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课堂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2-09-11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通过总结经验和多方面的探索,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整体实验, 通过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不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 还让我的教学过程更加得心应手。

1 激趣引题, 导入重点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 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一阶段可直接作为新课导入, 也可以设计在新课导入和进入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过渡, 但它决不等同于导入过程, 而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 因为它直接牵动着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如果教师通过导课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 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例如:在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 可以设计非常有趣的实验: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热水中, 水会沸腾起来, 为什么?同学们带着一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评价一下, 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这一阶段, 从教育教学目标上, 否定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 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 把教学的基点定位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从教学内容上讲, 老师创设的情景和显现的内容, 必须和教学的重点内容相关联, 但最好不要是结论性的答案, 而是基本结论的一定范围内, 留有空间, 以便充分发展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结构上讲, 这一阶段以学生观察、联想活动为主, 教师通过媒体显示或实物显现, 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2 巧妙设疑, 培养思维

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 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扩大思维广度, 提高思维层次, 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如何思考,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希腊教育学家亚里斯多德讲过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与疑问开始”。日本的课堂提问研究者把提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徒劳的提问”;另一类是“重要的提问”, 而区别两者的重要标志, 就是看提问是否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设疑要有中心, 要突出重点为;要有启发性和激励性;要有直观性和灵活性;设问还要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 教师可以先演示Al (OH) 3分别和HCl、Na OH反应的实验, 然后设疑:为什么Al (OH) 3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呢?Al (OH) 3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在得到激发, 并促进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

“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在日本, 一个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 而是开放式的。这已成为教育家集中研究的问题, 他们认为:“这是未来不断开发新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 传授知识仅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轴心, 在教学结构上,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 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 又可以表现为学生之间的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这一过程是启发式教学的灵魂, 教师要尽可能地有意制造认知过程中的障碍, 如提正反两方面的立论, 故意误导等, 从而使学生在迂回曲折、历经坎坷的多向思维之后, 获得知识。在教学技艺上, 教师要鼓励持各种不同观点的学生, 尊重错误观点的学生, 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

3 释疑导拨, 精心备课

通过精要、生动的讲解,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接近知识结构。但同时要使学生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捕捉学生学习的障碍和思维的灵感方面, 并及时开导点拨。而不能一味地以自我意识去教导, 而要以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 让学生沿着思维的阶梯, 确保学生能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 自觉地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 培养他们的能力。

在这一教学阶段, 教师处于主导角色的位置。因此, 教师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上。所以, 教师必须转变备课只熟悉教参和教材的呆板模式上, 上课时“照本宣科”的轻备课, 重授课的教学思路, 确立重备课, 活课堂的教学思路。而且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 因此, 上课前应广泛收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资料与教材相结合, 设定课堂中使用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 并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扎实、科学、全面的备课, 将会使课堂教学厚积薄发, 游刃有余。

4 重视实验, 鼓励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应改变以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化学实验, 对学生都极具诱惑力, 充分利用实验,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极有价值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既要重视技能训练同时还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应将书本中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 培养他们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要注意:实验时,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 当前的药品仪器制定方案, 讨论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 知识基础, 安排好层次与难度, 整体设计不仅要做到有趣、恰当, 还要安全。同时实验探究要合理科学, 问题讨论要有中心、有层次, 要有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 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又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 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 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 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 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 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 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创新, 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 它使整个教学活动呈现出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线, 以教师主导为辅线的动态模式, 让课堂充满生机, 使师生双方处于平等、民主、宽容的“伙伴”关系之中, 真正摆正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摘要:在化学课堂上采用激趣引题, 导入重点;巧妙设疑, 培养思维;释疑导拨, 精心备课;重视实验, 鼓励创新等启发式教学模式就可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 让教学过程更加得心应手。

关键词:化学教学,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英语阅读精读与泛读的关系下一篇:对于城市燃气安全问题的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