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素材研究论文

2022-05-07

小编精心整理了《习作素材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提出了“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等要求。小学高段的习作更应该着重对习作素材的积累进行研究。

习作素材研究论文 篇1:

微日记:帮助五年级学生构建“习作素材库”的实践研究

摘 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无材料可写的现象,在五年级学生中实行了“微日记”的做法,引导学生写“主题式微日记”“项目式微日记”“心情式微日记”,帮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积累了许多素材,便于学生在各种写作场合真正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

关键词:微日记;习作素材库;“大”作用;“广”视角;“重”输出

先来看笔者所任教的五年级班两个真实的事例:

1.个体而言,多次运用同一材料。双休日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李同学选择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写的是自己学骑自行车的事情,一开始怎么也学不会,后来妈妈告诉了他这句话,他经过练习终于学会了。听起来似乎没错,但这个事例李同学至少用了不下5次。这一现象让笔者哭笑不得,难道真的没有其他事例可写了吗?

2.集体而言,多人运用同一材料。在一次期末考试中,作文题目为《一份特殊的礼物》,笔者班中43位同学,其中有26位同学选了同一个内容,内容大概是亲戚朋友送了我一件包装好的礼物,我拆了一层又一层,一直不见礼物,直到拆到最后,里面出现了一句话:孩子,只要坚持,你一定会有收获。选用这个材料是因为之前有一位同学写过这个材料,结果26位同学如法炮制,没有亲身经历,都套用了这个材料,一下子使改卷老师觉得索然无味,作文分数怎么能上去呢?

于是,笔者开始了漫长的思索之路。

上述现象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处处存在,一说到写作文,学生咬着笔冥思苦想,写来写去那么几件事,教师评改作文时面对学生千篇一律的题材,也是心力交瘁。怎么找到一种高效而又省力的写作方法呢?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被拉进了506班学生的QQ群。翻看孩子们的个性签名,猛然发现这些签名内容是那么深刻,那么我们何不把这种微创作运用到我们平时的写作中呢?现在这个社会,“微”字大行其道,那么,我们何不来个“微日记”呢?

所谓“微日记”,就是提取生活中精彩的点滴用较短小的篇幅来进行具体描写,学生既可以尽情地书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又可以抓住一天中难忘的一句话、一个瞬间、一点发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于是,笔者在所任教的五年级中实行了“微日记”的做法,要求学生每天记录,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习作素材库”。

一、微日记,“大”作用——建立素材库的意义

1.积累大量的素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五年级开始进行“微日记”的创作,学生会有更多的感悟,保持一颗敏感的心,真实地记录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构建属于自己的“习作素材库”。

2.夯实语文的基础

写日记本身就是对当天所发生的事情作一个总结,我们将这种总结理解为一种复习,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会有所感悟,将这种内在的心灵感悟外化为语言文字,就是对课文的复习,就是在夯实语文的基础。如在学完《窃读记》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曾经是否有这样的体会:“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3.还原生活的本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因此在写微日记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的生命之花尽情地绽放,张扬个性,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如沈同学写早上不肯起床的镜头:“你看看现在都几点了!太阳都晒屁股了,你还在睡觉,不迟到不死心是不是啊?……”糟糕,妈妈的“狮吼功”又开始发威了。看来我再不起来的话,今天早上就得吃一顿“竹笋炒肉”了。这样的语言还原了生活的原汁原味,读来让人感觉很真实。

4.创新言语的形式

学生在写微日记的过程中,完全是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受什么法则的约束,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下,学生就能创造出很多灵动的语言。如施同学写她的妈妈:有一次,妈妈去赴宴,她用梳子把金黄色的长发梳成了丸子型,在脸上不停地抹BB霜,在耳朵上挂了个雅致的耳环,穿上了一件镶着蕾丝的粉色长裙,你说我妈是不是個名不虚传的“爱美女”?把自己的妈妈写成“爱美女”,这样的语言形式风趣又新颖,读来让人亲切又真实。

二、微日记,“广”视角——丰富素材库的内容

(一)主题式微日记,发现美好生活

1.生活“微”镜头

用笔记录你生活中较欢快的事情,可是自己家中发生的趣事、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上学路上的见闻等,使学生在思想上留有记录身边事的意识。如孙同学在“微日记”中写道:那天早晨,我去扔垃圾,因为垃圾箱离我家有点儿远,我想:干脆扔在河里吧,反正也没人看见。这么想着,我就这么干了。正当我回头要走的时候,一位清洁工走了过来,他看到河里的那袋垃圾,生气地说:“不知道是谁干的,太没有公德心了。”听了他的话,我羞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引导五年级学生做个有心人,处处留意,将它写到“微日记”中来是多么好的作文素材呀!

2.幻想“微”记录

学生最擅长写的就是想象作文,我们允许他们这么做,使他们将出现在脑海中的天马行空的想法记录下来,将怪念头变成文字,形成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如王同学写的想象微日记:雪姑娘飞啊飞,她飞到了赤道地带。那炎热差点让雪姑娘失去生命……雪姑娘见此情景,她想:如此酷热的地带要让人类如何生存啊?!于是她把柳袖一拂,想要下雪。这时,宇宙之神说:“雪姑娘,你不能再多管闲事了!你可知道,如果你在赤道地带下雪的话,那么炽热炎神会和你同归于尽的!”……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微日记”给学生无限的自由空间,放飞想象,孩子们就会回馈你无限的精彩。

3.读书“微”感悟

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总会随着情节的变化或喜或忧,有所感,有些甚至还特别深刻,我们需要学生的这些想法,让他们记录下来就是初步的读后感了,如周同学在“微日记”中写道:我很喜欢《三只钟》的故事。如果那只新钟听了前面那只钟的话,就不会摆到三千两百万次,因为它觉得太难了。社会上有很多人也会这样,看到遥不可及的目标,从而失去自信,最终放弃,这样他就做不成大事了。其实我们可以将远大的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这样实现起来就简单得多了……这样深度的思考,如果再加上一个联系生活的事例,不就是一篇很完美的读书征文了吗。我们鼓励学生在读书中有偶感,有思维的火花,都要及时记录下来。

(二)项目式微日记,记录精彩过程

1.活动“微”连拍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每个学期都会举行各种德育活动、读书活动、艺术活动等,鼓励孩子对某一项活动做连续性的观察,并用微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也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如陆同学观察学校第十九届运动会,写出了一系列“微日记”:

操场上彩旗飘扬,四周挂满了横幅……轮到我们班的张彦了,只见他紧握双拳,两眼目视前方,抿着唇,只等老师一声令下……洪老师是最敬业的摄影师了,为了拍出运动员的跳高动作,他干脆仰躺在地上,不停地按快门……这位同学从操场四周的布置,写到运动员们的比赛,还写到工作人员的敬业,从多角度写出了这届运动会的浩大声势,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2.实验“微”发现

科学实验课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是积累素材的好时机,只要你细观察,多思考。孙同学在“微日记”中写道:“快看快看,芹菜的茎变红了。”同学们兴奋极了,王老师正在讲台上演示茎的作用的实验,在带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红药水,放入芹菜,没想到,芹菜的茎真的把红药水吸进去了。这样的实验课一周要进行三次,有心的同学就会有许多发现,并一一记入自己的日记,成为以后写作的素材,岂不妙哉!

3.探究“微”进展

五年级的探究活动很多,语文中就有一些综合性探究学习,学生很喜欢这类开放性学习的内容,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例,学生就完成了很多“微日记”内容,袁同学写道: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今天我了解了“川”和“州”的区别,“川”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而“州”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像河流,中间像水中的陆地……一次综合性学习,给了学生多少好的题材,只要你有心,一定会为“习作素材库”填充不少内容。

(三)心情式微日记,捕捉心路历程

1.“高兴”是最常见之心情

童年的时光最是无忧无虑,生活中让人高兴的事情太多了,这种情绪也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所记录。汪同学在“微日记”中写道:我急忙走上主席台,在老师和同学们鼓励的目光下行了一个队礼,并戴上一块漂亮的奖牌,奖牌上刻着“行为规范小明星”几个大字,金光闪闪的,十分耀眼。下了台,我高兴得不知怎么形容。收获和喜悦需要有人分享,当然要将它们记录在自己的素材库里了。

2.“伤心”是次常见之心情

当然,我们小小的心眼里也有伤心的时候,小动物死了、和同学吵架了、妈妈生病了,都可以写进自己的“微日记”里。

3.“紧张”“害怕”也随之而来

孩子的情绪分许多种,除高兴、伤心外,紧张害怕也是常有的事,考试时做不出题的紧张、一个人走夜路的害怕、不知如何选择时的茫然,才变成了多滋多彩的生活。卓同学这样写道:试卷发下来了,上面那密密麻麻的黑体字让我更加紧张了。可也没办法,该来的总会来的,我做着做着,遇到了一只难缠的“拦路虎”……将临时考试时的紧张记录下来,以备写此类作文时就可以信手拈来,水到渠成。

三、微日记,“重”输出——有效素材库的利用

1.便于课堂习作时“调兵遣将”

平时积累的素材就是我们手里的“兵将”,到了真正写作的时候,便任你“差遣”,以五年级下册习作训练为例,加以说明。如第一单元《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信的格式需要指导,内容可以是微日记素材库中的任何内容;如第四单元《一件令你感动的事》,素材库中这样的例子比较多,我们来看学生写的题目,就可知内容的丰富性:《一杯温暖的药》《餐桌上的爱》《马路上的关怀》……

2.便于考试测验时“信手拈来”

我们都知道小学五年级语文考试一般为90分钟,试卷题量大、内容多,花在作文上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如何让考场作文出类拔萃得高分呢?灵活地从“素材库”中提取相关的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值得欣慰的是,自从写“微日记”以来,同一学生多次用同一材料,集体用同一材料的事例渐渐少了,每位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个性化作文。如一次语文测试,作文题为《办公室有请》,班里43位同学至少写出了20个不同版本的作文,内容五花八门,得益于“微日记”,建立了自己的“习作素材库”。

3.便于生活运用中“水到渠成”

学语文最大的收益便是服务于生活,我们利用“微日记”建立了自己的習作素材库后,更是为了在生活中实际运用,如平时给亲友写一封信,竞选班干部时写一份演讲稿,综合实践活动写一份倡议书,这些内容都能水到渠成地完成。特别是在各类读书征文比赛中,学生利用已有的素材进行加工修改,都取得了好成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利用平时的“微日记”,帮助五年级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习作素材库”,这是一个创意的过程,更是一个升华写作水平与完善认知能力的过程,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才能写出大开大合、主题新颖、血肉丰满的内容,也能更多地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兴趣、闪现灵感,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地步。

参考文献:

[1]周性勇.“微日记”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的价值考量[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6).

[2]江波.微日记,为中年级学生打开写作之门[J].时代教育,2015(18).

编辑 郭小琴

作者:陆春燕

习作素材研究论文 篇2:

小学高年级习作素材积累的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提出了“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等要求。小学高段的习作更应该着重对习作素材的积累进行研究。

学生从来都不缺乏写作的素材,可每次写作文时都捉襟见肘,无从下笔。原因在于学生无法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就蕴藏在我们生活周围。本研究旨在通过从日记中提炼素材,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从意识中发掘素材等诸多手段,让学生洞开思维,用心感受,多途径从生活中汲取习作原始素材。

一、注重语言积累

1.重视课文朗读,感受语言。

在单元整合第一课时基础内容课中加强朗读的检查。

2.注重背诵课文,记忆语言。

每一篇课文都是训练写作的好范文,都要让学生积累一部分词语和句子。

3.加强课外阅读,积累语言。

课外阅读是积累语言、知识材料的重要途径。学生习作中的词语相当一部分来自课外阅读。利用好读书笔记本,积累精彩句段,为学生的引经据典提供语言素材。

二、挖掘阅读教学的现实资源,创造习作素材

挖掘阅读教学的现实资源,通过加强读写联系的途径,以“读中悟写,以写促读”的形式,开展随文练笔,创造习作素材。

1.利用课文内容改写,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

比如将张籍的《秋思》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达到锻炼写作、加强理解的双重目的。

2.利用文本空白扩写,引导学生把课文某些精练的文字或一笔带过的略写内容展开。

3.利用精彩语段仿写,教学中抓住文中的特色句式进行仿写训练。

如对《开国大典》中想象部分的仿写,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进行生动的创新。

三、指导积累方法,创造多元素材

1.指导生活观察,注重生活积累。

(1)掌握观察方法,找寻素材:定向观察;连续观察;全面观察。

(2)留心周围人、事、物,记下素材。课堂内指导学生梳理当天可以积累下来的有价值素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赞美生活、关心他人的思想品质,为逐步树立起实事求是的文风,打下坚实基础。

2.学会分析思考,提炼素材。

(1)思考方法一:想象联想,把观察与联想、想象结合起来。

(2)思考方法二:提出问题,在观察过程中,学生要善于发现观察对象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进一步思考分析,对症下药,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得到启示或者生活感悟。

3.创设情境,提供习作素材。

作文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生活中到處充满美,关键是没有亲身经历,没有情感的体会,发现不了美之所在。学生习作的困难之一就是没内容可写,老师要创设与教学需要相适应的习作情境,给学生提供习作材料。

(1)课堂活动。在课前五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或根据单元口语交际训练及习作要求,通过辩论、对话、讲故事、演课本剧、即兴演讲等形式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逐步做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条理地具体讲述。

(2)德育活动。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多种活动,进行素材积累的引导。比如研学活动的丰富性,同学们欢快地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再如护蛋活动、负重体验,充分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伟大。

4.让思考与观察“落地”,坚持写日记。

坚持写日记,将每天一小篇,每周一大篇的指导性文章,集成班级创办的十七期润禾班刊。

5.为素材积累提供展示的平台。

(1)在素材积累本的基础上,将其推进一步,与一分钟演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演讲的目的性明确,更为学生的积累素材指明了方向。

(2)建立班级周报。学生利用自己优秀的素材进行扩充,形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通过投稿,进行筛选,编辑整理,形成十七期润禾周报。在讲评修改中,既是展示也是再一轮素材积累的方向。

力求通过研究,让学生掌握积累素材的学习方法,勇于创新,张扬自我,深化能力培养,进而提高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作者:李文禾

习作素材研究论文 篇3:

生活中积累素材——语文习作教学研究

【摘要】素材积累是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的重要手段。生活中就蕴含着大量的素材资源,这些具有价值的素材可以让学生合理地运用到习作中,以此来提高自身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生活中积累素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写作要求是,“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注重“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作文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素材匮乏,语文教师要认真思考“作文与真实生活是一种什么关系、怎样拉近写作与生活的距离、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做好哪些工作”等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撷取直接与间接素材。

一、生活素材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好文章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经历感受就不同。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们大多数都是凭空想象,不去写生活中的素材,这是往往是由于学生不懂得关注生活。生活素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规矩太多、无处下手。做事要有规矩,作文亦如此。但在作文的初期如果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会让学生更觉得索然无味,进而怯而生畏,在作文前行的路上多了一条拦路虎。

2.虚情假意、无病呻吟。离开了生活的胡编乱造式作文或模式化作文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写作固然是强调感情、抒发心中之意的,但在教师过多追求文章渲染、多种修辞等十八般武艺轮流上阵的主导下,学生的作文有了太多的矫揉造作、虚情假意和无病呻吟。

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1.在大自然界中积累习作素材。很多时候,学生习作需要用到的素材来源于大自然,而大自然界中的习作资源又可以分为很多方面。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景观授课,其中景观又可以分为人为景观和自然景观,人为景观主要是指因受到人类影响而发生变化的景观,而自然景观主要是指大自然中本身存在的自然景观。

2.在家庭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引导。很多时候,家中不管什么事情,学生都是最积极表态的,他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表达不完的想法和见解。家长可以借助孩子的这个特点,为他们创造恰当的实践动手操作机会,让他们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去感悟家庭生活的美好。

3.搭建学生心灵桥梁,拉近作文与生活距离。如果说语文是一门心灵的学科,那么作文就应该是心灵种子的萌芽与勃发。笔者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看到“牵着一条老狗,悠然穿行在油菜花地”这样的文字时,很高兴这些真实的生活素材走进学生的作文,也感慨于这位学生独到的发现与品位。

作文教学中的素材选择是个难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内化这些生活素材。

【参考文献】

[1]葛妮娅.向生活讨素材还作文原生态[J].名师在线,2018(16):48-49.

[2]陈利杏.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

[3]李偉燕.浅议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242-243.

作者:周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山区扶贫工作论文下一篇:农村治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