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23-05-13

第一篇:小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小议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新课标“大语文观”的引导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如一股清风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手段。但是小学语文教师要怎样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仍然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思考。本文以小学语文新课标为依据,在借鉴国内外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拓展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一、引言

自古以来,书籍都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集大成者,是人类智力发展的不竭源泉,更是人类精神发展的粮食。阅读有利于小学生的终身和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早已成为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小学生仅仅靠阅读小学语文教材里的一些阅读材料,阅读量有限,更确切地说,它们根本满足不了小学生的思考、语言表达、实践写作等实际需要,更谈不上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值得庆幸的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宽视野。”在这一标准指引下,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教学之风悄然兴起,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打曲律,也成了增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闪光点的重要手段。但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与小学语文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安排的拓展阅读要么不合时机和过度,要么忽视对小学语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更有甚者,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方式单调、流于形式,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不明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深刻意义等,这些都影响了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效率。下面笔者从多方面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意义

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拓展教学可以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让小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丰富精神生活、充实大脑,是使小学生终身获益、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以小学语文课文为基础,对小学语文课文作一定的补充、迁移和延伸。它拓展了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宽度,使其真正服务于小学语文学习,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牢固的坚实的基础。综合起来,笔者认为,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具有以下方面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浓厚的阅读兴趣,使得他们喜爱读书,快乐读书,尽力多读、读懂阅读材料,尤其要鼓励小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课外拓展阅读读物,从而拓宽阅读面,增加总体阅读量,从而使小学语文课程学习更加开放、更加有活力。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之所以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读书兴趣,主要是因为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自身的性质,它是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均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开放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根据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推荐一些贴近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些阅读资料,比如“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和“百科知识”等,提高小学生拓展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2.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且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阅读教学活动,并明确规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数量,其基本理念中就有“丰富语言知识的积累”的基本要求。因此,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丰富小学生的语言材料,大大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和实践研究证明: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走出小学语文课堂,立足小学语文课本,走向日常生活,进行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这样不但有利于小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而且是促进他们积累语言知识、丰富日常知识的好方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就是要以小学语文课文教材为中心,向课外拓展阅读延伸,引导小学生从一篇课文文本的阅读拓展到多篇课外阅读材料的阅读,从而在大量的拓展课外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现状

笔者随机抽取长乐市四所小学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了解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探讨对策。通过访谈发现如下问题:(1)课外拓展阅读内容不够精。课外拓展阅读书籍的选择,对小学生性情的培养是有很大帮助的,一本好的书籍就像是一个良师益友。它会督促你,影响你,让你成长。然而,访谈结果却不容乐观,被调查的小学生一般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内容不够精,有的甚至趣味不高。(2)课外拓展阅读兴趣不浓厚。有些小学生对阅读态度不够端正,阅读的意志力相对薄弱,不善于利用课余时间,既怕累又怕苦。(3)课外拓展阅读数量不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小学阅读分成了三个大学段,并明确规定了每一个学段必须达到的最低课外阅读量。可是访谈中发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不足。小学语文阅读教师必须在正视小学语文课外拓展存在的问题的同时,积极?取有效的可行的措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虽然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都是经过教材编委会专家和学者们精挑细选的,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以拓展。

1.立足课文,丰富小学生阅读内容。

一篇课文一般只是一种视野,限制了小学生视野。鼓励他们,不要只读某一个学科的书,要广泛阅读,兼收并蓄,并且注意取其精华,去取糟粕。

2.创造课外拓展阅读条件,营造拓展阅读氛围。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都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努力创设适合阅读的条件,营造浓厚的阅读气氛,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比如可以开放学校的图书室,并且不断更新图书;学校、社区和家长联合组织活动,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定期开展一系列读书交流活动;积极组织一系列亲子互动读书活动;小学语文教师落实阅读任务检查,做好指导阅读评价等。

五、结语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下的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在强调教学改革的今天,其显得愈发重要。只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认真总结,千方百计地开发并且利用各种阅读资源,把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拓展阅读教学紧密地联系,充分认识到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就可以解决当前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研究者认识有限,能力有限,更限于论文篇幅,对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无法深入探讨,对于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与课内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等问题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

第二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1.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能力是语文学科中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因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领会到文字的真实含义,我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阅读的作用不言而喻。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不少教师也非常注重阅读教学,甚至希望通过教授学生各种阅读技巧来提升学生的成绩,然而这种美好的初衷却常常不能很好地实现。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真正地把握阅读教学的本质,而只是把阅读教学当作提升成绩的工具。

不少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总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授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技巧,教授学生学会怎样快速地找出文章的中心主题,这种教学是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而非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诚然阅读技巧是学会阅读的一个方面,但这种技巧的传授和掌握往往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训练中的,这种反复地机械训练实际上弱化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起到负面的效果,因为这往往会由于文章的类型和内容变化而变得无法做到准确解答。因此,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才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真正准确解答的关键。

2.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方式

(1)正确认识阅读的本质。阅读的效果取决于理解,而不是阅读的次数。要真正学会阅读,就要对阅读有正确的认识,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和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文章是由文字组成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文字按照自己的思想情感进行排列,每一个文字都饱含了作者的情感,因此要真正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就必须要理解文章。只有在理解透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看懂文章。

学生要想准确解答文章,就要对文章进行一定的分析,而理解文章是分析文章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的重要性,要教会学生通过理解分析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而非通过简单的技巧手段来达到目的。简单的技巧手段虽能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但这种方法是基于训练的结果,长时间过后,学生会因为疏于训练而将其遗忘,最后导致学生得不到根本的提升。解答文章应回归到本初的阅读理解分析,这既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阅读成绩的方法,也是能让学生得到真正提升的方法。

(2)教学、学习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教师要采用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采用强化训练的方式,通过布置大量的阅读训练,让学生从不会到学会,通过讲解各种试题,让学生知道哪种提问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解答,这种机械训练的阅读教学方法过于注重解答的标准,过于注重结果的对错,很难体现出学生的真实阅读水平。

为了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而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时,需要教师采用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阅读教学变得更有效果,而且能让学生的阅读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有效率。

学生要采用科学的阅读学习方法。在进行阅读考试中,由于文章的篇幅较长,阅读文章所需的时间往往较多,这也迫使绝大部分学生都只能阅读一遍就开始进行解答,而这也往往导致了学生掌握的阅读信息不完整。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的效果,而提高阅读效果必须要采用科学的阅读方法。

科学的阅读方法能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尤其是对于一些思想情感表达比较隐晦、分散,所表达的内容比较深沉的,难度比较大的文章,这类文章要想通过简单的重复训练就把握准确是非常困难的,而如果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则比较容易能分析理解文章。例如,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对文章进行重新建构,对文章的重新建构能够将自身感知融入到文章的情感思想中,而非只是单纯地读文字、分析词句,这对理解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能起到更明显的效果。

教师在采用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注意改掉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不良的阅读习惯会造成阅读困难和低效率。例如,许多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喜欢边阅读边在自己认为是重要内容的字词句下面画线,这其实是一种不良的阅读习惯。科学研究表明,边阅读边在字词句下画线容易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上,同时画线会给读者造成一个假象,会忽略画线部分和未画线部分之间的关联。不良的阅读习惯对阅读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在教会学生采用科学的阅读方法的时候,也要注意改掉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应当注重扩展学生的阅读面,阅读面的宽广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丰富的阅读面能够起到强化阅读理解能力的作用,而多样化的阅读也是锻炼理解能力的途径之一。

第三篇: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组 李荣林

论文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

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是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旬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

二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3、评鉴阶段

即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鉴赏的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能进行抽象思维的阅读者才能评鉴作品。中学生应该而且能够具备评鉴能力。高中阶段可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人物举动、故事情节、作品特点、某一观点作评价的能力,能写成一点一议的小论文。讨论之后,再进行欣赏,如朗涌、品味,在评鉴欣赏中越觉其妙,学生则愈益喜爱该读物,有的学生甚至能在笔记中主动写评论文,抒发己见。

结语: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小虎.有效教学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倩.高中语文合作阅读教学初探J.教育革新.

3叶倩.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设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4陈玉生.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第四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阅读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影响至深,要学好语文,必须进行广泛而扎实的阅读。高中学生的课外测读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高中语文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涉及到个性化、阅读方法等内容,它规定: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意在通过阅读鉴赏使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提升人生境界.但在现实教学中,阅读教学却存在着诸多误区,其中最关键处在于教师常忽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以一种程序化的分析代替学生自身对材料的理解,压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萌发.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探讨了“主问题”教学设计赖以支撑的理论背景,其中问题教学的问题设计和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以及整体教学理论为我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尤其是对话教学和现代解释学中的文本理论,为我在探讨的切入角度方面提供了思路,进而,我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和一些优秀教案设计或课例的研究,提出了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教学设计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并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比较流行的三个模式去践行我在本论题中提出的一些策略。但在几个地方还是值得反思:

其一,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合“主问题”教学设计,本文并未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但是,我们可以发现,适宜“主问题”教学设计的大部分文本都是经典文学作品,例如本文就采用了大量关于鲁迅作品的教材处理案例。这些“主问题”教学设计案例如果按王荣生关于语文教材选文四分类标准, 应该都按“定篇”进行教材处理,而不是按“样本”或“用件”或“例文”进行教材处理。换言之,真正设计、实施“问题教学”的只能是对“定篇”的教材处理,也就是说对“例文”“样本”和“用件”的教材处理是不适合“主问题”教学设计的。此一说成熟与否,请诸位同仁、专家批评指正。

其二,本文主要探讨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的问题设计策略。但一切课前的预设,都是为了课堂的生成,一切问题的设计都是为了学生问题意识,创造精神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自我意义建构。本文在这个角度上并未展开讨论,但将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探讨。

其三,新课改赋予了广大教师对语文课程开发的广阔空间。就教学设计而言,本文主要探讨了单篇课文的“主问题”教学设计,如何将阅读教学“主问题”教学设计运用到单元整合的教学设计、主题化组元的教学设计以及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中,这是我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要做的工作。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主问题”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也需要进一步调整,我将继续沿着这个道路一直探索下去。我也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我们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主问题”教学设计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青睐,放出越来越亮的光彩

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对学生的语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作文方面,而当今我们的学生写作水平着实堪忧!学生作文中套话多,千篇一律的东西多,选用材料单一固定,李白、张海迪、爱迪生等是常客;写到亲情,所举事例就是父母如何连夜把发高烧的我送到医院;写到友谊,就是原来有个好友,后来闹了矛盾,彼此不相往来,等原谅了对方后,发现好友已转学了酿成莫大遗憾等等。他们的很多文章远离如今变革的时代,脱离现实鲜活的生活,思想内容肤浅僵化,立意近浅,缺乏灵气,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甚至许多学生在作文时会觉得没有材料可写,无话可说。

细想来,不难发现,学生平时缺乏课外阅读是重要原因。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当然也是作文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说,学生的阅读量与他的语文水平是成正比的,也与作文水平成正比。尤其是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就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样: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如果不能很好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而要想纯依靠课堂教学死抠课本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是一种奢望!一个从不阅读课外书的学生,他写出的文章必然视野狭窄、思路不开阔、阅读分析能力不强,死板生硬、味同嚼蜡就不值得奇怪了。因此,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迫在眉睫!

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培养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在班上努力带领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鉴于如今应试教学的压力,想学生在课余饭后看些课外书几乎已成奢望,家长反对,其他科目教师没收,学生本身也被繁重的各科作业压得脱不开身,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尽量在课堂上开设一些阅读课,帮学生排除一切干扰,让他们自由徜徉于书的海洋!那一刻,你会感受到课堂上是无比宁静的,干涸的土地正沐浴在课外知识的细雨滋润中! 其次,鼓励学生在看的同时,多思考,多动笔。教师可以在班上多组织一些交流活动,比如推荐一篇好文章。每周轮流由一名同学给全班推荐一篇自己欣赏的好文章,要求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激发,也通过阅读对人生对社会多了一些思考与感悟,并能通过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外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让他们从若干篇习作中,进行仿效和借鉴。从此,他们在作文时,就不会发愁了。

2、浏览法,即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用这种方法阅读,对于爱读书报,却无充分时间细嚼慢咽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可取的。

3、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读。比如阅读教材推荐的有关文章,让学生在校内外的课余时间或回家之后,去反复阅读,并按教师预先提出的思考题去思考、去解答。

4、摘读法,即用抄文章有关内容或重要词句的方法去读。教师可以要求班中的学生人人都备有摘抄本,平时注意摘抄。作文时,要求学生翻翻自己的摘抄本,从中选用资料,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必须正视课外阅读,并鼓励学生长期坚持,厚积定能博发!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谈

就整个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来说,我认为要整体考虑、分段安排。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一、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

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其目标主要是想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但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较多误区,举其要有四:

一是目的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

二是过程简化,即教师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富于个体独特品格的认知过程;

三是教法单一,即老师往往拘守课文、局限课堂、偏重考试;

四是开拓乏术。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失误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影响着语文教育的全局,因此不可小视。

鉴于以上误区,再结合对“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的探索, 笔者就来谈一谈我校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比较实用且比较成功的具体方法和操作程序,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就整个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来说,我认为要整体考虑、分段安排。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一、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这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讲阅读个性。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即由着学生“性子”选择阅读对象。这种个性兴趣探究性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自觉地学习语文锤炼基本功。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于“放手”,敢于放开。2004年高考我校的河北省文科状元杨令霞同学曾说,优异的语文成绩主要得益于自觉广泛的阅读。

当然,说是由着学生“性子”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阅读进度,专题选定,材料收集等等都要由教师精心策划,最终要求学生形成阅读专题论文或总结(字数大约为2500字)。否则,阅读会成为“放羊式”阅读,高兴而起,无果而终。

二、教师指导探究性阅读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所以,高二学年教师的指示范围阅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收缩到老师指示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引导学生基本定型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三、应考探究性阅读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就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四个步骤:

一、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

二、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

三、切磋问难,提高阅读效能。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加以启发引导;

四、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再讨论。

当然,这些程序和方法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智慧驾驭能力、组织协理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乐于探索;潜心研读,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善于发现,注重总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西游降魔篇孙悟空好丑下一篇:新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