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小说文学翻译论文提纲

2022-09-24

论文题目:翻译改写中译者的折衷 ——论清末民初三种福尔摩斯译本中的多元话语

摘要:关于福尔摩斯小说自清末民初以来在华译介情形,此前有多数学者进行过研究。然而,笔者在大量搜集研究文献并通读后发现,这些研究中所采用的视角大多雷同,搜集的史料较为狭隘,由此导致且得出的结论模糊且可靠性值得商榷。故笔者在本研究中将选取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具体论证,即:张坤德1896年译本是否因《时务报》平台推介而具有政治性启蒙话语?1914民国三年六月林纾译文《歇洛克奇案开场》是否因政治风潮的影响真正改变了自己的后期译介动机,还是另有别的译介意图?1916年中华书局《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译本集推出是否仅仅在响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政治文化话语?本研究发现:这三个译本在译介福尔摩斯系列作品时,虽正值国内政治文化运动时期,但在译本当中却都未直接与主流意识形态呼应并展示出较多的政治话语。在第一个案例中,1896张坤德福尔摩斯笔记译本出版适逢维新运动与文学规范变革时期,又在极富政治色彩的《时务报》进行推介,然而译者在进行福尔摩斯案件择选和话语处理时,却并未添加很多启蒙话语与政治言说,译者仅将翻译当做其早期职业文人的工作来处理。在第二个案例中,1914(民国三年)林纾译本《歇洛克奇案开场》问世时间处于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成立不久,这一时期已是林纾翻译生涯的后期:林纾已经走上“为稻粱谋”的商业化道路。但有趣的是,他选择翻译的《歇洛克奇案开场》却在序中对案件元凶人物形象进行“启蒙式”的改写,并再次进行林纾早期式的“开启民智,唤醒国人思想”呼吁。再进一步观察发现,林纾的《歇洛克奇案开场》无论是选材,还是译文正文内容都与序中表现出的启蒙意识大相径庭:福尔摩斯系列案件以短篇小说闻名,林纾却依旧选择了自己擅长的长篇案件进行故事改写,且改写的内容与启蒙政治话语并无较大关联,仅仅在添加了热词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进行了还原。这就使得林纾在序中展现的“政治启蒙意图”与其正文的书写形成悖论,也与他自身译介生涯的后期书写态度构成矛盾。笔者最终发现:这些矛盾均是由于林纾在后期翻译这一作品时,采取了将意识形态下启蒙话语作为商业元素添加入译本的译介策略所导致。至1916中华书局《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译本出版时,正处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虽然身处推翻传统价值观与传统文学规范的运动中,这套译本却并未完全迎合主流文化浪潮,而是选择保留了较多的传统价值观,对动荡政治社会的嘲讽话语以及话本式的改写。这些夹杂在主流意识形态下的译本话语吸引了大批读者,呈现出自身的张力。而这一译本中存在的兼容多元性,也突破了民初小说界“推动普及小说”文学译者群和“建立道德和文学标准”文学群体两端分化的局面,成为值得研究的个案。基于此,笔者借用勒费弗尔的改写理论作为理论工具,对所发现的特殊译介现象进行剖析与解释。但与传统的研究方式不同,本研究并未机械套用改写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如: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对发现的现象进行笼统概括,而是将1896张坤德版福尔摩斯译本,1914民初林纾译本以及1916中华书局版《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中游离在政治意识和主流文学规范外,那些既矛盾又多元的悖论话语作为新发现的译介现象来研究,并对改写理论进行进一步的丰富与补充。这一点,也正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张坤德;林纾;《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译者折衷

学科专业:翻译学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清末民初时期福尔摩斯系列作品的在华风行

1.1.2 福尔摩斯译本中被忽视的张力

1.2 研究对象和视角:福尔摩斯三种典型译本中的译介张力与悖论

1.2.1 选取目标译本的原因

1.2.2 三版福尔摩斯译本中的特殊张力与悖论

1.2.3 改写理论在分析本文译本中的适用性

1.3 文献综述

1.3.1 清末民初时期福尔摩斯译本的研究综述

1.3.2 福尔摩斯清末民初时期其译本研究的局限性

1.3.3 本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视角:翻译文学中的改写研究

2.1 系统描述范式下的改写理论

2.2 改写理论与翻译文学研究

2.3 改写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 1896张坤德译本:游离于清末启蒙思潮之外

3.1.1 《时务报》的赞助性质及历史角色

3.1.2 缺乏政治号召性的译者身份

3.2 1896 年张坤德译本话语与“喻教育于小说”的矛盾

3.2.1 译介策略:保持内容客观罕见启蒙话语

3.2.2 相关史料与此前研究结论形成矛盾

第四章 1914民国三年林纾《歇洛克奇案开场》中的矛盾现象

4.1 译者话语的折返

4.1.1 “开启民智”:前期浓厚的政治性

4.1.2 “为稻粮谋”:后期的商业转型

4.2 林纾《歇洛克奇案开场》中的矛盾话语与悖论

4.2.1 《歇洛克奇案开场》译者序与正文话语的矛盾

4.2.2 译者序中的话语与林纾后期译介态度的矛盾

4.2.3 正文中的古雅保守表达与现代性的杂糅

第五章 五四大潮中的1916中华书局版《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

5.1 1916 福译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5.1.1 中华书局译者群的身份:新文化知识分子与鸳蝴派文人

5.1.2 对该历史时期新式教科书的呼应

5.2 旧小说传统与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折衷

5.2.1 对动荡社会及政治的批判与嘲讽

5.2.2 在现代事物背景中融入传统价值观

5.2.3 浓厚的话本气息和对“侦探术”的初探

5.2.4 民初侦探小说领域两种文学势力中的多元载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业院校电子信息论文提纲下一篇:美术教研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