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学法指导论文

2022-04-18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中职会计专业学法指导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分析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指出加强学法指导的重要意义,提出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法指导策略,即基本的学习方法、科学的记忆方法、自学的方法和知识整理的方法,切实帮助学生学习得法、学法科学,提高其终身学习能力。

中职会计专业学法指导论文 篇1:

中职会计综合实训导学案编写研究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会计综合实训导学案编写中学情分析孤立于导学案之外、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自主性学法指导缺失、学习内容设计不合理、导学案问题设计随意、导学案与教学设计不融合等问题,从学情分析与导学案编写相互动、导学案学习目标编写、导学案自主性学法编写、导学案学习内容编写、导学案问题编写、导学案与教学设计深度融合等方面论述会计综合实训导学案编写策略。

【关键词】中职会计综合实训 导学案 编写问题 编写策略

导学案是引领学生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的学习航标,是顺应新课改要求并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工具,在会计综合实训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导学案编写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分析中职会计综合实训导学案编写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编写策略。

一、中职会计综合实训导学案编写存在的问题

为切实了解导学案在会计综合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导学案编写过程和使用过程设问,访谈一线教师和会计专业学生,分析关于导学案的大量文献,发现中职会计综合实训导学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情分析孤立于导学案之外。学情分析是编写导学案的前期工作,导学案编写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没有针对性的学情分析,导学案编写的内容将是无的放矢。在实践教学中,虽然在导学案编写前教师以问卷、抽查、访谈等形式,调查分析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听课能力等,但是却将分析结果孤立于导学案编写之外,未能将学情、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融合、相互动。同时,针对具体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及班级学习风格的学情分析不到位,如一些学生只喜欢写分录而厌恶表格计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看不懂表格所表示的意思。这些学情没有融入导学案编写中,导致导学案后续编写内容与差异化的学情相脱节。

(二)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学习目标是导学案编写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整个学习过程将缺失方向,导学案也将不具备可操作性,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也难以实现。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实训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存在几方面的问题。

1.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混淆。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活动方案,学习目标是导学案编写的重点,体现的是以“学”为中心,是学生的学习方向,用于学习过程中。而教学目标体现的是以“教”为中心,是教师的教学方向,用于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需要根据学情而制定,其在学习活动环节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新调整。但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也有联系,前者要以后者为基础,不能偏离后者。在实践中发现,教师将书本中的教学目标直接变成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这种迁移导致学习目标不准确,甚至与一些教学环节脱节。

2.学习目标简单化。简单化的学习目标被编写者忽略了其关键性,在整个导学案中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引领性作用。特别是涉及企业制度、核算制度知识时,将学习目标罗列为几个知识要点,并没有使用任何动词,导致学习目标未能起到引导学习作用,甚至容易导致学生对具有法定性制度内容产生厌倦感,进而导致实训难以顺利进行。

3.学习目标复杂化。复杂化的学习目标,在成本计算实训中尤为突出,由于涉及的计算原理比较多,编写者对学习目标赘述过多,语句不精简,涵盖具体计算方法等学习内容,学生难以理解,甚至产生不想学的心理情绪。

(三)自主性学法指导缺失。学法指导在编写导学案中极为重要,可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许多实训导学案缺乏自主性學法指导,学生拿到导学案不懂怎么学,把导学案当成学习任务。再者,一些实训导学案虽有学法指导,但多为一般的学法指导,如学习时间管理、分解学习目标等,缺少针对会计实训某个具体技能或业务的学法指导,难以培养学生对会计实训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学习内容设计不合理。具体包括内容错位与内容层次不分明。

1.学习内容错位。导学案实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编写的。而有些教师在编写时将导学案变成教案的翻版,将课本的实训内容变成导学案学习内容,将课堂实训变成导学案的检测练习,将课堂内容大部分提前于课前完成,错误地将知识问题化变成知识习题化,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没能起到导学的意义,甚至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并阻碍学生发散思维。

2.学习内容层次不分明。教学实践发现,导学案的内容没有梯度,没有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内容,学生难以由浅入深地认识实训所需知识、理解实训要求。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觉得太难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优秀的学生觉得内容简单没有挑战性。内容难度和形式具有同一性,不适用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难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导学案问题设计随意。导学案的编写应该顺应学习者的知识认知规律,问题的设计是导学案编写的关键内容,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调查发现,一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是没有深入教材认真推敲课本,问题设计肤浅;二是没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性等,立足学生设计问题,难以激发学生发问,拓展思维,驱动性差;三是没有根据业务认真推敲细节,如实训业务的易错点和容易忽略的点。

(六)导学案与教学设计不融合。导学案是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自然过渡,导学案应该与教学设计深度融合。通过访谈调查和教学实践发现,导学案和教学设计独立存在,互不关联。导学案的使用分自主学习阶段、课堂探究阶段、课后拓展与反思阶段,而在编写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导学案在课堂中的作用,因此难以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会计综合实训导学案编写策略

导学案的编写是导学案形成的关键环节,它决定着导学案质量的优劣,影响着导学案的使用和评价,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编写好导学案对导学案的使用和实现会计综合实训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中导学案编写现存的问题及分析,提出相关的编写策略。

(一)学情分析与导学案编写相互动。学情分析的内容具有多样性,除了调查分析会计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听课及写作业能力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班级学习风格。针对不同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前置测试,根据测试情况编写相关的知识链接内容,让学生能更好地进入自主学习流程。根据班级学习风格,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调整导学案的表现形式。整合多方面的学情分析,编写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只有将学情分析与导学案编紧密互动,才能为学生真正量身定做导学案,才能避免导学案的编写流于形式。

(二)导学案学习目标编写。学习目标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会计综合实训的课程标准是实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提出了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编写学习目标要求具体且简洁。目标数量不能太多,内容包括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技术能力、情感能力。学习目标中涉及重难点、易错易漏内容,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学生看了一目了然,能通过学习目标能力清楚知道本次学习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并且目标可操作能达成。教师按学生知识水平来设定目标,目标中用“能说出”“解决”“会运用”等用语。

(三)导学案自主性学法编写。自主性学法指导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学”的关键。导学案自主性学法编写遵循“引导学”“促进学”“发展学”的导学意义。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既需要一般性的学习策略,也需要具体的学习策略。一般的学习策略主要为调控学习时间、分解学习目标、调节学生学习情绪等,这些策略教学中基本都能运用。但针对会计实训的具体学习策略应该得到重视,这是学生是否能会学这门课程的关键,应根据实训不同的项目及涉及的易错点和难点进行制定。比如涉及采购材料的业务,包括采购发票、运费单、入库单等票据。如何让学生学会看懂资料、运费单如何分配更合理、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应该从哪里找到相关资料,这些都是具体的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这些策略,既能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又能提高成绩保持学习兴趣。学法指导下学生能学会自主整合和思考企业模拟实训所需知识与技能,促进自主学习,进而优化课堂上学生的认知过程。

(四)导学案学习内容编写。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更正学习内容错位。导学案与教案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导学案编写必须站在学生“学”的角度编写,重视学习流程的设计。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学知识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帮助学生在课堂实训中能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利于学生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

2.学习内容尊重差异性。导学案中的学习内容应该是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笔者将学习内容设计分为三个层次:一级为“识记类内容”,如资产类的科目包括哪些、筹建期费用统一记入管理费用科目,要求学生在课前使用导学案时必须解决;二级为“理解级内容”,如发出材料成本的计算,要求学生通过整合原来所学过的月末加权平均法知识和结合日常先进先出法知识,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三级为“应用类内容”,如实训企业产品生产成本业务的账务处理,学生通过分析归纳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要素,收集材料领料单、整理计算材料发出成本、共同耗用分配等一系列实训环节成果,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实训。三个层次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实训所需知识、理解实训操作流程。并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于老师而言,导学案则实现了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五)导学案问题编写。导学案自主学习阶段的问题设计,是引导学习走向成功的关键。问题的编写,一是具有针对性。教师既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又要紧扣实训课程的重难点,同时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贴近生活,让学生易懂。而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教师要理性处理、优化并及时调控。二是具有层次性。先易后难,有梯度性,逐层发问,层层递进。学生从独立完成到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三是具有啟发性。教师要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兴趣点、疑问点、关注点等不同角度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设计的问题应注意封闭和开放,适度协调,思维聚合与思维发散相得益。如“生产成本包括哪些方面内容?”这种问法驱动性很差,学生会直接把概念性的内容罗列出来,显然答案很死板。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叙述语改变问法。比如,“你认为实训里的产品成本应该由哪些内容构成?你的理由、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等去激发学生探索。

(六)导学案与教学设计深度融合。导学案不应该是孤立使用的,它是链接课堂的媒介,体现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课堂目标,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探索者是相互作用的。教学设计应该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阶段的达标测试结果和学生问题反馈进行调整。在课堂探究阶段中,教师总结预前学习情况、点评达标成果、根据学生的问题提炼重难点并讲解、补充问题升华课堂。学生在导学案中补充笔记,作为后续实训操作的资料。在拓展与总结阶段中,学生整理导学案预前知识、课堂补充知识及自我反思,最终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只有导学案与教学设计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翻转课堂。

导学案作为教育改革中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有效工具,在中职学校中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而导学案的编写是导学案质量优劣的关键。要编好导学案,必须明确编写策略,教师必须立足学情,内化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准确设计导学案学习目标、内容、问题、测试等,融入教学设计中,让导学案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真正让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过渡。

【参考文献】

[1]秦琴琴,乜 勇.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学课堂导学案问题设计研究[J].前沿论坛,2016(4).

[2]高 鑫.高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师范大学,2018.

[3]张玉国.试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法指导[J].教研干线,2019(5).

[4]沈 娜.翻转课堂模式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设计及案例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5]李玉斌,武亚男,李 爽,等.整合“导学案”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7).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会计专业《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导学案’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9B138)。

【作者简介】宁静知(1985— ),女,汉族,籍贯广西玉林,讲师,会计师,现就职于广西玉林农业学校,研究方向为中职教育、财务会计。

(责编 李 言)

作者:宁静知

中职会计专业学法指导论文 篇2: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法指导探析

【摘要】分析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指出加强学法指导的重要意义,提出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法指导策略,即基本的学习方法、科学的记忆方法、自学的方法和知识整理的方法,切实帮助学生学习得法、学法科学,提高其终身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职 会计专业 学法指导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相关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中职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也随之更新,尤其是会计法规的教学内容变化更大。据此,笔者认为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已成为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

(一)学习动力不足,漫无目的听讲

大多数就读于中职学校的中职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动机不足、求知欲淡化等特点。首先,大多数学生就读中职学校是迫于无奈、家长的劝诱及生存的压力等;其次,很多学生背负着中考失败的沉重阴影,其自信心与自制力都在接受极大的考验,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力也相对不足,尤其是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该专业的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和抽象,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是苦不堪言。由此,学生无心倾听教师的讲解,对于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听课,也难以把握课堂内容。一些学生虽然能够勉强认真聆听教师讲课,却难以理解与分析会计理论知识,愿意动手计算和操作的学生甚少,他们只能死记硬背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来应付考试。

(二)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科学

由于学习动力不足, 中职生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据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师的反映:中职生课前不预习、课堂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等问题普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此外,由于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在课后根本无心巩固课堂知识,一些学生在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约束下,能够勉强完成作业;一些学生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来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其所学知识无法发挥实际作用,学生难以掌握专业技能,也无法实现中职会计教育教学的目标。

(三)机械学习理论,忽视职业能力培养

会计是一门实践应用型科目,而中职教育属于职业型教育,是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然而,很多中职院校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下,教师在课堂上仍采用理论灌输、课后记忆等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学生难以掌握最基本的会计技术,会计职业素养较低,导致他们就业困难。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不得法、法不科学。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中职会计教育发展的症结,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职业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应改革会计专业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实施能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学生可以在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轻松、愉快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会计学习日见成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觉提高其实践能力。

二、中职会计专业的学法指导策略

结合十多年的中职会计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以下四种方法指导会计专业学生,切实帮助他们学习得法、科学学习。

(一)基本的学习方法

按照“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等步骤完成知识的学习过程,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一是预习。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感知新课,为听课和理解新课做好准备。二是上课。课堂上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必须独立思考和做好笔记,即善于思考和消化课堂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三是复习。复习的目的是理清知识要点的内在规律及来龙去脉,以巩固所学的新内容,为初步适用做好准备。四是作业。它是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作业转化为学习技能技巧。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复习之后才能完成好作业,因此复习阶段尤其重要。五是总结。它是分析知识的本质,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进一步巩固和运用知识。总结一般在完成作业或测验考试之后进行。

(二)科学的记忆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不仅要用功,还要勤于思考,在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因此,要学会用思考的方法学习,这就要做到:一是遵循知识规律来记忆。许多概念和原理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学生要用心寻找其中的联系或规律,这样,经过思考后的知识点就容易记得住、记得牢。如,财务管理课程中,如增量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估算成本、重置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加工成本、可分成本、沉没成本和共同成本等一联串的成本概念,是无法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的,但如果学生对每个概念都逐个用图示来分析理解,就可轻而易举地记住这些概念。二是采用分析法记忆。任何事物都有其原因及结果,可由事物的起因追踪溯源,学生应层层分解和分析,才能更好地了解并记住其概念和原理。如财务分析法的因素分析法原理,是在只假定一个因素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的前提下,并按照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的顺序进行层层分解,学生不仅能掌握其运用过程,而且能记住其原理。三是先密后疏的记忆方法。按照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的,所以记忆过程应采取先密后疏的方法。刚学过的新知识应及时复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四是利用“凝固理论”进行记忆。从心理学角度看,大脑在接受外来信息时,会发生信息之间的相互干扰,因此,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或信息后应及时地休息,使新的知识或信息在大脑中“凝固”下来,有利于增强记忆的效果。

(三)自学的方法

现代人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不能都通过课堂来学习和掌握,应学会自学,而课前预习就是一种自学的方式。教师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其自学的良好习惯,既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又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主要有:一是阅读的方法。阅读应遵照“粗读—细读—精读”的步骤进行,带着问题去阅读,学会整理新旧知识点,找出难点,提出疑惑,并尝试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自学不同内容的基本方法。如对概念的自学,要抓住关键词语,才能正确理解概念,了解它的形成和应用。例如,要理解“年金”的概念,应理解其时间上的连续性和金额上的等额性等两个特点,这样才容易记住“年金”的概念,并区别于一般的复利计算。三是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分类指导。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纲,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具体的指导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知识整理的方法

在课堂上,知识是逐个讲授给学生的,每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知识归纳整理,找出本质特征进行纵横联系、前后贯通,形成知识网络化、系统化,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知识整理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图示法;二是列表法;三是结构法;四是排列法。这些方法具有概括全面、层次分明和系统性强等特点,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

总之,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师应引导和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要及时总结和分析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敬采云.适应中小企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 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2]温如春.赢在职业生涯设计初期[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

[3]许锋华.以思维创新引领教育改革发展[J].青年与社会,2012(2)

作者:谢禹

中职会计专业学法指导论文 篇3: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模式建构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具有深透性、情感性、坚定性、主动性、专业性等特点,在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模式下,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利用课上、课下和企业实践相结合,建构“以问题为中心的视频制作”“以任务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以应用为中心的实践探究”的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具有问题意识,通过增加互动交流,培养意志品质,强化学习动机,密切生活联系等途径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让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翻转课堂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的教育模式,以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模式下,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将信息化教学用于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解放大量理论知识的教学时间,增加实践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于注重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会计操作能力的现状。因此,可以将课上、课下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运用于高职基础会计的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

一、高职基础会计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基础会计的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相对忽视实习、实训环节的学习,但是在会计工作中只有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才能进行灵活的运用。在课时总数定量的情况下,如何增加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成为会计教学的关注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

(一)会计知识的系统性需要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入门学科,具有基础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基础会计中,只有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才能把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应用。在理论知识的模块学习中,主要学习会计的6大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之后是学会区分会计要素的属性进而学习会计凭证的编制,然后根据记账凭证进行会计账薄的登记,最终将会计的六大要素反应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这一系列的会计工作都需要前后连接的知识,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难以理解时,不能重新进行课堂教学的系统学习,即便利用课余时间补习,也难以达到上课时的效果,造成知识之间的脱节,阻碍其之后的学习,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导致习得性无助感。

(二)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的颠倒性难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会计专业在高职院校中虽然以培养能够处理中小型企业账务问题的人才为主要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限制,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仍然是教师在教学中所占时间最多的部分,相对忽视学生实际运用会计知识和动手填制会计凭证及账簿等操作能力。教师要高效的利用学生集中在一起的学习时间,在有限的45分钟的课堂授课中,达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优化,要高效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而不只是记忆性知识的教学。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知识的掌握是一个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教学重点是会计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分析即会计知识的实际运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登记, 而不是把记忆性的知识作为其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造成本末倒置的现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完成“较难的东西”,在高职会计教学中,应该注重的是对会计知识的应用、分析和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而不仅仅是对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1]。

(三)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散性难以调动有意识的学习

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动机、难以控制自身的学习行为,学习主动性弱 [2],尤其在面对晦涩难懂的会计知识时,容易注意力分散,影响课堂知识的获取和习得。但是,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喜欢通过网络设备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尤其是中高职学生具有更强的动手和操作能力, 他们更加喜欢通过观看一些视屏和网页来获取信息并进行学习[3]。在教学中把晦涩难懂的会计知识,通过以观看的形式进行学习,调动学生手脑并用的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程学习中,改变其因学习中注意力的分散导致的学习困难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职基础会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理实一体的会计知识,并且能够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进行灵活的运用,而不仅仅是停留于知识掌握的浅是层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形成连贯的会计知识体系,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模式中,学校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让学生掌握的理实一体的会计知识与企业的实际往来账务相结合,具有能够适应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的能力。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模式(如图1)。

(一)课前:以问题为中心的视频制作

1.教师端。 教师在课前制作视频要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要避免传统课堂教学的误区,从教师的直接灌输到其通过视频进行灌输 [4],在视频的制作过程中,要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只有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才能继续学习。比如,在模块化教学中, A企业收到一笔银行存款,之后用这笔款项购买了一台机器设备,以问题的形式抛出学生的站位是在 A公司,公司收到这笔款项怎么填制账务的凭证,当用这笔钱买了机器设备后怎么样做会计分录,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回答。 以“问题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可以避免传统教学的误区,不仅仅是让学生机械式的观看视频的讲解,而是让其主动的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学生端。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自定步调进行视频的学习,记录重要的会计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回答视频提出的问题。例如,学生在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时,若回答正确,说明对相应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理解,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否则,学生可以记录下存在的疑惑和感到难以理解的地方,重新观看本节视频,给予其充足的思考时间, 促进学生反省思维的发展,进而重新答题,直到对问题进行正确的解答,进入下一节的学习内容。学生经过一系列的独立思考后获得的经验,更加有利于其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课中:以任务为中心的的课堂教学

1.交流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解决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时间大约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首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测试成绩,对他们进行同质分组,实行分层教学[5]。学生将课前预习中遇到的困惑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和探讨,让每一位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例如,有些学生在做会计分录时,由于抽象的语言文字,自己定位不清,难以与对方企业的会计记录进行区分,这时,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公司代表的角色扮演,让其更加直观地知道错误的原因,而且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 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给予一定的反馈和评价,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2.实际操作。学生的实际账务处理能力是构成会计职业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后,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动手填制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感知记账凭证是根据什么填制、填制凭证的注意事项,填错凭证的处理方法。比如,“红字冲销法”当学生具体进行实际操作时,就不仅仅停留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能更好的理解其应用。学生在进行记账凭证填制过程中,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比如原始凭证粘贴的注意事项,当其过大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裁剪或折叠的整理,保障其数量完整、字迹清楚、表面整洁美观,这一系列的操练都能够锻炼学生的操作技巧,使其更容易适应之后的工作。会计工作是一项精细、琐碎、复杂的工作,每一项工作都要求认真、仔细、细心的完成, 如果忽视培养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当其踏入工作岗位中,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课后:以应用为中心的实践探究

1.实践感知。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中小型企业,在校企合作培养育人模式下,在进入企业工作前, 需要让学生对其生产工作流程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明确企业的运行模式,知道会计岗位的具体分工,具体工作任务以及担负的相关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比如,公司的财务岗位一般都会有出纳、会计两个岗位,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这两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导致学生在头脑中对这两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界限。 但是,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践感知和实际的学习,会让其更加清晰知道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进入每个部门进行一定的学习,让其知道未来从事某一岗位的任务和责任,同时也能让其知道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以适应未来工作的要求,具备胜任岗位的工作能力。

2.实际应用。学习知识是为了能够解决我们生产生活中不断遇到和出现的新问题,能够学以致用,运用到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会计知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大到企业的財务运转小到日常生活开支,都与会计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学习,让他们注意在现实生活中的会计学问,会计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培养。比如,引导学生当父母去银行用现金转账1000元作为他们的生活费; 他们在超市用银行卡支付100元购买学习用品等要怎么做账务处理。 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和日常的生产生活相联系,不仅可以让其在学习期间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而且拉近与会计知识之间的距离,会计知识不再被认为只是一种空洞的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得到了培养,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会计意识和会计能力,能更快的适应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解放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在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模式下,通过课前观看视频的自主学习、课中的师生互动、课后的实际应用,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使其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适用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服务于企业的发展需要。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意义的建构者,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交往和情感体验。翻转课堂翻的是课堂,转的是时间。通过视频把知识的直接讲解移到课外,从而解放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深层学习和有意义学习[6]。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学习内容的深透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进行翻转,但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教师在制作视频时必须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才能突出授课内容的有趣性和深入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进一步的被激发出来。 学生在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时,可以避免传统课堂授课时间过长而抓不住学习重点,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停留在浅层层面。课中师生进行互动式的答疑,双向式的互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课后为了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进行具体的运用,需要进行深刻的交流讨论。 同时,学生在交流学习中也能够习得更多有效的学习策略及方法,例如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划线、做笔记、画流程图等方式; 在课堂学习中 ,用沟通、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学习,促进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及应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学习过程的情感性

翻转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当中的情感变化,要求教师通晓并且能够实际运用教育心里学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给予积极的情感关注 。 学生在学习中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反复观看,可以避免出现传统课堂教学跟不上节奏的“掉队”现象,让其在观看视频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学习的信心。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关注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对问题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让其畅所欲言,进行“头脑风暴”,不仅有助于对疑难问题的解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刻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学习主体的坚定性

翻转课堂教学突破了学习过程中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狭窄的空间的局限,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其有学习兴趣并且可以集中精力投入学习时,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具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和可操作性, 成为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了过去知识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变为教学资源的提供者,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学生在观看视频学习时,当碰到疑难问题可以进行反复学习,独立思考,探究难题并且进行解决,避免传统课堂对老师过渡依赖的心理,向其寻求答案,学生的意志品质在面对困难问题时进一步得到了锻炼。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对经过独立思考力难以解决的问题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学习行为的主动性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更大的主动性,控制其学习的进度,教师由课堂教学的控制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监督者的角色。教师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其学习和预习情况进行监督;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接受水平,自己控制学习的进度,不受传统班级授课制教学步调一致的限制,避免教学中的“一刀切”现象,使教学进度适合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水平。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及学习情况给予其适当的强化学习,学生根据其自身情况,自主进行学习,如在小组或同伴之间对疑难问题的探讨; 对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的实际处理;探讨学习中的感想与收获,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促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实现人人都能参与的建构式课堂。

(五)教学主体的专业性

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在视频制作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独特理解,更要能用简洁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授课时要加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密切性,学生被学习的内容所吸引,引起学习的兴趣。所以,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实际运用的解说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在课堂的上课中,教师要从讲台走进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更多的关注,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及时予以帮助和指导,要求教师具有更好的课堂观察和引导能力。翻转课堂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全面提升其教学技能。

四、实施高職基础会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途径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让教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才能具有适应教学岗位的能力。教师为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好的运用于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可以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一)具有问题意识以强化学习的深透性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由传统课堂的直接灌输到通过视频的直接灌输,教师在制作视频时,要具有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基础会计知识并不是固定的理论知识,而是需要进行活学活用的知识,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计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比如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税费改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问题意识,这样在才能更加深透会计知识与企业、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性,更新已有的知识,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带着脑袋”进入视频学习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的问题意识,让学生通过收看视频的讲解,记录学习收获,并且在之后的课堂学习中进行一定分享,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二)增加互动交流以体验学习的情感性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增加互动交流,构建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会计知识的热情。例如,教师在制作视频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穿插沟通的语言,让学生获得一种老师在与其进行沟通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构建一种民主平等课堂氛围,创造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并对学生的学习给予一定的指导。

(三)培养意志品质以增强学习的坚定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在学中遇到困难问题时能够坚持学习的意志品质较弱,而且学习的持久性较短。例如,当企业提前收到公司的“预付款项”的账务处理,应该作为公司的资产还是负债的问题时,学生由于弄不清楚“预付账款”的账户性质,导致在做账务处理时不知所措,最后可能会放弃之后的学习。但是,高职学生在通过视频的学习中,可以进行反复的观看,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最终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应用,在反复的学习过程中,克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志薄弱问题。在课后的企业实习学习中,面对企业账务处理中的实际问题时,为学生积极独立的思考创造了条件并且可以提升学生利用所学会计知识进行账务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日后在工作中面对困难时的坚强的意志品质,获得学习获得感的体验。

(四)强化学习动机以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为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基础,更好的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所以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学习行为,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强化,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教师对学生在会计理论学习中的表现进行一定的记录,并且固定时间比如两周或者一个月进行一定的汇总,并进行结果的公开,让学生及时了解近期在知识学习中的表现,并对良好行为的表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实习过程中,学生会将理论知识进行具体的实践运用,在实践实习过程中,企业可以对表现良好,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工资报酬,这样不仅能减轻学生学习中的经济负担,让其更好的投入到实习岗位的学习中,而且能让企业减少人才流失的损失,给企业预先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减少工作岗位中人才培养培训的周期。

(五)密切生活联系以丰富课程的生动性

学生的学习只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具有一技之长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传统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缺少实际操作、亲自实践的机会[7],所以教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教材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强化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在举例说明相关账户的性质,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时,不要照举书本中的例子,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进行举例说明,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去企业进行实践感知、实习交流,学生在进入到企业的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运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其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基础会计知识的学习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盛强.基于“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1):32-35.

[2]  陈燕.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管理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3,14(02):256-257.

[3]  乔纳森.伯格曼.翻转课堂与深度学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19-23

[4]  朱文辉,李世霆.从“程序重置”到“深度学习”——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化路径[J].教育学报,2019,15(02):41-47.

[5]  殷汇溪.基于微课的中职会计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生产成本》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32):48-50.

[6]  郭建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式与统一[J].中国高教研究,2019(06):8-14.

[7]  高莉.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J].河北职业教育,2017,1(05):46-48+52.

作者:刘美玲 吕永丽 张博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研究论文下一篇:管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