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之初中生物论文

2022-04-2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教学之初中生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生物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启发思维,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生物素养,对初中生的学习帮助很大。在生物学习中,实验教学也是重要的环节。因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理念,合理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等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实验教学之初中生物论文 篇1: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之我见

内容摘要    实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手段,对此,初中生物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确保实验在生物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初中生物教师观察学生对动植物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在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指导下加以改进。基于此,本文介绍了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希望能提高生物实验的理论水平,帮助生物教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1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1.1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传授学生生物经验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实际的教育需求。通过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体验式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它消除了传统教学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让一些比较难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从而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禁锢,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对此,教育者在引导学生使用现有的设备进行实验时,让学生吸收刻板的理论知识,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传播生物知识,使学生加深对生物的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帮助。

1.2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对实验的要求非常严格,它要求学生能扎实地理解实验主题的原理,并保证实验流程科学严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教学内容,避免随机实验,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此外,一些学生在学习生物时会觉得生物知识比较难理解,超出了他们实际生活经历。对此,教师可通过体验式教学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清晰直观地接触到生物知识的实际内容,让他们获得精确的知识结构,快速进入学习模式中,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坚持问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头,学生只有对某学科产生兴趣才会积极地去学习。而生物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实验让学生体验到生物学习的乐趣。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生物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在进行实验之前要教学生正确使用不同的实验工具,为学生讲解不同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他们能够自己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以此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生物实验课不仅涉及到实验过程,而且还要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所以教师对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便得出最终的经验结论。

2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2.1  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要想在一节课中完成实验理论知识,那么在进行实验时时间就会显得紧张。对此,教师应将实验理论知识分成几个部分来完成,让学生有更多的剩余课堂时间来做实验。生物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程内容的准备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回顾之前的理论知识时进行复习,教师要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该体验中并进行实验,让他们深入研究实验的重点内容,创建科学的实验学习模型,为现代在线学习的优势平台腾出空间,并完成实验教学计划。总之,初中生物教学的改进和修改应注重创造有效的体验式教学,为理论知识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利用生物實验进行科学探索,让学生能够利用实验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加快学科教学的创新,克服传统教学观念的不足,积极推动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和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例如教师要让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工具,了解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学生在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实验就会变得简单,从而降低了问题发生的概率,提高了生物实验的有效性。对此,教师应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实施多层次的体验式教学。例如,给学生讲解生物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家为科学研究所做出的努力。同时,教师要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利用生物样本模型阐明教学概念,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加深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3  逐步完善教学手段

初中阶段的实验比较简单,很多实验学生都能操作,也比较容易接受。所以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以获取更多的生物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巧妙地设计问题,创设实验教学情境。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生物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设置问题,并在问题因素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找到解决认知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4  实验内容紧扣生活

贴近生活可以创新生物实验的教学内容。我们都知道,生物知识来自于生命,但高于生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生活的现实情况,教师要在设计实验的教学空间中,改进教学经验过程,让学生享受生物体验,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从生活要素入手改善教学过程,创设实验教学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然后改变体验式教学以验证和创造探索性体验内容,增强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曼丽.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中),2012,(05):49.

[2] 刘胜刚.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与实验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01):72.

[3] 王东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112.

[作者简介:鲁鹏,贵州省赫章县妈姑中学。]

作者:鲁鹏

实验教学之初中生物论文 篇2: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之陋见

摘要:生物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启发思维,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生物素养,对初中生的学习帮助很大。在生物学习中,实验教学也是重要的环节。因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理念,合理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等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本文作者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希望能够为生物教学的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自己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成果,比如在染液试剂反应的相关实验中,会遇到淀粉遇碘变蓝,在进行该实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考虑淀粉和碘的比例应当是多少才会发生变化,然后学生应当进行很多次尝试,最终将正确的答案总结出来。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

核心素养的理念是依据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进行的,加強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生物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实验环节,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学生都是动手参与的,要让学生思考实验中能够获得怎样的知识?如何避免实验错误?将实验科学有效地表达出来?这些问题的引导才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潜能。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支持。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观,对待生物也应当是不断探,崇尚科学的态度。实验教学过程中每一步实验的过程和原理,教师也都应当让学生掌握,这样才能让学生牢记知识,将来能够正确使用生物知识。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价值

(一)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现阶段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喜欢使用情境教学法,因为在情境中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建立自己生活经验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主动探索生物实验内容。当然,教师应当注意到,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当让每一个学生真实的参与到实验当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因此,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创设情境。比如在学习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实验时,教师提前在课上准备好馒头,并且将馒头切成各种小块儿,一种小块儿是可以不用细嚼就直接吞咽的,另一种是需要嚼完之后才能吞咽的。然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品尝不同的馒头感受出舌头在口腔中的作用,通过这样情境的建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丰富。

(二)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生物实验中有各种不同的种类,不管是何种实验,教师都应当积极转变实验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总结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然后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探究中,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养成对知识的科学态度,最终提升自己的终身学习能力。当然,教师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可以将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转变成探究性的知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进行探究性实验,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提前给出行的答案,而是应当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实验思路。

例如,在研究光合作用下,绿叶产生有机物的实验时,先讲述基本的实验设计原则,再引导学生在这种设计下展开探究性实验。首先,应当分析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含有哪些成分?其次,探究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需要哪些必须条件?针对这两种探究引导,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理论资料,给学生提供帮助,通过设计层次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获得实验思路。通过在实验中涉及相关联的知识提问环节,让学生做好实验观察,才可以在实验现象中做出具体的分析。首先,思考如何去除叶绿素,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讨论之后设计实验。其次,设计实验方案,为了降低学生的实验难度,教师可以先将实验顺序打乱,让学生自己按照正确的方法排序,最终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三)设计探究实践,激发科学思维

核心素养理念也要求在课堂上,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发挥自己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且动手探索实验,使学生自己拥有探究和设计的能力,当然也能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比如在学习搜集和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相关实验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pm2.5的相关知识,让学生通过测试以及收集,说出实验的相关方案,并且进行演示。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下的环境话题,结合空气污染,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注意学生设计的实验内容必须是服务于实验目的和教学目的的,所以教师应当首先将教材深入挖掘,找到实验的针对性和具体性。比如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时,教师应当明确实验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叶片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在家中准备绿色植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进行24小时的观察,同时也需要对实验组进行不透光黑不处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四)践行核心素养,树立生命意识

初中生物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养成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因此在实验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了解到每一个像生物知识跟学生的生命也是息息相关的。

例如,探究生物变异现象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以具体的实物作为研究对象。以花生为例,教师提出问题,大小两种花生果实之间是否存在变异的可能?借助这个假设展开实验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都拥有大小花生果实随机20例,让学生对花生长度进行测量,并记录,随后展示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设置不同的土壤环境,分析在不同的种植土地中得到的果实是否一样,有什么具体的依据?根据这个问题,让学生做出实验,并对结果进行探究,实验结束后,通过PPT展示具体的实验数据或播放视频,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加深对本实验的理解。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理念的贯彻应当落实到初中生物实验具体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优秀的实验能力为目的,帮助学生建立实验与情景之间的联系,真正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闫亚贞.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2):161-162.

[2]秦国英.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 中华少年, 2019(4):242-242.

[3]薛美英.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 信息周刊, 2019, 000(036):P.1-1.

作者:代源力

实验教学之初中生物论文 篇3:

新课标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之我见

摘 要:初中生物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因为实验是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不单单能把枯燥的课堂变得妙趣横生,关键是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生物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探究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生物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生物实验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为了使实验达到预期目标,教师要做到: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实验过程中掌握实验进展情况并进行指导;实验完成后应及时总结。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探究实验更是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生物实验也就成为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如初中生物第一册就编入几十个实验,在整个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生物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努力创造条件,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在实验活动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等能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教师未能充分重视实验的教学,所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应该重视中学生物实验的教学,其理由如下:

(1)生物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由于很多实验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所以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器材使用、实验对象管理、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整理等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学生独立解决,所以课外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2)探究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课堂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人数、器材等的限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大为减少,而探究实验大多分散在野外或学生家庭中进行,或者天地较为广阔,或者参与实验人数较少,再加上实验延续时间较长,所用器材一般简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许多课外实验均为探究性实验,如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的“看看种子怎样萌发和长成幼苗”“看看根尖的哪一部分在伸长”“观察叶色与光照有没有关系”“看看水分沿着茎的什么部分上升”等。这些实验需时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安排为课外实验。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

(4)生物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生物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许多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如通过开展“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植物营养繁殖的操作”等实验,学生不仅印证和掌握了有关知识,而且还学会了人工授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实用技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生物实验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许多生物知识的教学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单靠课内讲授又不够具体、直观,所以学生较难掌握。如“种子萌发过程”“根的向地性生长过程”等教学内容,在课堂实验的有限时间内无法看到结果,课堂讲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学生听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对于这样的内容,如果课后再辅之以课外实验,既可克服时间限制,学生的观察也会更具体、更直观,当然也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生物实验教学中应如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直观地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或自己动手这是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强有力的措施,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激发学生内在创新潜能。例如:“鲫鱼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把鲫鱼放在底部有少量水草的玻璃缸内,让学生观察鲫鱼在水中游动的情况,观察它的体色(俯视和从缸底仰视)、体形、头部各器官及躯干上鳞片、侧线等。再让学生用手摸鳞片——会感觉到有许多粘液;提问“这样的体色、体形及鳞片上的粘液与水生生活环境是不是相适应?怎样适应?”接着指导学生观察侧线,提问“侧线具有什么功能?又怎样通过现有实验材料去验证?”这样通过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的思维,把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出来,并得以发展。事实证明只有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能看得见、听得到、感受得到,在教师的示范或指导下,在自己良好的情绪状态中通过自己的各种学习活动去获得知识和技能,这样,就把教师的活动目的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把教师所施加的影响构成学生活动的手段和对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发现事物的新现象产生以前未有的思维结果,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启发式探索实验,是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收集整理材料,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自已获得未知的知识和技能的实验。在这类实验课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点拨者,学生作为新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发现者,让他们自已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通过思维活动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新问题的兴趣及探索新问题的兴趣,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能增强学生的创新动机,提高观察事物的敏感性,也能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增强创新能力。

实验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同样大有用武之地。为了使实验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应加强下述几方面工作。第一,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并指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使学生有所遵循;第二,实验过程中通过谈话、课堂提问等形式随时掌握实验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指导;第三,实验完成后应及时总结,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并指导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在条件许可时,还可指导学生就课外实验内容撰写小论文,并进行评选活动,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巩固、深化课内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应该非常重视生物实验的教学。

作者:胡桂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教育中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创业教育与道德修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