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对相互转换的影响及对策

2022-11-03

一、英语理性思维背景及表现

一方面, 英语理性思维与英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古时生产力低下, 英国靠海、狭小、耕地面积少的自然条件难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 阶级矛盾迫使英国先民靠航海贸易为生, 因此先民们要走出孤岛, 融入世界。先民们漂洋过海与残酷自然环境做斗争, 与不同民族交流, 发展科技促使航船到达更远海域。

另一方面, 社会历史因素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贸易交流, 战争纷乱, 异族入侵, 政治需求, 文化剥削等因素, 使先民们不断吸收容纳多民族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科学技术, 重要的有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传入, 格鲁萨克逊入侵, 诺曼征服, 这些因素导致英语思维方式朝理性与包容发展。所以, 英语思维具有开放、直接、重视利益、乡土意识淡薄, 强调个人主义的特征。

英语理性思维可以通过外在形式与内在含义形式表现出来。就外在形式而言, 由于受到亚氏严密的形式逻辑影响, 现代英语虽然省去了诸多形态变化, 但是保留的种类较之汉语依然繁多, 常用的有“性 (gender) ”“格 (case) ”“语态 (voice) ”“人称 (person) ”“时 (tense) ”“数 (number) ”等, 因此为综合语。主谓结构是句子的核心成分, 严格按照语法规则有且只有一个, 并且能够充当真正主语和谓语的成分固定, 如果再次出现相同成分时, 语法功能会有不同, 如宾语 (object) 、同位语 (Appositive) 、非谓语动词 (Non-finite Verb) 等。同时英语注重显性衔接, 体现在词组、句际、段落和语篇间, 这就是关联词语发挥的作用。此外, 英语中广泛使用介词, 用以连接两个表达方式, 有从属、补充作用。由于以上原因导致英语句子多长句, 结构完整, 成分清晰, 盘根错节, 前后连接, 逻辑性强。就内在而言, 英语理性思维主要特征是抽象化, 叙述直接、不掺杂个人情怀, 更接近事物本质面貌, 因此被动语态 (passive voice) 更受青睐, 尤其是当句子真正主语为无灵主语时, 被动语态更为常用。从意义重要程度、句子结构、遣词造句层面考虑, 英语中经常使用倒装句、形式主语、代词替换等表现形式。词化 (lexicalization) 导致个别词语深刻难懂, 需要通过一句话甚至更长的篇幅加以解释。但过度的抽象表达会有晦涩难懂, 故作深究, 掩饰事实的嫌疑。

二、汉语悟性思维背景及表现

汉语的悟性思维受到中国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生存的需要迫使先民们寻找更多的食物, 而中国疆域辽阔, 耕地面积较大, 水源充足, 季节性气候使得先民们在陆地上就足以解决生存危机, 虽然后来也有尖锐的阶级矛盾, 但始终没有达到以开拓海洋为生的境遇, 因此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较少。社会文化因素对汉语悟性思维颇深。是汉语强调以“人”为中心, “万物皆备于我”, 因而着重强调通过人的主观意识认识世界, 不拘泥于表现形式, “以意统形”, 达“意”即可。因此, 汉语思维具有安土重迁, 重伦理轻科学, 重农业轻工商, 从自我出发, 集体意识浓厚的特征。

汉语悟性思维可以通过外在形式与内在含义表现出来。于外在而言, 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单一个汉字可用于所有时态、单复数、人称的变化, 如果有特殊语境需要, 则可以加上诸如“了”, “过”, “们”等汉字加以提示, 表达更为准确, 因此是分析语。汉语没有严格的语法规则限制, 主语形式多样, 谓语也可以不是动词, 连接词语能省则省, 因此句际、段落、篇章关联性需要参“悟”, 偏向于多使用动词, 少用介词。基于以上原因, 汉语句子多流水句, 结构繁多, 成分复杂, 短小可爱, 读来易于接受。就内在而言, 汉民族侧重于具体思维, 强调主观感受, 因此汉语的主语大多数是人或有生命的东西, 多用主动语态 (active voice) [1]。多使用动词, 如果使用被动语态多为不幸遭遇, 如“他被汽车撞了”, “她家被洗劫一空”。但随着中西交流, 也开始含有积极意义, 如“她被评为‘最具潜力发展奖’”。也可以用直观、简单的意象表达抽象意义, 如“二把刀”, 原指次于砌墙“头把刀”的泥瓦匠, 现用于指不熟练的技术人员。同时汉语中也有很多成语歇后语, 用具体事物表达深刻道理, 如“板凳上放鸡蛋——好险”, 用以形容某些危险境遇。但翻译为英语时不可过度使用具体表达, 否则可能产生误解。

三、英汉思维差异对相互转换的消极影响

思维差异的存在使两种语言在转换时不能用原语思维直译, 而应谨慎思考, 再做处理。下面对三种常见的思维差异进行讨论:

(一) 动物

英汉两种语言都对某些动物含有特殊感情。在英语中, 狗 (dog) 带有忠诚、温顺、友好的含义, 深受人们喜爱。与之相关的表达有:top dog (当权派) , a big dog (俚语, 大人物) , be an old dog at a thing (对某方面很在行) 。但在某些情况下也有消极含义, 比如a dirty dog (卑鄙小人) , as sick as a dog (病入膏肓) 。在汉语中, 狗常带有消极意义, 如狗头军师可译为a-good for-nothing advisor, 闷头狗为the man who is always in silence is likely to hurt you stealthily。再者, 西方认为狮子威猛凶残, 主宰草原, 但在中国则认为老虎是丛林首领, 因此a lion in the way可翻译为“拦路虎”。但也存在文化空缺现象, 如“fish (鱼) ”的表达, 汉语中多引申为“年年有余”, 而英语中具有其他含义, 如cold fish (冷漠的人) 。如果不能够合理分析英汉思维差异, 以上短语、句子的翻译将是不通顺的、不地道的

(二) 颜色

中国推崇红色文化, 认为红色象征喜庆、祥和, 如红包, 红盖头, 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使人联想到流血事件, 象征暴力、凶残。因此红娘 (match-maker) 、红茶 (black tea) 转化时要特别注意。中国忌讳白色, 因为白色多用于“白事”而为人们所厌恶。但西方认为, 白色象征着圣洁无瑕, 在中国, 黄色含有威严、不可逾越之义, 而在西方黄色意义消极。比如yellow newspaper指宣传虚假信息的报纸。因此在具体翻译颜色表达时, 要着重理解英汉颜色差异, 以免出现误解。

(三) 数字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文化习惯的不同, 在使用数字表达某些概念时存在着差异。[2]汉语中有些数字表面是具体的, 但实际却是虚指的, 比如三头六臂 (superman) , 三长两短 (something unfortunate) , 十拿九稳 (unquestionable) , 七上八下 (restless) , 乱七八糟 (in a mess) , 这些数字并不需要完全译出, 可灵活处置。但在具体指代时要准确译出, 比如roar with a rate of59%译为以59%的速度飙升。

四、对策

(一) 加强理论学习

英汉两种语言的发展受到各自所处的自然人文因素影响, 差异在所难免。因此要高屋建瓴, 学习英汉语言对比的理论, 从不同角度强化对差异的理解, 把握英汉两种语言特色, 减少汉语思维对学习英语阻碍, 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 提升趣味性。

(二) 强化实践操作

付诸实践是掌握两种语言的最佳方法, 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外刊, 提升汉语文化修养, 积累不同领域词汇, 提高口语表达力, 灵活运用翻译技巧, 提升翻译质量, 参加语言活动, 在实际运用中寻找自身不足, 制定长远学习计划, 从而为提升自我综合素养做准备。

五、结语

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应该成为阻碍双边合作交流的屏障, 因此要不同角度、多方面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 熟练把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用地道的语言表达原语意义, 提升翻译水平。同时, 要对自身出更高要求, 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思维方式是个体、民族、国家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与看法。思维方式受到家庭背景、个人经历、文化素养、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英汉两种思维方式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 同时这种差异又对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起到制约作用, 因此要想娴熟转换两种语言, 需要探讨英汉两种语言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从而寻求解决措施。本文首先探究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背景及表现, 进而发现英汉转换时差异所在, 最后探讨为解决差异的措施。

关键词:思维差异,英汉转换,对策

参考文献

[1] 黄丽凡.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文教资料, 2018 (27) :41-42.

[2] 黄苹.英汉数字差异的文化意蕴及其对比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6) :197-19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型课堂的设计下一篇:博尔特成功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