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系稳定研究论文

2022-04-23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金融体系稳定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房地产行业和金融业两个行业的不断发展,其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从而使两者之间的风险传递更具有敏感性和迅速性。文章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对金融体系稳定性影响的5个传导机制,并通过分析山东省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指标对房地产价格变动对金融稳定性影响做出基本判断,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金融体系稳定研究论文 篇1:

金融稳定界说:定义、内涵及制度演进

[内容摘要]金融稳定,是指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制度安排合理,有效发挥风险配置、资源配置等核心功能的运行状态。金融稳定具有“公共品”的性质。金融稳定具有宏观(系统)性、动态性、效益性和综合性。金融稳定制度的演进与政府对经济实行管制的职能及中央银行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贯穿着金融风险—金融动荡—金融治理(管制)—金融秩序(稳定)这一政府和市场重复博弈的主线。

[关键词]金融稳定;金融政策;金融制度变迁

一、金融稳定的定义

金融稳定的定义和内涵如同变幻的金融形势一样捉摸不透,国内外学者对金融稳定的有关定义看法不一,众说纷纭。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如果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货币、汇率和资产价格等现状表象的外延描述入手似不能充分揭示金融稳定的内在规律性且有循环论证之嫌,西方国家学者常用的否定式判断即从金融不稳定的角度分析也不宜列入我们的定义范畴,逐一列出金融稳定的实现条件而缺乏理论的抽象和概括力去提炼而显得不够简洁、确切,扩展金融稳定的外延将其等同于大而化之的金融发展、效率、结构和安全结合的综合体,则似乎湮没了其本身特性而难以为人所识。

比较而言,金融功能说和管理系统性风险说涉及了金融稳定实现过程中的有关本质规定性的问题,具备对现实较强的概括力、解释力和一般的适应性,逐渐为更多的国家和学者所采用。我国于2005年推出的首期《中国金融稳定报告》采用了金融功能说。管理金融风险说的概念则提出了更具一般性的命题,增强了对金融稳定内在属性的深刻认识,并可为下一步的政策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进一步地,基于金融制度促进经济增长,是与其金融功能的发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金融制度或者金融体系演进的核心标志是金融功能的升级,并且金融功能的扩展和提升,金融制度的变迁在其间起着关键性作用以及风险配置功能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功能之一等理论观点的认知,我们尝试从“制度—功能”的分析视角给金融稳定下一明确的定义,即金融稳定,是指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制度安排合理,有效发挥风险配置、资源配置等核心功能的运行状态。

具体而言,金融体系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认为处于稳定性的状态:(1)对金融风险进行评估、定价、分散和管理,将其合理配置到承担风险的市场主体;(2)促进金融资源跨地域、跨时间的有效配置,并以此促进其他经济金融活动;(3)在受到经济金融体系的内外部冲击或经济失衡加剧时,金融体系仍然能履行其核心功能。

二、金融稳定的内涵

(一)金融与金融稳定

1.金融与货币。现代金融在市场经济的核心地位及其广泛的影响力是与信用货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用货币能够提供最终形式的支付和具备普遍接受性、实用性特点,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交易主体对其的信任,从而消除了交易中的“需求的双重巧合”。

考虑到信用货币难以在任何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和个人的交换需求相匹配,市场主体为获取预期的购买力,可能愿意为使用信用货币的交换媒介服务提供补偿,进而促成对金融的深层次理解:即金融是将信用货币的交换媒介功能暂时让渡出去,以获取较高价值储备的承诺。[1]进一步地,金融促进了跨时间和跨空间的经济活动过程,放大了信用货币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由于交易主体的承诺能否兑现具有不确定性,且流动性和可接受性不如信用货币的金融工具数量的增加,改变了金融最初聚集流动性的性质等,[2]使得金融市场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

2.金融与实体经济。通常认为,现代经济中的金融体系发挥着促进实体经济资源在不同经济活动中的有效配置、弥合市场主体的流动性偏好不匹配、实现经济金融风险的定价配置和管理等作用。但是,金融体系也暗含着内在的脆弱性,如信用货币的合法债权不能及时获得偿付、金融系统中的交易不能得到清算等。这种内在脆弱性来自于对手方风险、市场和流动性风险、支付系统的内部联系和信息等问题,并带来了羊群行为、多米诺骨牌效应、银行挤兑和其他形式的金融传染等系统性风险。

3.金融与公共政策。金融的稳定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但它也经常是与市场失灵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内生的不稳定性,不稳定意味着低水平的储蓄和投资、财政成本和GDP的损失等,[3]容易给经济金融体系带来动荡。事实上,仅靠市场主体的私人动机和活动并不能带来定价效率以及资本和金融风险的有效分配,因此维护金融及其稳定性便成为政府关注的目标,此时由公共政策进行介入或者实现私人和集体行动的适当结合,可以鼓励更好结果的出现。[4]

(二)金融稳定的理论内涵:不同视角的审视

1.金融稳定具有“公共品”的性质。金融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供给的非排他性和较强的外部性等特点,容易产生“搭便车”等道德风险问题。金融的公共品性质根源在于信用货币制度。信用货币的计价单位和普遍可接受性等明显地属于公共品,与国家维护法制和秩序、加强国防巩固安全等在目标方向上具有一致性。

金融稳定具有与金融类似的外部性和其他的公共品特征。社会公众希望保持金融稳定,但个人或单个团体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阻止银行破产、系统性银行问题的发生。金融稳定的持续提供会使社会公众受益,且个人从中受益并不妨碍别人获益。在现代经济的条件下,政府提供金融稳定“公共品”,实际上表现为一整套金融体系稳定的制度规则的供给及其制度的良好执行。

2.金融稳定具有宏观(系统)性。金融稳定的概念较为全面、系统,它不仅涵盖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管理框架,也将把对金融体系稳定产生重要影响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及运行环境、财政状况纳入视野,从而需要各组成部分的紧密配合、协同运作。金融稳定并不是要求整个金融体系的所有部分都能够一直处于或接近最佳状态。[5]中央银行应立足于维护整个宏观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密切关注银行业运行态势的同时,将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动态及风险纳入视野,重视关键性金融机构及市场的运营状况,注意监测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跨市场、跨机构乃至跨国境的传递,保持金融体系的风险配置、资源配置等基本功能的顺利运转,会同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处置可能酿成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

需要指出的是,金融体系的稳定也是微观金融主体与外部经济金融及体制环境、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等相互作用的结果,金融体系的稳定并不排斥而是依赖于微观金融主体重要作用的发挥,金融稳定总体制度框架的实施是以微观金融主体的自稳定性为前提的。虽然微观金融主体的自稳定性并不直接构成金融体系整体的稳定性,但如果没有微观金融主体的自稳定性及其适应性的调整,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概而言之,宏观整体的金融体系稳定与微观金融机构的自组织稳定性之间的作用机制是我们理解金融稳定的宏观性(系统性)特征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3.金融稳定具有动态性。金融稳定是一个恒久动态、不断发展的概念,是以市场主体的预期为基础、依赖于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动态过程。金融稳定的标准和内涵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并非是一成不变而固化的金融运行状态。金融稳定并不追求金融机构“零倒闭”下的、静态的稳定,而是追求市场约束有力、优胜劣汰机制平稳运转下的动态的稳定。事实上,如果一家金融机构的倒闭是经济体系自身调节的结果,并未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也应视为属于稳定的范畴。

进一步地,金融稳定的制度架构是在社会主体动态的博弈均衡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金融稳定制度安排以充分利用经济机会实现金融发展,这实质上体现着一种博弈均衡向另一种博弈均衡的变迁。健康的金融机构、稳定的金融市场、完善的监管框架和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的内部及其相互之间会进行策略、结构和机制等方面的调整及其互动博弈,形成一种调节和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整体的流动性制度架构,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金融形势。

4.金融稳定具有效益性。金融稳定不是静止的、欠缺福利改进的运行状态,而是增进效益下的稳定。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要着眼于促进金融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分摊和处置,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的提升,改进和完善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建立在风险有效分摊、效率不断提升、资源优化配置和抵御风险能力增强等基础上的金融稳定,有助于构建具有可持续性、较强竞争力和良好经济效益的金融体系。很难想象,长期积弱、效率低下的金融体系会带来一国持久的金融稳定。

进一步地,金融稳定内在的、深层次的效益性要求,需要我们从一种宏观整体的社会制度变迁的动态效率的视角来进行审视,既要通过保持一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实现短期内经济增长的配置性效率提升,更要在经济金融体制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促进经济金融长期稳定增长的政治、经济和法律体制框架下的适应性效率的提升。

5.金融稳定具有综合性。金融稳定作为特殊的“公共品”,是事关经济金融全局的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性、社会性、法律性和政治性等因素,彼此交错纵横,需要从理念、制度、政策、机构和技术等不同层面,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及方式(包括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手段等)作用或影响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才能实现,从而在客观上要求对金融稳定施行的政策意图、政策措施和政策工具乃至制度变迁的背景兼具综合性的整体考量。如运用短期利率等有关货币政策工具来稳定金融体系,借助审慎监管等手段来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采取宏观审慎分析、保障支付清算体系运行、提供紧急流动性援助等较为独立的政策工具来维护金融稳定等。上述政策工具的实施,彼此之间有时会存在冲突,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和协调好各种政策工具的实施力度、时机和节奏。

(三)金融稳定的政策内涵:科学与艺术的权衡?

1.金融稳定具有较低的可预见性,需要确立清晰的分析框架。政策制订者的最高目标就是要设置好机制和框架,防止金融问题演变成系统性问题或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实体经济,但同时还不能影响到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或发挥其他功能。[6]评估一国的金融稳定状况,不但要充分考虑金融体系的危机演变,分析其相应的冲击和传导机制,而且要前置性地对金融稳定的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引致金融危机的风险源和金融脆弱性的生成机理,并需将实施金融稳定政策工具的传导滞后效应纳入评估的范围。

从目前金融业的现状看,考虑到准确预测金融危机的发生十分不易,且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各有差异,国际社会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框架置于同等的地位,不断努力建立、健全金融危机的阻遏机制和应急处置的框架和机制。

2.金融稳定的评估需要对多种因素综合加以考虑,不宜采取简单、宽泛的数量标准来进行衡量。金融稳定所具有的多重特性,使得目前国际上对于准确衡量金融稳定尚无一明确、规范的标准和尺度,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加深对金融稳定的认识来完善。着眼于金融体系整体评估工作的实际进展,我们需要对金融稳定相关的各种要素,包括制度的、市场的、机构的、经济基本面等因素,历史的纵向比较因素,国别的横向比较因素等,进行多角度、宽口径的分析和衡量,从而切实掌握和判断单个的风险或系统性的风险对金融稳定的综合影响程度,为及时制定有关的金融稳定政策奠定较好的基础。

3.金融稳定的政策目标要注意与其他经济政策目标的协调。对大多数中央银行而言,金融稳定已成为其设定的重要目标,但关键在于政策制定者如何在作出决策时权衡和考量该目标与其他政策目标的关系,即实现金融稳定政策与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等不同目标间的协调。

(1)政策目标之间协调的核心在于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即金融稳定与其他政策目标加以比较时,其权重如何?一般而言,货币(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在中央银行的决策制定中居于首要地位,金融稳定的目标往往在其次位考虑,因而在许多情形下,如果金融稳定的目标本质上是属于辅助性的且侧重于增强其他政策目标确认的政策措施的合理性时,其权重不宜过高。如果金融稳定在多项目标中赋予了过多的权重,可能会在边际上损害货币政策实现的目标。中央银行如果采取过于积极的金融稳定政策,可能带来严重的道德风险。[7]比如,当采取紧缩政策时,政策制订者将关注金融市场产生过度反应的可能性,或者资产价格缩水显示出的一些部门的金融脆弱性。此时,给予金融稳定较多的权重将使得上述担心更为突出,并可能降低货币政策保持价格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效率。

当然,货币政策的目标与金融稳定在长期上是一致的,价格稳定政策有助于实现金融稳定,而金融稳定也有助于提高金融调控的效率。但是,对于两者在短期内可能存在冲突的情形,需要我们把握好上述政策目标之间的协调。

(2)政策协调时,需要更加重视财政政策和金融危机管理政策之间的密切联系。[8]金融监管和财税政策的目标是要给金融机构经营构成适度的压力和激励,并营造较为宽松的环境,促进其稳健经营,保持与金融稳定政策的大体协调;财政注资等支持性政策、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行使及监管过程中的及时校正措施、风险处置政策等在金融危机管理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需要加强各部门在危机管理时的沟通协调。

4.金融稳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全局和局部、长远和短期、稳定和效率等方面总体权衡取舍的反映。金融稳定政策有时候具有多重目标(如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保障金融交易的及时清算等),采取的政策工具(独立的金融稳定政策工具、辅助性的金融稳定政策工具等)较为多样,可能导致政策效果上存在一些冲突。例如,基于审慎性监管的要求,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增加资本金的政策,会引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资本配置效益之间的权衡,因其一方面增强了银行吸收风险、抵御冲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银行资本的机会成本,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使得商业银行的收益减少。

又如,在金融危机中,执行“金融安全网”制度中的最后贷款人职能具有注入流动性、稳定市场信心的重要作用,在短期内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但如果实施的条件限制不严,也会损害市场的自主调节机制,增大通货膨胀的风险,不利于长期的金融稳定。因此,在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时,政策制定者们需要统筹考虑经济、政治和制度等综合性因素,缜密分析相关的经济指标值,慎重权衡政策实施及其效果的优劣。在这个意义上讲,金融稳定政策深刻地折射出一国居于主导地位的经济思潮、政治经济体制的互动博弈甚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甚至需要胆略,是政策制定者们需要正视的一个恒久的课题。

(四)金融稳定的几个判断

1.金融风险是金融不稳定的基本要素。金融本身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现实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累积增加了金融的脆弱性,并直接构成了金融不稳定的基本要素。但是,金融风险的存在本身并不构成金融不稳定的根源,如果金融体系能较好地进行风险管理、转移和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及其传导,也不会构成金融不稳定。

在金融体系中,金融市场具有横向风险分担的功能,金融中介具有跨期风险分担的功能,但上述功能的发挥受制于银行贷款的高度异质化特征、维持良好融资关系的考虑和金融市场及其制度框架的运行效率等因素,可能导致金融市场以价格暴跌或长期的超低交易量形式分散累积的风险损失、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集中于金融体系等,并由此成为金融不稳定的根源。

2.价格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条件。维护金融稳定需要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价格稳定便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相对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给市场主体以稳定的预期,保持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欠缺价格稳定的经济环境下,市场主体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交易及金融制度运行的成本升高,储蓄转化投资的机制易遭遇“梗阻”,从而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难以保持金融稳定。

当然,价格稳定并非实现金融稳定的充分条件,稳定的低通胀率并不必然带来金融系统的稳健运行。金融失衡或不稳定的情形在稳定的价格环境下有时也会累积和发生。

3.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银行业是以货币和信用为基础的行业。银行业的重要金融媒介功能、在金融业的规模和份量、与支付清算系统的“天然联系”及其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作用,决定了银行业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表明,较之于证券业、保险业,银行业在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担和校正纠错机制方面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和脆弱性,其发生不稳定的情形进而危及金融体系稳定的概率也大大高于证券和保险行业。

4.金融稳定是金融安全的基础。金融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稳定是确保一国金融安全的重要基础。在一国出现金融市场大幅动荡、支付清算体系运行受阻、不少金融机构倒闭破产等金融不稳定的情形下,是不可能有任何国家金融安全可言的。当然,金融体系的稳定状态并不必然带来绝对的金融安全。运行稳健、功能完善、效率良好和制度安排合理状态下的金融稳定可以为金融安全奠定有力的基础;过度管制、效率低下和制度结构失衡状态下的暂时或表面的稳定状况则会损害金融体系的诸多功能,增加其脆弱性,酝酿着金融风险。

四、金融稳定的制度演进和发展

金融稳定制度的演进与政府对经济实行管制的职能及中央银行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贯穿着金融风险——金融动荡——金融治理——金融秩序这一政府和市场重复博弈的主线,随着经济金融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并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或动荡之后“高调登场”,体现了中央银行初始职能的新近回归及其总体上螺旋式发展的趋势,深刻佐证了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这一内在规律。

Bruni(2003)[9]将中央银行的发展划分成四个阶段:(1)在18、19世纪的前古典时期,中央银行主要向政府提供优惠融资以换取银行券发行的垄断权;(2)在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的古典时期,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保持金融稳定,包括维持货币和黄金的可兑换性、履行金融监管职责等;(3)在20世纪30、40年代—80年代的传统时期,中央银行主要关注于可调节的货币管理;(4)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现代时期,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

从金融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在Bruni所述的古典时期,部分准备金的银行体系下存在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对货币存量产生有害的收缩机制,这样就产生了对最后贷款人的需求,而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的优势能够创造出高能货币,满足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从而逐步形成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中央银行承担最后贷款人这一职责,是人们对维护金融稳定进行早期探索和努力的结果。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是金融稳定制度演进中的重要阶段。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直接催生了作为反危机应对措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诞生,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迅速发展及其对全球影响力的不断增大,相继被许多国家采用。现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在同一时期也基本确立,并逐渐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丰富了金融稳定制度的内涵。

上述有关金融稳定制度安排的施行,促进了金融业的稳健经营,使得西方各国在20世纪30、40年代—80年代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央银行对金融稳定的关注逐步让位于货币政策的调节性管理,金融稳定问题逐渐淡出了金融决策层的视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飞速发展,古典时期经济学所描述的一些情形如金融脆弱性、价格——工资弹性、国际资本流动等逐渐在金融实践中复归,金融动荡或危机导致的破坏性后果十分严重,古典时期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理由似乎重新显现。[10]这些推动人们对以往的制度安排进行深入的思索和重构,从而提出了“金融安全网”的概念。金融安全网是一个保护金融体系稳定与安全的一系列精密机构的体制系统。[11]一般包括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金融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三个组成部分。金融安全网的三个部分紧密相关,需要加强协同形成“合力”,以实现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墨西哥、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等国相继爆发的金融危机或动荡极大地震撼了各国政府和学术界,进一步推动了对金融稳定问题的研究,逐步将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外部冲击、金融监管独立性和公司治理、破产框架、会计标准和准则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健全纳入到金融稳定整体框架的分析视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末推出了“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全面评估、监测成员国及其他经济体的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脆弱性。根据《货币与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等9个标准和准则,FSAP从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健性和透明度、审慎监管对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影响、金融基础设施的有效性等方面评估一国或地区的金融体系是否稳健。

五、结论性评价

金融稳定的基础性理论是较为薄弱的研究领域,目前尚缺乏对金融稳定深入分析的理论框架和范式,导致学者们对金融稳定的定义、内涵及其制度演进等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总体来看,对金融稳定的定义和内涵需要从整体、系统性的高度予以分析和概括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共同特征之一,在此基础上的政策性内涵分析及其作用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效应,便成为制定金融稳定政策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金融稳定制度历史演进的进一步考察,可以较为深入地理解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有关“稳定—效率”这一对永恒矛盾的动态组合和螺旋式发展,更好地探究金融稳定制度框架演进的内在规律性,便于政策制定者们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统筹安排,及时进行制度变革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降低改革的阻力和减少成本,推动金融稳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Schinasi,G.,2004,“Private Finance and Public Policy ”[Z],IMF Working Paper,No.120.

[2] 同上。

[3]Crockett,A.,1997,“Why Is Financial Stability a Goal of Public Policy? ”[C], paper at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s 1997 symposium, “ Maintaining Financial Stability in a Global Economy,” in Jackson Hole, Wyoming, August 28-30.

[4]Schinasi,G.,2004,“Private Finance and Public Policy ”[Z],IMF Working Paper,No.120.

[5]Schinasi,G.J.,2005,“Preserving Financial Stability ”[R],IMF Economic Issues,No.36.

[6]Schinasi,G.J.,2005,“Preserving Financial Stability ”[R],IMF Economic Issues,No.36.

[7]Ferguson,Roger W.,2002,“Should Financial Stability Be An Explicit Central Bank Objective?”[C], paper prepared for Challenges to Central Banking from Globalized Financial Systems Conference at the IMF in Washington, D.C., September 16-17.

[8]Goodhart,C.A.E.,2004,“Some New Directions for Financial Stability?”[Z],Per Jacobsson Lecture,June.

[9]Bruni,F.,2003,“Financial Stability Policies as Challenges for Modern Central Banking”[C], ONB 28th Economics Conference,June15-16,Vienna.

[10]同上。

[11]Santomero,A.M.,1997,“Deposit Insurance:Do We Need it and Why?”[M].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August.

Financial Stability: Definition, Connotation and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Duan Xiaoxi

reflects the main clue of repeated game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of mode of “financial risk—financial turmoil—financial governance(regulation)—financial order(stability)”.Key words:financial stability; financial policy;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change

[ 收稿日期: 2006.12.7责任编辑:单丽莎 ][

作者:段小茜

金融体系稳定研究论文 篇2: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

[摘要]随着房地产行业和金融业两个行业的不断发展,其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从而使两者之间的风险传递更具有敏感性和迅速性。文章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对金融体系稳定性影响的5个传导机制,并通过分析山东省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指标对房地产价格变动对金融稳定性影响做出基本判断,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区域金融稳定;住房

[DOI]1013939/jcnkizgsc201901085

1引言

房地產行业是国民经济中比较重要的行业,对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房地产价格的变动本身不能导致金融一个区域的金融风险,其价格变动导致的个人或企业对银行清偿能力的不足则是威胁金融体系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文献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BORIO(2001)从抵押物价值评估方式的角度上分析,虽然银行为了确保自身的财产权益和贷款安全以购买的房产作为抵押,但是,当房价上涨时,房产价值的增加会助长信贷扩张能力,而在房价下降时则会缩紧信贷扩张能力,即信贷紧缩。PAUL(2001)认为,房产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未来现金流、贴现率、折旧等因素,但是,银行本身是不能准确预测到这些未知信息的,只能根据以往及现在的数据和经验分析来测算房产的价值,所以,当经济形势发生巨大改变时,银行就会遭受到大量的损失。

2作用机制分析

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可以通过影响银行的信贷关系进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文章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分析房产价格与金融稳定性的联系:

第一,住房抵押。个人或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可能会以房产作为抵押品以获得信贷资金,当房产的价格下降时,银行的权益会发生损失,进而造成信贷紧缩,因此,为了达到资本金要求,银行可能会变卖资产并减少贷款的供给;相反,当房产价格上升时,可能会造成借款人财富增加的错觉,即财富效应,个人对银行的借贷能力增加,从而提高了个人的杠杆率,同时银行也会面临更多的资产暴露风险,使整个金融体系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

第二,贷款买房。贷款买房和住房抵押的性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今社会居民购买商品房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按揭贷款购房,当商品房价格上升时,银行的贷款风险减小,银行权益资本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消费者对房产预期价格上升效应的存在,银行也提高了自己的信贷扩张能力和对个人或企业的信用额度,如此循环反复,从而可能会形成房地产泡沫,使金融体系更加脆弱,可能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

第三,房地产开发贷款。现如今,房地产企业开发融资主要是来源于开发贷款、公司债券、预收账款等,其中开发商对某地产进行开发的资金主要是来源于向银行的贷款。房地产开发商所获得的银行的信贷能力主要是取决于所开发地产的价值,当房地产价值上升时,其获得的信用贷款能力也得到提升,从而可能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资金,加强对房地产的投资力度,进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但又存在着潜在的金融风险,当房产价格下降时,银行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从而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定。

第四,带动作用。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由乘数效应,当对房地产进行投资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会带动关联行业的发展,如建设房地产所需要的钢材、水泥、玻璃等原材料、家电行业以及房产建筑、物业等服务业的发展。当房产的价值提高,开发商会更多地进行房地产投资,关联行业在银行的派生存款就会增加,从而使银行的资产和权益资本就会增加,所以投资房地产的带动作用对金融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第五,资产、负债时间上的错配。房地产的开发周期长,因此,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是长期的。然而,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部分,主要来源于累积的活期存款,即负债主要是短期的,这与贷款在时间上是不匹配的,资产和负债有效久期不同,从而使银行本身面临着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威胁着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3基于山东省房地产价格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如下表所示,文章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将2006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基数,以此对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GDP在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基础上进行价格调整以得出实际价格或实际收入。

由上表可知,2007—2016年这10年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的增长率为61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年间的增长率为9075%,人均收入将近翻了一倍,通过GDP在10年间的增长率也可以看出,国民总收入也大约翻了一倍,与其基本一致,均大于房价的增长率。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山东省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说明在2007—2016年,从大体上来看,山东省的房价是不存在泡沫的。另外,有专家认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值的正常区间是10%~20%,由表可知此值也在合理区间内,也说明了山东省对社会固定资产中对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程度还是比较合理的。

4政策建议

第一,从房地产市场的角度。现今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为了避免因房产资金过度依赖银行的贷款,房地产企业应当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融资,实现房企融资方式的多元化,比如通过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基金融资等等途径,从而降低房地产市场信贷规模扩张给银行体系流动性带来的压力和风险,通过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从而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第二,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角度。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遵守金融纪律。当房价上涨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可能更多地进行信用扩张,在有房产作为抵押品的情况下更多地将贷款发放给借款者,从而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更多资产暴露在风险中,当房产价格一旦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将会增加,损失非常巨大。所以,银行应当遵守金融纪律,完善自己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建立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减少甚至避免损失的发生。

第三,从政府的角度。当房产的价格上涨时,处于上行的经济形势掩盖了真实的潜在风险,从而可能导致市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使市场失灵。因此政府需要出台一些政策使房产的价格处于合理价格区间内,比如,当房价过度上升时,政府可以加强土地管理以防止房地产价格的过度上涨。同时可以通过多个途径供应房地产市场产品,比如可以增加经济适用型住房、廉租房、保障房等。另外,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抑制房产的投机行为。通过增加供给或者减少需求来控制房产的价格。最后,政府相关机构应该加强金融监管,避免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过度涨跌,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温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BORIO C,CRAIG F,PHILJP I.Procyck uca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financial stability:issues and policy options[R].BIS Papers,2001(1).

[2] CAREY M.Feeding the fad:the Federal Land Banks,land market efficiency and the farm credit crisis[R].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3] 雷小玲山东省房地产市场与区域金融稳定关系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6.

[4] 胡国,宋建江.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区域金融稳定[J].上海金融,2005(5):51-53

作者:李忠田

金融体系稳定研究论文 篇3:

公共金融教育与中央银行沟通探究

摘 要:面对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采取了各种应对策略。公共金融教育与防范金融风险间的关系,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金融宏观调控部门,在公共金融教育中承担着责无旁贷的重任。

关键词:公共金融教育;中央银行;沟通

面对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采取了各种应对策略。公共金融教育与防范金融风险间的关系,再度引发各方的关注。花旗银行金融教育办公室名誉主管布莱恩•路易斯(2008)认为:公共金融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现在作出判断尚为时过早,但全球应共同研究公共金融教育在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这里所指的金融教育,不同于高校里的金融专业教育和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而是公共金融教育,旨在提高全民的金融素养,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全体国民传播金融知识、培育金融意识和塑造金融行为。

一、普及金融教育势在必行

近年来,各国中央银行、各类监管机构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对公共金融教育重要性的的认识不断提高,并实施了一系列推动公共金融教育的举措。究其原因,与金融大众化、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等方面密切相关。当前,在全球深受金融危机困扰的背景下,对公共金融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金融大众化与金融教育

伴随金融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金融活动广泛渗透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公众参与金融活动日渐频繁。金融政策的调整、金融产品的开发以及金融市场的波动,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公众能否充分享受金融服务,能否有效促进金融的健康运行,都与公众金融素养的高低密切相关。由于金融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对于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事业发展来说,培育全民的金融素养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教育

随着金融创新日益活跃和金融服务日趋多样化,债券、股票、外汇、基金、信用卡、住房按揭、家庭理财、网络银行等金融概念快速渗透到公众生活中。但是,金融产品复杂性的不断增加,使得公众在眼花缭乱的金融产品和变幻难测的金融市场面前有时显得力不从心。在金融服务获取渠道日益增多和投资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如何明智地投资理财,普及金融教育的重要性日显突出。

(三)金融安全与金融教育

公众一方面享受着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和收益,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潜在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既包括市场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也包含人为操纵的金融诈骗风险。长期以来,在金融风险的防范上,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而对普及金融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公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对金融体系的信心,是金融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反之,公众金融素养的缺失,对金融安全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这次金融危机引发我们再度的反思,公共金融教育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中央银行重视金融教育的动因

(一)普及金融教育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随着预期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货币政策正逐渐演变成一门管理预期的艺术。对公众的投资和消费等支出决定而言,关键取决于长期实际利率,而长期实际利率的水平及其变化要受到未来利率预期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因此,能否成功地管理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和利率预期,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一方面,央行需要引导公众的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使其锁定在物价稳定目标的水平上;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名义利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对未来政策利率走势的预期,因此,央行需要有效管理市场对未来政策路径的预期,从而影响整个利率期限结构。

伴随着金融教育的普及和公众金融素养的提升,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进一步优化,中央银行预期管理的效力不断增强,有利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

(二)普及金融教育有助于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

稳定的金融体系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重要基础。从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来看,央行政策利率的变动,通过引起中长期利率、股票价格和汇率等资产价格的相应变动,影响经济主体的融资、储蓄和投资决定,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金融体系成为了连接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核心纽带。

不断提升的公众金融素养,通过多种途径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如果公众具备了相应的金融知识,有利于其比较不同金融产品的特性,做出相对理性的投资和融资决定,这将会促进金融部门的正当竞争和创新,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若公众能更好地权衡风险和回报,对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有效的管理,将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公众金融素养的提高,将会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监督金融机构对风险进行更审慎的管理,并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普及金融教育既是中央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中央银行自身建设的需要。尽管大多央行都将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但其终极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公众金融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助于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有助于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这些正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正是中央银行重视金融教育的动因所在。

三、普及金融教育与中央银行沟通相得益彰

在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沟通已成为一项无法替代的重要工具。中央银行沟通与公众金融素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一)公众良好的金融素养是成功沟通的重要前提

中央银行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具有信息传递与反馈的双向性。一方面,中央银行向公众传递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公众对央行沟通作出反馈。市场参与者理性的反馈是央行得以制定和调整其政策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央行与公众之间双向沟通的有效性,不仅要求央行进一步提高统计、研究和预测水平,将沟通建立在对经济金融活动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而且也要求沟通对象具有一定的金融素养,以利于其理解央行沟通的背景以及面临的不确定性,对央行沟通传递的信息做出理性的解读。

一些学者对央行经济预测、政策路径等内容沟通存在的担忧,正是唯恐“过度的依赖”。Morris and Shin(2002)认为:若市场过度依赖央行发布的预测,可能造成央行发布的公共信息对市场参与者私人信息的挤出,将会降低社会福利和市场价格的信息含量。Mishkin (2004)指出:若公众不能理解政策路径的条件性,该信息的发布可能会限制央行政策调整的灵活性,甚至会有损央行的可信性。中央银行宣布的未来政策路径是基于现有信息的一种预测,对于缺乏金融素养者来说,往往把未来政策路径当作央行的一个“准承诺”,而忽视央行发布这些信息时的背景。

若公众将央行的沟通“置之度外”,央行的沟通过程将会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为了提高沟通的科学性,央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运用统计和计量模型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对经济指标进行预测,并对相关信息予以发布。如果央行沟通的信息无法被公众有效吸收,沟通将很难实现其预期的目标,沟通效率也就无从提及。

为了提高双向沟通的有效性,央行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公众的金融素养,这是实现成功沟通的重要前提。

(二)央行沟通的过程即普及金融教育的过程

在探究沟通的定义和价值时,I•G•Patel(2004)认为:中央银行沟通并不仅仅为了透明,也包括了公共金融教育、引导市场预期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等目标。Y•V•Reddy(2008)指出:中央银行沟通的教育功能在新兴市场国家显得更为重要。当中央银行具有较高的可信性时,这一教育功能将会使央行在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沟通的过程也就是普及金融教育的过程。中央银行面对着多元化的沟通对象,针对各种对象金融素养的现状,不同的信息需求,在沟通的过程中,央行应采取差异化的沟通策略,提高沟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言以蔽之,使沟通对象皆有所得,不同程度地提高金融素养。

为了有效发挥沟通在普及金融教育过程中的工具作用,必须提升沟通品质,这就要求央行处理好沟通的“量”和“质”的关系。成功的沟通需要一定的信息量来支撑,但央行传递的信息量并非多多益善。清晰的沟通,高品质的沟通,才是理想的有效沟通。央行沟通如果只满足于信息披露数量的增加,而忽视沟通品质的提升,沟通可能流于形式,不仅无法提供更多的有效信号,反而带来更多的噪音,无法实现其强化公共金融教育的意图。

在沟通中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在公众金融素养提高的过程中增强双向沟通的有效性,在如此良性循环的双向沟通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不断提高。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普及金融教育在历经一个启蒙阶段之后,将随着公众的金融素养水准进行相应的不断提升,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三)发挥央行沟通金融教育功能的有效载体作用

关于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策略、货币政策决定及理由等内容的沟通,学界和业界基本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这些内容是中央银行沟通发挥长期金融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

围绕货币政策目标的沟通,央行需要发布一个量化的通货膨胀目标或给出物价稳定目标的量化定义,而且还需要阐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复杂性,货币政策传导时滞和力度的不确定性,高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危害性……。特别是在目标偏离央行宣布的预定水平时,沟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向公众说明通货膨胀目标偏离的原因以及计划采取的措施,使得公众对目标偏离能做出客观的评价,避免货币政策可信性受到负面的影响。通过长期低通货膨胀的记录,央行的可信性得以建立和提高。较高的可信性有利于稳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对于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

货币政策策略为央行与公众的沟通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架构。一方面,一个明确的货币政策策略提高了货币政策决定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另一方面,以货币政策策略为载体,央行向公众提供货币政策决策所采用的经济数据,决策时所依赖的关键性经济指标,有效地引导公众的预期。央行可以结合每一次的货币政策决定,向公众解释货币政策策略的具体运用;或通过发布“会议记录”和“投票结果”等内容,让公众了解货币政策委员会内部的讨论和看法,通过这样一些沟通方式的运用,提高公众对货币政策决策机制的理解。

经过长期的实践,公众对相关的数据和指标,对央行系统性的反应方式,在熟悉和解读的过程中,自身的金融素养不断得到提高。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策略、货币政策决定及理由,对于货币政策沟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对于公共金融教育来说,是有效的载体,它承载着公共金融教育所需的丰富内容。

四、对构建我国公共金融教育系统工程的建议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各监管部门多次强调,要将公共金融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来抓,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200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出版发行了大众化的金融知识普及读物《金融知识国民读本》,中国银监会在其网站上专门开设了“公共教育服务网”,2008年4月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制定了《中国农村金融教育十年规划》……。从某种意义讲,我们应将眼下全球性的金融震荡,视为普及金融教育的新的起点。

(一)尽早出台《国民金融教育纲要》

金融发展的事实表明,公共金融教育是培养一个国家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将公共金融教育纳入金融核心工作的视野,高度重视普及金融教育的战略意义。央行要在国务院的组织和协调下,与相关部门尽早协同拟定“国民金融教育纲要”,对普及金融教育进行统一部署,在实施过程中,将金融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金融教育体系,并对金融教育的效果和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估。

(二)针对“国情”和“接轨”统筹规划

准确的需求调查是有效设计和实施公共金融教育的基本前提。如何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金融教育内容,是普及金融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之一。比如,面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金融教育的起点不宜偏高,央行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社区服务组织等的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了解金融产品,引导他们充分利用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当前,我国尚为处于经济体制改革转型时期的新兴发展中国家,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速,我们务必加大公共金融教育的力度,为我国早日跻身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行列创造条件。如何针对“国情”和“接轨”统筹规划,是普及金融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棘手课题。

(三)抓紧制定中央银行的沟通策略

沟通的教育功能,不可低估。为了充分发挥沟通的公共金融教育工具作用,要求央行制定有效的沟通策略。沟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货币政策的各个层面。缺乏明确的沟通策略,往往使得沟通处于松散的状态,不仅导致央行系统内部沟通效率低下,也让外界公众无法正确理解央行的意图,沟通的教育功能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在沟通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从更高的要求看,还应注重加强沟通的制度化建设,抓紧制定沟通策略。我们要结合我国转型经济的特征,科学设计沟通策略,着眼于建立我国央行沟通的可信性,兼顾必要的灵活性,强化教育功能意识。

参考文献

[1]植风寅.危机下的金融教育[J],中国金融,2009,(4).

[2]贺瑛.金融安全与金融教育发展研究[J],浙江金融,2008,(11).

[3]魏革军.公共金融教育不可或缺[J],金融时报,2004—09—27.

[4]周建松.关于大力发展浙江金融教育的思考和建议[J],浙江金融,2008,(9).

[5]Doug Widdowson and Kim Hailwood: Financial literacy and its role in promoting a sound system[M], 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 Bulletin Bulletin, Vol.70, No.2.

责任编辑:伊 人

作者:彭 芸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下一篇:贸易融资外汇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