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电工技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证书考试的基础内容,在当前高职院校广泛推行“1+X”教学过程中,与维修电工考试相结合,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更有利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实施。

第一篇:电工技术论文范文

“电工技术”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电工技术”知识面宽、实践性强、学时数少,学习难度大。课题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不同专业所需,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有效梳理和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工技术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电工学[1]”是该院机电、机制、模具等专业的基础课,包含“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该文主要针对“电工技术”部分展开教学改革研究工作,该部分覆盖电路、磁路、电机、自动控制等多方面知识,且工程实践性较强。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又能活学活用地解决工程实际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为后续课程和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课题组特对课程的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和探索,以提高电工技术的教学效果。

1 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

“电工技术”面向该院机电、机制、模具等专业开设,专业课不同,对专业基础知识的侧重点也不同。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晰条理的把控,将电工技术课程划分为几个模块:电路模块、磁路与电机模块、自动控制模块、电工实验实习模块,教师按照模块讲授。开课前课题组与各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对电工技术的知识点进行适当调整,统筹分配各模块的学时比重,以适应不同的专业需求。

授课过程中,遵循有点及线,有线及面的原则。开课初两学时,向学生介绍清楚电工技术的知识脉络,让学生树立宏观的认知: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用。在讲授某一章时,同样先讲清该章的知识脉络,然后按照知识脉络讲解关键知识点,把知识点串成知识线,最后构建知识面。给每章做知识总结,前呼后应,承上启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内容上,重点讲授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然后介绍电机及控制部分,此部分可结合大家熟悉的家用电器等具体讲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介绍电工实验实习部分,主要普及電工测量和用电安全知识。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此部分重点介绍各种电工仪表的使用,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件的认识,电路焊接的基本知识、正确方法等。让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工程实践,使教学设计更合理。

2 教学方法的科学改进

“电工技术”内容多,课时少,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课堂质量,是课题组探索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应用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外,还初步尝试了翻转课堂式教学法[2]、项目教学法、比照推演式教学法。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1 翻转课堂式教学法

“翻转课堂”即教师讲解在课下,学生提高在课上。学生先在课下对教师已上传至网络的电工技术教学资源 (包括电子教案、课程PPT、微课视频、教学录像等)进行自主学习交流,待课上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知识提升。网络资源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自主学习的需求。其中的交流互动专栏,可方便师生之间或教师同行之间进行留言、答疑、交流、讨论等。这对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开阔思维,大胆提问;然后带着问题分小组交流、探讨,在教师的引导下,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获取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要清晰、明确,重点、难点、易混淆知识点要突出。对小组的工作,要及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唯有事先充分备课,才能有足够的预见性,才能掌控整个课堂。翻转课堂式教学法既能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信任,又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2.2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3]。授课教师将精心策划的独立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项目最终评价”等相关任务。电工技术课程中的多个知识点都可采用项目教学法,比如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授课教师结合书本提前准备,精心策划,选择难度恰当的项目。设计好项目后,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方便学生明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至于等到具体实施时一头雾水,手忙脚乱。接下来,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成员尽量按照成绩的优、良、中、差均衡搭配。然后指定各小组的组长,小组长为每组成员分配好具体的工作,确保人人参与。分组活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分工合作中遇到问题,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努力解决。这一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当项目完成后要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价,可采用小组内评价、小组间评价、教师点评的方式。这一环节能进一步巩固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2.3 比照推演式教学法

比照推演式教学方法就是通过与学员已熟悉知识的对比,引出新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学员听得懂、学得明自[4]。在“电工技术”中,可在很多知识点的讲授中插入此方法,例如电路与磁路、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等。在直流电阻电路中,以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为基础,引申出了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等分析方法。事实上,这些分析方法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同样适用,只不过变成了“相量”形式。教师在授课时只要把正弦交流电路的特性、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讲透彻,正弦交流电路的求解也就变得很容易了。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比照学习,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3 实施过程中的困扰及反思

我院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惰性较强,学习主动性较差,课题组在推行电工技术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扰,并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个别学生不能有效配合

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一下子无法适应新的授课环境,由于惰性甚至不愿积极参与到教师布置的任务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效率。采取的措施是通过找这部分学生单独交流谈心,扭转他们的观点,增强其主动学习的信心。

3.2 课程节奏有时不易把握

采取教学改革后,交流互动环节明显增加,这就影响了授课节奏。采取的措施是:尽力培养学生讨论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注意把学生所提共性问题甄别出来,集中讲解;个性问题,留在课后单独讲解,尽量不占用大家的时间。

3.3 配套的教学资源有所欠缺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感觉学校当前的教学资源有所欠缺,不能与课堂教学良好的匹配。希望学校接下来在相关软件和部分硬件设备方面有所投入,以满足以后进一步教学改革需求。

4 结论

该文对“电工技术”教学改革中的措施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实施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总体来讲,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学生热情比较饱满,讨论比较积极,课堂效率较高;学生在实验和实习过程中失误率更小,进行更顺利。课题组也对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进行了简单汇总,这是下一步优化教学改革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秦曾煌.电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陈永利,安树.“电工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匯,2016(5):40-41.

[3] 白艳炜.“项日教学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7):225.

[4] 徐华平.比照推演式教学方法在工科“随机过程理沦”课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1(11):42-43.

作者:张贞艳 袁梦 刘海洋

第二篇:与维修电工证结合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初探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证书考试的基础内容,在当前高职院校广泛推行“1+X”教学过程中,与维修电工考试相结合,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更有利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实施。

关键词:1+X;维修电工;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机制、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前导课程为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和大学物理等,后续课程为电机与电气控制、PLC控制基础以及后续的顶岗实习系统等。当前,职业院校,广泛推行“1+X”证书制度,积极鼓励学生在毕业前,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考试的必修内容,因此,在此背景下,进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主要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由电工学和电子技术两部分组成,其中电工学部分包括电路分析、变压器、电动机的控制等模块,电子技术部分主要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

(一)电工学

直流电路部分包括电路的组成、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此部分内容定律定理较多,需要一定的计算,学生相对基础比较薄弱,掌握起来问题较大,对电路物理量的基本概念存在混淆,学习起来积极性不高。

交流电路部分包括正弦交流的三要素、正弦交流电的复数表示,三相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电工工具的使用,此部分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必须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进行基本的电工操作,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变压器和电机部分,与后续的电机与电气控制、机床电气控制等课程联系紧密,也是维修电工考试实践部分的必考内容,其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电子技术

電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

模拟电子技术主要包括半导体的基础知识、基本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反馈等知识,学习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

数字电子技术主要包括门电路与数制、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知识相对比较系统。

二、维修电工考试的考核重点

维修电工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两部分,理论考试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电学基础知识、基本电子电路、继电控制电路和自动控制电路。实践考核部分主要包括线路排障和PLC程序编制两部分,理论和实践考试都与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紧密相关,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与维修电工考试相结合,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重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电工证书考核通过率。

三、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一)设计理念

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遵循“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把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颗粒化后再重新构建课程的框架,并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地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生动、具体、形象。

(二)设计思路

课题组紧密与石家庄数英电子公司、河北科林、深圳富士康等多家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依据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岗位中与本课程相关的理论内容,结合电工电子技术发展方向,联合开发本课程的能力目标。

(三)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素养。

知识能力目标主要有会利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等对直流电路进行分析;掌握交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分析方法;掌握半导体的基本知识;理解基本放大电路和集成放大电路的特点与运用;理解门电路的化简分析方法;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常用设备、器件的特性和应用范围。

专业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会认识电路图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能够使用万用表测量各个物理量;能够在电路中正确使用定律和定理;能够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好坏;能够用电烙铁焊接电子元器件;能够用电工仪表对电路进行排障、检修。

社会能力目标主要有具有安全用电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具有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不畏困难、积极挑战的勇气。

(四)课程教学内容

把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颗粒化、再进行重新组合、重新构建教学体系,着重和中高级维修电工考试内容相结合。分为六个典型的工作任务:

任务一:认识电工实训室:

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电工实训室的电源配置;掌握操作规程,学会安全用电的知识;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及保护措施;掌握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了解电气火灾的相关知识。

任务二:日光灯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

教学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的认识;直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定律;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如何提高日光灯电路功率因数;动手安装日光灯电路。

任务三:变压器和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教学内容包括:变压器和磁路;用万用表测量变压器的好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拆装;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用万用表对控制电路排障。

任务四: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和调试

教学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的特性;认识二极管和三极管;掌握焊接的相关知识;了解放大电路的作用;了解反馈的概念;会使用焊锡焊接收音机;会使用万用表对收音机电路进行调试。

任务五:声光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内容包括:了解数字电路;了解与门、非门、或门的概念;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会设计声光报警器;会使用万用表对电路排障;会制作声光报警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中,和中、高级维修电工证书考试相结合,教学内容得到了优化、丰富了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态度得到了转变,也有利于“1+X”证书模式下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梨芳.基于专业需求的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承德石油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20,22(01):62-66

[2]许海涛 许春香.“新工科”背景下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工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5):38-39

[3]孙亚菲.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0(01):80-82

[4]赵书玲.关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观察.2020(17):110-111

作者简介:

刘伟莲(1981-06),女,汉族,河北晋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目标探测与识别研究。

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刘伟莲

第三篇:高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

【摘 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电工技术课程的目的和特点出发,提出增强课程教学实效可具体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 电工技术课程 教学探索

目前,电工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电工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工科类的学生,无论从将来的职业技能角度考虑,还是从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角度考虑,学好电工技术课程都是很重要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计算方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本文试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电工技术课程的目的和特点出发,提出课程教学可具体采取的措施。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入学学生的主体是高考成绩居于中下的考生,他们由于在中学的学习成绩较差,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也就少,渐渐产生自卑感,把学习当做负担,不求上进,甘居人后。还有的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思想,整天无所事事,难以与教师配合。这是部分高职学生心理上的消极因素。当然高职学生心理上也有一些积极的因数,如:他们有使自己成才的愿望,也有改变落后现状,要求上进的心理;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有时他们表现出毫不在乎的样子,正是要求尊重而得不到尊重的一种逆反心理;他们追新求异,喜欢动手做实验,喜欢教学方法新颖,不赞成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掘和调动高职学生的积极因素,如果教师还是用多年形成的教学方法,只考虑知识本身的“应接受性”和“可接受性”,而忽视学生是否“能接受”和“乐于接受”,就会导致学生厌学或学得费劲,教师也教得艰辛或无奈,教学效果较差。

二、电工技术课程的目的和特点

电工技术是一门集理论、实验、实训的课程,本课程是培养学生在理论上: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用相量法分析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的方法,并能理解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能读懂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电气图;在技能上:掌握电工的工艺和电工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该课程具有概念多、公式与定理多、原理抽象、知识含量大、计算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学生普遍反映理论难懂,公式难记,运算繁琐,解题困难。多数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有的甚至出现厌学现象,致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三、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展开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电工技术课程的目的和特点出发,要增强课程教学的成效,可具体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作为教师首先应尽力给予学生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还要采用良好的启发和训练方式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首先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可以考虑对接受能力强、中、弱的学生实施分层次的教学: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要适当降低理论难度,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接受能力中等的学生,要适当加深部分教学内容,通过动手和实践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兴趣;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加强拓展知识的学习,着重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之间容易沟通,可以通过“结对子”和当“小老师”等方式,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多种教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听、教师讲的注入式传统单一教法,不仅使学生处于接受灌注的被动地位,而且还使学生在感知讯息上只依靠“听”的感性知觉,易于疲劳、注意力容易涣散,兴趣急剧下降。因此,在教学过程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进行综合启发式教学,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发挥能动作用。就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而言,其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模块:电路的计算、变压器及电动机原理、电动机的控制、照明安全用电等,其中每个模块的要求都有一些共性,如对电路的计算,不管是直流电路还是交流电路,都是计算单个元件或部分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发现教学中一些相似或相反的规律,从而达到识别、理解、运用的效果。例如,电阻、电感、电容是电路的基本元件,理解了三个元件的性能特征,可为学习交流电路的计算和电子技术课程打下基础。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电阻元件比较容易理解,而对电容和电感的性质很难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对比法,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类比性,可从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对比讲清电感元件的感抗,让学生推出电容元件的容抗。当然,进行类比时,不应局限于找出其相似属性,而要着重于抓住属性之间相似的因果关系或导出关系,所以讲清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单一元件的交流电路后,就引导学生推导二个元件串联(R-L、R-C电路)及三个元件串联(R-L-C)电路的性质,同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单一元件电路和两个元件串联的电路及三个元件串联电路的共同特点。又如电动机和变压器都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电机,它们的结构、原理和特性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学生在中学已经学过变压器内容,比较容易记住变压器的参数,但对电动机往往分不清定子、转子的参数,就指导学生观察,变压器的一次侧和电动机的定子都是接到电源,所以参数脚标都有1且和电源的参数有关,而变压器的二次侧和电动机的转子都是接负载,参数的脚标有2且通过负载来计算,这些对比启发,学生就会总结分析出其相同点来领悟新的内容,同时也理解了难点,掌握了重点知识。

(三)设疑引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不管在任何章节,都应以启发为核心,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如直流电路的计算主要有基尔霍夫定理、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他们属于电工技术理论解题占有重要地位,理论考试是常考的知识点,理论讲授完之后,由于几个定理解题各有千秋,因此,可以提出问题:让每位同学至少找出两个例题来分别说明采用那个定理解题较好;再如交流电路的计算有代数法和相量法,讲授完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在什么条件下用相量来计算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用代数来计算问题。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就明确各定理的应用范围,也培养了阅读思考能力,达到解题方法能灵活应用的目的。

(四)授课教室的迁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尺度,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教材是注重理论知识,且把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分开,这种教学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使教和学相互脱节,也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所以有些内容我们应搬移到实验室进行讲授,改为边动手边学习,它是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知识,学生操作时,教师结合理论知识讲解,并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当然要上好边学边做的内容,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在具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也比较多(如损坏元件、实际效果不理想等),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准备:首先选择某一教学主题来整合课本若干章节的内容;然后再思索怎样引入内容,如何组织学生操作,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例如,在学习电器控制线路(原理)时,必须先了解其中各个低压电器的控制作用,为此,就让学生在实验室对着已经接好的线路板认识、拆卸、组装各种低压电器,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各种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也掌握了各种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应用范围,理解了整个控制线路板的原理,这时学生对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连接已经跃跃欲试了。到具体连接电动机控制电路时,就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难度:如先连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到电动机的长动控制;又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再到电动机的Y-△换接起动等,同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增加新元件,分析工作原理,连接完后通电试机,若出现控制功能不能实现的情况,指导学生用万用表采用电阻法进行检测,努力找出故障点,在个人无法解决问题时,可让几个学生共同分析,直至找出故障点,这样就使学生在探索、验证中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具体指导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实践环境讲解安全用电知识,这样学生同时掌握了安全用电知识又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即使有些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通过这种具体实训,动手能力和活动能力都会得到了尽可能地发挥,也掌握了电工工具和万用表的使用技能和导线连接的技能,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电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操作技能水平高低是考核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方法之一,因此,设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其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该门课的目标。若能组织学生走出去到相应的企业车间实地考察、立项设计、对电器和线路进行安装施工等,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走出去的经费和学生的安全也是一个实际问题,因此充分利用校内条件,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考与创意的潜能,来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的探索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启滔.“探究性学习”在电工技能与训练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08(8C)

[2]腾海燕,张海燕.电工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潘爱民(1963- ),女,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力工程系讲师。

(责编 何田田)

作者:潘爱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深基坑施工论文范文下一篇:后现代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