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生教育策略

2022-07-25

第一篇:培智学生教育策略

浅谈构建培智学校生活化语文课堂的策略

邗江区启智学校

曹新颖

[摘要] 智障学生对字词的识记差、句子的理解困难以及对课文的掌握慢,从而影响了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而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则是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从生活出发,学生活内容,为生活服务,可以提高培智学校语文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本文以培智学校三年级语文课为例,谈谈如何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让语文贴近生活,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 [关键词] 培智学校;语文课堂;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也要求:“培智学校的语文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

因此,培智学校的语文课要融入生活元素,运用实物,创设生活情景,将语文教学置于生活化的背景中,可以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我根据培智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经过近一学期在培智学校三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以及听过的许多优秀教师语文课之后的感触,总结了几条有利于构建培智学校生活化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 运用实物,让语文贴近生活。

智障学生的理解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尤其是在以理解为主要学习方 法的语文课程中,这些缺陷和不足更加明显。加之他们的记忆能力差,记不住生字和词语,语文的学习就更加困难,渐渐地,学生们就对语文有了抵触情绪,认为语文课上学的内容抽象难懂。所以在语文课上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物,有助

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到语文是贴近生活的,是他们熟悉的学科,从而构建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一)走进生活中的语文教学材料,激发智障学生兴趣。

智障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实物能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并作用于大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2]。生活中的语文教学材料多以实物为主,在语文课堂中引入学生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物,能够很快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如《小小文具盒》、《看电视》、《炊具》等课文的教学,可以运用实物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个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巩固练习加深记忆。笔者在上《看电视》这堂课时,用了教室里面的电视做例子引入,并且通过电视节目的观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后练习中又用电视做例子进行练习,整节课都用电视串联起来,学生学得高兴,老师教得轻松,寓教于乐,寓生活于课堂,让语文贴近了生活。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教学,化抽象的字词课文为具体、形象、直观的事物,激发智障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也促进了生活化课堂的构建。

(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学材料,训练智障学生说话。

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文知识,还担负着对智障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任务。智障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差,因此在语文课中通过对句子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智障学生认识事物主要靠直观思维,对于熟悉的事物现象和具体直观的材料比较容易领会掌握。既然教学内容都是身边的知识,那么在课堂上就要充分借助于对生活原型的认知,让学生学习词语及适当的语句[3]。在语文的教学过程时,可让学生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语言练习。如让学生用“这是„”句式说话,学生往往不会说,但是当老师拿起学生的课本举例子,学生们就可以模仿老师用周围他们能见到的事物说句子,就容易得多,如“这是课本”、“这是铅笔”等。因为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都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不用思考看到了就能说句子,这样只要会句式,就能根据身边的事物举一反三,在学会句式的同时加强了语言的训练。这样课上课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都能进行句子的练习了,再上课时也不会对句子或课文感到陌生,对课文的朗读也很有好处。

二、创设情景,让语文回归生活。

智障儿童的记忆时间短,遗忘快,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的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练,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记住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知识。

(一)创设生活小情景,让语文与生活结合起来。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课文都有特定的环境和场景。比如在教学《图书馆》这篇课文时,就可以把学生带到学校图书室,让学生从老师这里借书,再让学生做管理员,借书给老师。在借书的情景中理解课文内容,也能掌握借书的技能,又进行了说话训练,一举三得。又如在学习《炊具》这篇课文时,可以在模拟的小厨房中用一用炊具,不仅帮助了课文的理解和学习,还让学生掌握了炊具的简单用法,促进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而类似于借书、使用炊具这些生活中的常见情景比比皆是,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创设相关的情景,不但有利于语文课程回归到生活中让学生学到生活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去,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二)创设虚拟情景,让课堂上的生活场景更真实。

智障儿童的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对具体直观的生活事物和场景理解快,记得牢。既然如此,我们就把语文课堂变得直观、形象,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4]。许多学校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而培智学校也不例外。从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根据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制作图文并茂,真切可感的课件,为生活情景增添图文、音乐,让学生感到更加真实也更加有趣。例如《十五的月亮》这篇课文,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觉这节不是语文课,而是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过中秋节。学生在图文结合,动画音乐的双重作用下,深刻地记住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在十五那天我们要赏月吃月饼过中秋节。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让生活化的情景和场景更加真实,让学生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优势,弥补抽象思维的不足。

三、 通过实践,让语文服务于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特别是智障学生,学到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得到运用,很有必要性。而语文知识又和生活的联系最密切,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要想运用于生活实践,就要教师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为智障学生创设实践的途径,学以致用。

(一)结合语文知识,适应生活环境

常言说的好:“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首先应该亲自尝一尝。”同样,学生对语文的感悟也是如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结合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去体会,去感受,去认识、去适应生活坏境。例如《天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内容讲的是要下雨之前天空的变化以及小动物们的特殊反应。学生们学了这篇课文后,就能够根据自身周围的环境变化来判断天气变化。学习了《秋天到》就能通过观察学校的环境,同学的穿着来判断现在是否是秋天,是否天气变冷,要注意添加衣服。这些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帮助智障学生了解生活,适应周围的环境,也提高了学生们的生活适应能力。

(二)运用语文知识,掌握生活技能。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材料,也提供了许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们可以通过实践真正掌握生活技能[5]。把语文课堂搬到户外,让学生走进社区,将语文知识用到真实的场景中,不仅巩固了知识,还掌握了技能,为以后智障学生步入社会,独立生存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如带学生去邮局寄信,去超市购物,去坐公交车等,让学生自己操作,将语文课上学的知识都运用在实践中,多实践,多练习,熟练掌握这些生活中常用的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中,多运用生活中的教学材料,结合生活情景、虚拟情景进行教学,并将语文知识运用在实践中。让语文贴近生活,回归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让智障学生乐学、愿学、会学。构建出培智学校生活化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为他们将来“回归主流”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琴.返璞归真 走向生活——培智学校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J].现代特殊教育,2010.12第12期:29 [2]乔军芳.中重度智障儿童快乐识词教学初探[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12第4期:32 [3]王晓静.智障儿童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反思[J].现代特殊教育,2007第21期:22 [4]叶筱菁.智障学生虚拟情景化学习的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07第11期:25-26 [5]王占静.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培智语文教学生活化[J].科技致富向导,2008第10期:106

第二篇:培智教育论文

《论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就是要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打破学校与社会的隔离,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实践是一种尝试、一种体验、一种应用。要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就必须从现实生活、有效课堂和操作活动的立体式参与中去把握。在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加强对智障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同样如此,应该从“激发实践中学习的兴趣”、“丰富实践方式”、“课程整合”等不同角度进行尝试,使智障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得到提高。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使得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逐步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律和思想方法,尤其是对于培智学校的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是重中之重,下面我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生活化教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智障儿童作为特殊儿童中的一类,他们的心理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很差,对于这些智障学生来说,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形象化就显的尤为重要。下面谈谈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

一.创设生活化场景,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实际,将书本知识融入生活,对教材合理的选择加工改造。例如在进行“平均分”的教学中,将教室布置成生日会,与小伙伴分享蛋糕的时刻,然后拿出事先准备的假“蛋糕”道具(实质可以以海绵或其他代替)在切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在情景中轻松找到数学素材,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认识了“平均分”,真切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也同时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设计生活化的语言,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智障儿童的数学逻辑思维较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创设实际操作的情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2)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手段(分层教学,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教具辅助,复杂到简单化,无声变有声,游戏化) 三.创造生活实践机会,使数学应用生活化。 智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而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教室。 课后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运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数学应用生活化。如学习了“数字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扇窗子;学习了“时”“分”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写一写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表,算一算自己一天的在校时间;学习了 “三角形”以后,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三角形,动手做一个三角形;比一比身高,称一称体重等等。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设计,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体现了符合智障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发展了学生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 生都得到了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的必要途径。

下面说说如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培智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催化剂,要想培养智障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是一个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任务。为此,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微笑教学,快乐学习

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要始终带着一颗微笑的心和一张微笑的脸去给学生授课。教师在时常微笑的同时也会感染学生,使他们以一颗微笑的心去学习,去生活,融入社会。与此同时,老师应该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营造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特色,使学生习惯并喜欢这种风格和特色[1]。要使教师的ÿ一个动作和ÿ一个讲解都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建立个人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立足实际,贴近生活(上已具体阐述)

二、丰富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

(一)取舍教材,适当扩展

在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材中实用性比较强的内容进行提取、研究并进行适当的扩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受

由于培智学校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数学教师如果仅仅依靠口头讲解,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直观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知识。 三)结合经验,巧设情境

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师应该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情境,在对学生感性认识进行强化的基础上教授数学知识,以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四)参与实践,有效运用

学习的目的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数学知识尤其是如此。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灵活使用,为他们融入社会、自立、自强打下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培智学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运用和完善数学知识。

三、将数学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联系起来,提高实践能力

目前,纯数学课堂已经不再适合智障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各项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尤其是不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培智学校课程整合趋势下我们更应该加强数学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互相联系与渗透。

(一)将数学与美工课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与美工课程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动手开展实践活动。

(二)将数学与语文结合,通过实践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

培智学校的学生通常在文字理解上比较差,在数学学习中往往会觉得数学应用题比较困难,读不懂应用题的条件。所以,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读懂题目的意思。

四、结语

总之,培智学校的学生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对学生有更多的关爱和耐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以一颗微笑和关爱的心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是要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为他们将来在社会中自立、自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欣欣.论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2011(2)。 [2]王静. 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0(6)。 [3]李数声.浅论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教苑,2009(2)。 [4]韩长郡.论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J].教育研究,2009(12)。

[5]张晓静.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研究[J].数学大世界,2010(12)。 [6]李丽萍. 浅议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创新[J].教苑,2010(1)

第三篇:培智数学教育心得

弱智儿童感性知识贫乏,学习时注意力不易集中,稳定性差,思维直观、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要使他们学好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于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五化”:

一、课堂教学现代化

弱智儿童的视觉速度缓慢,常人一目了然的东西,弱智儿童要花更多的时间毫无目标,一个一个的进行感知,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理解,且他们注意到和看到的东西要比同龄正常儿童少的多,又的甚至不如

3、4岁的幼儿。运用多媒体课件对重要信息点的着色,能强化直观效果,可以使弱智儿童在其注意的广度范围内尽快接受所需信息。

于是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图像呈现过程中通过着色、闪烁等手段来唤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如:我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时,我用课件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鼠标点击任何一张人民币,这张人民币就会放大,上面的数字用对比色鲜明的“金黄色”、并不停的闪烁的图像来呈现,这样一来刺激了学生的感观,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学生都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二、课堂教学自主化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理念,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即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拿一拿,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时,我先出示直尺单价1元,橡皮单价5角,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然后想一想买一把直尺和一块橡皮一共要用多少钱?学生通过看、想算出了一共要用多少钱。然后让学生拿一拿1元5角的拿法,问题提出后,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1张5角,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1张1角、2张2角,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5张1角,甚至于还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3张1角和1张2角,于是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并表扬了他们的创造性。这样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异常高涨,他们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实践中去,并充分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教学游戏化

智力障碍儿童天真烂漫、爱玩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经常要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他们好象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又苦又累,厌学情绪严重。而游戏教学符合我们培智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故我在教学中设计多种游戏因势利导,尽量利用学生好动、好玩的性格。如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时,我设计了“比一比、赛一赛”的“夺星”游戏,学生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很乐意的参与到了游戏中来。教与学收到了事半功倍、学而不厌的效果。另外,从生理的角度看,研究表明:当人们精神饱满时,由于一系列生理反映,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提高,在这种情绪背景下进行学习,其效果好于一般情况。我在教学中还多次设计“读一读”、“写一写”、“取一取”、“买一买”等活动,都有意的引导学生在小小的游戏中学习、操作,为进一步的学习实践而“动”起来。

四、课堂教学情感化

很多人在提到教师时,总会与“严肃”、“不苟言笑”结合在一起。其实,“微笑”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

如在上课时,我一直面带微笑的对进行教学,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把我当作了他们的好朋友、大姐姐,学习起来很轻松。当学生答题正确时,我用微笑送去欣赏;当学生不敢发言时,我用微笑送去鼓励;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我用微笑送去宽容。因此,我用微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我想说:微笑,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大门,帮助学生们茁壮成长。

五、课堂教学生活化

数学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计算”代替了它的涵义,但并没有理解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而我们的数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

例如,我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中,在巩固练习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模拟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拿钱去购买1元几角的东西,学生在模拟购物当中兴趣非常的浓厚,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时候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另外也让学生模拟了一下自己去商场购物,增强了学生以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革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

培智数学教育心得(2):

台州市培智学校生活化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于XX年11月3日在温岭启智学校召开。我校在章校长的带领下,一行6人参加了研讨会,会上温岭启智学校的谢君琴、廖巧金、林新荣、郑远老师分别上了生活语文《花生》、生活数学《超市购物》、美工《花瓶》、体育《玩衣》四节公开课。公开课针对特殊教育的对象,力求体现“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强化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巧妙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能力。各位领导、老师听课后一致对公开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台州市特教联谊会会长林美贤的专题讲座,台州学院特教教授孙先生的评课,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此次温岭之行使我对培智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就是对智障学生来讲,他们所需要的是实用性很强的生活知识经验及技能,因此对他们进行的教育不应是以文化为主的教育,而是应以生活经验为中心融入一些读、写、算等学科知识的生活能力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实用生存教育。

一、 源于生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智力有缺陷和障碍的孩子,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较差,依赖性也比较强,有的甚至十多岁了,都不能顺利地穿衣。基于“学于致用”的教学理念,教学训练的内容必须源于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训练的目的必须服务于智障学生的生活。在体育课《玩衣》中,郑老师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枯燥的生活自理课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的呈现形式符合学生的兴趣。本节课通过激趣——穿衣——衣趣——舒心,使学生掌握穿脱拉链衫的要领,还培养学生快速奔跑能力、投掷能力等综合能力。如此寓生活中的知识技能于教学全过程,沟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正是智障学生的真正需要。

二、 加强实践,积累生活经验,培养智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培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像去菜场买菜,去超市购物都是最基本的技能。现代课程观也强调“教育即生成、生成在活动”。根据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堂上我们需要以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使他们能吸收知识,掌握知识,学会技能,参与生活。廖老师的生活数学课《超市购物》,创设了一个学生最常见的购物场景,把乘数是两位数的小数乘法融入到计算购买物品之中。通过这一模仿实践课,渗透数学公式“单价*数量=总价”,就是对生活素材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生活语文课《花生》中,谢老师更是利用实物花生和丰富的花生食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剥一剥、尝一尝等实践环节,使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并将语文知识的识字教学和说话教学融入其中,从而进一步认识花生和花生这个词。

三、 面向全体,重视差异,探索生活化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大,因此在生活化的有效课堂中,应重视差异。此次研讨会上,四位教师采取分层教学形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借鉴。他们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确定适宜的分层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林老师的美工课上,他就根据学生对本节课花瓶的认识和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分层,并对各层学生进行分层指导,达到人人及时完成的效果。尤其在学生作品展示时,各层学生都表现出成功的喜悦,有了这种喜悦,才会提升自信,培养他们对美工课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中的联系,即知识来自生活实际,知识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的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教学因生活而精彩!

第四篇:如何教好培智学生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老师,我和我的同事们始终相信:一个孩子一个天使,一个孩子一个未来,一个孩子一个梦。我们带着这样的信念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教育。

培智孩子他们的智力低下,他们的智力和他们的年龄不成正比。我们班的孩子都在10岁以上,但是他们的智力差不多相当于幼儿园孩子的智商。他们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去适应社会,为了给社会和家庭减轻负担,更为了他们以后能够更好的独立生活,我们的老师根据培智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总结了以下的教育方法:

1、无论是说什么都要点清楚。比如说擦桌子,你要告诉他应该先去拿抹布,再擦桌子,然后再去把抹布洗干净,最后把抹布放在哪里。

2、懂得如何跟学生们讲话,要讲真话,而且还要把话讲清楚。我们的孩子虽然和同龄孩子有所不同,但是他们也有读懂老师或者家长的言语和行为的能力,所以家长或者老师不能为了让学生听指令就说谎话。

3、如果学生有疑问,要给出明确的答案,对于主动回答的学生加以称赞。

4、我们讲课或者讲一些新的东西时都会考虑到他们的理解能力,尽量以他们熟悉的经验去解释。

5、对于有主见的孩子我们直接给予他们命令,不能用好

不好、行不行去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是不行的。比如我们班的仝彤,经常性的藏起来,让老师找不到,讲什么她都听不进去,她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你和她商量这样好不好,那样行不行,都是不可以的,只能直接给她命令:不能这么做。

6、制定适合孩子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最终能够学到相应知识,学会相应能力。比如我们班的李展飞,他是一个自闭症孩子,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话都不会说,我们不能像对待其他孩子那样对待他,首先教他说话,学简单的语言表达,现在他会说老师好,还会给老师讲别的孩子的不是。

我们对培智孩子的教育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和老师需要经常沟通,老师及时的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同样家长也需要及时的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情况。学校和家庭及时的沟通,可以更好地配合教育。

我们的孩子接受教育就是为了将来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所以我们孩子的教育也需要社会给予帮助。孩子在社会上,我们也需要有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比如在超市买东西,他们不知道该去哪里结账,或者不知道怎么结账的时候,我们希望可以有人告诉他们怎么做。

我和我的同事始终相信: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培智孩子的明天同样会很精彩。

社旗县特殊教育学校

培智班班主任 代爽

第五篇:培智教育——夏季养生果蔬歌

语文课文:

夏季养生果蔬歌

丝瓜冬瓜和茄子,苦瓜黄瓜加芦笋, 西瓜杨梅带仙桃,梨子葡萄又草莓, 蔬菜瓜果多又多,夏季养生少不了。

【练习园地】

1.读一读、背一背课文。 2.按课文填空。

丝瓜_______和茄子,

苦瓜黄瓜加_______, 西瓜杨梅带_______,

梨子葡萄又_______, 蔬菜_______多又多,

_______养生少不了。 3.课文中蔬菜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中水果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课文中提到的,我还认识很多水果蔬菜。蔬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抄写一遍课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青春与奋斗演讲稿下一篇:汽车租赁合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