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电话机学案

2022-07-26

第一篇:奇妙的电话机学案

奇妙的电话机

活动目标

1.知道电话也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之一。电话给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 2.掌握几种公众服务电话的使用方法。明白不能乱拨应急电话。 3.知道如何拨打亲友的电话号码,体会电话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活动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学生准备橡皮泥 活动方案

一、调查导入

导入:今天,我带来了一件常用的物品,大家请看《电话》 家里安装有这种电话的同学举手?(我们称这为固定电话) 其实,这也是一种电话(举起手机),我们称这种为移动电话

小结: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因为科技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便捷的电话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电话。(揭题:神奇的电话)

二、漫步“畅想园” 1.了解电话是谁发明的

过渡:你们知道这个遍布全球各个角落的电话,并且在飞速增长的电话,是谁发明的?(不知道)那我们来听听关于他的故事吧! 2.体会电话的作用

在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后,电话被广泛的应用在世界各地各个领域。但在1949年以前,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中国电信系统发展缓慢,到1978年,全国每200人中拥有电话机还不到一部,即使北京每天也有很多长途电话打不通,在电话大楼打电话的人还要带着午饭去排队。随着科学家的不断研究,通讯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话。

过渡:现在生活中,电话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很多很多,请你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谈一谈。(学生交流)

生活中除了一般的电话之外,还有很多特殊的电话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出示114,112,119,120等》认识它们吗?它们是些什么号码呢?(学生回答)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公众服务电话。

三、走近公众服务电话

1.学生自学,思考:你知道哪些公众服务电话?如何使用? (1)情境练习:拨打普通公众服务电话。 2.区分应急电话和普通服务电话。 普通服务电话:

电话查号 114 天气预报 121 邮编查询

184 报时台 117 政府热线 12345 应急电话:

火警 119 匪警 110 医疗急救 120 交通事故 122 总结:在拨打应急电话时要冷静,必须说清楚发生紧急事件的地点和当时的状况,以及拨打应急电话者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3.教师讲个小故事,学生思考。

4.教师总结:服务电话分为应急电话和普通服务电话。应急电话是不能随便乱打的。

5.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6. 学生作品展示,教师点评,学生用自己做的电话机模拟打电话。

第二篇:奇妙的电话机教学设计

《奇妙的电话机》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最早的电话机,观察身边的电话机,欣赏独特造型的电话机,畅想多功能的超级电话机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趋势,感受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

2、启发学生在外形

和功能上拓展思维,制作外表美观、功能神奇的电话机。

3、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在外形和功能上拓展学生思维,制作美观神奇的电话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材料来表现自己的独特创意。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范作等。学生:橡皮泥。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情境创设、实习作业、游戏法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课

1、 上课!同学们好。听什么声音? 课件出示:老式电话铃声 出示课题:《奇妙的电话机!》

二、新授

1、 大家请看,这是什么东西?猜一猜? 课件出示:贝尔的电话机 如果你知道请举手!

2、 对,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电话机! 有了电话机,两个相距遥远的人交谈再不成为困难,电话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老师准备了生活中最常用的电话机,请同学们看一看,仔细地观察一下电话机是什么样子的。

3、 谁来说一说,你眼前的这部电话机是什么样子的? 你观察到了电话机的上面都有什么?

4、 同学们说,这两个电话机的样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5、 有什么不同?

(嗯,你发现了大小的区别,嗯,颜色不同。。。。。。你观察的很仔细。)

6、 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其实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的用的两类电话,固定电话机,它被放在这儿,我就只能在这儿打电话,手机,也就移动电话机,我可拿着它随时随地打电话。

三、发展

1、 下面,我们到商店里去逛一逛,那里有更多的电话机,样子比这些可漂亮多了!

课件出示:外形奇异的电话机

2、 (等学生观察一会儿)这么多电话机啊,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3、 根据苹果的外形来设计个电话机是不是也很趣呢?

看来我们可以根据许多事物的外形来设计电话机,想一想,除了这些?电话机还可以做成什么外形的?

4、 手里拿着外形漂亮的电话机的确很神气,可是电话机仅仅漂亮就足够了吗?

5、 对,还有功能!

同学们,你知道现在的电话机都有哪些功能吗? (发短信、听音乐、上网等),

对,但现在这些功能已经很普通了,也吸引不了大家!

所以,我们国家正在研制一批新的超级电话机,这超级电话机不但要有漂亮了外形,更要有神奇的功能。

你想当一名手机设计师吗?要当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要有丰富的想像力。

6、 瞧,这是我用橡皮泥制作的手机(出示橡皮泥手机范作) 我现在就对它来个大改造,把它变成一部多功能的超级电话。 我在这加个太阳能电池板,我把它放在桌子上它就自动利用光能充电, 这样不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充电了! 我想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可是我英语很破,我在这加个翻译器,这样以后就实现了中英互译,

我们可以开心的交谈了。不懂外语的人也适合用这部电话。

7、 同学们,你希望有一部什么样的电话机,你希望它帮你干什么呢? (你很爱学习,这种电话机适合给学生使用,既可以打电话,又可以帮我们学习。

嗯,这样我们就可以打电话关爱小动物了。

你的电话机这么神奇啊,可是那以后我们的双手用来干什么,什么都不干,是不是就要退化了。)

8、 同学的想法真是千奇百怪啊,看,老师是用橡皮泥和各种小材料组合表现我的小电话机,你都准备了什么?等会儿,要好好想想如何更好的运用它们表达你自己的想法?

四、 实践

1、 好,现在,小设计师们,大胆放飞想像的翅膀,自创一个外形漂亮,功能神奇的超级电话机吧,还可以给你的电话机起个好听的名字。好吧!开始。

2、 作业放音乐进行创作。

1.设计方法,提示学生要考虑到电话使用的方便快捷。

2.功能设计:提示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突出与众不同的功能。可以考虑不同人群的需要。

3.外形设计:提示学生外形设计引起大家注意的因素之一。

五、 展示欣赏

1、大家设计了这么多漂亮神奇的电话机,现在我们就来召开一个新产品发布会。

请你为你的电话机做个小广告,向大家介绍一下,让我们了解它。

2、 噢,还有这么多同学也完成了自己创作,我想它们一定很奇特。 现在你最想给谁打电话呢,请拨通他的号码,向他介绍一下你的电话机吧,通话时间为一分钟。

3、 刚才同学们拨出了很多不同的号码,接下来我们看看电话簿,这么多号码,我们一起读一遍。 你知道这些号码有什么作用吗?

下课以后把它们搞清楚并牢记,因为这些号码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会给你提供特别大的帮助。

3、 我们的课快要结束了,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优秀的小小手机设计师,创意的脚步永不停留。

课后请同学们多收集有关电话机的资料,让我们运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更加新颖的电话机吧。好,下课!

第三篇:美术 奇妙的电话机 说课稿

新成学校第五届探索杯教学大赛说课稿

美术组:

课题:《奇妙的电话机》

年级:二年级

教材:山东版小学美术第三册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美术的四个学习领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是教材中的第四课,与第三课《可塑的彩泥》是同一单元的知识。

一、说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最早的电话机、到观察身边的电话机、欣赏独特造型的电话机、畅想多功能的超级电话机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趋势,感受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

2、启发学生在外形和功能上拓展思维,制作外表美观、功能神奇的电话机。

3、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二、教学重点:在外形和功能上拓展学生思维,制作美观神奇的电话机。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材料来表现自己的独特创意。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范作等。学生:橡皮泥、牙签等。

五、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情境创设、实习作业、游戏法等。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课

1、 师:上课!同学们好。课件出示:老式电话铃声。 师:听什么声音? 出示课题:《奇妙的电话机!》 (二)、新授: 问题设计:

1、 大家知道电话机是谁发明的吗? 如果你知道请举手! 课件出示视频:贝尔的电话机

师: 请看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电话机!有了电话机,两个相距遥远的人交谈再不成为困难,电话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老师准备了生活中最常用的电话机,请同学们看一看,仔细地观察一下电话机是什么样子的。

2、 谁来说一说,你眼前的这部电话机是什么样子的? 3你观察到了电话机的上面都有什么?

4、 同学们说,这两个电话机的样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5、 有什么不同?

教师会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嗯,你发现了大小的区别,嗯,颜色不同。。。。。。你观察的很仔细。)

小结: 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其实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的用的两类电话,固定电话机,它被放在这儿,我就只能在这儿打电话,手机,也就移动电话机,我可拿着它随时随地打电话。 (三)、发展

1、 下面,我们到商店里去逛一逛,那里有更多的电话机,样子比这些可漂亮多了! 课件出示:外形奇异的电话机

2、 (等学生观察一会儿)这么多电话机啊,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3、课件: 根据苹果的外形来设计个电话机是不是也很趣呢? 看来我们可以根据许多事物的外形来设计电话机,想一想,除了这些?电话机还可以做成什么外形的?

4、 手里拿着外形漂亮的电话机的确很神气,可是电话机仅仅漂亮就足够了吗?

5、 对,还有功能!

同学们,你知道现在的电话机都有哪些功能吗? (发短信、听音乐、上网等),

对,但现在这些功能已经很普通了,也吸引不了大家!

所以,我们国家正在研制一批新的超级电话机,这超级电话机不但要有漂亮了外形,更要有神奇的功能。

你想当一名手机设计师吗?要当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要有丰富的想像力。

6、 瞧,这是我用橡皮泥制作的手机(出示橡皮泥手机范作) 我现在就对它来个大改造,把它变成一部多功能的超级电话。

我在这加个太阳能电池板,我把它放在桌子上它就自动利用光能充电, 这样不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充电了! 我想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可是我英语很破,我在这加个翻译器,这样以后就实现了中英互译,我们可以开心的交谈了。不懂外语的人也适合用这部电话。

7、 同学们,你希望有一部什么样的电话机,你希望它帮你干什么呢?

8、 同学的想法真是千奇百怪啊,看,老师是用橡皮泥和各种小材料组合表现我的小电话机,你都准备了什么?等会儿,要好好想想如何更好的运用它们表达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对手机的造型和功能做怎样的改进? 独特的外形:

几何形、动物形、植物形……总之外形简洁,才方便使用。 多样的形式:

翻盖式、手表式、旋转式等…… 个性化的色彩:

独特的色彩搭配可以赋予手机个性,可爱的、优雅的、朋克的…… (四)、 实践

1、 好,现在,小设计师们,大胆放飞想像的翅膀,自创一个外形漂亮,功能神奇的超级电话机吧,还可以给你的电话机起个好听的名字。好吧!开始。

2、 作业放音乐进行创作。

1.设计方法,提示学生要考虑到电话使用的方便快捷。

2.功能设计:提示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突出与众不同的功能。可以考虑不同人群的需要。 3.外形设计:提示学生外形设计引起大家注意的因素之一。 (五)、 展示欣赏

1、大家设计了这么多漂亮神奇的电话机,现在我们就来召开一个新产品发布会。 请你为你的电话机做个小广告,向大家介绍一下,让我们了解它。

2、 噢,还有这么多同学也完成了自己创作,我想它们一定很奇特。

现在你最想给谁打电话呢,请拨通他的号码,向他介绍一下你的电话机吧,通话时间为一分钟。

3、 刚才同学们拨出了很多不同的号码,接下来我们看看电话簿,这么多号码,我们一起读一遍。

你知道这些号码有什么作用吗?

下课以后把它们搞清楚并牢记,因为这些号码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会给你提供特别大的帮助。

3、 我们的课快要结束了,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优秀的小小手机设计师,创意的脚步永不停留。

课后请同学们多收集有关电话机的资料,让我们运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更加新颖的电话机吧。好,下课!

第四篇:《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导学案

班别: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超低温世界的奇妙之处。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学习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抽象事理的写作技巧。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笔名萧勇、久远、叶扬、叶艇。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为上海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香港海外文联名誉主席.1951年开始发表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已出版180多部著作。系《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之一,创作了大量科普作品,代表作是三部《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新著为《叶永烈自选集》、《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等多部传记作品。作品曾在美美、英、法、日等多国出版或发表。其作品数十次获奖。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

2、词语积累

广寒宫——传说唐玄宗于八月十五日游于月亮中,看到一座宫府,题名为“广寒清虚之府”。后人于是称月亮中的宫殿为“广寒宫”。 面目全非——形容相貌改变得很厉害,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

闷葫芦——课文中指密封而摇起来声响不清脆的葫芦。可用来比喻难以猜测,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小巧玲珑——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悠然自得——生活闲散舒畅,自觉得意。

3、导入语

我们经常赞叹:世界真奇妙!是啊,世界本身千奇百怪,无奇不有,我们一次又一次为之惊叹。而世界的奇妙往往深藏不露,要掀开它的面纱,要靠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成果又往往离我们较远,要靠科普作品的宣传。

我们自降生到人世间之日起,已经对寒暖有了真切感受。隆冬时节,冻得发抖,我们会说:真冷!但我们不知道这“冷”会冷到什么程度,冷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奇妙现象。

让我们走近这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超低温现象”的“超”体现在哪里,有什么奇妙之处。 明确:“超低温现象”的“超”体现在“冰雪不足以言冷”,北极和南极不算最冷,海王星也不算最冷,绝对零度是冷的极限——零下-273.16℃。零下一二百度,就叫超低温。

“超低温现象”的奇妙之处主要体现为许多物质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的“超低温”状态下会出现与它在常温下完全不同的性质。如某些金属在超低温状态下出现了电阻消失的超导现象。

2.“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有何实用性和发展前景?

明确:课文中介绍了超低温现象在钢铁工业、农业育种、液态空气工业、医学、宇航、科研等方面的具体运用,还作出了利用超低温技术延续人的寿命以进行漫长的星际旅行的大胆设想。

3.课文是以什么顺序把这个奇妙的世界说明清楚的?说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逻辑顺序——人们对超低温的认识、探索、应用。 说明的核心问题:超低温世界的探索。

全文以小标题分节,清晰地标示出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冰雪不足以言冷”引出话题,介绍“绝对零度”概念;“奇妙的现象”介绍超低温世界中有趣的奇特现象;“没有电阻的导线”重点介绍超低温中的超导现象;“广泛的应用”介绍超低温技术目前的一些具体应用;“诱人的幻想”则提出了利用超低温技术在星际旅行中延续人的寿命的设想。作者由一个基本概念入手引入“超低温”这话题,然后分别介绍现象及其应用,让读者较全面地认识了超低温研究这一科学研究领域。

4.课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化抽象为具体,把深奥的科学道理通俗易懂地表述出来。看看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在文中找出具体例子分析其作用。

1、下定义:如“冷有一个极限——最低的温度是零下273.16℃,叫做‘绝对零度’”。

2、作诠释:如“世界上不可能再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

3、举例子:如“比如,你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如在“没有电阻的导线”一节中为了说明超导现象,作者首先举了荷兰物理学家发现“超导现象”的例子,接着又介绍了一个铅金属环在超低温下经过两年半时间电流强度居然没有明显减弱的实验,用两个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超导现象中导电材料电阻消失的特性。

4、作比较:如“锡跟铅恰恰相反,一把好端端的锡壶,在超低温下会碎成煤灰似的一团粉末”。

5、列数字:如“据统计,现在世界上的电能,大约有1/4损耗在输电线路上”。

6、打比方:如“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象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

7、分类别:如“广泛的运用”一节从钢铁工业、农业、医学、宇宙航行、科学研究几个方面分类说明“超低温”的作用。

5.根据课文内容,为一本简明科学词典撰写“超低温现象”条目,不超过两百字。

明确:据理论推算,自然界中的最低温度为-273.16℃,这一冷的极限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研究发现,在接近绝对零度的一个低温区域(一般指-150℃以下)中,许多物质显示出与常温下截然不同的特性,如铅会变得富于弹性,锡会变得易于粉碎,某些导电材料会出现超导性(即电阻消失或接近于零)。这个低温区域被称为超低温,物质在其中出现的奇特现象即是超低温现象。

【达标检测】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相同一项是(

C )

A.摄取

镊子

慑服

嗫嚅

蹑手蹑脚 B.膨胀

帐篷

帐目

怅然

为虎作伥 C.倔强

崛起

挖掘

诡谲

一蹶不振 D.暂时

錾刀

崭新

辗转

斩草除根 【C项都读“jué”;A项的“摄、慑”读“shè”,“镊、嗫、嗫”读 “niè”;B项的“胀、帐、账”读“zhàng”,“怅”读“chàng”,“伥”读“chāng”;D项的“暂、錾”读“zàn”,“崭、辗、斩”读“zhǎn”】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①然而,

人们在实验室里获得了比海王星上更低的温度,却一直无法获得零下三四百摄氏度的低温。

采用这种办法锻炼种子,许多果树和庄稼的耐寒本领大大增强。 ③坐着宇宙飞船到那么遥远的星球上去

,人的生命是不够用的。 ④用冷刀开刀,可起麻醉、止血作用,能够

病人的痛苦。 A.虽然

由于

考查

减轻

B.尽管

因为

考查

减少

C.虽然

因为

考察

减少

D.尽管

由于

考察

减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7月6日记者在乌鲁木齐延安路、团结路看到,许多车辆停在马路上,被烧得面目全非,一些公交车也被砸得变了形。

B.一群面容沧桑的老人欢笑着坐在角落里,悠然自得地抽着烟。

C.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D.平日里闷葫芦似的黄毛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解析】选C。“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致,用在此处与语境不合。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经过两年半以后,再把仪器打开,发现金属环里的电流仍在流动,电流强度没有明显的减弱。

B.这种放大器是现在世界上最灵敏的放大器,可以避免分子热骚动而带来的杂音,使微波得到有效放大的作用。

C.如果金鱼的温度慢慢降低,降到零下100多摄氏度,它就再也无法复活,而快速地降低温度,却能够复活。

D.如果能够找到这种金属或合金的话,那将引起电力工业上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D(A 无主语。B “得到”与“作用”动宾搭配不当。C 在前一句“金鱼”前和后一句“快速地”后加“让”。)

5.下列几句分别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 B

) ①“冷有一个极限——最低的温度是零下273.16℃,叫做‘绝对零度’”。 ②“世界上不可能再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 ③“比如,你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

④“锡跟铅恰恰相反,一把好端端的锡壶,在超低温下会碎成煤灰似的一团粉末”。

⑤“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象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

⑥“广泛的运用”一节从钢铁工业、农业、医学、宇宙航行、科学研究几个方面分类说明“超低温”的作用。

A. 作诠释

作比较

打比方

下定义

举例子

分类别 B. 下定义

作诠释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分类别 C. 下定义

作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分类别

作诠释 D. 作诠释

下定义

作比较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8~10题。

神奇的极光

曹冲

在我国的古书《山海经》中有极光的记载。书中谈到北方有个神仙,形貌如一条红色的蛇,在夜空中闪闪发光,它的名字叫烛龙。关于烛龙有如下一段描述:“人面蛇身,赤色,身长千里,钟山之神也。”这里所指的烛龙,实际上就是极光。

极光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文伊欧斯一词。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黎明”的化身,是希腊神泰坦的女儿,是太阳神和月亮女神的妹妹,她又是北风等多种风和黄昏星等多颗星的母亲。极光还曾被说成是猎户星座的妻子。

极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天气现象,它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

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晾望夜空,常常见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极光。毫不夸张地说,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极光形体的亮度变化也是很大的,从刚刚能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亮度,一直亮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出光的话剧,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的极光带。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说到底,其本色不外乎是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一搭配、一组合,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长期以来,极光的成因机理未能得到满意的解释。直到20世纪60年代,将地面观测结果与卫星和火箭探测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极光的物理性描述。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作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

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

极光不仅是个光学现象,还是个无线电现象,可以用雷达进行探测研究,它还会辐射出某些无线电波。有人还说,极光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极光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还直接影响到无线电通信,长电缆通信,以及长的管道和电力传送线等许多实用工程项目。极光还可以影响到气候,影响生物学过程。当然,极光也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解开的谜。

6、试概述极光形成的原理。

明确:①分布在地球周围的磁场(磁层)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②汇聚成电子束,⑨聚焦到地磁的极区大气层,④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便产生了极光。

7、简要分析下面两个语句的语言特色及其作用。

(1)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话剧。 (2)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

明确:(1)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

(2)运用口语和比喻,通俗、形象地介绍了极光色彩的丰富和变幻,并流露出作者的赞叹之情。

8、标题为什么要用“神奇”一词来修饰“极光”?

明确:①极光在中外文化中都有美丽的神话传说,在古代被蒙上神秘的色彩;②我们所看见的极光,常常是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且变幻莫测的;③极光的来龙去脉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直至今天,极光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三、语言表达

9、请在“秋日”“追求”中任选一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三个句子的内容要有联系。

示例:春天有意,意染万木之葱绿; 春天有情,情钟水面之帆影; 春天有梦,梦孕秋日之硕果。

答案示例

①秋日有趣,趣在一鹤排云上九宵; 秋日有心,心念千山层林染红叶; 秋日有歌,歌唱九州人民享有盛世。

②追求有“道”,道在“己所不欲”勿施人; 追求有“方”,方在“衣带渐宽终不悔”; 追求有“境”。境在回首“灯火阑珊处”。

10、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些作品的写作特点,例如:《诗经》——先民的且歌且吟;《庄子》——心灵的独舞,哲学的天籁。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古今中外均可),拟写一句话的书评。

(1)《

(2)《

【答案示例】(1)《傅雷家书》——一位慈父的叮咛;(2)《泰戈尔诗选》——一串串珍珠缀成一弯新月,一只只小鸟唱出一片绿洲;(3)《红楼梦》——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

第五篇: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教师用

《奇妙的克隆》教学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幻灯片):

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2、走近作者谈家桢。(多媒体展示)课题,作者介绍。

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谈家桢先生于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1937年应竺可桢校长的邀请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解放后兼任理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61年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获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获国际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42号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

3、检查预习: (出示幻灯片)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繁衍(

)

胚胎(

)

濒临(

) 蟾蜍(

)

免疫(

)

细胞(

)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繁衍:繁殖、衍生,使其逐渐增多、增广

濒临:紧靠,临近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强,无所不能。

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

相安无事: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难能可贵:指难以做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

三、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列数字 ) (2)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做比较 )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

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2、“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3、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4、“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5、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研读第一部分:

【过渡】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出示问题组:

A、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B、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C、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D、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

A、(1)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2)“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B、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C、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

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 D、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介绍了克隆的含义。科学总是不断进步的,克隆技术当然也有发展,今天一起来继续往下了解,想想看克隆究竟带给我们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一)研读第二部分

1、分组自学(出示幻灯片)

自学要求:

(1)、自学“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部分;

(2)、将文中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知识依照一定的顺序设计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

(3)、各组派一名代表作简单的解说;

(4)、提出需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2、克隆的成果展示: (1)、中国科学院克隆试验:1979年春,克隆鲫鱼(举例子、列数字)(鱼类) (2)、英国克隆试验:1960-1962年,克隆爪蟾

(两栖类)

中国童第周:1978年,黑斑蛙

中国科学家异种鱼研究:人工克隆新鱼种——鲤鲫鱼(作比较) (3)、美国和瑞士试验:克隆鼠 (哺乳类)

3、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克隆试验”按两条线索说明:

一是从中国的写到外国的,突出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

二是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

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体现 “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为下文克隆羊的诞生作铺垫。

(二)、研读第

三、四部分 :

1、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 【温馨提示】

文中有标志性词语可供分析,如“‘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2、“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明确: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

3、克隆技术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作者又是从几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明确:课文主要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 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

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4.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科学进步会给人类带来许多新的技术,比如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人类如果熟练地掌握了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可以是某个器官坏死的人因替换了新的器官而免受许多痛苦,这就是给人类带来的“喜”。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起许多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如用克隆技术来克隆人就违背了人类生命的伦理,以此大多数人就对此持反对意见,这就是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悲”的一面。

三、推敲语言:

思考:从课文中我们能看出科学家怎样的态度和精神?找出能表现这些的语句。 明确: (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

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3厘米长的鲫鱼。 (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 (4)、经过几百次黑灰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5)、经过247次失败以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6)、„„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吸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绵羊”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我们从中体会到科学家的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我们要汲取营养。

四、拓展延伸:

分组辩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辩论的要求:

(1)、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

(2)、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

(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

(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清明节诗歌朗诵稿下一篇:墙面开裂修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