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

2022-04-18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是新兴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的新阶段,旅游业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

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 篇1:

锁定效应与反锁定安排: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选择与金融支持

摘 要:本文通过对资源型城市——朔州经济发展中产业锁定与金融锁定的个案研究,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服务问题。文章认为:第一、锁定效应是资源型经济的发展中的突出特征;第二、通过对资源禀赋的探讨,可以寻找到反锁定安排的可行“解”;第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安排,引导资源合理配置,资源经济的锁定问题可望得以解决。

关键词:锁定效应;产业结构;金融支持

一、引言

在静态产业结构理论上,一般以“集中”或“多元化”度量产业分布。但静态研究的局限性很大,无法预测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向。在动态角度分析资源经济时,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假说。一是比较优势理论,来自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认为应该根据资源禀赋决定产业结构安排,其哲学基础是“存在就是合理的”可以引申出的政策含义是各经济体应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劳动力、资本或资源)进行分工;只有比较优势发生变动时,产业结构才有可能调整。二是内生制度变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一种“自我深化”的锁定过程,即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选择等安排在时间t是自变量,而在时间t+1就成为因变量。换言之,最初的制度安排决定了今后的发展道路,“选择的后果实际上在我们作出某种选择之前就已经注定了”。因此,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是内生的,它无法超越“制度可能边界”。这就是所谓的锁定效应。

如果单纯以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分析,可能得出“资源型城市现有产业结构并无不妥”的结论,但在现实层面却给资源型经济勾勒了一幅黯淡的前景:当受到环境政策制约或资源耗竭时,产业发展的停滞和消亡就不可避免了。因此,我们试图从锁定理论出发,寻找在可行性边界内的某个最优解。事实上,当前我国大量的以资源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或多或少面临着锁定效应,产业结构、金融结构单一,投资和产出围绕主导行业或企业进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的统一调配、价格基本固定,经济发展并不存在什么风险问题,但进入市场经济后,由于价格的波动频繁(如国际原油价格从1998年的12美元/桶上升到100美元/桶以上)这种锁定效应蕴含着的系统风险就很快释放出来,甚至危及到金融行业。所以,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和环境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前瞻性反锁定安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认识,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以资源型城市朔州为典型进行个案研究,对锁定效应和反锁定安排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发展现状:产业锁定、金融锁定和风险集中

(一)产业锁定:总量与结构

朔州全市含煤面积1503.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2%,查明资源储量401.04亿吨,保有资源储量381.77亿吨,占全省总量的14.91%。在全市的资源储量中,已占用资源储量121.41亿吨,未占用资源储量260.36亿吨。自1989年建市以来,朔州煤炭工业产值和提供的税收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均在50%以上,在经过结构调整以后,煤炭工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仍在35%以上,产业结构体系一直以煤炭工业为主导和支柱。随着神华集团公司、同煤集团公司、中国能源、中国煤炭集团、省煤炭进出口公司等大企业、大集团在朔州的快速集聚,“十一五”期间,朔州市煤炭总产量可望有更大的突破。随着大型电厂、煤炭加工洗选企业的建设,煤炭的支柱产业地位将更加巩固。

但全市产业发展极不均衡,工业经济一枝独秀。多年来,朔州市产业构成的传统格局基本保持在10:60:30的水平,2005年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0.2:58.4:31.4。2006年其构成比例为8.41:62.64:28.95,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同时下滑,只有第二产业一枝独秀,表现出强劲的增势。从市场经济学观点出发,没有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流通服务工作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需要,就很难保障第二产业取得持久的发展壮大。而第二产业对煤炭工业又依存度过高。煤炭产业单一支撑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改变。2006年来自煤炭行业的增加值高达94.48亿元,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8.89%,同比增长27.77%,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个百分点。

(二)金融锁定:结构性矛盾

从全国的情况看,资源主导型经济基本以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煤炭、石油)为主体;考虑到我国的金融业以间接金融为主体的现状,在产业锁定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金融锁定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足。

经济决定金融,朔州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 煤炭行业利润远远大于其它行业,这就决定了金融机构贷款必然向这些行业倾斜。据统计:从建市初到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向朔州境内的一大批煤炭企业投放信贷资金548360万元,占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投放总量的48.6%左右。

相反,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的支持力度较小。调查显示,2006年末全市中小企业达到31411个,占企业总数的98.2%;完成增加值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49.1%;上缴税金27.41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4.8%,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与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严重不对称。从对山西朔州市五(区)县的调查来看,2002—2006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量分别为6659万元、4953万元、-2137万元、-1567万元、2387万元。其中2002年和2003年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呈绝对下降。

基于这样的信贷投放结构,近年来,朔州市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不足,银行闲置资金增加,系统内循环现象普遍。截至2006年末,朔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8.9亿元,比年初增长30.2%;各项贷款余额为144.9亿元,比年初增长15.1%。扣除9%的存款准备金和邮政储蓄余额、贷款核销额外,存差约占存款的36.9%左右。尽管目前存在关于流动性过剩的看法,但是存差过高的状况比上年末并未出现大的改观:2007年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342.8万元,各项贷款146.4万元,存差更是上升到40%左右。就县域金融发展来讲,存差过大,反映了该地区大量资金外流,当地企业运用银行资金严重不足等问题。据对怀仁、山阴金融机构存差典型调查发现:金融机构存差占比除农村信用社外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上存资金、联行占用、历年亏损、固定资产、及其它占用是两县国有金融机构存差的主要去向。

研究显示,经济结构制约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金融结构畸形集中反过来强化了经济的锁定效应。近年来,随着境内大型企业资金自给能力的提高及财务核算体系的改革,限制了大企业对境内银行贷款的需求,特别是电力财务体制改革,主体部分成为山西电力管理局,按照省电局的规定,下属公司不得在地方金融机构贷款,需要资金时只能由省公司以内部利率供给,并提前归还了在朔州市各银行的贷款,使银行优质客户减少,可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没有多大的改善。

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约束加强与信用环境不理想的背景下,直接导致了银行不愿意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小企业特别是非煤产业的发展受到来自融资层面的约束。

(三)锁定效应:风险集中

资源型城市在产业锁定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金融锁定问题,金融锁定导致信贷支持对象严重趋同,信贷投向高度集中,一旦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环保要求提高,必然出现信贷风险集中问题。近年来,国家出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保考虑关闭大量不符合开采标准和环保条件的小煤矿,而小煤矿的关闭致使大量信贷资金陷入风险状态。再加上山西省对地方煤炭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关小、改中、上大;凡重点产煤县,生产能力9万吨以下的煤矿均被关闭或整合。小煤矿的关停,使金融机构贷给小煤矿的信贷资金追改无门。

以上分析表明:朔州经济、金融发展正面临着十分明显的锁定效应,要想保证其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探索反锁定安排。

三、优势禀赋与产业可行集:反锁定安排的起点产业锁定的最大问题在于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来自三个层面。一是环保要求严格,不符合环保条件的被迫关闭。二是产业替代或升级,如美国钢铁工业的市场退出导致的“匹兹堡现象”(由产业型城市转化为消费城市)。三是资源耗竭。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必须考虑适当的反锁定安排,即必须在一定的禀赋优势基础上考虑产业转移或分散。我们分以朔州为例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禀赋优势

1.丰富的矿藏资源、广阔的开发前景为朔州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朔州初步探明的矿藏有煤炭、石灰岩、铁矿石、铝矾土、云母、粘土、石墨等35种。其中煤炭总储量约500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1/6。煤系分布面积164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5.9%,属大宁煤田石炭二迭纪煤系,以煤气和弱粘结煤为主,覆盖浅,易开采。石灰岩储量约1600亿吨,铁矿石储量4500万吨,磁石储量20亿吨,铝矾土储量458万吨。全市煤炭年生产能力达到11021多万吨,以全国最大的安太堡、安家岭露天煤矿为龙头,煤炭产业率先发展,2006年产原煤达到9275万吨。以神头一、二电厂为代表,电力产业实力雄厚,全市电力装机容量2006年达到361.8万千瓦,发电量222.45亿度,约占全省总量的1/6。日用瓷生产能力10.5亿件,产量30426万件,怀仁嘉明陶瓷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日用瓷生产企业。

2.广阔肥沃的晋北平原为朔州发展农业、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朔州市现有耕地总资源548.88万亩(其中水浇地180.9万亩),是山西省人均耕地和人均水浇地最多的城市。水资源相对丰富,有地下水资源6.53亿立方米,人均有432立方米。2006年底,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124.75亿元,粮食作物总产量14.56亿斤,奶牛存栏15.14万头,羊年存栏143.55万只,境内山阴古城集团生产的“古城奶粉”、“妙士乳液” 是全国著名的乳制品品牌。在朔州发展乳品、羊肉制品、小杂粮加工以及饲料、饲草产业,资源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3.丰厚的人文景观、美丽的城市风光共同构成了引人入胜的旅游黄金带。朔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一大批文治武功的杰出人物名垂青史。全市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其人均公共绿地、人均道路、人均住房面积名列全国前茅。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

(二)产业选择可行集及最优选择

1.资源产业的深化。

提高加工深度,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扩展,在阶梯性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发挥整个产业群集约化生产的效应,并通过增强产业自身的竟争能力来摆脱对资源的单纯依赖,是资源型城市多元化发展的首要选择。煤炭是朔州市重要的主体能源,也是保证朔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粮食”。因此,首先必须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合煤炭资源,关小建大,增强节约利用资源意识,最大限度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其次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现采矿现代化。积极采用先进采煤技术和工艺,提高煤炭回采率,实现产业安全化、现代化、规模化、增值化、洁净化,提升煤炭产业的增长质量。再次是延伸煤电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

2.新兴产业选择。

要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构建多元支柱产业体系。一是食品行业要尽力发挥朔州市优质杂粮、蔬菜、牛奶等特色资源优势,重点支持和发展古城、雁门、燕麦片、嘉利、玉雄等较有潜力的食品企业,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市农牧业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二是陶瓷业应围绕建设全国陶瓷生产基地和“北方瓷都”这一目标,增加品种、提高档次和科技含量,尽快由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迈进,由日用瓷向建筑瓷、工艺瓷、工业瓷方向迈进。三是建材工业要依托狮头水泥集团、平鲁安格公司以及同煤集团等,扩展市场空间,重点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及煤矿伴生资源,发展高岭土、单晶莫来石、微晶玻璃饰材、新型墙体材料和高档水泥等。四是风富多彩的文化古迹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因此要围绕大运高速、威乌高速黄金旅游带,加快特色景点、景区的建设,着力打造著名旅游品牌。

四、金融支持:摆脱产业锁定的控制变量

摆脱产业锁定的政策措施无非有两条:一是通过国家产业政策,从行政角度考虑问题,但是,从西方和我国的所有实践看,行政手段效果具有不对称性:破比立更加有效。如国家在限制煤炭生产方面的有效性远比寻找经济增长点要容易,这是由国家政策的本质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中,行政手段可以禁止资源进入某些领域,却无法强迫资源必须进入某些领域,否则必然出现无法持续的高投入和低效率产出。二是通过市场自发动员资源进入某些产业领域,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可以作为一种改变产业结构的控制变量。

(一)金融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支持

资源型企业是朔州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从某种角度讲就是资源型企业的经济转型,资源型企业机制活起来,竞争力就能强起来,就能够带动朔州市的经济转型。所以各级金融部门要把经济转型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利用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努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部金融环境,积极支持和引导资源型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基础上,按照地方政府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经济转型中的主体作用,在信贷投入门槛上要最大限度地清除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和发展中的种种障碍,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利用信贷资金实现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

(二)银行要通过信贷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政府尽快提升中心城市的承载能力

资源型城市朔州人口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公共服务缺位较多,社会事业相对落后,已明显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难以发挥中心城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因此,金融部门要加大对中心城区建设的信贷投入。一是利用目前煤炭经济效益良好的契机,通过信贷引导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要按照强化城市总体规划,以完善功能、拓展空间、塑造个性、提升品位为重点,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改造的资金投入,推进“旧城”改造,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大公益性活动场所的建设投入。二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要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在引进、培养、用好、留住人才方面下功夫。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和谐创建活动,提升市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三是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步伐。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实解决制约开发区发展的土地、财政、税收、环保等问题,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健全开发区内各类基础设施,增强开发区的孵化功能。

(三)调整金融资源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调整资产结构,要以地方经济政策为导向,较准确地划分贷款支持类、适度支持类、限制和退出类企业或行业,使信贷不失时机地从衰退产业、夕阳产业、劣势企业,市场萎缩结构的产品和重复建设中退出来,进一步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对已形成的不良贷款要抓紧清收,充分利用呆帐贷款核销,最大限度地减轻经营包袱,积极开拓个人零售业务,不断建立新的效益增长点;二是调整负债结构,进一步改善软硬环境,增加存款总量,同时合理调度资金,减少内部各种无效资金占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三是积极创新,拓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增加银行实力。其次调整组织结构,优化网点布局,精简内设机构,改革用人制度。四是调整财务结构,深化全面成本管理,变成本支出事后控制为事前、事中控制,着重解决费用支出和成本列支大的问题,在对房屋、设施、车辆等经营资源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清查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按照保一线、保经营、保急需的原则,合理配置。

(责任编辑 刘 洋)

作者:樊 吉 张业民

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 篇2:

大力推进“旅游+” 培育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产业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是新兴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的新阶段,旅游业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内蒙古作为旅游资源大区,应紧紧抓住国家重点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人民群众旅游需求旺盛的发展机遇,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使旅游业成为内蒙古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内蒙古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和数量多,历史文化独特,疆域辽阔,横跨“三北”,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区位优势明显。内蒙古的地貌种类多、差异大,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具备多种自然景区开发的潜力。天然草场面积居中国五大牧场之首,涵盖世界所有草原类型,被称之为完整的天然草原博物馆;森林面积居全国之首,大兴安岭林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取之不尽的大宝库,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旅游品牌。内蒙古具有多元化的人文景观,以蒙古族为代表的草原民族文化,在服饰、饮食、居住、音乐、舞蹈、民俗等方面独具特色,沿边地区的中外风情魅力独特。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是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但相比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内蒙古的旅游业发展“差距甚远、任重道远”。主要体现在:一是大多数旅游资源还未深度开发、有效利用,知名的大型旅游企业少,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不够,旅游产品内容单一老化、产品品牌不强不响,仍然以一般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特别是综合性主题旅游产品、休闲度假和高端专项旅游产品供给不足;三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四是旅游业收入与旅游资源不相称,景点的旅游商品雷同、缺乏创意和创新,旅游“伴手礼”产品供给不足,旅游购物所占比例和旅游强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五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道路、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景点环境卫生和食宿条件等公共服务不精不细。这些问题与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的目标要求有很大差距,在满足“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需求和休闲需求、做精做强我区旅游业这篇文章上还需下很大的功夫。

发展旅游业正逢其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构建现代产業发展新体系,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十三五”规划在构建产业新体系中明确指出,“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作为现代服务业板块中的重点发展产业,作为常态消费的重点。近年来,国务院积极倡导、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政策法规,通过逐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多方资金支持等,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随着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也以其强劲的势头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普通民众的出游频次和出游需求持续增长。2015年我国旅游业继续实现稳步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13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人数达4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4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3.1%,居民出游率达到2.98次。据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2015年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0.2%,旅游业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2016年上半年国内旅游22.3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47%;入出境旅游1.27亿人次,增长4.1%;实现旅游总收入2.25万亿元,增长12.4%。国庆假日全国共接待游客5.93亿人次,同比增长12.8%,累计旅游收入4822亿元,同比增长14.4%。内蒙古2015年旅游发展取得较大突破,共接待游客8542.61万人次,同比增长12.67%,旅游总收入达到2257.1亿元,同比增长25.03%。2016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3160.34万人次,同比增长11.68%,实现旅游总收入802亿元,同比增长23.38%。国庆长假期间,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853.16万人次,同比增长21.49%,旅游收入60.25亿元,同比增长28.98%。这些都说明,目前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旅游业呈现逆势“井喷式增长”,居民的旅游消费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消费热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要乘势而上。

旅游业作为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很多省区市都把旅游业作为“十三五”期间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比如,浙江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总收入超万亿元的大产业,把浙江建设成为更加发达的旅游经济区和全国一流、全球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率先全面建成旅游经济强省。湖南省把旅游业作为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能的战略举措来抓,作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来抓,制定了到2020年将旅游业打造成为万亿产业,实现由初步小康型旅游大省向全面小康型旅游强省跨越,进而向现代化旅游强省迈进的目标。海南省被列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示范省,提出要把海南打造成为全天候的旅游目的地,将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新经济增长板块,高水平高标准建设国际旅游岛。云南省提出把云南建成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旅游辐射中心,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旅游业发展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全域旅游为方向,以特色化、高端化、国际化为目标,以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内蒙古作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特色鲜明的地区,加快发展旅游业正逢其时,要迎头赶上,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要加快把旅游业打造成充满生机活力的支柱产业

实践证明,持续稳步增长的旅游业是顺经济周期性和逆经济周期性相统一的产业,既能拉动需求又能提升供给。我区应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改变目前旅游业发展品质不高、收入不多、贡献不足的现状,加快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加快把旅游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努力把内蒙古打造成全国旅游强区。

一是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区旅游业发展问题既是实践问题,也是认识问题,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思想认识问题导致的实践问题。解决内蒙古资源“强”,旅游业不强的问题,要切实提高对加快旅游业发展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强化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意识,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认识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支撑,从大旅游、全域旅游、全时旅游的角度谋划旅游业发展,强化思维引领、顶层设计,强化科学规划、产业融合,以实施全域旅游为战略引领,以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拓展和挖掘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和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培育围绕旅游形成的综合性产业群,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功能,利用旅游业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拉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要改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型,发挥“旅游+”的巨大潜力,努力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围绕旅游调结构、围绕旅游出产品、围绕旅游搞服务。积极推动旅游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牧业现代化、绿色化深度融合,与城镇、文化、产业、生态、科技、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开辟旅游发展新领域、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形成旅游发展新产能。积极推动旅游和互联网融合,运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服务旅游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创新。以发展在线旅游为重点,推进旅游区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相关信息互动终端建设、旅游物联网设施建设、开展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完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旅游网络营销模式,实现旅游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积极拓展旅游市场,主动融入“三北”旅游圈,加强与沿黄河省区、与西部省区市、与东北三省的旅游合作,与俄蒙共同开發“茶叶之路”国际旅游线路,不断提升内蒙古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

三是要不断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准确把握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要着眼“创造经济”,充分认识差异化、特色化的核心是文化,借助文化、创造文化,以有创造性、有创意的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服务业增值。通过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位,建设富有文化特色与内涵的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加快培育旅游文化精品;大力开发旅游演艺产品,打造体现草原民族特色的旅游实景演出,丰富旅游体验,充实旅游内容,增加旅游收入。要加强农牧业、工业旅游产品设计,总结伊利、蒙牛等企业旅游经验,探索发展农牧业庄园经济、开展农牧业旅游;搞好工业旅游产品开发,拓展工业旅游空间。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把内蒙古纳入“三北”毗邻省区市的休闲旅游圈,积极发展草原旅游、森林旅游,推动草原文化特色体育旅游,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增加游客参与式体验,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各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让游客重温历史,找到乡愁,旅有收获。要加大旅游商品创意开发,紧密结合地域文化、重大事件等,打造紧跟社会热点、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旅游商品,紧盯旅游“伴手礼”市场需求,把“伴手礼”开发作为大产业来做精做强,提高旅游消费收入。大力发展秋冬季旅游,利用秋冬季开展骆驼节、胡杨节、摄影节、那达慕、冬捕节、滑雪节等活动,让“冷资源”变成“热产品”,让淡季不淡,实现四季旅游。探索发展旅游地产,在休闲度假资源富集地区,开发建设住宅、酒店、主题公园、文化会所,适应大众休闲、度假、养老等需要;推广民宿旅游,打造特色农家、牧家、林区民宿客栈,吸引游客深度体验,通过旅游服务收入以旺季养淡季,带动闲置房地产的消纳。要进一步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宣传和营销,围绕休闲度假时代的消费需求,密切跟踪市场走向,打造既体现草原民族特色又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端旅游产品品牌,架起目的地和旅游市场之间的桥梁。

四是要构建全方位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业发展关键“在人”,要高度重视旅游人才队伍培养,创新政府、高校、协会、企业协同培养旅游人才模式,培养一批旅游应用型人才,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旅游人才队伍,以满足我区旅游业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快进慢游”的全域化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改变我区草原旅游交通网稀疏的现状,紧密结合旅游发展需要加强交通路网建设,打通从机场、车站到景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大交通便捷,小交通顺畅,实现路路全通。大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紧紧围绕休闲度假旅游消费链,做好细节,打造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链,形成服务产业链,重点完善景区服务体系,突出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游客中心、景区停车场等旅游必需设施建设,建立智慧景区服务体系,为旅游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大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区内主要旅游道路沿线美化绿化和改造提升工作,搞好重点旅游城镇、旅游乡村环境整治,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研室)

责任编辑:代建明

作者:刘文纪 刘晓红

农牧业经济与旅游产业论文 篇3:

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摘要]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十二五”规划时期是甘肃省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甘肃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表明: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变动与配第-克拉克趋势相吻合,并对经济增长影响巨大;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始终较大,第一产业的贡献逐年降低,第三产业的影响超过第一产业,并且与第二产业的差距越来越小。最后本文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灰色关联理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6. 03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演变密切相关,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成功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次次合理的产业结构变动后取得的。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对其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以期进一步深入了解甘肃省产业结构状况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密切关系,为产业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外研究方面,库兹涅茨利用5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实证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认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应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且经济的产业结构是由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钱纳里从部门增长的决定要素出发,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而制造业增长最大,由此提出产业增长模式。而Gregory and Griffin发现存在着与钱纳里经济增长模式相反的大量事实,他们通过经验说明在人均收入水平很高时,服务行业的快速增长会降低制造业的规模弹性。

国内研究方面,牛洪蕾通过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了江苏省产业结构与GDP之间的关系。刘伟、李绍荣从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李岩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制造业产业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目前,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较多,但是运用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较少。所以本文研究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分别研究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与生产总值之间的关联度,试图找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甘肃省产业结构演进及经济增长概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甘肃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变化的趋势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减小,第二产业的比重一直比较大,且稳中有升,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增加。在这期间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大体分为3个阶段:①1978-1986年,三次产业比例由1978年的20.41%、60.31%、19.28%变为1986年的26.81%、47.66%、25.53%,在此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小幅上升,第二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所占比重有较大提升,产业格局为“二、一、三”。②1987-1999年,三次产业比例由1987年的28.38%、42.88%、28.74%变为1999年的20.06%、42.88%、37.06%,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基本保持不变,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产业格局调整为“二、三、一”。③2000-2009年,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8.44 %、40.05%、41.52%变为2009年的11.72%、45.08%、43.19%,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升,且与第二产业的差距越来越小。与此同时,甘肃省生产总值一路攀升,从1978年的64.73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3 387.56亿元,增加了51倍。

综上所述,甘肃省自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来,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同时保持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阶段与发展能力。

3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3.1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

灰色关联理论由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首先提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完善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用以分析灰色系统主行为因子与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密切程度,判断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由于我国统计数据十分有限,灰度较大等原因,在分析系统关联因素时,与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相比,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对样本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都同样适用。该方法是以关联度作为系统因素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及相互比较的相对标志,以分析系统中主行为序列和相关行为序列曲线的几何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为基本思想,以关联度计算为基本手段的一种灰色系统分析方法。

3.2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过程

(1)选择参考序列(系统特征序列)和比较序列(相关因素序列)。将地区生产总值和区域产业结构分别设为系统特征行为序列和相关因素序列。

(2)原始数据选取。本文选用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来反映经济增长情况,即作为系统特征指标值,选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作为一系列的相关因素指标值。

(3)初值化。初值化是用数列的第一个数去除同一数列的所有数,得到的数列即为初值化数列。

(6)排关联序。按照γ0 i大小排序,区分其关联程度大小。γ0 i值越大,说明其关联程度越大;反之,γ0 i值越小,其关联程度越小。

3.3灰色关联结果

根据以上理论,选取甘肃省1978-2009年GDP作为参考数列,甘肃省同期三次产业产值为比较序列(见表1),则经计算可得:第一产业产值与GDP的灰色关联度为γ01=0.789;第二产业产值与GDP灰色关联度为γ02= 0.821;第三产业产值与GDP灰色关联度为γ03=0.701。从而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的发展对GDP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第一产业,最后为第三产业。

如果分别选取甘肃省1978-1990年、1991-2000年、2001-2009年的GDP为参考数列;选取甘肃省同期相应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作为比较数列,则经计算可得3个时期各产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γit代表第一、二、三产业在3个不同时期与GDP的关联度,i=1,2,3;t=1,2,3)。

第一产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γ11=0.769,γ12=0.604,γ13=0.595。

第二产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γ12=0.688,γ22=0.845,γ23=0.920。

第三产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γ31=0.675,γ32=0.720,γ33=0.877。

由此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各产业对GDP增长的影响也在变化。在1978-1990年期间,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影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在1991-2000年期间,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在2001-2009年期间,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远远超过了第一产业且与第二产业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图1中的折线更直观地反映出甘肃省各产业灰色关联度的阶段性变动趋势。整体上看,第二、三、一产业的灰色关联度曲线分别处于上、中、下的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其中,第一产业的曲线趋势明显,始终在下降,只是下降趋势趋缓,说明其经济影响力在不断减弱并逐渐趋于稳定;而第二、三产业关联度曲线变动情况非常相似,都曾经历大幅上扬,第三阶段灰色关联度都超过0.8(其中,第二产业甚至超出0.9 )。总之,在甘肃省,第一产业对经济影响的下降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但不会无限持续,终归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其他产业对农业的依赖会持续;第二产业一直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第三产业正显现出更强大的推动力。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甘肃省产业结构演变、区域经济增长及两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改革开放后甘肃省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变化的趋势与配第-克拉克趋势相吻合,三次产业格局由原来的“二、一、三”调整为目前的“二、三、一”,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结构的调整对经济的增长影响巨大。为此,笔者对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抓住机会。甘肃省要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倾斜性政策和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努力打造西部经济强省,以便吸引更多的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投资,而这一切的先决条件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

(2)巩固基础。应该巩固和提高第一产业,进一步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优势,应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的有特色的第一产业,并将其转化为本区域经济增长长期的动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农业产业政策,在扶持本地企业发展的同时,注意吸引其他地区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进驻并参与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发展。

(3)发挥优势。发挥资源优势,优化第二产业布局,加快工业化进程。甘肃省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各工业产业都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当前的重点是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大力发展煤化工、能源工业、冶金工业、稀土高新技术产业等第二产业,避免重复浪费与不合理竞争,提高资源利用率。

(4)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甘肃省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第三产业,这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关键所在。 在继续发展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旅游、金融、物流及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提升甘肃省第三产业层次,更好地为甘肃省提供服务,这是甘肃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与当时的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因此,实现产业结构整体的合理化、高级化和产业间的均衡发展,应是甘肃省产业政策的最终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思峰,谢乃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第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崔玉泉,王儒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0(3):53-56.

[3]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 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4]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33-36.

[5]甘肃省统计局.甘肃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张玉春 于鹏生 任剑翔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设施农业管理方针思考论文下一篇:农业专家系统问题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