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护士的教育论文

2022-04-3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独生子女护士的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中央教科所在2005年6至10月期间受教育部直接委托,就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各种形式的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关于素质教育的专题调研报告。其中提到,在未来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思考素质教育和人的德性成长以及创造力培养的关系问题。

独生子女护士的教育论文 篇1:

游戏在幼儿活动中教育价值的调查研究

一、传统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教育价值

“传统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发展,成为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历史上记载的传统游戏有玩球、蹴鞠、过家家、钓鱼游戏和抽陀螺等,他们伴随着古代幼儿的童年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

(一)流传至今的游戏

哪里有幼儿,哪里就有游戏,游戏与幼儿是形影不离的。游戏可分为运动类游戏、益智类游戏和表演娱乐类游戏。其中在幼儿园常见的运动类游戏有玩沙、玩水、玩泥类游戏;益智类游戏有拼图类、语言类游戏;表演娱乐类游戏有过家家、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他们丰富着幼儿的一日生活,训练了幼儿的智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深受幼儿的喜爱。

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时,经常会让他们围成几个圈,玩丢手绢的游戏。游戏开始前,先准备几块手绢,然后每组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圈坐下。教师喊开始,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先沿着圈外行走,然后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个人身后,在这过程中大家可以一起拍手唱丢手绢的儿歌。被丢了手绢的人要及时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迅速起身去追,若追不到丢手绢的人就算输,他就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二)传统游戏的开展

幼儿园长期开展传统游戏,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可经常进行踢毽子、跳绳、拔河和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游戏,让幼儿在趣味中学习,充分体现游戏的生命,满足幼儿成长的特点。

传统游戏中也有一些太过土气,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创新改编中把它发扬光大。但在幼儿园大力推广传统游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现在的家中都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会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给他们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这样幼儿充分接触大自然,享受日光、空气和水带来的乐趣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但这样的真的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利吗?反而有可能让幼儿“累死”在起跑线上,失去他们应有的权利。早在1989年第44界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其中第31条明确规定:“缔约国确认幼儿有权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适宜的游戏与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二是,部分家长认为传统游戏太过于激烈,对幼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其实,传统游戏中有运动量大的,有安静的;有促进大肌肉发展的,有促进小肌肉发展的......只要幼儿园合理地将他们穿插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再加上幼儿教师和保育员阿姨的配合,就可以很好地在园开展传统游戏。

(三)玩具(游戏材料)与幼儿活动

玩具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他们游戏的工具,更是他们亲密的伙伴。游戏材料包括从商店买来的玩具、废旧品自制材料和自然材料。实践证明,那些仅具有观赏价值的玩具满足的仅仅是幼儿的物欲,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游戏材料满足的却是幼儿的活动欲。

1.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

幼儿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需要不同的玩具。一般形象化玩具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而低结构的材料,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根据幼儿认知水平的不同,提供的玩具也应有所侧重,0-3以感觉运动类玩具为主,3-5岁以象征性玩具为主,5-6岁以规则类玩具为主,运动类玩具随着幼儿运动能力的增强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度。

2.充分体现玩具的价值

为了保持幼儿对玩具的兴趣,幼儿教师要定期轮换玩具,以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此外,还需注意,根据幼儿游戏时的表现,可以衡量幼儿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及时地给予他们帮助。要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创新。现在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也非常重要,教师应帮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加强他们与同伴之间的交流。

二、亲子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教育价值

幼儿从出生开始,最先接触的是他们的父母,父母可以算得上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在0-1.5岁这一年龄阶段,父母在幼儿教育价值中体现的往往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帮他们建立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信任感一般通过亲子游戏,埃里克森认为“良好的母子关系是产生信任感的基础,游戏对于母子关系的形成和信任感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但依据父母的性格特点,父亲和母亲带婴幼儿进行的亲子游戏通常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调查研究,母亲喜欢和幼儿进行传统性较强的亲子游戏,而父亲喜欢和幼儿进行身体性的、有刺激性的亲子游戏。

(一)亲子游戏与幼儿分享精神的培养

现在许多家庭都是一家一个孩子,幼儿习惯了被全家人宠着,在与其他伙伴进行游戏、交往时,希望他人都能听从自己的安排,有一种霸道、自私的表现,他们也不太喜欢和人分享。就像我的小侄女霜霜,她快3岁了,见到人总是笑眯眯的,特别讨人喜欢,但她不愿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她的玩具,有时候我的小侄子嘟嘟会带着玩具到她家找她玩,她看到嘟嘟的玩具就会直接拿过来,但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嘟嘟玩,家里人谁说她都不听。

霜霜的这种行为在2-3岁年龄段幼儿中是属于常见的。此年龄段的幼儿开始出现自我意识,习惯性把自我放在第一位,这并不是无法改掉的坏毛病,这也是幼儿成长发展中的必然特点。我曾建议姐姐多与霜霜进行亲子游戏或带她去上亲子课,因为父母与幼儿一起玩耍,可以让幼儿享受到合作的乐趣和体验到被分享的乐趣,从而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达到去自我中心的目的。

(二)亲子游戏的意义

亲子游戏具有许多特殊的意义,有的亲子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拓宽视野,使他们比在单独游戏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有的亲子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幼儿的个性是分好坏的,不好的个性会制约幼儿个体的健康发展,导致他们形成一些不良性格,易发生矛盾与冲突,不利于幼儿间良好关系的培养。同时,幼儿期也是塑造幼儿良好个性的一个关键期,错过了这个时期,想要再改掉幼儿个性上存在的坏毛病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那时可能要花上成倍的时间也收不到关键期的效果。所以,家长要在幼儿成长的关键期多通过亲子游戏帮助幼儿成长,充分体现亲子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教育价值。

三、自由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开展的很多游戏,都是教师主导的,幼儿并不能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衡量、判断幼儿是否游戏,主要得看幼儿是否是自愿、自主地进行游戏。只有在自由游戏中,幼儿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它在幼儿活动中的教育价值才能得到更好地体现。

(一)游戏的分类

我国幼儿园多将游戏划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教学性游戏,前者多为幼儿的自由游戏,他们是游戏中的主宰者。在游戏中,幼儿往往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选择如何进行游戏;后者主要以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但幼儿的游戏水平不会因为成人的盲目介入而得到提高,所以在进行教学性游戏时,教师的介入要适量,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增长更多的知识。

皮亚杰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把儿童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四类。他认为游戏的发展和认知的发展是相对应的。游戏的发展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变化,并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偶然性和独立性。苏联也有学者把游戏分为模仿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有规则的游戏和民间游戏四类。总之,游戏的分类很多,我们无法下一个准确的定论,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二)自由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报复、发泄”行为

有的幼儿在进行自由游戏时会出现一些报复、发泄行为,这其实是幼儿追求快乐的另一种形式。幼儿有时会被强迫接受某些痛苦,如生病了要挂水、打针或吃药,在自由选择游戏时,幼儿可能就会选择医生、护士这类角色,把自己由现实中的被动者、承受着转变为游戏中的主动者、执行者,从而使痛苦的感觉在自我意识中消失或削弱,获得一定的快感和满足感。

幼儿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而游戏。弗洛伊德认为,“驱使幼儿需要游戏的,不是别的,正是心里的唯乐原则。”在游戏中,幼儿喜欢把成人世界中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使它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

2.时间不充足

幼儿在幼儿园进行自由游戏的时间往往得不到保障,有可能被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迫使其中断游戏。游戏时间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游戏的数量和质量,幼儿开展自发性游戏的时间每次不得低于30-50分钟,这样,幼儿才能更好地激发创造性,体验自由游戏的快乐,获得他们所需的知识。

(三)自由游戏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的很多特性表明,他们有天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柯蒂斯所说:“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善于发问的脑子和天生的好奇心的趋势。”从这个角度看,幼儿是天生的问题解决者。

让幼儿自由进行游戏,他们可以大量进行自发性练习和自发探究,从而使感知、语言、运动和情感社交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在自由游戏中,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活动力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总依赖别人,他们要学着自己思考,在探索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其应用于以后遇到的类似问题中,同时也能达到培养幼儿耐心的目的。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江苏】

作者:林思萌

独生子女护士的教育论文 篇2:

素质教育与德育

中央教科所在2005年6至10月期间受教育部直接委托,就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各种形式的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关于素质教育的专题调研报告。其中提到,在未来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思考素质教育和人的德性成长以及创造力培养的关系问题。

素质教育从萌芽到提出,再到全面推进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它的主旨思想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发现,1999年前后是我国素质教育深入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情况的重要时段。1999年的第三次全教会做出决定,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随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高校扩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等。按说升学竞争应该有所缓解,但实际情况是,这种竞争没有丝毫减弱,反而越来越激烈。原因是,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素质教育的支持性环境变得越来越严峻了,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是影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最重要的外部原因。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社会快速地向市场经济转变,但同时,由于国际市场的剧烈动荡,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为了化解全球化所带来的市场风险,中国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波及到教育领域,比如为了扩大内需,拉动国内消费市场,中国政府启动了高校扩招政策,加速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但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二元对立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国内劳动力竞争也从数量竞争走向结构性竞争,正是这些变化在相当程度上消解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减负”等积极措施的正向作用,导致升学压力非减反增。其次,裹挟在快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为了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获得主动权,强化了人才竞争的危机意识,充分认识到多元价值观对青少年一代的冲击,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远景,要求未来几代人能够担负起这个历史重任,反映到教育领域就需要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中进一步凸显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可见,今天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和二十年前提出这一概念、命题时的背景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仅用20世纪80、90年代的认识去看待和指导今天的素质教育显然已经不够了。因此,今天讨论推进素质教育问题特别需要研究在新形势下、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时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策略和新办法。素质教育的思想、理论,包括政策都需要进一步丰富、扩充。

在这次调研中,基层的同志们反映,素质教育在过去二十年中既有基本精神的连续一致性,又有不同时期强调的侧重的不同。比如,1999年江泽民同志提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4年,中共中央又发布“8号文件”和“16号文件”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那么,不同时期素质教育侧重点和它的基本精神主旨是什么关系,素质教育和创新、德育、课程改革之间的内在关联又是什么,基层学校工作中如何处理这些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做出明确回答。我想谈以下一些认识。

一、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未来发展中最具战略性的主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确立的社会发展的总体理念是要致力于伟大的民族复兴,保障国家的整体安全,增强综合国力,教育在国家和社会整体发展中处于优先战略地位。素质教育关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它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因而是中国教育在未来发展中最具战略性的主题。从国家宏观战略考虑,素质教育的实施关系到是否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的整体功能能否全面、协调地实现,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全局的事业。因此,要立足社会发展的长远,要立足人的发展的长远,未雨绸缪,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也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这些年来,中国教育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快速发展,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这次调研的部分结果也让我们充满忧虑。比如在对中小学生的体质调查中发现,孩子们的肺活量、骨骼柔韧度、身体爆发力、耐力等指标不很理想;近视眼的检出率在大学阶段已经高达百分之六七十;肥胖儿激增,一些儿童甚至患上了老年病。这些情况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检视国民身体素质的问题。再比如,调研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很多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语词单调,思维的丰富性不够,这些反映出当代青少年人际交往及其方式存在一定问题。今天在城市有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双语教学,结果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倒不那么敏感。很多独生子女胆小,男孩子越来越女性化,怕黑不敢出门,意志力差,等等。这些情况若从国家整体利益和个体发展维度考量的话,都是很紧迫的问题。我总在想,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在走向生活富裕、科技发达,但另一个方面,我们还能不能培养和造就出一批像抗战时期的那些怀有大的民族感、爱憎分明、能够为国家、为民族挺身而出的人来呢?还能不能培养出对国家有责任感、有民族自尊心的人来呢?在我看来,这些正是今天我们坚持倡扬素质教育的重要理由。

二、对素质教育特征的几点基本认识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出来的,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解决教育问题的有益探索。没有哪个国外的理论可以直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自己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直接套用。因此,素质教育的理论建构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需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断加以丰富和补充。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它必然回应和吸纳一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但仍然可以将它看作是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教育理论。

首先,什么是素质?什么是教育?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学习的过程,把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基本要素在新的环境下不断调整、重组、更新、发展为人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当然,这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这个过程不是个体自然完成的,也不是完全受制于客观环境的,而是通过教育的导向性补充和调整实现的。日本脑科学项目首席专家小泉英明基于对脑的研究,从新的角度对学习、教育给出了定义。所谓学习,是人接受外部环境刺激而构筑中枢神经活动的过程;所谓教育,是人对环境刺激构筑中枢神经活动的补充和调整。教育不等于学习,它是对外在环境刺激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调整。通过这个调整使得中枢神经网络结构和活动相对更完善,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所以我们认为,个体具有的素质的总量、类型、呈现方式、和谐度,实际上就反映了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它影响着个体生存状态、成长路径,决定着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二,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既指向个体素质,又指向支撑综合国力、民族复兴和国家安全的全体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它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素质,比如认同自己的国家、能与世界对话、热爱学习、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魄健全、充满活力、心灵丰富、能够尊重与理解、沟通与合作、追求自己幸福和爱护他人幸福,等等。据了解,日本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调整。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教育改革是强调走出“考试地狱”,以宽松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注重儿童的情操培养。最近的改革则更加强调要使学生拥有确实的学历基础、健全的体魄和丰富的心灵。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日本教育又将重新回到六十年代以前呢?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部的田中耕治教授认为,只要把握得好,教育改革的这种“钟摆现象”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强调情操教育、强调人的完整教育这个方向应当说总体上是正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当我们在强调素质教育的时候,应当始终坚持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即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不能假素质教育之名,一味屈从于社会变动,倘若如此,教育就会永远象一只钟摆一样缺少根基、缺失方向。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育要真正成为一项先导性的事业。

第三,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校教育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条件,做好准备,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就格外重要。有些基层同志持一种认识,认为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条件来说,素质教育是一种奢侈品。我们的态度很明确,素质教育不是脱离现实条件的“理想化教育”,也不只是所谓的“特长教育”,更不是针对少部分人的“精英教育”,它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

第四,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把适宜的记诵、必要的训练和考试作为检查、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手段;也不是不要知识学习,而是要强调知识应用、整合与发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养成道德习惯、体验道德成长的重要资源。实际上,关于知识学习的问题,我认为,系统的知识传授是中国教育的优势,优势不能丢,但同时必须正视我们的弱点恰恰在于知识学得过死,过于强调分科化的系统知识,过于强调记诵、训练和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年轻人思维不开阔、不灵活,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存在很多缺陷。对于这样一个深刻的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讨论得还不够,还需要仔细研究,包括不同年段、学段、不同学科的知识量和难度底线。这是我们理论工作者的使命。

总之,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国教育情境下的具体问题提出来的,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当然,从人才培养规格上说,这种综合素质既包括不同年龄段的基本素质,又包括通用素质或更高水平的专长素质。

所以,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旨在观照人的综合发展,目的在于使人的各种素质之间达到一种比较均衡、基本协调的状态,从而保障和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借用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和谐的教育”的定义,就是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社会生活和创造活动中,以及在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显现。[1]教育改革的重心就在于,如何使人的这种自我表现更为全面、完整。

三、德育与素质教育的相通性

谈素质教育和德育的相通性,不能仅停留在一般所说的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和载体的理解上,而应当把问题还原到教育教学的过程和人的发展中去思考。

首先,在人的素质结构中,起支架作用的或者说其核心是人的德性品质,它对人的整个精神面貌起统摄作用。它还有迁延和弥散作用,即可以通过弥散方式迁延到其他素质中,从而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德性是个体素质结构的核心呢?从学理上说,因为人不仅是生物的存在而且是一种社会存在,所以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要过有秩序的文明生活,这就需要个体的德性条件做保障。所谓德性,就是人在与外部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自我发生关系时的态度表现。当各种由“我”生发的关系出现后,就需要个体反身求诸己,就涉及到一种自我把握、自我处理与自持,这时,人的内在德性就会自然地表达出来。可见,德性品质是会迁延和弥散在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其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人和客体世界、操作对象发生关系,它们不一定需要个人化。当然,如果真要学的有意义,它也一定要变成个人能理解的东西,否则知识就变成了孩子的负担,孩子完全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无法从中获得“自我力量的确证”,就会变得很沮丧。那么这时候我们会说,知识对个人没有产生正面价值,学习缺失道德意味,课堂是无意义的,因为学生没有在学习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作为人的自我感和自尊心。

关于创造和德性的关系,这个问题在居里夫人时代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个人认为,创造性是一定要有德性做保障的,德性保障人的创造力向一个恰当的方向释放,即为人类造福。缺少德性保障的创造可能就是破坏。加登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明确提出,如果人的其他五种智能没有两种人格智能做保证的话,那么这五种智能是难以发挥社会效价的。实际上,人的一些素质是价值中立的,是没有伦理性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通过有伦理性的素质来保障那些中立的素质朝向某一个价值方向。知识和能力是中立的,关键要看人学习知识和增长能力是为了什么。对学生和青年人来说,学习是为了融入社会成为建设新的社会的推动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人会受惠于更好的、不断进步的社会的回馈、反哺和滋养,这就是个体和社会的关系。事实上,惟有德性这一最具关系性的品质才真正反映人类过有秩序生活的需要,体现出人在万事万物中的价值。因为只有人脑的额叶部分是最后发育、并且是人独具的,因而人可以做伦理判断,可以驾驭物,相反,物是不能驾驭人的,这就是人的主体性。如果一个社会中人都不能驾驭物或科技了,那么,人就已经失去了作为人的价值。

实际上,真正平衡的教育是要同时鼓励人在两大生活范畴里的追求,一是外在的范畴:既实际的知识、技艺、科技、劳动、产品等,二是内在的范畴:即体现在道德传统中有关人类高尚和丰富的生活智慧,比如文学、历史、习俗、宗教、哲学等。所以说,“教育归根到底要看人是不是既在能力方面也在良知方面成为整体。只培养能力而不给予相应的方向来引导是糟糕的教育,因为离开了良知,能力终将散尽。”[2]

有一位校长,作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亲身经历了一个有文化、有教育、科技进步的国家是如何堕落为野蛮的。他总是给学校新来的教师寄上这样一封信:“亲爱的老师:我曾亲眼目睹如此非人的情景:毒气室由有造诣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有学问的医生毒死,婴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孩子被大学或中学毕业生枪杀、焚烧。因此我怀疑教育……我的请求是:帮助你的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千万不要通过你的辛勤努力,培养出有学问的怪物,有技术的精神变态者,受过教育的艾克曼一类的屠夫。读、写、算只在能有利于培养更赋有人性的孩子时才具有重要性。”[3]

再次,思想道德面貌是青少年一代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精神面貌的体现。道德作为人类的文化创造,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它需要通过教育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报告中就提出,教育是通过人类的学习把人类的文化遗产继承下去,而人类最重要的遗产包括道德文化遗产、精神遗产。报告中提到培养完人的教育,认为这种“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系统的训练有助于人们学会彼此如何交往,如何在共同的任务中彼此合作”,在此基础上,“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完善的人、和谐的人。[4]这跟我们今天讲的素质教育在本义上应该是一致的。

最后,让我们回到实际操作中来讨论创造性和德性能不能统一的问题。这是必须要追问的,如果不能统一,那么我们的理论推演就可能是空洞、无用的。

四、以课程改革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为重要载体

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德育如何通过素质教育的深化使德育得到更好的落实,这其中需要有很好的载体。我今天只讲两个,一是建立完整的学校教育质量概念;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往前走。事实上,今天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张力恰恰使我们有可能在实践中把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等做一个比较好的整合,从而使得教育体现为一种素质教育。

目前,追求学校教育质量已经是国际社会的一个主流声音。但不同国家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有不同的针对性。中央教科所刚刚在江苏南通参与举办过一次素质教育研讨会,大家认为“南通教育现象”是一个客观存在,需要研究。在南通地区,教师敬业、学风严谨、教学环节抓得紧、教学质量比较高。学生也认为,在这个环境中努力学习、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敬爱老师、配合学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引用张謇的话说,“凡教之道,在乎严;凡学之道,在乎静”。这种风气绵延至今一百多年,对南通基础教育保持较高质量实际上还是有影响的。不同地区探索素质教育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有自己的策略选择和具体道路。但着眼于人的比较平衡的发展,重视和抓好教学和教育过程的细节,以提高教育的效能是必须提倡的。

课程是落实德育、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想重点说说三类课程:一是专设德育课程,二是学科课程,三是活动课程。

现在的专设德育课程理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调整。小学德育课程的理念是过健康的生活、安全的生活、快乐的生活、动脑筋的生活、有爱心的生活、负责任的生活。这是非常有序的,回到孩子生活,从基础开始提升。初中德育课程的理念中有一个追求,就是面对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认知和情感上的激烈矛盾和生活中的烦恼,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增强适应能力,能够有一个比较正确的心态看待社会、看待他人、看待自己。高中德育课程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觉得,这样的课程安排总体上是比较有序的。

关于学科课程是不是德育的重要资源,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少模糊认识,在实际操作中恰恰是我们理解“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关系的一个障碍。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是通过抢时间去落实学科教学任务的。学科教学如何能够实现既有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又实现教学和教育的统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事实上,教师可以通过学科教学发挥其道德影响力,学科课程本身就是学生道德成长最重要的场所。因为道德教育是弥漫在学校生活的全部时空中的,它可以在专设德育课上进行,但在我国目前很重要的途径还是在学科课堂中。比如语文学科,可以通过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写心抒真,渗透一种情感的教育。根据新课标,现在的语文教材大都是文选性的,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教师选文应当同时考虑其美学价值和伦理价值,指导阅读要选择适切的方式,既便于教师向学生传达文章作者和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信念,又便于学生通过阅读找到自己理解和表达的平台。所以说,制定课程标准是第一次创造,编写教材是第二次创造,教师教学是第三次创造,学生学习是第四次创造,这是一个完整、开放的过程。再比如数学学科,我们认为,数学课可以通过严谨的数学推导证明数学是美的,是严谨的,是很客观公正的,它可以培养出人的一种伦理品格。不仅如此,对于数学家传记、数学史的介绍,同样可以通过教师本人的学识、信念转化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潜在教育,比如对事业的热爱,对未知世界的持久好奇,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等。它不需要占用很多时间,也不仅仅是一种情绪调剂,而是通过教师对这种科学精神的内化、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教学的特定情景中很自然地传递给学生的一种人格品质,这里就涉及到所谓的“教育智慧”。所以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应该是教师的知识、学问和教师道德人格的统一。再进一步说,所有的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也都包含着学生的道德学习,比如课堂中的纪律、考试中的诚信、合作学习、倾听与发问,这些其实都隐含着一个人如何处理情境中的社会关系,养成习惯,发展道德品质的问题。课堂是训练所有这些品质的重要场所,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是很可惜的,因为这种教育是情境性的,容易被感知并获得体验。

第三是活动课程,需要强调的是,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留下情感记忆、获得深刻体验,才能发挥出活动课程的德育效价。关于德性品质,不管是亚里斯多德还是孔孟都认为,一个人德性品质的获得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生活实践,二是教化培育,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要有德育活动,也要有综合实践课,就是因为道德的学习不能完全依赖课堂,还必须强调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性培养需要经过一个教化的过程,但外在的教化最终要变成主体内在的自我教化,也就是说,通过教育引向自我精神的建构,从而形成人的品德。所以,品德的形成不能是知识、能力等外在因素的叠加,仅仅是外在叠加是不可能变成内在品质的。那么,这种品质形成的由外而内的现实途径在哪儿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学知识的过程需要经常表达和交流,需要有机会和他人分享知识经验,这既是一个应用知识的过程,也是和他人发生人际关系的过程。前面说过,德性是一个关系概念,孩子在向他人表达时,需要经过复杂的内部思维活动,同时,要尽力争取他人的理解,所以,这里就不仅是复述知识的问题了,它还包括从新的角度对知识的阐释,这是创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因为表达是为了获得理解,争取他人的理解,这是一种道德考虑,它已经超出了知识范畴。与同伴的交流是孩子发展社会性品质的方式,一个新颖的表达是孩子知识创造的过程,显然,它们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培养德性、发展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其实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A].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47.

[2][3]国际教育基金会.培养心情与人格——人生基本目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4-195.

(作者单位:中央教科所所长)

作者:朱小蔓

独生子女护士的教育论文 篇3:

论《憩园》中的家庭教育观

摘    要: 《憩园》是一部关于教育的史诗,它代表了巴金关于家庭教育问题的一种深刻思考。以杨(姚)家公馆为背景,描写了杨、姚两个家庭的悲剧故事,揭示了溺爱是使青少年走向堕落乃至自我毁灭的重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了几个具有良好德行的榜样。

关键词: 《憩园》    家庭教育观    长宜子孙    悲剧

“鲁迅曾在《狂人日记》这篇白话文小说中发出‘救救孩子’的号召,并在文中通过鲜明的正反事例,教育了青年一代。”①同样,巴金在《憩园》中折射的是关于青年一代的教育问题,并渗透强烈的家庭教育理念。作品谈及了六个家庭的孩子,通过他们最后的结局,揭示溺爱对一个人的危害。如果一个家庭只是一味地留财富于子孙却不能培育他们崇高的人生理想和自我生存的技能,那么,这些子孙面对的将是自我毁灭和堕落,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将会被财富稀释和消耗。

一、“败家子”(富家子弟)悲剧的审视

《憩园》以杨家公馆为中心,以第一人称“我”(黎先生)为视角,把杨、姚两家的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像轮回一样揭示两家的悲剧故事。

杨梦痴。他是小说中的灵魂人物,悲剧之一。文中一开始李老汉说道:“三老爷小时,老太爷顶喜欢他,事事将就他,后来三老爷长大了,接了三太太,又给朋友带坏了,把家产败个精光,连三太太的陪嫁也花光了。”[2]17作者一开始就表明了杨梦痴这个阔家少爷的“败家”,又以“我”的视角开始审视他的悲剧。“我”追随他到了“大仙祠”,公馆隔壁的一个破败寺庙。作者接着在十九章叙述了这个曾经的阔家三少爷(杨梦痴),因不能自食其力,偷吃东西,被壮汉当街殴打。一次次的因没有钱和吃的回“家”,但仍不改其嫖的恶习,被大儿子和妻子逐出家门,杨梦痴曾愧疚和悔恨地给自己的小儿子留下纸条忏悔,但因曾经溺爱而养成的坐吃山空的习惯,导致没有生存技能,最终沦为躲躲藏藏的、偷盗成习的乞丐,最后由于染上霍乱,被抛尸野外而死。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文字渲染了杨老三的悲惨境遇,在备尝自己栽下的苦果之后那种失悔、自责的心理,深刻鲜明地表明了作者“我”对因溺爱而成为败家子教育的审视。富裕的生活使人养成的寄生生活的习惯对一个人的破坏力是极大的,他甚至毁掉堕落者想重新做人的机会。

姚小虎。小说中的重要人物,悲剧之二。作者第一次提到小虎是这样写的:“我忽然听见一个小孩的声音高叫:‘爹,爹’!我抬起头,正看见一个穿西装的十一二岁的小孩跑到朋友的身边来。”[2]13小虎的华丽出场,与最后的悲剧收场产生强烈的对照。朋友推着他的膀子使他向“我”行礼时,“他还带着一种类似傲慢或轻蔑的眼光在打量我”[2]14。由于赵家外婆比有千多亩田的姚家更有钱,仗势欺人,处处庇护小虎,不让其上学,接去让其打扑克、赌钱,致使小虎小小年纪就骄纵蛮横,盛气凌人地对待客人与仆人。这样的家庭教育令人心悸。

姚国栋也是作者泼墨较多的人物。他大学毕业以后留过洋,做过教授和官,后来回家靠他父亲遗留的财产过着安闲的日子,买了杨家大公馆,娶了温柔贤惠的妻子。他自负,决定写具有大气魄的小说,但写上不到两万字就放弃了,承认自己“没这个本领”;他翻译雨果的小说《九三年》,译了两章,连自己也读不通就丢开了。他永远有“无穷无尽的牢骚”,唯独“对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满意”[2]13。他自认为自己有钱,对小虎的种种恶习不但不加以管束,反而一次次地迁就纵容,注重他吃和玩的能力,而不注重品行教育,可以说就是姚国栋种种的不作为、骄纵的溺爱、赵家外婆的庇护,使得小虎成为脾气大只懂赌钱、看戏、毫无上进心的贵族少爷。在富裕的家庭环境和亲人过多的宠爱之下成长起来的小虎最终落得被水冲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悲惨结局。

在三十五章中,与小虎相同结局的富寡妇的儿子,年纪不过十八九岁,也是最后被水淹死的,他是死于自负和骄纵。杨梦痴的死不见尸,小虎的死不见尸,以及富寡妇的儿子的结局,可以说他们是被毫无原则的溺爱和富裕的生活给毁了。“巴金揭示这些人物的命运,并为他们各自安排了一个悲痛的结局,充分而强烈的显示出作者对其家庭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批判和审视。”②

二、良好品德的示范者

巴金作品具有很深刻的人道主义色彩,他说:“我拿起笔写小说,只是为了探索,只是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道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我几十年来探索的就是这个问题。”[3]102在《憩园》中,作者就深刻地塑造了几个做人的榜样。

黎先生。他是《憩园》中一个重要的主人公,他的家境并不富裕,靠伯父的帮助念了半年的大学。但他是一个自食其力、有追求的人,关心民生疾苦,终日“为那些善良的人的命运痛苦着”。他诚实守信,答应前辈作家按时交稿。“他特别善于观察,首次见到小虎就发现他身上存在严重的教育问题,担心小虎被溺爱和纵容毁掉,并因此而不能安静的入睡。”③他为人谦卑、不愿劳烦他人,对于姚家的仆人特别尊敬。他特别富有同情心,关心杨家小孩,帮助他照顾父亲,并且后期极力请求姚国栋救寒儿父亲出狱,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为杨家父子排忧解难。他同情姚太太的处境,鼓励她要积极生活下去,并为姚太太改变自己小说的结局,为的是“给她带来幸福,让她脸上永远现出灿烂的微笑”[2]27。黎先生是做人的良好典范,他身上的优良品质值得青少年学习。

万昭华。她出生在一个不太富裕但有文化氛围的家庭。她温柔善良,对丈夫体贴,虽为后妈,但对小虎的衣食住行关怀备至。尤其关心小虎的学习,并且苦心相劝自己的丈夫要正确教育小虎,不要一味地纵容小虎。“她从来没有骂过下人半句”[2]15,尽管赵家一直仇视她,并经常教唆小虎为难她,但她还是“愿意把前头太太的母亲当作自己的母亲,把前头太太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2]16。同情“寒儿”,邀请杨老三“过来坐坐”。她认为:“人要想活得有意义点,就应帮助人,让哭的发笑、饿的饱足、冷的温暖,能够在别人的幸福里,在别人的生活和记忆中看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不断‘扩大自己’。”[2]40她渴望自己当一个护士,“帮助那些不幸的病人,挽这个一把、给那个拿点东西,拿药减轻第三个人的痛苦,用安慰的话驱散第四个人的寂寞”[2]40。圣经中“牺牲是最大的幸福”[2]40,姚太太的品行是对其最好的诠释。《憩园》在第二十八章的对话中,仔细地描述了她为自己不能为抗战胜利做点事的愧疚和痛楚。这些都体现了万昭华深厚的仁慈和博爱精神。她虽是虚构的,却是作者“我”用心所塑造的道德典范,对于现实中的人们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杨家小孩寒儿。他是《憩园》中的关键人物,由于家庭的原因,他过早地经历了悲欢离合和人情冷暖,懂得很多道理,懂得过多的钱会使人造孽,他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文中一开始提到他是一个“会讲话的人”,与小虎相比,他特别有礼貌。他“聪明、好强”,好学上进,“每回考试,都中头二三名”[2]17。当父亲被打时,尽自己的全力捍卫父亲的尊严,用心照顾父亲。他的所作所为值得学习。尤其是在现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时代,对那些生长在富裕家庭的孩子,杨寒儿这一形象有着深刻的榜样作用,对父母的爱和孝敬,对他人的礼貌和谦卑,是青少年一代应有的道德行为。

刘老汉、老文。他们对“憩园”的主人是忠诚的,杨家公馆卖给姚加后,刘老汉依然守着不离开,照顾杨家寒儿,并为他感到自豪,为自己主人的处境而担忧。“憩园”的另一个姚家仆人老文对自己的主人是忠诚的,担心主人的儿子学坏,为自己的主人没有好好管教小虎而气愤,得知小虎被洪水冲走而难过。作者对李老汉和老文的描写并不多,但他忠诚的良好品德被塑造得很深刻。

作者通过正面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突出他们的美德,从不同的角度把道德教育艺术详尽地展示出来。他们是做人的典范、道德的楷模,为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提供学习的榜样,在无形中彰显教育的重要性。

三、财富不“长宜子孙”

巴金曾说:“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的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的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使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2]58

《憩园》这一部作品的教育意义不仅仅揭示了溺爱的家庭教育和做人的道德教育,还提醒世人“不留德行,留财产给子孙,是靠不住的”[2]33。“照壁上四个图案形的土红色篆字‘长宜子孙’嵌在蓝色的圆框子里”[2]10,“长宜子孙”是杨家的祖训,这一祖训使杨家世代恪守老一辈为后代谋取福利和财富陈规,然而其真正的含义却应该是教诲子孙修德行,行善事。“憩园”的前一代主人杨家由一个昌盛的大家族逐渐变为一个衰败的、四分五裂的小家,这一鲜明的事例在教导大家财产时是有限的,钱并不是万能的,短暂的物质富裕并不能长久支撑后代继续富裕地生活下去,倘若子孙对钱财不能善加利用,肆意挥霍,其结局将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2]其实深究细看这部作品,文中的姚家实则是杨家的继续,被溺爱浇灌的小虎实则是杨梦痴的继续,杨家和姚家的最后结局都在证实寒儿的爷爷所说的道理:“不留德行,留财产给子孙,是靠不住的。”[2]33财富并不长宜子孙,这一道理对后世有深刻的警醒意义。

文中两次提到过多的钱会使人造孽。“我又不是没有饭吃,不过不像你有钱罢了。其实多几个造孽的钱又算什么”[2]10。杨寒儿的家境使他更独立、要强和优秀,也使他懂得过多钱并不会给人带来好处。黎先生和姚国栋谈论时“摇摇头,苦笑道:‘我没有做富翁的福气,我也不想造这个孽”[2]57。这两处作者着意进行了描写。作者深知,财富不能长宜子孙,他后期曾说:“人应当靠自己的劳动去生活,把金钱留给子孙让他们过寄生生活,这是最愚蠢的事情,因此封建家庭里培养不出有用的好人来。我自己很幼稚,我懂得的事情极少,但是我蔑视那些靠遗产生活的人,我蔑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2]56

《憩园》还提到其他几个家庭。小虎姑姑家的孩子“从来不乱花钱,书读得也好,人人夸赞”[2]19。另一家就是富寡妇,家族富裕,人丁不旺,两房只生了一个儿子。河水大涨时,其儿子与人打赌。“结果游到半路,水打了两个漩儿,就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2]47。及姚太太娘家的哥哥,小虎姥姥的赵家等这几个家庭的叙述,作者泼墨并不多,只是轻描淡写,却对他们各自的家境和子女的结局都做了说明。这一鲜明的对比,揭示出“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彰显出家庭环境及其教育与影响在青少年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

中国有句古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没有为人父母的设计陷害自己孩子的,很多父母懂得“严是爱,宽是害”,但是真正按其道理教育孩子的却寥寥无几。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父母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尤为重要。如果只是一味地骄纵和溺爱,一味地满足其各种无原则的需要,而不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人格意志的培养,那么最终必将导致孩子不能健康地发展,甚至走入危险境地,重蹈小虎和杨梦痴的覆辙。当今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其家庭教育更重要,现实中的道德滑坡越来越严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憩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理念及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对现实中子女的教育有深刻的警醒意义,其中暗含的哲思值得后人思考和学习。

注释:

①②③王兴慧.家庭教育及影响的形象启示——巴金《憩园》重读[J].鸡西大学学报,2010,(6).感谢王兴慧学者看到了作者对其家庭教育方法的批判,分析的较为透彻,却未提及作者对其家庭教育理念缺失的审视。

参考文献:

[1]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巴金.憩园[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3]巴金.随想录2探索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4]李金旺.郑板桥家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

[5]薛金星.七年级下册(语文版)中学教材全解[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6]巴金.巴金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王兴慧.家庭教育及影响的形象启示——巴金《憩园》重读[J].鸡西大学学报,2010,(6).

[8]谭杰.《憩园》启示意图与情感真实的冲突[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9]刘世楚.《憩园》人物谈[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10]刘素.从巴金《憩园》看家庭教育[J].文学评论,2010(05).

[11]周效凰.“长宜子孙”之两点感悟——再读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J].作家杂志,2008(02).

作者:姜秀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汉字与汉语关系研究论文下一篇:信息化发展石油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