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与工程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系统科学与工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揭示金融系统的演化规律,并最终实现对金融系统的优化和控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系统科学能够全面有效解决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问题,于20世纪80年代逐步应用于金融研究中。为发展金融理论、指导金融实践,有必要构建完善的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框架。

第一篇:系统科学与工程论文

营养科学与系统论、复杂性科学

【摘要】“人的科学”或“人学”决定了“营养科学”的定义;笔者根据钱学森院士系统论认为营养科学是复杂性科学;并认为,只有在人体生命学生理学,人体生命学心理学,人体生命学社会学等学科意义上的系统论框架之下才能构成完整的“营养科学”——结构营养学。本文试图回答“营养”的定义问题,提出:营养(包括精神营养和物质营养),是指人体结构与环境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及此反复被唤醒、催眠的过程中体内运动与体外运动深度结合与平衡,是生命力涌现的重要源头,也是精神、意识、文化介入身心健康的重要门户。本文笔者在钱学森系统论的框架下提出“人体生命学”,并指出“结构营养学”和“形态变化医学”的孪生性,营养治疗就是这两大学科的重要交集。倡导站在生命和整体的高度去看“营养和能量的关系”,才能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营养科学地图及保健营养解决方案。

【关键词】营养科学;系统论;复杂科学

文章编號:1004-7484(2013)-02-0507-03

“营养科学”,或称“营养学”是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取决于“人的科学”或“人学”是什么?或者简明地说,人的营养不等同于动物的营养;“人是什么”决定了“营养是什么”。

反过来说,同样行得通:即使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医生依然在告诉他们的病人:营养与他们的健康几乎没有关系;崭新的认识是:“营养就是生命!”、“没有营养,就没有生命!”、“营养不健全,生命就不健全!”,这既是古人“没有性(营养),就没有命”理念的最新诠释,也是营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系统论始终把系统的整体性作为首要原则,把重点始终放在系统整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上,从整体看局部,紧紧把握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质的功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他创设的“总体设计部”、“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等等,都突破了单一线性因果论,从而导致科学方法的进一步重大变革,为科学思维提供了新方法。[1]

在和陈信共同署名的《人体科学研究到底怎么做》一文里,钱学森提出:“营养问题,这是人们经验最丰富的领域。人是个巨系统,和客观环境是有交往的,一种交往的途径就是吃进食物,排出废物。研究这个问题的学问就是营养学。对此,也必须从人体科学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从前营养学涉及的面很窄,而营养实践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却非常丰富,运用人体科学的系统方法来研究它,反过来又可以进一步发展人体科学,这是把营养学引入人体科学。”本文试图把营养学从生命的角度引入人体科学,希冀有助于钱老人体科学的完善和发展,丰富并完善人天观。

上个世纪90年代,年过耄耋之年的钱学森又重新注意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他说:“我在最近又看到报纸、烹饪杂志上的一些文章,感到人的饮食问题很值得研究。现在,社会上食品制造的管理太乱了,许多对人体有害的食品,也出现在市场上。……所以我觉得……‘吃’跟‘医’同样重要,应该同等看待,实际上古代就有医、食同源的思想。”[1]

笔者根据钱学森系统论提出“人体生命学”,试图回答“生命”和“营养”的定义问题,提出:生命是人体内外结构及其运动的总和,是人的精神、意识介入物质与能量转换及熵增、熵减过程的场所;营养是指人体结构与环境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及此反复被唤醒、催眠的过程中体内运动与体外运动深度结合与平衡,是生命力涌现的重要源头,也是精神、意识、文化介入身心健康的重要门户。这一定义接近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性科学”。“性科学”的领域另有专文讨论,见2012年12月的《中国性科学》杂志“中国性科学大会会刊”本人署名文章,本文专论“营养科学”,并给出原因如下:

当前,世界医学正在困惑之中,中医和西医对利用营养学的成果实现升级的认识并不清晰,营养学在为医学带来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后又渐渐回归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据百度百科:在营养学数据化方面,美国营养学进行了机械化和工具化的演变,并试图以营养素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并进入一个整体和系统研究阶段,通过系统研究思想寻找一个生命密码信息,以指导和反思过去历史中营养学的经验对错。以美国新的金字塔饮食结构为代表,美国金字塔的模式重新回归古典营养学精髓,其中与中国《黄帝内经》提倡的复合思想一致,在细节领域细化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理念,学界认为属于回归自然趋势引发的走向。

笔者继钱学森院士提出把“营养学”引入“人体科学”后,在其框架下,试图从生命的角度再次诠释“营养学”,并提倡一种全新的营养治疗法。笔者认为:营养的缺失与失衡直接影响生命及其结构,对其有双向调节作用。人体生命内部结构-筋骨系统及内部空间一旦走向耗散,其治疗完全离不开营养的配合。营养就是最好的药;但这种药就像建筑的材料,不仅离不开绝妙的配伍,也离不开力的作用,以进行一种每时每刻的人体生命动态结构及重构:这就是食疗的真正含义;在临床上,我在师父刘合群教授、老师崔德顺教授、邓焕玲教授(女)以及众多民间友人身上也发现并整合了一种十分重要的“功夫推拿手法”,将使食疗的效果倍增。这实际上是“人体生命信息论”(生命信息密码)和“人体生命控制论”的生动实现;通过高端的技能培训能撒豆为兵,让每个人得到益处,并把这种需求建立到每个人的身上去。这将是一次伟大的产业革命:钱老所说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东食西渐,中西合璧,东西“通吃”,药食同源,以整个全球化为传播途径,在这个疾病、亚健康和慢病泛滥的时代,对每个人增强以保健营养手段为主、康复医学为辅的有效的自我康复和营养治疗是其中最核心的产业动力。

我及身边的一些患者就是受益于这种“食疗+技能”的病例。本文不仅从“术”的层面考量这种理论,更重要从“道”的层面出发,挖掘其中的重要趋势:“康复医学-个性化营养医学”的时代已经来临。

钱学森通过系统论对科学进行了重新的界定:他借鉴老哲学家熊十力将人的智慧(科学)分为“性智”、“量智”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唯物主义的解释与发挥。他把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美学以及各种人文学科归为“性智”,把自然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归为“量智”,并提出科学应该是“性智”和“量智”的综合集成。[1]

笔者在钱学森系统论的框架下提出“人体生命学”,并倡导站在生命和整体的高度去看“保健营养”、“生命能量”,才能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营养科学地图及保健营养解决方案;人体生命学涵盖了科技与人文,并在此高度重建了人体生命学生理学,人体生命学心理学,人体生命学社会学,及相关的科学部门如:人体生命学生物力学、人体生命学领导学等,并认为,只有人体生命学生理学,人体生命学心理学,人体生命学社会学等学科意义上的保健营养才能构成完整的人体健康。2 营养科学是复杂性科学

“营养”的定义的出发点在于对人的定义,笔者根据钱学森系统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定义,提出:人是人体与生命的奇妙结合,由此得出如下定义:

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生命巨系统。

那么,人的定义是什么?或者说,我是谁?这是西方科技用了一个世纪也回答不了的问题。

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钱学森院士认为,巨系统的问题皆为复杂性科学的问题。人的科学,即是复杂性科学。营养科学作为人的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如是。

同样研究复杂性科学的普利高津则显示出西方的定量简约:人的生命是一个耗散结构。

笔者有幸在钱老系统论的框架下提出人体生命学(简称“人学”),而将生命的定义修正为(耗散)结构及其运动。营养是指人体结构与环境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及此反复被唤醒、催眠的过程中体内运动与体外运动深度的结合与平衡,是生命力涌现的重要源头,也是精神、意识、文化介入身心健康的重要门户。其目的则是对抗耗散和熵值的提高,开发人最大的创造力,推进人这一个物种的进化。这与古人“食色性也”的判断是完全吻合的;同时,这就是为什么在我国古代,“性”(营养)与“命”(生命)是不分家的,因为营养产生人体生命的最重要、最具创造力的组成部分——精、气、神,并因之直接影响着人体生命内部结构——脏腑、筋骨框架系统及内部空间的动态结构与重构,人体生命的健康严重地依赖于这一动态结构与重构过程。

换个说法,营养就是你,你只能在营养中重建并结构自我,才能不和那些被你抛弃的食品一样变成“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俘虏——垃圾;并无二途。

如上所述,笔者提出,人体生命巨系统下隶两大方面(二面。作者注:在提出这个理论之后,笔者发现了北大佘建苏教授所提出来的“体、形”理论,与此二面很类似,但笔者认为,佘先生的“形”和“无形”概念均不足以解释生命这一存在,因其属于物质属性,而适宜于下文所说“三位”中的“一位”。):

一、 人体(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身系统);

二、 生命(人体内外结构及其运动—心系统)。

这两大方面结合、分化为三大子系统(三位):

一、身心系统(包括两方面:自我系统:肉体及其架构、个体健康、爱情、婚姻、家庭等身心子系统,宇宙系统:天地人系统);

二、心灵-价值(信仰)系统(包括两方面:实用价值:职业、金钱与物质、社会价值、公共价值等子系统;精神价值:事业、成就、幸福、认同、信任、信仰等子系统);

三、神意系统(包括两方面:神系统:精神、意志、意识、潜意识、心神(注意力)、思想等子系统;意系统:意象(暗示)、意念(观想)、自律、觉悟等子系统)。

这三大系统,是人的生命力发展与表现的三大方面;是广义的形、气、神三位;又分别对应着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这“三位”并且在不同的维度与层次上不断分化,产生多元化的人生……

故此,笔者谨借用佘教授的概念并加以修正,得到了人体生命学如下关于“人”的定义:

人是一个一元二面三位多层次多维度的开放复杂的巨系统。

营养科学的完整界定,只有也必须在这一定义框架之下产生:

根据钱老“从性智到量智的综合集成法”,营养科学也应该是从“性智”到“量智”的综合集成。

从生命的角度看“正位”和营养的重要性。

笔者的几位老师均于临床上发现并传承了中华传统医学中“正位”的重要性。从上述人体生命的“三位”来看,“到位,而不越位”原则表明一个现代人的社会属性;人在地球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表明了人的自然属性;“精神返乡、位格生成”代表着人的精神属性。从生命的角度看,对结构的正位则不仅体现在上述“三位”,还体现在多层次多维度的开放复杂的巨系统的广大而深远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小到一滴水乃至一微克营养素,大到一块肌肉、一块筋结、一块骨头,均存在十分复杂而精微的“位”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形态方面的变化问题,由于错位、越位的情况常有发生,营养不良也常有发生,于是,恶性循环变得难以阻断;因此,“营养”本身即是最好的药,特别是一些重症病人,必须结合高浓度含量的保健食品、高浓度的营养强化功能性食品等,方能尽快奏效。

刘合群教授于2012年3月于《中国基础科学》杂志发表了《宇宙力网理论的建立——对宇宙、人体、疾病新认知》一文,提出“人体力网”理论,完成了他对医学、特别是中医最大的贡献:寻找到物理力学的中介。他认为“存在即力”、“联系即网”,提出“普遍联系”是由于“力网的作用”、“力中有网,网中有力,力与网无法剥离,两者夹揉浑然一体”、“力网是组合,力网构成本身具有了场、具有了能量”,改变人体的受力情况将使其趋向于回归自稳态,进一步支持了“人体生命学”和“结构营养学”理论,也揭示了一个健康成人一辈子所消耗的60吨食物对其自身的深远影响:每一个粒子都在“力网”之中,是挣扎、沉沦,还是顺应、重构……均会完成其代谢,但这个过程带来的结果是远不一样的。现代研究表明,人体生命有很強的适应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能对抗电磁力、核力辐射带来影响,更不用说我们每天必须面对的万有引力和量子力了;不管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后还能发现几种力,但力网是现实存在的,是物质“普遍联系”的根源。

我师父还提出了人体是由“结构物质”和“流体物质”所组成的观点,结构物质(人体的骨骼、肌肉、筋、脏器等)会发生形变,流体物质会发生漂移……笔者认为,这实际上就是生命的结构方式和运动方式,结构营养学强调的正是通过营养的手段,来实现这种形变和漂移的可逆性和自稳态,保证人体生命的健康和进化。

笔者强调,结构营养学所涵盖的人体生命的物质属性——精及藉由精而产生的气均受力网的影响。气,包括真空涨落,是宇宙间弥漫的、不均匀的资源分布,不强调位的重要性;力网,在宇宙中是无所不在的,可以被认识、利用的、无可逃逭的存在,强调位的重要性,在此,网(联系)即是“信息”,力即是“控制”:不管是宏观的电磁力、核力、引力,还是微观的量子力,均要求人找到自身的“位”,位是人自立于宇宙天地之间、力网之中的重要法宝;人的精神、意识只能是藉由力网来实现对精、气的调配和营养的均衡。3 营养科学的新分类

笔者在钱老人体科学框架内提出“人体生命学”,并建议在此理念下重建“人体生命学生理学”、“人体生命学心理学”、“人体生命学生命学”、“人体生命学领导学”等学科;“人体生命学营养科学”为“人体生命学生理学”、“人体生命学心理学”和“人体生命学生命学”等的交叉学科,其分类应为:人体生命学营养生理学(结构营养学)、人体生命学营养心理学、人体生命学营养社会学和人体生命学营养能量学。本分类并指出“结构营养学”和“形态变化医学”的孪生性,营养治疗就是这两大学科的重要交集。其具体结构见下图:

4 人体生命学——对“营养”的崭新认识

简截地说:人体生命是人体的一口气和保持、保护这口气的精和神,有这口气就有生命,没有了这口气生命就没有了,精和神也就完了;人体有三宝,就是精气神。

受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钱学森院士的好友黄顺基教授的启发,笔者有幸在钱学森系统论的框架下提出人体生命学(简称“人学”),而将生命的定义修正为(耗散)结构及其运动。精是人的物质基础,即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基础;气就是人的生命力和生命关系基础形态,也是人的社会基础;神是人的心智意识基础,也是人的生命力和生命关系的升华。

人的生命理论上和动物是不同的,其来自动物的生命,又高于后者;由于人体的进化和异化仍在进行中,人的生命本身具备一切可能性,但残缺和遗憾也比比皆是。

南怀瑾大师提出《黄帝内经》也是中华传统中的生命“三要义”,即在《举痛论篇》中的:“黄帝问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于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2]笔者试着翻译为现代文,大意为:生命在于天人合一、古今合一、人我合一并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之中,这样的生命之道才能不被困惑并推到性与量的极致,才能称为明。

营养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人体生命从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营养。稻盛和夫根据对佛教的研究认为:“梵即是行为,是导致现象产生的原因,其结果将表现为现实”[3];笔者认为,行为为“能量”驱使“结构”所至,生命能量就是其中最基础的能量,保健营养(包括精神营养和物质营养)与生命能量之所以重要在于此。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出版人、中国国际医药交流促进会副会长赵文祥先生提出“生命驾校”的理念,与海军总医院特聘专家刘合群教授提出的“人体4S大修”的理念不谋而合,对于保健营养和生命能量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许,只有和汽车做比较,人们才知道自己对待自己的生命有多么的吝啬、多么的浅薄。“人体4S大修”强调对人体不要轻易进行切割式手术,其理念告诉我们,保健营养需要拿出给汽车做保养的劲头和成本來,才能达到效果;而“生命驾校”的理念则告诉我们,生命如同开汽车,是有自己的法则的,也是有自己的轨道的,不按照其法则办事,就会伤害到自己,进而偏离自己的轨道,给自己或家人乃至周围人带来痛苦和病痛。

保健营养与生命能量,关涉个人、人群乃至社会的生命启蒙,事关国本,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社会工程。

人体生命学从整体观和系统论的高度去理解营养,掌握其理念,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结构营养学的宏观与微观层面及营养素的作用。

宏观层面上说,是通过每时每刻对人体的再结构,实现人体生命系统可以平稳上升的自稳态;在这里,体内结构和体外结构同样重要,但人往往为了适应外部事物而扭曲自己的体内结构。比如,吃饭是一个人类绕不过去的系统工程,心平气和是第一要素;掌握并顺应饮食、消化到吸收乃至排泄的健康规律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充要条件。

怎样通过营养来保健?人体生命就是一座大厦,营养就是大厦的一砖一瓦,其中主食(五谷杂粮)营养就是大厦的主体结构;又像一驾汽车,营养不仅保障油路、电路、水路的通畅,还能保障汽车始终行驶在正轨上。

但不合理的饮食就相当于在摄入毒物。

正如我师父刘合群教授所强调的:健康的饮食习惯应该是量“出”为“入”,由能排出多少来决定应该吃多少。同时,理顺消化系统的管道,是“拨乱反正”的必由之路,之所以上下不通是因为消化管道里面出现形变,比如爱吃粘食或长期过程中没有嚼烂,出现许多屎球、硬块、肠垢,肛门与肠道出口十分地狭小;或者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肠道的无序状态,甚至产生轻重不同的肠道扭曲。

刘合群教授更以肥胖为例,提出营养与疾病的关系就是这么简单:肛门象下水道堵塞,大便次数越多证明堵塞越严重。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各种问题。比如肥胖与减肥反弹。笔者于2006年(男性,当时35岁)亲身经历了这样的减肥,刘教授在我的中脘及关元部位用芒针各扎了一针,并给了我五天剂量的排宿便药,刚刚发福的我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明显感觉胃囊缩小了,食量比平时小了三分之一,二十五天以后,我的体重从75公斤回到了62公斤,并保持至今。

本文作者之一、著名的硒专家霍志忠用他所研制出来的麦芽硒(每克含硒100微克)也制造了类似的奇迹:李* *,男,76岁,心肌坏死40%,胸腔积水,无法自主呼吸和进食,每天摄入麦芽粉当量800微克硒,二十天后出院。

这样的病例,在刘教授和霍教授及笔者身边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由此可知,健康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打断其恶性循环是重中之重。

同样以肥胖为例:一般肥胖(疾病)是可逆的,但胖一斤后再瘦一斤(得个小病并痊愈)看似容易,其实并不简单:你不再是以前的你了;这个道理放大一点更容易明白,胖一百斤后,你再瘦一百斤试试,谁都知道这不是人能受的事,减下来后你真不是你了。这就是营养,始终相关乎你的存在和生存质量,这也是十分清楚的。

崔德顺教授和邓焕玲教授则从不同侧面让笔者明白了:在此过程中,你的肌肉和筋骨系统已经发生了微小的变化或称伤害,只有消除掉这些真实存在的变化或伤害才能让人体生命重回正轨,崔教授并教会了我配合营养健身的重要手法,让我和我的女儿在短短几个月内告别了身体积弱的问题,逐渐走向强壮;而前文所说的“功夫推拿手法”是实现强壮的最简捷的方法之一。但很多时候,必须配合补钙、锌、硒等宏量和微量营养素。

笔者身边最近的一个病例也说明了这一点:蔡* *,女,37岁,肋骨骨折达13处之多,最厉害的地方是左侧浮肋,整体脱离原来的位置,2012年5月21日由于家暴导致,6月10日由邓焕玲教授第一次正骨治疗,后由于邓医生外出,交由笔者治疗。不久,该病号病情不断反复,骨裂处多次重现断痕,时间达到三个月之久,平均三天必须重新再接一次,就在她快要灰心的9月8日,我在为她进行一次完善性正骨治疗后,给她加了每天30克“高钙营养素”和2.4克“锌补晶”(以上产品由天狮集团出品),第三天起呼吸不再有任何阻滞和疼痛感,后来一直没再出现病情的反复。

综上:筋骨这一重要的支撑结构离不开营养素的支持,营养治疗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有机营养素的作用必须建立在系统的自然结构状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而且有机营养素不仅是为了人体指标而摄入,而是为了人体生命储备的而强化,人体生命储备则离不开体内结构和体外结构的健康化,因而实现精、气、神与人体内外结构的良性关系。如以钙的摄取为例,则可以发现,许多人的血钙浓度都很正常,但有的人却经不起一点摔打,有的人则相当抗摔打,这与系统的鲁棒性有关,更与钙质在筋骨中的浓度及所导致的筋韧度和骨密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微观层面上说,由于笔者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量子力学,因之采用营养学家黎黍匀所写的《系统深度排毒草》一书的认识:

作者认为,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出发,连续的生命过程是由间断的,也就是非连续的,相对独立的基本事件构成的,那么这种基本事件就可以称为量子事件。从这个角度出发,生命中的量子事件几乎无处不在。以骨折愈合为例:就表现为多细胞层次的量子事件,比如Frost提出骨改建的基本多细胞单位,以及McKibbin提出的初始骨痂反应等。以骨折愈合为例,McKibbin提出的初始骨痂反应实际上是发现了骨折愈合过程的基本量子,骨折愈合过程可快可慢,可进可停都是因为初始骨痂反应实际上是非连续发生的间断事件,否则就无法解释骨折愈合的各种现象。(笔者认为,以上这几点无疑都离不开营养学的支持。)

作者认为量子化不但是物质间能量交换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生命系统内外信息交换和储存的基本规律。比如人的各种感觉,包括视、听、嗅、味,触、痛、温热等都是通过神经纤维传入中枢系统的,这种感觉的传入具有明显的量子化特征。

这种推断与本文前面对于“人体生命信息论”(生命信息密码)的认识不谋而合。这里引入一个计算机专用词:“湿件”(此词已经钱学森院士引入系统科学),根据互动百科:新经济增长理论把知识分为“软件”和“湿件”两种,与非知识即非人类要素如物品、自然资源、能源和物质基础设施等“硬件”一起,同为经济增长的投入品。“软件”也称“思想”(ideas),是编码化的、储存在人脑之外(如书籍、磁盘、录音录像带等)的知识:“湿件”用叔本华的概念可为“才艺”、也称“技能”(skills)或“只可意会的知识”(tacit knowledge),是储存于人脑之中、无法与拥有它的人分离的知识,包括能力、才干、信念等等,也是诸多概念中最重要的概念。

在计算机世界里,软件与湿件之间的差异,在于编码化程度的不同。思想可以用言语、符号来表述,而技能则无法形式化,总是處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人体生命学把人的生理层面视为“硬件”、心理层面视为“软件”,而将“心-价值信仰系统”和“精神意识系统”的总和视为“湿件”。而“营养”也由之而划分为“物质层面的营养”和“心灵-精神层面的营养”。

在这个层面,只有用心制作的饮食和营养,才能为人提供系统升级、实现其人体生命最大化的可能。观念、认知和精神意识的改变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5 形态变化医学 —— 一种全新的临床医学

在临床上,这不仅能提升传统的营养医学治疗的效果,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疗效快捷的、安全的临床医学:形态变化医学;以及一种全新的医学方法:从“形变”(人体生命结构改变)到“态变”(人体生命状态改变)的综合集成法。

治疗原理:通过人自身肌肤、筋骨、软组织等调理,消除人体生命结构改变,从根本上、整体提升人体生命状态,恢复并提升人体生命的结构及结构中所葆有的能量,在改善生理的同时,纠正异常心理和认知障碍,进一步消除生理与功能上的障碍,使心理、生理交互影响在临床中真正发挥出来。

治疗手段:针手术+漂浮疗法。

针手术:一种风行世界的针灸疗法,刘合群教授为其开先河者,笔者整合其观点,认为疾病主要是因为人体内部出现人体生命结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体生命状态改变﹔一般针灸是扎穴位,而“针手术”的传承与发明,是依据物理学的弹性定律。人体除了骨骼的支撑系统,其余组织全部是湿件,湿件组织的特性是本身具有弹性、呼吸作用和记忆功能。当这些处于无序状态的湿件组织受到针灸工具随着呼吸作用适当的介入和推拿作用,自然就会回到并记忆起原始的自然结构状态(自稳态)——健康状态,疾病也就可以治愈。

漂浮疗法:一种风行世界的心理疗法,胡佩诚教授引进,并结合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进行了改造。这种漂浮疗法目前正在欧美迅速普及。它使被治疗者漂浮在特制的漂浮液上,治疗师可以通过指导语或特定的音乐、影像等对被治疗者进行心理治疗。由于漂浮液的浮力作用,被治疗者可轻松漂浮在液面上,整个身体就像没有边界一样“融化”了。人在漂浮状态下,全身可以进入一种深度的放松,意识进入空白的状态。这对于消除紧张、焦虑、抑郁、强迫、恐惧、头昏、失眠等精神症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漂浮液中的特殊成分具有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解除痉挛等作用,对于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身心疾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增订本)[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1-12;175.

[2]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M].1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07:2.

[3][日]稻盛和夫,曹岫云译.活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5.

作者:黄毓 赵文祥 霍志忠

第二篇: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框架构建与比较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揭示金融系统的演化规律,并最终实现对金融系统的优化和控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系统科学能够全面有效解决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问题,于20世纪80年代逐步应用于金融研究中。为发展金融理论、指导金融实践,有必要构建完善的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框架。系统科学金融理论能够实现对金融系统的认知、优化和控制,较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是金融理论研究范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金融理论;系统科学;金融系统

一、引言

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有必要对各金融理论进行比较与分析,探寻各金融理论的适用范畴。这对于指导金融系统的发展,揭示金融系统的演化规律,探寻金融系统朝着更高有序态演化的方法,最终实现对金融系统的优化和控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数学、信息科学、心理学、物理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科学的不断发展,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也在不断地革新。从其发展状况来看,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基础上的现代金融理论,由于其假设基础的局限性使得研究结果与实证检验往往相背离,不能对“小市值效应、日历效应、新股谜团”等异常现象作有效解释[1]。行为金融理论仅对“理性人”假设作了有条件的放松,能够解释异常现象,发展了现代金融理论,但同时又增添了现代金融理论所没有的缺陷,如运用心理偏差过于随意等。与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相比,系统科学能够全面有效解决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问题,而金融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多层次的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系统,因而也可以采用系统科学的研究范式来加以研究。该范式相对于前两种理论所采用的范式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因而更能准确揭示金融市场的演化规律,是金融理论研究范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系统科学范式下金融理论与应用”(项目批准号:11BJY14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0YJA901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1049023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ZR2009HL0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超(1969-),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山东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系统科学、制度经济学。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梳理系统科学应用于金融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科学金融理论(简称系统金融理论)框架,阐明了其理论基础、核心思想观点和体系结构,并将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与系统金融理论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系统金融理论的优越性。

二、系统科学应用于金融研究的文献梳理

系统科学主要研究系统的一般属性和运动规律,研究系统系统的演化、转化、协同与控制的一般规律,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动力学性,系统间复杂关系的形成法则,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序和无序状态的形成规律等。系统科学不仅将揭示这些规律作为其基本任务,还要以揭示的系统规律认识系统,并在认识系统的基础上控制系统。系统科学提供了一种超越传统分析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因而属于一种方法论学科,为其他学科提供了一套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技术、程序。

系统科学发展至今,比较成熟的主要有三部分内容: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科学、系统动力学。其中非线性科学又包括耗散结构论、分形理论、混沌学、突变论、协同学[2]。国内外相关学者已经将系统科学应用于金融学理论研究并做出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非线性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理论、混沌学以及分形理论等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复杂事物的规律性,采取的方法是非线性的,因此将这些学科统称非线性科学,是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广泛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1. 耗散结构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形成、稳定与演变规律的科学。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逐渐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Buchen和Kelly (1996),Gulko (1995,1996,1998)在研究单期资产定价模型时,根据最小叉熵原理,来选择风险中性概率测度[3]。Andreas Kull (2002)采用了耗散结构理论的最大熵原理对Markowitz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些新的投资组合模型。Andreia D(2005)在研究投资组合的问题中,将熵和方差分别作为风险度量,认为熵作为风险度量要比方差更准确。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南旭光、罗慧英(2005)应用耗散结构论的熵理论,提出金融熵的概念。张世晓,王国华(2010)提出了描述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运行有序性特征的“金融熵”指标。方芳(2011)运用熵理论探讨了金融复杂系统的脆弱性,认为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系统熵积累的结果[4]。

2.分形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逐渐将分形理论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Peters(1991)运用R/S分析方法检验了以美国为主的外国资本市场的分形特征[5]。Golake(2001)运用R/S分析法对印度股票市场的日收益率的长期记忆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股票价格的运动不遵循随机游走理论。Pavlov(2001)等证明琼斯平均价格指数具有复杂的多重分形结构,且不同幅度的波动对应不同的标度。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张金良,李光泉等(2002)应用非线性数学的多重分形理论验证了沪深证券市场交易数据的局部变化趋向的多重分形特性。游宗君,李华东(2008)从赫斯特指数、分形维和分形分布的特征指数三个方面对我国外汇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外汇市场是一个分形市场。

3.混沌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混沌(chaos)是研究系统混沌运动中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及其反演化的规律和控制的科学。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逐渐将混沌理论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彼得斯(1991)估算出S&P500指数的相关维为2.33,最大Lyapunov指数是0.0241,证明了S&P500指数中具有明显的混沌性。Panas(2001)发现了伦敦金属交易时间序列具有长期记忆和混沌现象[6]。Mahajan 和Wagner(1999)发现汇市金融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现象。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赵华(2005)计算了沪深两市股指的最大Lyapunov指数分别为0.0074和0.0213,并且确定了分形维分别为2.76和3.64,结果都证实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具有混沌特征[7]。杨晓东、刘钰(2008)等运用混沌系统理论研究了股市中的相关现象,发现当某些参数(如投资偏好)发生变化时,股市系统的状态(如股票价格指数)会从均衡态转为周期态继而转向混沌态。

4.突变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是研究系统的状态随外界控制参数连续改变时而发生不连续变化的数学理论。 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逐渐将突变理论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Hegwood、Papell(1998)利用Bai Perron(1998)所发展的多元结构突变的估计方法,发现美元兑加币、美元兑英镑、美元兑日圆、法郎兑英镑的实际汇率均含有结构突变。Oskooee、BrookS(2006)使用结构突变技术考查了二十个发展中国家的购买力平价。发现多数发展中国家并不满足传统购买力平价。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李一智,侯晓鸿,刘咏梅,林旭东(1999)基于突变理论探讨了期货价格的变动并对期货价格的突变控制提出了对策建议。王少平(2003)提出了结构突变发生在某一时间区间的模型,开创了结构突变单位根检验的新领域。王静,孙园青(2010)将尖点突变模型应用于金融生态系统研究中,认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完善可以提高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 [8]。

5.协同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协同学(synergetics)是研究有序结构形成和演化的机制,描述各类非平衡相变的条件和规律的科学。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学者逐渐将协同理论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赫尔曼?哈肯(Harmann Haken)(1986)认为经济中存在着协同效应,可以用协同理论来研究经济中的繁荣和衰退及技术创新等问题[11]。Slijkerman和Schoenmaker(2005)运用协同理论研究了金融监管问题,指出若监管层对金融集团整体采用加权方式计算资本充足率,那么金融集团可能会降低资本成本并有效提高投资收益率[9]。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林军(1989)用协同理论分析和研究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协调配合。徐嫩霞(2000)利用协同学神经网络的自上而下的方法,建立了基本方程式来实现股票价格走势的预测。郑宝安(2008)运用协同理论对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风险和监管模式进行了重新审视[10]。

(二)复杂性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 science)是研究复杂性与复杂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所涌现出复杂行为、特性与规律的科学。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外学者逐渐将复杂性理论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圣菲人工股市模型(SFI-ASM)(1997)的建立,标志基于Agent建模的金融复杂性研究这个领域正式确立。Cont和Bouchaud(1999)创立的Cont-Bouchaud模型提出羊群效应是产生厚尾和股市泡沫的主要原因,以此来研究金融市场的复杂性[11]。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周佩玲等人(2000)通过构建一个虚拟的股票市场来对复杂系统的模型以及运行机理进行研究。胡代平等人(2001)建立了基于Agent模型的股票预测支持系统。将每一种定性或定量的预测方法都设计成一个预测Agent。应尚军等(2005)建立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股票市场仿真模型认为股票市场的复杂性特征变量与投资者心理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12]。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系统动力学(SD)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以计算机模拟为主要手段,通过结构—功能分析,研究解决复杂动态反馈性系统问题的仿真学科,是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学者逐渐将系统动力学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De Long等人(1990)明确提出了正反馈的概念,并提出了一个由理性交易者、理性投机交易者和正反馈交易者这三类交易者在证券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博弈模型。Barberis、Sheife、Vishny(1998)认为发生反馈交易是由于过去的价格上涨产生了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Koutmos和Saidi(2001)考察了香港、新加坡和泰国等6个新兴资本市场,认为正反馈交易是造成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13]。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李运奇(1987)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将经济改革中的金融机制模型化。胡定核(1995)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货币国际化与经济开放的相互关系。胡朝晖(2003)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商业银行资金头寸需求的动力学仿真模型[14]。盛勇,刘嘉(2011)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商业银行战略联盟共生关系,发现商业银行战略联盟共生具有系统性特征。

(四)文献述评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在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思想时,更侧重于进行数量技术层面的实证分析,缺乏一种宏观层面上的、整体性的系统把握,因而国外学者往往将自己的研究方法或研究范式看做是物理学、统计学以及热力学等其他具体科学领域在金融研究中的延伸应用。因此,国外学者是在不自觉的应用系统科学理论与思想,存在范式归属上的混乱,没能够形成统一、规范的理论体系。

国内学者在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思想时,更侧重于对金融系统进行定性方面的考察,对金融系统的定量研究虽有突破,但大部分还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国内研究已经较为主动的应用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方法,相关学者已经认识到混沌、分形、协同等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但总体上,国内学者大多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具体的角度来研究一个具体的金融问题,缺乏理论高度,在范式归属上也同国外学者一样,认为是物理学、热力学等其他学科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综上,国内外已经开始将系统科学应用于金融理论研究,并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还不系统,理论归属还不清晰,未能建立一个系统的体系,因而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为此,建立较为完善的系统金融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三、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系统科学金融理论的概念的界定

构建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首先要对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的概念予以界定。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以下简称系统金融理论)以系统科学研究范式为指导,以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手段,结合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揭示金融系统的演化、转化、协同、优化与控制的一般规律,研究金融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金融系统与金融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形成法则,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系统动力学性以及金融有序与无序状态的形成规律等问题,通过对金融系统的实证/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对金融系统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复杂性建模和仿真,深刻认识金融系统的运作规律,并据此提出预测与防范金融风险、进行金融创新、设计和实施金融管理政策等优化与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力求达到对金融系统的全面认知、优化与控制。

(二)系统金融理论的研究对象

系统金融理论的研究对象是金融系统。金融系统是指所有金融要素围绕着资金的流动、集中和分配聚集而成的具有跨时期资源配置功能的整体,包括连接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一系列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

(三)系统金融理论的核心思想和观点

系统金融理论认为,金融系统是一个高度开放、多层次的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系统,具有非线性、复杂性、系统动力学性。因此,应当将金融问题放回到复杂的金融系统及其环境中,应用非线性、复杂性、系统动力学等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其核心思想观点有:

1.金融系统具有耗散结构、混沌、分形、协同、突变等非线性机制。金融系统具有多层次性,是一个处于相互作用的多要素开放状态下的复合体,是一个开放系统。金融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体现在功能上具有涌现性;金融系统的演化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的依赖性,体现在价格上具有混沌性;金融系统的高度开放性和远离平衡性,体现在结构上的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突变与协同,金融系统具有自组织和自适应性;金融系统的客体的各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经过难以计数的靠拢和分离,最终形成具有多层次的自相似复杂结构,具有分数维的特征,因此金融系统具有分形的特点;金融系统的有限时空,体现出时间的不可逆性和资源的稀缺性等特点。

2.金融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具有多样性、非线性、流、聚集、标识、内部模型、积木等特性和机制,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金融系统的演化。金融系统的集聚外部表现为金融监管、金融业务、金融产品以及金融信息、金融资产的集聚;金融系统的非线性表现为“总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体现在外部表现为线性预期不再有效;复杂金融系统流的动力来自于信息流和稀缺资源流的相互作用,金融系统的现状和稀缺资源配置的过程都可以通过金融流的状态和动态来描述;复杂金融系统的多样性是金融系统的内在属性,体现在外部上表现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行为、金融参与者与金融创新的多样性。金融系统的标识是金融系统复杂内涵的一种机制,金融系统的相关元素经集聚后,具有共同特性的元素可以以同样的标志被标识说明;复杂金融系统中的输入、输出、时间、相互关联结构等可以用模型来表示;复杂金融系统是将具有局部功能的金融元素或子系统经过“积木”组合的方式来实现。

3.金融系统是一个多重反馈的动力学系统。金融系统的资产价格、资产数量、品种等都是随时间变化,且可以用时间为坐标的图形来表示;金融系统的金融监管、金融政策、金融创新、金融价格、金融参与者的数量等各系统之间也具有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因而又是一个反馈系统。

(四)系统金融理论的框架体系及主要内容

与系统科学理论体系相对应,系统金融理论体系应包含:非线性金融理论、复杂性金融理论、系统动力学金融理论三大部分组成[15]。如图1所示:

这一理论体系是依据当前系统科学的发展以及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划分的,因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系统科学理论内容和应用研究的发展,系统金融理论的体系也会逐渐的丰富。下面将简要介绍非线性金融理论、复杂性金融理论、系统动力学金融理论三大部分的主要内容。

1.非线性金融理论主要包括:耗散结构金融理论、协同金融理论、突变金融理论、混沌金融理论、分形金融理论等。主要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来研究金融系统的的耗散、混沌、分形、协同等非线性特征,并研究如何应用非线性建模仿真技术对多目标交互行为进行优化、控制,主要内容包括:

(1)耗散结构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与金融熵运动的规律。金融系统耗散活动是其有序运作的基础,因此要:分析系统的开放性及其与环境的熵流交换;分析金融信息交互过程中的熵值耗散;建立金融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研究、评价系统,进而实现对相关参数的调控。

(2)混沌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混沌性与混沌仿真与控制。金融系统的演化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的依赖性,体现在价格上具有混沌性。金融系统的相体积在耗散因素的作用下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的收缩,产生混沌吸引子,呈现出混沌状态,因此要:研究金融系统发展对金融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计算其李雅普诺夫指数、关联维等,研究金融系统走向复杂性的时间演化的非周期性等特征;应用混沌模糊逻辑控制方法(T-S模型)对金融系统进行建模、仿真与控制。

(3)分形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分形特征与基于分形测度金融系统控制策略。耗散性破坏了宏观运动规律的时间反演不变性,导致无规则运动的混沌吸引子产生,即相空间的分形结构。因此要:研究金融系统的空间分形结构;研究金融系统中金融信息传导的时滞性,对相关指标进行R/S分析;应用相空间重构技术重构系统相空间,研究金融系统的自相似性和标度不变性。采用基于分形测度的非线性系统模型切换控制策略对金融系统实施控制。

(4)协同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协同性与协同仿真与控制。金融系统以混沌和分形的方式不断演化,在吸收足够多的负熵流后,就到达系统宏观状态发生质的改变的转折点附近,此时可以用协同金融理论来研究支配子系统协同作用的原理。因此要:研究不同开放条件下的各子系统间的协同度;研究金融系统的序参量的产生条件及作用;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金融系统的控制参数与控制系数。

(5)突变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突变与突变控制策略。金融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态走向高级有序态,主要是通过突变的形式实现,可以用突变金融理论研究金融系统的突变行为,因此要:研究金融系统产生突变的条件和基础;研究金融系统突变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仿真模拟,找到相关控制参量。

2.复杂性金融理论主要包括:复杂适应系统金融理论,非线性自组织金融理论(该理论在非线性金融理论部分进行研究)、复杂网络金融理论、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金融理论和综合集成金融理论等。主要研究金融系统复杂性特性及机制(包括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标识、内部模型和积木),运用模糊认知图、复杂适应性系统的MAS建模仿真和复杂网络建模仿真等复杂性技术手段构建多Agent模型,采用Swarm等复杂性仿真平台研究各子系统间的交互协调机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金融系统的多样性、聚集、流、标识、内部模型、积木等特征和机制;分析系统的层次性,识别系统中各类自适应主体Agent,从而达到对金融系统的复杂性认知。

(2)研究构建金融系统多Agent交互仿真模型。研究金融系统的消费类、投资类、监管类、决策类、金融类等Agent主体的Agent属性集、Agent货币政策交互事件表、Agent货币策交互规则库;应用Multi-Agent建模技术(简称MAS建模技术)、模糊认知图(Fuzzy Cognitive Map ,FCM)、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等建模仿真原理构建金融系统多Agent交互系统仿真模型。应用大型复杂仿真系统的VV&A技术(Verification 、Validation &Accreditation 仿真监控技术)体系优化仿真模型,调整各Agent主体交互规则,研究金融系统的复杂性优化措施。

(3)采用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使金融系统多目标协调运作的控制环路。金融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本身具有复杂性和时变性的双重特性,会受到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应当运用复杂适应性理论构建Agent模型,采用基于复杂性理论技术的协调控制策略,对金融系统进行有效的研究。

3.系统动力学金融理论的主要包括:系统反馈金融理论和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金融理论。主要采用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来研究金融系统中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分析研究金融系统的正负反馈、作用平台和关键点,探寻金融系统的演化规律,并通过仿真预测来预测金融系统未来的演化方向[16]。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金融系统的结构,划分子系统;深入研究系统的构成因素,并对变量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研究反馈回路的正负极性。

(2)研究金融系统的多重反馈特性、时滞性等系统动力学特性,建立金融系统的相关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建立金融系统的流图以及流图中各变量间的方程;应用Vensim仿真平台对金融系统的系统动力学交互行为进行仿真和预测。

(3)研究相关参数的调节和控制,分析金融系统对不同参数(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等)的敏感度;研究最优的参数调控(包括参数的选取和数值确定),最终实现金融系统的优化和控制。

综上,系统金融理论的三大部分,虽然所研究领域和对象的侧重点不同,但彼此间有着相互联系。

因此,应用系统金融理论研究金融问题时, 不仅仅要注重某一理论的应用,还应当看到各理论方法的优势和适用研究范围,采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将各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综合集成。因此,系统金融理论本身也是系统的,也强调理论应用的系统性,注重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

(五)系统金融理论的应用范围

系统金融理论适用于所有的金融问题研究,主要应用于:

1.系统金融理论可以应用于宏观金融研究。可以运用耗散理论研究金融系统评价、金融脆弱性、金融生态、金融产业聚集与产融结合、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运用分形理论研究金融市场的自相似性、长期记忆性、标度无关性、多重分形特性;运用协同理论研究金融体系的创新机制;运用混沌理论研究金融体系的运作机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研究金融体系的设立、激励、约束机制;运用复杂性理论研究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与作用等。

2.系统金融理论可以应用于微观金融研究。可以运用耗散理论研究金融资产定价、证券市场系统;运用分形理论来研究金融风险的测度问题;运用协同理论研究风险监管;运用混沌理论研究期货市场、货币政策;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金融工具子系统、金融市场子系统、金融中介子系统、金融管理子系统;运用复杂性理论研究汇率波动、银行体系等。

(六)系统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

1.强调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当前金融理论过于偏重于定量研究的现象,而系统金融理论认为,对金融系统的定量研究固然重要,但也不应忽视对金融系统的定性研究。对于研究对象,如金融系统的证券市场子系统,可以通过分形检验、ADF检验、R/S检验、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数维等定量方法验证证券市场系统的非线性;也可以采用定性的方法研究其耗散结构、层次性、多样性、聚集性和非线性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对金融系统的正确而全面的认知。

2.注重采用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非线性理论认为系统具有耗散性、混沌性、分形、协同、突变等特性,因此可以应用混沌系统的模糊逻辑控制、基于分形测度的非线性系统模型切换控制策略等仿真控制方法对金融系统进行协调控制;复杂性理论认为系统具有多样性、聚集、流等特性,因此可以设计金融系统的Agent模型,应用MAS建模技术,建立MAS复杂系统仿真模型,借助Swarm等仿真平台进行主体模拟仿真等;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特征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结构。因此可以构建金融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反馈模型,研究金融系统仿真模型的机理、金融系统的仿真与预测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先后有iThink、STELLA和Vensim、 Powersim 主流绘图建模模拟软件,为系统科学在金融系统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便利[17]。

四、金融理论的演化路径及各金融理论的比较

研究金融理论的变化发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金融理论的方向,纵观金融理论的更迭可以发现,金融环境的变化、原有金融理论的缺陷以及相关学科的产生与完善三者的共同作用促进了金融理论的不断革新。与此同时,金融理论的发展也带来了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不断地由简单走向复杂,原有的金融理论已经不能指导复杂的金融环境,一些学者对新的金融理论的探索从而推动了新的金融理论的产生。所以金融理论的演化是有路径可循的,如图3所示:

从现代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理论再到系统金融理论,其演化路径是符合社会经济实践需要的,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二者已不足以应对当前金融系统的复杂性、非线性。系统金融理论为我们认识金融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它采用有限理性、分形、混沌、协同、突变、反馈、仿真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金融市场,可以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更准确地揭示金融市场的演化规律,是指导金融市场体制建设、促进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力工具。它与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有着本质的不同,如表2所示。

表1 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系统金融理论的比较

系统金融理论不是对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简单继承和发展,而是用一个全新的范式来研究金融系统及其运作机制。系统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相比具有后者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它完全摆脱了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假设基础,这使其结论的可靠性更高,主要表现在:

1.系统金融理论直接采用非线性、复杂性和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研究金融系统问题,因而相对于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来说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其结论也就更有意义。金融系统本身具有多层次性、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的特点,采用简单的理性人假设(现代金融理论),或对有效市场假设条件作以简单的放松(行为金融理论),都无法真正揭示金融系统的演化规律。

2.系统金融理论能够解释金融体系内部存在着的复杂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系统金融理论以金融系统为研究对象,注重运用非线性理论技术研究金融系统的的非线性行为,而不简单地做非线性问题线性化处理,能够更彻底和有效的处理非线性问题。

3.系统金融理论充分揭示了金融市场的演化运行机制,能够达到对金融系统的认知、优化与控制。系统金融理论完全以金融系统的实际运行为基础,不进行特别的假设安排,提出了对金融系统的认知、优化与控制的科学研究范式,这是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所不能触及的。

4.系统金融理论能够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并且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仿真检验,预测金融系统未来的演化规律,与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相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5.系统金融理论可研究处理社会、经济、生态和生物等一类高度非线性、高阶次、多变量、多重反馈、复杂时变大系统问题;研究对象也主要是开放系统,其建模过程便于实现建模人员、决策者和专家群体的融合。因此,系统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相比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系统金融理论具有很高的优越性,更趋近于现实,必然会使其成为未来金融理论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易宪容,黄少军. 现代金融理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37-177.

[2]李士勇. 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3-8.

[3]Buchen P.W, Kelly M. The maximum entropy distribution of an asset inferred from option prices [J].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96,31(1):143-159.

[4]方芳. 金融复杂系统脆弱性理论在金融危机分析中的应用[J].北方经济,2011(3):44-46.

[5]Peters E. Chaos and Order in the Capital Market [M].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1991.(03):112-113.

[6]E.Panas.Long memory and chaotic models of prices on the London Medal Exchange[J].Resources Policy,2001(27):235-246.

[7]赵华. 混沌理论在经济中的应用研究[D]. 福建:厦门大学,2005.

[8]王静,孙园青. 金融生态系统的突变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08):18-20.

[9]Jan Frederik Slijkerman,Dirk Schoenmaker. Risk diver sification by Europea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EB/OL]. http://ideas.rePee.org/P/dgr/uvatin/20050110.html,2005.

[10]郑宝安.重新审视混业经营风险及其监管模式——基于协同理论视角的分析[J].新金融.2008(12):40-43.

[11]Cont R, Bouchaud J P. Herd behavior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 in financial markets[J].Macroeconomics Dynamics,2000,4:170-196.

[12]应尚军,魏一鸣,范英,汪秉宏.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股票市场复杂性研究一投资者心理与市场行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12):18-24.

[13]Koutmos, Saidi R. Positive Feedback Trading in Emerging Capital Markets[J].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2001(11): 291-297.

[14]胡朝晖. 银行资金头寸管理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当代财经,2003(05):61-63.

[15]刘超.系统科学范式下的金融理论研究[N].光明日报(理论版),2010,8,24 (10).

[16]刘超.金融理论新范式——非线性复杂动力学金融理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9,163(3):86-92.

[17]刘超,张伟.系统动力学视角下的汇率波动研究[J].南方金融,2012,121(1):60-68.

作者:刘超 孟涛 刘丽

第三篇: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系统综述

[摘要]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是探索旅游问题、规律及原理的新思路与方法。为了系统地概括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采用系统综述(systematicreview)方法对该交叉领域最近12年的主要研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该系统综述回答了如下3个问题:①信息科学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②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③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有哪些趋势。

[关键词]信息科学;信息技术;旅游;交叉研究;系统综述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旅游领域正在经历着一个以商业实践和研究活动为平台的迅猛发展期,对于旅游研究者而言,把握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了解已被研究的内容以及思考未来的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的旅游研究中,针对各种研究主题的综述性研究非常丰富,然而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交叉研究或跨学科研究一词源于192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德沃斯(Woodworth)创建的英文形容词: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的),指超过一个学科范围的研究活动。信息科学是一种横断科学与方法科学,在信息科学所涉及的4个方面研究中:(1)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信息获取与处理;(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3)控制理论与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4)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信息光学与光电子器件、激光技术与技术光学,其中3个方面都与旅游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发生交叉(如旅游博客数据挖掘、旅游推荐系统),且旅游研究也不断采用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如人工智能在旅游预测中的应用、计算机仿真在游憩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体现了交叉研究和跨学科特征。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客观存在,且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

旅游研究一直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吸纳着其他学科的营养;信息科学与旅游研究的交叉与融合为解决旅游领域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探索新规律、新原理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信息时代旅游发展的产物与趋势。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无论对旅游学术研究还是对旅游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研究进展应得到关注与重视。

已有关于信息科学与旅游交叉研究进展的综述研究川没有体现出两种研究的“交叉”性,即信息科学研究中有哪些以旅游为研究对象或者解决旅游领域的问题?旅游研究中涉及哪些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应用?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研究者广泛与深入开展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较为全面地阐述信息科学与旅游研究之间的“交叉性”,本文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该交叉领域最近12年发表的文献进行了搜集、筛选、整理、归纳与分析.以期帮助相关研究者了解这一交叉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有所借鉴与启发。

2 系统综述方法

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又称系统评价,起源于医学领域,是指在复习、分析、整理和综合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研究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逐步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图书情报等领域。系统综述可被精确区分为两种类型:(1)定性系统综述,原始文献的研究结果被分析与总结,但未经统计学合并;(2)定量系统综述,又称元(meta)分析或荟萃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若干个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统计合并的过程。在某些不强调或较难实施统计学合并的研究领域,直接将定性系统综述称为系统综述,将其作为一种对某研究问题、主题或现象的可获得的所有研究进行评价和解释的方法,目标在于通过一种可信的、严格的以及可审计的方法来提供公正的研究评价。信息科学与旅游科学的交叉研究属于较难实现统计学合并的研究领域,因此本文采用定性系统综述方法,简称系统综述。

本文关于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的系统综述研究包含如下步骤:

(1)确定研究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与分析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现状,本文确定了如下系统综述的研究问题:①信息科学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②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③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有哪些趋势?

(2)确定文献搜索策略

基于所确定的研究问题,设计如下文献搜索策略:

①搜索工具与数据库:采用Google Scholar、IEEE Xplore、ScienceDirect;

②搜索关键字:采用关键字组合“tourism”AND(“computer”OR“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即“旅游”与“计算机”或“通信技术”同时出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方向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科学与技术在信息科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过反复搜索测试,“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作为关键字与“旅游”进行组合搜索,搜索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覆盖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实现本文系统综述的研究目标;③搜索的时间范围:2000年之后。

(3)文献搜索

按照上述搜索策略分别在3个工具与数据库进行搜索。Google Scholar显示共有54500条结果(2011年12月22日),其只提供最相关的前1000条;IEEE Xplore(搜索字段为“摘要”)共搜索到46条结果(2011年12月24日);ScienceDirect(搜索字段为“题目”或“关键字”或“摘要”)共搜索到36条结果(2011年12月24日)。

(4)文献筛选

在上述搜索到的条目中,按照表1所示的文献入选和剔除标准,筛选用于本文系统综述的文献。

表1所示第一步完成后共有512篇文献入选。第二步经过多次逐步细化筛选,最终确定用于本文系统综述的入选文献共245篇,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87篇。245篇文献来自106种期刊和58种会议,文献来源分散且涉及领域广泛,有关文献来源、作者等的定量分析结果已另文撰写,本文则侧重对系统综述研究步骤(1)所确定的研究问题的回答。

(5)分析与完成报告

根据系统综述研究步骤(1)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对入选文献进行分类、分析与总结。分析结果见下一章节。

为了分别回答问题1与问题2,本文需要将入选文献划分为旅游研究和信息科学研究两种视角,分别简称为旅游类研究和信息类研究。而事实上,当两种研究产生交叉与融合,进行上述严格区分是较为困难的。为此,本文做如下处理:

(1)按照文献来源所属学科范畴进行划分,如来源于Tourism Management及《旅游学刊》的文献则划入旅游类,来源于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及《计算机工程》的文献则划入信息类;

(2)按照期刊载文的学科范畴划分,如《华东经济管理》刊载旅游类文章,则归为旅游类,《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载信息技术类文章,则归为信息类;

(3)按照入选文献的具体内容划分,一些综合性期刊无法直接确认属于哪一类,则阅读入选文章原文,如果偏重人文社会学视角,则归入旅游类;如果偏重信息科学及技术视角,则归入信息类。

由此,经管类、电子商务、地理类等期刊归入旅游类中,测绘类期刊归入信息类中;两类分别含有入选文献147篇和98篇。

3 综述结果与分析

3.1问题1:信息科学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

“面向旅游”并不特指专用于或专门针对旅游的研究,而是指其研究问题由旅游领域而产生,或者旅游是其最为典型的应用。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几乎涉及了信息科学研究范畴的各个方面,而许多研究领域更是体现了信息科学领域较新及较前沿的研究方向与热点,如表2所示。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是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移动应用、推荐系统以及语义网与本体等;而Web服务、虚拟现实、普适计算、计算机仿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下面对表2排序前10的研究主题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3.1.1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指面向各种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PDA(掌上电脑)、电话等使用者的可用人机交互系统,也包含网站(Web)应用系统。本文为了强调移动应用和推荐系统两类特殊的应用系统,在本类研究主题统计中将其排除,另列类别。应用系统研究占据了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的较大比重。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科学向旅游研究中进行渗透的最初方式正是其在旅游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是人选文献中我国研究占据较大比重且较集中于该类研究。

应用系统的相关研究可分为:①战略设计或实施建议,如航空业信息技术应用战略与战术研究,以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旅游组织实施电子商务的建议;②技术架构设计,如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旅游资源信息服务模型研究;③系统设计与开发,如一种智能旅游行程导航系统,以及四川、山西和赣东北等目的地或区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3.1.2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较多采用的方法与技术,可将相关研究分成以下几个方面:①推理,即采用人工智能推理技术支撑各种应用系统,如基于贝叶斯网的旅游行程推理;②数据挖掘,如旅游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消费者特征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的旅游博客观点挖掘以及数据仓库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③主体(agent)代理,如主体代理旅游者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向旅游者进行旅游推荐弛;④评价,如基于神经网络的上海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⑤决策支持,如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支持系统。

3.1.3地理信息系统

旅行活动是一种人地关系,地理信息是设计与开发各种旅游应用系统的重要信息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为这些应用系统提供地理信息使用接口的重要支撑系统。个性化目的地推荐系统、基于短信服务的餐馆推荐系统、导航系统、位置服务系统、旅游资源监控预警系统以及古建筑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撑。上述“应用系统”主题研究中,几乎所有面向目的地与区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有关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本身的研究也较为活跃,如雅安市WebGIS(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研究、基于WebGIS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研发以及泰山三维(3D)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

3.1.4移动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面向旅游者手持终端(如手机、PDA)的各种移动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相比较于传统的计算机应用,移动应用较好体现了旅游以“人为中心”而不是计算机为中心的理念。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面向旅游者服务的信息推送与搜索、导航、实时路线及目的地推荐;并向普适计算的方向进行扩展,如手机电子门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车辆监控与导航以及手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游戏等。除了面向旅游者服务外,移动应用研究还包含面向旅游研究者、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以及旅游企业的旅游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如可通过基于手机数据的散客流分析,对目的地住宿的可容纳量进行估算。移动应用中与位置信息相关的应用也被称为位置服务,如位置信息服务、导航以及实时路线推荐等。

3.1.5推荐系统

推荐系统是为解决互联网“信息过载”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个性化服务,帮助用户从大量信息中发现其可能感兴趣的或者满足其需求的资源,如信息、服务以及商品等,并自动生成个性化推荐。目前,推荐系统在旅游中的典型应用为旅游行程规划,可面向旅游电子商务用户,也可面向互联网用户;可规划旅行的时间、地点以及活动等全套行程规划引,也可推荐旅游目的地、餐厅以及住宿等。推荐系统主要采用人工智能、语义网、移动应用、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相关研究还涉及用户个性语义模型、系统架构设计等方面。

3.1.6语义网和本体

语义网(semantic Web)是传统网站的一种扩展。在语义网中,信息具有明确的含义——语义,人类语言与机器语言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机器能够自动地处理和集成网上对于人而言可用的信息,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顺畅。本体(ontology)是用来描述网络文档中术语的明确含义及其之间关系的技术,能够实现语义网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提高网站搜索的准确性以及网站服务质量。旅游领域是语义Web与本体研究的问题来源与典型应用对象,如基于语义Web与本体技术的旅游中小企业间信息交换、动态生成客户供给的客户关系管理、旅游网站信息系统、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以及旅行推荐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对旅游领域知识进行本体表达,从而集成对于用户有用的或者满足用户需求的语义信息;其中,旅游知识域的本体表达、行程规划的语义信息推理是实现这些系统的关键技术。

3.1.7Web服务

Web服务(Web services)是Web上数据和信息集成的有效机制,是解决Web上各种应用系统高维护与更新代价的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Web服务在旅游中主要用于信息集成、交换以及系统之间的互操作。Web服务技术对于旅游目的地管理而言非常重要,能够实现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与旅游企业之间以及目的地旅游企业之间的异构数据交换、共享以及集成。Web技术还是Web推荐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能够获取推荐系统所需的动态与实时的万维网数据。

3.1.8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用于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的市场营销。国内的相关研究集中于旅游目的地、景区及景点等的虚拟展示,如西安市360度全景虚拟旅游系统、北京妙峰山古建筑群的网络虚拟漫游系统、村镇民俗旅游资源的立体展示。郑鹏等认为这是一种旅游产品的虚拟试用体验。而国外的相关研究则侧重于游客的现场体验,特别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与遗迹,如意大利的PEACH(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active cultural heritage,个性化体验活动的文化遗产)项目针对提升游客在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的体验以及马来西亚凯利城堡(Kellie’s Castle)的虚拟旅游原型研发。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还包含了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如十三陵景区的虚拟复原。

3.1.9普适计算

普适计算模式下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应用的发展,普适计算在旅游研究中非常活跃,如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基于旅游本体的信息广播与推送方法研究,用以解决传统移动终端对于旅游者需要花费昂贵的“漫游”网络连接费用以及需要主动获取信息等问题;一个面向德国雷根斯堡(Regensburg)游客的移动终端游戏的设计与应用,游客可以通过在空中晃动手机来与游戏中的历史人物沟通,该游戏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向游客介绍雷根斯堡的历史。普适计算是我国目前形成研究热点的物联网应用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之一。

3.1.10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包含基于概率统计方法对上海旅游服务系统顾客满意度进行仿真以及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新度假制度对城郊旅游的影响进行仿真等。

3.2问题2: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

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相关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表3显示本文入选文献中归入旅游类的研究主题共有43种。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是电子商务、网站评估以及在线消费者行为。人工智能、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在旅游中受到了相应重视。旅游网站空间、系统评价、网络营销、应用系统以及正在大范围普及的Web 2.0互联网应用模式也受到了旅游研究的重视。信息科学领域中的某些前沿研究也在旅游研究中得到了关注,如计算机仿真、推荐系统、Web服务、语义网与本体。

进一步对表3各类主题的文献内容进行剖析与归纳,可以得到以下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相关的6个研究范畴:

3.2.1信息技术对旅游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旅游的影响研究主要包含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与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影响两个方面。其中,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影响又分为现状研究、作用研究、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

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传统旅游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上,集中表现于电子商务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新型电子中介(供应商、互联网门户网站、拍卖网站、数字电视、移动商务等)对传统电子中介(计算机订座系统、全球分销系统等)的影响、信息技术对分销渠道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现状研究主要侧重于旅游企业,如电子商务在北京旅游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土耳其旅行社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爱尔兰旅游中小企业和乡村微型住宿业对信息技术使用情况的分析、南非中小旅游企业对于信息技术使用的状况研究。

信息技术对旅游的作用研究既包含旅游企业整体层面,如信息技术对埃及中小接待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知识管理对于澳大利亚旅游业的作用等;又包含旅游企业的某项具体功能,如信息技术应用对于泰国酒店运营效率的作用;还包含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如计算机技术对于泰国古建筑重建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旅游业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研究包含:①电子商务的应用影响,如泰国旅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酒店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②网络营销对旅游企业的影响,如互联网广告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③旅游企业对技术应用的态度,如希腊旅行社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情况与态度;④旅游者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态度,如游客在度假时是否愿意使用基于技术的信息、影响旅游者使用互联网进行旅游规划的因素。

3.2.2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商务模式、网络营销以及Web 2.0。电子商务模式的相关研究有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开发计划研究、旅游电子商务模式现状与趋势研究、旅游电子商务模式以及运营模式研究等。

网络营销是除了电子商务之外信息技术在旅游中最主要的应用模式。网络营销研究多围绕网站展开,如英国农村接待企业网站营销现状研究、塞尔维亚旅游网站网络促销现状和形式研究、美国旅游官方网站网络营销使用分析、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的客户需求研究。此外,在线葡萄酒旅游以及在线客户关系管理都是一种网络营销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eb 2.0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受到了旅游领域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①营销,即基于Web 2.0的网络营销方式,这是目前旅游研究领域最为关注的方面,如Web 2.0对克罗地亚旅游产品的营销作用研究、博客对于旅游市场营销的中介作用;②旅游者行为与服务,如Web 2.0下网络旅游消费行为模式及旅游网站应用研究、基于Web 2.0的用户个性化定制研究以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微博“旅游情感”数据挖掘;③网站分类,如Web 2.0旅游网站的分类机制研究。

此外,面向产业价值网络的四川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推进模式和机制是一种信息技术在旅游中应用模式的有效探索。

3.2.3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评价

网站评价是信息技术应用评价研究中最主要的内容。从评价对象上看,相关研究涉及官方旅游网站、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各国及地区旅游网站;从评价内容上,包含有效性评价、可用性评价、使用分析、功能分析、网站设计、网站旅游本体分析、游客价值以及网站访问者分析等;从评价方法上有调查法、启发式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网站日志分析法、领域本体分析法等。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应用在旅游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移动应用系统的评价研究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从用户角度对移动应用进行评价、各种移动旅游者指南功能与可用性评价。

3.2.4信息社会视角的旅游研究对象

较传统旅游研究对象,如旅游资源、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等,信息社会视角的旅游研究对象发生了扩展,如从旅游者的地理时空变化扩展到了在线旅游者行为变化,从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扩展到了旅游网站的网络结构等。

在线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是消费行为研究,如消费影响因素与满意度、忠诚度与推荐行为、在线分享行为。随着社会网络的形成,在线旅游者的情绪研究得到关注,如通过旅游者在论坛、博客(微博)上发布的评论分析旅游者情绪,相关方法包含内容分析、统计与语言学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等。一项研究还将旅游者的博客进行了计算机可视化,用来辅助其他旅游者的旅行计划。此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的旅游者在线行为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目的地地理尺度的旅游网站空间结构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主要包含方法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有统计方法以及网络拓扑图方法等;案例包含欧洲、意大利厄尔巴岛]以及河北省等。

旅游虚拟社区是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形成的新型社区,部分旅游研究者对其给予了关注,如针对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芒果社区网(Mango)的综合性研究。

3.2.5社会信息化下的旅游研究方法

社会信息化下的旅游研究方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传统旅游研究方法可借助社会信息化背景进行扩展,如网络调查方法扩展了传统现场发放问卷的调查方法;基于射频识别(RFID)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追踪系统扩展了传统旅游者游憩行为问卷调查方法,并提高了数据的精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RS&GIS)技术可提高旅游资源监测的准确性等。

二是指旅游研究方法对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借鉴。人工智能是旅游研究中采用最多的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需求预测,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西班牙巴利亚利群岛旅游时间序列预测、遗传算法在旅游需求预测中的应用、模糊时间序列及灰色理论在短时间序列旅游需求预测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方法与其他预测方法的比较;②在线行为分析,如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的在线消费者行为数据挖掘;③基于主体(agent)的旅游系统仿真研究,采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对多层面、多地理尺度旅游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探索旅游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规律,如基于多主体的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旅游者在目的地以及景区范围的动态性研究。

计算机仿真方法与技术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也受到了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具体研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预测,如旅游收入预测;②旅游经济研究,如区域旅游经济系统动力学分析;③旅游主体行为研究,如上述人工智能研究中基于主体的旅游系统仿真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信息科学与地理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作为旅游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或工具,主要被用于旅游资源评价。

3.2.6旅游领域中的信息科学研究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在旅游者中的普及,旅游研究者对移动应用的相关研究给予了较大关注,如上下文适应的移动应用体系框架设计、上下文相关的信息推动服务系统设计以及用于博物馆导游的多媒体技术研究。语义网与本体是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但由于其对于提升面向旅游者的网络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如用于搜索引擎的旅游域语义表示研究。智能系统作为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在旅游研究中也受到了关注,除了综述性研究外,还出现了有关智能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

应用系统的规划建议与系统结构设计是旅游研究者较为关注的信息技术研究,如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目的地管理系统设计。而其中以我国的相关研究为最多,如赣东北网络旅游信息系统研究、上饶市旅游资源信息系统。

作者:黎巎 Dimitrios Buhalis 张凌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下一篇:机械工程系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