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师工作计划

2022-08-17

工作就是由一项项的任务组成的,在我们完成一项任务后,势必要面临一项新的任务,而写好计划才能让我们在新的任务中从容不迫,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权威医师工作计划》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权威医师工作计划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最权威解读

2015年17个改革重点抢先看!

2015年03月05日 14:18 作者:人大重阳

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之年,中央政府工作部署受到极高的关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了1小时40分钟向全国人大报告了政府工作。2015年将有哪些改革重点呢?

2015年都会有哪些改革重点?

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之年,中央政府工作部署受到极高的关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了1小时40分钟向全国人大报告了政府工作,其中用了2/3的篇幅阐述了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两会解读项目组就其中的18项重大改革措施进入了罗列及解读:

1、行政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政府有权力,但李克强总理说,“有权不可任性”,不任性的政府是廉洁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2014年已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2015年要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很明显,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向“减政”政府的方向发展。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仍有握着一些非行政的审批权,令交易成本持续高昂。此时,所有的市场主体或许应问一句:您听总理话了吗?

2、结构改革:多元投资、大众消费

要“奔小康”,就要装上新的“发动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据透露,过去一年,全国新增投资50万亿元,政府拨款投资仅1万亿元,这是好的社会征兆。汇小溪成大河,让亿万群众的消费潜力、投资潜力不断增长,才是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很明显,2015年,如何激发社会的能量,鼓励投资热情,全民携手创富,是政府的一大工作重点。

3、财税改革:全面公开、调整责权

政府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网上就能监督!这将在2015年成为现实。将要实行的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要求,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政府向百姓做出的承诺,有财力完成吗?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以往“地方政府财源少、支出却多”的局面今年将被改变。

4、金融改革:放开民营、深化市场

老百姓也可以开银行吗?《政府工作报告》回答:“具备条件,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存在银行里的钱,有保障吗?2015年将要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并且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总之,就是要让投资者有更多赚钱的渠道、让银行有更多增值的办法,普惠大众。出国旅游、投资,带着人民币出门就可以吗?今年,将要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人民币成为“世界人民的货币”的日子并不太远了。

6、企业改革:国企分类、非公搞活

全民所有制企业,有我一份儿吗?今年,国企改革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对不同类别的国企,将根据分类来推进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这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将推进混合所有制等改革举措,“做国企的股东”不再是梦想。而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则要“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有本事的,使劲儿上!

7、扩大开放:升级外贸、加快自贸

在网上就能把东西卖到全世界去,还能找个老外当合伙人,按批发价买洋货!今年,将要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场采购贸易,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足不出户,生意遍全球。要想“走出去”的话,天地也将更加广阔、大有可为!

政府将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走出去”之后,我能适应“外国土政策”吗?会不会“水土不服”?放心!中国将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一带一路”、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加快与韩、澳、海湾国家、以色列、东盟等签署自贸区协议,还将建设更加广阔的“亚太自贸区”。中国路,全球通!

8、“三农”改革:保障粮食、提高民生

耕地要增加了,自来水要进户了,所有农民都能用上电了!要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有粮心不慌。18亿亩耕地红线要坚持,永久基本农田要划定,耕地质量要保护,土地整治要推进,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

6000万农村人口今年要喝上干净水,20万公里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实现全民用电。稳定家庭经营,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征地怎么改,“小产权”房怎么办,建设用地入市怎么推进?改革试点要审慎推进。

9、新型城镇:危房改造、落户放宽

城镇化就是建房子吗?“睡城”、“鬼城”等现象怎样缓解?京津冀等城市群如何一体化?2015年搞城镇化,关键是以人为中心:要改造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抓紧改革户籍,农民和城里人界限打破了;暂住证慢慢隐去了,居住证让“北漂”“上漂”“广漂”们看得起病、买得到房、上得了学;城市群一体化,规划先行,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火车头,也是老百姓享受平等福利的制度保障。

10、产业升级:大力创新、争夺高地

前有欧美堵截,后有印度追赶,外有壁垒打压,内有雾霾困扰,“中国制造”如何突围?2015年的答案: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不能只做世界工厂,还要做世界创新工场。

互联网和现代制造业要“热恋”,工业化和信息化要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智能机器人(43.980, -0.94, -2.09%)、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是不是听起来就高大上?要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制造要上去,污染要下来。只有向上走,才能向前走。

11、民生改革:促进就业、增进福祉

近年来,阿拉伯之春、欧美社会的游行与骚乱都说明,高就业率,是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实现高就业率,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很大。2015年,政府将大力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社保幅度也会增加。同时,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将涉及数千万人。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急难特困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民生做好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全世界的优越性才能更强的说服力。

12、教育发展:促进公平,高校转型

2014年欣闻贫困子弟上重点高校连续两年增长10%,2015年将会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其中包括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教育是中国明天的希望,是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部分高校办学质量不高,应该向更加实用性的职业教育转变”。2015年,各类学校改革的任务不轻。

13、卫生改革:提高医保、普惠基层

美国推行半个多世纪没有实现的全民医保,在中国实现的速度明显快得多。目前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2015年的重点是,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

同时,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最终打造一个健康中国。

14、文化改革:书香社会、服务均等

中国人不能再被舆论笑为“没文化”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提到了一个新词,叫中国要建“书香社会”。重点的措施很多,其中讲到倡导全民阅读,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都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读书、有文化,应是过一份有尊严生活的重要基础。

15、环境治理:铁腕治污,环保税法

总理把治污环保比成一场战争,且是一场全民战争。鄣近大半年的情况看,减排、污霾的确有好转。然而,和环境治理的攻坚战,不只是一部纪录片能完成的,也不能只是呼吁,政府要有大作为。

2015年,政府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年底前全部淘汰黄标车;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于节能产业而言,2015年要重视这句话:政府“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另外,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们期待,环保不利的“大老虎”落马。

16、决策改革:依宪施政、重视智库

政府决策,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015年,要让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李克强总理这个话说得很有份量,但关键要看如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视发挥智库作用,完善新常态下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政府不仅要大力反腐败,还要打击不作为、乱作为,这个努力要大力点赞。

17、军事改革:全民国防、军民融合

军队腐败,重创了军队的形象;国际压力,又迫使军事改革。2015年“解放军叔叔”的压力很重。全面加强现代后勤建设,,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是军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此外,还要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如何恢复“军民鱼水情”,让军队真正有战斗力,是2015年国防与军事建设务必注意的重点。

十大关键词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并将2015年定位为“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一词在报告中出现80余次。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经济走向将出现哪些变化?“新华视点”记者通过十大关键词对报告进行解读。

关键词1——稳增长调结构紧要之年

报告看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

解读:“紧要之年”的说法首次出现,表明稳增长是要务,实现稳增长来自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调整结构要空间,推进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说,调速度但不减发展势头,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与以往不同的增长结构和动力机制,改革需要花更大气力、有更大作为。

关键词2——经济增长预期7%左右

报告看点:经济增长预期7%左右,考虑了需要和可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解读: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范剑平说,7%左右与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相衔接,如期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要从现在开始仍需保持6.7%以上的年均增速。7%左右的速度也将更多地由服务业比重提升、小微企业活力来实现,保证更加充分的就业。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说,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将优化经济发展质量,让经济增长更为持续、健康。

关键词3——双中高 报告看点: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贾康说,进入经济新常态首先是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就是要速度趋稳,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其次是结构调整优化,要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升级。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跻身中高等收入水平,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4——简政放权重头戏

报告看点:继续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改革的重头戏;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解读:在过去一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简政放权成为高频词,全年40次会议中22次提及简政放权。几年来,国务院已相继取消和下放9批共798项行政审批事项。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说,今年简政放权作为政府自我革命的“先手棋”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将继续向纵深推进,未来要继续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减少政府对权力的“依恋”。同时要放管结合、探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新途径新办法。简政放权最终是为了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建立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5——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报告看点: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不失时机加快价格改革;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深化国企国资改革。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表示,改革进入深水区,价格、国企、财税等是最难啃的几块“硬骨头”,必须将改革推向纵深。要着眼于长远发展的系统重构,必须加强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地,让改革释放更多红利。

关键词6——区域发展新空间

报告看点: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解读: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宋立表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和经济增长新抓手,各地之间通过公路网、铁路网连接而派生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互联网、信息消费、创意文化产业等,都派生出新的投资机会。既要给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也要留下蓝天绿水和“乡愁”。

关键词7——农业现代化

报告看点: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说,当前,“三农”问题面临诸多挑战,核心在于如何用越来越少的土地、水和劳动力,生产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农产品。“农业更强”关键靠科技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改善,靠培育更高素质的“新农民”。“农民更富”的突破口是创造条件,转移农村人口,同时让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更美”则在于既建设农村现代基础设施,同时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

关键词8——持续改善民生

报告看点: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解读:民生保障关乎百姓利益,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医疗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养老“并轨”改革落地、招考体制改革迅速出台、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等成就有目共睹。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说,尽管财政支出压力加大,但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这让更多百姓有更强的改革收获感。民生保障落实到位,要通过政府简政放权和构建完善的民生保障网来实现。

关键词9——铁腕治污

报告看点: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保局原总工程师包景岭说,铁腕治理,一是环保法制建设,二是严格执法,三是发动群众,四是深入改革。新环保法实施,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这都是加强环保法制建设的具体体现。但要让法律“长出牙齿”,还要严格执法,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同时,动员广大群众监督各种违法排污行为,打一场针对污染的“人民战争”。

关键词10——高压反腐

报告看点: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查处。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蔡宁说,这两年掀起的反腐风暴,充分体现了中央坚决反腐的决心。目前反腐的难点一是腐败具有隐蔽性;二是在一些地方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共存,查处腐败任务艰巨;三是要如何通过制度建设让干部“不想腐”。下一步关键是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依法反腐。

2015政府工作报告干货版(附解读)

今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2015经济数据指标解读

一、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2015年经济计划,其中GDP增长率为7%左右,低于去年。这是在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确立的,虽然低于去年增长率,但依然保持了较大增长空间。

增长率目标,既要考虑提供充分就业,也要顾及十八大确定的经济翻番目标。由于前几年基数较高,未来几年只要维持6.7%的年增长率,即可实现2020年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所以7%的增长率依然是打了提前量,因为中国决策要考虑政治因素。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今年都较积极。财政增加了赤字规模,增加2700亿,赤字率为2.3%。

由于地方债务负担沉重,那么今年赤字率提高并不大,这表明中央政府还是坚持了去杠杆化目标,在有限赤字增长规模内,控制地方发债。

三、价格目标是3%,低于去年,但考虑到通缩压力较大,这样的价格目标也是留有空间的。如果要达到价格增长目标,货币政策一定会更加积极。

四、M2增长12%。与去年基本持平,但货币去存款化倾向明显,这意味着尽管广义货币增速不高,但市场中流动性未必紧张。大量现金会流入股市和理财市场,这会降低M2增速。

基于价格目标和通缩压力,货币政策还会宽松。外汇占款减少为降准提供了空间。所以,今年仍有降准政策出台,另外如果实际利率仍然偏高,不排除再次降息可能。

五、城镇登记失业率4.5%,是个合理的目标,既顾及就业压力,也考虑到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六、进出口总额增长6%,低于去年,这是在认识到外需下降和内需减少基础上的目标,比较客观,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增长13%,这应该是名义指标,实现起来不容易。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加速通缩压力,政府三公经费受控,因而消费增长压力较大。再加上今年重点整治央企,因而国企消费支出会更为规范,这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难以实现。如果改革统计口径,将电商销售加入这个统计,或许能达到这一目标。当然,如果考虑到已经制定了3%的价格目标,那么在较为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也不排除市场改变预期,进而居民增加消费。

八、铁路和水利工程投资为1.6万亿,这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由于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增速都下降,因而基础设施投资是维持投资增速的重要保障。

九、今年计划创造1000万个城市就业岗位,不能靠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而是靠发展服务业。

政府工作报告传递21大信号

信号1:总理讲发展需要一定经济增速,而结构调整又必须爬坡过坎,可以说7%目标就是兼顾发展与改革的结果,中央认识到今年经济比去年还有严峻,因而寄望于通过改革提供增长动力。 信号2:军费开支增速下降,基于国际政治考虑,在此之前,中国多次释放善意,强调并不想成为老大,因而降低增速即是进一步释放和平发展善意。不过由于基数较大,10%的增长仍是是不小数字,这会继续带动军工产业发展。

信号3:总理强调稳增长也是保就业,但增速与就业关系发生变化,服务业占有重要地位,宏观调控基调仍是结构调整为主,以供给促进需求,以微观促宏观,如何平衡调结构与稳增长依然是今年宏观调控关键。

信号4:提出提高研发力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进步,不是单纯刺激增长,而是增长与经济升级并进,稳增长一个重要方面是改进民生,这一方面促进增长,另一方面可以改善老百姓生活。

信号5:总理再次强调全民创业,这是中国经济调结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推手,鼓励创业就要提供更好制度环境,因而政府继续简政放权,是政府改革重点。放权关键是地方政府不能截留权力,不能中央政府放了,地方政府不放,因而放权关键是改革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能太任性。负面清单管理应该全面推广,特别是投资审批要减少,由微观主体自主决定投资项目。

信号6:价格改革再次提出,原则上放开消费性产品价格,在价格连续走低背景下,为价格改革创造了条件,关键看政府决心。

信号7:财政改革可能提速,特别是制定中期财政政策,是本届政府重要改革点,财政改革关键是平衡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

信号8:金融改革重点是鼓励民间银行发展,不设限数已经明确。汇率改革会加大幅度,这有可能在上半年完成。因为境外货币普遍贬值,此时加大浮动幅度,有利于利用市场机制进行人民币适度贬值。由于外汇储备丰富,中国不会发生资金外流导致的汇率波动。

信号9: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调企业家才能,保护法人财产权,这与简政放权,增加供给思路相符合。如要刺激私人投资,必须保护私有产权。在此前一段时间,虽然有物权法等法律,但权力仍然猖獗,导致私人财产被官员以各种方式占有攫为己有。

信号10:外资推广备案制,负面清单管理,目的是鼓励外资继续投资由于中国投资环境变化,特别是成本提升,外资流入减缓已经不可避免。

信号11:中国企业走出去还要考虑政治风险,目前国有企业走出去障碍较多,主要是西方国家设置安全壁垒,一带一路和自贸区仍然延续老政策。中国将扩大双边自贸区谈判,目的是打破美国TPP对中国的限制,通过双边谈判建立中国贸易新格局。

信号12:重点强调改善消费环境,这也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方面。目前假货泛滥,实际也制约居民消费。

信号13:城市危房改造增加,总数增加一百万套,实际成为稳增长重要手段,这体现提供改善民生来促进增长的政策思路。城镇化强调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这会增加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但不会对住房需求带来刺激作用,更不会对房价带来影响。

信号14:一带一路结合区域发展,这让这一政策有了落脚点。专家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实行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国际社会仍有怀疑态度,而国内地方政府对此比较热衷。结合地方区域发展,更加务实。

信号15:产业政策明确将新兴产业发展为主导产业,这会促进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发展,并促进新兴材料和能源产业发展。就投资而言,创业板和中小板存在结构性机会,而传统蓝筹股不会有大的机会。

信号16:政府鼓励企业创新,不再是强调财政支持,而且强调鼓励企业创新的制度建设,这是认识进步。建立公开统一科技管理平台,政府与企业在创新方面有分工,开放基础设施,鼓励私人参与。这是鼓励创新的务实做法。

信号17:收入分配制度再次提出,但整体看进展缓慢,主要是利益格局难以打破。目前国企高管收入得到抑制,但普通人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仍显迟缓,劳动收入占比仍较低。

信号18:教育改革有两个亮点,一是基础教育均等化,二是一般高校转型职业教育。前者提供平等教育制度,后者为社会提供可用劳动力,避免高等教育无效化。

信号19:环境治理是攻坚战,二氧化碳等排放要降低,这要求继续关闭高污染高耗煤企业,会影响到煤炭生产。因而煤钢等产业继续调整萎缩。当然,控制污染更重要的是发展清洁能源和发展循环经济,因而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信号20:权力寻租的基础是权力过大,因而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通过减少权力来改善廉政环境,这是找到腐败的根源所在。抑制权力制约权力,既是廉政基础,也是鼓励民间投资的关键。

信号21:在对外关系中,提出维护个人和法人权益,这预示中国将加强外交,特别是领事保护工作将强化。(刘杉,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

第二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权威解释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解读

(一)适用对象及其特别规定

《处分规定》第二条第一款原则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处分规定》给予处分。但是由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构成比较复杂,《处分规定》第二条第二款、第三款为此做出了特别规定。

《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根据这一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细分为两种:一是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简称“参公管理”)的工作人员;二是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简称“不参公管理”)的工作人员。鉴于第一种参公管理的人员与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职责、纪律要求等差别不大,所以2007年出台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参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为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相衔接,《处分规定》第二条第二款作出规定,对于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依照《处分规定》给予处分,而是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根据《行政监察法》第二条、第五十条的规定,监察对象分四类:一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二是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三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四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事业单位中有下列三类人员属于监察对象:一是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二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此类监察对象分为参公管理和不参公管理两种,而《处分规定》第二条第二款已经对参公管理的人员作出了特别规定);三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对这三类监察对象,考虑到《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对违法违纪调查处理的程序和权限均有明确规定,对于处分的原则、种类、具体违法违纪行为等没有作出规定,为此,《处分规定》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对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中的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处分,适用本规定;但监察机关对上述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的程序和作出的处分决定的权限,以及作为监察对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办理。”

(二)处分原则

《处分规定》第三条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原则作了规定。这些原则是:公正、公平原则;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错责相适应原则;事实清楚、 1

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贯穿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的全过程,对做好处分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坚持这些原则,是有关单位、部门和机关正确履行职责,有效开展处分工作、严肃事业单位纪律的基本保证,也是其排除干扰,依法行使处分职权的制度保障。

(三)处分种类及适用

《处分规定》第五条将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四种,与公务员适用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的六种处分种类不一致。主要考虑:一是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相配套。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除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与公务员管理制度差别较大,因而无法适用降级、撤职处分。二是适应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实际需要。事业单位内部人事管理的手段比较多,除处分之外,还可以通过考核、解除合同或到期不续聘等方式对违法违纪的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处理。因此,《处分规定》根据事业单位特点,参照对公务员处分种类,对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设定了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开除四种处分种类。同时,考虑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的部分领导人员属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不实行聘用制,不能适用降低岗位等级处分,所以,对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设定了警告、记过、撤职、开除四种处分种类,并在《处分规定》第五条第二款中规定“撤职处分适用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被撤职后虽无职务,但仍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安排适当工作,或者参加岗位竞聘。

关于处分的后果,《处分规定》第七条、第八条作了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警告和记过处分的,在接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岗位等级的岗位;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的,降低一个以上岗位等级聘用,并且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处受处分后所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受到开除处分的,终止其与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

(四)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根据近些年来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的实际情况和调研情况来看,《处分规定》处分规定第三章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按照按照反政治纪律行为,违反工作纪律失职渎职行为,违反廉洁从业纪律行为,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归纳出64种违法违纪行为,针对每一类行为又设定了相应的处分种类和档次,以使处分更具体,更具操作性。

其中,特别是对接收境外资助从事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行为,以及人民群众反映较强烈的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人事管理工作中违反

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收受“红包”的行为,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等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都作了具体规定。

一是接受境外资助从事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在实践中,境外个别组织打着基金会、研究会、工作者协会的旗号,以国际合作的名义,资助国内相关领域机构、人员从事窃取国家秘密、扰乱社会秩序等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根据《处分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接受境外资助从事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但对此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予处分。

二是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近年来,事业单位“萝卜招聘”等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屡有发生,社会反响比较强烈。《处分规定》第十七条针对此类行为规定,采取不正当手段为本人或者其他人谋取岗位,或者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人事管理工作中有其他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三是在公共活动或工作中接受“红包”的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所谓收“红包”,是指在公共活动或工作中接受礼金、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的行为。医生、教书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红包”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医生、教师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的美誉度,还严重侵害了广大患者、家长和学生的利益,影响恶劣,人民群众反应强烈,必须坚决予以惩处。《处分规定》第十八条针对此类行为规定,在公务活动或工作中接受礼金、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四是学术腐败等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与行政机关公务人员不同的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相当一部分从事着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他们的活动往往具有职业道德方面的特殊要求。这些人员一旦发生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将会破坏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正常秩序,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对其追究纪律责任。《处分规定》第二十条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作出了明确规定,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利用职业身份进行利诱、威胁或者误导,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以及在申报岗位、项目、荣誉等过程中弄虚作假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性高的行为,有这些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五)对被判处刑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

根据《处分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目前,正在推进的事业单位改革方向是重点保留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逐步撤销或者划转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制定《处分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力度总体定位在宽于公务员的处分,而严于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对于主观恶性不大,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下的管制、拘留等刑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依照上述规定,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对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则应当给予开除处分。

此外,对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其职务任免与普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同,要求更严格,在处分力度上应当与公务员保持一致,因此,《处分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六)处分的权限和程序

根据《处分规定》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事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决定。其中,由事业单位决定的,应当报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备案。这当中的事业单位是指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事业主管部门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医疗行政部门等。开除作为最严厉的处分种类,需要慎重考虑和把握。因此,《处分规定》第二十三条还规定:“开除处分由事业主管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体现了开除处分的严格掌握。

根据《处分规定》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任免机关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程序包括:初步调查,立案,调查取证,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听取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陈述、申辩,按照处分决定权限,作出给予处分、免予处分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通知和宣布,归档,等等。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

此外,《处分规定》第四章还对回避制度、办案期限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七) 处分的解除

《处分规定》第五章对解除处分的条件、审批程序和解除处分的后果进行了明确规定。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解除不同的是,《处分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了提前解除处分制度,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个人记功以上奖励的,经批准后可以提前解除处分。”这是因为事业单位工作性质千差万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更加灵活,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提前解除处分,有利于鼓励受处分人员改正错误,更加努力工作。处分解除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竞聘上岗和晋升工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受到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受处分前的岗位等级和工资待遇。

第三篇:权威的权威的钱

个人述职述廉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

3、注重调研,把握企业发展实际。深入调研是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工作中,我比较注重调研,强调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在制定企业发展策略、采取具体措施时,充分尊重和吸纳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通过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职工,加强对实际工作的了解,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办法,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做到了尊重企业实际,尊重干部职工。制定的政策,符合企业发展的规律;实施的决策,符合企业运营的实际。十一月份以来,我把学习“西部矿业务虚工作会议”的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就青海锂业、西部镁业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全面掌握了锂镁两公司一年来的运营实际。

二、扎实工作,推进青海锂业、西部镁业科学持续和谐发展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一年,也是锂镁两公司统一认识、抢抓机遇、共克时艰、攻克难关、顺利完成年初制定任务的一年,还是锂镁两公司团结一致、励精图治、知难而进、与时俱进的一年,更是锂镁两公司实现科学、持续、稳健、和谐发展的一年。

(一)锂镁两公司顺利完成全年产销任务。

2009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我的积极努力下,在锂镁两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合力支持下,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三个保证、两个推进、一个体系”目标任务。

1、生产实验运营平稳,顺利完成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

正常生产是青海锂业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完成实验是西部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依赖。截止目前,青海锂业已完成千吨碳酸锂生产任务,西部镁业已按要求顺利完成千吨高纯氢氧化镁生产实验。确保任务明确化、工作精细化、办事程序化、制度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达到风险可控,成本最低,效益最佳。

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领会,离中央和集团公司党委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深入基层调研不够,特别是到一线基地调研较少,开会多、忙于日常事务多。今后,我将竭力进取攻关,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学习,加强调研,加强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把锂镁产业做大做强做好,也恳请同志们批评监督。真诚感谢国资委领导、集团公司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以上述职述廉有不到之处,请大家多提批评意见。

第四篇:什么是法律权威?为什么要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材料分析题: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时刻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大家众志成城、上下一心,同抗病疫。无数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公安民警更是逆向前行,决心不退。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除了对外地返市人员进行仔细摸排、管控外,重点对辖区居民小区外来人员、小区车辆逐一进行登记并进行测温,确保疫情能够得到有效管控。但总有一些人,无视法律,无视规定,一意孤行,拒不配合进行出、入登记与体温检测等。对拒不执行者,将会面临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嫌妨害公务罪等刑事犯罪。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什么是法律权威?为什么要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20分)

参考答案1:

1、法律权威的含义法律权威就是指法律在整个社会调整机制和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一切国家及社会行为均须以法律为依据,法是唯一的权威。

具体说来,首先,法律必须在整个社会调制机制和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不得以政策、道德、习俗等调整手段或其它社会规范冲击或代替法律。

其次,社会主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它不但要求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严格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更要求执政党的行为必须依据法律,而不允许凌驾于法律之上。对于社会公众来说,要自觉地认同和崇尚法律,并外化为积极主动的实际行为。

2、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原因

(1)法律权威是实施法治的基本要素。美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潘恩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从表层意义上说,依法治国指的是依照法律治理国家。而从实质意义上来讲,它则是一种视法为社会最高权威的理念。法只有树立起极大的权威,才会为社会成员所尊重、信赖和崇尚,并体现于他们的行为之中,从而实现由“应然”法治到“实然”法治的跨越。如果法失去权威,就如同一个没有尊严的人,任何社会成员都可以随意地蔑视、嘲笑和践踏,甚至被一些工具主义者玩弄于股掌之上。由立法机关制定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就成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当法律形同虚设时,法治必然会被人治所代替,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也就只能是空想。

(2)只有树立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至上权威,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伯尔曼曾说:“在任何一个社会,法律本身都促成对其自身神圣性的信念。它以各种方式要求人们的服从,不但付诸他们物质的、客观的、有限的、合理的利益,而且还向他们对超越社会功利的真理、正义和信仰进行呼吁。也就是说以一种不同于流行的现世主义和工具主义理论的方式确立法的神圣性。

3、确立法律权威的途径

(1)法律本身应当是值得崇尚的良好的法律。这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基础要件。西方古代法治先驱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法治的要素之一就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那么,什么是良好的法律呢?良好的法律必须能够充分表达民意。伯尔曼认为:“除非人们觉得,那是他们的法律。否则,他们就不会尊重法律。”只有当法律充分反映了社会成员的意志,社会成员才会对法律产生高度的认同,认识到法律并不是约束自己行为的羁绊,而是保护公民各种权利的手段,是自己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必需物。正因为法律是自己的,社会公众才会从内心尊重法律,法律也才真正具有权威性。

(2)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观念。良法为树立法律权威奠定了基础,而公众的法律观念则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内在支撑力。因为真正的法律权威只能来自于人们自觉自愿的认同和推崇。当公众将法律规则和制度内化为一种内心的观念时,公众对法的认识就注入了理性的角色和力量,积极肯定法的意义,自觉认同和尊重法律的权威。这就促使公众自主意识的觉醒,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参与法治事业。法治也只有在社会公众积极主动参与的基础才可能真正实现。可见,公众法治观念对于法治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公正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公正执法是树立法律权威观念的重要手段。为此必须做到:依法行政。从我国历史传统看,行政机关往往凌驾于法律之上,以权压法,以权废法。从我国现实看,行政机关是一个权力最高,与公民民主权利关系最为密切的机构。因此,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是树立法律权威的一重要因素。司法公正。司法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有力的保障手段。公正的司法判决会使公众信赖和尊崇法律。总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篇:权威评估

连续十八年,在中国各大权威机构、著名媒体和公众对考研培训界的所有评选中,万学海文荣获了全部第一的最高评价! 万学海文历史满载荣誉,顶级嘉奖不胜枚举,2007至2009年间,全国各大权威机构针对或涉及考研培训界的正规调查评估共有19次,而万学海文独家荣获了19次权威评选的全部第一名。真正能够验证教育机构质量和实力的专业评选结果列举如下:

2010年1月 万学教育荣获“建国60周年十大品牌教育集团”、“ 建国60周年最具影响力职业培训品牌” 万学教育集团总裁张锐荣获“中国教育60年60人 中国教育成就奖”殊荣、此次盛典是由搜狐网、搜狐教育频道发起,全国60余家权威主流媒体联合主办的教育盛事,600万网友参与在线投票,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中国教育行业进行评选。万学教育受到广大网友一直好评,连获殊荣。

2009年12月 万学教育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教育集团”称号、万学教育集团总裁张锐荣获“中国教育产业领军人物” 在此次由腾讯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政协报等权威机构主办的“回响中国 2009中国教育总评榜”活动中,万学教育凭借在行业内的超强实力和显著成绩受到广大消费者及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2009年11月 万学教育集团在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价值榜评选中被评为 “最佳新锐企业”奖。 此次评选由cctv、英国路透社、著名投资研究机构纵横合力、《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中国创业投资价值榜对全国上万家优秀企业进行权威评估,万学教育是唯一荣此殊荣的教育集团。

2009年11月 中国第六届教育家大会授予万学教育集团“2009中国诚信教育培训机构” 、“2009中国教育创新示范单位” 殊荣,万学教育集团张锐总裁荣获“新中国60年民办教育十大风云人物” 荣誉称谓,并被聘为“中国教育家大会副理事长”。于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隆重颁奖。

2009年5月 万学教育荣获“创业共发展,青春促和谐”儒风泰山杯创业典范评选一等奖。本此次奖项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创业典范评选委员会颁发。万学教育是全国唯一获奖的教育机构。

2009年1月11日 万学教育荣获“中国考研培训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嘉奖,万学教育金路公务员荣获“中国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最具影响力品牌”嘉奖。此次评选由中国联合商报社、品牌杂志社、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中国第一品牌研究中心、全国高科技产业品牌推进委员会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举办,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奖。

2009年1月10日 万学教育集团总裁张锐博士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教育行业十大风云人物”。此次评选由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中国国际品牌协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举办,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奖。

2009年1月9日 万学教育荣获“2008京城教育调查”活动隆重颁发的“代表北京最高办学水平的考研培训学校”嘉奖,万学教育集团总裁张锐博士被评选为“北京十大培训领袖”和“2008北京教育慈善家”。此次评选由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教育频道、北京晨报、信报、竞报、新浪教育联合举办。

2008年12月21日 万学教育荣获“中国考研市场公众满意首选品牌”、“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十大标志性品牌”殊荣。万学教育集团总裁张锐博士被授予“影响2008·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十大创新商业领袖”光荣称号。此次奖项在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务时报社、世界华商杂志社、中国品牌协会等联合评选颁发。

2008年12月1日 万学教育荣获“中国考研机构卓越成绩奖”,万学教育集团张锐总裁荣获“中国教育行业十大风云人物”,在此次由腾讯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权威机构主办的“回响中国?? 2008中国教育总评榜”活动中,万学教育凭借在行业内的超强实力和显著成绩受到广大消费者及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2008年11月21日 万学教育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教育企业”殊荣!此次奖项由CCTV经济频道、英国路透社、新加坡新传媒集团、著名投资研究机构纵横合力、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中国创业投资价值榜发布峰会颁发。

2008年11月16日 中国第五届教育家大会授予万学教育集团总裁张锐博士“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光荣称号,此次盛会由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教育人才专业委员会等权威机构联合主办,于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隆重颁奖。

2008年9月 万学教育荣获“中国最具上市潜力企业50强”称号,整个中国教育行业仅有两家入选。此次奖项由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中国贸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产业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评选,并于钓鱼台国宾馆隆重颁发。 本次评选极为严格,评估委员会由中国证监会主席周道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

一、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浙江大学商学研究院院长李志文、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资深专家黄明等六十余名顶级专家组成。

2008年5月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组织专家团队在全国考察了所有正式注册的考研辅导机构之后,认为万学海文的教学质量与企业实力远远超越其他考研辅导机构,从而选定万学教育为独家战略合作伙伴,为其独家提供考研全频道课程内容。

2008年4月 万学教育荣获“中国考研市场第一标志性品牌”。此次奖项由中国十大标志性品牌推荐委员会、中国企业竞争促进会、商务时报社、企业科技与发展杂志社、中华卫视、315电视台、世界华商杂志社、中国消费者联盟联合评选。

2008年2月 全球最大投资基金—红杉资本和联想集团直属投资基金对中国所有考研培训机构进行了近两年的深度考察和两百多项指标的比较分析之后,中国考研机构中排名第一的万学海文得分97.5,而排名第二的另一考研机构仅得分21.3。如此悬殊的优势对比,促使红杉和联想迅速将2000万美金投入万学海文,期望万学海文在两年内将中国考研培训行业完全优化和统一。

2008年1月25日 万学海文在“2007最受网友推崇的职业培训品牌”榜单中高居榜首,成为最受网友推崇的考研培训品牌!此次奖项由搜狐携全国40余家主流媒体共同打造的“寻找2008中国教育新高度教育总评榜”隆重揭晓。

2008年1月20日、2007年1月31日 万学海文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十大教育品牌”、“中国考研市场十大影响力品牌机构”;万学教育集团总裁张锐博士被评为“中国教育品牌十大杰出企业家”。此次奖项由人民日报市场版、中国联合商报、中国商业企业协会、中国品牌学会共同评选产生,于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奖。

2008年1月5日 万学教育荣获“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突出成就奖”、“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教育培训机构”殊荣、总裁张锐博士被评为“中国教育培训界最具影响力人物”。此次奖项由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评选颁发,万学海文从全国10631所入围机构中脱颖而出,喜赢三项大奖。

2007年12月26日 万学教育被评为“2007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突出成就奖”、“2007年北京最具品牌影响力的教育机构”;总裁张锐博士被评为“北京市教育领军人物”。此次奖项由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北京晨报、新浪教育频道等机构联合举办的“2007年京城教育调查”活动颁发。

2007年8月8日 万学教育荣膺“品牌中国金谱奖——中国教育行业十佳品牌”桂冠。此次评奖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第一财经日报、分众传媒、品牌联盟主办。与万学教育同台获奖的还有: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九家单位。

2007年6月30日 万学教育荣获“最值得推荐的教育培训机构”嘉奖,此次奖项由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北京晨报、新浪教育频道、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联合考察评选。

2007年1月3日 万学教育一举荣膺“中国十大教育培训机构”(唯一考研培训机构)、“中国十大优秀师资力量培训机构”(唯一考研培训机构)、“中国诚信招生教育机构”、“全国三甲考研品牌教育培训机构”等多项大奖;评选万学教育集团总裁张锐博士为“影响中国教育行业的十大领军人物”。本次奖项由教育部中央教育研究所考察评选,于钓鱼台国宾馆隆重颁发。 编辑本段联系地址

公司名称:万学教育

公司网站:海文考研网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6号第三极大厦A座17层(海淀图书城旁边)

邮 编:10008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生管部周工作计划下一篇:企业活动推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