样精美的感恩卡,郑重地写上各种表达感恩的话语:感谢老师、感谢班主任、感谢学校领导、感谢同学、感谢食堂的师傅、感谢公寓管理员、感谢校园清洁工。并把这些五彩斑斓的感恩卡悬挂在美丽的校园。同学们观看后,采取多种形式予以响应,有的班级写感恩信,张贴在校园;有的班级制作大的横幅悬挂在校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校也可以向全体师生写感谢信,感谢老师的辛勤工作,感谢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等,整个校园到处充满浓浓的感恩之情,师生的心灵在此时得到了升华。

同时,以信件为载体,传递爱的信息,让感恩之情插翅远飞。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班主任组织学生给需要感谢的人写一封信,表达自己从未表达的感情,封封载满了感恩之心的感恩信,插着温馨的羽翼飞向了家庭、学校和社会,迅速得到了来自各方的强烈反响。媒体电台纷纷到学校采访,不少家长给学校打电话或者亲自写信,感谢老师对孩子的辛勤教育,感谢学校开展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有位家长这样说:“在通讯发达的今天,书信这种传递爱的方式已经很少了,我十多年都没有收到书信,今天收到了儿子的信,真的太激动了。”还有一个家长拿着信到学校,激动地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都不跟我们说话,前几天收到孩子的信,看了之后感触很多,孩子在信中对我们的教育方法、处事做人等提出质疑,我们终于明白孩子为什么和我们有抵触情绪,也认真的给孩子写了回信,现在我们沟通的非常好,衷心地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

3、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孝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超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之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首先,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志愿者把一些孤寡老人接到学校,请校医对他们进行体检。同时组织学生志愿者深入小区,帮助老弱病残者,用行动和歌声表达对他们的关爱之情,把盲哑学校的学生请进校园,和他们同台演出,向他们捐款、捐书,传递爱的温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我校感恩活动由校园延伸到社会,起到有效的宣传效果。

其此,号召学生主动将这种感谢之情化成日常行动。倡议“四个一”:每周主动打扫一次家里的卫生;洗一次碗筷;洗一次衣服;发一个信息等,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学生志愿者每月走进小区为小区居民服务,帮助孤寡老人整理房间、端茶送水。在这些活动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场景,一句句动人心弦的话语,一个个真诚会心的微笑,都成为“感恩”这首主题歌中最强有力的音符。

最后,学校还成立了环保活动小组,深入社会,广泛宣传环保,在校园积极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讴歌大自然对人类恩赐之情。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全力构建。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感悟生活,感激父母,感激朋友,感谢祖国,感谢人民,感慨人生,感慨人类,我们将收获一个个美丽的春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校财务稽核工作总结下一篇:学习传统文化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