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2022-05-17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构建和谐校园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它涉及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一篇: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创新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 校园文化;装饰;活动;

理念;校本课程

〔文献标识码〕 A

19—0017—01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生动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显学校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品位、弘扬校园主旋律、提高办学质量的一条必经之路。

如今的学校已不单单是传授学生知识的场所,更是陪伴学生成长,促进其人格生成和精神塑造的乐园。因此,学校应本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整体优化、提高素质”的办学理念,以课改为载体,以“乐教、乐学、乐管”为策略,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氛围,让校园时时处处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使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形成优先发展的趋势。学校校园文化的创建与创新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为学生提供温馨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我们在这一方面所作的尝试。

一、以灵活的装饰点亮校园的景象

学校的装饰要隐含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现“事事是教育,时时是教育,处处是教育”的理念。我学区的学校装饰不仅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也体现着学校的个性,如果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就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将中国经典故事(如“二十四孝”、“名人立志故事”等)以彩绘的方式挂于四周围墙,名人格言挂于教室内墙,山水字画挂于走廊,以节约和节俭为主题的宣传画挂于食堂等等,以这些方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而在教室内饰和宿舍装扮上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实施,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各种能力,更体现了他们的主人情怀。走入这样的校园,总使人产生爱恋之意,处处精美的装饰展现着师生对校园的热爱,也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以多样的活动丰富师生的生活

学校集体活动的开展,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成长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次次样式纷繁的活动就像是一场场专题晚会,学生们尽情参与,全情投入,完全释放。同时,这些活动的开展也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影片展播,是为了丰富住宿学生的生活,学校每周固定一天晚上为学生播放影片的活动,大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书画、摄影、手工比赛,这是每学期定期举行的全校师生参加的比赛,参加面广,类型多样,一方面是对第二课堂成果的一次检验,另一方面又是展示个人才艺的一次良机。

像这样在课堂之外,由学校组织发起,旨在丰富师生课外生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还有很多,这些都为师生的校园生活平添了诸多色彩。

三、以核心的理念确立学校的宗旨

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学校发展的方向,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我学区的学校,一校一旨,如水阜中学的办学宗旨是“上善若水”,水阜小学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等等。这些宗旨的选取不但透露着教师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而且使校园文化建设不会缘木求鱼,也更有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四、以务实的校本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编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置应当以本土知识为基石,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更多地了解本土文化,产生对家乡的浓浓乡情和自豪之情。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设置校本课程时,重点组编了两套人文地方教材《水阜面面观》和《水阜人文地理》,主要向学生介绍本乡的人文知识。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学生们对家乡有了详实的了解,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校园文化的创建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又要有多样形式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又以完善的理论再来指导实践,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样的创新与发展,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校园生活,更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编辑:郭裕嘉

作者:李舜祖

第二篇:和谐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它涉及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把和谐的思想理念融合到现代科学管理中,形成了和谐管理的理念和思想方法,使校内各要素之间和谐相处,形成政通人和、文化内涵丰富、学术开放自由、思想积极向上的一种宽松、自由、舒畅、平等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谐管理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具体体现在战略管理、制度管理、质量管理、民主管理和环境管理等方面,它们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相互促进。

一、战略管理是和谐管理的核心

大学战略管理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校党委注重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从日常事务管理转移到对学校的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上来,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不断进行重新认识和研究,从而确立与学校自身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独特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

1.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与师生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大学是大批的专家、学者等高素质人才汇聚的地方。他们知识丰富,具备很强的科学研究意识和前瞻分析能力,是学校制定战略管理决策最重要的智力保障。所以,学校在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教授、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分析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需求,认清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把握学校自身的优势、特色和资源状况等,共同参与研究和制定学校的战略规划,从而使学校的战略目标与师生员工所期盼的目标相一致。如我校在确定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过程中,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围绕“如何建设”和“怎样建设”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学校确定的奋斗目标在全校形成高度认同,体现了学校战略目标的和谐,为学校的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校的整体战略目标与师生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全面实施战略规划和实现战略目标是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管理的必然要求。学校强调战略规划实施的过程是全校各单位、全体师生员工依据学校整体战略目标进行目标分解、落实任务和责任的过程。校长代表学校和各学院、部处负责人签订任务书,将学校事业规划的整体目标分解为各单位的具体目标。同时,各单位师生员工按照学校整体战略规划和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结合各自岗位和自身特点,科学制定并动态调整个人发展目标和计划,使得个人的全面进步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有机统一,从而在学校整体发展的大环境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所以,学校的整体战略目标与师生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是实施和谐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制度管理是和谐管理的根本

制度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和谐管理要求学校的制度管理必须凸显以人为本理念,充分体现办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设计和制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校发展与个人进步的和谐统一。

1.以科学化保障制度的基础性和谐。大学管理制度既要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本质特性与客观规律,又要结合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状等校情,符合学校自身特点。我校从2005年开始,对涉及改革开放以来的500余项规章制度类文件进行集中梳理,建立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了“三重一大”制度和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5个会议制度,健全了决策制度;修改和完善了8项财经管理与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经一支笔和大财务收支制度;起草完成了《北京交通大学章程》初稿,最大限度地协调好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为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提供制度保证。

2.以人文化保障制度的功能性和谐。制度管理应该充分体现人本思想,而任何制度又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执行人水平和素质的原因,有时会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容易束缚人的思维和行为,使人的个性和创造力难以张扬。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在严格执行制度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具体分析,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如我校在进人方面,一般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办,但对大师级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就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在对教师的考核制度上,学校根据教师的学科和从事教学、科研等不同要求进行分类考核,而不是用一个考核标准评价教师。

3.以系统化保障制度的匹配性和谐。学校管理的每项制度以及各项制度之间,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以系统论、控制论做指导,全面把握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整体。我校积极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以“建立学校宏观管理,以学院为基础、以机关为网络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目标,在重心下移、增强学院办学活力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方面不断创新,考核时重创新、重贡献、重增量;类似制度的制定具有较强的匹配性,让制度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整体的效能,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使师生员工在执行的过程中感受到:遵守规章制度给每个人带来的是更大的自由、便利和效率。

三、质量管理是和谐管理的重点

质量是大学发展的生命线。和谐管理要求把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质量及水平上下功夫,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大力实施全员育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谐管理的质量管理,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使学生全面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修养,具有创新精神。我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管理、服务有机协调配合,明确提出:全校2,500余名教职员工都承担着育人职责,所有岗位都有育人功能,所有课堂都是育人阵地,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导师更是育人的主力军,同时设立了“红果园”奖,以表彰“三育人”先进典型。学校提出以“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教育理念统领本科教学工作,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通识教育”强调基础教育、平台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作为理工类院校还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按类教学”强调:按大类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对有不同优势的学生开展分级教学,对有不同兴趣、不同就业去向的学生实行分流教学;尊重学生个性,设计学分,倡导学生自主教育。“倡导探索”强调建设基于研究的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质和科学素养。

2.强化服务理念,大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和谐管理提倡以尊重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增强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促进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我校深化内部管理改革,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深入教学、科研和学生人才培养工作第一线,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师生做好服务工作。如计财处为方便和简化职工报销手续,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办事程序,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学生处资助办每年暑假设24小时资助热线,提前把资助政策资料寄送到学生家,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教务处、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针对学生关心的问题经常举办各种咨询活动,帮助和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信息中心设立了长期为全校师生提供各种帮助的服务台,每天都有专业技术人员接听咨询电话,处理技术问题,极大地方便了全校师生。

四、民主管理是和谐管理的保障

和谐校园的要义在于人人参与和人人享有。和谐管理强调要通过公开公正的民主管理,使师生员工平等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权利得到保证、合理的诉求和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主人翁地位得到落实,从而激励全体师生员工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使学校的建设事业凝聚最广泛的力量。

1.尊重和保障师生员工民主参与的合法权利。民主管理在于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和公平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我校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等的作用,凡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等,都要请广大师生员工参与讨论,广泛听取意见;每年定期召开教代会,校领导向教代会汇报学校工作、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直接听取教师代表意见;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及时听取和了解他们对教学、管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做到校务公开,发挥网络快速、便捷、互动性强的特点,把学校的重点工作制作成专题,以在线投稿、在线发言的形式放在校园网上,建立网上互动平台,便于师生员工围绕相关专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从而形成学校建设人人参与、对学校事业发展事事关心的局面。学校强化民主参与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使师生员工在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个体的首创精神和独特见解得到充分体现,学校与师生员工形成一个整体。

2.搭建学校与师生员工通畅的信息平台。民主管理还在于对每位师生员工都要与他们平等相待,和谐相处。我校建立了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如长期坚持的校领导接待日, 以及设立的信访办公室、书记校长信箱、校园网BBS校务信箱、信息公告栏等,方便师生员工及时与学校领导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拉近了领导与师生员工的距离。师生员工通过这些渠道可以及时与校领导和相关部门交流自己的意见,反映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合理诉求,同时,学校也能及时了解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帮助解决问题和疏导情绪。学校还定期组织校务报告会、新闻发布会等,向师生员工及时通报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事项和师生员工关注的校园热点;完善问责和答复制度,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并督办落实,不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也要给予说明和解释,体现了管理的和谐。

五、环境管理是和谐管理的基础

和谐校园离不开和谐的环境。和谐管理把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作为重要内容,强调环境的资政育人功能,包括理念、道德、心理等软环境和校园安全与景观建设等硬环境的建设与管理,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精神支撑和条件保障。

1.营造和谐氛围。和谐管理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校园里人与人之间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从而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要建设和谐文化,首先要引导师生员工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把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出解决矛盾的新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新方法。其次要强调师生员工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实现人的心理健康、自身和谐,鼓励师生员工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去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氛围。

2.确保安全稳定。和谐校园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是安全稳定。维护学校稳定,保持安定团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和谐管理的重要基础。我校加大了对重点要害部位的规范管理,对校内的每一处重点部位都登记造册,建立档卡;将图书档案馆、礼堂、食堂、学生公寓、配电室、后勤工程、网络中心以及校内各财务室等与学校集体、师生员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单位纳入重点要害部门进行管理,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安全防火、安全检查和值班守护等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将安全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的课程和生活,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引导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其应对不安全因素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真正体现安全教育的多样性、实用性。

3.美化校园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师生员工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促进身心健康,调节情趣和心理状态等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十分重视,把凝练和培育学校精神作为一项工作重点,运用多种文化资源的组合,在校内建起了“思源春光”、“园厅湖影”、“学海神韵”文化带,包括茅以升坐像、“知行”校训碑、郑振铎塑像、公寓文化墙等在内的30余处独立人文景观,精心打造“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将校园环境的整体化、人性化、开放化和多样化有机结合,实现了校园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

作者:高福廷

第三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包括了“校园物质文化”、“课堂文化”、“课外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校园舆论”等在内的附属于学校载体并通过这一载体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对师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志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能帮助学生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经过不懈努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学生佳作营造艺术美、师生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既重视硬件建设,也重视软件建设,既体现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个性发展,从而实现了我校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面繁荣。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构成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分设施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活动建设和制度建设五个方面进行。

(一)设施建设

近年来,在市、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先后投资上百万元,先后建成综合教学楼、塑胶操场、文化墙、文化走廊、文化艺术浮雕、科普园地、宣传栏、公示栏、电子显示屏、教学楼监控网、校内电话网,改建学校大门、植物园。校园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中西合璧、古今融合的理念,传统中寓于现代,科学中蕴含人文,为校园文化建设搭好了骨架。同时,学校投资建设了一个多功能会议室、三个多媒体教室、三个微机室、一个教职工健身房、多个功能性教室;改建图书室和学生阅览室,新购图书上万册;美化了教职工办公室;实现了多媒体进教室、实验室,电脑进办公室;改造了教室的卫生洁具柜、新增了教室公示栏、图书柜。这保证了师生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为教学现代化、课程改革及班级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环境建设

我校环境建设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书香雅致”的校园环境为目标,通过绿色植物造景、人文景点设置,来塑造校园的整体形象,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校环境以海蓝色、绿色、浅灰色相融合,体现出高雅素洁、协调和谐的校园文化主格调;校园的美化绿化工作以“四季常绿、芬芳美丽”为目标,按照“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盆景点缀为辅”的思路,做到日日有绿意、月月有花香。经过师生近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各种环境要素错落有致、相得益彰;整个校园紧蹙规范、布局合理。

(三)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为指导,按照“求真、崇善、尚美”的办学理念,建构了六大系列的主题教育。

一是以“以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为主题的“办学思想教育系列”,主要分布在校园教学楼、办公楼的醒目之处,阐明了我校“建书香校园,办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和“培养四个学会、四有新人”的办学追求,让师生时时处处受到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及工作作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励、鞭策全校师生永不懈怠、不断创新、争创一流。

二是以“秉承传统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传统教育系列”,主要分布在一进学校大门左侧的文化墙、教学楼天井壁文化艺术浮雕以及教学楼走廊内,其主要内容包括民族精神的内涵图解、诠释和古今名人名言、箴言佳句等有关内容,是师生了解、学习、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园地。以中华传统美德、中华琴、棋、字画简介、京剧简介、音乐圣殿、艺术瑰宝等分别为每层楼道的文化主题,向学生介绍中、西方的文化名人、名言、名画、名曲,名校,增长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三是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系列”,主要分布在两座教学楼前的宣传橱窗内、操场的四周、各功能教室及植物园、草坪的文化牌上,其内容包括《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学第一课》和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讲文明、迎奥运、爱家乡、建和谐”等活动的写照,“岁月如歌、师恩如海、我们共创辉煌的初三毕业生辉煌成绩”的再现等。文化牌上温馨的话语,使学生深刻理解“习惯就是素质”的内涵,从而养成遵纪守法、言行规范、文明自律、全面发展的良好习惯。在多媒体教室、各学科实验室、功能教室,以科学家的格言激发学生严谨治学、不畏艰难,在科学道路上勇于攀登的勇气;在篮球场边,以姚明、刘翔、女排为榜样,在鼓励学生学习奥运明星的拼搏精神的同时,更要学习他们的责任感、爱国心;在乒乓球桌旁巨幅乒乓国手宣传画诠释着中国国家队的乒乓精神——“团结、创新、努力”。以此让每一面墙时刻体现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四是以“学生作品营造艺术美”为主题的“美育教育系列”,主要分布在学校风雨操场及每一层楼道中。走廊上的装饰画是从学生美术作业中挑选的优秀书法、绘画作品,充分展现学生创造美的才能,同时美化了校园环境;既提供了学生相互学习的平台,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发展个性、提升特长,树立了学生追求美的信心。

五是以“普及科学知识,关注科技前沿”为主题的“科技教育系列”,主要分布于英语角走廊内。其内容主要包括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天文地理、历史等科技知识,以此激发起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知识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

六是以“营造和谐氛围,培育创新人才”为主题的“处室文化教育系列”,主要分布于教室、各功能教室及办公室内,其主要内容包括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和与之相应的功能教室文化,努力营造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文化氛围。

(四)活动建设

活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血脉,它丰富活跃着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

1.开展贵阳十七中“树学子形象,创和谐校园”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体验,营造文化氛围,展现学生风采,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

(1)学校将学生礼仪、课间操、眼保健操、卫生大扫除等情况作为评价班级的重要指标。鞭策学生从小事做起、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展“知荣明耻”中学生十大不文明行为教育讨论会,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不文明行为,并以文明行为作为十七中学子的行为要求。各班制定了《行为规范管理措施》;在“爱护公物活动月”各班签订《班级承诺书》。学校将损坏的公物和设施摄录下来,制成专辑,在班会课上组织全体学生观看。通过认识丑、揭露丑、痛斥丑来宣扬美;设计专刊在全校展出,相互监督,增强爱护校园环境意识。同时,在学雷锋月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2)作为“贵阳市市属中学升降国旗制度执行优秀学校”,我们严格执行升降旗制度,组织学生观看《敬礼,五星红旗》,让学生感受庄严、威严之美;组织旗手竞选及主旗手简介、升旗班简介,让学生把它看作为班集体争荣誉之事;升旗仪式上不同班级的老师或同学的演讲,短文朗诵以及各种形式的主题升旗仪式,使升旗仪式既庄严又有实效。近年来,我们开展的“爱国旗、唱国歌,说好普通话”,“知荣辱、学做人”,“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学八荣八耻,用文明礼仪”,“给灾区学校送去一缕温暖阳光”、“绿丝带献爱心助残活动”、“抗凝冻,保民生、献爱心”、“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赠”等主题升旗活动,对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教育。

(3)开展“同享知识,共建和谐”读书活动周活动和开展《向你推荐一本好书》演讲比赛。让学生从小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在校园内形成爱读书、想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氛围。

(4)坚持开好每年的田径运动会和达标运动会以及“阳光体育”活动。组织“阳光伙伴”篮球赛、乒乓球赛、教职工运动会,举行了“百米长卷迎奥运”大型书画表演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课余生活,发扬了体育奥林匹克精神和团结互助的良好校园风气。每天早晨步入十七中校园,可以看到各年级同学们随着律动的音乐快乐地进行着各项体育活动,师生共同锻炼,校园里充分呈现了当代中学生健康之美、师生和谐之美。

(5)2008年5月,贵州省开展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我校以家长、学生、教师共倡议、共签名、共宣誓的形式向全省中小学生发出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倡议,校园内形成“人人讲道德,个个树文明”之风:2008年9月,贵州省开展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之四——“传承中华美德创书香校园”活动——在我校启动。我校学生通过校本课程教材《中华传统美德读本》的学习及相关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形成了传承中华美德,创书香校园的人文气氛。

(6)加强了学生艺术团体的建设,成立了学生军乐队、舞蹈队、合唱团、文学社、记者站及美术兴趣小组,积极参加市、区文艺汇演、社区庆祝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合唱比赛、广播操比赛以及书法、绘画、摄影、手工艺品、科技小制作展览等活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校德育和美育工作,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多样化、普及性、艺术性的特点。

(7)充分发挥团委、少先队、学生会的教育作用,营造抓示范促整体的氛围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团委、学生会通过组织“手拉手”活动、举办业余团校、办手抄报、办校报、培训升旗手、到社区为孤寡老人做好事、组织扫墓活动、组织训练军乐队和其他文艺社团、开展争当优秀少先队员和合格共青团员等活动,使广大团员、少先队员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和提高。2009年以来,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为学校、为社会做好事,例如在开展“三创一办”活动中组织青年教师当义工、到薄弱学校开展“送课下乡”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学雷锋环保活动,到黔灵乡开展“植树节”活动。

(8)我校充分利用校广播站、宣传栏、壁报栏、校园小报、读书征文比赛、文学、艺术、心理、历史等文化讲座和法制、安全、交通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校园到处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利用读书、征文比赛、主题班会等活动以及每天中午的“校园之声”营造了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先进文化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2.学校工会充分发挥发挥好党总支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每年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节庆祝活动、元旦庆祝活动、春游活动、教职工运动会、参加社区文化节活动;关心教职工的生活——组织集体生日烛光晚会、慰问生病住院的教职工及家属、组织教职工体检。工会购买了跳绳、毽子、乒乓球拍、羽毛球拍发到每一个教研组、年级组、行政办公室,大力倡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健康的保证,健康是工作学习的本钱”的理念,鼓励、支持、方便教职工进行体育锻炼,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教职工的体质,提升教职工的生命质量。

3.全员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使每个人都是校园文化主旋律中的一个音符。因此,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了“人人有研讨的参与机会,人人有展示的锻炼机会,人人有科研的经验成果”活动,引导教师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举办了课改论坛、师德论坛、敬业爱岗演讲比赛,形成了人人关心校园文化、人人参与校园文化的良好局面:在学生中开展了“校园文化牌设计”、“绿色班级评选”、“文明班级评选”等活动;在教职工中开展校风、校训、班风、学风的征集,激发了师生爱我校园、美化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以教育教学科研为先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自编德育校本课程教材,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我校结合国家“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应用研究”,根据初中生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完善。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组织的“动机需要意志伴”、“青春的烦恼”等主题班会,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好评。学校设置有心理咨询信箱,学生可通过此信箱反映自己心理困惑的问题,相关老师给予疏导、化解,妥善解决,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008年学校组织部分教师编写了德育校本课程教材《中华传统美德读本》,意在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这本教材全校师生人手一册,通过开办教职工学习讲座培训,使教师加深对这本教材的理解,更好地讲授这本教材。要求政治课、历史课有机地渗透中华传统美德,尤其是初一年级思想品德课要结合《中华传统美德读本》讲授,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讲授该读本,要求三年内授完课本的每一篇章。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名句名段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用好《中华传统美德读本》,立项校本德育科研课题“中华传统美德与当代中学生行为规范”,扎扎实实地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实到实处,更好地促进我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五)制度建设。

如果把校园文化建设看成一个整体,比作一个完整的人,基本建设是躯体,环境建设好比外衣,文化建设是眼睛,活动建设是血脉,那么制度建设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大脑和灵魂。它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品位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性、先进性、科学性和人文性。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班子成员多次就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研讨。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制订了《贵阳十七中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贵阳十七中教师礼仪规范》、《贵阳十七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文明班级评选方案》、《绿色班级评选方案》、《亮丽办公室评比方案》、《亮丽教室评比方案》、《贵阳十七中师德专项教育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实施方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实施方案》等,为促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制度保证。

三、几点体会与思考

1.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联系学校发展实际,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从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方面,构建校园文化体系。

2.校园文化建设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有计划、有目标,分批建设,逐步完善。校园文化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做好细节上的一点一滴的经营和积累,而不是将外在的文化细胞移植于学校体内,要结合时代要求、学校发展目标、办学特色而逐渐生成。在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始终遵循了“求真、崇善、尚美”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精心设计、耐心经营校园中的每一个角落,让师生与花木交流,让墙壁开口说话,使环境处处育人。

3.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积累于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体现于师生员工的一言一行,需要全校联动、全员重视。根据这一点,我校确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体系:学校党政领导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师生员工全员参与,整体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总之,我校通过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铸就了“文明、竞争、合作、创新”的校风,增强了学校内功,保证了办学方针和办学理念的贯彻落实,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周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言文字类论文范文下一篇:妇产科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