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

2022-04-2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根本。本文是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分析当前制约我国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因素,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从而使研究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一项区别于普适性创业教育的标杆。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 篇1:

作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摘 要: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实践,以沈阳农业大学作物生产类专业为例,构建了“一体、双翼、四阶段、全过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三个平台体系,践行了作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模式,为增强高等农业院校的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作物生产类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有利于转变这种办学的旧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传统商学院的组织模式和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当前对于前者存在的主要弊端已经逐步呈现出来。因此,国内学者结合教育实际,不断提出适合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针对教育模式,有人提出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型”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型大学等模式[1-2]。针对课程实施,有人提出课程项目和非课程项目结合的“五大模块”模式[3]。针对培养目标,有人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针对大学类型,有人提出科研型、教学型、职业型大学发展创业教育模式[5]。

农科院校处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之内,不可避免地也同样面临全新的教育理念的冲击,国内学者对农科院校的创新与创业教育也作了相关探索[6-8]。作为建国后国内第一批建立的农业院校——沈阳农业大学,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和途径,充分吸收利用多年的实践教学成果,对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组织及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农科院校作物生产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构建了作物生产类专业“一体、双翼、四阶段、全过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1 “一体”是指以作物生产类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成一体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大学实践教育始终。学校首先调整了培养目标,重新设计教学大纲。针对每个学期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都配套一定实践学时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课时,并在教学大纲中明确实践学时的具体课程内容。设置督导员核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这样,创新创业教育通过逐渐渗透的方式融入到生产类专业专业知识的教育体系中,学生通过系统课程的学习,深入客观地了解自己,结合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查缺补漏,根据所学的专业课程分层次地、具有针对性地选学相关内容。有效改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脱节,使创业教育课程成为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 “双翼”是指以创新和创业为人才培养两大目标

从“创新创业教育”中所包含的“创新”和“创业”两个概念的关系来看,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创业的基础和核心或者说创业前期准备是创新思维和理念,创新为创业提供了支撑;有了创新的思维、理念和主观意愿,再有实践能力和市场机遇,更容易达成创业的成功;同时,创业是一种行为上的创新,而不是停留在观念与思维的创新,创业是创新的行动化和体现形式[9]。只有二者同时兼顾,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1.3 “四阶段”是指划分出四个具有明显特色的教育时段

第一阶段——思想启蒙阶段

这个阶段是大学生活的奠基期,对大学四年生活有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以农为本”的课程设置是基础要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参加“三农”社团、“三下乡”活动;在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的过程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树立“学农、爱农”的思想,增强大学生学习专业的自觉性。通过参观作物生产类企业,使学生了解作物生产方式、过程、行业特点、产业配置等;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和个人实际,有的放矢地构思自己的未来发展,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目标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知识储备阶段

这个阶段是大学生活的定位期,也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关键时期。在“宽口径”教育思想下,学生开始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应通过各种途径让大学生了解将来从事创新方向、创业行业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习创业类等通识课程,而且还要强化外语、计算机等基本工具的使用能力,以达到充实自我的目的。

第三阶段——科技创新阶段

这个阶段是大学生活的转折期,也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另一关键时期。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原则;依托实验室和基地,结合辽宁省作物生产种类和特点,进行科技创新实践。

第四阶段——社会创业阶段

这个阶段是大学生发展的分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应对自己的创业素质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评价,以决定是否走自主创业之路。学校要为广大学生评价自我提供指导;要为准备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规划指导,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地走向社会、成功创业。

1.4 “全过程”是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长期的、始终的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全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会有辅导员、基础理论教师、专业班主任、创新导师、创业导师、合作伙伴等不同角色的人物与学生深入交流,深入传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指导学生实践。

2 构建“知识面宽、综合性强、选择性大,课程模块化、主辅结合、通专结合”的知识培养体系

2.1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在沈阳农业大学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改革和完善,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密切结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学分要求,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基础类课程和实践类教学环节,并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和内容。本科生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可在弹性学制3~6 年内的各个学期申请毕业。

2.2 实施课程平台建设

实行四级教学平台,即入校后第一学年设置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平台,进行通识教育;第二学年设置学科基础教学平台,实行按二级学科组织教学;第三学年设置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学科专业教学平台,实施专业教学与科技创新;第四学年设置与创业相适应的创业实训教学平台,实施创业实训。创新创业型人才知识构建上要求知识面宽、综合性强,要通过课程内容多样化增加课程的组合选择、课程模块化、短学程化来实现,这与当前流行的理念相一致[10-11]。

2.3 改革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

以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围绕辽宁省作物生产来发展专业课程体系。在系统学习通识类课程的基础上,以北方粳稻、特种玉米、大豆、花生、高粱等作物为核心,开设《育种学》、《耕作学》、《栽培学》、《生态学》、《气象学》、《土壤学》、《水利学》、《作物区划学》等一系列特色专业类课程。课程内容必须及时反映作物生产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与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综合信息、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方向。课程教学采用逆向思维与操作的方法,即先实践操作,后理论升华。

2.4 创新辅修课程体系与内容

以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围绕辽宁省作物生产来发展辅修课程体系。在尊重学生本人意愿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与创新领域,制定科学的创业教育计划,有选择性地选修上述课程。突出专业特色,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业实践活动要与创新实践教学有效衔接。按照“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开设创业教育通识、技能和实训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包括:创业通识类:《创业教育指导课》、《创业学》、《创业心理学》、《创造学》、《职业生涯规划》等。创业技能类:《创办你的企业(SYB)》、《创业案例学》、《创业计划实务》、《产业运营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技成果产业化》、网络创意营销等。创业实训类:《大学生创业实训指导课》、《创业素质拓展训练》、《电子商务实训》、《经贸谈判》等。

2.5 构建以实验教学平台、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培养计划为载体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对原有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考核指标细化、实验室管理规范化,搭建实验教学、科技创新、创业实训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制定并实施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培养计划,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获得教学实践经历、科技创新实践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

2.5.1 实行实验室开放制

为满足选课制的需要,实验室要根据实验要求和学生数量,分时段、每天14 小时不间断开放;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预约做实验;实验室进行考勤、收发实验报告;任课教师选择时间进行现场指导、批改实验报告。

2.5.2 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

本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连续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和丰硕成果,增强了生产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

2.5.3 充分利用校内外基地和平台开展创新与创业活动

沈阳农业大学为更好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沈阳农业大学的校内基地,比如水稻研究所、特种玉米研究所、大豆研究所和花生研究所等;校外基地拥有丹东农业科学院、大连特种作物研究所等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院所资源,并依托沈阳农业大学的重点实验室、基地有效开展实践教育,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论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3):54-58.

[2] 余昶,王志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学术论坛,2013,36(12):231-235.

[3] 华文健,任孔冰.对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模式及保障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11(2):69-71.

[4] 范跃进.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9):24-26.

[5] 胡庭胜,侯永雄.不同类型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2):81-83.

[6] 陈颖,李永能,葛长荣,等.地方农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5):72-76.

[7] 尚太玲,胡继连,张伟.新形势下农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6(2):93-96.

[8] 陈利根.地方农林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6(3):13-17,25.

[9] 张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辨析与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45-46.

[10] 钱国英,马建荣,林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教学组织设计——浙江万里学院的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0(1):84-86.

[11] 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作者:郭伟 李建东 殷红 赵洪亮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 篇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

摘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根本。本文是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分析当前制约我国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因素,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从而使研究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一项区别于普适性创业教育的标杆。

关键词:新农村;农科;创业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新型农民的培养,一方面通过对现有农民的劳动力转移进行培训来获得,另一方面更需要一大批农科专业人才在农村“下的去、留的住、用得上”。

一、开展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创业教育是提高农科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发展科技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优化升级。毋庸置疑,培养高素质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和实现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是完成这一转换的关键环节。创业教育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开展创业教育是缓解农村人才短缺问题的现实要求

笔者对韶关、佛山、湛江、梅州、茂名五个地区的现代农业产业现状及新农村建设人才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地方农业局、19个乡镇、15个农场、各地规模比较大的实体公司和企业以及若干村干部和农民。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新农村建设中严重短缺以下三类人才:第一类是农村创业领头人。总体来说,农村创业领头人作用发挥得好的地区,经济发展就相对较快,农民富裕程度就越高,如梅县城东镇、顺德北滘高村、曲江区枫湾镇等;相反,经济发展速度就慢。第二类是农科专业技术人才。目前,以上五个地区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以上五个地区的农村共有农科专业技术人员3062名,仅占农业人口总数的0.018%。湛江遂溪县作为广东农业大县,共有农业人口80余万,直接为农业服务的科技人才仅有64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0.08%。第三类是企业经营人才。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一方面难以接受新农业科技知识,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适应不了当前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难以进入较高层次和技术含量高的第二、第三产业。

(三)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收益。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这种发展趋势不仅需要高校培养出来的农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提高,更需要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体系的支撑。

二、开展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一)政府的优惠政策为农科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启了方便之门

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大致包括办理营业执照、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小额贷款等。无疑,有了政策上的扶持,也就有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方便之门。由于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是针对所有大学生,学校的类别、牌子以及毕业生的学历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所以,对我国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生而言,创业的机遇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是均等的,这就避免了由于传统观念对“农”字院校的偏见而令农科专业大学生产生不自信。

(二)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热潮逐渐形成

传统的农村生源大学生,由于受到各种限制,“不想创业”和“不敢创业”的心态较为突出。近几年来,我国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学生逐渐改变了旧有的观念,返乡就业、希望创业的热潮逐渐形成。在大学生中,流传了一些到农村创业成功的案例,这对他们产生激励和示范作用。如聚集在化州市大山里的20多名大学生,探索稀有中药材——化橘红的培植与开发,形成规模化的基地。他们的经验广为宣传之后,对众多大学生产生了鼓舞作用,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也希望开发家乡的特产,创造新的产业。据统计,虽然处于实际创业阶段的人数不多见,但是正在酝酿创业或者具有创业目标的占59.1%,超过被调查对象的半数。

(三)农业发展的新特点为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功能提供了可能

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必定对农村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提出颠覆性的挑战,农民的传统素质已经无法满足发展趋势的要求,农民由于对最新农业科技发展、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经营方式的接触不多,出现了观念无法跟上形势发展需要的情况。而当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与经营形式对传统造成巨大的冲击时,农民往往无法应对,最后造成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因此,现代农业发展急需培养大量的新型农民,为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功能提供了可能。

三、制约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因素分析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

当前,许多农业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未能将创业知识与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者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基本是独立开展的。一些已经尝试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农业院校,任课老师一般都是校内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学生辅导员,所传授的创业知识一般都是通识教育,如《创业学基础》、《风险投资》等,很少能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分析和讲解。而在开展专业教育中,专业教师往往也局限于专业本身的知识讲授,很少涉及创业方面的知识。

(二)创业教育重于形式,教育效果不明显

当前,政府大力提倡并出台了许多关于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措施,农业院校也相应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课程、讲座、竞赛等教育举措,虽然形成了一股热潮和发展势头,但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原因有许多,其中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始于90年代初,自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9所院校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后,创业教育才开始引起更多的关注。

(三)创业教育较少关注现实国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王义军教授曾提出:“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还没有符合国情的本土教材”。事实上,当前我国大多高校仍未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不论是教材还是教学的实质内容,都明显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农业高等院校,就必须关注现实国情,关注新农村建设,在“党的政策”与“农村工作的实际”、“有用的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实际”联结的“关节点”——“农科人才的培养和创业导向”上进行重点研究,使研究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一项区别于普适性创业教育的标杆。

(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在新农村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农业院校应始终站在“培养人才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理清工作思路,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

1.完善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首先是创业教育的“通识内容”,即培养大学生具有敢于创新的勇气,敢于承担风险,并承受失败的心态,不断寻求并发现机遇的能力;产生创意的意识和激情,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战略性思维的能力;凡事争取主动、勇于担当的意识,以及具有与他人共事合作,能有效地开展谈判,具有自信心和说服力的能力;等等。其次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即围绕着创业基本素质展开的关于创业实践的知识分析。例如“创业者”、“创业周期”、“创业法律、”“创业战略与商业机会”、“企业融资”等。

2.引导农科专业大学生投身于新农村的创业热潮。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创业已开辟了多种领域,有些成功的创业企业已发展和壮大,有些则受到不同因素影响而兴衰起伏。其中,有若干个领域既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也适宜通过创业教育引导农科专业大学生去尝试,包括现代农业、特色养殖业、农副加工产业、资源开发产业、流通产业、服务产业等。这些领域既有农业优势、生态优势的特色产业类型,也有工业发展、商业服务的延伸产业类型,还有创意发展的新型产业类型。

3.促进农科专业教育与普识创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在农业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探索有着优越条件。教育内容主要应包括:(1)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2)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把创业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主动参与创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小兵.大学生农村创业与新农村建设[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5-68.

[2]易自力,任湘,王慧.农业高校创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8,(3):1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南农业大学2010年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立项项目《改革大学生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果之一(华南农教[2010]71号第1项-JG10102)

作者:宋欢,周艳华,汪路勇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 篇3:

创业导师行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影响研究

摘    要:文章在“社会认同理论”分支中“内群体偏好”理论的基础上,从个人因素、集体因素及双方互动因素三个方面收集整理了Y大学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对创业导师认可度的现状。通过创业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创业导师行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导师及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将自身有限的资源采取合理的途径充分利用,带动整个创业团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此完善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导师;指导行为;创业教育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和培养力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在高校的核心作用就是激发广大优秀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将创业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之中。切实地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当前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重要命题,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及创业大学生的共同配合与努力[1]。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导师的指导行为都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势必能给大学生创业带来飞跃的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的现状

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最早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实践机会,这类西方国家就远超我国。分别位于美国东西海岸的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都是世界一流大学,虽然在学校治理方面前者更趋于刚硬,后者稍显柔美,但是二者在产学研结合层面上都给予全世界学习的榜样,创造了产业与大学相互促进带动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英国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先行国家,各高校通常将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及社会资源全面整合起来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开办极具创新思维的多样化创新课程、各类创新竞赛、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等都是从英国开始起步,逐步发展完善,取得了大家的认可,并将自身发展成熟的培养模式扩散出去,吸引了更多高校的学习。

在这样的全球视角下,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也逐步走进世界的行列。1997年,清华大学以“创业计划大赛”的形式首度拉开了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帷幕,正式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创业大赛的形式引领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此展开。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将近二十年,不可否认的是,全国大学生整体的创业热情都很高涨,但是创业质量有待商榷,地区、学校间的差距比较大,社会资源的拥有量参差不齐。学校内部师资队伍强大、科研水平优越及学校知名度较高的名牌院校在大学生创业项目上就有很大的优势,信息收集及时、科学技术领先及社会资源丰富等因素都会极大地帮助到这一类名牌院校大学生进行创业。

由此来看,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势必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阶段来攻破这些困难。第一,社会、家庭和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完善,只停留在形式的层面上,导致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创业应该从哪里开始,空有抱负和一腔热血。第二,创业导师的师资力量薄弱。近几年来大学生创业才慢慢在高校内展开,这方面的师资力量急需大规模的扩建,理论知识和市场经验兼具的导师较为缺乏。第三,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滞后。“自上而下”的教育风格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特点,教师一味地给学生们灌输自己的知识,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创新点就更少见,这样的教育风格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非常不利。第四,高校内的创业氛围不够浓厚。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科研为主的农业类院校,学生中间的创业热情较其他地区的院校来说就相对较弱,学生间的带动作用不强,难以实现彼此间的相互学习。

Y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见表1)预计开设8门公选课,没有进行基础课的设置,最终顺利开课的也只剩下一门(趣味创业学),并且缺乏與专业教育相结合,其选课人数也没有达到该课程的最大课容量。在另外的7门未开课程(均为创业基础)中,学生的平均选课人数不足20%,充分体现学生对现有创业课程的冷漠。另外,课程名称也成为影响学生选课的标准,具有趣味性就会吸引学生,而普通的基础教学就会让学生望而却步。目前学校的整个创业工作都处于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创业导师制度并不完善,甚至说全国也没有比较完善的案例供我们参考,整个大学生创业体系中并没有一个标准去衡量创业活动的进行是否顺利,只有依靠导师和学生更多的创业培训与实际经历,在不断地摸索中探寻出一个合理的评价方法。现如今在大学生创业热潮的初期,任何人都不能给出准确的创业预期效果,因此,对于创业导师的评价也就不能利用考核的手段,更多地应该是以一种激励的方法促使创业导师积极地参与大学生的创业团队,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创业,科学地避免一些容易产生的误区。

被调查高校共有89名创业导师,分别为基础教学类导师、技术类导师和社会类创业导师,第一类导师年龄偏小,后两类导师年龄均在35—40岁之间,由此可见后两类导师对经验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目前正在指导创业团队的导师却还不及在册导师人数的一半,导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是现如今不争的事实。创业导师库规模不小,但是对导师考核、奖惩及相关导师激励措施等方面的机制还在探索中。

为了形成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需要综合考虑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业的目的具体是什么,只有双方清楚地了解彼此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学习。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少走弯路、规避风险,因此归纳总结导师指导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目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教授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是该校大学生对导师指导目的的看法,也就是说大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在以上三个方面起到比较强的引领作用,愿意跟随指导教师进行创业活动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创业导师行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影响分析

Tajfel对社会认同理论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其一,“内群体偏好”简单地说,就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内部的成员都会拥有一定的相同利益,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特征属于某个特定的群体,大家会无意识地站在一起,通过共同的努力,继而实现共同的利益需求。另外,彼此间的努力又将每个个体的自我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使得无论是群体利益还是个体需求都能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共同实现。其二,“外群体偏见”指的是群体间的冲突与矛盾导致了社会认同的产生。群体内部强烈的凝聚力使群体间的关系独立甚至敌对,逐步地影响群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社会认同理论”的两方面重要因素[2]。本文将运用“内群体偏好”的思想,从创业导师指导能力、尽责性和双方互动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将研究结果与理论对应,互相支撑。

(一)创业导师指导能力分析

调查显示,该校大学生对目前创业导师的指导能力还是比较认可的,“丰富的市场经验”是大学生最看重的导师指导能力,学生希望导师给予更多的市场经验及资源。学生对创业导师存在价值的认可就是“内群体偏好”理论中的一项必要因素。不难想到,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从一窍不通的“创业新手”到最终顺利创业并获得商业利润的创业青年,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不计其数,并不是说仅靠一个主要负责的创业导师就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创业初期的立项问题、实施过程中的财务问题及技术问题、公司管理上的人力问题等,都会是创业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困难。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者所遇到的困难涉及立项、执行、人力管理、财务管理、科技提升等多方面,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个负责的教师都不会确保自身拥有的各类储备资源能为学生们有效地解决难题,只有在学生和导师之间相互不断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吸收其他各类导师的意见,综合指引大学生创业者采取正确的方针策略才能够完善自身的创业进程。创业导师的指导势必会成为大学生创业有力的踏板,因此,针对不同问题就会需要不同的指导教师来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帮助。

(二)创业导师尽责性分析

良好的沟通能够有效地加速学生和教师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恰当的沟通方式是导师和学生间沟通的一种艺术[3]。大学生创业者十分希望同教师进行多方面的沟通,相互交流和学习新的思维及技术,融会贯通形成更加有利于自主创业的新策略。在整个调查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大多数情况都会求助于以前积攒的同学朋友这一类人脉关系,但对自身团队的负责导师或者具有针对性的创业导师的咨询屈指可数,这无疑就暴露出来一个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业者和创业导师之间的沟通了解还不够充分,这其中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的探索。大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创业平台、信息、资源还不够完整,而能让学生利用的就更加有限。创业者希望学校的创业教育能提供更加充分的指导,给真正想创业的学生带去实质性的帮助。

对于导师亲自示范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们的看法就不尽相同。部分人认为导师的亲自示范对大学生创业是有利的,可以让创业学生见识到正确的思维及技术,避免在创业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但是另一部分人却不赞同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导师亲自示范并不能代表学生真正地学会了这一方法,或者说导师的示范容易让创业学生产生依赖心理,遇到任何困难都依靠导师来解决,缺少了自身的独立思考,这就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导师是否亲自示范如何解决难题就成了一个难以衡量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将自觉意识和导师合理的判断意识综合起来把握这其中的度。在遇到难题时,导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在思考的结果上自觉提出解决办法,之后导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给出更加全面的应对策略。

(三)创业导师与大学生的互动性分析

导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带动两者的共同进步。前面提到该校是一所以科研为主的农业院校,要想把创新转化为具有商业性的创业行为就需要创业青年与导师的协作努力。将当代大学生拥有的创新意识同创业导师的社会经验结合起来,加之科学的文化知识,相辅相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寻找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4]。而当前的双方互动关系却不是那么乐观,创业導师在学生中的作用不强,这个现象体现在多方面。例如,创业大学生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除了通过自身努力寻求解决办法以外,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创业导师的指导,而是找寻身边朋友的帮助,甚至一部分问题会被搁置,导致创业项目停滞不前,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这样的现状下,导师与创业大学生就应该改变以往的相处模式,进行有效的沟通,解决遗漏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将导师与创业大学生双方的需求详细列出,了解双方在创业项目中的实际需求,像公司满足客户要求那样提出可行的方案。在摸清创业导师需求共性的情况下,就能针对这个需求产生一系列相关的激励措施,让导师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以此来帮助双方共同完成创业项目[5]。另外,在了解了导师的需求共性以后,创业大学生期望中的导师形象也需要探究。

三、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的建议

第一,学校可以从源头出发,依托自身科研院校的优势,尽可能地提供机会,将科学技术带来的创新项目转化为商业性的创业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业机会。同时学校创新创业部门可以举办更多的此类实践性活动,并且采取有效的宣传手段,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喜爱创业,体会其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第二,就当前创业教育的开展时间来说,大二和大三年级为最佳的接受时间。学生们更希望在这个时候吸收创业方面的教育。与此同时,学校在提供创业教育时,应该更多地考虑是否能以实践的方式展开教育,将呆板的理论课堂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际操作型课堂,给学生们更多发挥的空间。形式丰富的创业教育才是学生走进创业大潮的第一步。创业导师开展创业课程的理论教育、举办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开展校内创业类的培训(创业专题培训等)、已创业企业家专题演讲与培训(专家报告会等)、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或竞赛(挑战杯等),这些都是高校创业教育可以采取的方式。

第三,创业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可以根据导师自身的专业与特长,分门别类地对创业者进行培训,科学地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指导,使有限的教师资源得到最为高效的利用,同时降低在创业过程中很多学生发现问题却难以解决的概率[6]。同时,在创业活动的进行中,导师与学生应该更多地进行互动沟通,双方采取相互协作的方式进行创业,取长补短。

第四,学校及导师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切忌盲目胡乱定向,在导师的指导下势必可以让创业者少走很多弯路。无论是创业立项还是实施,创业团队的领导者都需要站在一个特定的高度上,清楚地分析创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一定要适应当时的政治、经济及技术背景,这样才有利于选择一个更适合的商业化创新项目。走对了创业的第一步,后面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

第五,“修炼自身、敢于实践、擅结人脉、感恩所有”是针对大学生创业者提出的最重要的16个字。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创业,是单纯跟风为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还是确定自己要以大学创业为起点,为以后开创一番事业做良好的铺垫。其次,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创业也有一定的影响。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类创业训练营,以科学的方法立项并且将自身所学灵活运用在创业过程中。最后,善于结交有用的人,灵活做事,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相信自己,善用人才,心态平和。在这些基础上,接受创业导师的指导,将二者有效充分配合,大学生创业将会逐渐走向正轨。

参考文献:

[1]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5).

[2]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3]刘凤,宋小婷,魏毅斐.创业导师指导行为认同形成机理[J].科学学研究,2015,(8).

[4]钟云华,吴立保,夏姣.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激发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16,(2).

[5]郭峰,李锋,邹农基.创业导师制:大学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机制[J].江苏高教,2014,(5).

[6]彭尧,鲁大伟.教师对大学生创业态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4,(11).

作者:李梅 王倩 陈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管理模式发展下工商管理论文下一篇:财务管理中绿色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