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腊月里的民俗

2022-08-14

第一篇:中国腊月里的民俗

腊月里的那些事

按中国的特有历法,农历十二个月中的最后一个月又称腊月。在腊月里,全社会、全宗族、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人们都开始为迎接新年的到来而忙碌起来,俗语又忙年。

记忆中,大人们忙年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

记得在腊月初八的头一天,父亲便会把平时积攒下来的各种杂豆及红枣、蜜枣与糯米混在一起,在煤炉上先用大火烧开,然后,把炉门关成一条细细的缝,用小火慢慢地熬啊熬。其间还要不断地用勺子在锅里搅动,免得熬出来的黏汁结在锅底,甚至糊在锅底,弄坏了一锅粥。这样大约熬上

三、四个时辰,一锅黏黏的、糯糯的、香香的八宝粥便大功告成了!腊八的早晨醒来,父亲将盛好的八宝粥端上桌,临吃的时候,再在碗面上撒一层薄薄的红糖,哎呦,那袭人的浓香啊至今都难以忘怀。后来,生活条件好了起来,八宝粥里多了许多以前很少吃到的东西,却再也体会不到那沁人心脾的八宝粥香了。

吃完了八宝粥,忙年的序幕算是真正的拉开了!

每当这时,父亲会在白炽灯下,煤炉旁边把盐和花椒炒出特有的香味来,再把它们均匀地撒在买来的鱼和肉上,霎时,在冷热相遇激动出的噼噼啪啪声响中,一丝丝青烟四散开来,年的味道也由此变得浓烈起来。接下来的几天父亲还会不断地翻动鱼和肉,直至被淹的鱼和肉变色、出卤,再将它们凉晒在屋檐下、窗台前。遇上家里乡下来人,除了咸鱼、咸肉外还会多一些咸鸡、咸鸭之类的。那时,家家户户都如法炮制,弄得到处都是咸货的味道。现在想来,人们将这些咸货挂出去凉晒固然有便于保存的现实需要,其实,也在变相地昭示家境的殷实,希望年年都能富足有余。

腊月十五以后至二十三祭灶之前是扫年的时候,这期间只要天气许可,母亲都会把家里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边边角角、一处不拉地打扫一遍、清洗一回。父亲还会带着我排很长时间的队去剃年头、年洗澡,父亲说:年里头是不兴剃头、洗澡的,我问:为什么?他会摸摸我的头说:小孩家,不要问那么多。现在想来,在那个什么都可以上纲上线的后文革时代,人们只是照例做祖宗做过的那些事,根本无需问清其中的缘由。其实,这种大扫除、大清洗的风俗,实际寄托的是人们祛病免灾,希望借此除去一年的晦气,迎来崭新开始的情感愿望。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民间称小年。如果说腊八是大年开场的锣鼓,那么小年就是大年的序幕。据说,每年的这一天,灶王爷都要奉命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将体察到的人间是非善恶,人们家里、家外的好事坏事都要一一向玉皇大帝报告,以确定来年的奖惩报应。所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用糖瓜供奉灶神,希望这些糖瓜,不仅甜了灶神的嘴,也甜了灶神的心,为的是让灶神在玉皇大帝那儿多说些好话,以期来年得到幸福和吉祥。母亲家庭出生不好,文革以前的日子过得总是战战兢兢,生怕哪里做的不好,被人打了小报告。所以,每到祭灶的日子,她会情不自禁地唠叨说:哎呦,灶王爷要起身了。。。似乎言犹未尽,却欲言又止。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也能够把握自身的命运了,再也不用担心打小报告之类的事了,人们也因此逐渐遗忘了灶神和送灶神的仪式。然而,母亲却念念不忘这个日子,每到这个日子总是会抓上一把什锦糖放到我的衣兜里。有时还会顺上一句:小心,别黏掉了牙。每每这个时候,我会发现母亲的脸上就像开了花似的。。。

到了腊月二十

八、九,父亲和母亲又开始忙春节的菜肴了。父亲说:圆子寓意团团圆圆,要多做一些,母亲说:蛋饺像元宝,我们要招财进宝,费工夫,我来!此外,父亲还会特地买回一条大小适中的鲢鱼,全须全尾红烧出来,说,这叫年年(鲢)有余(鱼)。烧鱼的时候,他还会郑重其事地叮嘱说:年夜饭端上桌时,这条鱼只能看,不能吃,过了年后才能吃。我问:为什么?父亲会把烧好的整条鱼装盘后,若有所思地对我说:这也叫年年有余啊。

说到年菜,最复杂、最隆重也最富有南京特色的一道菜是炒素什锦菜。这道菜又称十样菜,是用不少于10种蔬菜炒制而成的。父亲虽然不是个地道的南京人,却也是个特别讲究吃的人。每次炒这道菜的时候,他总会凑足16种或19种蔬菜,说这叫和顺长久。记得等我长大了一些后,一次,父亲很认真地告诉我:素什锦里的十样菜是有说法的,黄豆芽像如意,有事事如意的意思;荠菜与聚财一样,可以招财;芹菜与勤快相近,是勤劳致富的意思;雪里蕻象征兴旺红火;胡萝卜丝象征新年大喜;藕片到处都是眼,象征路路通顺;黄花菜的意思是前程似锦;豌豆叶是寓意春满枝头;香菇意为和和美美;千张的说法是千秋百代、代代兴旺。。。弄得那时的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锦菜制作很费时间,这可忙坏了母亲,不但要把十几种素菜择好、洗好、切好,等父亲把各种菜一样一样地炒出来后,母亲还要将那炒好的菜一样一样地摊开凉透后,再放在一起拌匀,淋上麻油。什锦菜色香味俱全,清淡爽口,红的胡萝卜、嫩黄的冬笋、黑的木耳、棕灰的香菇,绿的碗豆叶&&五颜六色煞是好看!扑鼻的是麻油的香味,入口的是素菜的清香,细嚼嚼,各有不同:水芹的脆香、冬笋的鲜香、荠菜的野香、胡萝卜的甜香、黄豆芽的嫩香&&真是香留唇颊味入心,让人过口不忘啊!

做好了十几道菜,炒好了素什锦,父亲和母亲终于略显疲惫地脱去护袖,解下围裙。这时候,少不涉事的我会趁着父母不留意的时候,急不可耐的直接用手将那可口的菜肴送进嘴里。母亲要是发现了,她会无限疼爱地用手指点一下我的额头说:小馋鬼,就知道吃!后来,当我自己成家后想:父亲和母亲年年忙年,年年忙。所做的事,所烧的菜也都大同小异,他们为什么每年都会乐此不疲?说句实话,现在的人啊什么都不缺,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到。人们不再忙年,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忙钱上。可是,钱固然能够买到山珍海味,买到能够让我们不再忙的那个闲,但是,年味没有了,那种忙中取乐,乐中期待的过年趣味消失了。。。渐渐地,我自己终于也在忙年中明白:普天下的父母啊,他们忙年,忙的就是全家的乐啊!

门外,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开始响起来。母亲忙不迭地说:快点、快点,灶王爷回来了!父亲也赶紧拿出早已买好的鞭炮,将它们挑在竹竿上,让我拿着,然后,划上火柴,小心翼翼地将鞭炮点燃。。。

第二篇:中国民俗文化--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民俗 一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二诞生民俗 三成年民俗 四婚姻民俗 五丧葬民俗 一人生礼仪民俗 1 古人眼中人生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汪洙 宋 《四喜》 2人生经历重要阶段见证性标志仪礼 诞生礼成年礼 结婚礼丧葬礼 3三种主要类型 脱离前状况的仪礼 诞生礼 过渡阶段的仪礼 成人礼 进入新状况的仪礼 结婚礼 4人生仪礼意义 确立社会属性获得社会承认 第一部分出生礼生命礼仪的起始 第二部分传统出生礼的主要风俗含诞生三朝满月百日周岁 第三部分传统出生礼传承思考 第四部分新出生礼操作方案 人生礼仪概论 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有几个必经的生活阶段如结婚生育死亡等等自古以来在人类的这些生活阶段中都有用一定的仪式所做出的表示由此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评价这一定的仪式就是人生礼

童礼 系列仪礼 →寿诞礼 ☆诞生礼摇篮边仪礼童礼 ☆诞生前未孕时祈子怀孕后禁忌临产期惯制 ☆诞生后报喜沐浴剃发百日取名抓周 ☆目的为产妇驱邪为婴儿祝吉祈求长寿 ☆特点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 传统重男轻女思想 ☆周岁过后过生日 寿诞礼 诞生礼

生命维系着人类自身的繁衍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素来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孝的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被视为最大的不孝中国普遍期望多生儿女子孙满堂家大业大同时重男轻女思想极其普遍既盼望早立子嗣又重视五男二女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 且生育习俗繁杂礼仪很多 祈子

祈求多子的习俗一般在婚姻礼俗中就已显露在洞房的装饰上营造出诸多祈望多子的氛围在墙围或板墙子上张贴杨柳青年画《麒麟送子图》和《连生贵子图》窗户上贴有葫芦万代石榴牡丹喜鹊等吉祥图案的大红剪纸一对玲珑耀眼的子孙灯摆在炕头上伴随新郎新娘二三天被子上和箱子上的手绣缎面榴开百子图案的喜果等等 第一部分出生礼生命礼仪的起始

世界上多数民族都有比较丰富的生命礼仪这种生命礼仪是贯穿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它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开始至生命的逝去而结束中间经过了成长成年婚姻等环节生命礼仪是生命历程中柔软的结点它承接了上一段生命历程又开启了新的生命前景 经过了十月之久的长长的酝酿婴儿的哭声终于终结了父母忐忑的猜想骄傲地宣布着一个全新生命的到来沉浸在喜悦之中的大人们为了表达对新生命的爱意对新生命的祝福就以各种仪式来为孩子祈福这就是出生礼

华夏民族是一个礼仪文化极其发达的民族拥有从出生礼成年礼婚礼成长礼到葬礼的完整的生命礼仪体系华夏生命礼仪饱含了华夏人文特色有冠与笄ji的成年礼有宁静优美的昏礼有庄重安详的葬礼出生礼也是别具特色

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由几种礼仪组成婴儿诞生有诞生礼三日后有三朝礼出生一月为满月礼出生百天行百日礼一周岁时行周岁礼这样对一个新生命的迎接过程才算完成了 第二部分传统出生礼的主要风俗 含诞生三朝满月百日周岁

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因地域之别而具有不同的风貌和表现样式但总的来看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中大都包含了诞生三朝满月百日周岁五种主要礼仪其具体表现形式也基本大同小异传统出生礼的主要风俗有 1 诞生礼

①男弄璋女弄瓦 《诗经·小雅·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意思是说如果生了男孩就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华美的衣服给他玩白玉璋如果生的是女孩就让她睡在地上把她包在襁褓里给她陶制的纺锤玩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意识非常明显

②男悬弓女悬帨

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礼记·内则》 若生的是男孩则在侧室门左悬弓一副若是女孩则在侧室门右悬帨帨音睡是女子所用的佩巾周礼婚礼中女子出嫁母亲也要亲自为女儿系结佩巾显然弓与帨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

③名子

孩子出生后大人为其取名称为名子 男取名多是论语之类女取名多是诗经

④报喜

一般是由孩子的父亲赴亲友家主要是岳父母家报喜所持喜物主要有红鸡蛋等 2 三朝礼

是孩子出生三日后举行的礼仪主要风俗有

①射天地四方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饭食之谓也《礼记·射义》男孩出生三天以后父母抱其出外用弓箭射天地四方很明显这是期待男孩长大后志向高远对女孩子则不行此礼

②接子 婴儿出生三天后可以抱出来俗称接子俗规接子要选择三天内的吉日天子的太子要太牢即三牲皆备行礼大夫的长子用少牢古代祭祀燕烹用羊豕各一者 士长的长子用一猪庶人的长子用一猪

③洗三

又叫洗三朝洗儿等据记载洗三朝在唐代即已出现宋代已很流行这是婴儿出生三日后举行的洗浴仪式各地做法不尽相同但基本过程大同小异用艾熬水给小孩洗澡前来祝贺的亲友拿银钱喜果之类的东西往洗澡盆里搁叫作添盆洗婆根据亲友所投物品不同口念不同的吉祥话如若搁枣儿栗子就说早立子儿若搁莲子就说连生贵子等等洗完后有的还用葱在孩子身上拍打三下取聪 葱 明伶俐之意洗三时亲朋好友纷纷以红包贺礼主人则以糕点等款待并留亲友吃洗三面

洗后还有一项重要仪式称为落脐炙囟即去掉新生儿的脐带残余并敷以明矾熏炙婴儿的囟顶囟xìn 表示新生儿就此脱离了孕期正式进入婴儿阶段 ④开奶

这天产妇开始给新生儿喂奶为了使婴儿将来能吃苦喂奶前在奶头上先洒几点黄连水使婴儿吃奶前先尝到苦味而后将糖等汁水用手指抹在婴儿嘴上让婴儿吃奶

⑤拜床母 传说床神有男女之分床婆贪杯而床公好茶所以以酒祀床母以茶祀床公民间在婚礼生育三朝满月等时候有拜床母的习俗多以浇了酒的肉等为祭 3 满月礼

又叫弥月礼小孩出生满一月举行主要风俗有 ①满月酒 民间普遍流行的满月礼风俗此日亲朋好友带礼物来道贺主人设丰盛宴席款待称为满月酒 ②剃胎发 满月时为小孩第一次剪理头发称为剃胎发一般是请理发匠上门理完后给赏钱小孩则着新衣 ③移窠音ke 又叫移巢满月游走等民间风俗婴儿初生是不能随便走动的到了满月时就可以了此时母亲抱着婴儿到别人房间中去四处游走称为移窠 4 百日礼

①穿百家衣

幼儿百日民间风俗给他穿百家衣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认为这需要托大家的福托大家的福就要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从各家取一块布片将布片拼合起来做成服装也就成了百家衣

②戴长命锁 长命锁是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民间认为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辟灾去邪锁住生命长命锁的前身是长命缕佩长命缕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据《荆楚岁时记》《风俗通》等书的记载在汉代每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这股丝绳被移到了妇女臂上渐成为妇女和儿童的一种臂饰在当时由于战争频繁加之瘟疫灾荒不断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缠绕于妇女和儿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 这种彩色丝绳就被称之为长命缕也叫长生缕续命缕 延年缕五色缕辟兵缯朱索百索等到了宋代这种风俗继续存在不仅流行在民间还传入宫廷除妇女儿童之外男子也可佩戴每到端午节前皇帝还亲自将续命缕赏赐给近臣百宫以便他们在节日佩戴宋代称这种五彩丝绳编结物为珠儿结彩线结其形制已较复杂除丝绳彩线外还穿有珍珠等物在当时汴京等地的街市上还有不少店铺和市贩专门以销售这种饰物为生到了明代风俗变迁成年男女使用者日少通常用于儿童并成为一种儿童颈饰 5 周岁礼

周岁礼最普遍的风俗就是抓周了 抓周又叫试儿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研筭秤音算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蒣此小儿之盛礼也《东京梦华录》小孩不经意的一抓引起大人浮想连翩这一风俗极为普遍至今仍然流行于民间还出现了专为小儿抓周时使用的套装礼器

第三部分传统出生礼传承思考

出生礼被称为摇篮边的礼仪世界许多民族的出生礼都与宗教密切相关但华夏民族的诞生礼仪更多的带有儒学和世俗的色彩可以说华夏传统的出生礼是儒家礼义与世俗生活紧密结合的产物弄璋悬弓等礼义色彩浓厚洗三抓周等世俗风格明显随着儒学的式微世俗的扩张和其它华夏传统礼仪一样传统出生礼在发展过程中整体上呈现俗进礼退的趋势 三成年礼仪 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我国传统成年礼称为冠礼笄礼可以上溯到夏商二朝备于周朝周朝在我国文化史上扮演了集大成之地位并有树立典范的作用《仪礼》是现存记载先秦各项礼俗最完整的经典其中详载各种国家社会礼仪及个人与家庭礼仪我国先秦的成年礼以服饰改变为其最大特征而其中最特别的即是头上的冠笄因此男子成年礼称为冠礼女子则称为笄礼 先秦举行成年礼的年龄男子固定在二十岁女子则须视其许嫁与否而定许嫁者十五岁行笄礼否则也是二十岁才行笄礼举行方式则是采个别举行地点选在宗庙神圣之地日子需经卜筮而定行礼当天主人须邀请亲朋好友来观礼才算正式《礼记·冠义篇》说道故冠而后服备服备后而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因此可说此为成年礼主要目标透过先缁布次皮弁biàn次爵弁藉衣服外在的改变使人愈来愈尊贵越来越成熟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番禺沙湾地区至解放前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上字框盘发髻等仪式 我国先秦的成年礼以服饰改变为其最大特征而其中最特别的即是头上的冠笄因此男子成年礼称为冠礼女子则称为笄礼先秦举行成年礼的年龄男子固定在二十岁女子则须视其许嫁与否而定许嫁者十五岁行笄礼否则也是二十岁才行笄礼举行方式则是采个别举行地点选在宗庙神圣之地日子需经卜筮而定行礼当天主人须邀请亲朋好友来观礼才算正式 冠礼又有哪些仪式又如何进行的呢 《仪礼》首章便是士冠礼详细地记述了古人戴冠的礼法和制度其中包括举行冠礼的各项准备举行冠礼的过程各种冠礼的变例及宾主所致辞以及冠礼的意义 一 冠礼准备首先看举行冠礼的地点选择在祖庙这是一个庄严肃穆而繁杂的过程先是庙前占卜选定吉日 二 冠礼过程及致辞第二天清晨冠礼在庙中如期举行各类服饰特别讲究而细节一丝不苟①祭天②祭地③宗庙之祭④上字框结婚上大名 笄礼 古代汉族女子成年后要身着汉服挽起发髻插上发簪以行笄礼笄即簪子笄礼是中国古代女子成年时举行的礼仪自周代起女子年过15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如年过20而未许嫁也得举行笄礼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 少数民族的成年礼 纳西族的摩梭人成年礼又称穿裙礼或穿裤子礼俗称踩猪膘biāo 有人说没有穿裙的少女只是一棵含苞的花蕾穿上了百褶裙的少女就开始成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了这个传统礼仪一般在大年初一为家中满十三岁的孩子举行仪式在母系大家庭中进行屋中火塘下面建有两根柱子右边为女柱女孩子的穿裙礼在女柱下进行左边为男柱男孩的穿裤子礼在男柱下进行仪式开始前成丁者的衣服分别挂在男女柱上达巴祭司则在一旁念经 成丁的孩子先给狗喂食以示谢恩因为神话讲到人与狗换了寿命才可活一百岁孩子身体被洗净后裸身站在柱子下双脚分别踏在猪膘和粮袋上女孩右手拿帽子项链耳环等男孩右手拿长刀左手握银元布匹之类女孩穿裙仪式由母亲或属相符合的女人来操作男孩穿裤子仪式由舅父来完成穿着完备后亲友长辈向孩子送礼成丁孩子分别向祖先牌位锅庄神灶神和父母长辈叩头致谢然后静听达巴念诵祖谱并跟唱祝福歌仪式结束后青年男女通宵达旦举行舞会 四婚嫁民俗

一 婚姻的概念 二 婚姻民俗的发展历史 乱婚制 三 婚姻形态 抢劫婚 转房婚 表亲婚 交换婚 买卖婚 服役婚 招赘婚 童养媳 四传统婚姻观念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婚龄和婚时观 早种稻子早得谷早娶媳妇早得助早生儿子早得福 婚嫁多选在春天和秋冬时节尤其农历春节前后 门第观 双方家庭家族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 贞洁观 禁忌观 宗法血亲社会文化迷信观念 五 婚嫁礼俗

《礼记》中记载昏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婚姻的实质在于宗族的延续传统汉族婚俗基本上延续了古代的六礼制度六礼传说周文王卜得吉兆亲迎太姒于渭河之滨整个过程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仪式后来约定俗成此仪式演变为婚俗仪礼的范本

基本程序择偶→定亲→娶亲 1目的人类的繁衍家族的发展 2程序择偶 封闭式与开放式 →定亲 纳彩礼完聘婚约成立 →娶亲 主要环节标志家庭诞生 3特点丰富多彩简繁各异是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生活习俗的差异 4获得社会承认承担家庭社会义务 汉族传统婚俗 六礼 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2问名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 3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 纳彩 即男方父母托媒找中意的女家表达求婚之意旧时婚姻多由父母包办通媒结亲不能自由恋爱男孩子长到十七八岁家长就开始托媒找女家或者相中哪家姑娘托媒人去提亲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是出了名的巧嘴以说媒收受谢礼作为报酬能把死的说活了只要一桩婚姻成了哪管日后怎样所以嫁出去的闺女往往说不怨爹不怨娘逮着媒人大开膛托媒人提亲若女方不允也会婉言谢绝俗话说一家女百家求女方可以不允但不可以得罪媒人若女方同意婚事男方才能再去女家求婚古代纳彩所带礼物用雁因为人们认为雁木落南翔冰沣北组顺乎阴阳往来二是雁失配偶终身不再成双取其忠贞以雁为礼表示求婚之诚意 问名 女方同意婚事后男家托媒人到女方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时准备合婚的仪式俗称讨八字问名后男方请算命先生将男女双方生辰八字排阴阳看看男女命相是否相克以定婚姻吉凶若八字合即可成婚

纳吉 是将合婚得吉的结果通知对方这一礼俗唐代叫报婚书近代又称换帖即现代意义的订婚纳吉时男方要备礼到女家双方互换婚书表示婚约达成旧时男方备礼用雁到了近代逐渐演变为如耳坠戒指银帽等饰物纳吉之后男女双方的婚事就算定下了至此女孩子就算有人家了 纳吉时交换婚书的方式视双方经济状况而定可分下启会启传启三种生活条件好的人家多采用下启形式男家先派两名熟悉礼仪儿女双全且不在服孝期的吉人携聘启即婚书到女家下启下启人拜见女方家长时面呈聘启随后女方也要择吉日选派吉人到男方家复启家境一般的人家采取会启形式男女双方共同出资选一合适地点摆席双方各派吉人携启赴宴交换婚启第三种为传启双方均不摆席由媒人互传婚启了事近代以来称前式婚书为小启具体订婚还要举行下大启仪式以表示婚约的隆重与诚意大启为双红纸大四折金笺外加大红帖套金笺内函为两折讲究八行取旧时书信八行书格式传大启仪式比较庄重 山东沂蒙山一带传启时要在包袱里放上红麸子红糖香艾一对穿着红线的针取意吉祥红麸子谐音鸿福红糖寓意甜美香艾谐音相爱一对穿红线的针寓意千里姻缘一线牵作为回礼女方则将回启连同备好的衣帽等礼物放在包袱内让吉人带回接下来便是纳征往女家下聘礼的程序了

纳征 男女双方缔结婚姻关系后男家把聘礼送往女家的礼仪聘礼轻重不拘但家境好的人家为显示体面往往重礼下聘这样男女双方都觉得脸面增光女家受礼后要回礼有的将女家给男方准备的衣服鞋袜等送与男方有的将聘礼的一部分退回聘礼中的物品多用双数忌讳单数 请期 又称看日子送娶牌下婆帖旧时只是男方查定迎娶日期同女方商议请是谦辞事实上都是男方定好后通知女方的先请算命先生卜得吉日再将日期及迎娶事项写成帖请媒人送至女方家中征求意见故称请期一般要卜得两个吉日一个在上半月一个在下半月然后经女方筛选将选中的日子确定俗称定日子 山东地区讲究礼尚往来在送日子的同时还要送聘礼聘礼多为红衫蓝袄面戒指耳坠等用红包袱包好上面插柏枝寓意长命百岁在迎娶之前还要进行迎亲过礼仪式过礼多在上午进行礼品数量不限但必为双数必备礼品为活鹅一对代雁酒一坛衣服首饰衣料喜饼为大盒酥皮点心喜果干鲜各四盘多为枣栗子花生桂圆取吉祥寓意茶叶取三茶六礼之意 亲迎 迎娶新娘的仪式俗称将媳妇娶妻子它是婚嫁礼仪的中心环节其礼仪也十分繁杂汉族地区大致有迎亲祭拜天地行合卺礼入洞房等多道程序吉日确定后男女双方都要为婚嫁做准备称为备嫁旧时临娶前一天新郎要换上新衣鼓乐相随在村中挨户行礼俗称行家礼意为恳请亲邻在婚娶的日子里多多帮忙而婚礼前一天女方家里的亲朋也都来为新娘暖嫁这天晚上新娘要向父母行辞娘礼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到了娶亲之日一般情况为新郎亲自去女家迎接新娘早饭吃过喜面后迎亲的花轿就要启程新郎换上礼帽胸前系大红花一切就绪后迎亲的队伍夹带着鼓乐队浩浩荡荡去迎接新娘了山东地区迎娶的轿子有两种一种是新郎乘坐的叫官轿一种是新娘坐的叫花轿迎亲时花轿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压轿

等到迎娶队伍返回男方家中花轿冲着喜神的位置落定迎亲的姑娘们铺下红毡掀开轿帘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下轿后就开始拜天地仪式一般天地桌摆放在堂屋门前女东男西站定在司仪的喊声中开始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的仪式随后送入洞房 二壮族的婚俗 1自由恋爱的方式 壮族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民族特别是在男女恋爱的关系上最流行的恋爱方式是唱山歌择配偶通过对歌相互认识然后相知相恋这种方式一直都还流传着 以前壮族的孩子十二三岁就学会了唱几首山歌到了十七八岁时就必须要学会情歌否则就有可能讨不到老婆 但唱山歌的地点有着严格规定无论在僻静的山村或于街日闹市都必须是大家所公认或任何人都能看见的地方 其他的自由恋爱方式还有抛绣球和敲木槽 抛绣球是壮族赶歌圩时姑娘们手提五彩缤纷的花绣球整齐地排队唱山歌若见到中意的小伙子便把绣球抛给他小伙子接过绣球如果对姑娘满意就把小件礼物缠在绣球上扔回女方恋爱就这样开始了 打木槽一般在农历年初举行最初由青年女子以木棍来打槽击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大家尽情地欢乐然后由几个女子击木槽数棍后就唱山歌接着就有许多青年男子拿着木棍跑到木槽边来共同敲击每敲一下大家就唱山歌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 在广西靖西一带有种隔街相望的恋爱风俗每到赶场那一天青年男女一早就来到街口男的站一边女的站一边仅相隔几步相互对望一直站到太阳落山双方眉目传情如果有意就示意对方离开大家在相望过程中双方阵营中的同伴有商有量相互参谋十分有趣 广西都安的壮族三月三中有一项特别有趣的碰鸡蛋的活动在前一天晚上青年们特意准备好十几个染红的熟蛋忙得不亦乐乎游戏开始时男女双方各握一个蛋相对而立然后手握红蛋相互对碰如果双方红蛋同时破裂则被认为两人的命运相连有缘分便将红蛋互赠吃掉如果只是单方面的红蛋破裂则表示双方没有缘分只好自己将红蛋吃掉 2传统壮族婚俗的一些特点 1男嫁女家 广西西部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东兰凤山巴马等边远山区目前还保留着古老的入赘风俗所谓入赘就是男子嫁到女家去生男育女从母姓有继承母亲财产的权利这里人们即使家里儿女皆全也情愿把儿子嫁出去将女婿相上门来据说入赘是古代母系氏族遗留下来的痕迹 2串寨招郎 俗称串寨愿意留在家里的女青年便串村走寨找寻如意的上门郎 中国的部分奇特婚俗 一不落夫家 又称坐娘家长住娘家意指女子成婚后即返娘家长住只有过年过节及农忙时到夫家住一两天待到怀孕生育才到夫家安居 代表福建惠安 妇女出嫁三天后即回娘家长住每年到夫家不上十次每次不超过三日回夫家时多半要用块布遮着脸到晚上熄灯后才能去掉第二天天亮又得跑回家怀孕生子时不能生在娘家必须在夜间赶到夫家生产因此常有生子于路上由于妻子很少到夫家到夫家又多于夜间且多用布遮脸所以常出现夫妻多年可互不认识的怪事 二哭嫁 哭嫁的风俗与古代的婚姻制度有关如抢亲或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女子婚姻常不幸 代表土家族 在四川三峡民间新娘从出嫁前半个月就开始哭起一直哭到上轿 哭嫁的过程先是待嫁姑娘独自哭婚期前一夜姑娘的相好女友和三亲六戚姊妹集聚一堂围坐一屋轮番哭述哭述的内容逐渐衍化成有一定调式和韵律的曲子成了哭嫁歌而且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 视频《四海漫游》凤凰镇土家族哭嫁风俗 三阿注婚

代表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 阿注在摩梭语中是亲密的朋友之意男女之间一旦产生了爱情就可以结交为阿注关系结交阿注关系的夫妻没有实质上的经济联系男子夜间到女家居住白天回到母家所生子女由母亲姐妹抚养父亲不抚养孩子他抚养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的孩子又由阿注家舅舅抚养 阿注同居婚在长期的阿注婚中婚姻形态也在逐渐由分居向同居转化其特点是男女双方不再各居母家而是共同生活在一个母系家庭一般是男到女家也可以女到男家无论到哪家都是母系大家庭中合理的成员

同一母系血缘内是绝对禁止结交阿注关系的 少数民族传统婚庆习俗 有母系社会残存的普米族摩梭人的走婚康巴藏区的藏族的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以及三岩地区的父系社会残存等等 视频奇特的藏族婚俗 案例走婚大峡谷 地点川西大峡谷的道孚丹巴 走婚习俗爬房子钻帐篷顶毪衫抢手帕等等婚姻形式除对偶婚外还存在一妻多夫一夫多妻母系单系家庭另外从妇居的家庭也很普遍这些婚姻形式和家庭组成无不是以女性为中心 典型代表瑶族藏族彝族

寿庆礼俗 祈寿礼俗 寿诞礼俗 寿庆物语 五丧葬民俗 人生终点丧葬礼 1生有所养死有所葬 2寄托生者哀悼和追思 3方式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复合葬 4原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死亡观念的差异 5特征具有鲜明民族性和时代性 生命是短暂的而死亡却是永恒的 丧葬是人生最后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个人在尘世中的最后礼仪也体现着生者对死亡对死者的哀悼丧葬民俗是一个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丧葬的民俗就是历代的人们如何去对待死者离去的灵魂和怎样处理他的尸体的方式方法 一火葬的过程 1 要取得死亡证明书 人死后丧家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在医院死亡的由医院出具死亡证明在家因病死亡的由村委会居委会或派出所出具死亡证明非常规原因死亡的由所在单位或公安部门出具死亡或火化证明然后凭上述证明到住地派出所注销户口 2 要作好死亡说明 领取死亡证明后即可打电话或派人与殡仪馆殡葬服务站或火化场联系预定接尸时间告知死者姓名住址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尸体所在地点死者户口所在地点家属姓名住址电话与死者关系死者是否脱穿衣服是否需要举行追悼和告别仪式等在接尸体时丧家或单位应在接尸车到达之前准备好死亡证明所需衣物等死在医院的应办理好出院手续 3要办好火化手续

尸体运到殡仪馆后随车家属接尸车可随带家属二至三人首先到业务室交验死亡证明选购骨灰盒领取火葬证办好交款等项手续取骨灰一般需要二至三天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时可办理提前取灰手续在取骨灰时要持火葬证在取骨灰处领取如果尸体运到殡葬馆后因故不能马上火化可在业务室办理尸体冷藏手续 4需在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或召开追悼会

丧家或单位要事先与殡仪馆业务室的承办人员联系定好租用时间租赁礼堂告别室花圈鲜花小白花黑纱等各类事宜 5 需要寄存骨灰

按寄存骨灰的规定有的凭火葬证在火化地可直接联系办理有的凭火葬证到指定的骨灰堂联系办理寄存时间一般三年超过时间的可以续存如果过期不取也不办理续存手续则由骨灰堂酌情处理在办理骨灰寄存手续时由骨灰堂填发给骨灰寄存证丧家或单位应妥为保管持证可随时到骨灰堂瞻仰亲属骨灰瞻仰时应遵守骨灰堂的有关规定 二火葬的程序 1.主持人宣布火化仪式开始

2.由主持人带领到场人员默哀一分钟 3.由死者单位领导或亲属作简单致词表示悼念之情祝愿死者安息时间约三五分钟

4.瞻仰遗容到场人员绕遗体一周并向遗体三鞠躬有条件的可以录相照相留念

5.主持人宣布遗体火化开始遗体由工作人员或家属送到火化间目送遗体入炉 6.家属在接待室等待骨灰出炉 三骨灰安葬在公墓的程序 1选择公墓

1根据有关的规定经营性公墓必须有《公墓经营许可证》该证确定了公墓的合法地位同时购买墓穴必须使用市级部门统一的墓穴证书和购墓合同书

2地理位置便利民间有清明扫墓的习俗举家外出踏青扫墓祭先人首先要考虑出行方便路途太远交通不便会使扫墓费时又劳累一般可选在居住地的郊区

3根据公墓的建造风格选择一座好的公墓应环境优美绿树环绕管理严格服务齐全可实地察看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 2.选择墓式和墓型

公墓选好后还要挑选墓穴的式样墓穴有单穴双穴三穴单穴是死者单独埋葬占地不超过15平方米双穴一般为夫妻合葬占地不超过3平方米三穴一般为家庭合葬占地不超过45平方米做墓用的石材种类繁多质地花纹各不相同不同的石材质地雕刻工艺以及占地大小地理位置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销售价格 墓的型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普通墓最为常见即地面用石板铺就墓穴在中间墓穴后树石碑后方和两边用石板围起成为一块半封闭的墓地平常看到的一排排兵营式墓即是

2草坪墓不树墓碑不围墓地直接将套骨灰盒的石椁埋入地下石椁上方盖上石碑石碑稍高出地面平铺上刻碑文周围种上绿草整个墓地看上去是绿草一片

3艺术墓根据死者的生平而专门设计的墓型是艺术化与个性化的高度结合只要丧家提出要求公墓就有专业的设计师代为设计 3.购墓程序

选好了墓穴以后购墓者持殡仪馆签署的《火化证明》和本人身份证去公墓在市区的代办处办理也可直接去公墓办理签订墓穴购销合同付清墓款领取由殡葬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墓穴证书》 4.碑文拟写

碑文就是刻在墓碑上的文字碑多是长方形墓碑文的体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功德行事或文章著作逝世时间等然后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后是铭文 5.落葬

把骨灰盒埋入地下表明死者入土为安的整个过程称为落葬

墓穴买好后骨灰盒可以当场安葬也可以暂时寄存在公墓 思考如何对待死亡 一墓葬的形式 1土葬 把尸体装入棺椁或其他葬具中掘土埋葬 土葬就其形式来说复杂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竖穴墓洞室墓和土墩墓三种 2洞室墓 在土质很厚的黄土地带在断崖壁上掏挖洞穴埋葬死者是最原始的形式如果说洞室墓在早期只是局部存在的话到秦汉时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墓葬形式 3土墩墓 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区的广阔原野经常会发现一个个土包当地人习惯称为墩这其中有许多就是墓葬考古学上叫做土墩墓 土墩墓与封土墓 江南地区的土墩墓大多是西周春秋时代无坑穴墓葬简单说就是一种平地掩埋的墓葬形式土墩墓也有竖穴土坑墓有的一墩一个死者有的一墩多个死者这种埋葬方式主要是因为江南水系发达地下水位高不宜挖坑穴究其根源自然是新石器时代的无穴墓 北方地区的封土墓多是战国及其以后的是在土坑墓或洞室墓上堆起的标志坟丘 2火葬 将尸体装殓后用火焚化保留骨灰或葬于土或置于室 古代火葬多是盛行于游牧民族如羌族藏族女真族等与其不稳定的游牧生活有关同时也反映了一些民族的崇火习俗 现在火葬成为了我国提倡的丧葬法 3天葬 视频西藏天葬 天葬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西藏川西北一些藏族地区和西藏南部一些门巴族地区的天葬亦称鸟葬人死后停尸数日由喇嘛根据死者属相择吉日将其运至本部落专用的天葬场由司葬人将尸体切成小快杂碎骨头拌以糌粑抛于地上喇嘛吹起海螺或发出吆喝之声老鹰闻声群集而至争相啄食以食尽为吉 另一种是新疆及部分蒙古地区的天葬亦称野葬人死请喇嘛念经而后将死者运至荒郊置于地上次晨家人及亲友再去探望若尸体被野兽吃光皆大欢喜如若未被吃食或食而不尽则为不吉之兆 4树葬 顾名思义是将死者置于树上安葬 树葬是一种古老的葬俗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来看树葬大致有如下几种形式 还有是将死者悬挂于树上或将死者捆缚于树上而葬再一种是将死者置于天然树洞中或是以刀斧在大树上凿穴将死者安葬于树穴内至于树葬产生的原因可能来源于树居 5水葬 将尸体包裹好直接投入江中 水葬仪式与天葬其实基本上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喂秃鹫一个喂鱼而已都可能来自于舍身饲虎的传说故事是积功厚德的有效表现方式 四奇异的悬棺墓葬

悬棺是把棺木置于离地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是古代川南一带僰族bó 的葬制僰人曾在战国时建有僰侯国僰道县他们栖身于荒野荆棘云中骠悍骁勇为历代统治者所不容明神宗元年〔公元1573年〕四川巡抚和总兵率14万大军将其杀绝珙县悬棺有288具棺形似船头大尾小多为整根楠木挖凿而成悬棺葬地周围还有许多僰人岩画 在刀耕火种的时代悬棺如何置于悬崖之上至今仍是历史之谜引发起旅游者的猜想 崖洞葬是将死者置放于悬崖峭壁之天然洞穴内安葬这种葬法主要存在于我国南方地区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台湾江西安徽等省区以及陕西的少数地方 崖洞葬对死者的放置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崖洞内搭以横木架将棺放置在木架上故此称作架壑船棺 另外江西贵溪有少数崖洞墓也在洞口内横放圆木再置棺于其上其他如广西贵州以及长江三峡等地区的崖洞墓都是直接将棺放置于地上 悬棺葬是在悬崖峭壁上平行凿孔再贯以碗口粗的树条使其伸出崖外将棺置放于树条上使之悬于空间 严格的说来悬棺以四川珙县兴文一带最为典型至于这一地区悬棺葬的族属有的认为是白人 僰人有的认为是僚人或仡佬之俗 据中国历史博物馆宋兆麟先生调查黔东南一些苗族深山地区至今仍有此种葬法 怒族纳西族傈僳族等的送魂词藏族的塔葬雪葬火葬天葬水葬等等 一西藏的葬俗 青藏高原有着她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出来的丧葬习俗也极具特色西藏的丧葬习俗受到藏传佛教和苯教的深刻影响这里几乎存在着世界各民族的丧葬习俗土葬火葬塔葬天葬水葬崖葬树葬石棺葬等等每一葬俗都有其存在的特定时间范围和意义土葬一般认为是西藏早期的葬俗塔葬火葬往往被视为高贵的葬俗特别是塔葬只有历世**喇嘛**及少数大**才享有金银灵塔之葬的殊荣普通僧人和贵族往往选择火葬但在森林多的林芝等地区一般老百姓也行火葬水葬往往用于穷人病死者儿童等天葬是西藏最受欢迎具有普遍性的一种葬俗

1天葬 关于天葬的起源既有本土起源说又有印度中亚舶来说一般公认天葬分两个阶段西藏先实行的是一种无意识弃尸于野的原始天葬到1112世纪随着佛教思想的影响天葬逐渐仪式化进入人为天葬时期而后数百年间天葬仪式日臻完善天葬也成为藏区众多丧葬习俗中最流行占主导地位的葬俗 塔葬和天葬 2土葬 土葬是西藏古老的葬俗远古时期藏族就流行土葬到吐蕃时期土葬成为藏族占统治地位的葬俗吐蕃盛时土葬制也发展到顶点成为藏族最高贵的葬俗吐蕃王室高大雄伟的陵墓至今耸立在西藏山南琼结加之繁褥的丧葬仪礼众多的殉葬品无不显示着当时土葬制的辉煌 但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公元877年吐蕃暴动的平民奴隶捣毁了吐蕃王室陵墓土葬制度的统治地位为随佛教思想传播而来的天葬所取代 从此土葬在藏文化腹心地带慢慢演变为一种低级葬式即一般用于传染病患者死于非命的人以及外地人等选择的一种丧葬方式现在不少藏族认为这些人不洁其尸体不能敬献空行母鹰鹫和水神鱼不能行天葬和水葬将其尸挖坑埋地即惩其灭根绝种 3水葬

在西藏水葬可以说是天葬的一种辅助葬俗 一是在藏文化的腹心地区盛行天葬的地带水葬只用于鳏寡孤独及乞丐等经济地位低下者葬仪也较为简单将死者尸体背到河边肢解后投入水中或者用白布包裹将整尸投放河里在这里水葬被视为低等级葬俗 二是在藏文化边远区特别是藏南深山峡谷缺乏老鹰的地带水葬成为当地人的主要丧葬方式那里的人认为水葬不比天葬逊色后者将尸体喂神鹰而前者则是喂神鱼因而当地藏族仍保留着不吃鱼的习惯当然水葬仪式在这些地方显得纷繁有专门的水葬师约定俗成的水葬场 水葬和火葬 4火葬

火葬也是西藏较早产生的一种葬俗早期可能受中国西部西南部少数民族火葬习俗的影响但后来随佛教的传入西藏的火葬仪式显然打上了更多印度火葬习俗的烙印 火葬焚尸后对遗骨的处理与天葬水葬不同普通人的骨灰一般是带到高山上随风飘撒或撒进江河让流水带向远方高僧大德的骨灰则要作特殊处理一般是与土掺拌制成各式各样的擦擦存放到佛塔的瓶肚里或基座顶部保存供奉起来 5塔葬 塔葬被藏族视为最高等级的葬俗只有大**和极个别贵族才能享此殊荣将肉身经过防腐处理保存在金银塔内受人供养 在藏族聚居区对施行塔葬仪式遗体的防腐处理方法较多一种是先用掺香料的药水浸泡洗涤遗体后多次敷盐巴以吸干体内的血和黄水这些粘满**血和黄水的盐巴叫顿擦被藏族视为圣物既能包医百病又能去灾避邪寺庙以此赠送贵宾 还有将遗体放进同人体一样高的四周堆满干燥沙粒的土框中让细沙慢慢吸干遗体中的水分这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此外还有将遗体放置在地下有火炉的房间里烘干当然房间的地面上要铺一层厚厚的特殊粉末遗体先经过了特殊处理取出体内器官灌入特制的油漆 遗体经过防腐处理后一些遗体还要贴上金片撒满藏红花和香料等第十世**大师圆寂后西藏自治区政府提供了108种共500多公斤的藏红花冰片等名贵药材专门用来处理法体此后再给遗体整容着装移入塔中长期保存并供人膜拜 灵塔由塔座塔瓶相轮三部分组成从塔外的包装看灵塔种类较多有金灵塔银灵塔铜灵塔木灵塔泥灵塔根据**生前地位高低不同而选用不同等级的灵塔一般说历世****采用金灵塔甘丹赤巴只能用银灵塔灵塔制成后分别存放在寺院的大小宫殿里 6崖葬 藏南吉隆藏布河谷存在较典型当地同时并存水葬火葬人死后人们延请高僧打卦占卜来决定葬式如适合采取崖葬便用酥油或牛奶涂抹尸体同时用盐巴香料进行防腐处理然后入殓四方形的小木箱中有些不用葬具用绳索将穿着衣服的尸体捆绑成团状葬址一般选择在远离人畜活动面对激流的山崖上利用天然岩檐崖洞为葬穴这些洞穴一般比附近地面高50至200米比河流平面高300至500米也有人工在山崖上挖掘墓洞的墓洞离地面越高则显示墓主越尊贵伴随崖葬而来的祭礼活动十分隆重 7树葬

主要流行于西藏林芝多用于夭折的儿童用盐水把尸体洗干净殓入木箱木桶或竹筐里然后到大山阴面森林中选棵大树悬挂起来以防止家里再有孩子遭不幸 埃及的木乃伊 1木乃伊简介 木乃伊即人工干尸此词译自英语mummy源自波斯语mumiai意为沥青世界许多地区都有用防腐香料或用香油或药料涂尸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及的木乃伊为最著名 古埃及人不论贫富贵贱死后都要被制成木乃伊这是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是由躯体和灵魂构成的即使在阴间的世界里死者仍需要自己的躯体尸体并非无用的躯壳只要这个躯壳一直保存完好就可以一直用下去灵魂随着肉体的点滴破坏而逐渐丧失而肉体的彻底毁灭则意味着灵魂的全部消亡只要保存住肉体让灵魂有栖身之处死者就能转世再生 古埃及人在很早时就有灵魂不死的观念他们把人的死亡看成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的继续因而热衷于制干尸修坟墓他们用盐水香料膏油麻布等物将尸体泡制成木乃伊再放置到密不透风的墓中就可经久不坏深藏墓中不会腐烂的尸体静静等待着死的灵魂重新回来依附于肉体 古埃及人又意识到人的复活只能在阴间而不是在人间因而尸体同灵魂的重新组合也不能使人重新回到人世而只能生活在地下深宫作为统治者的奴隶主为了满足自己死后生活的需要不惜动用国家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坟墓金字塔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坟墓里还必须摆放各式各样生前的生活用品便于死者享用 2木乃伊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地神塞布的儿子奥西里斯很有本事曾一度为埃及国王 法老 他教会了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如种地做面包酿酒开矿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因此人们很崇拜他把他视作尼罗河神人们的生命就是奥西里斯给予的他有一个弟弟叫塞特存心不善阴谋杀害哥哥夺取王位 有一天塞特请哥哥共进晚餐进餐时塞特指着一只美丽的大箱子说谁能躺进这个箱子就把它送给谁奥西里斯在众人的怂恿下试了一试但他一躺进去塞特就关闭箱子上上锁把他扔到尼罗河里去了 奥西里斯被害以后他的妻子雨神伊西斯到处寻找终于找回了尸体不料这件事被塞特知道了他半夜里又偷走了尸体把它剖成14块扔在不同的地方伊西斯又从各个不同的地方找到奥西里斯尸体的碎块就地埋葬了

后来奥西里斯的遗腹子荷拉斯出生了他从小就很勇敢长大成人后打败了塞特替父亲报了仇并继承了人间的王位他把父亲尸体的碎块从各地挖出来拼凑在一起做成了干尸木乃伊又在神的帮助下使他的父亲复活了 奥西里斯的复活不是在人世间的复活而是在阴间的复活在另一个世界他做了主宰专门负责对死人的审判并保护人间的法老 这个神话故事开始在民间流传后来埃及法老便利用它来欺骗人民说法老有神的帮助因此活着是统治者死后还是统治者谁要是反对法老那么他活着时会受到惩罚死后也不能顺利通过奥西里斯的阴间审判 此后每一个埃及法老死后都要把奥西里斯的神话表演一番第一步是举行寻尸仪式第二步是举行洁身仪式即把尸体解剖取出内脏和骨髓制成干尸木乃伊第三步是诵念咒法为木乃伊开眼开鼻开耳开口把食物塞进它的嘴里据说这样就能像活人一样呼吸说话吃饭了最后是埋葬仪式把木乃伊装入石棺送进他们生前为自己经营的永恒住所坟墓里去 三木乃伊与埃及医术 尽管木乃伊的制作夹杂着一些神秘和迷信的东西但就木乃伊制作本身来说它反映了古埃及医学水平所达到的成就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埃及人积累了不少解剖学的知识初步了解到人体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的关系以及大脑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爱德温·史密斯纸草》是古埃及最重要的医学文献纸草上半部系统地叙述了人体的构造很有一点像今天的人体解剖学并列举了48种病例分为可治难治不可治三种类型还对病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当时医生施行外科手术的图像这些都说明古埃及医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四木乃伊的制作过程 1把尸体净化然后在尸体上涂上香油然后用尼罗河的水清洗 2在尸体左边肚皮切开去除内脏胃肠肝肺心脏不取出因为死后的灵魂还要用 3对脑浆进行处理工匠将凿子从左边鼻孔塞进去将腮骨捣碎再用工具在颅脑中转动破坏脑髓用一根很细小的长柄勺从鼻孔里伸进大脑将脑浆舀出来最后把一些药物和香料塞进空空的头骨中 4把布包的泡碱塞进身体让它干掉 5四十天后再用尼罗河的水清洗一遍涂上牛奶葡萄酒香料蜂蜡松脂和柏油混合物让皮肤保持弹性 6把之前用泡碱包起晒干的内脏再放回肚子里 7在用亚麻布包起来时要有一位牧师在旁边祈祷和念神奇的符咒驱赶邪恶的灵魂 8用亚麻布要先从头开始包起 10在每层亚麻布上涂上蜂胶帮助黏合 链接关于木乃伊的小知识 装木乃伊的四个罐子分别用于装木乃伊的肺胃肝肠这四个坛子上的头像是荷拉斯神的四个儿子他们分别保护着这些内脏 2亡灵书 古埃及末死者都要制作一本亡灵书 埃及亡灵书虽然被称为书但实际上只是一些奇特文字的组合一般有200多个章节埃及人称它们为企求来生的手册和万人升天的指南埃及人相信通过这些符号可以帮助死者顺利到达来生世界当时亡灵书的内容包括祈祷文颂歌和咒语等 但是开始时并非人人都有获得亡灵书的权力在大约4000多年前的埃及古王国时只有法老和王室成员才能使用这些祈福的文字他们把这些奇特的咒语刻在金字塔的内壁上被后人称为金字塔铭文到了中王国时期王室的这种特权也开始为贵族官员们所享有而那时这些奇特的咒语则往往被衬刻在棺材上称为石棺铭文随后大约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由于纸草纸 古埃及的一种纸张是用生长在尼罗河畔沼泽地中的芦苇所制出现于古王国时期 的普及人们就把这些咒语写在纸草纸上而广泛用于民间并称它为亡灵书 亡灵书一般藏在幽冥之神奥西里斯雕像足底的暗格内然后再放置于墓穴之中古埃及人相信只有这样冥王奥西里斯才能看见自己一生的功绩而引领自己永世长存 3称量心脏 在木乃伊的制作过程中技师要取出尸体的内脏清洗体腔但死者的心脏依然要留在原处因为古埃及人认为心脏是一个人良心的寄存处到了阴间还要过磅称一称心脏也是人的生命和智慧之源 正中间的天枰是公平之神的化身在天枰的左侧放着阿尼的心脏右侧放的是真理女神的羽毛正在拨秤的是木乃伊之神阿努比斯书史之神托特站在右边老老实实进行着记录最上面的是埃及12神明观看 9手和脚绑在一起把写着符咒的草制成纸放在双手中间 11包上一层布然后把阴府之神Osiris的画像涂画在表面包完全身后在胸前放上护身符 1木乃伊内脏的安置 在木乃伊制作之初取出的内脏要放进有盖小罐canopicjars 里后来改放回尸体 1猿头哈比Hapi守护肺的神 2犬头杜阿穆特夫Duamutef守护胃的神 4人头阿姆西特Imset守护肝的神 3鹰头凯拜赫桑努夫Qebshenuf守护肠的神 竖穴墓 1竖穴墓 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是分布范围广存在时间长的一种埋葬形式 基本特征把死者埋葬在竖穴坑的底部中央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存在 旧石器时代晚期远古人群陆续走出洞穴开始在平地建地穴式半地穴式的房屋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已成普遍现象在这种居住方式的影响下就出现了与此相类似的竖穴土坑墓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形式逐渐由潮湿的地下提高到地面建造地面式的房舍而用坑穴来埋葬死者这种形式长期固定下来它的变化则表现在墓坑的规模大小和结构的不同上 1树架式在大树的树杈上并排搭以树条上铺树枝成一平台将死者置于台架上安葬 2树屋式在两个或几个树杈上架设若干横木铺以树枝或竹子构成一平台上盖 人字形之顶蓬周围以树枝或竹子作成挡壁 3地架式它不是将死者置于树上而是将死者置于人工建造的木架或竹架上安葬 人们认为火葬在藏区属较高等级的葬式一般只用于高僧**和贵族其实这只是相对前后藏安多等缺少树木地方而言但在森林树木众多的西藏东部东南部火葬十分流行是当地占主体地位的丧葬习俗 十三世**喇嘛灵塔塔身耗黄金18870两 视频世界第一等 西藏天葬2439---40 3拦嫁 广西西林县壮族婚俗当新娘刚离开自家庭院还未出村便有一群昔日相好的姐妹来拦住迎亲队这时迎亲队得上前说好话央求说服拦嫁的姐妹放行 4背新娘 在桂林还流行背新娘的婚俗新娘出嫁时通常由一个父母健在子女双全的男子或者由姑娘的父亲背着出门背时要脱去新娘的鞋到门外才给穿上表示她脚印已经出门日后也是一心向着夫家也暗示姑娘不情愿的是让人给背走的 其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维系以母亲为核心的血缘大家庭家庭中不存在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等母亲死后家庭中的女子谁能干就由谁来承担家庭的重任 中国现代葬俗 婚 姻 婚 昏也黄昏 本意指两性关系 姻 因也依据 指两性关系的依据 嫁从女从家指男人到女人家母系氏族 娶从取从女指女人到男人家父系氏族 血缘婚制 族外婚制 对偶婚制 一夫一妻婚制 一群男人与一群女人 一群男人与一群同辈的女人 一个族群氏族的男人与另一个族群氏族的同辈的女人 多夫中一主夫多妻中一主妻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1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 4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 5请期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 6亲迎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礼节各不相同但一般是男子亲往女家迎亲 后世的婚礼大致沿袭了古代六礼的过程只是有繁有简略有差异而已 然不管风俗如何不同大致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步骤一说亲二定亲三迎亲四成亲 视频中华礼仪之美---诞生礼

第三篇:中国民俗

释义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范围与分类

大致是把民俗按精神领域、行为领域、语言领域划分为三大类 。

1. 物质生活:(1)经济之物质 (如食料、衣饰、居屋、运输方法 ),(2)生存之方法( 如乡村生活、城市生活等),(3)盈利与财富 (如劳力之生产、器具、不动产);

2 精神生活:(1) 方言,(2) 民间学识与运用, (3)民间智慧,(4)艺术,(5 )神秘(如民间法术、民间宗教);

3 社会生活:(1) 家族,(2) 社团,(3) 特别组合 (如经济组合、政治组合、运动组合、宗教组合等)。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第四篇:中国婚嫁民俗

婚礼

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传统中式婚服(明制)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

所谓婚嫁

婚嫁文化是人类得以健康文明进行繁衍生息的一种礼仪,风俗,制度,禁忌等一系列相关理念思想、行为、追求的总称。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婚嫁形式和内容。它们是展示人类文明程度重要参考。是各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中国婚礼

可分为三个阶段﹕

礼,即「订婚」,

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後礼, 是,即「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

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古代婚礼的六道仪式

【纳采】男方请媒人向女方提亲,表达与对方缔结婚姻的请求。纳采要带礼物

【问名】请媒人交换男女双方姓名、生辰、籍贯、三代的名号与官职。也就是互相通报“年庚八字”。

【纳吉】纳取吉利之意。这些活动叫“合婚“,近代所称“批八字“,也就是近代的“订婚”。

【纳征】征也称为“纳成”,就是男方向女方家里送彩纳礼。只有此项仪式完成后男方才可娶女方,所以,中国传统婚姻被称之“买卖婚姻”

【请期】请期就是男方选择结婚的吉日良辰,由媒人告知女家,征求意见,相当于近代的“下日子”、“送日子”。

【亲迎 】就是迎娶,这是婚姻的最后一道程序。

中国传统婚礼

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亚洲婚礼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时代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中式传统婚礼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和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 学思想。

传统中式婚礼习俗

• 1. 三书

• 2. 六礼3. 安床4. 闹洞房5. 嫁妆6. 上头7. 撑红伞

传统中式婚礼流程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和生活

美满幸福。

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敬茶改口:怍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少数民族的婚俗

择偶方式

苗族【游方】

游方游方是黔东南一带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传统习俗。游方的地点除在每个村寨所设的固定的“游方坡”外,还可选在离村寨较远的河岸、挢头、田间或花木丛生、风景宜人的山谷去进行游方活动。但都得按照苗家的规矩,青年男女游方的地点必须在公开的地方进行。如果在隐蔽的地方进行这一活动,一旦被人发现,就会认为是不正当的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瑶族择偶标准 劳动择偶

在林间,姑娘看上了到此吹笛或木叶的小伙子,就会带上采八角的小竹篮采八角或砍柴,不轻易地出现在男青年的视野中。男青年便主动去帮助姑娘采摘八角或打柴。他们边采边交谈,双方有意,互送信物并约好下次见面的时间地点,不合心意就友好分手。

布依族择偶方式浪哨

浪哨亦称“赶表”、“玩表”,其中重要方式就是情歌对唱。 主要是通过唱山歌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增进感情,进而选择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多是在赶场天和节气天。同时在有些地方的布依族在浪哨时都要互相甩打糠包。青年男女在对歌浪哨之前,看中谁,就用糠包去打他(她);喜欢谁,就专门去接

他(她)甩过来的糠包。糠包成为青年男女浪哨的“红线”,哪个后生被姑娘甩去的糠包打中并接住,他就是那个姑娘的情侣。然后,以糠包为凭,就成双成对地邀到一旁去对浪哨歌,倾吐爱慕之情。

海南苗族咬手

指在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会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轻,而且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绝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对他十分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爱。

彝族婚俗传统抢婚

抢婚是彝族的婚俗,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男方在迎亲时抢婚只是一种礼仪形式,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重。通常,去抢亲的,是男方的一伙伴,并偕同其它迎亲者前往女家,以假抢婚的形式把新娘“抢”走。并且按照彝族的习俗,女子一旦被“抢”到男家的堂屋,便意味着已经正式缔结为夫妻。三天后新郎新娘各背一捆柴到女方家回门,如果女方父母同意,主人便会热情招待新郎。当天姑娘携带着自己的衣物和生产工具,跟着小伙子

回到男家。如果女方父母反对,就会扣下女儿,把新郎赶走。

蓝靛瑶女婚男嫁

这也被称为上门 ,嫁过去后,男方要改用女方家的姓,作为女婿,在家庭成员中有同等的地位,不受他人歧视。男方出嫁即将离开家时,先由唢呐手吹上一轮告别父母的唢呐,然后对空鸣枪(粉枪)三响,放鞭炮,再跪拜祖宗和父母,与亲人一一告别,在12-13人送亲陪同下高高兴兴出门。当送亲行至离女方家二三公里时,又对空鸣枪三响,女方家听到枪声后,立即鸣枪三响,示意对方,一切准备就绪,可以进门。当新郎走到家门时,双方同时各鸣枪三响,顿时,由一老人扶着迅速跳过烧在门口的火堆和三个竹圈子。以示净身,就进门拜堂。送亲的人一一接受对方前来敬酒后,才能坐下休息,待后入宴席。“洞房花烛夜”,本应是小两口最幸福甜蜜之夜,但是,他们不是温柔同眠,而是把洞房的新床铺让给送亲的老人休息,享受女家的厚爱,新郎新娘分别陪同青年男女唱山歌,谈情说爱到天明。

壮族夜婚

夜婚也称火把婚,是桂北部分壮族地区的婚俗,婚期晚上,即新郎带二三十人,点着火把,边走边唱,直往女方家去迎娶新娘,进寨门以歌声盘问,对答无误才可迎娶。

土家族哭嫁

哭嫁源于妇女婚姻之不自由,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但现在的哭嫁仅是一种仪式。土家姑娘婚前的日子前半月,就不再出门做活。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九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思,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

民间婚嫁习俗中的辟邪现象分析

准婚姻阶段的辟邪规制

所谓准婚姻阶段,即指嫁娶仪式前的备婚时期,一般包括择婚、议婚和定婚阶段。从范围和方式上看,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群属意义上的个体在群体意识的干预和影响下,于择婚时所要忌避的对象,这方面有氏族、氏族公社、种族、部落、民族和宗教等因素;二是个体的主观意识,即当事人遵从的某些习俗等。

首先,禁止氏族内部通婚以辟邪

其次,禁止同姓通婚以辟邪

再次,某些异姓禁止通婚以避免“生歹子”。

又次,不与“额头叉”、“断掌纹”的女人结婚以避免受克。

乡土社会还形成相沿成习的议婚辟邪。

民间社会还有约定俗成的定婚辟邪。

婚嫁时新娘护身辟邪的器物

中国的旧式婚礼仪式中,新娘新郎所处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新郎送往迎来,待人接物,忙上忙下,对涉及婚嫁的事情主动张罗个不停,而新娘则始终处于一种任人摆布的被动地位,举手投足都有人照应,没有一点自由,不得不接受别人施于其身的种种限制和仪式化的行为。世人在婚礼进行中,为新娘驱邪厌胜、以求确保安全的法术层出不穷,在这些法术中使用的驱邪镇孽的器物很多,比如镜子,世人视为一种灵物,俗称“宝镜”,是一切无恶不作的妖魔鬼怪乃至凶神所畏惧的东西。在新婚花轿出发前,要由一位长者手拿一面镜子,并点燃一支蜡烛,向轿内四周及角落里照射,俗称“搜轿”。为了辟邪,簸箕、米斗、马鞍等在婚礼仪式中也常常用到。在我国旧式的婚姻中,女子将出阁的时候,一般请一位年高德劭、福寿双全的妇人,手拿装满米谷或豆子的米斗或簸箕到处播撒,尤其是在新娘上轿前,花轿的内外都要撒。花轿到了男家门前,新娘下轿进门时也要撒播。清代赵翼在《陔馀丛考》中引《知新录》说:“以麻斗谷来禳之,则三煞可避。”可见撒谷豆是为了避煞。还有弓箭、熨斗、筛子、毡、席、轻纱等的利用,其源也是出于辟邪需要的。上述的辟邪器物只是婚姻辟邪活动或仪式中较常使用的,而且这些器物大多是在操作过程中才被赋予辟邪的作用,它往往与辟邪的仪式分不开,没有仪式,这些东西都是很平常的物件或生活用品而已。

婚嫁过程中的辟邪形式

• 首先,在婚期的择定中因趋吉避凶而产生的辟邪方法。

• 其次,迎娶新娘仪式中的辟邪方法。

• 再次,婚礼仪式上的辟邪。

• 最后,回门等仪礼中的辟邪要求。

离婚再婚中的辟邪习俗

常言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尽管汉族和其他一些民族都忌讳婚姻破裂、夫妻离异,都认为夫妻白头偕老、终身相伴是幸福美满的姻缘,是人生天伦之乐,但是,由于历史与社会的多种因素的作用,再加上旧时男女婚姻关系往往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男方的意志,在婚姻中,女子是被动的,丝毫没有反抗的权利和争辩的余地,可能导致许多已婚女子无辜遭人抛弃而造成离婚的事实。

离婚是人生的不幸,因而人们是忌讳的,而再婚者一般是经过了一次以上的不幸婚姻的,于是离婚者在离婚过程中力争用一些方法来避免灾祸和不幸再次发生。

• 在民间,一些民族中,离婚的辟邪表现为举行离婚仪式的习俗。

• 民间对再婚者也有一套辟邪活动和禁忌,以避免灾祸和不幸的再次发生

这些婚俗中的辟邪禁忌习俗和活动仪式反映了民间婚姻中的复杂的趋吉避凶、消灾祛祸的辟邪心理,其形成的活动仪式和方法,成为人们必须遵从的民俗习惯,也凝聚着人们的思想和信仰。现在的婚礼也还保留着一些辟邪禁忌。

禁忌

1婚礼当日,忌让人坐在新床。

2婚嫁忌生肖虎的人观礼。

3新娘的镜子也忌借给他人。

4新娘的衣服忌有囗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第五篇:中国民俗总汇

2010年导游考试基础知识中国民族民俗汇总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由于客观环境的差异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五十六个民族在人口分布、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了解和掌握中国多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对做好导游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的民族族称和人口

民族的名称,简称族称。按照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汇总资料,按民族人口多少依次顺序排列为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孜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主要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彝、蒙古、藏等民族。我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二)中国人口、民族分布情况

中国人口的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汉族多聚居在人口稠密的东南部,少数民族多住在人口稀少的边疆地区,但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界线。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汉族居民,从而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虽小,但分布地区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上。这种居住格局决定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

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回族,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在那里居住着25个民族。

民俗是民间风俗的简称。一般由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社会习尚叫“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俗”,它是广大中下层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物质民俗:民间建筑、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交通民俗、工艺民俗等。

2、社会民俗:家族、亲族;村落;各种社会职业集团;人生礼仪(诞生、成年、婚姻、丧葬)。

3、口承语言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谜语;民间艺术。

4、精神民俗:巫术;宗教;信仰;禁忌;道德、礼仪;民间游艺。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各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风俗民情,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民俗旅游资源„„ 作为旅游工和旅游者,对中国各民族的风俗,既不能把它看作完美无缺的东西一概加以肯定,也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加以否定,而应该尊重其“保持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权利,入乡问俗,入乡问禁,入乡随俗。

2010年导游考试基础知识中国民族民俗汇

汉族因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为华夏族,“华”是“章服之美”的意思,“夏”是“礼仪之大”的意思,在外人眼里,汉族是一个身着华彩衣服、讲究礼仪的泱泱大族。汉族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周围部分苗蛮、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我国汉族人口约12.9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松辽平原及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的中下游流域农业发达地区,并散居于全国各地。 汉族人民历来以简朴、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汉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汉字起源于远古,现行的方块字是从4000多年以前的殷商甲骨文和商周金文演变而来的。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汉语分为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南、粤等八大方言。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的象形性和点画形式的多变性造就了独特的中国书法艺术。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不管是本土的道教,还是外来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被部分汉族人接受。乐天知命和尊敬祖先是汉族主要的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晋陕黄土高原的汉族,则根据黄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榫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江南民居一般遵循“小河—房屋—街道—房屋”的建筑格局,建筑大都贴水而筑,临水而建;徽派建筑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装饰极为精致;闽粤客家土楼和围龙屋则环环相套,庞大而美观,构成了一个封闭式环行聚居的奇妙世界。

汉族主要从事农业,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鸡、鱼、猪、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以大米为主食的,习惯将大米做成米饭、粥或米粉、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以小麦为主食的,习惯将麦面做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馄饨、煎饼等。讲究并善于烹任,是汉族的一大饮食特点。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民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度,汉族的茶文化高度发达。茶的种类繁多,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黄茶、花茶、紧压茶等。茶的名品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等。

汉族的酿酒历史悠久,已有4000余年历史,名酒有茅台酒、泸州老窖、汾酒、五粮液,以及绍兴黄酒等。自周代起,酒即被视为祭祀之供品,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酒礼酒俗,以及各式各样的饮法饮趣,还出现了与酒相关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戏曲书画等,形成了以酒为主题文化现象。

汉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延续了超过3700年的时间。古代服装有裙装、袍服、襦裤服等,材质和式样丰富多彩,时代变化大,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隐扣等等,给人的直观感觉是宽袍大袖。到近现代,汉族服饰开始改变,古代服装几乎被完全淘汰,代之而起的是长衫和马褂、西式礼服、中山装和改良的旗袍等,现在则与世界服装时尚合流,几乎看不到传统的汉族服装样式。但一些地方的服饰别具地域特色,如福建崇武等地的惠东女传统服装有“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的特征,便于劳作;陕北农民的白羊肚手巾也成了他们标志性的装束。

汉族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代表性民族。从周公制礼,到孔孟复礼,再到朱熹护礼,礼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礼已成为维系社会稳定的工具。所以在祭祀时有祭祀礼仪,在节日时有节日礼仪,在出生时有出生礼仪,在结婚时有婚姻礼仪,在丧葬时有丧葬礼仪,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有“三纲五常”,在军事上有军事礼仪,在外交上有外交礼仪,礼仪真是无孔不入、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汉族的民俗活动多姿多彩,潍坊风筝„„

汉族的传统节日,从时序上说,主要有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初二春龙节、三月初三上巳节、寒食与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七夕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十二月初八腊八节等等。这些节日,有些已经湮没无闻,有些仍在发挥作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节令风俗影响着人们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引申为“开始”,“旦”即早晨,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则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示庆祝,如祭灶、掸尘、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放鞭炮、饮屠苏酒、吃团年饭(年夜饭)、守岁、祭祀神佛、祭奠祖先、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逛花市、闹社火等,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元宵节

每年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的元宵节。正月也叫元月,“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元宵节在中国道教里则称为“上元节”。在这个节日里,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语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是从汉朝时开始的,最初源自佛教的“燃灯礼佛”。一到夜晚,家家户户都要挂彩灯,放焰火,人们成群结队地去看花灯,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让看灯的人们都来猜灯谜。现在每到元宵节,很多地方都要举行灯展。在中国北方的寒冷地区,人们还制作出千姿百态的冰灯,给元宵节的夜晚增添了新的光彩。

按照传统的习惯,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还要吃元宵(即汤圆)。

(三)清明节

“清明”,在我国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富有诗意的传统节日。作为节气,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阳春三月,此时,万物生长,一派生机勃勃、清净明丽的景色,所以称之为“清明”。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清明是一年中非常关键的时刻,春耕春种就在这时开始,因此清明的迟早和天气的好坏,都会对全年的农业生产带来重大的影响。

清明节的主要节日习俗是扫墓和踏青。

清明扫墓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春祭,野外扫墓的风俗始于隋唐时期,唐朝时开始盛行,并把家家户户的扫墓活动固定在清明节举行。以后则代代相传,一直沿袭至今。 清明时节,寒暖适宜,鸟语花香,本来就是旅游的季节。加上男女老幼都去扫墓,于是兴起了“踏青”春游的风俗。至少在唐代时,踏青春游之风已经兴起;宋代以后,清明踏青的风俗已经十分盛行,此后盛行不衰。

(四)端午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又称端

五、重

五、端阳节,还有沐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蒲节、龙船节等称谓。

端午节的有诸种说法。一说源于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一说起源于恶月、恶日之说;一说是为纪念诗人屈原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而确立的;也有说是于古代吴越民族祭祀图腾龙的活动;还有说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或是吴国大将伍子胥的。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很多,挂菖蒲、钉艾草、佩香囊、挂钟馗像、喝雄黄酒主要是为了驱虫杀菌、解毒避邪;赛龙舟和吃棕子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

(五)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叫“乞巧节”,七夕乞巧的仪式源自古代织女桑神的原始信仰,这种信仰结合了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相会的说法,成为了我们的乞巧节民间信仰。

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比较风行的乞巧形式有对月穿针、盆水浮针和卜蛛丝等。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又衍变为“七娘会”,历代民间还有“水上浮”、“种谷板”、“乞双七水”、“听私语”、“接牛女泪”、“香桥会”等风俗。

在这一天,人们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因此,农历七月初七也被誉为中国人的“情人节”。

(六)中秋节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又称“八月节”、“八月半”、“团圆节”。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浙江宁波、舟山、台州。

中秋节源于古人对月神的崇拜。中秋节赏月的风俗起于唐朝,到宋朝,中秋节才成为正式的节日,赏月活动成为全民性的风俗。人们在赏月的过程中,想象出了许多有关月亮的故事,同时也替月亮造出了嫦娥、太阴星君和月光普照菩萨等月神,于是中秋节又增添了祭月、拜月的风俗。瓜果与月饼是中秋的节令食品,也是祭祀月神的供品。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在北京等地,中秋节还有玩兔儿爷的习俗。

(七)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女儿节、茱萸节、菊花节。在《易经》中,“九”为极阳之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重阳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如陶渊明饮酒赏菊、谢灵运制作登高用的“谢公屐”、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这些故事都成了有名的典故,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也因而显得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遍插茱萸等活动。

九九重阳,又与“久久”谐音,有祝愿长久长寿的含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各地总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2010年导游考试基础知识中国民

满族人口约1068.23万,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最多。满族历史悠久,隋唐时称“靺鞨”,唐末五代时称“女真”,12世纪初建立金政权,先后灭了辽和北宋,与南宋对峙。17世纪初,皇太极将“女真”更名为“满洲”,随后建立清政权。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满族人大量入关以后,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

满族信仰萨满教,崇拜祖先,佛教在其生活中也有很大影响。

满族的传统建筑形式是院落围以矮墙,院内有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西间称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以西炕为尊,俗称“万字炕”,供有祖宗神位,西墙上有祖宗神板。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欢穿长袍马褂,头顶后留发,束辫垂于脑后。妇女多穿旗袍,梳两把头或旗髻。满族入关后,满汉服装渐趋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满族人喜欢吃面食,饽饽是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流传至今的“驴打滚”、“萨其玛”、“绿豆糕”等都是满族传统点心。最能代表满族饮食文化的莫过于“满汉全席”,这种宫廷佳宴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中的满族菜肴无论在选料、制作和吃法上都保持着满族特色。

满族有孝敬长辈,讲究请安问好,重视礼节规矩的传统。男子请安要“打千”,左膝前屈,右腿下弯,上身前倾,右手下垂,问好。过年行跪拜礼。女子问安要双腿并立,双手放右膝上,曲膝弓腰,问好。此外还有执手礼、拉手礼、半蹲礼、磕头礼、抱见礼等。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大体一样,重视农历新年。颁金节是满族的“族庆日”,以纪念1635年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 满族人禁忌较多,除了各种礼仪习惯中所规定的必须遵守不许违犯外,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另外,满族人还不打喜鹊、乌鸦,不吃狗肉和不使用狗皮做的取暖物品。

朝鲜族,现有人口192.38万,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地区。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

朝鲜族能歌善舞,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等。朝鲜族最有名的乐器是伽倻琴。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跳板和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传统运动,摔跤和踢足球则是男人们的运动。

朝鲜族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房屋别具一格。屋顶四面斜坡,屋里用木板隔成单间,各屋之间有门道相通。屋内设平地炕,炕底有火道,即使是严冬,室内也温暖如春。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短衣长裙,是朝鲜族妇女服饰的一大特点,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色彩十分鲜艳。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外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

朝鲜族的主食一般是大米和小米。泡菜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另外,打糕、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也是他们非常喜爱的。

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父母诞辰60周年这一天,女子们还要为老人举办“花甲宴”(也叫花甲礼)。花甲宴上,子女亲戚欢聚一堂,老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以辈分长幼为序,依次向老人敬酒。礼毕后子女们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朝鲜族的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一年主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等。

蒙古族现有人口581.39万,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部分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最早见于唐代,是当时蒙古地区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诸部,号称成吉思汗,蒙古地区诸部由此逐渐合为一个统

一、强大、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70多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元朝,基本上确立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巩固和发展了我们多民族的国家。并且打通了亚欧陆路交通线,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

蒙古族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历史、文学、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大量珍贵典籍。其中,《蒙古秘史》是中国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巨著,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英雄史诗《江格尔》,与藏族的《格萨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史诗。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蒙古文是一种很便于书写的拼音文字,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和萨满教。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住房,其特点是易于装拆搬迁,很适合牧民的生活。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蒙古袍身长宽大,右衽,高领长袖。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通常,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称奶食为“白食”。“手扒肉”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肉食的主要吃法,“烤全羊”是蒙古族是招待贵宾的佳肴。蒙古族人酷爱饮茶,尤其是用砖茶煮的奶茶。此外,马奶酒也是蒙古族的传统饮料之一。蒙古族注重饮食的文化气氛,歌舞常伴,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

蒙古族能歌善舞。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已被列为世界口头与非物质遗产。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和马步最有特色,传统的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马刀舞”等。“好来宝”是蒙古族一种自拉自唱、即兴创作的表演艺术,在草原上流行很广。马头琴是蒙古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

热情好客,待人诚恳,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美德。献哈达、敬鼻烟壶是他们比较正规的见面礼俗。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白节”(时间和汉族的春节一样)、祭敖包、那达慕、马奶节等。“白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正月亦称“白月”,这是因为蒙古族崇尚白色的缘故,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盛大的节日,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举行,射箭、摔跤、赛马被称为“男子三项那达慕”。

蒙古族的禁忌很多。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千万不能打狗、骂狗,闯入蒙古包;另外,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将它立着放;进蒙古包后,忌坐佛龛前,忌在火炉上烤脚,不得跨越火炉或脚蹬火炉;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到蒙古人家作客,绝不许踩蹬门槛。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

维吾尔族人口约839.94万,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农业。“坎儿井”是维吾尔族人的一大发明创造,是新疆特有的水利灌溉工程。新疆的“绿洲农业”以盛产粮棉和瓜果闻名于世,主要有哈密瓜、葡萄、香梨等。 维吾尔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不同历史时期的汉文史书中“维吾尔”的译音也不尽相同,有乌护、回纥、回鹘和畏兀儿等。公元7世纪,回纥汗国与唐朝开始保持从属关系。

在漫长的岁月中,维吾尔族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公元11世纪流传下来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族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民间故事《阿凡提的故事》流传甚广。维吾尔族素有歌舞民族之称。维吾尔族舞蹈轻盈优美,通常以旋转、快速、多变著称。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歌舞形式。古典民间音乐《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大型音乐套曲,带有古龟兹音乐的韵味,,被誉为东方音乐的瑰宝,已被列为世界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维吾尔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民居一般为平顶,房顶留有较大的天窗,用以采光。屋外有带护栏的廊子,屋内设有壁炉、壁龛。房屋内外装饰着各种纹饰和色彩,鲜艳夺目。

维吾尔族的服装一般都比较宽松,喜欢穿被称为“袷袢”的长袍,圆领长身,无纽扣,右衽窄袖,腰系长巾。妇女多穿连衣裙,外套对襟背心。过去少女都梳数十根发辫,以长发为美。维吾尔族人喜欢戴小花帽,花帽的图案姿态各异,色彩绚丽。

维吾尔族的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馕和拉面是他们平时的主食;抓饭、烤全羊则通常在节庆或待客时食用。其中烤羊肉串以其独特的风味风行于中国各个地区,成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街头小吃。

维吾尔族主要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即宰牲节)等,这些节日大都于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人不吃未念经宰杀的牲畜,不吃自死的牲畜,不吃未放血的牲畜,不吃猪肉。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手后必须用手巾把手擦干,决不可用顺手将水甩干。禁止穿坦胸露背和短小的衣服,最忌户外着短裤。维吾尔族的住宅大门忌朝西开;睡觉的时候禁忌头朝东脚朝西,或四肢平伸直仰。

回族约有981.68万人。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 回族是由中外的多种民族成分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伊斯兰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对回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纽带作用。回族多数人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善于经营商业、手工业和饮食业。

回族通用汉语,使用汉文,但在日常用语和宗教活动用语中夹杂着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词汇。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回族民居一般具有“围寺而居”的特点,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也是回族建筑艺术的代表。回族的清真寺和民居建筑基本上摆脱了阿拉伯和中亚建筑的风格,采纳了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式样,但布局和装修独具民族风格。

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无沿小帽;妇女一般戴“盖头”,遮住两耳、脖子和头发,只将面孔露出。

回族清真菜肴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独具一格。根据《古兰经》规定,回族人只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动物,不吃马、驴、骡、狗肉,不吃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油香、馓子是回族的传统食品。回族的风味小吃有清真万盛马糕点、金凤扒鸡、牛羊肉泡馍、翁子汤圆、绿豆皮等。回族喜爱喝茶,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锅锅茶等;但不论何种茶,都讲究盛在盖碗里喝,因而被统称为“盖碗茶”。

回族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是伊斯兰教节日。回族穆斯林对开斋节特别重视,庆祝场面十分隆重,所以又叫“回民过年”。

回族很讲究礼节,见面都要互相问安。客人到家入座时,按辈份年龄入座,长者在前,晚辈在后,并不得在客人面前走动。。陪客吃饭也很讲究,男客人由男主人陪同,女客人由女主人陪同,晚辈不能陪客用饭。吃饭时,先让客人吃,然后主人才动筷子。忌讳进食时出声音、喝茶用口吹或吸出声音。

土家族人口约8023.81.万人,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的丛山之中。 土家语属于汉藏语系,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

土家族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狩猎是他们的主要副业。 土家族信奉多神,崇拜土王(祖先神)。

土家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土家族擅长舞蹈,传统舞蹈有摆手舞、跳丧、八宝铜铃舞等。其中摆手舞影响最广,是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歌舞形式。土家族戏剧“茅古斯”模拟远古先民劳动和生活的故事情节,并通过舞蹈、道白来表达内容,从形式到内容,都别具一格。土家锦(西兰卡普)布是土家族妇女独特的织锦工艺品,仅织锦图案就达数百种。 土家族的房屋一般靠山或近水,成老虎坐山形状。多数人住的是干栏屋;有的是半边厢房的立柱悬成吊脚楼。

土家人喜欢酸辣菜肴,喜欢饮酒。腌熏腊肉是土家族最有特色的风味菜。土家族还擅做糯米粑粑、甜酒、团馓等。

土家族的服饰布料多为自纺自织的土布。男装为对襟短衫,钉上七对、九对、十一对不等量的扣子;穿白布围脚和青、蓝布的大筒裤,在膝至踝上缠“布裹脚”;爱用青布包头。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镶花边,原着8幅罗裙,后改为镶边筒裤,头缠圈形的墨青丝帕或布帕。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土家年”、“四月八”、“六月六”等。其中土家年最为隆重,俗称过“赶年”,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过年相传跟土家族祖先为了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出征迎战有关。

壮族人口约1617.88万,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大部分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历史悠久,在秦朝势力进入岭南以前,中国东南沿海就居住着“百越”族群,壮族就是由“百越”的一支发展形成的。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拉丁拼音文字。壮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佛教、道教对壮族影响也很大。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壮族的传统民居是干栏式木楼,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穿绣花鞋,戴耳环、手镯和项圈;小伙子多穿无领右大襟和对襟两种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包头巾,穿布鞋。

节庆的饮食最能反映壮族饮食习惯的特色。壮族喜欢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槟榔是必须送的东西。壮族人在三月三吃色彩鲜艳的五色饭;每到春节和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驼背粽”。

壮乡素有“歌海”之称,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壮族民间歌手的典型代表。每逢农闲、节假日或婚丧嫁娶,壮族各地区都要举行对歌活动,壮族人称之为“歌圩”。“歌圩”还是娱乐和青年男女社交恋爱的场所,在三月三歌节上,要举行搭彩棚、摆歌台、抛绣球、碰红蛋、择佳偶、放花炮等活动。

壮锦是壮族的传统纺织工艺品,铜鼓是中国青铜文化中的一株奇葩。2000多年前壮族先民创作的“花山崖壁画”是极为珍贵的人文景观,世所罕见。

壮族人禁忌较多。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壮族是稻作民族,以蛙为民族守护神,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苗族人口约894.01万,主要聚居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省区。相传,苗族起源于5000多年前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后迁徙至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由于苗族地域分布广泛,服饰和习俗差异较大,故被世人称为“红苗”、“白苗”、“黑苗”、“长裙苗”、“高坡苗”、“水边苗”等,不下数十种。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1956年制定了苗文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近代以来,也有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苗族地区盛产木材,因此,过去的房屋多为木结构。建筑在山区的吊脚楼,一般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苗族妇女的服装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百褶裙是苗族女装的一大特色,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小腿上缠裹绑腿,头缠青色包头。

苗族以大米、小麦、包谷等为主食。苗族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拦路酒、进门酒、双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苗族待客的饮料为苗族油茶。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

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普遍。

苗族蜡染、银饰、刺绣、挑花、织锦等工艺非常精致美观,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傣族人口约115.90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其先民是“百越”的一支,很早就和内地保持着友好和密切的联系。傣族的灿烂文化以傣历、傣族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有名。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文为传统的拼音式文字。

傣族信仰小乘佛教,它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极深刻的影响。由于佛教的广泛传布,傣族地区佛寺十分普遍。送子入寺为僧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尤其是在西双版纳地区,男孩到了8—10岁几乎都要入寺去过僧侣生活,一般在1~5年还俗回家。 傣族的建筑艺术别具一格,尤以寺塔和飞架于江河上的竹桥最为有名。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大多在平坝近水的地方聚合成村寨。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

傣族人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通常是现舂现吃,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傣族人喜食酸味。普遍有嚼槟榔的习俗。

傣族舞蹈种类很多,著名的有孔雀舞、象脚鼓舞等。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即傣历新年。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赕佛,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傣族的禁忌多与宗教有关。如进入佛寺殿堂之前必须脱鞋,不许抚摸小和尚的头。入傣家做客,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坐门槛;不要进主人内室等。

彝族人口约776.23万,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区。彝族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彝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澜沧江畔。公元8-10世纪,以彝族和白族为主体的南诏国政权建立。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彝族的十月太阳历科学价值很高,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愿望。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彝族文字是一种音节文字,是自成体系的东方文字。

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和迷信鬼怪是彝族的主要信仰。

彝族的传统民居被称为“土掌房”。这种“土掌房”一般以石块为房基,土坯砌墙,形成平台屋顶,可以晾晒谷物。“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彝族服饰古朴、独特,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有不同的服饰习俗,大致可分为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等。总体而言,彝族服饰具有以下4个特点:(1)反映了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2)反映了彝族“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3)男子服饰多体现其英勇善战的气概;(4)服饰图案纹样体现了彝族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彝族的食品主要为玉米、荞麦。彝族人喜欢吃“坨坨肉”、荞耙耙、锅贴乳饼。彝族人喜欢饮酒,饮酒时席地而坐,围成圆圈,依次轮流喝,这叫喝“转转酒”;逢年过节,彝族姑娘还会抱出一坛酒,插上几根麦秆放在家门口的路边上,供来往过客饮用,这叫喝“秆秆酒”。这两种喝酒的风俗体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

彝族最盛大的节日是“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入夜,人们手执火把围绕住宅和麦田游行,还要朝火把上洒松香,然后燃起篝火,唱歌跳舞。彝族还有插花节、赛装节、虎节等民族节日。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的乐器有月琴、口弦、三弦、葫芦笙等。“阿细跳月”是一种彝族集体舞,现在已成为我国和世界青年交谊舞的传统节目。

白族人口约185.81万,绝大部分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早在新石器时代,白族先民已在洱海地区生息繁衍,白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在大理国时期。

白语属汉藏语系,唐宋时代曾借用汉字创制了古白文,现实行拉丁字母白族文字方案。 白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奉祀“本主”,信仰佛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子,有的是为民除害的英雄。

白族住宅坝区多为“一房两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院落式瓦房,山区多为垛木房与竹篾笆房。白族的著名古建筑有大理崇圣寺三塔等。

白族人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男子一般缠白色或蓝色包头,上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下穿白色、蓝色长裤。女子服饰各地有所不同。大理一带多用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

白族以稻米和小麦作主食,山区则以玉米、荞麦为主食。白族人喜食酸辣,爱吃凉菜,善于腌制火腿、腊肉等。爱饮糯米酿造的甜酒。用大米制作的饵丝、饵块味道独特。“砂锅鱼”是大理著名佳肴。乳扇是白族独创的乳制品,状如扇,薄如纸,色泽淡黄,味道鲜美。白族人喜饮烤茶,著名的“三道茶”是待客上品,有“一苦、二甜、三回昧”的特点。 大理白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一片生长艺术的沃土。在流传至今的各种民间艺术中,洞经古乐称得上是一块音乐的活化石。白族民间最为普及的一种演唱艺术是白族调。白族舞蹈主要有霸王鞭、八角鼓舞、龙狮舞等。大理的绘画和雕塑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远近闻名。三月街亦称观音市或观音会,据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节日内容原是佛教庙会,后来逐渐演变成传统盛大节日和物资交流会。

白族人热情好客,但访友或探望病人,不要在以下午和晚间为宜。年节或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到别家串门。家有产妇,忌外人上门。

纳西族人口约30.88万,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三省区交界的地方。纳西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是古羌人向南迁徙后发展成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3世纪到云南丽江等地定居下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民族交往中,纳西族创造了自己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创世纪》一部歌颂劳动、反映男女忠贞爱情的长篇史诗。用东巴文撰写的《东巴经》是纳西族的宗教经书,是古代纳西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纳西族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融合纳西族、汉族与藏族三个民族的传统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丽江古城从选址到建筑风格均融会了汉、藏、白等多种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并有所创新。丽江壁画,笔法既有藏画的洗练和匀称,又具唐代道释画的风格。用象形文字写成的《东巴画谱》是罕见的艺术珍品,而长达15米的《神路图》堪称稀世瑰宝。相传为元人遗音的大型乐曲《白沙细乐》被誉为最古老的交响乐。

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早在公元7世纪,纳西族人民创造了象形表意文字“东巴文”和音乐文字“哥巴文”。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

纳西族普遍信奉本民族特有的东巴教,还信仰喇嘛教、佛教、道教以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具有多神信仰的性质。

丽江纳西族的房屋建筑多为“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格局的瓦房,安静宽敞,布局协调。家家房前都有宽大的厦子(即外廊),是纳西人家吃饭和待客的场所。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则居住井干式的木楞房。

丽江纳西族妇女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披肩上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肩两边缀日、月,象征着“披星戴月”。宁蒗地区的摩梭女子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戴交缠式布包头,配大银耳环。纳西族男装大体与汉族相同,穿长袍马褂或对襟短衫,下着长裤。

纳西族以玉米、小麦、大米等为主食,喜欢喝酒、饮浓茶,爱吃酸、辣、甜味的食品。丽江的火腿粑粑、宁蒗的琵琶肉,泸沽湖的酸鱼和鱼干,都味美可口,是纳西人待客或馈赠亲友的佳品。

纳西人因居住地区不同,婚姻习俗也各不相同,丽江等地已经有一夫一妻制父系家庭,部分地区仍有古代多种婚姻家庭形态的残余。永宁和泸沽湖的摩梭人还流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注”婚,家庭的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财产也依母系原则继承。

纳西族采用夏历纪年,因此许多节日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但是节日活动内容与汉族有所差异,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此外纳西族也有一些自己的传统节日,如三朵节、“三月龙王庙会”、正月十五日的“米拉会”(即棒棒节)、“七月骡马会”等。 纳西族有着知书识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不可跷二郎腿;进入纳西人家时不能主动进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不能询问“阿夏”的情况;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 藏族人口约541.60万,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其余聚居在青海、四川等地。作为青藏高原的土著民族,自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时代,藏族的先民正生息于这里,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7世纪中叶,西藏山南部落联盟领袖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建立了吐蕃王朝。他与唐朝通好联姻,促进了藏汉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藏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灿烂文化,藏文史籍文献卷帙浩繁,其数量在我国居第二位,仅次于汉文。《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群楼重叠、巍峨耸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群。另外,藏族的医药、历算、舞蹈、音乐也自成一格。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文创制于7世纪初,是参照梵文创制的拼音文字。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4世纪,佛教传入吐蕃,与当地苯教融汇,形成了藏传佛教。 藏族农区多垒石建房,房屋平顶多窗,造型及色泽质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帐篷是牧民的住所,一般分为布料和牛毛帐篷两种,结实耐用,迁移方便。

藏袍是藏族人民的传统服饰,宽体长身、大襟广袖,藏袍的大袖子平时绾起来,聚会娱乐时,则放下长袖,翩翩起舞。藏族男女都喜欢戴金花帽。

藏族人的饮食文化主要包括酒、奶、茶三种。藏族农区的主食是糌粑,其做法是将青稞炒熟后磨成粉,吃时用酥油茶拌后捏团,并佐以菜肴。酥油茶是藏族不可缺少的饮料,由砖茶、盐巴和酥油做成。藏族人嗜饮青稞酒,并有弹酒的习俗。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族歌舞种类、形式很多,各地区的名称也不相同。藏戏是广泛流行于藏族地区的以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唐卡是用纸或布作底,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彩色卷轴画,因品种和质地的不同可分为刺绣唐卡、织锦唐卡、贴花唐卡和珍珠唐卡。酥油花、堆绣和壁画被称为“塔尔寺三绝”。

藏族的葬仪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水葬五种,并且等级森严,界限分明。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一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人们互赠哈达,互道“扎西德勒”,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还进行角力、赛马、射箭等活动。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之一,意为酸奶子节,后因其活动内容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又被称为“藏戏节”。望果节是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

藏族人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献哈达是最普遍的一种礼节。

黎族人口约124.78万。主要分布在中国海南省中南部。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早在秦汉以前就从两广地区陆续来到海南岛定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沿用至今。 黎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1957年制定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

黎族的宗教信仰以祖先崇拜为主,其次是自然崇拜,有些地区还保留着图腾崇拜的痕迹。 黎族传统住房有船形屋和金字型屋两种。船形屋是竹木结构建筑,外形像船篷,用竹木架构;金字形屋以树干作支架,竹片编墙。

黎族服装以棉麻为原料。黎族人多穿对襟无领上衣,妇女穿对襟无袖开胸上衣,下穿筒裙,裙上绣有各种图案。黎锦是黎族人最为著名的纺织工艺品,以其技术精巧细密、色彩艳丽富于特色而驰名天下,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黎族以稻米、玉米、番薯为主食。日进三餐,喜稀不喜干,并习惯腌制生鱼、生肉。嗜好烟酒。把猎获物的瘦肉混以糯米和少量盐巴放进竹筒内烤制的香饭是招待客人的上好食品。黎族人有嚼槟榔的嗜好,槟榔也是黎族人待客、定婚不可缺少的佳品。 黎族的节日有“春节”、“三月三”等。“三月三”是黎族人民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各村寨都要举行祭祖仪式,青年男女盛装打扮聚集到一起,各自以对歌的形式相邀族外的意中人。除了歌谣对唱外,还有“打柴舞”、荡秋千、土枪射击、射箭、摔跤等娱乐活动。

鼻箫是海南黎族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用五指区特产的白竹制成。叮咚琴是黎家同胞在原木上敲击出节奏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乐器。在节日劳动间歇,黎族人喜欢跳“竹竿舞”,“竹竿舞”已成为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 黎族妇女有文身的习俗。黎族的禁忌很多,大年初一禁忌洗衣、扫地;男女订婚时忌用白鸡,否则会夫妻不和;家中如有人去世,死者家属不能正面穿衣服,要把衣服反过来穿,出葬时,棺木只能用左肩扛,不能换肩;女子不可以摸弄男子的猎枪,男子不可抚弄女子的纺织工具等。

畲族人口70.96万,分布在福建、浙江等省的山区。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户。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畲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祖图,又称“盘瓠图”,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畲族民间还有“高皇歌”,记述盘瓠王不平凡的经历,歌颂其英勇杀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此外,畲民间信仰还有其它世俗神灵,属多神崇拜。

畲族住房多为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多数建在山坡向阳避风有水源的地方。

畲族妇女多穿大襟小袖衫,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畲族妇女的“凤凰装”别具风格,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镶绣的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在闽东北沿海一带山区居住的畲族妇女,有头佩“三把刀”的习俗。三把刀其实是三支外形似刀、两面有锋、长五六寸的金属簪。分插于脑后发譬上。相传这种习俗始于明末,当时倭冠不断入侵我国东南沿海,为防御入侵者的污辱,会族妇女便用三把短剑插在发髻之中,危急时可随手取下,以抵抗来敌,保护自己。畲族男子服装基本与汉族相同。

畲族日常饮食以大米、薯类为主。传统的节日食品有三月三的乌米饭、端午节的菅粽和年节糍粑。畲族人都爱喝绿茶、乌龙茶。闻名于世的畲族“惠明茶”历史悠久,曾是清代地方政府岁贡皇帝的方物。

畲族的节日与汉族大致相同,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也有一些本民族特色的节日,如三月

三、二月

二、招兵节、封龙节等。三月三亦称“乌饭节”,这一天,家家吃乌饭,办歌会,山歌对唱,通宵达旦。二月二也称“会亲节”,节日中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友、致问候。

畲族喜爱武术,基本上可分棍术和拳术两大类,还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功夫。畲族民间手工艺主要是木匠的雕刻和妇女的织带、绣花,其次是竹编、石雕等。织带是畲族农村妇女必学的手艺,彩带作裤带、腰带、围裙带等用,常常是女子送给朋友、情人的礼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整改落实情况总结下一篇:政工个人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