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药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课程思政指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教育理念应用到课程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药物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主干学科,必须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才能真正解决“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第一篇:药理学论文范文

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教学内容整合初探

摘要:藥理学与中药药理学作为两门课程讲授,内容有很多重复的地方而且学时数较多,所以整合后形成的新的知识体系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融合和统一。另外,还节约了学时,同时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延长能够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药理学;中药药理学;整合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中药药理学是结合中医临床疗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二者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复,尤其是在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方面。多次的重复会增加学生的厌烦感,为了避免重复,在课程教学中要化繁为简,使两门课程之间“互补”、“互促”[1]。本文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了两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模式,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进行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学习时间的局限性和知识的广泛性之间的矛盾是高等药学面临的一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目前的药学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更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我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缩减科目和学时,但学时缩减并不意味着教师授课内容的减少,相反在新的培养模式下,学生的知识量和动手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要想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要对两门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通过对两门课的改革,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思维创新等能力[1]。

二、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知识点重复的现状分析

由于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内容繁杂,作为两门单独课程授课,二者有很多重复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药和西药同一药理作用机制重复。中药的药理作用需要运用药理学的很多内容对中药的作用机理进行说明,如三七止血的作用机制与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强血小板功能、增加血液中凝血酶含量、收缩局部血管有关;附子对血压的影响,附子中去甲乌药碱具有降压、兴奋β受体及α1受体的双重作用;氯化甲基多巴胺为α受体激动剂,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及α受体均有兴奋作用,二者是升压的有效成分,这部分内容涉及到药理学中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知识;苍术的抗溃疡作用机理有抑制胃酸分泌和增强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这部分内容涉及到药理学中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的相关知识。

2.研究方法的重复。中药药理学需要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所以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需要借鉴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药理学法、实验治疗学法、临床药理学法等。

3.中药之间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的重复。中药的作用机理非常复杂,单味药就是一个小复方,这就造成了不同的中药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而作用的机制又非常的相似,例如全书具有利尿作用的中药有12种,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有22种。

三、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教学内容整合的模式

内容整合的原则是以药理学为主,中药药理学为辅,去同存异,课上授课与课下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1.中药药理学总论部分。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方法与药理学相关内容重复,所以此处知识点略讲,但要体现中药的研究特点。

2.中药药理学各论部分。首先,按照药理学的药理作用对中药的药理作用进行整理归纳,对于重点和难点知识点会配有讲解视频,然后根据药理学的授课进度安排学生课下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相关知识点。例如药理学课堂讲授完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后,将具有作用于血液系统的中药的学习指导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学和测试。

四、结语

整合课程是指将原来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及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与合并,使相关课程能够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以发挥其综合优势[2,3]。所以把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组合在一起,对重复知识点整理与合并,能够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全新的课程体系。通过二者的整合能够使讲授的理论课内容更加精炼,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把握知识的脉络,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小兵,卢文贯,任健敏.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整合与优化初步探讨[J].大学化学,2014,(4):23-24.

[2]李春超,赵慧君.设置综合专业整合课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5,(1):44-46.

[3]郑军,马建辉,吴雄文,等.医学整合课程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9):7-8.

作者:张亚杰 李莉 刘佳 韩冬 李玉梅 李丽静 王楚盈 林贺

第二篇:《药理学》课程思政探讨

摘 要:课程思政指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教育理念应用到课程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药物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主干学科,必须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才能真正解决“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该文从《药理学》课程教学出发,改革教学方法,深入挖掘《药理学》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切实将思政教育落实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药理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适合《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药理学课程 课程思政 教学 探讨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scussion on the Course of Pharmacology

HUANG Mingfeng1 WU Yaming1 TANG Lingzhi1 WU Lifang2 FU Yingzi2

(1.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Xiamen Medical College; 2.Xiamen Second Hospital,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23 China)

課程思政是高校人文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实行课程思政是高校探讨的重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谈话,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为促进药理学教学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推进药理学课程思政。笔者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课程思政元素,在药理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把各思政元素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写进教学大纲、编进教案,把思政工作融入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2],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1 药理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设计思路与实践

1.1 融入医德教育

医德问题是当今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医学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拥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医学院校应重视对学生的医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德观,为学生将来从事医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抗菌药物这部分中,可以探讨药物滥用以及药物回扣问题。2016年中央电视台播报了《高回扣下的高药价》,将医药代表排队给医生送回扣的“份子钱”“多位医生收受装有现金的信封”等细节一一曝光,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对涉及的违规人员依法依规严厉惩处[3]。收受回扣不仅违反了我国法律法规,还加重了群众看病的负担,以此教育学生应摆正位置,认清身份,消除“谋利”观念。部分医生为了谋取利益给患者乱开药、开贵药,造成药物滥用。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部分医生盲目追求使用新的、价格贵的抗菌药物,造成患者用药起点过高,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催生了耐药菌株,使患者面临无药可用的风险[4]。以此教育学生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用药,视患者的安危高于一切,主动关心、爱护病人,做一名有责任有爱心的医务人员。

1.2 融入法制教育

在介绍镇痛药时,介绍哌替啶、可待因等特殊药品具有双重性,正确合理使用能解除患者的疼痛、造福人类,但如果管理或使用不当将变为毒品,毀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通过让学生观看有关毒品及吸毒者的记录片增强学生远离毒品的意识。可待因除了具有镇痛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主要用于无痰干咳及剧烈频繁的咳嗽,常作为抗感冒药复方制剂的成分之一,然而久用具有一定的成瘾性,可被非法制备成毒品,以此教育学生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确保安全、合法、合理使用,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1.3 融入生命教育

在总论部分讲解中引入医药史上的悲剧“反应停事件”教育学生要敬畏生命。反应停指沙利度胺,沙利度胺推出之始是作为镇静催眠药上市的,后来发现它可防止孕妇恶心、呕吐等反应,故称其为反应停,欧美许多国家广泛用其治疗妊娠反应,结果许多这一时期出生了婴儿都是短肢畸形,被称为海豹肢畸形,被证实是反应停所导致的。于是,该药被禁用,然而出生的“海豹儿”已多达1.2万名。美国人幸运地逃过了这一灾难,这归功于当时刚到FDA任职一个月的Frances Oldham Kelsey女士。Frances注意到反应停对人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但是在动物试验中,中枢镇静作用却不明显,这意味着人和动物对这种药物有极大的差异,另外,由动物试验获得的毒理学数据并不完善和可靠,于是她不断坚持要生产反应停的公司提供更多关于反应停安全性的数据。该公司向她的上司投诉,希望能得到FDA的批准,让反应停进入美国市场,但Frances顶住制药公司的压力,毫不妥协,最终使反应停没有获得机会进入美国市场,Frances也因此成为了美国的英雄。该事件表明了药物审核人员对药物进入市场前的严格审核的必要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作需要技术更需要负责的态度。以此教育学生要向Frances学习,认真负责,坚持真理,不畏强权;更要认识到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性,要敬畏生命,钻研药理学知识,精益求精,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才能让自己避免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尽可能地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1.4 融入爱国教育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点[5]。在药理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介绍药理学发展史时,阐明我国经典的药学著作如《神龙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纲目》在药理学发展史上的贡献,让学生懂得中医药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伟大的文化的组成部分,教育学生要深入挖掘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为人类健康服务[6]。

列举历史上我国对药物发展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介绍到我国首创药物二巯丁二钠用于金属和类金属中毒解救,疗效好、毒性低,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介绍中国药理学研究创始人陈克恢教授对麻黄碱的研究,向学生灌输其坚持不懈的职业追求。麻黄碱是日本学者首先发现的,但他们没有坚持研究,而陈教授认为麻黄拟肾上腺作用的物质基础是麻黄素,进而展开了系统研究并获得了历史性的成果[7]。麻黄碱成为了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良药,在国际范围内畅销,它的出现,缓解了无数病人的病情。在讲解降糖药胰岛素时,介绍到1965年,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首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为糖尿病患者带去福音。在讲解抗疟疾药青蒿素时,引入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事例,她是青蒿素发明第一人,也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的科学家。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疟疾病人的生命,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介绍抗阿尔茨海默病药时,结合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的上市申请”,对比传统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解析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与新药研发,使学生感受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药物的研发方面的进步,培育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8]。通过以上事例的解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些事例具有一定的感召性,引导学生向先辈学习,潜心钻研,为人类健康为祖国事业而奋斗。

1.5 融入伦理教育和科研精神

药理学实验教学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开展好药理学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药理学理论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为将来从事医疗卫生或科研工作奠定基础[9]。

通过介绍药理学实验中所用的动物,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0]。通过讲授实验动物伦理学有关的知识,教导正确、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善待些为人类进行生命科学探索而“献身”的动物们。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习惯,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教师在介绍药物研发过程的历史知识时,应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药学先辈们学无止境、不断探索的精神[11],教育学生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大胆创新等。

1.6 團结合作观念教育

在抗结核病药中介绍到,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抗结核药单用易产生耐药性,联合用药可以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降低毒性、防止耐药性发生,故应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借此强调协同作用、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但是不适合的联用会造成不良反应甚至危害,如氨基糖苷类药物与强效利尿药合用可增加耳毒性和肾毒性。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分组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为例,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阿司匹林用药咨询制作相关视频,有同学扮演患者、有同学扮演医生、有同学扮演药师、有同学扮演讲解员等进行现场情景模拟制作视频,组与组之间互评,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结语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医学、药学多个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理论与临床医学实践、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教学目标旨在于为学生搭建牢固的药理学知识体系,从而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药理学课程具有交叉性、桥梁性、社会实用性,所以,将社会医药事件和药理学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思政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枯燥无味的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学科的教学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开展德育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孟迪云,于非非,徐莎.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商科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商学院实践探索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3):160-161.

[2] 熊文碧,缪世坤.药理学思政教育探索[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0,42(3):343-345.

[3] 刘家用.“应对高回扣下的高药价”几点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1):199-200.

[4] 谭强,李勇,叶圣春.构建公平的用药平台对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J].柳州医学,2008,21(3):168-170.

[5] 孙洪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加强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8):167-168.

[6] 邹敏,李琳.药理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0,47(11):249-250.

[7] 王艳,王颖莉.中药药理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9(4):116-118.

[8] 周兆丽,郑昊旸,徐晨钦,等.以践行“立德树人”为导向的社会热点整合式药理学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40-41.

[9] 张文静,周茜,赵雪红,等.基于问卷调查的药理学实验教学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115-117.

[10] 张文静,刘倩蓉,赵雪红,等.课程思政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3):87-88.

[11] 刘东玲.《药理学》实验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5):186-187.

作者:黄明凤 吴雅茗 唐灵芝 吴丽芳 付婴子

第三篇: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川芎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对其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科学阐释。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取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并在Uniprot数据库中搜索靶点对应基因名。利用Cytoscape软件及STRING数据库分别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并获得蛋白互作关系。结果:共获得9个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30个作用靶点。杨梅酮为最关键的成分,主要作用的靶点为PTGS2,其影响的信号通路主要与肿瘤、雌激素及卵泡形成相关。结论:川芎在治疗肿瘤,尤其是乳腺癌方面有潜在优势。

关键词:川芎;网络药理学;药理作用;机制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跌扑肿痛、痛经及头痛等治疗[1]。川芎含有100余种成分,其生物有效成分包括酚类和有机酸类、生物碱类、苯酞类化合物及多糖类[2]。已有药理学研究显示,川芎可能有抗氧化、抗炎、促血管生成等功效[3],但其主要活性成分及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了。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了川芎的活性成分,阐明了其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1 方法

1.1川芎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筛选

访问TCMSP数据库,以川芎为关键词检索,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及类药性(DL)≥0.15为筛选条件,获得活性成分。在TCMSP数据库中搜索筛选所得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

1.2网络图的构建及分析

利用Cytoscape 3.7.2 软件构建川芎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并用NetworkAnalyzer插件分析网络图中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关系。

1.3川芎对信号通路的影响

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川芎作用靶点的互作关系,探索关键靶标KEGG信号通路富集情况,用R语言绘图。

2 结果

2.1 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

共检索得289个川芎的有效活性成分。根據OB≥30%及DL≥0.15,筛选得9个有效活性成分,见表1。

2.2 川芎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构建及分析

以上活性成分共检索到靶点30个,其中洋川芎醌未检索到靶点。如图1,用Cytoscape构建活性成分与靶点的网络图。其中菱形节点代表活性分子,方形节点为靶点对应的基因名。度值由Cytoscape插件NetworkAnalyzer分析得出,度值与活性成分的重要性呈正相关,图中节点的大小表示度值的大小。图1所示,MOL002135的度值最大,共有25个靶点,为该网络的中心节点,说明杨梅酮在川芎的药理作用中起关键作用。此外,靶点PTGS2、NCOA2、PTGS1及RXRA的度值分别为6、5、4、4。其中PTGS2为川芎的6个活性成分的共同靶点,表明其为发挥药效的关键。

2.3 川芎的靶点互作分析

将筛选出的30个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以得到蛋白互作关系(图2)。随后,将这30个基因所得出的KEGG通路信息进行整合,并挑选了相关靶点数最多的前20个信号通路,并用R语言绘制气泡图。如图3所示,FDR值代表显著性差异,气泡颜色越红表明FDR值越小。富集结果显示川芎的药理作用主要与肿瘤相关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以及卵母细胞成熟相关。此结果进一步表明川芎可能对乳腺癌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3 讨论

本文用网络药理学对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进行了关联性研究。此研究共筛选获得了9个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杨梅酮可能是其发挥药效的关键。已有研究显示杨梅酮对多种人源性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据此推测川芎也具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我们发现川芎靶点对应的KEGG信号通路主要聚集在肿瘤、雌激素及卵泡成熟等。据此我们推测川芎有抗肿瘤活性,且对抗乳腺癌增殖有潜在优势。

川芎早在我国便被用于治疗缺血性疾病及头痛等。目前对川芎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神经及呼吸系统。已有研究证实川芎可抑制恶性肿瘤的侵袭及转移[4],可能的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抑制癌基因表达,增强免疫系统等。而其对乳腺癌的作用鲜有报道及研究。本研究虽仍存在局限性,但所得结果为川芎的作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S].一部.2015.

[2]李海刚,胡晒平,周意,等. 川芎主要药理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8,23(11):1302-1308.

[3]赵新望,徐文华,赵阳,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川芎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J].中成药,2019,41(09):2096-2101.

[4]靳春斌.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16): 8-13.

作者:傅晓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路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