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的九大浪费

2022-11-20

第一篇:一汽大众的九大浪费

九大浪费

M u d a 一:制造过多的Muda

制造过多的 M u d a,是生产线督导人员的心理作用造成的,他担心机器会出故障、不合格品会产生,以及员工会缺席,而被迫生产比需要数更多的产品,以策安全。此种形式的 M u d a,是由于提早生产造成的,尤其是对昂贵的机器,为了有效地运用而生产超过需要的数量。

然而,在及时生产体系里,提早生产被视为比延后生产更不好。生产过多产生巨大的浪费:提早耗用原材料、浪费人力及设施、增加了机器负荷、增加利息负担及额外的空间以储存多余的存货,及增加搬运和管理成本。在所有的M u d a中,制造过多是最严重的 M u d a,它带给人们一个安心的错觉,掩盖了各种问题,以及隐藏了现场中可供改善的线索。要把制造过多当做犯罪看待。制造过多是起源于下列无效的观念及政策造成的:

没有考虑到下一个流程或下一条生产线的正确生产速度,而只尽其所能,在本流程生产过多的产品。

让作业员有生产伸缩的充分空间。

让每一流程或生产线有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的利益。

因为有不合格品而想提高直行率(直行率值指产品不用重修的比率)。

因为有多余的产能,所以容许机器生产多于所需之量。

因为引进了昂贵的机器设备—为折旧费的分摊,而提高稼动率,生产过多的产品。

M u d a 二:存货的Muda

成品、半成品、零件及物料的存货,是不会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的,反而增加了营运的成本;因为占用了空间,需要额外的机器及设施,例如:仓库、堆高机以及电脑自动搬运系统。此处,仓库又需要额外的人员来操作及管理。

多余的库存品又积满灰尘,是没有附加价值的,其质量随着时间而腐化。更糟的是,会因遭逢火灾或其他灾难而化为灰烬。如果没有存货的 M u d a,就可以避免许多浪费。存货是由生产过多所造成的。如果说制造过多是罪恶的话,那么存货就要视为被击毙的个人。不幸的是,我们都知道管理人员若没有“足够的库存”,夜晚就难以入眠。存货有时被比作为隐藏问题的水库。当库存的水位高涨时,管理者就感受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像质量的问题、机器故障、及员工缺勤,也因此而失去了改善的机会。

存货水位降低时,有助于发掘需要关注的地方,以及迫使要去面对处理的问题。此即是及时生产体系所追求的目标:当存货的水位持续下降至“一个流”的生产线时,“改善”就成为每日必行的活动。

M u d a 三:不合格品重修的Muda

不合格品干扰了生产活动,也耗费昂贵的重修费用。不合格品通常被丢掉,是资源及设备的最大浪费。在今日大量生产的环境中,一部出差错的高速度性能自动机器在问题被发现之前,就已吐出了巨量的不合格品了。不合格品有时也可能伤害了昂贵的机器设备。因此必须指派人员站在一旁监视这种高速度的机器,一看到不正常的情况时,立即停止机器。为了拥有一部高速度的机器,就必须指定专人为其服务。像这样的设计,至少应装设有不合格品一旦产生时,就能立即停止下来的机构。

供应商经常抱怨与顾客交易时,有太多的文书及设计变更的工作。就广义而言,此两种问题也是 M u d a。减少官僚作风、作业流线化、剔除不必要的流程及加速决策制订时间,是可以剔除文书作业的 M u d a。过多的设计变更,产生重修的M u d a。如果人员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假如他们对顾客、供应商及自己的现场有较佳的了解,就可以消除设计变更的 M u d a。改善可以有效地实用于工程项目上,就如同在现场的工作改善一样。

M u d a 四:动作的Muda

任何人体的动作,若是没有直接产生附加价值,就是没有生产力。例如,人在走路时,他并没有增加价值。特别是,如提起或持着一个重物,需用到作业员身体一部分的特别体力的动作,应予以避免。这不只是因为工作困难,也是因为这代表着 M u d a。可以借由工作地点的重新安排,来剔除作业员手持重物走路的动作,仅花了数秒而已。其余的动作代表着没有附加价值,例如拿起或放下工作物。经常可看到同一件工作物,先由右手拿起然后再由左手持着。举例来说,操作缝衣机的作业员,先从供料箱中拿出几块衣料,然后放在机器上,最后才取一件衣料放进缝衣机缝制,这就是动作的 M u d a。供料箱应重新摆置,使作业员能拿起一块衣料,直接放进缝衣机缝制。要认定动作的 M u d a,需详细观察作业员手脚使用的方式。然后,必须重新安排物料放置的方式以及开发适当的工具及夹具。

M u d a 五:加工的Muda

有时不适当的科技或设计,会衍生加工工作本身的M u d a。机器加工作行程过长或过份加工、冲床没有生产力的冲击时,以及去毛边的动作,都是加工 M u d a的例子,这都可以避免的。在每一道加工步骤时,我们将价值加入被加工的工作物或信息,然后送至下一个流程。在此,加工是指在调制一个工作物或一条信息。

用一般常识及低成本的技巧,可以经常消除加工的M u d a。通过作业的合并,可以避免一些浪费的加工。例如,在一家生产电话机的工厂,受话器及机体分别在不同的生产线上装配,然后再放至另处一条装配线上做总装配。为避免受话器在搬运至最终装配线时,表面受到刮伤,每一个受话器都用塑胶袋包扎着。然而,将受话器装配线连结到最终装配线时,就可剔除包扎塑胶袋的作业。

在许多实例中,加工 M u d a也是由于流程无法同步所造成的。作业员经常把工作分得太精细,超越了需要的程度,这也是加工Muda的另一个例子。

M u d a 六:等待的Muda

作业员的双手停滞不动时,就是等待的 M u d a发生的时候。生产线不平衡、缺料、机器故障,使得作业员停滞,或者机器在进行附加价值的加工时,而作业员在旁监视,这些都是等待的M u d a。这类的M u d a很容易看得出来。较难以发现的,是当机器在加工或装配工作时等待的 M u d a。纵使作业员很拼命地工作,仍然存在着数秒、数分钟的M u d a,以等待下一个工作物的到达。在此段时间内,作业员仅能无所事事地望着机器。

M u d a 七:搬运的Muda

在现场,可看到各种不同的搬运,如卡车、堆高机及输送带。搬运是工厂营运的一个主要部分,但是移动这些材料或产品,并不能产生附加价值。更糟的是,在搬运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物品的损伤,两个分离的流程之间就需要搬运。为消除这样的搬运 M u d a,任何与主生产线分离的所谓离岛作业,应尽其可能并入主生产线内。

与库存过多及没有必要的等待一样,搬运的 M u d a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浪费。大部分欧美制造的现场,最常见到的奢侈浪费现象,就是过分地依赖输送带。

像这样生产线布置方式,有时令我怀疑,这位设计的工程师,是否为模型火车迷。在现场看到输送带的时候,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应当是:我们能否将它消除掉?公司最好的做法,就是将此输送带卖给竞争对手。更好的方式,应当将其包装好,当做礼物免费送给我们的竞争对手。

改善顾问师格雷·贝克(Greg Back),回忆他在辅导一家知名的德国汽车制造公司的经验。贝克及同事正在冲床工场里,从事一部多冲模冲床的换模及设置时间的工作。在此专案开始的时候,贝克设定了要在本周结束前,完成缩短一半的换模时间为目标 (改善前,当时的换模时间为1 0小时),而且不借助任何技术上的改变。督导及作业人员表现出不相信及生气的样子 (“难道我们多年来是在睡觉吗?”)。

然而,在本周结束前,换模时间已降为5 . 5小时,大部分是通过改变工作的方式而造成的,例如:配合实施 5 S,将内部作业转移到外部作业等;再进一步做一些小的技术上的改变,即将换模程序标准化,以及演练了两个月之后,该公司自己更进一步将换模时间降为3.5小时。

后来,冲床生产线的领班对贝克承认说:刚开始,当你们告诉我,所看到的这些可能性时,我非常的生气。毕竟,我是这方面的专家,而同事们也都是优秀的人才。但是,我还是对着自己说:好吧!就让这些改善顾问去伤他们的脑筋吧!现在我已看到了成果,以及他们是如何做的。我也开始去思考,为何我以前都看不出这些 M u d a。我从来没有仔细看看他们在做些什么事,他们是如何做的,以及为何必须这样做!他们很忙、抱怨工作量、工作不好做经常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我实在是从未好好地视察现场的作业流程。

任何没有产生附加价值的事,就是 M u d a,所以M u d a的种类可以无限地补充。在佳能公司里,将 M u d a依类别区分为如表 6 - 1所示。法国改善顾问协会的董事司奇·李贝利( S e rge LeBerre),有次告诉我说,应当还要再加一项“工程的 M u d a”。因为在工程的设计上,可以看到许多M u d a。例如,工程师纵使已有现成简单的解决方法,仍然倾向于设计一个复杂的结构来解决问题。工程师偏好寻找能应用最新科技的机会于其设计上,而不是去寻求最简单的方式,以符合目的的需求。这样的心态违反了现场的需求,更不用说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李贝利说,今日的工程师,总是在寻求更复杂及更精巧的东西,他们应当改变,以寻找削减浪费才对。

山叶发动机公司的董事—杉山友男,提出一个现场的“无化工程”(Less Engineering),并且列出了一张“无化工程项目表”作为应当消除的重点事项。杉山是为了寻找能以一个字词,来协助现场人员容易地确定问题,而采用“无化工程”术语。显然这一字词不算是正统英文字的拼音,它却能唤起员工的想像力。在日本“环带”及“无内轮胎”的普遍化,使得“无化”已成为一个很熟悉的字词(见表6-2)。

杉山草创了以“无化工程”为名称的改善活动,而且发现很容易被接受。例如,该公司开发了“无空气化工程”的3项原则如下:

1. 不要搬运空气。

2. 不要储存空气。

3. 消除不会创造附加价值的空间。

为包装摩托车的消音器及排气管,所占的“空气”即为9 3 %,杉山就以改善消除此浪费为目标,并且获得了很大的节约效果。此后,“无空气化工程”也应用到能更有效地利用仓库空间。从这个经验中,山叶公司设计了一套以金钱表示计算空间节省的公式,并且发动了一个全公司性的“无空气化作战”运动。在杉山的心目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再加入新的项目于“无化工程”表内,只要他能用心去认出Muda即可。

M u d a 八:时间的Muda

日常中,可以看到的另一种 M u d a,就是浪费时间,显然这一项 M u d a,没有列入大野的 7种M u d a之内。时间的利用不当会造成停滞。材料、产品、信息及文件放置在一个地方是不会有附加价值的。在生产线上,暂时停滞的 M u d a,是以库存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办公室的工作,是发生在文件或信息放在桌上或是在电脑内,等待决策或签名,不知在何处,只要有停滞,M u d a即随之而来,同样的情况, 7种M u d a也会导致时间的浪费。

此种M u d a在服务业中,更是普遍可见。通过消除前述没有附加价值的时间 M u d a,服务业应当可以出现可观的效率提高,以及顾客满意的效果。因为,消除 M u d a无需花费任何成本,它是改善公司营运最容易的一种方式。我们所需做的事,就是去到现场,观察正在进行什么事,认出Muda,然后采取行动消除它。

M u d a 九:Muda、无稳、无理

M u d a、无稳、无理,有时经常一起使用,在日本并称之为“三无”。就如 M u d a是作为改善开始时,随手可得的查检表一样,而无稳及无理则是作为现场改善开始时,随时提醒管理人员的备忘录。无稳意为不规律化,而无理意为劳累。任何费力及不规律的事,就表示有了问题。更进一步而言,无稳及无理也包含必须消除M u d a。

1、无稳(不规律化)

不论何时,作业员工作的顺利性被中断了,或是零件、机器或生产流程的流畅性被中断了,就表示出现了无稳。例如,假设在生产线上工作的作业员,每一个人都是重复做着他们的工作,并传送到下一个人,当其中某人工作的耗费时间较他人长时,就会产生无稳和 M u d a,因为每一个人都必须调整其速度,以配合最慢速度人员的工作。寻找这类不规律化,成为从事现场改善时,开始时的一个容易方法。

2、无理(劳累的工作)

无理意指作业员、机器以及工作的流程,处在一种费力气的状态下,例如,一个新雇的作业人员,在没有给予充分的训练之前,即予以接替前任老手的工作,此即对其造成紧张压力的情况,他可能拖慢了工作速度,甚至造成许多的错误而产生了Muda。

当我们看到作业员满身大汗地工作,必须承认这需要极大的体力负荷,而且要设法去除或改善。当我们听到机器中传来一声尖锐的声音,必须承认发生了紧张的现象,意即发生了异常。所以, M u d a、无稳及无理合起来,可作为随时核查或确认现场异常的检查表。

在所有的改善活动中,消除浪费是最容易开始的。因为一旦懂得这些技巧之后,即能容易发觉出Muda。

消除M u d a通常亦表示,要停止现行的事情,然后花小钱来实施改善。为此,管理部门应当带动从事改善,消除存在于现场、行政管理上以及提供服务场所中的任何Muda。

第二篇:孤独的大众与大众文化

-------------------------

编辑整理:www.sodu.so编辑:王力 来源:sodu小说排行榜新浪

在媒介化以及市场化、全球化的影响之外,大众文化的产生还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就是:孤独的大众的出现。

第三篇:关于一汽-大众的企业文化分析

一汽-大众于1991年正式成立,在22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成长,创造了我国汽车史上的众多“第一次”,并以先进的造车工艺和良好的用户口碑,成为国内最著名汽车品牌之一。22年来,我们坚持对品质精益求精,对责任承诺践行,始终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环保、创新、高品质的汽车产品。

大众汽车(Volks Wagen),Volks在德语中意思为“国民”;Wagen在德语中意思为“汽车”;全名的意思即“国民的汽车”。因此,一汽-大众不仅仅是汽车制造厂商,更是全民汽车梦想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品牌承诺:

创新让科技更完美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汽-大众在技术开发领域投入了极大的力量,目前拥有造型车间、试验车间、虚拟现实中心、车辆安全中心、预批量中心、测量技术中心和多个功能实验室等重要技术部门,同时,亚洲最大的整车试验场已经开始建设。在预开发能力、本地化开发、国产化认可、零件开发以及试验试制方面有着超强的技术实力。

用心让品质更卓越

一汽-大众采用世界领先的大众集团MQB平台,生产的各个环节大量运用了在国际上具备领先优势的设备、工艺,从根本上保证了一汽-大众产品在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精密和稳定。同时,我们始终以“质量至上”为发展理念,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全员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引进德国先进的奥迪特质量评审制度,采用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原材料入口、备件供应,都处于统一的质量标准管理体系之下。制造全过程实现计算机控制,同时应用世界先进的在线检测技术,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优异、恒定。

严谨让关爱更贴心

秉承“严谨就是关爱”的核心理念,一汽-大众始终以纯正的原装备件、精湛的维修技艺、专业的维修设备、严谨的工作标准和科学的工序安排,用一丝不苟的服务态度打造更完善、更专业的技术和更严格的标准,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以100%的热情,为您提供最为专业、周到、可信赖的服务,带来无微不至的贴身关怀,赢得您的信任,不负您的期待。

远见让合作变共赢

一汽-大众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高效运转的营销网络,尊重合作伙伴,采取合作共赢的理念与经销商、供应商展开合作。国际标准的4S销售模式、数以万计的营销人员,高效率、人性化的服务,形成了一汽-大众强大的市场前沿。对遍布全国的600多家供应商,一汽-大众实施了供应商综合能力提升计划,对供应商的物流体系、成本控制体系、产品开发与项目管理体系等进行联合评审,促进供应商主要业务能力全面均衡地发展,确保一汽-大众的产品制造生产链在一开始就处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系统之中。

责任让生活更环保

一汽-大众不仅向每一位顾客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时刻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长期致力于绿色工厂建设和保护自然环境工作,并且每年都会和德国大众公司一起召开环保研讨会,引用国外环保方面先进方法和经验,在节能降耗、绿色工艺、“三废”控制、环保车型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不仅为您带来更健康适宜的绿色生活,更为您的孩子创造宜居的绿色未来。

爱心让未来更美好

一汽-大众鼓励年轻人广泛接受教育和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中国新未来”行动,致力改善中国偏远、贫困地区希望小学硬件教学条件、激发贫困地区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促其成长为中国未来优秀人才,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向前。

核心价值观:

使命:造价值经典汽车,促人、车、社会和谐

为了营造和谐的地球家园,平衡需求和资源之间的关系,提升用户的生活品质,一汽-大众人要不断地通过领先的技术、精益的制造、严谨的服务向用户提供价值经典的汽车产品,肩负起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社会责任。

核心价值观:诚信创造价值,尊重成就共赢

诚信能够创造价值

努力创造价值、追求最高绩效,是一汽-大众员工的工作准则

诚信是公司立业之本,是赢得用户、合作伙伴和社会公众信赖的基础,是员工为用户创造价值过程中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

责任是诚信、创造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在创造价值过程中领导者要敢于决策,敢于承担风险,员工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尊重成就共赢

尊重创造和谐,尊重是融洽合作的基础,尊重是成就共赢的前提

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规律、尊重创造

尊重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尊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发展公司事业的过程中,实现用户、合作伙伴、员工与股东的共赢,从而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精神:学习、进取、合作、创新

学习精神描述:

学习是员工和企业走向成功(赢得未来)的关键;

在实践中终身学习,学以致用,永不自满;

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向世界先进的企业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不断吸取最先进的思想文 化,在管理和技术上与时俱进。

进取精神描述:

保持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勇担重任,勇争第一,不断超越;

敢于亮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行如猎豹。目光敏锐、反应迅捷、决策果断、执行坚定。

合作精神描述:

精诚合作是一汽-大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一汽-大众利益最大化是股东双方利益的根本所在;

员工、用户、供应商、经销商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伙伴;

合作,特别是勇于在竞争中合作,是一汽-大众人应有的胸怀;

坚持内部用户原则、主动服务就是最好的合作;

坦诚相待、求同存异、共进共赢;

同一梦想、同一团队、同一声音(用团队精神实现共同的目标);

创新精神描述:

创新是一汽-大众实现跨越发展的源动力;

发现问题就是发现财富,解决问题就是创造财富;

永不满足现有成就,坚持不懈地提出新主意和新方案;

在创新过程中,让员工享受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

用不断的创新成果引领用户的需求;

点滴的改善都体现创新精神,创新永无止境。

通过一汽-大众的品牌承诺,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一个企业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企业本身,同样也要看这个企业可为整个社会带来的价值,我们可以看到一汽-大众不断追求“学习、进取、合作、创新”的精神,身为一个企业,不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而且将这融入到自己的企业文化中,用自身价值观影响自己的员工并将这一点贯彻下去,这是很多大企业未做到的,而且出于对社会的责任一汽-大众不断创新、改革技术,尽力为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奉献。

就我个人而言,我最欣赏的便是以大众为代表的德系车品质,一直以来,德系车给人的印象便是安全、可靠,精益求精的品质,德国人的严谨,无不体现在其产品上,大众,在保持其优良品质的同时还添加了对生活、环境及自然的思考,在提高用户体验等方面做到巨大突破,一个企业,能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将技术创新不断作为自己的目标,则必然会取得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不忘了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这正是我认为大众最有特色的同时也是最值得别的企业所借鉴的。

第四篇:大众传媒之报纸对社会和大众的影响

大众传媒之报纸对社会影响

李煜

传递社会最强力的呐喊,呼唤人性最闪耀的光辉,以舆论之利剑,铸社会之良基。报纸——传媒界走了百年的蹒跚老人,至今仍旧影响着数以亿计的大众,步法依然铿锵有力,声音依旧掷地有声。

关键词:报纸

大众

舆论

影响

随着网络媒介、电视媒介等新兴媒介的迅速崛起和壮大,当下受众可选择的大众媒介越来越多。而且网络等媒介因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使得报纸这种传统媒介的劣势更加明显,受众接受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甚至曾经一度有专家学者讨论报纸是否会走向灭亡。

然而,诞生一百多年的报纸也有其明显优势,这些优势也使得报纸一直存活到今天。首先,报纸信息容量大,选择性强。再次,报纸易于保存,持久性强于网络等大众传媒;其三,报纸简便,快捷,价格低廉,有些印刷更是亏本办报。同时,为了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报纸媒体也不断顺应时事,推出电子报纸这等新的板报模式,比方南方周末这等影响力比较大的报纸,其电子版的在网上也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受众的。

报纸作为当下最主要的大众传媒的媒介,其影响力不容忽视。根据网上调查显示,当今中国约有3000份左右的各类报纸,这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而这份数字也无形中印证了一个观点,报纸,依旧是当前中国大众传媒不可或缺的力量和要素。

报纸对大众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报纸提供经济、政治、体育、娱乐、文化等各方面信息,受众会从这些信息中提取对自身有意义、有帮助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加以理解和运用。甚至一些大部分人认为无关紧要的广告,也可以提供一些消费信息帮大众参考,比方关系国计民生的房价、物价信息,以及一些奢侈品等商场信息。

对于社会的影响方面,报纸主要还是积极形象居多,报纸中的新闻绝大部分是实事求是、客观真实的。这就客观我们反映了社会中的真是一面,让大众能够正确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而报纸中新闻也是大部分弘扬正义,倡导的是社会正气,有利于受众百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方报纸中的好人好事、党的好政策、好的经济规划等,例如中新奖的获奖作品《索玛花为什么这样红》就是歌颂了一位马班邮路上的小邮寄员王顺友的高大光辉形象。而因为这篇作品,王顺友成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报纸的影响力可见一斑,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举国震动,各个报纸媒介通过一系列的、感人事迹的阐述,鼓励国人抗震救灾,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报纸对百姓思维的引导,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若是没有报纸强大的宣传和引导,就不会有感动中国的邮寄员王顺友、也不会有2008年抗震救灾的一系列感人场景。

报纸的另一个巨大的作用在于其无与伦比的监督功能,这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督:

一、对决策的监 督。凡涉及国计民生等重大问题 的决策,尤其是与广大群众生活 有密切关系措施的制定,都可以在 报纸上进行通报、酝酸、讨论。

二、对决策实施的监督,在决策 (政策、指令、计划、方案)实 施、执行过程中,报纸的监督作用 是极为明显的。

三、对社会中的个人、公民的监督,即对个人活动的监督,这等监督一般是隐含式的,只有当公民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才会受到监督和舆论抨击。

四、对企业、间组织的监督,对一些企业的不法行为、民间组织的违法活动进行监督。以南方周末这个报纸为例,南方周末每年都对两会的实施前后进行全方位监督,包括政府的各项数据,政策指标等。例如向最近热议的甘肃校车事件、小悦悦事件等,这些是对社会事件个人的监督,这南方周末甚至有评论员专版对这些热点话题进行评论议论,通过一些深度的话语,引领受众思维,达到宣传目的,报纸在最后,引起一股强烈的舆论风潮,最终引起整个社会对于事件强烈而又广泛的关注,伸张社会正义,达到报纸舆论监督的目的。

在中国,报纸已经脱离了原先的政企划一的境地,如今的报纸,是政治性单位,企业化管理,因此,我国的报纸就具有了企业的一些特性:竞争性、市场性,报纸就在市场机制下运营,报纸的经营者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不择手段,这就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弊端,对于社会大众的误导和欺骗。有些新闻记者为了做到报纸的轰动性,不惜违背职业道德,夸大新闻,扭曲事实,甚至报道假新闻。每年都会出现一些重大的假新闻,例如2010年十大假新闻评选结果出炉:“金庸在香港尖沙咀圣玛丽亚医院去世”、“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西安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等去年轰动一时的假新闻榜上有名。这些假新闻严重误导受众,给观众很大的误导,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假新闻会造成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严重的会有生命安全。比方上面这些重大假新闻,甚至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影响市场经济的运作。这些假新闻对公众的影响是十分的大,它传播谬论能扰乱民心,把民众蒙蔽在真理的大门之外,同时,这些假信息侵犯人权,欺负无故。例如各种假药、假酒等就是典型例子。这些虚假信息不断渗透,将导致媒体公信力降低,社会的不信任感加强,疏远人际关系,淡漠社会良知,随着假新闻愈演愈烈,其危害也是越来越大,如何防治这些夸大新闻、假新闻也是当下报纸改进的重大的课题。

未来,大众传媒之一的报纸其走向还是不得而知,然而,报纸的优势也将使其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不至于消亡, 应该说,无论从感情还是阅读习惯上来说,“报纸消亡”都是许多人所不愿意看到的。2007年,一项针对中国四川、重庆两地6所高校的问卷调查表明:“在报纸是否会被其他媒体取代的问题上,78%的教师认为报纸不会被取代,总体上仍认同报纸的生命力”。美国皮尤(Pew)研究中心的调查则表明,如果报纸消失,仅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会很“想念”。但这只是被调查者的一厢情愿,报纸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既不会因为人们的愿望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的愿望而繁荣。[1] 若是报纸一如既往的存在,那么,未来报纸如何给自己在大众传媒的市场中定位呢?其又如何在激烈竞争下的信息时代里生存,我认为,报纸要想焕发第二春,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报业集团的领导层应该大胆的创新报纸的格式,比方电子版、网络版等格式的创新,这就能从网络、电视等媒体中无形中为自己挖来一份份额。其次,报纸应该紧紧与民生社会等当下热点、百姓关注紧密结合,只有倾听到民众的声音,为大众呐喊,才会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再次,报纸应该严格把守自己的质量关,严防死守假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夸大新闻,坚持真实才是新闻的生命。做好自身的质量把关。

[1]. 慧聪网. 报纸的未来:消亡还是再生http://info.printing.hc360.com/2009/07/300823103816-2.shtml.2009/7/30/08:23

第五篇:大众传媒论文:大众传媒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

【中文摘要】大众传媒作为现代化的产物,在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形势下,它已经广泛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其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大众传媒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提供了一系列具有导向意义的社会公共价值的观念,继而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中维护一系列大众所需的社会公共利益,进而对政府决策的制定产生影响。我国政府决策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项政府政策的出台,必定会引起人们的很大关注,假若人们合理的要求没有得到考虑,政府决策就会失去他们的支持,所以提供一个让各种意见充分表达的平台成为必需。大众传媒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一方面把政府的决策传达给民众,增加民众对我国政府决策的了解,让民众积极的参与政治,并对政府的决策过程加以监督;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为民众提供一个利益表达的平台,把民众的利益需求传给政府决策者,保证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是一个比较新兴的研究课题,我查阅了很多资料,运用了系统分析法、社会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大众传媒与政府决策的关系,并提出了四项让大众传媒与我国政府决策良性互动的建议。

【英文摘要】The mass media as the product of the social, it has been widely worked into every aspect of the society, and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life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global situation, its influence is growing stronger day by day. Especially in the new century, the mass media as aspecial of environment, providing a impotent of the public value,and maintain a series of social interests, and then influence the government’s policy.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 of interests been influented to the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so the People will be intereted in the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if the reasonable demands of the people not be considered, the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will lose their support.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people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On the one hand,the mass media as a disseminator of information can take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 to the people,increased public support for our government policy, Let people participated in political and supervise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making process;On the other hand, the mass media provide a public platform for people,and take the public demand to the government policy makers, guarantee the government policy’s democratization and scientific.The impact of mass media on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s a relatively new research topic. Lots of paper are consulted and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such

as system analysis approach, social inquiry methods and so on,are applied.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by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s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and four proposals that make the interaction ofmass media and our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re proposed. 【关键词】大众传媒 政府决策 媒介寻租

【英文关键词】mass media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media rent-seeking 【目录】大众传媒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3-47-1178-999-10Abstract

4目录5-7

摘要

第一章 绪论1.1.1 课题的来源1.1 课题来源和意义7-81.1.2 课题的意义7-81.2.1 国内研究情况8-91.3 研究思路和方法9-1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情况1.3.1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大众1.3.2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10-11传媒的含义、种类、功能及其现状11-1511121213-1515-192.2 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11-132.2.2 引导舆论122.2.4 提供娱乐12-1

32.1 大众传媒的种类2.2.1 传播信息

2.2.3 教育大众2.3 大众传媒的现状第三章 政府决策的含义、特征及其现状3.1 政府决策的含义1

53.2 政府决策的特征

15-163.2.1 政府决策的权威性15-16

3.2.3 决策方式的民主性16

3.3 我国政府决策的现状

3.2.2 决策内

3.2.4 决容的公共性16策方式的科学性1616-191718-1919-213.3.1 决策信息不完整173.3.3 程序不规范17-18

3.3.2 制度不完善3.3.4 权责不明确第四章 大众传媒与政府决策的辩证关系4.1 政府决策背景下的大众传媒19-20

4.2 大众传媒时代的政府决策20-21策21-3121-26

第五章 大众传媒与我国政府决5.1 大众传媒对我国政府决策的积极影响5.1.1 大众传媒在突发事件上为政府机构决策提供了

5.1.2 大众传媒形成的公共舆论使政府的决5.1.3 大众传媒监督政府决策过程,帮助政

5.2 大众传媒在对政府提供决策中5.2.1 增强社会沟通器的功能,防止过大量素材21-23策更加民主23-25府维护社会的稳定25-26仍然有很大空间26-31度市场化27-2929-

315.2.2 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应到位第六章 我国政府决策如何充分反映大众传媒和适应民

6.1 大众传媒要加强自身机制的建设众需求31-3931-3331-326.1.1 建立、健全大众传媒的危机预警机制6.1.2 加强大众传媒的行业自律32-33

6.2 政府应主动与大众传媒合作,向大众传媒提供足够的信息33-356.2.1 政府及时公开突发性事件的各种信息,建立信息

6.2.2 我国政府可以主动与媒体合作公开制度34

34-35法规35-3836-3737-3839-406.3 建立健全有关新闻出版和政府决策等方面的法律

6.3.1 要加快关于大众传媒行业的立法建设6.3.2 法律能保障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6.4 发挥好各方面的监督功能38-39参考文献40-41

致谢41-42

结语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词语下一篇:油漆工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