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项目工作总结

2022-08-13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养殖项目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养殖项目工作总结

养殖项目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

1、做好调研,制定方案。

按照沪农林(XX)14号文件的要求和市林业养护项目工作小组的具体部署,经对我区沿海防护林、污染隔离林、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进行了调研摸底,我区成立了万人就业林业养护项目金山区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林业站。我委与区劳动与保障局、区财政局联合制定了《金山区林业养护项目的培训方案》,报区府批准,由其转发了《区农委、劳动保障局、财政局〈金山区林业养护项目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2、做好林业养护社的筹建,养护工的招聘、培训、上岗工作。

我委与劳动保障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工作方案批准后,区就业促进服务中心认真做好18个养护社的筹建和万人就业项目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答工作,并负责养护工报名、招聘、录用上岗,同时协助区林业站、各养护社负责人对报名人员进行初选。区林业站为主,区农校配合,共进行了17期的培训,培训人员1266人,上岗1165人。

3、做好养护社的管理和考核工作。

为了规范我区林业养护的管理工作,根据市相关要求和部署,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了《金山区林业养护管理机构职责》、《林业养护社考核意见》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分工,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各养护社均为养护工办理相关保险,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确保养护工的劳动合法权益。各社采取了分小组养护、考核和奖励等方式来加强管理,确保林(绿)地建设成果,达到养护要求。

4、做好项目的日常工作。

在林业养护工作中,我们工作小组经常与市林业养护办、区劳动保障等部门保持联系,主动请教工作推进中的有关具体问题。与兄弟区(县)沟通、交流项目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经验和做法等,把各种信息、问题、要求等及时向领导反馈。真正起到了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同时,还认真做好每个月各养护社人员变动情况和养护补贴经费的申请等各项日常工作。

二、工作体会

通过二年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1、万人就业养护项目是扩大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政府民心工程。

“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就是要解决农民增收。林业养护既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农民的就业,实行镇保又切实解决他们的保障问题。因此,万人就业林业养护项目的推出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加上林业养护岗位特性和养护工作的季节性、特殊性,受到了郊区广大农民的青睐,我区林业养护岗位报名人数3500多人,实际录用上岗1165人。可见,林业养护岗位最适应郊区农民,是扩大郊区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新的重要渠道,是一项深得农民响应的民心工程。

2、走市场化运作是养护社扩大业务,盘活经济的必然方向。

目前,养护社除了享受市、区补贴资金外,都没有其他经费来源,这给养护社日常运行中带来了如何维持与发展的问题。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好现有的林(绿)地建设成果,充分利用好现行的万人就业项目的相关政策,我区部分养护社在区、镇财政资金困难之下,开始着手于走向市场,向当地的外资、工业园区等单位签定绿地养护协议,扩大业务,增加养护社的收入,同时,也积极争取所在地政府的支持,管养好当地镇区绿地。只有走市场化运作道路,才能更好地维护好养护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养护工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存在问题

经过二年的工作,针对我区实际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养护社日常工作经费难以得到保障。

目前,虽然部分养护社依靠扩大业务,向外资企业、工业园区签定绿地养护协议来维持养护社日常工作开支,但是,绝大部分养护社仍依靠开办经费来维持目前养护社日常开支,养护社日常工作经费难以得到保障,对林(绿)地在养护质量、人员管理、养护工利益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工作开展。

2、林业养护和养护社的管理机制没有健全和完善。

虽然已建立了《养护社考核意见》和《金山区林业养护管理机构职责》等制度,但这些制度与实际操作中的运用还有些差距。作为养护社,还缺少较详细和完整的管理方法,而且各社管理工作参差不齐。随着镇行政区划的调整,养护社也需要相互整合。区林业管理部门又缺少较完备的管理、考核机制、队伍和技术规程,对如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尚需探索。

第二篇:乡万头养殖基地项目工作总结

....乡万头养殖基地项目

为适应竞争的需要,必须走规模化养殖道路,建设养殖基地,对养殖环境、引种、防疫、饲料、兽药和饲养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全面提升羊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我县牲畜产品在地区市场的竞争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确保我县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目前,我县羊的年出栏不足10万头,基本分散饲养,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格局。一是没有规范化的基础管理;二是没有系统的档案管理;三是小生产与大市场难以良性连接;四是没有示范带动的养殖龙头企业。因此,推广引进优良品系,普及优质羊肉,使现有劣质低产退出生产,夯实畜牧业基础,使全县殖业生产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该项目引进和推广良种羊,采取多种形式广泛传播良种羊生产科技知识。保证基地建设需要,从源头上加强饲料、兽药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不断降低兽药、添加剂在肉品中的残留量,提高动物食品安全度。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检并重的方针,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确保场内清净无疫。

养殖基地总养殖量:10120头(只),出栏:6880头(只),存栏:3220头(只);其中养殖合作社出栏:2100头(只),存栏:900头(只);20户农牧民均出栏:239头(只),存栏:116头(只);完成万头养殖的目标任务。

第三篇: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XXXX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在XXX县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承担了XXX县2014“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经过一年来对虹鳟鱼养殖技术的摸索和试验,现将该项目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目标任务

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按计划目标已于XXXX年X月XX日前在XXX县道X号桥下方1500处的河道西岸(XXXX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所在地)进行建设,一期完成开挖养鱼池三个,占地面积约30亩,以及道路、防洪堤坝和养鱼用房等附属设施的建设。XXXX年X月XX日前,两个鱼塘已经完成放养草鱼苗10000尾、鲤鱼苗6000尾、花鲢鱼苗5000尾、鲫鱼苗20000尾;一个鱼塘专门养殖冷水鱼,放养虹鳟鱼苗5000尾。XXXX年X月XX日开始进入各种鱼类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XXXX年X月XX日开始,商品鱼养成上市销售。

二、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效益

冷水鱼(虹鳟鱼)是世界粮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养殖的三种鱼类之一。我国虹鳟鱼的养殖始于1959年,XX省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养殖,且品种单

一、规模也很小。XXXX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的建成将有力地带动这一产业的发展。该项目将是XX县自然生态旅游区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可以很好地丰富景区特色旅游餐饮品种。冷水鱼生活在24℃水温以下,溶解氧大于5mg/l,具有一定流速的冷水环境中,其肉质鲜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中传统医学就有食疗优于药疗之说,医学研究认为其有抗癌、强肾、名目、健脑的药用功能,是儿童智力发育、妇女产育、病人术后的绝好补品。冷水鱼的引入将使XX县旅游餐饮在菜系的多样化方面有一个质的提高,更好地为旅游服务。该项目的建成将形成约30亩的冷水鱼自然生态养殖观光带,为XX县旅游观光增添一处情趣生动的靓丽风景线。让游客在欣赏XX县美轮美奂的山水之美的同时,体验到了人与生物及大自然的和谐之美。经济效益: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为5年,年收入将达到50至80万元。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该项目也有着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仅对XX县旅游有很好的促进,完善XX县旅游产业链,而且为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当地农牧民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使该项目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益。

三、冷水鱼养殖试验中产生的技术问题

冷水鱼(虹鳟鱼)原产于南美泉水丰富的山区,是世界粮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养殖的三种鱼类之一。我国虹鳟鱼的养殖始于1959年,现阶段我国北京地区虹鳟鱼养殖规模较大,养殖技术较成功。XX省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养殖,且品种单

一、规模也很小,养殖技术处于摸索试验和技术积累中。XXXX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深入调研和市场分析及可行性研究,并派专门技术人员去内地考察学习养殖技术和经营模式。并且根据自身特点和现状,因地制宜,利用“山”的优势和“水”的优势。引进虹鳟鱼养殖技术。经过一年的探索,冷水鱼养殖园区的建设要解决的技术难点是引种和适应的问题,特别是虹鳟鱼对水质、水温要求特别高,养殖场利用地下泉水养殖虹鳟鱼,水质没有问题。夏天过夏,冬天过冬可能有些问题。夏天利用地下涌泉辅助井水降温循环池水,同时在鱼塘边上植树也能起到降温作用,使鱼塘水温保持在摄氏25度以下,保证虹鳟鱼正常生长。冬天利用设施阳光大棚保证虹鳟鱼正常生长和安全越冬。为了摸索虹鳟鱼的自然越冬模式,我们选择部分虹鳟鱼在冬天不结冰的涌泉放养,观察能否安全越冬。

由于XX县距离XX县虹鳟鱼养殖场和XX省的养殖场都比较远,所以今后应把病害防治研究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象重视养殖生产一样,投入必要的经费,对危害养殖生产的一些重大病害展开前瞻性研究。同时,要加强鱼病检测和检疫工作,在生产中从源头搞好检疫工作,把好关,拒携带病毒病的鱼苗、鱼种、亲鱼于我们的渔业生产之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虹鳟鱼的养殖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早日实现该项目以“冷水鱼养殖+休闲观光餐饮”的发展模式,发展休闲观光与冷水鱼饮食,建设成为集生产、观光休闲和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冷水鱼养殖乡村旅游基地,带动XX县整体休闲旅游由原始农家乐向现代休闲观光旅游、冷水鱼餐饮发展,打造XX县休闲生态观光旅游新品牌。

第四篇:家禽养殖项目书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机械化饲料养鸡技术的引进,大大改变和充实了肉食市场。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这种生长快但肉质较差饲料鸡逐渐厌倦,甚而抵制。林下养鸡生产的鸡肉质好、风味

佳,符合现代人要求的无公害食品标准;鸡产生的粪便可为树林生长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鸡还能有效防治树林害虫,节约饲料费、肥料费和病虫害防治费,形成以草养鸡,以牧促林,以林护牧的良好

生态循环。因此,改变鸡的饲养方法,可以解决快长与肉质之间的矛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对肉食的需要,为能充分利用我县特有的林地资源,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地基本情况 勐腊县地处云南省最南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南部,位于北纬21°09′-22°23′,东径101°05′-101°50′之间,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北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热量丰富,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降水充沛,旱雨两季分明。全县年平均温度在21°C,年降雨量1700毫米以上,年积温在7500°C 以上,海拔高度在480-2023米之间。东、南被老挝半包,西南隅与缅甸隔澜沧江相望,西北紧靠自治州首府景洪市,北面则与普洱市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相邻。国境线长达740.8公里(中老段677.8公里,中缅段63公里)。县城距省城昆明654公里,距州府景洪136公里。勐腊县辖7个镇、3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总面积7081.2平方公里,总人口212803人(农业人口140419人)。

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05140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9.7万亩,总产量7.8万吨。 畜牧业总产值达12949万元;年末生猪出栏7.7万头,存栏11.17万头;大牲畜出栏1万头,存栏1.86万头;家禽出笼61.3万羽,存笼75.5万羽。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林下养鸡是利用传统的养鸡方法,结合现代科学饲养技术,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昆虫)养鸡而获得低成本、环保、绿色的禽产品—鸡。林下养鸡是一项新的建设工程,全县森林面积496万亩,保存完好的原始热带雨林面积约占全州总面积的90%,活立木蓄积量

3594.3万立方米,国家自然保护区202.05万亩,是云南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份。林下杂草茂盛,饲草充沛,饲养地宽广,还有养鸡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温度在21°C,最适宜鸡的生长发育。在林下放养的鸡,吃的是野草和草虫,可以补充鸡的青饲料与动物性饲料,减少混合饲料的投入,大大降低饲料成本,由于林内空气清新,鸡的肉质比笼养的嫩、滑、甜、香,我们相信在林下养鸡项目建设将对我县产业化建设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对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而将养殖业由庭院转到林地,不仅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还将有效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实现庭院、村容整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对人民生活改善,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勐腊县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州、开放活州、生物富州、旅游强州、依法治州”的五大战略发展思路,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中心,立足于利用资源优势寻找项目,以项目促发展,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定了《勐腊县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全县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平台和政策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做到“五个结合”,即:国家投入与自力更生相结合;产业培育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群众自愿与政府推进相结合;因地制宜与借鉴外地经验相结合;典型带动与普遍行动相结合,进一步普及科技,优化品种,完善设施,加快推进生态养殖产业化经营。

(三)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到2010年,年出笼土鸡8万羽、茶花鸡2万羽,年生产总值338万元,年利润78万元。

四、场区布局 ( 一)地理位置

该场址选在勐腊县勐腊镇农林村委会农林村对面国有林,在312国道边上,离国际大通道昆曼公路直线距离50米远,地势高燥、空气纯净、

环境优美的国有林,适宜养鸡,交通便利,符合养殖业的生产要求。

(二)布局

养鸡场布局分生产、行政、生活等区域,具体划分如下:

1、行政区:办公室,会议室,供电室,发电室,仓库,车

库,停车场,厕所等。

2、生活区:职工宿舍,食堂等。

3、生产区:洗澡、消毒及更衣室,蛋库,孵化室,育雏室,兽医室,育成鸡舍。

五、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一)项目建设规模

以公司为主,充分利用国有林地250亩,建立土鸡扩繁场及饲养场,引进土鸡10800羽种鸡苗、茶花鸡20000羽,开展优良品种选育繁殖,发展林下生态养鸡,辐射带动周边农户500户,户均养鸡100羽;项目建成后年出笼土鸡8万羽、茶花鸡2万元的规模;同时对养殖户进行培训,定期进行经验交流,总结养殖经验。

(二)项目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

办公室50平方米,会议室60平方米,仓库200平方米,职工宿舍100平方,食堂30平方米,洗澡、消毒及更衣室30平方米,兽医室30平方米,蛋库50平方米,孵化室50平方米,育雏室100平方,育成鸡舍10000平方米等。

2、引种:

引入土鸡苗10800羽,引入茶花鸡苗20000羽。

3、设备购置:孵化设备1套。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15.4万元,其中:

1、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50平方米,会议室60平方米,仓库200平方

米,职工宿舍100平方,食堂30平方米,洗澡、消毒及更衣室30平方米,兽医室30平方米,蛋库50平方米,孵化室50平方米,育雏室100平方,共计700平方米,每平方米800元计算,需56万元。 育成鸡

舍10000平方米,每平方米30元,需30万元。

2、引种:21.4万元。

(1)引入土鸡苗10800羽×5元=5.4万元(由农业部门投入5万元,林业部门投入0.4万元)。 (2)引入茶花鸡苗20000羽×8元=16万元(由

农业部门投入10万元,林业部门投入3.6万元,养殖户自筹2.4万元)。

3、设备购置:2万元。 孵化设备1套×2万元=2万元(由农业部门投入1万元,林业部门投入1万元)。

4、培训费1万元(林业部门投入

)。

5、技术服务费1万元(由农业部门投入)。

6、防疫保健费2万元(由农业部门投入1万元,林业部门投入1万元)。

7、品种选育费1万元(由农业部门投入)。

8、项目管理费1万元(由农业部门投入)。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15.4万元,其中:农业部门投入20万元,林业部门投入9.7万元,养殖户自筹85.7万元。

(三)筹建措施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落实所需的配

套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制度,保证专款专用。

3、制订管理办法,落实基层兽医站专职人员负责项目的饲养管理、技术指导、疫病防治工作,确保林下养鸡的健康发展。

4、努力完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建立市场销售网络,提升林下生态鸡的市场的竞争能力。

六、技术方案

(一)选购优质雏鸡

1、种用雏鸡应来自通过有关部门验收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父母代种鸡场或专业孵化厂。

2、雏鸡不能携带鸡白痢、禽白血病和霉形体等传染性疾病。

3、不得从疫区购买鸡雏,要严把进雏质量关。

4、选择活泼、大小整齐的健康鸡雏。

5、品种应选桃源鸡、仙居鸡、固始鸡、肖山鸡、庄河鸡、三黄鸡、清远麻鸡、杏花鸡等。它们具有体型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耐粗饲、抗病力强的特点,而且产蛋率高、蛋的品质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适于放养,深受食客和养鸡户的喜爱。

(二)严格管理

1、鸡场建设应符合鸡场场址选择的社会和自然条件。

2、严禁参观者入场、入舍。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衣并经紫外线消毒,每年定期进行体检,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鸡工作。

3、严格执行消毒程序。鸡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消毒1次。鸡场、鸡舍进出口要设

消毒池,每周更换1次消毒药。鸡舍内要定期进行带鸡消毒,正常情况下每周1次,有病情况下可每周2次,在免疫前、中、后3天不进行带鸡消毒。鸡舍腾空后要进行彻底清扫、洗刷、药液浸泡、熏蒸消毒。消毒后至少闲置2周才可进鸡。进鸡前5天再进行熏蒸消毒1次。定期对蛋箱、蛋盘、喂料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和熏蒸消毒。

4、鸡场内应分设净道和脏道。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和产品的通道;脏道是专门运输鸡粪、死鸡和垃圾的通道。净道和脏道不能交叉。死鸡及时运走焚烧或深埋,鸡粪及时运到指定地点,采用堆积生物热或干燥的处理方式作为农业用肥,不得作为其他动物的饲料。

5、鸡舍通风口应设置纱窗或安装铁丝网,防止鸟、兽进入。定期灭鼠,投放鼠药要定时、定点,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6、坚持全进全出制饲养。全进全出制是指同一鸡场或同一鸡舍饲

养同一批鸡,采用统一饲料、统一免疫程序、统一管理措施和同时出场,出场后对整体环境实行彻底打扫、清洗、消毒。该制度的实施,能彻底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环节,消灭鸡舍病原体,从而保证下一批鸡的安全生产。

7、常备清洁饮水。鸡的饮水要符合国家标准。感官性状不得有异臭、异味、不含肉眼可见物;pH值6.4~8.0;细菌学检查标准:大肠杆菌不超过1个/100毫升。饮水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要进行水质分析和检测。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要采用封闭式节水饮水系统。

8、选用优质饲料。使用符合无公害标准的配合饲料,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手册提供的营养标准。不应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增色剂。饲料包括配合饲料、浓缩料、添加剂和原料等,在感官上都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虫蚀、结块及异味现象。添加剂产品应取得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产蛋期及开产前5周鸡饲料中不应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制药工业副产品不应用作饲料原料。各种饲料使用时遵照标签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

9、按标准用药。在雏鸡、育成鸡前期为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使用的药物要符合国家规定的NY5040标准,即为无公害食品鸡饲养允许使用的兽药。育成鸡后期(产蛋前7~10天)停止用药。产蛋阶段正常情况下,禁止使用任何药物,包括中草药和抗菌素。产蛋阶段发生疾病用药物治疗时,在整个用药过程中,所产鸡蛋不得作为商品蛋出售。

10、免疫接种和疫病检测。根据《动物防疫法》及配套法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预防接种工作。 放牧鸡易感染寄生虫病,在放牧30天左右时,应在放牧前空腹时安排一次驱虫。 平时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5~7日龄用新城疫Ⅱ系、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苗滴鼻,8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饮水或滴鼻,10日龄接种禽流感疫苗,21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饮水,28~35日龄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52苗饮水,60日龄用鸡新城疫Ⅰ系肌注。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饲养治疗或淘汰,避免交叉感染。

做好常规疫病检测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白痢与伤寒等)。药物预防宜采用中药、生物制品、矿物性药物等无公害药物防治,严格控制抗生素、激素及有害化学药品的使用。

11、鸡蛋收集与保存。集蛋箱和蛋托应经常消毒,工作人员集蛋前须洗手消毒。集蛋时将破蛋、软蛋、特大蛋、特小蛋单独存放,不作为鲜蛋销售,可用于蛋品加工。鸡蛋在舍内暴露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从鸡蛋产出到蛋库保存不得超过2小时。鸡蛋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后送蛋库保存。鸡蛋要符合卫生标准。蛋壳清洁、无破损,蛋壳表面光滑有光泽,蛋形正常,蛋壳颜色符合品种特征。

(三)养鸡密度

禽舍按每平方米10~20只设置,每亩(667m2)放养在80~1000只,并且有限定家禽活动的护栏或围墙。 (四)孵化技术

1、选蛋:剔除裂纹、畸形、过大、过小、薄皮蛋,选蛋要轻拿轻放,气室向上。

2、码盘上车后入库储存,最佳温度12-17℃。

3、入孵前用20%过氧乙酸消毒。

4、给温:一般温度37.8℃,湿度55%,另外根据季节胚胎发育快慢适当调整。

5、照蛋:剔除无精蛋、死精蛋、裂纹蛋,速度要快要准,以免蛋温骤然下降影响孵化率。

6、捡雏:羽毛整洁有光泽,叫声洪亮,脐部愈合良好为健雏,反之为弱雏,过数分箱后送到基地饲养。

7、出雏后机器及时冲洗并用20%过氧乙酸消毒,以备下一批次使用。

七、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1、成本概算 (1)土鸡每羽鸡需28元成本费:鸡苗5元、疫苗免疫1元、饲料20元、工资1元、其他1元。8万羽鸡需成本224万元。

(2)茶花鸡每羽鸡需18元成本费:鸡苗8元、饲料8元、工资1元、其他1元。2万羽鸡需成本36万元。

合计需成本费260万元。

2、产品销售收入

(1)土鸡按每公斤24元计算,1羽鸡重1.5公斤,可卖36元,年可销售鸡80000羽,销售收入可达到288万元。

(2)茶花鸡按每只25元计算,年可销售鸡20000羽,销售收入可达到50万元。

3、生产利润 该项目建成投入生产后,年生产总值338万元,生产总成本260万元,年利润78万元。 (二)社会、生产效益分析

本项目实施后能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切实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辐射带动周边农户500户,促进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我县整个养禽业生产的发展,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林下畜牧业提供示范作用。 (三)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总投资/年利润费=115.4÷78=1.5(年) 即项目建成后,投资回收期为1.5年。

(四)盈利性分析

投资利润率=年均利润/总投资×100%=78÷115.4×100%=67.6%

八、结论及建议

林下养鸡不仅为富余劳力提供出路,活跃农村市场经济,还改善胶林状况,由于林内小气候条件的改善,有利于鸡苗生长发育;反过来,鸡粪可以肥林,促进林业生长,鸡和林之间互相利用和依存关系,形成了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该项目见效快,资金回报率高,发展林下养鸡前景广阔,因此,本项目无论从资源、技术、效益上都是可行的,请求有关部门立项投资。

第五篇:土鸡养殖项目介绍

xx黑鸡体型中等大小,体躯紧凑,结构匀称。成年公鸡体重1.8千克,其体态雄伟而健壮,鸡冠为单冠,直立而鲜红,体羽呈黑色;成年母鸡体重1.5千克,单冠,体羽黑色,体形清秀,xx黑鸡肉细味美,是上乘营养滋补佳品。 公司发展的理念是:生态、环保、健康。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吃上高质量的鸡肉,更多的绿色食品。因为现今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药物残留对人体的伤害,在市场上有多少商品让人们放心?有多少产品能保持原产品本色?几乎没有,这些商品都多多少少地失去了他们原来的本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饮食条件的大大改善,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不会再关心温饱问题,而是更多的关注吃进去的东西是否健康,自然而然地对绿色食品更加青睐,所以本产品的销售前景非常大。 我公司的产品都是严格按照精选健壮的上等鸡苗,科学的免疫程序,传统的林网放养的方式,坚持足够的饲养日龄上市等生产程序生产的,所以能够完全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二市场分析

公司面临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肉鸡产品。

(一)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1.优势:

饲养周期短,成本低,易管理,可大规模生产

2. 劣势:

肉中水分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脂肪含量高,肉质口感差,抗病力差,肉受合成饲料的影响含有大量的添加剂、激素、抗生素

之类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二)本公司产品的优势和劣势:

1.优势:

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全面,抗病力强,肉质细腻鲜嫩,因此是补身健体的上等食品,对人体无副作用,可称之为绿色食品。

2. 劣势:

饲养周期长,成本高,大规模生产比较困难。

目前,人们生活已经认识到“健康”是最重要的,也逐步了解了一些产品对自身的危害或不利于健康,也在逐渐地向绿色食品、

健康食品靠拢,这说明大家已经有了这种“绿色意识”。所以本公司的产品有消费者很高的认同度,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风险分析

土鸡养殖的风险主要体现三方面:

1、价格风险:肉价市场的变动。以目前物价的上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鸡的价格波动较低,因此价格风险也较低。

2、疾病风险:目前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白痢、鸡痘、传染性支气管炎、球虫病、线虫病

等为主要防疫对象。饲养土鸡,虽然疾病发生较少,但也必须实施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养殖业最大的风险也就是疾病风险,当然这种风险是可以控制到最低。

3、自然灾害风险:水灾、火灾、雪灾、气温等风险系数不高。

四经营选址

(一)经营方式

公司性质:个人独资或股份合资企业

公司名称:沧州市圣农兴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员工组成:经理1人,员工6人,顾问4人,欲招聘数人。

(二)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应符合以下几点:

1.交通方便,远离居民区、公路,噪声污染小;

2.座北朝南,避风向阳,水资源充裕;

3.土地面积大,易于管理;

4.地势较高,土质结实。

这样既便于鸡疾病防疫,又便于物资和产品运输,使鸡有充分的活动范围和采食源,有利于鸡的生长。

五厂房和设备

(一)厂房建设:

一般可以建造塑料大棚鸡舍进行土鸡的养殖: 大棚鸡舍的建造以经济实惠、方便灵活、就地取材为原则。以毛竹、木条(锯板下脚料)、塑料薄膜、遮阴网、反光纸等为主要建筑材料。放养土鸡的饲养户,一般搭建占地150平方米的双层鸡舍。鸡舍长25米,宽6米,高

2. .5米;内部结构以毛竹制作成支撑架,锯板下脚料的木条为铺板,构筑成离地高0.6米的中层和离中层高0.6米的上层,这样一种多架式的、干燥清洁的土鸡栖息地。一个双层式共约300平方米(中上二层)面积的养鸡大棚,可一批饲养土鸡3000~4000只。也可以搭建简单的单层鸡舍,鸡舍长25米,宽6米,高2.5米,可一批饲养2000只左右。 大棚内部应该按5米长度进行分间,用鱼网隔离,中间留有1米过道,目的是为了防止有外界刺激时,鸡群发生应急反应在一起扎堆,容易发生死亡;另外也可以方便管理。 大棚四周离地面0.5-0.8米处,用鱼网固定,并每间开个小孔,天气炎热时可把塑料薄膜遮起到鱼网固定上缘,便于通风;天气寒冷时,把塑料薄膜全部放下,起到保暖的作用。这就是塑料大棚的“冬暖夏凉”。 另外,还应搭建遮阳避遇棚、沙浴坑等。

(三)设备准备:

养殖土鸡所用的设备一般有: 水塔、电灯、取暖设备、饮水设备、采食设备及疾病预防设备等。

六养殖方式

一般采用林网放养的模式进行。早晨鸡群放出,白天自由采食昆虫、青草等,晚上回来进行精料补饲。全天侯保证充足饮水。鸡粪可以作为有机肥对果树

进行催肥,也可以经发酵处理后用于水产养殖。力争做到生态循环利用养殖。

生态循环养殖是有效利用每个环节的副产品,达到保护环境,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养殖效益的高效模式。

土鸡——鸡粪——果树/牧草——昆虫/牧草——土鸡

土鸡——鸡粪——水产——淤泥——农作物——土鸡

土鸡——鸡粪——蝇蛆——蚯蚓——土鸡

土鸡——鸡粪——蝇蛆——土鸡

七饲养管理

(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出生后至30日龄这段时期称为育雏期。

A. 育雏期土杂鸡的生理特点

育雏期是土杂鸡比较特殊、难养的饲养阶段,了解和掌握雏鸡的生理特点,

对于科学育雏至关重要,雏鸡与成鸡相比有如下生理特点。

1、体温调节能力差,雏鸡个体小,自身产热量少,绒毛短,保温性能差。刚出

壳的雏鸡体温比成鸡低2~3摄氏度,直到10日龄时才接近成鸡的体温。体温调节能力到3周龄末才趋于完善。因此,育雏期要加温设施,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

2、代谢旺盛,生长迅速,雏鸡代谢旺盛,心跳和呼吸频率很快,需要鸡舍通风良好,保证新鲜空气的供应。雏鸡生长迅速,正常条件下2周龄,4周龄和6周龄体重分别为初生重的4倍、8.3倍和15倍,这就要求必须供给营养完善的配合饲料,创造有利的采

食条件,如光线充足,喂食器具合理安置,适当增加喂食的次数和采食时间。雏鸡易缺乏的营养素主要是维生素(如维生素B

1、维生素B

1、烟酸、叶酸等)和必须氨基酸,长期缺乏会引起病症,要注意添加。

3、消化能力弱雏鸡消化道较成年鸡短小,消化功能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雏鸡饲喂要少吃多餐,增加饲喂次数。

4、胆小易惊,抗病力差,雏鸡胆小,异常的响动、陌生人进入鸡舍和光线突然改变等都会造成惊群。生产中应创造安静的育雏环境,饲养人员不能随意更换。雏鸡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对各种传染病的易感性较强,生产中要严格执行免疫接种程序和预防性投药,增加雏鸡的抗病力。

5、群居性强,雏鸡模仿性强,喜欢大群生活,一块儿进行采食、饮水、活动和休息。因此,雏鸡适合大群高密度饲养,有利于保温。但密度不能太大,防止啄癖的发生。

B. 育雏期的环境要求

1、温度:温度与雏鸡体温调节、运动、采食和饲料的消化吸收等有密切关系。2周龄以内育雏温度应掌握在35摄氏度~38摄氏度,以后每周下降2~3摄氏度。温度计的读数只是一个参考值,实际生产中要看雏鸡的采食、饮水行为是否正常来确定温度。雏鸡的伸腿,伸翅,奔跑。跳跃,打斗,卧地舒展全伸休息,呼吸均匀,羽毛丰满、干净有光泽,都证明温度适宜;雏鸡挤堆,发出轻声鸣叫,呆立不动,缩头,采食饮水较少,羽毛湿,站立不稳,说明温度偏低;雏鸡伸翅,张口呼吸,饮水量增加,寻找低温处休息,往笼边缘跑,说明温度偏高,应立即进行通风降温。降温时注意温度下降幅度不宜太大,如果雏鸡往一侧拥挤说明有贼风袭击,应立即检查风口处的挡风板是否错位,检查门窗是否关闭或被风刮开,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持舍内温度均衡。育雏温度对

1~30日龄雏鸡至关重要,控制好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

2、湿度:雏鸡从高湿度的出雏器转到育雏舍,湿度要求有一个过渡期。第一周要求为70%~75%,第二周为65%~70%,以后保持在60%~65%即可。育雏前期高湿度有助于剩余卵黄的吸收,维持正常的羽毛生长和脱换。干燥的环境中尘土飞扬,可诱发呼吸道疾病。由于环境干燥易造成雏鸡脱水,饮水量增加而引起消化不良。生产中,应考虑雏前期的增湿和后期的防潮措施。

3、通风:通风的目的是排出舍内污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空气。也可有效降低舍内湿度。自然通风主要靠开闭窗户来完成,机械通风要利用风机来完成。生产中,要特别注意冬季舍内的通风换气。

4、光照:育雏期前7天,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制度,光线强度为50勒(相当于1平方米15~20瓦白炽灯光线),便于雏鸡熟悉环境

4、光照:育雏期前7天,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制度,光线强度为50勒(相当于1平方米15~20瓦白炽灯光线),便于雏鸡熟悉环境,找到采食,饮水位置,也有利于保温。7~14日龄,每天光照20小时;14~21日龄,每天光照16小时。以后采用自然光照,光线强度也要逐渐减弱。研究发现,红光、绿光均能有效地防止啄癖发生,但采用弱光更为简便有效。

5、饲养密度:饲养密度的单位常用每平方米饲养雏鸡数来表示。在合理的饲养密度下,雏鸡采食正常,生长均匀一致。密度过大,生长发育不整齐,易发生啄癖,死亡率较高。密度

过小,导致资源浪费。

C. 雏鸡的选择

选择健康的雏鸡是育雏成功的基础,由于种用土杂鸡的健康、营养和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初生雏中常出现有弱雏、畸形雏和残雏等,对此需要淘汰。因此,选择健康雏鸡是育雏成功的首要工作。雏鸡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外观活力健雏表现活泼好动,无畸形和伤残,反应灵敏,叫声响亮,眼睛圆睁,站立。而伏地不动,没有反应,腹部过大或过小、脐部有血痂或有血线者、绒毛健雏绒毛丰满,有光泽,干净无污染。绒毛有粘着的则为弱雏。

3、手握感觉健雏手握时,绒毛松软饱满,有挣扎力,触摸腹部大小适中、柔软有弹性。

4、卵黄吸收和脐部愈合情况健雏卵黄吸收良好,腹部不大,柔软,脐部愈合良好、干燥,上有绒毛覆盖。弱雏表现脐孔大,有脐疔,卵黄囊外露,无绒毛覆盖。

5、体重土杂鸡出壳重应在30克以上,同一品种大小均匀一致。

D.雏鸡的初饮和开食

1. 初饮初生雏鸡接入育雏室后,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雏鸡在高湿的育雏条件下,很容易造成脱水。因此,初饮最好用凉开水,为了刺激饮欲,可在水中加入葡萄糖和蔗糖。对于长途运输的雏鸡,在饮水中要加入口服补液盐,有助于调节体液平衡。在饮水中加入速溶多维、电解多维和维生素C,可以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成活率。初饮时,对于无饮水行为的雏鸡,可将其喙浸入饮水器内诱导饮水。初饮最好在出壳12小时内进行。

2. 开食雏鸡第一次喂食称为开食。开食时间一般掌握在出壳后24小时。开食不是越早越好,过早开食胃肠软弱,有损于消化器官。但是,开食过晚有损体力,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当有60%~70%雏鸡随意走动,有啄食行为时应进行开食。另外,开食最好安排在白天进行,效果较好。开食在一平面上进行,用专用开食盘或将料撒在纸张、蛋托上。3天以后,改用料盘或料槽。开食料最好用全价饲料,或者用玉米粉拌鸡蛋黄(1千克玉米粉拌2个熟鸡蛋黄),保证营养全面。

E.雏鸡的断喙

土杂鸡饲养期长,在密集饲养条件下很容易发生啄癖(啄羽、啄趾等),尤其是育成期和产蛋期,啄斗会造成鸡只的伤亡。另外,鸡在采食时,常常用喙将饲料勾出食槽,造成饲料浪费。而断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效果明显。

1、时间断喙时间一般在7~21日龄期间进行。断喙太早,雏鸡太小,喙太软,易再生,而且不易操作,对雏鸡的损伤大。断喙太晚,出血较多,不利于止血。

2、方法断喙常用专门的断喙器来完成,刀片温度在800摄氏度左右(刀片颜色呈暗红色)。断喙长度:上喙切去1/2喙端至鼻孔),下喙切去1/3。断喙后下喙略长于上喙。 断喙操作要点:但手握雏,拇指压住鸡头顶,食指放在咽下并稍微用力,使雏鸡缩舌防止断掉舌尖。将头向下,后躯上抬,上喙断掉较下喙多。在切掉喙尖后,在刀片上灼烫1~2秒,有利于止血。

3、注意事项断喙过程中应注意:a.断喙器刀片应有足够的热度,切除部位掌握准确,确保一次完成。b.断喙前后2天应在雏鸡粮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K和复合多维,有利于止血和减轻应激反应。c断喙后立即供应清水,1周内饲槽内饲料应足够深度,避免采食时啄痛伤面。d.鸡群在非正常情况下(如疫苗接种,患病)不进行断喙。e.断喙后应注意观察鸡群,发现个别喙部出血的雏鸡,要及时灼烫止血。

F. 雏鸡的日常管理

1、环境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饲养密度等环境条件是成功育雏的基本条件。

2、合理饲喂雏鸡的肠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弱,日常饲喂后每4小时饲喂1次。开食在浅盘或硬纸上进行。3日龄换用小型料槽或料

桶。

3、分群适时进行强弱分群,可以保证雏鸡均匀发育,提高鸡群成活率。在育雏过程中,要及时将发育迟缓、体质软弱的雏鸡挑出来。对于这部分雏鸡更要加强饲养,饲养在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同时供给优质全价饲料,使其很快得到恢复。

4、疾病预防严格执行免疫接种程序,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每天早上要通过观察粪便了解雏鸡的健康状况,主要看粪便的稀稠、形状及颜色等。对于一些肠道细菌性感染(如白痢、霍乱等)要定期进行药物预防。20日龄前后,要预防球虫病的发生,尤其是地面垫料散养的鸡群。

5、做好记录记录内容有雏鸡死淘数、耗料量、温度、防疫情况、饲养管理措施和用药情况等,以便于对育雏效果进行总结。

(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出生后30日龄至上市,这段时期称为育成期。这段时期,土鸡已经具备了散养的条件,可进行放养,白天以采食昆虫和青绿饲料为主,夜晚用自配饲料进行补饲,鱼粉8%、豆粕20%、麸皮4.5%、王米67%、添加剂0.5%(在市场上购买现成的,加入混匀即可。内含有维生素;微量元素如铜、铁、锌、碘、硒、锰、钴等;钙、盐;氨基酸等)。

1. 做好夏季防暑降温措施。

2. 做好冬季防寒保暖措施。

3. 科学饲养管理。

4. 尽量减少因转群而引起的应激反应。

5.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至少做到在同一栋鸡舍内饲养同一批鸡,同时出栏。

6. 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支部会议会议记录下一篇:印章使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