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早操科学管理论文

2022-04-16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高校学生早操科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早操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是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发展需求。通过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早操出勤率低的原因,进而探索早操的改进方法,为早操的开展提供参考。

高校学生早操科学管理论文 篇1:

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的理性思考

[摘要]在普通高校中,早操不仅是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内容和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早操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而且大多数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充分利用早操时间,出操率低,无法达到学校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所以,必须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进行理性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其早操积极性。本文主要分析了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的作用和现状,提出了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积极性的措施,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关键词]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作用;措施

前言

在普通高校体育工作中,早操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环节,普通高校顺利开展早操,具有现实意义,对高校能否实现体育目的起直接影响作用[1]。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通常具有个人自主性、群体性、锻炼价值局限性等特点,学生坚持参加早操可提高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充沛旺盛的精力去学习,从而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大学生人数的增加,早操活动出现许多问题,逐渐形式化,很多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早操,以致无法达到学校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1.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的作用

1.1正面作用

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而言,坚持早操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主要体现在:(1)有利于身心健康。早操是体育锻炼的重要形式,可增强体质,保持健康体魄,发泄不良情绪,进而减轻学习压力[2]。目前,我国实行的高考和升学制度,使学生身体从小学起就严重透支,以致大学后体质下降。此外,随着物质经济水平的提高,学生看电视、上网、听歌越来越多,体育锻炼越来越少。因此,普通高校开展早操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学生健康。(2)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而言,高校是即将进入社会最后阶段,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为日后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以充沛的精力进行学习、工作,并克服惰性,培养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气质。(3)有利于培养顽强、刻苦、积极进取的品质。近年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责任心、团队精神,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大多数企业为提高新职工身体素质,通常安排时间组织集中封闭或军事化训练。(4)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学生坚持早操,有利于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1.2负面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早晨不利于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在早晨慢跑会给心脏造成压力,原因在于心脏在清晨尚未适应运动,而且慢跑会增加人体激素分泌,加快心跳。与午后或傍晚人体激素分泌量相比,清晨慢跑是其2倍~4倍。生物钟和体育锻炼间具有密切关系,体育锻炼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体温影响,即锻炼时,体温越高越具有锻炼效果,而清晨体温最低,下午才会逐渐升高。所以,下午是最佳的体育锻炼时间,这个时间肌肉温暖,人的体力比较充沛,心率和血压也比较的平稳,可提高体育锻炼的安全性。

2.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现状

2.1现行早操制度存在弊端

目前,早操制度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1)早操形式化,未严格要求学生进行早操。(2)硬性规定学生早操,进行出操点名,且出操率关乎成绩、毕业、评优等,若仅点名,极易导致形式化,如学生为点名而起床,点完名后却不进行早操,而且也会导致代签、虚假等情况的出现,难以达到早操目的。(3)需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物力,有些教师住在离学校较远的地方,不便于管理早操,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

2.2早操形式、内容单一

一直以来,早操形式和内容无较大改变,以致学生产生逆返心理,原因主要在于:(1)早操内容单一,通常为动作简单、频率慢、运动量小的广播操,不能满足学生运动需求。(2)早操成为管理学生的手段,与学生成绩、毕业、评优等挂钩,背离体育锻炼目的,达不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3]。

2.3体育场馆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普通高校招生人数日益增加,校区规模急剧扩大、合并,但体育场馆设施却并未相应增加,而且有些学校的体育锻炼场地远离宿舍区、食堂,不利于学校组织学生早操。

3.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积极性的措施

3.1合理安排早操次数

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在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空间的情况下,可合理安排每周早操的次数,一周一次或隔天,同时增加下午课外活动次数,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有一小时。

3.2丰富早操形式、内容

由于早操形式、内容单一,会导致学生早操不认真、形式化,所以高校应根据学生性别、年龄、爱好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不断丰富早操形式、内容,适当增加适宜学生的网球、太极拳、瑜伽等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学校早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3.3完善体育场馆设施

普通高校应重视体育工作,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积极组织、宣传早操的意义,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早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加强早操组织与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体育教师的管理作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此外,学校应加大体育场馆设施投入,添置适宜学生的体育器材,改善体育锻炼环境,有效保证学生体育锻炼[4]。

4.小结

总之,早操是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形式,不仅利于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培养顽强、刻苦、积极进取的品质,还能有效促进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发展。但由于普通高校现行早操制度存在弊端,早操形式、内容单一,体育场馆设施不完善,使得学生早操积极性低,学校难以达到体育锻炼目的。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早操次数,不断丰富早操形式、内容,完善体育场馆设施,以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早操积极性,提高早操出勤率和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淑红.从早操质量谈早操组织形式与早操内容[J].考试周刊,2011(77):141.

[2]宗延伟.大学生早操期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学周刊A版,2013(02):18-19.

[3]王大勇,王福军.试论高校学生早操的科学管理[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5(04):123-124.

[4]段晓霞.高校早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7):111-113.

作者:吴春磊 左云飞

高校学生早操科学管理论文 篇2:

浅谈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早操出勤率低问题

摘 要 早操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是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发展需求。通过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早操出勤率低的原因,进而探索早操的改进方法,为早操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早操 出勤率

一、前言

新中国高校的早操起源于建国初期我国高校的准军事化管理的要求,刚解放时的北京大学就有了穿着长袍、学生裙统一做早操的良好传统。恢复高考制度后,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又颁发了《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该文件规定,大学生必须出早操[1]。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体育院校对早操不够重视,体育专业学生对早操认识不明确等原因,体育专业学生早操出勤率低的现象越发严重。早操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素质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不仅现在要出早操,未来还要开展早操,利用早操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正确认识早操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早操出勤率低的原因

(一)学生对早操认识不足

一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对体育的理解还停留在初高中的体育课,对自己的专业认识不够,对早操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缺乏终身体育的意识,对于出早操十分抵触。早操的组织与开展是体育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早操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生对早操认识不足是导致早操出勤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学生生活作息不规律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体育项目,白天体力活动较多,有时较为疲惫,过度放松自己,生活作息不规律,形成惰性;有时宿舍内部相互影响,集体缺席早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早操活动内容单一

多数体育院校早操的主要内容是跑步,枯燥乏味,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需求,无法达到锻炼的效果,使学生产生早操只是形式,浪费时间的观念,对早操失去兴趣,从而出现不出早操、迟到早退的现象。

(四)早操的管理方式不恰当,制度规则不完善

学校对早操不够重视,早操注重点名,流于形式,无法达到早操的目的和效果,早操的出勤率常常与评奖评优挂钩,使学生对早操产生厌恶抵触情绪;对于不出操、迟到、早退的学生,学校没有及时的批评纠正,影响出早操学生的积极性;早操的领操员多为学生干部,在组织早操和开展早操方面缺乏方法和经验。

(五)场地、器材以及天气等因素影响

场地、器材不足,学生在早操时间无法进行锻炼,早操的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雾霾、雨雪天气,冬季早晨天气寒冷也是影响学生出早操因素之一。

三、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出勤率低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早操的重要性

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早操出勤率低的问题,院系领导、老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早操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正确认识早操的重要性,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其肩负起将来作为体育教师的责任。早操作为学校体育中的一部分,学生应该积极参加早操活动,养成自主锻炼,自主学习的习惯。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是早操的组织者,若是学生时期对早操不重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就难以胜任作为体育教师的职责。

(二)克服惰性,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白天专业课繁多,部分高水平的学生还需要进行训练,为确保生活、学习质量,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学校或院校应在新生入学时做好提醒、告诫,并利用好军训的时机,规范学生的作息[2]。

(三)合理安排早操的形式与内容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许多体育运动项目,但课堂时间有限,练习机会少,因此可以利用早操,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安排各种专项运动的练习,裁判方法、技术战术的学习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主动的出早操。根据不同的季节以及天气的变化,要及时调整早操的时间和内容,保证学生出早操的安全。

(四)完善早操管理制度

针对早操出勤率低的问题,学校及院系需要制定合理完善的考勤制度,不能一味地要求出勤率,提高早操质量,可以规定学生一学期内需要达到一定数量的出勤,对于迟到、早退的情况不计入出勤,出勤名单每日公布,定期统计学生出勤数,并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从而使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出早操的时间。在早操的组织上,院系教师应该做到“以身作则”,给予学生关心和指导,保证早操的顺利开展。

四、结论

早操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体育院系应该积极的开展早操活动,加强早操的宣传力度,保证早操的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对早操的认识,积极参加早操活动,作为未来的体育事业的传播者与组织者,肩负着责任与义务。学会组织与开展早操,合理高效的利用早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都是身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未来职业素质发展的需求[3]。

参考文献:

[1] 王大勇,王福军.试论高校学生早操的科学管理[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4):123-124.

[2] 倪雪华,朱晓庆.浅谈高校学生早操出操难问题[J].成才之路.2008(31).

[3] 刘正园.体育学院本科生出操情况调查与研究[J].品牌.2015.5.

作者:沈青 贾玉欣

高校学生早操科学管理论文 篇3:

杭州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晨练的现状及对策性研究

摘要: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基本技能的重要措施。而学校的晨练是学校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操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职学生;晨练;对策

通过调查,杭州市几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晨练的结果显示,参加晨练的学生大多数所占比例仅为三成。充满朝气、生龙活虎的大学生们迎着寒风跑步、在操场整齐的做广播体操的精神风貌已经鲜少见到。其中,自发组织晨练的同学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学校没有组织学生进行晨练,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签到即可。这种情况导致有的学生上课时哈欠连天,美其名曰“因为晨练起床太早没睡醒”。还有学生精神欠佳,导致上课时打瞌睡的比比皆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晨练的重要性。

2 影响学生参与晨练积极性不高的因素

2.1勤奋不够,懒惰

当前社会,患有“手机依赖症”的學生逐渐增多。离开手机后就变得六神无主,两眼无光。整个人的精神气儿都不见了,一副病态。让他们参与晨练时,懒懒散散,极不情愿。更谈不上主动去晨跑、做早操的活动了。

2.2 年纪轻,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够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认为体育不重要,体育锻炼及晨练就更不重要。觉得学习好、专业技能到位就可以了。主观意识上觉得年轻就是资本,不需要锻炼。趁着年轻好好玩几把。锻炼多累,也没意思,枯燥的很。特别是要早起,更是要命的事情了。只注重自身的专业素养。所以对晨练不够重视。

2.3学校引导不够,组织形式单一

在很多高职院校,只是把晨练当成了一个形式主义的事情,并没有去改革与创新。导致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大打折扣。这个与学校在晨练方面的投入不够也有关系。特别是体育老师参与晨练,既不解决交通问题,也不解决补贴问题,完全靠老师自觉发扬长征精神,只知奉献与付出,那么势必会影响老师的积极性。这样的连锁反应也会给学生的晨练带来消极的影响。

3 目前晨练存在的不足

3.1 学生对开展晨练的意义认识不足

有的学生克服不了自身的惰性,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或者担心起得太早影响睡眠的同时也影响到了上课质量。另外有些学生认为晨练没有多大的必要性,参不参加无所谓,在思想意识上对晨练认识不足。特别是杭州市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经济上比较宽裕的家庭,将来毕业后大多数是回家继续创业,觉得会赚钱就可以了;锻炼身体可以放在赚了足够的钱后再来实施。另外学校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学生出早操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2 晨练的形式单一,内容很枯燥

晨练的形式及内容延续了很多年前的跑步,再到后来的广播体操,而且都是全校师生一起的形式,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大多数学生只是在应付差事,毫无质量可言。根据调查所知,锻炼的时间也很少,最多才20分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出操的积极性。

3.3 学校晨练的制度有待完善

各个学校在实施晨练出勤率的统计时基本只参照学生有没有签名,而没有采取硬性规定。各院系虽然出台了自己的制度,对晨练缺勤严重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限制其参加评优、评奖学金和助学金,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通报只是“不疼不痒”的影响。随着年级的增长,出现了弄虚作假,对晨练通报批评不在乎等现象,结果导致晨练的质量欠佳,效果不理想。

4 做好晨练的对策

4.1 丰富学生晨练的内容及形式

要想使高职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晨练,就要改变晨练的内容和形式。本身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引导方式,这些高职生们很难主动的参与到学校的集体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们想方设法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学生变被动强制为主动参与。晨练组织应该形式多样,可以统一组织。如以前传统的集体长跑、广播体操;也可以分组练习。分成各个兴趣小组练习,也可以单独练习。比如把以前的机械性的跑步变为变速跑、把以前的广播体操改为简单的集体啦啦操等。让学生觉得内容新鲜,容易接受,提高其积极性。

4.2 正确认识晨练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要使高职学生的晨练有质量,并且能坚持经常性,指导思想必须正确。领导要重视,组织目标任务彻底落实。还要做到规章健全,措施科学合理。该管理组织需要全校教师包括学校领导、体育教研组长、各系辅导员等的参与,教师们的身体力行也会加大体育健身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建立相应的考勤制度,以打卡或者指纹的形式记载考勤。比如:各系把早操规定为全体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的体育活动,任何人不得擅自旷课、迟到、停操和早退,要严格要求、严密管理,并与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困难补助挂钩;集合点名、措施得当。使早操锻炼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具有真正成效的早操锻炼。

4.3 积极探索晨练的模式,勇于创造新的早锻炼理念

改革原有的晨练模式,以适应高职院校主体教育思想的要求,开发全新理念的晨练模式,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转变。体育组的教师与其他参加晨练改革的相关人员,需要本着钻研的精神和态度,多次组织讨论,认真地商讨、反复地推敲,将初步商定的几套方案反复地试行、修改,最后确定最佳的晨练模式。晨练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他们良好的组织纪律意识以及团体合作意识。但是一直做同样的操,跑同样形式的步,组织模式呆板,学生的个性受到抑制,日久天长,便出现了敷衍了事的现象。要改变学生晨练效果差的局面,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健康水平等特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发出更多的让学生能够参与进去的锻炼项目。锻炼的地点不一定局限在操场上或者田径场上,完全可以分布在不同的体育锻炼活动场所。根据天气变化及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进行跑步、打拳(如初级长拳、太极拳等)。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才能让学生把高涨的情绪投入到早操的锻炼之中。体育教师要教会学生必要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让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从而达到锻炼意志、增强体质、提高兴趣的目的。也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和共同配合,以身示范,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

5 结论

晨练可以在高职院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并形成全校师生健身的领头地。晨练是一项长期的学校体育工作。做好晨练在计划上要有长期性和严密性,工作汇总应该保持连续性,防止放任自流和形式主义。在管理方法上,要确立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能有丝毫的假公济私,让投机取巧的学生有可乘之机。同时,要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锻炼态度,并协同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引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学生自觉养成遵守校规校纪和早操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社会输送更加合格的新型人才。

作者简介:郭海莲(1979—),女,湖北随州人,讲师,硕士,现在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

参考文献

[1]段晓霞 高校早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7): 111-113

[2]姜琳 如何提高学生早操锻炼质量[J].内江科技. 2008(4 ):175

[3]罗安元 早操在普通高校开展的重要性研究[J].科技信息. 2010(17):100

[4]曹绍珍 浅析高校早操存在的问题及锻炼内容的改进措施[J].科技信息. 2010(10):76

[5]王大勇,王福军 试论高校学生早操的科学管理[J].长春体育学院学报. 2009(12):123-124

作者:郭海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预结算编制中电力工程论文下一篇:校园水体景观空间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