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论文

2022-04-15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提升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品质,培育壮大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是南宁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难点和关键问题。文章在调查分析南宁市乡村旅游业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乡村旅游经营者自身能力不足、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够、产品营销缺乏有效手段是制约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

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论文 篇1:

全域视角下乡村旅游模式的研究探讨及经验启示

摘 要:本文对甘肃省康县乡村全域旅游模式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探讨了全域旅游模式的发展状况及经验措施,在此基础上得出具有创新思路的结论与经验启示,以期对内蒙古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乡村全域旅游模式 乡村旅游业

当前,我国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正在悄然兴起。虽然乡村旅游在欧洲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但在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领域。乡村旅游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型产业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全域模式是乡村旅游发展中一种新尝试。这种开发模式对促进多产业融合,城乡协同发展,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该区域自然人文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康县为案例对象, 对全域旅游模式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并以此探讨该旅游模式在内蒙古地区乡村建设及精准扶贫等方面的可靠性。

一、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自然经济条件

康县隶属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秦岭南麓,陕甘川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进陕入川的重要通道。康县城关镇距离陇南市120公里,全县总面积2958.46平方公里,耕地31.26万亩,人均耕地1.77亩,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全县辖14镇7乡、350个行政村、61926户、2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61万人。

康县气候温润宜人,山灵、水秀、谷幽、林茂、飞瀑、流泉、茶园、竹林自然融合,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从北到南无山不青、无水不秀,被称为“陇上江南”。康县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物产丰饶,是中国核桃、有机茶、黑木耳之乡,中国生态绿色名县;是北方有名的中药材产地、人类宜居健康养生长寿之地。近年来,依托自然资源的有利条件,康县全力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和开发原生态绿色乡村全域休闲旅游产业项目。

(二)乡村全域旅游发展历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生态旅游大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大产业、开辟具有康县特色的脱贫之路”的发展战略,坚持把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旅游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向乡村休闲旅游转化的蝶变效应,促进了全域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发展。2016年,全县乡村休闲旅游共接待游客109.36万人次,同比增长62.1%,乡村旅游综合收入21852万元,同比增长46%。

二、全域旅游的经验措施及创新模式

康县坚持把全县作为生态旅游大景区来规划,把每个村作为景点来打造,全面推进全域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开发。

(一)培育原生态乡村绿色休闲旅游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县350个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分年建设、整体推进,目前已初步建立美丽乡村262个。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乡村风貌,不搞大拆大建,不砍树、不埋泉、不挪石、不毁草,加强古村、古街、古楼、古坊的保护,复原醋坊、酒坊、豆腐坊、水磨坊等土制做法,利用名胜古迹培育菩提花园、天马佑民、魁星楼等生态旅游景点,赏的是原生态的景,踩的是仿生态建筑,提升了景区档次和品味,维护乡村地区文化的独立性及乡风民俗的原始性。

(二)建设全域乡村旅游示范点

康县着力打造以花桥村、凤凰谷、大水沟、何家庄、桂花庄等為代表的原生态绿色休闲乡村旅游模版,建设旅游培训基地、游客服务中心、房车营地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在全县已建成休闲旅游村50多个,分别成立了村办旅游公司或协会,进一步提升了全县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标准,完善景区景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推进4G网络与全域wifi景区景点全覆盖。

(三)着力打造三百里生态旅游文化风情线

按全域景区理念,坚持5年,春季栽、四季管,在境内三百里国、省、县道公路沿线统一规划,栽植竹子、银杏、杨柳、松柏等各类花卉绿化树木,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风情线,建设具有历史沿革的亭、廊、小径、休闲健身广场等旅游重要节点28个,串联美丽乡村69个,形成了南北贯通的乡村旅游线路。

(四)提升乡村全域旅游文化内涵

根据不同的人文历史资源,着力推动乡村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如康南自然风光与男嫁女娶民俗的融合、康中休闲观光养生与农业体验的融合、康北茶马古道风情与古村古街的融合等,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增强了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五)完善旅游产业要素

着眼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2015年以来在全县12个乡镇36个村实施了“十村百户千床”乡村旅游示范工程,2016年又实施了“十村百户千床”二期工程,共发展农家乐和农家客栈308户,有效解决了吃住等问题,全县乡村旅游接待能力水平达到了较大的提升。

(六)完善了五种旅游扶贫经营模式

把发展乡村全域旅游作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抓手。一是“政府引导+公司运营+农户(贫困户)联动”模式,二是“协会+农家客栈+农户(贫困户)”模式,三是“支部+双联单位+公司+农户(贫困户)”模式,四是“能人大户+企业+贫困户”模式,五是“互联网+电商+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模式,这些创新模式已带动8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200名贫困人口、5350劳动力就地就业,直接和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贫困户5176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七)探索出乡村旅游扶贫合作增收六种创新途径

一是直接参与乡村旅游,如开办农家乐和农家客栈;二是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种养殖,加工制作特色旅游产品,为农家乐、农家客栈、网店提供绿色无公害种养殖农家产品及商品;三是以土地流转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公司取得租金;四是通过资金、房屋、土地参与乡村旅游公司经营入股,获取年终入股分红。五是由政府扶持的村村开办统一管理并与阿里巴巴合作的网店建设,以及物流全覆盖,实现空间里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六是免费培训、考察学习美丽乡村旅游建设的模式,带动临近村庄建设,扩大知名度。

康县通过乡村全域旅游产业的快速推进,助推了精准脱贫工作的步伐,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整合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实现了群众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就地城镇化,真正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有效的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全域乡村旅游实践中存在问题

(一)缺乏整体发展规划

乡村全域旅游发展政策缺少总体上的把控与规划,偏重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开发不足,旅游者在旅游项目的参与度低,只是一些自然景观和景点的参观,因而没有形成显著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使得旅游效益较低。

(二)土地流转瓶颈

主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的土地承租年限普遍较短,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耦合需要长期投资,与土地短期承租矛盾突出,影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三)县域内部交通及设施不完善

康县外部交通比较便利,可达度高,但其区域内的交通相关交通配套设施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不能满足游客方便、快捷的多种需求。一个地区的旅游业若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交通建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四)旅游开发规模的集聚效应不高,旅游设施不完善

康县无论是个体农户、企业还是集体组织联合经营,规模普遍偏小且分散,没有起到带动聚集效应。旅游所涉及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接待能力、接待层次不高,旅游资源与休闲农业、文化的互补性、共生性差,创新深度不够。

政府对乡村全域旅游发展投入不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卫生设施、环境等档次偏低,与发达地区乡村旅游有很大差距。

(五)网店内容单一,功能不齐全

特色农产品网店只是担当着一个信息展示的平台,而网站服务功能不齐全,宣传少、管理弱、信息更新慢,只是利用静态网页,网店无人问津,在线交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一般只是借游客的喜好扩散和订单,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和资金,难以独立建设和维护自身的网站。

四、结论与经验启示

乡村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模式,以全域范围内新的资源观、时空观、产业观为管理创新理念,不仅注重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还强调其特色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宣传,从而形成独特的乡村全域旅游景观。与传统的旅游模式相比,赋予场地资源新的活力和更大的吸引力。旅游产品不仅仅局限于整个县域大的环境资源,还体现在当地的每一位居民身上。如当地居民的语言习俗、生活行为方式、劳动产品等各个方面都会成为游客感受旅游现场的重要资源。发展乡村全域旅游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统一,平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探讨康县乡村全域休闲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得出以下对促进内蒙古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倡导内蒙古全域乡村旅游新模式,提升乡村社会经济发展质量

内蒙古要以康县乡村全域旅游模式实践经验措施为借鉴,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内蒙古乡村全域旅游模式下的旅游业发展,充分提高休闲农牧业和乡村全域旅游为龙头的新型支柱产业的地位,做好乡村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的规划,推动内蒙古乡村振兴发展,提升内蒙古乡村社会经济发展质量。

(二)促进内蒙古乡村旅游区域范围内农牧民合作,提高精准扶贫成效

内蒙古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合作意愿、精英带动、外力倒逼等农牧民合作形成因素,使乡村旅游农牧民合作中所蕴含的分工与要素集聚、协商与集体抗争、默契与邻里互助等方面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借鉴康县五种完善的创新旅游扶贫经营模式和乡村旅游扶贫合作增收的六种途径,有效地促进内蒙古农牧民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福利的提升及经济扶贫双赢的实现,使未来乡村旅游农牧民合作朝着组织化、法制化、多元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提高精准扶贫成效。

(三)打造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就是不盲目追求短期的经济收益,而是从乡村发展的整体出发,在不损害当地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发展绿色旅游业。开发是目的,保护是前提,要遵循“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原则。必须要保护好乡村的水、森林、植被等自然资源及农耕和牧业民俗等乡村文化资源,防止人为的破坏和污染。对于都市人群来说,旅游就在于乡村的特有魅力,既要保持乡村特有的“土”味和“野”味,也要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走好乡土特色的路,打造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另外,要关注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性,主要是乡村旅游活动项目要注重游客的参与性,如务农参与型,真正体会乡村旅游的乐趣;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性,以乡村文化体验旅游为主导,以乡村文化体闲项目为核心,以期能够扩大乡村旅游中的文化消费。

(四)积极吸引多元投资,鼓励集体、企业、国有和民营资本、农户、个人投资乡村旅游

积极吸引多元投资,提高乡村旅游经营市场化程度,推进内蒙古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要更加关注小本投资经营的农家乐形式。从目前内蒙古农牧民收入状况看,依托景区或无中生有,互助发展,小本创业,边经营边扩大企业规模的经营方式将是通過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实现大众创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模式之一。这种模式最重要的是要注重提倡绿色消费,关注食品质量,迎合大众消费的主趋势。

(五)促进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应用

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成为拓展市场的手段之一,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必须加大政府主导、企业自建网站、创新经营模式、加强银企合作、实施乡村旅游网站联盟、注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策略引导,从而为乡村旅游地拉动乡村旅游需求、特色农畜产品消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发展乡村经济提供可靠信息基础保障。把乡村归到市场端,拓展网购市场,让“互联网+”为重塑整个农牧业产业链提供平台支撑。

同时,要着眼城乡物流对接与规范发展农村牧区物流。启动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基本方向,全方位建立县城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配送站等,最终建成市、县、镇三级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从而使城乡物流无缝对接,畅通无阻。

(六)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完善内蒙古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

要完善休闲农业与全域乡村旅游的总体定位、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市场营销、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规划、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效益分析等相关内容,推动内蒙古休闲农业与全域乡村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爱民.对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J].财贸经济,2008,(5).

【2】左晓斯.现代性、后现代性和乡村旅游[J].广东社会科学,2005,(2).

【3】陈瑞,刘军波等.浅谈我国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f].经济与法,2011,(3).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张莉莉

作者:吴晶英

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论文 篇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摘 要]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提升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品质,培育壮大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是南宁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难点和关键问题。文章在调查分析南宁市乡村旅游业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乡村旅游经营者自身能力不足、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够、产品营销缺乏有效手段是制约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南宁市应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形成规模化经营格局,推进其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南宁市

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2]。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文化振兴是重要基石。乡村旅游资源基础立足于农业、农村、农民,经营内容融合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服务宗旨定位于生产、生活、生态,具有资源新型性、经济高效性、创新引领性、文化高位性、产业融合性[3]。乡村旅游是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融合的典型模式,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新发展阶段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特别是在新发展格局下,城市居民的文化、旅游、体育等休闲消费需求进一步激发,乡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起着塑形铸魂的作用,乡村文化旅游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全面推進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将大有作为。目前,全国各地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较快,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显示了其强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瓶颈。如何提升乡村文化旅游品质,培育壮大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难点和关键。南宁市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民族文化、乡村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探索提升乡村文化旅游品质和效益的路径和方法,以期为加快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南宁市依托区位、资源和生态优势,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加强统筹,健全机制,综合施策,加大文化和旅游融合力度,旅游发展取得一定成效,荣获2016年度中国最美特色旅游目的地,并入围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据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2016—2020年,南宁市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60642.01万人次,旅游总消费6375.25亿元,旅游总人数年均增速7.14%,旅游总消费年均增速10.38%,旅游总人数、总消费位居广西前列。但是,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政府推进力度大,但市场未被充分激活

近年来,南宁市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出台了《南宁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17年—2025年)》和《南宁市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和文件;2019年,南宁市整合南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与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成立了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融合文化、旅游两大部门的优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乡村旅游政策指引,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掘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加强宣传发动,扩大招商引资,提升促进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在文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全市乡村旅游产品不断增多,旅游收入也有所增加。然而,从市场反应来看,乡村旅游市场反响平平,旅游收入增长较慢、增幅不大,乡村旅游市场激活不充分。

(二)同质化严重,产业层级低

南宁市现有乡村旅游项目大多数是投资者自发兴办,缺乏合理的整体规划和前期研究,因此呈现出经验型经营状态。

1.同质化严重,缺乏文化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南宁市乡村旅游模式主要有5种。一是农家乐模式。该模式以农家特色餐饮和采摘体验产品为主,如武鸣区下渌村,主要旅游产品有季节性采摘、农家特色美食和简单农家乐活动,项目规模小、档次低、受季节影响大。二是景区模式。该模式体现为借助地域资源以景区景点为支撑,加入农家特色餐饮等形式,如大明山景区、武鸣伊岭岩、上林霞客古渡景区、大王滩风景区等。三是观光农业模式。该模式以农林业为支撑,形成集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如横州市圣山景区、横州市中华茉莉园、“十里花卉长廊”等。这些景区以种植农业为特色,主要在观光上做文章,季节性更强。四是商务休闲模式。这一模式以会议、商务和团体活动为主,包含吃住和娱乐服务,如乡村大世界。这种模式因南宁市大型企业的商务活动不够活跃,运作难度较高。五是民俗体验模式。该模式主要以古镇为基础、以民俗文化为载体开发休闲旅游项目,如扬美古镇等。此类景区受制于古镇单体较小,文化内涵不足,路程较远,导致经营状态不佳。无论上述何种模式,都存在文化内涵不深,休闲娱乐内容简单,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的问题[4]。上述以餐饮、观光等旅游产品为主的旅游模式由于没有规模化、专业化乡村旅游企业的介入,缺少大规模的资源投入,造成整体的市场策划能力不足,不能进行高标准的定位策划,产品开发滞后,缺乏文化特色和核心竞争力[5],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

2.经营水平尚处于低层次,整体营销能力较差

上述五种模式,基本上处于低层次运作阶段,运行管理粗放,商业模式缺乏,产品概念不清,处于经验型运作阶段。从经营角度来看,经营主体对自身产品项目缺乏定位意识,没有针对客户需求系统谋划、设计,产品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不足。从接待角度来看,员工缺乏职业培训,接待能力欠缺,景区内在管理不完善,服务水平较低,难以满足顾客对休闲服务的要求。同时,企业缺乏产品包装意识,没有针对产品特点和消费者群体进行有效的营销推广。

(三)规模小,资源少,发展缓慢

虽然南宁市出台了《南宁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17年—2025年)》《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多个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和文件,但是却因经营者自身能力不足等多种原因,执行落地难。目前,南宁市乡村旅游产业已现雏形,但还存在规模小、分散化、档次低、接待力不足、销售收入少等问题,还未形成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化经营格局,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未能起到应有的推进作用。有的乡村旅游项目徒有其名,甚至只是花瓶式景点、项目,没有经济价值和推广意义,真正具有乡村旅游内涵的企业和经营单位不多,个别优质的乡村旅游项目苦于资源有限,无法进一步扩大规模。例如,青秀区伶俐镇上王村的横龙观光景区,距离南宁市区仅1小时的车程,2009年投入建设,2016年正式对外营业。景区以河道漂流项目为主,是一个可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多项服务的综合型乡村旅游景区。2016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该景区吸引游客近2.5万人次,漂流、餐饮、住宿等营业额近80万元。由于伶俐镇没有跨江大桥,游客必须要通过渡轮才能到达景区。目前,渡轮的承载力有限,大型旅游车辆无法用渡轮过江,景区的运营受交通条件限制较大。加上景区的规模较小,资源投入不足,接待能力也比较有限,不能接待规模较大的旅游团队。并且伶俐镇内没有其他的旅游项目支撑,无法形成规模化连片的乡村休闲旅游区,而单个景点因资源有限无法发展壮大。因此,横龙景区虽然被评为广西四星级的乡村旅游景区,但是发展一直不温不火,依靠零散的游客维持经营,经济效益没有大的提升。

二、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经营者自身能力不足

南宁市乡村旅游经营者实力不强,投入不足,项目投资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大多数项目只有几百万甚至几十万元的投资规模,而旅游产品的前期开发受到资金的限制,投资不足造成旅游产品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由于近几年土地、人力、原材料等初期成本不断上升,景点开发费用也水涨船高,产品开发处处捉襟见肘。仅凭一两个主打项目,难以将旅游者留下来,如果没有新产品的持续开发,就无法吸引更多旅游者并衍生其他新的消费,很难产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部分经营者对文化和旅游行业的理解不深,单一的投资行为对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毕竟有限,经营不善也是意料之中。

(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不足

乡村旅游是一个集旅游、乡村养生、娱乐、运动、購物等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不是纯粹的旅游服务[6]。发展乡村旅游只有深挖文化资源,多元融合,才能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业态和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南宁市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所依托的只是小规模现代农业,没有很好地融入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致使其既缺乏标准化和商品化的旅游产品,产品单一,也没有形成民族、地域特色鲜明的系列旅游品牌,且没有实现产业上下游的链接,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很难取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三)缺乏有效营销手段

目前,南宁市不少经营者的推广渠道仅限于在街边派发传单、在报纸刊登广告,推广效果不佳。部分经营者满足于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长远眼光,既无品牌营销意识,也不重视品牌维护,更无文化传播力,特别缺乏与文化消费群体的沟通,不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达不到期望的营销推广效果。

三、推进南宁市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推动南宁市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应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思路,深挖乡村文化资源,重塑乡村文化,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乡村文化旅游新格局。

(一)整合文化资源,凸显特色,提档升级

打造名镇名村,以全新体验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诉求,塑造南宁乡村旅游新格局。根据南宁的地缘和资源优势,重点抓好特色乡村休闲旅游、旅游观光采摘、休闲养生品牌、文旅融合品牌及特色产业的文化打造。

1.以文化打造规模化、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园区

在南宁市近郊50公里范围内,打造特色鲜明的农家乐和民宿集聚区,提供包括食宿、观光、休闲、运动等特色鲜明的项目。提升规模化效应,开创乡村度假“一站式”服务,从厨房设施、客房卫生、安全接待、品质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推进乡村休闲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入不同文化元素及场景要素,加快特色民宿转型及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提档升级。

2.以文化打造旅游观光采摘体验项目

旅游观光采摘体验项目将旅游观光功能融入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等产业链中,把采摘的农事体验纳入农产品增值服务范畴,使旅游成为农民既能增产又能增收的重要手段。旅游观光采摘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农家种植文化体验,包括订单式种植、承包土地种植、季节性采摘或一年四季的参与式种植,既可以满足游客的“农家乐”体验需求,又可以实现农产品产业链拓展和附加值增加。

3.以文化打造高端休闲养生旅游品牌

乡村具有发展“旅游+养老养生”产业的生态优势,南宁应充分利用环大明山区域的自然条件,发展上林、马山一带的休闲养生产业。既要借助生态良好的自然条件,又要注重在中草药、绿色农作物的种植和销售环节获取品牌效应和更高附加值。打造“生态长寿”的乡村文化旅游高端品牌,促进形成一个规模可观、配套完善、服务优质的养老养生园区,让南宁市郊县成为颇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乡村综合性生态长寿养老养生基地,成为南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4.以文化打造民族特色鲜明的文旅融合品牌

充分利用青山绿水、古民居民寨等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旅游景观,实现从景点旅游到休闲旅游转换,从封闭旅游自循环向开放“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旅游与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同时,实现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给景点增加新内涵,跟进市场变化,进一步深挖其文化内涵,增加文化厚重感,叠加吸引力,让文旅融合品牌活起来、树起来。

(二)以品牌打造带动产业发展,加快南宁市乡村旅游产业更上新台阶

打造知名品牌带动产业发展,是一项加快南宁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南宁市可积极借鉴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学习粤、闽、浙、苏等沿海地区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加强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宣传和品牌打造,通过平面营销、电视营销、网络营销、事件营销、活动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

(三)扶持特色经营户,以点带面,形成规模经营

目前,南宁市部分乡村旅游经营户具有良好的经营意识,也具有优质的旅游产品,颇受市场欢迎。这些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的项目,如果能给以适当的资金政策或推广方面的支持,就能做大规模,吸引更多的經营户加入,最终形成区域性的规模化经营格局。也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引进具有资金和经营实力的品牌企业入驻南宁,形成示范效应和规模效应,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就业和产业链上农产品种养殖、加工、相关服务发展。

(四)以人才为关键点,加大乡村旅游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

一是引进人才。通过不断引进有专业经验的经营团队和职业讲师,让他们在南宁的土地上发挥才智、施展抱负。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人才机制创新,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建立从业人员激励机制,形成人才吸引效应,充分带动南宁市及各地优秀人才加入乡村旅游的创业大潮。

二是加大旅游培训投入。建议联合广西各大高校,建立南宁市乡村旅游培训基地,通过区县推介及自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培训人选,每年培训一批从业者,采取外出取经、现场研究、实战模拟、创业比赛等多种实训形式,逐渐转变从业者经营观念,提升其营销水平,使从业者不断提高经营能力,使南宁市乡村旅游产品在市场中不断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2-22(1).

[2] 车海刚.“三农”之重:历史性延续与转移[J].中国发展观察,2021(Z1):1

[3] 甘海燕,张洋.田野牧歌:广西创意休闲农业发展初探[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6-8.

[4] 甘海燕,董金鑫,钟洁,等.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初探:以广西为例[J].广西农学报,2017,32(3):30-34,43.

[5] 王晓丽,闰贤贤.休闲农业的品牌构建与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6(12):57-59.

[6] 刘军,邓文,周克艳.湖南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18-24.

[责任编辑:李  妍]

作者:张洋

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论文 篇3:

绿色发展理念下黑龙江省乡村全域旅游问题研究

摘 要:绿色发展理念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根本宗旨,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绿色发展理念。乡村全域旅游作为绿色产业,是当前黑龙江省发展乡村产业的重点方向。黑龙江省乡村生态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条件得天独厚。通过讨论绿色发展理念下黑龙江省发展乡村全域旅游的路径,阐释黑龙江省乡村全域旅游的优势,以及其他方面有待提高的措施。

关键词:黑龙江省;绿色发展理念;绿色产业;乡村全域旅游

一、黑龙江省发展乡村全域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要将乡村全域旅游作为一个产业路径去发展,而不是产业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讲:“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全域旅游的实质是路子,是将全域旅游置于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之中来认识的。从黑龙江省社会经济来认识全域旅游,可以这样理解:全域旅游是绿色发展理念下黑龙江社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

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进步问题,旨在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全域旅游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消费为平台,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和政策等要素的整合、优化和提升,实现区域内旅游与社会经济的融合发展、创建社会共建共享的旅游环境,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从旅游化具体来说,要形成空间的旅游化、要素的旅游化、产业的旅游化的发展格局。而全域旅游的提出便为这些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环境。通过乡村全域旅游发展,使乡村旅游消费成为未来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新模式与新动力。因此,全域旅游是一个产业路径,而不是产业品牌。

(二)黑龙江省乡村全域旅游是乡村资源的“+旅游”,而不是“旅游+”

官方对全域旅游的概念解释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来整合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全域旅游概念提出之后,黑龙江省一些地区的规划都是“旅游+”模式,认为“旅游+”是旅游产业融合的基本路径。然而,按照“旅游+”模式思考全域旅游就变成了小旅游思路,仅仅是观光旅游。即“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游模式,仅仅是走观光旅游路线。随着人民对旅游质量要求的提升,靠景区观光形态的旅游模式已难以满足旅游者需要。

全域旅游是要改变以景区为主要架构的旅游空间经济系统,构建起以景区、度假区、休闲区、旅游购物区、旅游露营地、旅游基地、旅游功能小镇、旅游风景道等不同旅游功能区为架构的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推动旅游空间域从景区为重心向旅游目的地为核心转型。因此,全域旅游是要实现旅游空间形态的多样化,而不是旅游全空間。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旅游”消费,不仅为旅游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也可借助于旅游建立其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从而扩大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在全域旅游下,旅游融合是“+旅游”而不是“旅游+”。

(三)乡村全域旅游需要旅游便利化,不是旅游要素化

不同的旅游形态对旅游要素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观光旅游强调的是“游”的要素,度假旅游强调的是“住”的要素,休闲旅游强调的是“吃”和“娱”的要素,体验式旅游强调的是“吃”、“住”、“行”、“游”、“购”、“娱”全部要素,全域旅游各种要素如何围绕着旅游需求类型进行有机组合,形成旅游的便利化,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来认识,旅游者要的不是旅游的要素化,而是旅游的便利化。旅游便利化是大众化旅游时代的一个重要前提,而旅游便利化的实现不是一个简单的旅游要素组合,而是一个制度设计问题,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与规制实现的。

黑龙江省发展乡村全域旅游需要为旅游者提供便利条件。例如,由于地处我国最北部,加之地域广袤,难以成为南方游客自驾游的目的地,而没有汽车,则难以更好地体验很多乡村旅游项目。那么,我们便可以研究旅游者如何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度假方式,提供方便的车辆租赁业务,并为游客提供网络车辆租赁系统、标识系统、旅游代理系统、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建立全省汽车租赁网络,实现异地还车,无须原路返回浪费游客时间和精力。所有这些不仅涉及旅游硬件建设,还关乎服务与政策等软件建设问题。在现有的资源、设施和服务的基础上,以旅游便利化为目标规划出适应旅游需求的一个完整的旅游服务系统,以满足旅游者对旅游品质提升的需要。全域旅游要的不是旅游的要素化,而是旅游的便利化。

二、绿色发展理念下黑龙江省发展乡村全域旅游应加强的措施

(一)加强乡村资源建设,形成全要素田园综合体

黑龙江省发展全域旅游,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引领,要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激发绿色新动能。依托大田野、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湿地等资源,以“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的自信态度、规划“北国乡村·美好田园”的主题形象,把乡村旅游宣传纳入到绿色发展理念整体发展计划之中。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发特色资源,积极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培育立县立乡立村办产业,推动黑龙江省特有的葡萄、蓝莓、树莓、草莓等寒地浆果产业发展,依托林区生态和资源优势,打造林菌、林果、林药等林下支柱产业。以此结合体验式旅游,甚至将种植、培育、采摘过程都纳入到体验式旅游中,让游客有自己的一亩田园,将体验式旅游贯穿整个春种秋收。

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规范有序培育发展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主体产业,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田园综合体,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科学规划布局、全域统筹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村集体经济、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二)保护乡村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省守着绿水青山,就应该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只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可持续的拥有发展动力。乡村振兴战略提倡绿色发展,乡村生态资源就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生产力,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资源就是发展乡村旅游生产力。

黑龙江省建设乡村旅游应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以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山脉为主体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充分发挥大田野、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湿地的生态优势。加强对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修复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切不可做拿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事。

(三)发展乡村传统文化,满足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

黑龙江省历史悠久、少数民族多、乡村文化资源丰富,有利于推进农业與旅游文化深度融合。黑龙江省有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村庄,有反映知青文化、抗联文化等历史文化,又有自然景观和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和农林场(所)等彰显和传承黑龙江省优秀文化和农耕渔牧文明的重要载体。可以以少数民族乡村为重点,打造一批北方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园区,在边境、垦区、林区等地打造一批农业观光森林、生态旅游,冰雪旅游,森林康养、运动探险、民俗文化游,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小镇。要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关系,在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促进文化活动与农业品牌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生态保护,建设互动发展,壮大乡村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开展金色田野、农民丰收节、登山节等农耕文化节庆活动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培育农业观赏、农事体验、运动锻炼、娱乐休闲、康养度假等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积极开发乡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推进剪纸、黑陶、鱼皮画、麦秸画、桦树皮画、芦苇工艺品等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开发,促进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建设一批乡村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动文化与传承传统工艺技艺相结合,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设立黑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推动黑龙江省非遗手工技艺项目和美术类项目走向市场。

(四)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乡村旅游并不是回到原始的农村,那种所谓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并不是乡村的代表。很多人提到乡村,印象中就是没有硬化路、没有安全饮用水、没有电、没有网,仿佛生活在原始社会。然而现代乡村旅游概念并不是这样。如今要想获得游客的青睐,就必须将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将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转变过来,黑龙江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必须将乡村旅游的基础实施提档,建立乡村旅游精品工程。黑龙江省应重点规划改造一批休闲旅游农业村庄道路、供水、停车场、厕所等设施,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庄(园)、休闲观光园区、田园综合体、康养基地、森林人家、乡村民宿、乡村旅游区等乡村全域旅游精品。

作者:张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小学美术课堂素描教学论文下一篇:文化教育视域下英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