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的问题研究论文

2022-04-2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家庭暴力的问题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家庭暴力中受害者多数是女性,这个问题值得反思。本文将从女子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三个方面提出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并试图从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方面寻求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家庭暴力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1:

家庭暴力下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 社会性发展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乃至其未来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受到经济等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儿童家庭暴力的现象层出不穷。处于家庭暴力环境下的儿童,其身心发展、社会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发展、亲社会行为发展方面都受到不良影响。要真正解决儿童家庭暴力问题,就要从观念上澄清——家长转变观念,给予儿童温暖;渠道上拓宽——社会发挥作用,给予儿童关怀;政策上保障——政府完善立法,保障儿童权益这几方面着手进行,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 儿童 家庭暴力 社会性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指儿童在与他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和观念,以及这些方面随着年龄而发生的变化。[1]从概念而言,凡是与自己、他人及社会有关的心理现象,即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的发展都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再加上“棍棒下面出孝子”等的古训,以及近代个别“虎妈”“狼爸”的成功案例使得家庭暴力的案例频现。儿童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员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经常性谩骂、恐吓等对儿童进行身体、心理、精神等并具有恶劣影响甚至构成犯罪的侵害行为。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曾调研发现,429个案件中85.3%的案件是父母施暴,10周岁以下的受暴未成年人占81%。故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建立健全的社会机制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家庭暴力下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国内关于家庭暴力的相关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妇女家庭暴力的研究上,对儿童家庭暴力的相关研究略少。因此,研究家庭暴力下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1 社会性发展对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儿童时期的社会性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早已成为心理学家的共识。首先,需要理论强调人的需要包含社会交往需要。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包括社会交往等需要。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提出的E.R.G理论指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其次,人际交往是一种智能。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一本名为《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中,首次把人际交往智能纳入了智力的范畴。最后,社会性发展乃核心素养的本质所需。200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提出的核心素养中的“在社会异质群体中互动”则包含“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团队合作,管理与解决冲突”三个方面的内容。新加坡21世纪核心素养则包括人际关系管理。2016年由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组成的核心素养课题研究小组提出的中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包含“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这一社会参与领域。

1.2 和谐家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之重要性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接受“人之初”教育的场所,凡是出生在一定家庭并生活在一定家庭的个体,都会被深深打上家庭的烙印。因此,家庭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影响源。第一,民主型父母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上的民主、平等、和谐,使孩子在良好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积极的影响。第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能力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El-Sheikh和Buckhalt研究表明,在亲密度和适应性高的家庭里的孩子心理适应水平显著高于那些关系生疏、充满敌意的家庭里的孩子。Leidy和 Guerra等人也发现,家庭亲密度能提高孩子同伴交往的自我效能感和问题解决能力。Sh-arabi,Levi和Margalit认为,在亲密度和适应性高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报告有较低的孤独感和较高的社交自我效能感,而家庭亲密度低的孩子则表现出较高的孤独感水平。因此,和谐家庭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

2 家庭暴力下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网络上报道的诸多家庭暴力的案例,加上笔者跟踪调查的一位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儿童,发现其不仅在智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存在困难,甚至会作出诸如偷他人饮料喝、作弊等一系列不良的行为。这让笔者对家庭暴力下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这一课题备感兴趣。

2.1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不良影响

(1)对儿童身体方面的不良影响。在中国,每年针对儿童家庭暴力事件的报道就有很多。在腾讯新闻里以“儿童家庭暴力”进行搜索,可以得出6126条结果。且以2015年11月这一个月为例,所报道的关于儿童家庭暴力的事件就有七个标题。这些家庭暴力事件或导致儿童身体残疾甚至死亡。国外的儿童家庭暴力的现状也令人堪忧。有调查显示,美国每年约有650万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侵害,其中140万~190万儿童因此而身体残疾,大概有2000名儿童因此死亡,每年约有200万儿童因为家庭暴力而离家出走。(2)对儿童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2011年12月7日,新华网上报道了英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患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会增加。研究人员埃蒙·麦克罗里说,尽管这种变化能够帮助受虐儿童渡过他们的幼年,但可能会导致孩子以后出现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也很可能会在成年以后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2.2 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不良影响

在一项关于“家庭暴力对儿童智力的影响”的调查显示,“对之前的事情难以忘却”的儿童占81%,“对之前的事件感到恐怖”的儿童82%,“混乱事情顺序”的儿童有64%,“常做噩梦”的占85%“记忆力下降”的占70%,而认为“自己犯了错误”的占81%。因此,家庭暴力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更影响他们的智力。[2]遭受家庭暴力的儿童由于家庭功能不健全,喜欢独处,性格略显孤僻,长期处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加上智力发展上的落后,往往在对自我和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观点采择能力、理解能力上存在不足。

2.3 对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不良影响

社会情感包括积极的情绪、情绪表达与控制、依恋感、愉快感、羞愧感、同情心、责任感等。家庭成员对儿童的暴力行为,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严重后果,极易产生心理阴影,具有极大的不安全感,容易对施暴者产生不信任感,渐渐扩展到其他家庭成员,甚至与之接触的身边人,慢慢地对这个社会产生失落感,对社会失去信心,认为整个社会都是冷漠的、无意义的,社会上的人都是极其恶毒,这样就会对他人产生排斥心理,对社会产生恐惧。此外,由于缺乏人际交流,缺乏足够的社会联系,其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情绪表达与控制能力、依恋感、愉快感、羞愧感、同情心、责任感等情感体验的获得也同样出现困境。

2.4 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不良影响

有研究表明,父母行为冲突或儿童期虐待既能直接影响幼儿童的行为问题,又通过消极情绪导致儿童行为问题的出现。而这些反社会行为的产生,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代表者班杜拉通过对多名儿童的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如果儿童观察到暴力行为,就会使他们更容易获得对暴力行为赞成的态度,最终会使自己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模仿暴力行为。因而生活在家庭暴力环境中的儿童,则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3 解决儿童家庭暴力问题的对策建议

当下,要建立和谐温馨并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家庭环境,需要从家长转变教育观,社会发挥作用,政府完善立法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3.1观念上澄清——家长转变观念,给予儿童温暖

家长要摒弃错误的观念,可多学习有关家庭教育学、儿童心理发展等理论知识,不断丰富其教育理论。家长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素养,以防止语言暴力、精神暴力等家庭暴力的出现。当孩子做错事了,在严惩和纵容间可采取富有爱及温和的教育方式,其中学会移情、学会换位思考等是十分重要的。

3.2渠道上拓宽——社会发挥作用,给予儿童关怀

生活在社会中的我们,必然受到社会风气、社会氛围的影响。故社会在改善家庭暴力问题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社会应该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开展一系列认识及防范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活动,尽可能地降低家庭暴力的发生率。第二,社会应开通网络渠道。社会可建立关乎家庭教育的教育平台,使家长们通过网络平台更好地学习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从而防止家庭暴力的产生。第三,社会应建立监督体系。以社区为中心的社会服务体系应主动接触有需要的家庭和儿童,上门拜访,及时了解和关注每个家庭的发展状态及孩子的成长状况,做到及时解决,杜绝家庭暴力问题产生。第四,社会提供救助中心。社会上应开通以地区为主的家庭暴力救助热线,并在社区上建立起相应的儿童辅导中心。为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儿童及时提供心理辅导,提供救助庇护所,以使儿童免受家庭暴力的危害。

3.3 政策上保障——政府完善立法,保障兒童权益

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里,制止家庭暴力最重要的是,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使法律成为坚强的后盾,从而切实保障儿童权益。为了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我国目前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在内的一系列有关保障儿童权利的法律。但现有的法律上仍存在,没有体现儿童的特殊性等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立法中要体现儿童主体针对性、加强儿童保护机构完善性、可操作性、促使人身保护令的具体化、促进撤销监护人的判后处置完善化这几方面入手,用法律手段使儿童的权益得以保障,最终撑起儿童的法律保护伞。

参考文献

[1] 方建移,何伟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23.

[2] 娜仁图亚.家庭暴力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以蒙古国乌兰巴托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14:75.

作者:张如珍

家庭暴力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2:

中国当代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研究

[摘 要] 家庭暴力中受害者多数是女性,这个问题值得反思。本文将从女子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三个方面提出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并试图从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方面寻求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家庭暴力;女子教育问题;问题归因与解决

中国的女子教育发展之路可谓百转千回,历尽艰难,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笔者发现了近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深入的剖析家庭暴力的成因,就不难发现这其中关乎女子教育问题的成因。本文将以家庭暴力为切入点来研究女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归因及解决的策略。

一、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

家庭暴力的最大受害者往往是女性,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精神肉体受到摧残。这其中又突出显示出了我国女子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女子教育目标期待的偏差。在倡导男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的今天,女子教育的目标仍然是培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全能式女子,并且要有“从一而终”的贞操观。这两点还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来要求女性的,多少家庭暴力的根源就在于此。

(二)女子教育内容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女子人格认知教育的缺失;2.女子地位认知教育的缺失;3.两性生活教育的缺失;4.死亡教育的缺失。

(三)教育方法不当。经常听到“要听话”、“要省心”。这种“听话”与“省心”的教育方法抹杀了孩子“初生牛犊”的“闯劲儿”以及对新奇事物的探索,使之过早失去了主动探索的欲望。

二、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归因

家庭暴力的成因多种多样,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父权制”、“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造成的。

从远古的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后,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女性开始沦为男性的奴隶和附庸,受到社会的种种限制,比如“三从四德”,“从一而终”。汉代班昭所撰写的《女诫》与刘向撰写的《列女传》就是对“三从四德”“和“从一而终”的标准的具体阐述,这使得当时的女性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

辛亥革命以后,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思想体制才逐渐形成。1912年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宣布了男女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五四运动也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渴望解放天性,向往新生活的女性走出家门,勇敢的争取自己的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妇女尽管走上了劳动岗位,在法律上拥有了与男子‘同工同酬’的待遇,在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在思想观念的深处,男人依然将妇女视为自己的附属物和私有财产,大部分的妇女也依然对此予以认同。”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已经使她们不认为这种教育是对自身的一种禁锢,一种毒害,一种不公平的存在,而是一种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规范和要求。

三、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他人教育。1.家庭教育策略。我们经常听到“某人真没教养”,这里的“教养”就是家庭教育中所培养的孩子的素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顽强拼搏的精神。2.学校教育策略。女子教育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学校教育就要做到:积极构建性别平等观念;将减压、生命与死亡教育融入教学,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与人沟通及自我调节的能力。3.社会教育策略。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这就要求社会提供有别于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学习平台,供人们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二)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都需要学习者将其内化为适应其自身的一种认知模式。在接受外在教育的同时,女性还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1.女性自我地位与人格认知教育。女性自我人格教育关乎到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社会中的地位。因此,女性要从了解、接受及肯定自己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依附他人;在家庭生活中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才能经营好婚姻,处理好家庭矛盾。2.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重视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对解决婚姻生活中的家庭暴力问题至关重要。“生命教育强调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就必然无法回避生命的另一极——死亡,有生有死,人生才算完整,我们可以通过生命孕育、成长、衰落、死亡的自然历程,体悟生命的珍贵,意识生命不仅是自己的权力,同时还负载一定的责任,从而使个体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与赞叹,唤醒生命的生机与活力。”只有当婚姻中的个体意识到生命弥足珍贵时,才会更加的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3.终身学习。中国有句谚语:“活到老,学到老”,这就是朴素的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女性更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智慧点亮生活。在不断的学习与自我完善中,女性会更有勇气向暴力说“不”,更有智慧的去处理家庭矛盾。只要坚持下去,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的那句‘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就会被现实彻底推翻。

参考文献:

[1]李慧英.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2]吴艺.生命视域下死亡教育反思[J].学理论.2010,(3).

[3]乌尼日.性别文化中的冲突与嬗变[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5).

作者简介:王丹丹(1987-),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徐春梅(1987-),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论。

作者:王丹丹 徐春梅

家庭暴力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3:

论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心理干预

[摘要]大学生的问题行为是近些年来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对大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研究,了解大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并且最终给出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干预策略,既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问题行为 心理干预

[作者简介]徐杰(1978- ),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格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吉林吉林132013)

在人们以往的观念中,大学是充满欢乐的象牙塔,大学生更是天之骄子、时代的宠儿。然而近年来的一些报道却向人们展示了另外的一幅情景:几年前的大学生恶意伤熊事件,大学生因为感情问题自杀,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有30%的群体存在着问题行为。面对这样的状况,人们不禁困惑了,为什么大学生的现实与人们想象中的大相径庭?面对大学生问题行为的与日俱增,它的起因是什么?人们又应做些什么呢?对此现象,高校中的主管部门及相关教师进行了调查,给出了解释及相应的心理干预。

一、大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

2005年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上明确指出,大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人际关系、恋爱问题、网络成瘾以及心理障碍等。

1.学习方面。现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学习动机下降,课堂问题增多的现象。经常迟到、早退,即使学生留在课堂,也依然会做一些与课业无关的事情,这主要与现代社会中的实用主义有关。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只有部分与未来的工作以及考研有着一定联系的课程才有意义。对于公共必修课程、基础理论课程都是到期末考试前期,才突击学习一下。这样仓促的学习,无法让学生领悟到学习内容的意义与价值,即使部分学生觉得有用的课程,受到考试焦虑、考研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也很难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

2.人际关系方面。现代大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的呵护使他们形成自我为中心的交往方式,刚踏入高校校门的时候,普遍缺乏基本人际沟通技巧。高校的生活类似于一个小的社会,如何与人交往决定着他们的生活状况。在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交往方式时,他们会产生孤独感、猜疑心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又会进一步加重社交恐惧,最后促使他们陷入自我封闭的恶性循环。

3.恋爱方面。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一种普遍现象。在大学时期产生恋爱行为是符合个体成长心理需求的,但有些大學生的恋爱态度却让人无法认同。他们或者抱着从众的心态、或者抱着消闲的心态、或者抱着体验的心态,恋爱目的不明确,恋爱行为随便化,对性知识缺乏了解,使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责任心越来越低。这不仅会对大学生的学习、交往产生消极影响,更可能影响到他们日后对婚姻和家庭的态度。

4.网络成瘾。网络的发展引起教育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并不否认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轻松浏览电子图书馆,下载各种信息资料,通过网络相互联系,传递消息。但人们也应看到大学生在虚拟世界扩大社会交往范围的同时,在现实世界里又缩小了交往的范围。

5.社会适应方面。现代的大学生们生活自理能力低,社会适应性差。从小到大,社会、学校、家庭赋予学生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其余一切杂物均由家长包办。问题行为是暴露在大学时期,但其根源却产生于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解决。

二、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形成原因

大学生的问题行为成因是多样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原因有:

1.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出现与社会环境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处于个体成长特殊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处在一种心理变化最激烈、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同时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竞争的增加,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心理上不堪重负,难以适应。

2.家庭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的启蒙教育。当代大学生出生于市场经济发展、繁荣的时代,很多大学生依赖性强,心理脆弱,在卫生习惯、语言及与人交往等方面也缺少良好的基础。此外,单亲家庭、家庭暴力以及家长的不良示范等家庭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3.大学生自身的影响。一切外因都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出现与其自身的不够完善是息息相关的。研究显示,出现问题的大学生们往往存在着一些弊病:如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道德意志薄弱;性格上有些缺陷以及抗挫折能力较弱等。一旦个体的需要没有得到立时的满足,或面对不良的诱因,个体就可能做出错误的行为。

三、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干预

近几年来常用的问题行为矫正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在心理上,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咨询、治疗;在品德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坚之以信;或者从人文的角度出发,以沟通为手段,就事论事地处理问题。这些方法大都属于事后干预,而这种事后干预的策略其实是一种治标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此,对大学生问题行为进行事先的心理干预,将问题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才是治本。对大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为高校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在高校新生入校之际,进行一次系统的心理测量,为高校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在测量结果中,筛选出已经出现问题行为的新生,由院系教师、辅导员、心理教师等共同配合,帮助这些学生走出问题行为的阴影;对于问题严重、可能会影响伤害到其他同学的个体,应尽快与家长联系并及时做出处理,还要筛选出可能出现问题行为的潜在学员,在今后的教学及生活中,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同时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2.设置人生规划。大学生刚刚踏入校门的时候,应引导大学新生为自己设置一个人生规划。规划自己的过程是一个树立目标和理想的过程。但是要量力而行。理想的确立既要顾及兴趣,更要考虑能力。确立了未来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还要引导他们设计到达目标和理想的行动路线,把理想落到实处。

3.适当开展拓展训练。适当地开展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们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敢于挑战自我极限、克服困难、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完善人格,培养勇气、毅力、责任心、荣誉感以及积极的价值观;使他们学会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为社会服务。

4.开设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在高校内通过各种途径提供咨询,让学生可以通过电话热线、心理网站以及心理咨询室等几种方式进行咨询,给大学生们留下更多的心理空间。

在高校中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用健康的心理文化去影响现代的大学生们,使大学生能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生活、面对世界,顺利地完成从学校融入社会的心理过渡,最终使大学生们能够身心健康地去迎接未来。

[参考文献]

[1]马秋允.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J].邯郸师专学报,2004(3).

[2]侯健.大学生问题行为分析与矫正[J].辽宁教育研究,2005(6).

[3]王洪波,石德时.当前大学生恋爱中不良倾向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5).

[4]程新平.论大学生问题行为及其预防与矫正[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1).

作者:徐 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应急监测的环境污染论文下一篇:配电网建设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