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古典文献研究论文

2022-04-2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技术古典文献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长期处于化疆而治的状态之中。二者既具备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又具有相互融合的必然性。打通学科壁垒,建立大文献学,既是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根本出路,也是文献学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

计算机技术古典文献研究论文 篇1:

古籍电子文献与《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与研究

【摘 要】 古籍电子文献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典文献学有了新的研究对象,必将给《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与研究带来新的视野。古籍电子文献作为一种新的文献类型逐渐被《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材所关注。基于古籍电子文献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与研究也成为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关键词】古籍电子文献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一、古籍电子文献的基本要素

提到古籍电子文献,我们好像并不熟悉。但是,如果我们说到《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国基本古籍库》、《国学宝典》等大型网络数据库,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因为这些数据库是我们从事文史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秘密武器”。对了,这些“秘密武器”就是古籍电子文献。

古籍电子文献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古籍文献以文字或影像等形式存储在磁、光、电等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检索或阅读利用的文献。按照这一定义,古籍电子文献的构成应该具有这样三个基本要素:首先,它是文献。古籍电子文献本身有其一定的知识内容,这一知识内容即以古代典籍中内容或古代典籍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如版本信息等)为表现形态。其次,它是多种载体存在。古籍电子文献主要载体形态有:软磁盘、光盘、计算机硬盘、网络存储器等。其三,它必须依托计算机或其他设备才能使用。古籍电子文献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记录、储存、传递、检索和浏览信息、知识的文献,也即,这种文献传播的手段是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来完成的。

二、古籍电子文献的学科归属

古籍电子文献涉及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学科)、历史文献学(二级学科)、中医医史文献(二级学科)等多门学科,是古典文献在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下而产生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

长期以来,古籍电子文献被认为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分支学科。存在这种认识是毫不为奇的。这是因为,第一,古籍数字化尤其是古籍影像数字化首先在图书馆机构获得成功实践;第二,有关古籍数字化方面的研究论文大多发表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刊物上,给学术界产生的印象是古籍电子文献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研究范畴;第三,通过中国知网主题检索也能够证实古籍电子文献属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分支学科。笔者通过“古籍数字化”“古籍书目数据库”“古籍全文数据库”“古籍电子语料库”“古籍电子化”“古籍电子文献”等6项主题词检索(检索日期2014年1月29日),检索结果显示:超过40篇论文的涉及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中国语言文学、中医学、新闻学(出版)等5个学科,低于40篇论文的涉及中国通史(5篇)、民商法(5篇)、档案及博物馆(5)、考古(4篇)、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3篇)等学科。

事实上,这样的数据并不能说明古籍电子文献的学科属性。真正能够说明古籍电子文献学科属性的当通过活跃作者的学科背景进行分析。通过主题检索结果的作者署名单位分析,我们发现古籍电子文献研究的活跃作者如下:

学科 姓名 署名单位 所获学位 研究领域 发文量

文学、史学 毛建军 南京大学文学院、新乡学院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 古籍电子文献学 53

郑永晓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中国古代文学博士 古籍数字化与古典文学研究 8

葛怀东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 中国古典文献学、古籍数字化 5

王文涛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古代史

博士 中国古代史、灾荒史、史料数字化 5

管理学 李明杰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学博士 文献学、中国出版史与出版文化、古籍数字化 9

王立清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情报学博士 信息组织与检索、电子出版、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7

上表清楚显示,古籍电子文献研究的活跃作者毛建军、郑永晓、葛怀东、王文涛等均来自文史背景,共计发文71篇。活跃作者中来自管理学背景的只有两位作者,发文总数为22篇。

显然,古籍电子文献学科属性应归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与中国古典文献学平行的二级学科。理由如下:一是,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悠久,招生培养规模庞大,有利于古籍电子文献学科的传承;二是,中国语言文学肩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重责,古籍电子文献同样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最现代媒介和手段;三是,古籍电子文献是计算机技术与古文献学内容的融合,而传统的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才是古籍电子文献的实质内容,技术仅仅是手段而非本质。

三、《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新内容

古籍电子文献作为一种新的文献类型首先被高校文献学教材所关注。张三夕先生编撰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华中师大出版社2003年)是目前在高校使用面最广泛的教材之一,张著为“古籍电子文献”设立专节讲授。[1]张三夕先生十分关注古籍电子文献这一新文献载体,他在多次会议和论文中强烈呼吁支持成立古籍电子文献学这一新兴学科。张著之后的几乎所有新出版的古典文献学教材均涉及古籍电子文献的教学内容。[2]如,张大可、俞樟华著《中国文献学》(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十章第五节《电子文献的检索与利用》、王俊杰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论》(齐鲁书社2006年)第十章第二节《电子文献的检索和利用》、项楚、罗鹭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十章《古籍电子文献》等等。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其核心内容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古籍电子文献的出现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古籍电子文献不仅是一次保护式的再现古籍原典的载体转变,更重要的是实现古典文献学研究手段的现代性转换。因此,基于古籍电子文献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与研究也成为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古籍电子文献的长期实践必将产生古籍数字目录学。随着古籍电子文献的快速发展,古籍目录学的研究也逐渐转向书目情报挖掘和知识整合的发展方。知识挖掘是古籍书目数据快速增长的产物。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应更多地借鉴传统目录学的长处,充分发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势。“中国历代典籍总目分析系统”的成功研发即是对传统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功能实现的有效尝试。

古籍电子文献的长期实践必将为传统版本学增添新内容。古籍电子文献的技术实现和持续的资源建设对古籍版本信息的挖掘和古籍版本的研究将产生全新的范式和理念。古籍版本是古籍全文数据库成功的关键,古籍全文数据库建设必须采取合理的版本模式。古籍数字化资源为古籍的版本鉴定工作和方法提供了全新思路,利用古籍数字资源可以进行有效和快捷的版本鉴定。

古籍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功能为古籍的计算机校勘和辑佚提供了完全可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升级,古籍智能数据库也不断问世。近年来,古籍自动标点技术实践逐渐成熟。黄建年、侯汉清主持的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籍计算机断句标点与分词标引研究》(项目编号:08ATQ002)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古籍电子文献为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提供了全新载体和技术手段,也对《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与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古籍电子文献必将促使传统文献学向数字文献学转型,并衍生新的学术方向,最终会对传统文史类学科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三夕,高华平.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3(2):35-38.

[2]毛建军. 《古籍电子文献》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3(21):22-26.

作者:毛建军

计算机技术古典文献研究论文 篇2:

从古典与现代的融合看文献学的发展趋势

摘要: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长期处于化疆而治的状态之中。二者既具备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又具有相互融合的必然性。打通学科壁垒,建立大文献学,既是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根本出路,也是文献学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古典文献学;现代文献学;融合;潘树广;大文献学

一、从差异性看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化疆而治

古典文献学是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学问。它开创于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群书,广泛收集各种图书的不同版本进行校雠,缮写出比较完备的本子撰写叙录,然后编纂出群书的分类目录,揭示学术源流供查考之用。刘氏父子所做的工作,就是古典文献学最基础的研究工作。后人以广义的“校雠学”概括刘氏父子开创的学问,校雠学几乎成为古典文献学的别名。

现代“文献”概念着眼于图书资料所含有用知识与有用信息。1983年制订的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增加了“信息”内涵:“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现代文献学是在西学影响下逐步建立起来的,主要以现代文献(尤其重视追踪不断涌现的新文献)为研究对象,以文献信息的搜集、组织、分析、传播、利用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内容,志在提高历史文献的完整性、准确性、普及性,确保人们对传统文献的传承与利用的应用性学科。

可见,古典文献学注重文献文本的价值及其内容的真实性,侧重于目录、校勘、版本等内容,意在整理与保存;现代文献学注重文献内容的价值, 侧重于文献的收集、分类、交流和利用,意在开发与利用。

正是因为这个背景,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长期处于划疆而治的状态,有各自的研究机构和出版物,但缺少深入的沟通。在学科归属上,长期处于分割与游移状态:前者属“文学”门类,研究生获“文学硕士”或“文学博士”;后者大体归“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统辖。而“图书馆学与情报学”80年代属“理学”门类,90年代属“管理学”门类(其中的“图书馆学”变化更多,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属“文学”,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属“理学”,90年代后期属“管理学”)。

很显然,这种划疆而治和学科归属的游移不定状况,既不利于文献学学科的健全发展,也不利于文献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二、从共通性看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相融的可能性

潘树广先生意识到,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虽有差异,但有诸多共通之处:

一是研究对象都是文献,都是“知识与信息的载体”。

二是都研究文献的搜集、加工、传播、利用,都有共同的规律可寻。

三是二者的根本任务都是为了实现知识的科学组织和有效利用。

四是研究方法相通。在实际研究中,两支队伍经常优势互补。现代文献学家接触的文献,经常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果缺乏古典文献学知识,便难以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古典文献学家要想改变传统手工检索的低效局面,必须取得现代文献学家的帮助;至于研制古典文献全文数据库,更需要携手合作、联袂攻关。只有融会贯通,方能相得益彰,建立起文献学的完整体系。

上述四个方面的相通,使古典文献学和现代文献学的融合成为可能。

事实上,古典文学学与现代文献学在发展进程中,从来无法避免非此即彼的局面。古典文献学以“校雠学”之名蹒跚至今,现代文献学是新技术、新方法在跨学科领域融合的结果。二者在长期的发展中,总是在经验、载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互补的局面。古典文献学以古典文献及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虽侧重甲骨、金石、简牍、纸帛、贝叶等载体的研究,但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光盘、网络等新的载体,而计算机平台、网络技术的应用更是方便于古籍的研读。现代文献学研究的对象与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古典文献学的不足。同时,古典文献学的部分思想(如目录学)已经成为现代文献学的重要遗产,并为现代文献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三、从融合性看大文献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有机整合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构建贯通古今的“大文献学”?这是文献学界致力探讨的一个课题。

潘树广先生积20年的文献学教学与科研心得,致力思考和探索两大学术问题:一是如何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二是如何融会“古典文献学”和“现代文献学”,打通知识壁垒和分疆而治的局面,建设统一的大文献学学科。潘先生认为,大文献学是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融为一体的广义的文献学。纵向看,古今兼容,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有机结合;横向看,整体把握,拓展文献学的学术空间。

这样,全新的大文献学打通古今界限,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传播、利用及其一般规律。按照潘先生的构想,大文献学学科体系包括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历史研究三个方面,具体细分为:(1)理论研究,包括文献的本质属性、类型、发展规律与社会功能的研究,以及文献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基本任务与文献学方法论的研究等;(2)应用研究,包括文献的搜集、整理、加工、传播技术、计量方法的研究,以及文献工作标准化与自动化的研究等;(3)历史研究,包括中外文献与文献工作发展历史的研究、文献学史的研究,以及历代文献学家及其研究成果的研究等。

人类正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性应用。与之相对应,作为知识载体的文献,也必将越来越与社会紧密结合,越来越具有大众化的属性。

大文献学正好适应了这一变化,它使文献学从狭窄的版本、辨伪等研究转向文献的检索、传播、交流、开发,进而关注文献的产生、传递与接受过程中种种人文关怀的新课题,这将使文献学研究在一个更为宏观的层面上进行。大文献学既兼容了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又不回避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技;既注重“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文献整理工作,又注重利用现代化的手段研究文献的揭示、整理、检索和计量等文献工作的标准化;既关注数量庞大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献,又关注急剧增长的现代科技文献;既重视传统的中文文献,又特别注重搜集、处理外文文献。

由此可见,古今贯通、多元交流、多极发展的大文献学正是文献学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相信,未来的大文献学必将发挥特殊的学科优势,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潘树广.大文献学散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3)

[2]潘树广.论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交融[J].苏州大学学报.2000(4)

[3]杨俊杰.对文献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4)

[4]张会芳.近十年来中国文献学的新进展[J].图书馆学研究.2008(2)

[5]耿云亮.中国文献学发展的历史轨迹[J].文献研究.2007(3)

[6]张永瑾,袁轶青.文献学的多途发展与学科整合[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5)

作者简介:

宋 蓉(1970—),女,汉族,重庆合川人,馆员,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高校图书馆工作。

作者:宋 蓉

计算机技术古典文献研究论文 篇3:

地方师范院校文献学课程实践教学刍议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文献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要注意从课程设计、师资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优化,加强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注译、检索等文献学内容的实践教学,着力提升地方师范院校学生的文献考察、信息检索与学术研究能力。

关键词:文献学;实践教学;改革

文献标识码:A

一、文献学课程的特点与意义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的专门学科,是知识摄取与学术研究的基础。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专业选修课程,文献学课程有其独特性:

其一,文献学对象的宽泛性与复杂性。相对于其他课程,文献学课程的学习、研究对象更为广泛而复杂。因为文献学的对象是文献,而文献是一切记录知识信息的载体,包罗万象,浩如烟海,举凡《李太白集》《荆川集》《尧峰文钞》等别集,《文心雕龙》《儒林外史》等单行文献,《文选》《全唐诗》《古文辞类纂》等总集,《文苑英华》《永乐大典》等类书,《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丛书,《通典》《通志》等政书,以及甲金文字、简帛文献等出土文献等都是文献。

其二,文献学学科内涵的丰富性。文献学涉及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标点、注译、检索、典藏、流通等诸多方面,而每一个分支都有着相当可观的内容含量。

其三,文献学的客观性与理性化特征。文献学课程相对于文学专业的其他课程具有鲜明的理性化特征,它以客观材料和历史事实为依据,以求真辨伪为手段,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目的。校勘學强调比勘文字、篇籍异同,纠正文字语句讹误,力求接近原本和事实的真相。辨伪学对文献的名称、作者、著作年代以及事实内容、阐说论证之真伪进行考辨,保证文献的真实可靠性。版本学对文献版本的内容差异、时地区别、技术演变进行考察,鉴别其真伪,核定其时代,指出其异同,判别其优劣。辑佚学利用其他文献对佚亡残缺的文献予以搜集整理,力求恢复文献典籍的原貌。目录学力求客观地记录文献典籍的名称、篇数(卷数)、作者姓名、主要内容,并对学术源流与学术价值进行客观地梳理和评价。文献学中的标点依然要遵循古典文献中呈现的客观事实以及蕴含的内在逻辑,给古典文献添加标点符号。注释学对文献典籍中的字词语汇、历史事实、思想内容、引用材料等进行客观说明、合理阐释。检索学则是运用一定的检索方法,遵循一定的检索原则,从信息集合中查找和提取相关真实可靠的信息材料。文献学要求多闻阙疑,言必有据,有利于培养我们客观、理性的工作态度。

其四,文献学内容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文献学体用兼备,贵在学以致用,其体在于文献与文献学本身的外观形态与知识内蕴。我们不仅要对基本理论知识有深切的认识,而更要以此为基础,对文献资料和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辨别、整理、检索、利用,开拓思维视域,增进文化了解,同时为论文写作以及相关阅读、研究提供较好的知识储备与方法支撑。

其五,文献学课程的学科综合性,由于文献是有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的知识信息,因此一切学科形成的知识文献其实都是文献学的知识范围和考察对象,这就决定了文献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对而言,文献学与历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传播学更有着密切关联。文献学课程的跨学科性,对文献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文献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文献学课程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课程,本应受到重视,但在现实的课程教学中却逐步边缘化。文献学课程在学生心目中居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对这一课程持淡漠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课程设计不合理。在现有的课程安排中,文献学课程仅被定位为专业选修课程,而非专业主干课程,导致学生对此课程的轻视或漠然态度。文献学内容甚多,但课时极为紧张,导致授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走马观花,匆匆一过,授课内容难免粗放,学生不易吸收消化。同时实践教学内容被挤压,学生缺乏切身体验,更难以明了其中曲折,形成专业趣味。

其二,师资不足,教材滞后。文献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文献学方面的专业教师较为缺乏,多由其他专业兼任,对教材的依赖度较高,往往照本宣科,讲解时多讲理论,较少联系实际,学生提不起兴趣。而教材建设也相对滞后,知识体系相对陈旧,缺乏时代感。加之学生对传统文献中的一些基本典籍相当陌生,对历史典章制度和语言文字知识的缺乏应有的掌握,导致文献学的接受效果较差。

三、文献学实践教学改革刍议

信息时代的海量信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需要有效选择、利用,而这正是文献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献学处理的正是文献的发展演变、检索、整理、利用。知识更新、产业变化,社会日益多元,职业兴替频繁,固守一门学科、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即将过去,我们随时要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因此,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都提倡通识教育。而文献学的学科属性不仅与知识社会、信息时代高度契合,也符合通识教育的基本诉求。作为一门广泛适用于各学科的基础通识课程,文献学本理应受到重视。但实际的情形是,地方师范院校文献学课程地位十分尴尬,实践教学更是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这对于知识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是相当不利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文献学的淡然漠视,又让实践的亲身体验付之阙如,知识文献的意蕴很难内化,其效果自然可想而知了。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文献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增强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提升知识应用与再生能力。

1.适度提升文献学的课程地位

文献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与各个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良好的通识教育对于专业素养的提升裨益良多,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适应性,也符合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时代趋势。文献学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必备基础,理应拥有更高的课程地位。建议将其由现行的专业选修课提升为专业必修课,同时适度增加文献学的课时容量,保障文献学的内容讲授和实践教学有相对充裕的时间。

2.组合教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文献学作为一门综合应用性课程,任课教师需要同时具备丰富的古典文献知识和良好的信息检索技巧。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采用专业教师与信息技术人员组合教学,即理论知识方面由古典文献学的专业教师讲授,而文献检索方面可以由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讲授。在文献检索方面,一般而言专业教师的查准率较高,而图书文献专业技术人员的查全率比较高,但只有查准率和查全率都比较高的情况下才能让文献信息得到最有效的保障。专业教师往往专业功底相对较好,但检索技能相对欠缺。而图书情报信息人员往往检索技巧相对较高,但图情专业痕迹过重,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所不足。专任教师的历史厚重感与理论素养,图情技术人员的时代意识与应用能力,如果得以有效整合,则可以相得益彰。

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专题讲座补充课堂学习之不足,可就其中的一些特殊板块,如版本学、辑佚学、甲金文字、简帛文献等邀请一些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加深学生对相关难点和前沿文献知识的认识与了解。

3.实地参观考察与文献整理实践相结合

文献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文献学的教学应当注意历史感、现实性和实践性。在课堂讲授之余,可以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将文献学学习与图书馆、博物馆、资料馆、档案馆的走访、调查、翻检相结合。很多学生甚至弄不清楚蝴蝶装、线装书、简帛文献是什么,可以结合实际,增设一些实践课,到图书馆、博物馆、资料馆、展览馆、档案馆、科技馆进行参观、访问,到一些文化遗迹和历史名胜进行考察,听取专业人士和专任教师的讲读,撰写相关材料。在文献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树立实践意识。如在目录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参与到图书馆、资料室的书籍编目中,或者为自己的书房或者寝室藏书编制目录。而版本学方面,可以就每一古籍的版本类型及其历史发展进行考察。校勘学方面可以与出版社、高校学报、期刊社联系,参与书籍、期刊、报纸的校勘工作。其他如辨伪学、辑佚学、注译学等更是如此,无论是文字的实践还是身体的实践,对于学生有效认识文献、掌握文献、利用文献均有积极的意义。

4.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文献学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网上学习活动。地方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也要积极探寻自主学习的新途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时代,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知识共享的背景,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搜索到大部分成型的知识。书面的课本知识当然重要,但也要注意信息时代的新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登录中国大学M00C(慕课)这一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其中的文献检索、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素养、信息检索、中国古典文献学、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尤其是重点学习中国科技大学罗昭锋主讲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武汉大学黄如花主讲的信息检索等国家级精品课程。这样可以补充课本知识、课堂教学之不足,使学生了解国家一流教学团队以及前沿的教学成果,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5.改进考核方式

改善考核模式,也刻不容缓。现行的考核模式是一张试卷定终身,要么闭卷考试,要么开卷考试,题目虽多,但都是纸上谈兵或者“背多分”,得到的要么是死知识,要么是空知识,知识的针对性、应用性不强。应当将书面考试改为立体考试,比如要求每一学生写某个专题的文献综述(撰写研究综述),这样既考查了学生搜集资料、检索文献的能力,同时又考核了学生对原有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也考核了学生整合资源、组织结构、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或者要学生检索某一相关文献,指出检索源、检索方式、文献类别、馆藏位置、出版时间、出版地、发表时间、期刊档次级别,也可以采用在线考核的方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和知识应用的能力,为走向社会或继续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献学作为知识基础性学科,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吸收外国先进文化,提升知识的衔接能力与文化的创造力均有重要意义。学好这一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形成合力。教师变“教”为“导”,循循善诱,金针与人;学生以行促知,知行并进。只有身体力行地搜集、查阅文献,才能让文献在心灵中生根发芽,既加深了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也培养了开拓进取意识,为知识文化的更新、重塑、飞跃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广义(目录篇)[M].济南:齐鲁书社,1997.

[2]曹 之.中国古籍编撰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4]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二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吴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民俗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论文下一篇:专业结构调整的区域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