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变化专题整理

2023-06-09

第一篇:中日关系变化专题整理

整理党章新变化

党章修正案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的体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指出:“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党章修正案充分反映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体现

党章修正案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布局写入修正案,特别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章修正案还将诸如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七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实践写入党章,以统一思想、指导和规范全党的行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党章修正案充分反映了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组织自信的体现党章修正案对中共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发展进行全面科学总结,把正视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重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要求;适应新的形势,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切实做到求真务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等新成果、新认识、新要求充实到党章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中,这使党的建设的主线、总体布局、总体目标更加完善。有利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利于更好地规范和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有利于把党锻造成为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路线正确、纲领先进、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制度比较健全,胜任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重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共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既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的与时俱进,也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组织自信。

第二篇:看家乡新变化,喜迎十九大(整理)

我的家乡是大理,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但是这几年,我的家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洱海,云南第二大淡水湖,也是当地白族群众的母亲湖,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大理洱海周边生活着88万常住人口,同时近年来,我的家乡借助自己优势发展了旅游文化产业,并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可也随着人口增加,生产生活排污的加大,和每年超过百万的游客,给洱海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生活污染、农业污染、旅游、航运污染等,使洱海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这不仅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威胁,而且对家乡发展造成了影响,洱海的自洁能力是有限的,怎么经得起这样肆虐而反复的兴风作浪?难道就这样任由我们的洱海继续遭受蹂躏,失控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下去?

作为文献名邦—大理的公民,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洱海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生态兴则文明兴。

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展开了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七大行动”即洱海流域“两违”整治行动、村镇“两污”治理行动、面源污染减量行动、节水治水生态修复行动、截污治污工程提速行动、综合执法监管行动、全民保护洱海行动。“七大行动”打响了洱海抢救性保护治理攻坚战,开启了史上最严洱海保护治理征程。

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时,来到了洱海边的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湿地保护情况,反复叮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

近几年家乡通过保护和治理措施,让洱海的水质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洱海周围已经形成了全民保护的良好氛围。

随着洱海保护治理的推进,256平方公里的湖面又重现了“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洱海水体中的生态环境在治理后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叶绿素明显降低,溶解氧明显增加,其他生物得到良性循环,以前灭绝的无齿蚌恢复较好。大家也表示,如今这里的水更加清澈美丽了,要留住这里的青山绿水,传承给下一代。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洱海保护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如今,洱海流

域的良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大理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信随着十九大的召开,未来还会更加美好!

第三篇:公共关系整理笔记

1. 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这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

3.公共关系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手段,主要包括协调、传播、沟通等活动,即以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信息沟通活动。

4.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共关系观念主要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

5.公共关系学以管理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是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现实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三个具体对象:(1)作为社会组织管理职能的公共关系的现象和规律。(2)作为社会组织与其公众间的信息传播活动的公共关系的现象和规律。(3)作为处理与各类具体公众的关系的公共关系的现象和规律。

公共关系学的主要研究范围也分为历史研究、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三大部分

6.公共关系职业是指专门提供公共关系方面的劳务而获取报酬的职业,其职能是协调社会组织同公众的关系,塑造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以促进组织不断发展

7.社区,指的是聚集在某一地域中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形成的一种生活上相互关联的社会实体。

8.名流,是指那些对公众舆论和社会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有名望的人士,如政界、工商界、金融界的首脑人物,科学界、教育界、学术界的权威人士,文化、艺术、影视、体育等方面的明星,新闻业出版界的舆论领袖等。

9、赞助活动,是指社会组织以不计报酬的捐赠方式,出资或出力支持某一项社会活动、某一项社会事业。

10、新闻发布会:又称记者招待会,是指以某一社会组织的名义邀请新闻机构的有关记者参加,由专人宣布有关重要信息,并接受记者采访的具有传播性质的一种特殊会议。

11、.研究的不同视野:管理学视野传播学视野社会学视野

12、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人情性、双向性 、广泛性 、整体性 、长期性 、创造性 、全员性

13、.近现代公关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1.巴纳姆——新闻代理时期:“公众受愚弄” 2.艾维·李——职业化时期:“说真话”3.爱德华·伯纳斯——科学化时期:“投公众所好”4.卡特李普、森特——现代化时期:“双向对称”时代

14.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主要职能及基本原则 (重点主体、客体、手段、职能)

一、公关主体:是指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处在主导地位的各类社会组织机构,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实施者。在公共关系中,社会组织对公关活动起到决策、发动、组织、实施、控制、管理等决定性作用。

(一)3个层次: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机构、公共关系人员。

1、社会组织:指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通过对人员进行不同的分工,使之发挥不同的功能,并利用不同的权力和职责合理地协调群体活动的体系。(1)要素:特定的目标 ;一定数量的成员;规范性的规章制度 ;明确的管理体系;一定的物质条件(2)特征:目标性系统性 开放性 变动性(3)分类① 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 经济组织 政治组织 文化组织 群众组织 宗教组织 ②按组织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分类: 盈利性组织 服务性组织 互益性组织 公益性组织 (4)社会组织的形象三个指标: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

2、公共关系机构:是组织内部从事公关工作的部门和社会上提供公关服务和代理的组织的总称。

(1)分三类:①公共关系部:职能地位:信息采集存储中心——耳目 外宣传中心——喉舌 境监测中心——侦察兵 势预测中心——智囊团、思想库 众接待中心——桥梁、纽带关系意识培训中心——教育者 组建公共关系部的基本原则:专业性原则、权力与责任平衡原则、精简型原则

公关部组织类型(经济组织为例):按工作方式分类:公共关系对象型、公共关系手段型和公共关系复合型等三种类型 按照领导方式分类:总经理直接负责型、总经理间接负责型或称部门并列型、部门所属型 ②公共关系公司的工作实际上是公共关系部工作的社会化。 经营范围:公关咨询、传播信息、组织活动、人员培训 类型:综合服务型、专项服务型、顾问型

③公共关系协会是从事公关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人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群众团体。 特征 :人员的广泛性。组织的松散性。工作的服务性。经费的自筹性。类型 :综合型协会、学术型协会、行业型协会、联谊型协会

3、公关人员:专门从事组织机构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调查、咨询、策划和实施的人

(1)基本素质:①强烈的公关意识:是指属于一种现代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思想、观念和原则,是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核心。②扎实的文化素质特点:广博性;更新性;实践性;层次性知识结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核心层);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中间层);有关组织和专业知识(外围层)知识结构的构成: “I”字型“T”字型“开”字型 ③良好的心理素质:充满自信、有开放的心态、有热情乐观的心态 ④过硬的基本能力:文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关策划能力;信息捕捉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顽强的毅力;倾听与理解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审美能 ⑤品德:实事求是、公正无私、勤奋努力、乐于助人、光明磊落

(2)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专家型角色、领导型角色、技术型角色、事务型角色

(3)公关人员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大学本科教育、大专培训班、函授教育、公共关系培训班

二、公关客体: 公众:员工、股东、协作者、消费者、竞争者、社区、政府、媒体

1、公众的特点:同质性、客观性、相关性、多变性、多样性

2、公众的分类:隶属:内部、外部公众对组织认知程度:无关、临时、周期性、稳定公众重要程度:主要、次要、边缘公众重要态度:顺意、逆意、中间组织对公众态度:受组织欢迎、不受欢迎、被积极追求公众存在形式:非公众、潜在、知晓、行动公众

3、公众的群体特征:同一心理、从众、变化、攀比

4、公众群体心理倾向:首轮效应—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对象的某种品质或特征突出,掩盖了对这人的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直觉。掌握信息少情况下作出总体判断的结果。 末轮----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对认识其他事物有强烈的影响。移情效应---把对特定对象的感情推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如广告中名人效应。

5、心理定势是指一定条件下,由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出现的公众对某一对象产生共同的心理状态和一致的行为倾向。

6、错觉:人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三、公共关系的手段-――传播

1、传播是指个人间、群体间或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和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流和分享。

2、公共关系传播是指社会组织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将相关信息或观点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交流的沟通活动。

3、传播的要素:信源、信宿、信息符号、信息通道隐含要素:时空环境、心理、文化背景、信誉意识

4、传播的类型(1)大众传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为公众报道大量国内外新闻,为各行各业的人们传递和汇集各种信息。(2)组织传播(即:组织内部信息流的传播)(3)人际传播:也叫亲身传播,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4)自身传播:也叫内向传播或内向交流,即传播的双方集于一身,是主我与客我的自身信息交流。

5、公共关系传播模式:1,拉斯韦尔(单向):谁(传播者)---说了什么(信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反应如何(效果)2.香侬韦佛数学模式:信源-信息---传者发送器(信码)--信号---信道媒介(噪音)—信号---受者接收器(译码)--信息—信宿噪音概念,客观反映传播中信号受到不同程度的曲解和误解,引起信息失真。

3、传播过程的反馈模式:信源—传播—信息—传播—信宿---译码—解释—编码---信源—反馈---信息—反馈—信宿—译码---解释---编码-

6、公共关系传播原则:

1、目的明确:引起公众注意、诱发兴趣、取得肯定、促发支持。

2、双向沟通:创造沟通共识区域、具备反馈意识。

3、有效沟通:信息真实性和信息量大小、传播者方式和态度、传播内容制作技巧与渠道通畅。

7、公共关系的职能:1.采集信息、检测环境2.咨询建议、参与决策3.传播推广、树立形象 4.协调沟通、创造环境

5、提供服务Tip: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产品、经营、员工、环境、文化;

Tip: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从我做起 树立公关意识;双向沟通;透明公开;诚实无欺;互惠互利;

第四章: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四个)调查、策划、实施、评价形象分析—设计 ---传播—评估

第五章

1、 CIS含义: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或品牌形象识别系统。CIS又称作CI。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统一设计,利用整体表达体系(尤其是企业的形象)最终促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2、意义:对内,企业可通过CI设计对其办公系统、生产系统、管理系统以及营销、包装、广告等宣传形象形成规范设计和统一管理,由此调动企业每个职员的积极性和归属感、认同感,使各职能部门能各行其职、有效合作;对外,通过一体化的符号形式来形成企业的独特形象,便于公众辨别、认同企业形象,促进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推广。

3、构成:传统的CIS内容

1、理念识别MI。

2、行为识别BI。

3、视觉识别VI

(二)现代的CIS内容:

A、环境识别EI B、店面识别(SI)C、听觉识别(AI) D、数字化企业形象及互联网识别(DCI)

4、(MIS):企业对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营销方式和营销形态所作的总体规划和界定;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信条,经营宗旨,经营方针,市场定位,产业构成,组织体制,社会责任和发展规划

5、(BI):企业的行为规范系统,是企业思想的行为化,通过企业思想指导下的员工对内对外的各种行为,以及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传达企业的管理特色。对内:是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管理规范、职员教育、行为规范和福利制度;对外: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公共关系、促销活动、流通对策、代理商对策、股市对策、金融业对策、公益性活动、文化性活动。

6、(VI):也称品牌视觉系统,是指企业识别(或品牌识别)的视觉化。是以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位核心展开的完整、系统的视觉传达体系,基础要素:企业名称、品牌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辅助色、辅助图形、辅助色带、装饰图案、标志组合、标语组合等;应用要素:办公用品、公关用品、环境展示、专卖展示、路牌招牌、制服饰物、交通工具、广告展示等。

7.CI内部功能:助于重建企业文化;增强产品竞争力;多角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外部:稳定职工; 企业融资;争取更多供应商经销商;获消费者认可;企业公关运转。

8,所谓“CIS战略”:是指处于信息时代的组织或企业,为了谋求重新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营哲学以代替原有的风格和行为,并从战略的高度,有意识、有计划地将其付诸实施而制定的企业形象设计谋略计划。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组织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实际活动内容,在社会公众中确立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通过文字、图案色彩所构成的标志,给公众一个醒目的企业认同形象(使人一看便知是哪家企业所及产品),从而产生信赖感和一系列的心理价值与心理效果,由此树立起该组织的社会企业形象。

9.、MI/BI/VI三者关系:CIS是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视觉标志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MI是CIS的核心和原动力,是其他子系统建立的基础和依据。企业之“心”;BI是动态识别形式,它以MI作为核心和依据。“手”;VI是静态识别系统,是企业理念精神和行为规范的具体反映,它是最直观、最具体、最富传播力和感染力的子系统。“脸”

第六章 危机公关 含义: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就是危机公关。危机公关属于危机管理系统的危机处理部分。方法:1.舆论疏导:A、以理服人:不同角度分析问题;B、气势压倒:在论坛回帖,网络转载上占量的优势;C:转换话题:用新的话题或牢骚淹没;D:捣乱话题:问题上升到口水、人身攻击,混淆视听,枪手之争让人厌倦;

2、寻找源头:1.危机是内因还是外因;

2、发展状况及趋势;

3、受影响公众哪些;

4、直接,间接或潜在受害者是谁;

5、具体影响程度,分别是什么形式;6.可能通过什么方式解决;

7、扩散的发布渠道和范围是怎样的。

3、企业采取行动:

1、迅速收回不合格产品;2对有关人员补偿;3利用传媒引导公众;4利用权威意见处理危机;5法律调控;6公布造成危机原因;7重塑良好公众形象。

第四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专题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按要求是一课时完成,但本课比较难理解,如果光靠课前预习是不够的,学生在没有读懂课文的情况下老师很难教学,所以我安排了两个课时。在教学前,我预想男孩子会比较感兴趣,女孩子可能积极性不高,所以我尽量设计更多有趣的情景让学生融入到课本中。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下,学生大致已经对课文比较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很容易在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或句子,找出后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学生虽然对黄河比较陌生,可是如果能将学生身边的河湖以及生存条件联系起来,引发生活的体验,激发起内心的情感,把抽象的环保意识转变为实在的环保行为。

另外,本课关于河流方面的专业术语较多,教师要准确理解,如: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流过的所有地区)、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悬河(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挂在半空中)学生如果存在疑问,可以与老师、同学交流,在理解了这些专业术语后,学生学起来就会容易许多。

第五篇:中国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

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对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虽然有的流派没有直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的阐述,但其思想的背后却隐含着对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某种确定。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模式和中国经济究范式的转型,以供求原理分析国内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解释农业发展的需求和供给现象。通过实例分析经济中的问题,展望宏观调控下经济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经济学 供求关系 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的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结合经济理论和经验数据,从消费者、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等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式进行分析,调查研究中国经济供求关系的变化,并根据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工资利润等相关经济情况,评论中国长期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一、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同一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给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可见供求理论在经济学体系中就如人体的大动脉和大静脉一样,它们俩之间不但有相互辅佐和制约的关系,并且如大动脉和大静脉对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意义一样。它是经济学本身的根,是经济学发展与否的关键。

通常,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都是短暂的,一旦供给量增加,价格很快下跌,引起需求量增加,产生新的供求平衡;一旦供给量减少,价格很快上涨,引起需求量减少,也能产生新的供求关系。不过,这两种新的供求平衡并不是经济学研究的价格时所说的供求平衡。例如,当各行各业都取得了社会平均的资本利润率时,各种产品的供求平衡才是经济学研究价格时所说的供求平衡。斯密与马克思所说的供求平衡正是经济学研究价格时所说的供求平衡。而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所说的供求平衡则是离开了其他行业,孤立地研究一种商品的供求关系,这种方法不可能发现价格的决定规律。

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导致大多数行业的供给量都呈增长趋势,又因为竞争会要求每个行业只取得社会平均的投资利润率,因此,经济学研究价格时所说的供给量不是一成不变的。

虽然需求量与供给量属于对应关系,但是,需求量主动增加或减少几乎不可能。毕竟,一旦需求量增加得超过了供给量,价格将很快上涨,导致想买而买不起的人增加。最终导致需求量无法增加;反之亦然,一旦需求量减少得低于供给量,价格将很快下跌,导致能买得起的人增加。最终导致需求量无法减少。由于需求量不能主动增加或减少,于是,需求量的重要性不能与供给量相提并论。

弹性理论正是要说明价格的变动比率和需求量的变动比率之间的关系。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之比。它反映了商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

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它的需求弹性的大小与价格变动所引起总收益的变动情况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总收益等于价格乘销售量,价格的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从而就引起了销售量的变动。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的变动是不同的,总收益的变动也就不同。

二、供求关系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首先说明一下,需求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需求是消费者购买和欲望的统一。其需求定理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需求可分两个类型,分别是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个别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市场需求是指所有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

供给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是厂商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其供给定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供给可分为两各类型,分别是个别供给和市场供给,个别供给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个厂商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市场供给指所有厂商对某种商品的供给。

因此,可以得出供求定理即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需求规律是指,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许求定理。而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于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三、社会中的供求关系变化的实例分析

其实经济学来自生活,经济学的原理渗透了日常生活、生产的每个角落,经济学原理能够在生活中广泛地运用。人类的每一种行为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的法则。针对中国的市场的发展,现在所讨论的住房价格问题和农业产业化问题就是典型的供求关系实例。

1、对于地价与房价因果关系的解释,要从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运行的不同角度来分析。

(1)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房价上涨导致了低价的提升

地价和房价的本质都是一种产权价格,并且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二者不同的是:在国内目前的轻狂下,土地市场所决定的地价更倾向于是一种需求价格。因为土地的自然供给没有弹性,其实紧急供给受自然攻击的限制,也缺乏弹性。并且,土地的供给是由政府垄断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地价主要由需求一方决定,需求上升则地价上升,需求下降则地价下降。而增量市场1中的房价除了取决于需求方面,还要受供给价格的影响。因为增量的房地产的供给不同于单纯的土地供给,它是一个生产的过程,必须通过销售价格补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支出并获得合理利润,才能维持再生产过程。因此增量市场中的房价作为一种供给价格不仅仅是买方愿意购买的价格,更应是卖方愿意出售的价格。

进一步地分析,作为需求价格的地价实际上是由引致需求引起的,即由于对土地产出物的需求导致了对土地的需求,最著名的解释为“玉米法律悖论”。“玉米法律悼论”说明了地价高是因为玉米的价格高,玉米法律提高了玉米的价格,刺激了国内玉米的生产和对种玉米的土地的需求。由于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地主们就提高地价来满足对七地的需求。地价高是玉米价格高的结果,而不是玉米价格高的原因。“玉米法律悖论”应用到城市房地产市场,我们就可以得出:房价高刺激了对土地的需求,由于土地的供给价格弹性小而导致了地价的升高。地价的地区差异性同样源于各地房价的不同,即不同的城市由于对房地产的需求不同导致了它们各自的地价不同。在各个地区中,由于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导致了各地的建安成本及开发商的利润相差很小,因此可以认为各地地价的差异主要由房价的差异来反映。总之,在任一城市中,对增量房地产的需求增加导致对土地的需求增加,由于土地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导致地价的上涨。因此,从需求角度看,地价主要是一种需求价格。在同一时点,地价高相对房价高而言。只是结果,不是原因。

(2)从供给角度来看,地价上涨是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

在房地产增量市场中,房地产是一种生产产品,因此房价不仅仅是一种需求价格,更是一种供给价格。在现实生活中,这主要表现在当有下降压力存在时,房价的变化非常典型,即当市场疲软时,首先减少的是供给数量(开发商不再投人开发建设资金),而不是价格。因为从房价的形成来看,先有地价,然后经过一个建设周期形成最终的房价。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由于土地的开发与经营是整个房地产经济活动的开端和基础,开发商总是先获得土地的使用权,然后才能进行房开发和经营,即先形成地价,然后产生房屋建设成本,最后形成增量房地产的成本价格(包括合理利润)。这个成本价格通过当时市场的供求关系,最后形成真正的增量房地产的交易价格,这个价格一般都高于其成本价格。由此,上涨的地价迸一步推动了房价的上涨,但此时的地价与增量房地产的价格并不在一个时点上,而是经过了一个房地产的建设周期,即从供给的角度上看,地价是房价的成本之一,地价上涨是导致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索。 (3)在房地产市场运行过程中地价与房价的转化

作为市场供求作用的信号,地价与房价反映了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在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过程中,地价与房价的转化体现在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相互作用中。

在两个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房价和地价的大小。房价高涨代表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旺盛,当该价格高于房地产产品的成本价格时,便会形成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当市场内的空置房屋不能满足其需求时,对房地产的需求会通过容积率的作用转化为对土地的需求;开发商会依据此时增量市场的价格决定待开发地块的需求价格,当土地的需求价格高于土地的供给价格时,由土地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土地的交易价格,新的地块被开发;这时的地价经过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转为新的房地产增量的价格,土地增量转为房地产增量,当作为供给价格的房价小于或等于房屋当时的需求价格时,房地产市场的交易产生。房价相等,表明房地产增量市场与土地市场都达到了均衡状态,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论证;实际市场运行过程中,房价总是不能达到相等,席地产市场总是在波动中运行。

2、我国农业发展的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农业发展情况

当前农业经济市场上存在着供求不平衡问题,进而引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分析产业化的可行性及发展性。农业市场供求很不平衡,具体的有土地,产品,劳动力,资金、技术、人才的不平衡,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入手,改变市场的不平衡状况。小麦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在正常的情况下农民增产,供给多于往年,而正常的需求又没有发生增加,使得价格下降,农民总收益减少,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而要么产品的供应大于市场需求,要么市场对特别产品的需求大于供应,在不平衡的市场供求条件下的农业经济发展举步为艰,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犹显独到。

普通情况下大产量的增加使得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而经过高科技加工增加了附加值的农产品则并不如此:总收益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需求弹性,一般的农作物是缺乏弹性的,他们的可替代品比较多,价格比较便宜,而产业化的经营则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其中的高科技投入使得普通的农作物的精华提取,加工从而提高了其附加值,使其需求弹性增加,市场对高科技的农产品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的宏观调控则为保护农民的利益而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至于使的大规模的农产品腐烂在仓库中!而高科技的产品则会受的大众的追捧:健康,绿色,营养---------高科技产品。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增加;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减少。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每公斤2元,销售量为1000公斤,该种商品需求弹性系数为2.5。如果该商品降价至每公斤1.8元,总收益情况如何变化?

已知:P1=2 Q1=1000 Ed=2.5 P2=1.8,设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为X。

则由Ed=[(Q2—Q1)÷Q1]÷[(P2—P1)÷P1] 2.5=X×2.0÷(1.8—2.0)

得X=0.25,即价格下降后销售量增加25%,所以Q2=1000×(1+0.25)=1250公斤。

总收益情况:TR1=P1×Q1=2×1000=2000元 TR2=P2×Q2=1.8×1250=2250元 TR2—TR1=250元。

所以降价后商品的总收益增加了250元。这就是富有弹性的商品“薄利多销”的原因所在。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情况相反。如香烟的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因为上了瘾的烟客不会在乎价格的高低,所以价格的高低对香烟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如:中国有句古语叫“谷贱伤农”,意思是丰收了,由于粮价的下跌,农民的收入减少。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也就是说,人们不因为粮食便宜而多吃粮食,由于丰收了而造成粮价下跌,并不会使需求量同比例的增加,从而总收益减少,农民蒙受损失。不仅如此,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也小,也就是说,人们收入提高了并不因此而增加粮食的消费。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时期出现把粮食和农产品毁掉的作法,究其原因也在于粮食这种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降价不会增加需求量的大幅度的增加,只会减少总收益,所以资本家把这些农产品毁掉反而会减少损失。

四、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目前房地产不存在全面供给过剩,但是存在供给与需求的错配。如果政府能够引导房地产投资从高端住房供给向大众化住房发展,可以把供需结合起来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化建设。同时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组,因此他对解决中国的生产资源不均衡上有着重大作用,而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农业经济市场上存在着供求不平衡问题,进而引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分析产业化的可行性及发展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十分复杂。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供求总量平衡,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更好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要在近些年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比重的基础上,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优先方向。要更大规模地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明年在全国范围内新增共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经济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尹伯成著:《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2、(英)布托著:《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摘要] 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对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虽然有的流派没有直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的阐述,但其思想的背后却隐含着对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某种确定。本文将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过程的各阶段对供给和需求关系的观点结合其时代背景进行阐述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在宏观层面上需求和供给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以及在宏观经济环境下的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rel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has always been a topic in economic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Although the relation was not explicitly analyzed, viewpoint on it behind conclusion and extrapolation can still be found through analysis. In this article, viewpoint on the re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s evolvement will b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economic situation. At last, the conclusion on what the relation should be and what role they play in macroeconomics development will be draw based on the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 in our country since the implement of open policy.

[关键词] 经济学 供给 需求 供求关系

[Key words] Economics Supply Demand Supply and demand

经济学的一切理论都是在解释现实经济问题中应运而生的。西方经济学从重商主义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再到凯恩斯革命以及现代凯恩斯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融合无一不是对其当时的经济环境的反映。在对待供给和需求之间关系这一问题上,各理论学派在观点上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一、西方经济学对供给和需求关系的理论发展

1、重商主义

15世纪末16世纪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使得商业资本的作用日益突出,而对外贸易更加速了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壮大,西欧各国的王权和商业资本联盟,出现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各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和措施,促成了重商主义的流行。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获得金银的途径是开采金银矿和对外贸易,主张对国外贸易实行国家干预,多出口少进口。重商学派也十分注重有效需求,不过更多地着眼于外贸收支平衡,即从流通领域加强国家干预。

从重商主义的观点及政策建议来看,重商主义应该是更加注重供给的。由于地理大发现,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的国际及地区之间的贸易尚未形成,而同时各国各地区之间又存在着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的存在使得各国、各地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缺口(对外地、外国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因此,商业资本就存在着广阔的利润空间,对国外或其他地区的需求稍加满足就能够获得巨额利润。因而重商主义的“重商”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2、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

18世纪,由于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以及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重商主义的要求,由此诞生了古典经济学。其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信奉市场调节、反对国家干预,主张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取消限制经济自由的各种障碍,“看不见的手”即自由竞争下的市场机制可以使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社会利益,使两者协调一致,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其后的萨伊把斯密的理论条理化和系统化,并把斯密经济理论中的非科学成分分离出来加以发挥,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己创造需求:从全社会来看总供给一定等于总需求,如果市场上一些产品缺乏销路,那只是暂时现象,自由竞争会进行自动调节,通过价格机制,使得各种产品的供求趋于平衡,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出现的。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马歇尔创建的新古典学派和传统的古典学派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较之旧古典学派有了很大的创新,但是在基本观点上两者却是一致的:崇尚市场的力量,通过市场的自行调节,国民经济可以实现均衡增长;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均衡价格分析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对需求,新古典经济学认为需求的数量变动敏感地反映着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在供给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组织规模以获取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来提高生产效率,在短期内,需求对经济增长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在长期内,则是成本从而是供给起决定性作用,长期的自由竞争可以形成合理而又较低的价格,市场机制能够调节生产,供求之间不可能出现矛盾。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都反对国家干预,崇尚市场调节,认为市场能够解决一切经济问题。从两者的观点和政策建议来看,对于宏观经济的增长,两者都把着眼点放在了供给一方,因为他们认为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供需不均衡,因此只要尽可能地增加供给,为供给的增长消除经济障碍就可以取得发展。从这两个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两者都是在总供给小于总需求,供给相对不足(当时新的供给一旦产生就会被相对强烈的需求所吸收,原因可以归纳为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农民破产以及工人运动)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蓬勃发展的大前提下产生的。两者的主张“供给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市场机制能够解决一切经济问题”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3、凯恩斯主义

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主张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西方经济的振兴起了积极作用。然而在1929—1933年特大规模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了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使资本主义经济倒退到19世纪初的水平,同时还产生了严重的失业问题,这就给了一直声称“市场经济是完美的、供需不平衡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发生的”的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以致命的打击。取而代之的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主义从根本上否定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基本假设,但并没有否定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而是指出市场机制本身无法使得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认为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有向上的刚性: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下,一国的国民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收入用于消费,因而在短期内消费倾向相对稳定,但在长期中,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将逐步下降,因而单靠消费扩大有效需求比较困难;投资需求也有一定的向上刚性:资本家是否从事新投资取决于重置成本、预期利润率和市场利率,供给价格的上涨和预期收益的下降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在长期中呈现下降趋势,利率由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关系决定,流动性偏好的考虑往往导致利率和预期利率的失调,造成投资需求不足。因此在市场机制的三大基本心理定律—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边际资本收益率下降和流动性偏好的作用下必然导致需求不足、供需失衡,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因而凯恩斯建议:(1)实行收入再分配,用以提高消费水平:富人与穷人边际消费倾向不同,工人占消费者的大多数,收入分配不均会降低消费倾向,采用累进税和财产税的办法来缩小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以增加消费支出,提高就业水平。(2)扩大政府开支,用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在就业不足,资源大量闲置的条件下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从而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可以产生提高物价水平和引诱私人投资两方面的效应,而物价水平的提高则会增强投资欲望,扩大生产,增加雇佣工人。

凯恩斯革命是在古典经济学不能解释、解决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由于西方各国之前奉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观点,过分强调供给一方,导致了供需发展不平衡,并最终导致经济危机。而凯恩斯把目光转向需求一方,从市场机制运行的本身会产生需求不足并导致经济危机,提出用政府干预、扩大财政支出的方法去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如果说全部经济学所作的孜孜不倦的努力,都在于寻求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凯恩斯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一反传统的司空见惯之见,着力于从需求入手去促成均衡,并且为需求管理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完备的理论体系,使经济学发生了划时代的革命。而随后的凯恩斯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新剑桥学派和新新古典综合派都是在维护凯恩斯对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阐述这一基础上,对经济增长和分配理论进行细化和发展,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的认识上和凯恩斯是一脉相承的。

4、新保守主义

凯恩斯所奉行的国家干预理论的政策被西方国家所运用,使二战后至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较快、失业人数减少,通货膨胀率较低的“黄金时代”。在经过长达20年的经济景气之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政府大量开支导致货币数量迅速增长,物价水平加速上涨,持续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使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出现了所谓的“滞胀”。随后,在两次石油危机的猛烈冲击下,在80年代初期又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滞胀”和危机暴露了凯恩斯主义的种种弱点,为了走出“滞胀”,摆脱危机,新保守主义应运而生。新保守主义是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的集合体。供给学派从供给的角度批判凯恩斯主义,分析经济危机的成因:战后的经济危机不是由于生产过剩引起的,而是基于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和其扩展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度干预,使得市场机制遭到破坏。为了加强供给就必须充分依靠市场机制,新保守主义从三个方面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批判:(1)国家调节。只有鼓励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供求管理取代刺激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的需求管理,才可以最终达到预期目的,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最终后果是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和通胀加剧,而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即通过减少国家干预,方可达到控制财政赤字、解决通货膨胀的双重目标。(2)要“小政府”而不是“大政府”。政府扩大开支轻而易举,容易助长通胀。(3)要“效率”而不是“平等”。政府福利开支的扩大不仅使得财政赤字迅猛上升,而且还对就业产生反激励效应,促使人们对国家的依赖有增无减,既不利于积极进取,又扼杀了市场竞争,因而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要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因而,新保守主义建议:减税促进生产、增加供给,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调动个人、家庭和企业的积极性,增加供给促进经济发展。

新保守主义(主要是供给学派)在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增加有效需求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产生“滞胀”的情况下提出减少政府干预对市场机制的破坏,刺激企业积极性特别是刺激投资积极性,扩张就业提高购买力以解决“滞胀”,促进经济发展。在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系上,凯恩斯主义将矛盾的重点放在了需求一方,用政府干预经济、扩大政府支出的办法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导致需求过度增长和有效供给的不足,产生“滞胀”。供给学派则把矛盾的重点放在了供给一方,强调采取措施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供给学派并没有完全忽视需求的力量,而是隐含地强调“供给会创造需求”即强调供给在供需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和供给对需求的推动作用。从更深层次来讲,供给学派更注重建立一个能够保证经济运行趋向理想状态的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只会破坏供求互动特别是供给一方的生产投资的市场机制。因而,供给学派认为应放弃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和干预对市场机制的破坏,让供给和需求在市场机制这个外部环境下相互作用,最终趋向平衡。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在美国的运用促使了美国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经济的长期繁荣。

5、凯恩斯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融合

凯恩斯主义和新保守主义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经济的发展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到了80年代,西方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现为需求过度和供给不足,为了抑制这种过度需求,凯恩斯主义旨在刺激需求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和政策已不合时宜,因而凯恩斯主义吸收了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的思想:通过缩减政府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办法抑制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加剧;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有效供给。同时,新保守主义根据西方国家的经济实践,在强调增加供给的同时,为了控制过度需求,也吸收了凯恩斯主义的一些核心思想:主张从供需两方面对经济实行干预和调节,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必须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之上,寻求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合理结合。

凯恩斯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融合是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实践的结果。实践表明:过分强调供给因素、忽视需求必将导致有效需求和消费能力的不足,产生经济危机;过分强调需求、过分进行国家干预、对供给赖以健康发展的市场机制进行破坏就会出现供给不足和需求过度。因而凯恩斯主义和新保守主义都在坚持自己的理论的同时注意吸收对方的思想,同时注重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这种融合为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内在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许多国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对供需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马克思经济危机发生至少具备大机器工业的生产方式的确定、商品资本的独立化、信用制度的广泛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再生产比例的严格要求和该比例实现的偶然性等条件。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与消费之间的经济距离变远,不仅增大了市场预测的难度,而且强化了生产与消费脱节的可能性;信用制度和大工业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可迅速膨胀的资本和技术条件,使供给能在很大的空间和时间限度内超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呈现扩张的趋势,这就有可能使总供给超越总需求,加剧潜在的失衡。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及“生产的无限扩大和需求的相对狭小”导致的。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总需求管理之类的概念,但他的分析已经隐含着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是需求管理这一命题,把经济失衡的特征概括为生产过剩,解决问题的方法决不是控制生产的发展,而是改变这种对抗性生产关系及其决定的分配关系。

马克思从阶级对立的视角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得出由于资本主义占有生产资料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挤压了工人阶级的收入导致了生产(供给)的无限扩大和消费能力(需求)的相对狭小,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是西方还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处于“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大行其道的背景下,马克思批判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论断,指出经济要能够维持均衡发展的条件,即两部类之间应具备的比例关系。实际上,马克思和凯恩斯在对待供给和需求关系这一点上是很相像的:都认为需求不足,不过两者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却大向径庭:马克思是用暴力革命的方法推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凯恩斯则是提出需求管理的政策建议。

三、对供求关系的理解及对我国的启示

1、对供求关系的理解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供给的判断应看其能否满足需求、满足的程度和满足的成本。因而整个经济的起点应该是需求而不是供给:不是基于某种需求的供给或是满足需求的程度差、成本高的供给自身无法维系,无法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于“供给能够创造需求”的观点,可以这样认识:供给的目的还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即需求在先,有了需求之后才会有供给的动机。在现实经济中考察供求关系及他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必须考察需求的有效性,也就是说要有合理的分配关系和消费环境。同时,供给的发展也需要有合适的外部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可能政府主导供给,集中资源发展生产比较好,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必须依靠市场进行调节。供给和需求必须协调发展,过分强调需求、抑制供给就会产生“滞胀”,过分强调供给、压制需求,就会出现生产过剩。因此,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供给根源于需求,不断创新和发掘潜在需求的供给能够取得持续发展;分配关系对供给的发展起关键性制约作用;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必须协调发展;相对供给而言,需求则具有主观性和灵活性,因此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常常不一致,这就需要供给一方不断调整;供给的能力和水平对需求的满足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在需求的拉动下,这种制约作用又会被冲破,在新的条件下形成新的均衡;供给和需求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外部环境。

通过分析,再对经济学各流派进行理解就变得比较容易:重商主义是在需求(对外地、外国商品)存在巨大缺口而又同时存在现实供给的条件下产生的;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基本上都是在短缺条件下即生产力水平较低,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的;凯恩斯主义是在供给过分发展和需求受到不合理的分配关系压缩的条件下诞生的;新保守主义是由于凯恩斯主义过分强调需求、影响了供给的正常发展才出现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对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管理,这就产生了新保守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融合;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则是在西方社会过分追逐供给、挤压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对消费(需求)因素的强调。

2、供求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上述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一般原理无疑也适合分析我国的情况,但也应考虑到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所面临的特殊的矛盾和具体国情。1997年可以作为我国供求关系转换的分界点,1997年之前是供不应求,1997年之后是供过于求。1997年对消费品市场的抽样调查显示,613种消费品中,供过于求占31.8%,供求平衡的占66.6%,1998年6月底再对这613种消费品进行调查,结果是全部供过于求。然而,这种供过于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供过于求,而是一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符合,低技术含量、重复生产的供给过剩和许多潜在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并存的状态。

供给的主体由于在产权制度上的缺陷(非市场主体)使得供给不能随着需求的转变而转变,导致供给发展的方向偏离需求的变动方向,产生这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从需求方和供给方两个角度来看,在需求方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缺乏,吃饭问题一直是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因而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实际上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新中国成立后,出于迅速发展经济的需要,实行计划经济,加大积累、抑制消费,消费需求遭到了严重的压制。自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消费品的供给能力也大大增强,加上国外消费理念的传入,需求的状态经历了从压制到满足再到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这种变动是在供给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需求在某一层次上得到满足后,就要求供给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供给方面,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生产落后,供给严重不足,因而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心放在供给一方。这样,供给主体就会只按计划生产,不关心需求和市场。虽然在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但由于供给相对需求来讲还是不足,因而这种不关注市场和需求的供给还能支撑下去。到1997年,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供需矛盾开始凸现。在随后的1998年便出现了大量的国企倒闭和工人下岗,以及后来的国企向市场经济主体方向的股份制改革。近几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步伐加快和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供给正朝着以需求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供给和需求的良性互动关系正在形成。

在供求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农副产品价格偏低,“谷贱伤农”,许多农民弃农务工、经商,农副产品供给削弱;能源的供给满足不了现有需求;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促成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及其转嫁等等,到2003年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已经显现。而到2004年上半年矛盾更加突出,农副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升幅过快,在宏观层面上似乎又预示着新一轮的通货膨胀的到来,为此人民银行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的紧缩措施。如何判断把握当前的供求形势、正确推出新举措,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新一轮经济周期运行能否正常展开。从理论上看,扩张的和紧缩的宏观政策各有利弊,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各有所长,应权衡选择;从现实上看,我国消费市场的中坚、中产阶级并未形成,低收入者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消费和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因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侧重点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应立足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刺激需求。而对当前供需结构性失衡最好多用有针对性的选择性政策,少用总量性、一般性政策,保护公众好不容易形成的对经济发展的良好预期。

参考资料: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 李玉平:《搏兴-西方经济新视角》,西苑出版社1999年版。

(3) 金国利,李静江:《西方经济学说史与当代流派》,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

(4) 李健英:《宏观调控理论基础探源》,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1期。

(5) 王振强:《增加有效供给是解决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5期。

(6) 李义平:《从需求理论到供给理论及其启示》,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7) 周明生:《在过剩中寻找短缺以供给启动需求》,经济学与经济发展,1998年第10期。

(8) 陶一桃:《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选择》,学习与探索,2000第3期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招商部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自身工作态度有待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