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2022-04-21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管理创新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是企业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传统的创新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创新的需要,而TRIZ理论改变了传统管理方式的缺点,使创新活动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篇1:

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战略及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 作为高新技术最活跃的一部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各界关注。本文从分析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现状出发,以调查问卷为依据,研究并归纳了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萌芽期、成长期、稳定期和蜕变期所采取发展战略及创新模式,以建立用人、创新激励和政府联系三个机制为依托,为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 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模式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30.029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速发展小微企业的政策,其中以科技型小微企业尤为突出。该系列政策包括了为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创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引进及激励政策。2013年6月29-30日,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与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在南京成功举办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论坛”,论坛以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困境及对策为例,围绕其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科学技术最为活跃的群体,对促进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和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江苏这个经济大省研究其发展战略及创新模式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1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界定

2011年,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三类,并从人员、营业收入、资产规模等方面,分别给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划分标准。本文认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由科技人员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创新、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和技术开发为主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但是规模较小、人数较少、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或初期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

科技型小微企业和传统的大型或中型企业有很大不同,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普遍较短,生长周期较长,较大部分比例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一直挣扎在生命周期的萌芽期,无法突破进入成长期甚至成熟期,也有部分属于昙花一现,好不容易进入了成长期后直接跌入衰退期。

2 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0月,江苏省共有科技型小微企业2551家,有约2/3的企业分布在南京、苏州、无锡和常州这四个经济大市之中,其中南京816家、苏州421家、无锡410家和常州264家。课题研究小组从中选取了849家企业作为调研对象,这些采样对象均按照所在城市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比例进行抽取,涉及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化、机电一体化等行业,截至2015年3月,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3份(南京23份,苏州17份,无锡31份,常州7份,其他城市15份)。课题组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深入分析,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呈现出以下特征:

2.1 受社会和政府重视度不够

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GDP居我国第二,在经济上重乡镇企业、轻T业以及外向型服务业等。无论是社会还是政府,对于科技型企业的关注度还是远远不够,更不要说科技型小微企业了。在回收的问卷中,85家企业都表示政府的关注度不够,企业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政府很难给予帮助。有3家从事企业信息化行业的企业表示政府在进行招标时直接将他们拒之门外,连最基本的招标资格都没有;有13家企业表示政府对其办公场地租金及水电费用不但没有减免,还硬性摊派了其他费用;有25家企业表示在与部分政府人员接触中对方都不清楚科技型小微企业到底是做什么的、靠什么盈利,甚至还有人认为是皮包公司。科技型小微企业得不到重视,得不到社会认可,缺乏特定的服务机构与设施为其提供服务,从而导致了这些小微企业与政府联系得更少,造成了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发展难上加难。

2.2 领头人和人才短缺

与一般的企业相比,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领头人往往就是企业的灵魂,更为重要。江苏省高校主要分布在南京,其中著名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就坐落在南京。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93家企业的总经理年龄段分别在20~29岁51人,30~39岁34人,40~49岁7人,50岁以上1人;本科以上学历占了100%,其中硕士41人,占了约44%,博士9人,占了约10%;南京高校毕业的有63人(其中包括了第一学历或最高学历任何一个在南京高校就读),占了约68%,该63人中有54人留在了南京、苏州、无锡和常州这四个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会城市或苏南地区城市创立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而其他城市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与高校的匮乏等因素,科技型小微企业因缺乏带头人而创办能力相对较弱。而相对于大中型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薪酬福利、办公与研发条件,发展远景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足,科技型小微企业不仅很难吸引人才,人才流失现象更为严重。

2.3 资金短缺融资难

科技型小微企业由于其规模小、资产少、员工少、市场竞争力不强和风险性大,资金问题往往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融资往往是其遇到最大的困难之一,主要由于企业缺乏实质的抵押物。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仅有36家企业选择通过银行融资,46家企业选择通过民间融资,11家选择通过小额贷款公司。从中不难看出,江苏省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很难直接从银行融资,而民间融资和小额贷款融资涉及的资金数额往往不大,利息又偏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规模发展。

3 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战略及创新模式研究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的特征,结合江苏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也为了使调查问卷中被调查对象的特征更加鲜明生动,本文将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发展战略及创新模式分析:萌芽期、成长期、稳定期和蜕变期。

3.1 萌芽期

本文中萌芽期是指科技创业人员通过产业创业来实现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变的阶段,也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形成的阶段。问卷涉及的93家企业中,有51家企业认为自己处于萌芽期。这一阶段被调查者大都认为当前首要任务是解决如何将研究成果从理论方法和实验室转向实际生产的问题。

该阶段的发展战略及创新模式归纳后有以下几点:

①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②在技术水平上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

③新产品技术必须与江苏的潜在市场融合;

④依靠相关政府部门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发展初期必须在技术上有先进性能的产品或服务,由于企业在这个时期往往是未能体现其特点,处于该阶段的51家企业都表示资金上面很匮乏,那么企业可以选择有政府支持的项目,例如:国家或江苏省专项资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专项引导资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科技服务平台专项引导资金、苏北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引导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等),从资金项目着手逐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由于企业刚成立,社会和市场对其也不熟悉,那么江苏省政府和各地方政府也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3.2 成长期

本文中成长期是指科技型小微企业经过艰苦的创业,实现了科研成果产业化后,成为了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开始进入了成长发展的阶段。问卷涉及的93家企业中,有24家认为其处于成长期,这一阶段的企业认为该阶段首要任务是如何解决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该阶段的发展战略及创新模式归纳后有以下几点:

①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

②建立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

③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④培育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

由此可以看出,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成长期阶段应该是建立企业的技术支撑体系的阶段,在江苏这个经济发展迅猛的省份中,个别的单一的创新无法支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竞争所需要的新技术,所以科技型小微企业必须建立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由于有了一定的规模和产量,成长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进行融资,同时可以通过关注江苏省科技厅、省中小企业局、当地的科技局,积极寻找合适的项目或扶持政策。在这一阶段,企业更要关注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企业管理制度,注重科技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配置,注重员工年龄、能级的搭配以及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搭配。

3.3 稳定期

本文中稳定期是指经过一定时间的成长和扩张,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产品趋于稳定,产品销售额较为丰厚,市场竞争的焦点转为价格、质量和服务的竞争。问卷涉及的93家企业中,有14家认为其处于稳定期,这一阶段的企业认为该阶段首要任务是企业的创新活动,伴随着研发资金的投入多少与风险性之间的协调问题。

该阶段的发展战略及创新模式归纳后有以下几点:

①坚持创新发展战略;

②营销渠道的完善;

③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④企业网络组织构架的搭建。

由此可以看出,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稳定期阶段应加大企业“科技链”的创新力度,须着手研究新技术、开发新品牌,在此基础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企业的经营渠道,转向价格、质量、品牌和服务的竞争。与此同时,科技型小微企业应构建集企业、高校、政府和科研机构为一体的网络系统,网络组织不仅可以发挥科技型小微企业机制灵活、分工协作等优势,组织内部还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创新互动等机制,从而能够克服科技型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少、人员匮乏造成的种种不足。

3.4 蜕变期

本文中蜕变期是指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稳定期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使企业保持良好稳定的发展态势,那么就能进入蜕变期,否则进入衰退期。问卷涉及的93家企业中,有4家认为其处于蜕变期。这一阶段的蜕变不仅表现在规模由小微型向大中型蜕变,包括企业的技术水平、运行模式、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甚至包括领头人和员工经营管理理念等的转变,而这一阶段的企业认为如何使变革顺畅是该阶段的重点。

该阶段的发展战略及创新模式归纳后有以下几点:

①多元化经营;

②产业升级;

③寻求政府引导。

由此可以看出,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进入了蜕变期后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由于自身管理水平的局限性,在起步和发展阶段所拥有的竞争力在科技型大中型企业面前几乎毫无优势可言,企业需采用多元化经营才能在市场上继续发展。因此科技型小微企业需要正确地把握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关系,千万不可为了多元化而丢掉了看家本领,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关注利基市场、细分市场中的支流业务或消费者在主流需求得到满足后而衍生出来的需求。与此同时,科技型小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发展和竞争战略,比如市场进攻战略,即集中力量向某些细分市场进攻,以确定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同时也可选择市场追随者战略,即通过学习科技型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模仿和学习它们的产品和销售策略,逐步使自身各方面得到提高。最后科技型小微企业应积极寻求政府的引导,通过政府在政策、人才、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各类信息等方面的扶持,使得企业在瓶颈阶段能够凤凰涅槃,得到重生。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策划上市。

4 完善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战略与创新模式的依托

回顾本次调查问卷。93所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分属在四个不同阶段都有着各自的发展战略和创新模式,由于先天条件的种种不足,上述企业在很多方面仍处于观望状态,要完善并因地制宜调整江苏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创新模式,仍需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与改进。

4.1 建立科学用人机制

科技型小微企业专业性技术人员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发展,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摒弃裙带关系,建立完整科学的晋升机制,对于有能力的员T都可以获得晋升,可以成为企业的骨干甚至股东。同时建立灵活的团队构架,在此基础上实现团队内部的知识结构互补、资源共享。

4.2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科技型小微企业要制定科技创新的奖励政策,对于企业内部任何承担政府项目、专利申请、发明等都要根据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奖励,尤其是承担国际级或省级项目,或者国家级或省级奖的员工或团队。同时对于在技术革新,节能减耗等方面有着共享的员工或团队也要给予奖励,包括物质与精神奖励。激励的是否到位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3 建立政府联系机制

政府应关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对于其赖以生存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对于刚刚起步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应尽可能地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帮助,尽可能做到将各类优惠政策落实到辖内每个科技型小微企业,同时强化政府自身的依法行政的理念,使企业在维权时有法可依。

5 结论

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是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化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唯有靠科技的创新才能提升综合国力。在数量庞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中,江苏省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数量优势,关于发展战略和创新模式不仅是当前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研究的热点,更是我国众多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关键。本文从有效的93份调查问卷着手,研究与分析这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创新模式,可以为江苏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从而使江苏省科技型小微企业有效运行,发展战略有效开展,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王征

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篇2:

基于TRIZ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摘 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管理创新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是企业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传统的创新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创新的需要,而TRIZ理论改变了传统管理方式的缺点,使创新活动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在对小微企业创新管理方法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运用TRIZ理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力求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TRIZ;小微企业;管理创新

一、TRIZ概述

TRIZ意思是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该理论客观地揭示出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与原理,其核心对准系统中的内在矛盾,并设法来解决矛盾。TRIZ理论从不采取折衷的做法,并且以技术的发展与演变规律作为整个设计与开发的基础。实践证明TRIZ理论可以加快发明创造的进程并能够得到高质量的设计。目前,TRIZ理论也经常被用在管理领域。特别在小微企业当中,企业的管理资源相对有限,要想提高管理效率,迅速发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就必须要有管理理论的创新。但TRIZ理论用于管理还属于尝试阶段,学术界对之方面的关注也不多,导致理论指导不够。但通过对该理论的子理论的研究,发现它可以对小微企业的管理创新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思路的创新,内部结构的优化以及开发企业的潜力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小微企业创新管理方法的不足

在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头脑风暴法、试错法、综合管理法等方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企业的现代化程度加深,这些传统方法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點:

1.对个人素质要求比较高。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中,管理者一般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管理。比如头脑风暴法、5W2H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是依靠管理者的知识储备与经验积累,并没有形成什么管理理论可以推广,这对管理方法的普及造成的困难很大。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对管理者个人素质的要求特别高,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与经验,他们独特的管理方法一般无法移植到其他管理的身上。这样一些经验不足的人员就很难在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进程带来了阻碍。

2.传统的管理方法过于形式化。传统的管理方法主要依赖于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受管理者主观的影响就不可避免,在实际的运用中,受到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的影响比较大,而管理者的素质是其多年的积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别人想学习的难度就非常大。在管理实际中,学习者一般只能在形式进行模仿,而不能学到其中的真谛,这就容易呈现出形式化的弱点。

3.传统的管理方法形成过程时间长、成本高。传统的管理方法一般都是长期的尝试与积累才最终形成的,使不当容易给企业造成各类损失,有时候还不能取得成功。以传统的试错方法为例,往往需要多次尝试后才能取得成功,这个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其中付出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估量。传统方法基本都要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成型,在使过程中也很难被管理者掌握,有时候甚至出现走样的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三、TRIZ理论运用于小微企业管理的创新

有研究表明,运用TRIZ理论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可以使企业的专利数理增加一倍,并且能够使成果的质量得到巨大的提升,能够使新产品韧带占领市场,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利用好TRIZ理论对企业产品的研发到销售的全过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在该理论指导下企业能够体现出更多的优越性。

1.竞争方面的创新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一般都采取借鉴、模仿的方式,这样一来就很难在市场中取得竞争的优势。而在TRIZ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管理更具科学化,不再去机械地模仿其它企业的做法,而是把精力集中于更高水平、更复杂的任务上,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从研发到销售这个过程都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TRIZ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企业创新中浪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企业管理创新的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2.管理方面的创新

与传统的管理理论不同,TRIZ理论不仅仅可以为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提供帮助,而且可以让经验不足的管理者能够迅速根据理论的原理摸索出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样就使普通的管理者一样能够进行创新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专业间的相融性加强,企业可以通过TRIZ理论中所包含的技巧与工具,使管理中的问题迅速得以解决,并能够根据现在的形势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其中的每个步骤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避免了管理中主观性的局限。通过理论中的矛盾矩形分析和40条创新原则,创新人员可以迅速找出创新活动的关键所在,并找出突出关键因素的方法,妈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创新的质量。

3.培训方面的创新

与传统的创新管理方法相比,TRIZ理论看上去一个庞杂的理念体系,似乎不容易掌握。但在实际的学习中,人们会感觉到这个理论非常容易上手,专家已经给管理者提供了现成的方案,这些方案都是经过多次试验后证明有成效的理论。有学校已经通过实验证明,通过一到两天的培训,大多数学员就可以掌握TRIZ理论的大部分内容,并能够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这样企业就可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者,使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因此,运用TRIZ理念可以使企业的创新速度得到迅速地提升,并能够为创新活动提供大量的理论支撑,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参考文献:

[1]朱晓丹.基于知识创新的TRIZ理论[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1).

[2]吴永志,曹俊强,李乃川,国思茗.TRIZ技术创新方法在企业中推广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2(1).

[3]唐静.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J].现代经济信息.2012(3).

作者:王斐

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篇3:

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影响因素调研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其融资需求不断增加,本文在我国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地调研,了解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影响融资需求的不同因素,进而在问卷调研数据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加以深入分析。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本文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府政策三个层面为其未来发展与融资决策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因子分析

2011年,国家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国各省市、地区所提出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方案的基础上,选定包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武汉市在内的16个地区为首批试点地区。武汉市政府在推进该专项工作的过程中,陆续出台了《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试点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武汉市科技型企业保证保险贷款业务操作办法》《武汉市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操作办法》等相关鼓励政策。在结合武汉市自贸区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武汉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融资瓶颈的存在、生存环境的差异、社会服务体系的不健全等多方面问题,导致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滞后,从而阻碍了武汉市科技产业体系的升级改造,制约了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本文以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调研对象,基于所得数据运用实证方法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 武汉市自貿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现状

(一)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截至2018年12月,已有逾1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落户武汉市自贸区,由6个地税局进行监督管理。随着武汉市自贸区的不断建设发展,企业数量仍在不断攀升。根据武汉市自贸区地税局和工商局对2017年自贸区科技型企业年度销售收入和行业分布信息的统计结果可知,从企业年度销售收入情况来看,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态势较为均衡,且以小规模企业为主体。另外,目前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差距不大,各个行业均有部分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分布最集中的属于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三个行业。据武汉市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武汉市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3243件,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8444件,其中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比例达17.3%,授权比例达18.7%。由于武汉市自贸区刚刚起步,并且还在不断扩张阶段,以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武汉市自贸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将逐步成为武汉市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中坚力量,而自贸区也将成长为体现武汉市科技创新水平的标志地域。

(二)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融资渠道狭窄

武汉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最主要的两种融资渠道是外源性融资和内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主要是企业留存收益、企业创始人个人财产投入以及企业员工集资等,而外源性融资则是外界资金以直接或间接等一切企业能获得资金的方式流入企业。由于内源性融资成本较低,所以很多处于初创期以及成长期的武汉市自贸区科技中小企业的内源性融资比重更高。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时仍需投入大量资金,因此外源性融资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仍属于高风险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死亡率很高,扩张外源性融资总量与渠道比较困难。

2.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武汉市自贸区现在还处于搭建框架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优惠还未释放,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尚未完善。目前自贸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暂时只能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以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当前对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扶持力度仍显不够。

3. 积极探索融资新模式

目前武汉市自贸区挂牌刚满两年,根据自贸区的建设目标,未来将逐步推进实施科技金融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等4类措施共50项事项。具体措施有支持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金融新业态;开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和专利保险,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建设光谷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打造光谷“资本网店”,促进投融资信息对接;发布“光谷科技金融指数”,提升光谷科技金融影响力等等。这些举措的规划与逐步实施正是武汉市自贸区的独特优势所在,它能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探索融资新模式,减缓其融资压力。

二、调研设计与基本情况分析

(一)问卷设计

本文调查问卷的标题为“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调查对象锁定为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查问卷的内容分为企业发展现状、企业经营状况、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企业对融资机构的态度与看法共四个板块,以便受访者迅速知道问卷题目的调研目的。问卷所设计的问题简明扼要,能让受访者迅速理解问卷调研的内容,避免了因不清楚问卷题目而产生排斥或拒答的现象。

(二)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实地采访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较小成本约束条件下能够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群体,符合本文的调研目的。在本次调研中,目标问卷发放量300份,实际发放问卷297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68份,有效率大于90%,在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选择上没有严格要求,这使得本文的调查数据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次调研实地走访了32家企业,通过自贸区地税局的企业群线上发放问卷265份。

(三)调研结果

1. 企业发展现状

(1)企业的发展阶段情况

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处在成熟期发展阶段的占比为13%,处在创业期阶段的占比为38%,处于成长期发展阶段的占比接近一半,这说明目前发展阶段处于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偏少,大多数企业仍处在创业期以及成长期。创业期以及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自身资金短缺的问题,存在着较强的潜在融资需求。

(2)目前企业资金状况

目前武汉市自贸区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资金宽裕的企业数量不足10%,通过走访发现,资金紧张的企业基本上集中在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企业,而即使是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也有少部分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

(3)企业近三年融资情况

武汉市自贸区92%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近三年都有过融资经历,这说明融资已成为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通过数据对比可知,近三年没有过融资经历的企业都集中在成熟期发展阶段,这说明处于创业期以及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更大的融资需求。

2. 企业经营状况

(1)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比例

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比例在51%~75%之间的有四成以上,26%~50%之间的有三成以上,76%~100%之间的企业数量近两成,而技术研发投入比例在25%以下的企业仅占8%。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的融资所得主要用于技术研发。

(2)企业的管理成本比例

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管理成本比例在26%~50%左右的最多,企业数量接近一半,其次是51%~75%、0~25%之间的各接近三成,51%~75%区间的企业数量居多。从数据可知,管理成本比例在25%以上的企業数量达到78%,这说明除技术投入以外,企业的管理成本也占据了相当一部分企业资金。

(3)企业年度销售回款率

近五成的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年度销售回款率处在51%~75%之间,能达到年度销售回款率在76%~100%之间的有四成,通过实地走访发现,企业的融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销售回款的不及时,这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回款率的较大差异导致的,回款率越低就代表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差,由此可见,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提高销售回款率,从而缓解融资压力。

(4)企业年度资产负债率

七成左右的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在25%以下,近三成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在25%~50%区间,而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上的企业仅有2%,这说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可抵押资产少的情况。

3. 企业融资渠道选择

据调研数据显示,58%的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了银行贷款,32%的企业选择了私人借贷,其他融资渠道占比极低。这说明科技型中小企的融资渠道选择比较保守,对现在新兴的融资方式缺乏了解,其融资渠道选择过于依赖银行贷款等传统金融方式。

4. 企业对融资机构的态度与看法

(1)企业对目前银行贷款利率的看法

据调研数据显示,39%的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认为目前银行贷款利率虽然较高,但可承受,而37%的企业则认为目前银行贷款利率贷款利率明显偏高,很难承受,只有约两成的企业认为水平适宜,可以承受。而通过数据对比发现,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大小、不同行业门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利率的承受能力不同。因此,虽然七成多的企业都认为银行贷款利率偏高,但承受结果有较大差异。

(2)企业能够接受的贷款利率范围

据调研数据显示,八成的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接受的贷款利率范围在5.1% ~ 10%之间,12%的企业能接受贷款利率范围在10.1% ~15%之间,由此可见企业能接受的贷款利率临界值在15%左右。

(3)企业最看重融资机构的优势

企业普遍看重融资机构的利率、资金到位及时性、抵押担保要求、手续简化程度四个优势。调研数据表明,将近七成的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最看重融资机构的利率,20%的企业最看资金划拨的速度。

(4)企业贷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据调研数据显示,贷款利率和费用高,无法承受、手续繁琐、资金到位不及时是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最为普遍的困难,有四成以上的企业选择了这三点,其中选择资金到位不及时的企业最多,为47%。另外银行贷款额度不足、抵押不足、找不到担保人也是企业贷款过程中较为普遍遇到的困难,分别占21%、27%、13%。

三、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模型的实证分析

为了进一步深挖数据,以分析影响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准确因素,本文基于问卷描述性分析结果,建立包括企业发展阶段、资产负债率、销售回款率、资金流动率、技术研发投入比例、企业管理成本比例、政府政策法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行业背景、融资渠道、贷款利率、金融服务便捷性共12个影响因素在内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模型。

(一)建立探索性因子分析模型

为了尽可能保留原来的数据信息,在诸多变量中选出典型性因子,为减少变量的个数,达到降维目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联系比较密切的变量归为一个因子,最后得到的少数几个潜在因子能反映大部分的原始信息。

本文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结合采访手记的内容,确定了12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影响因素的解释变量,这使得分析的复杂性有所增加,为了简明扼要地分析观察指标,我们对12个变量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应表达式如下:

其中,代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总评估,为12个公共因子,也是12个自变量,代表因子载荷,則是特殊因子(包括随机误差)。

  • 因子分析描述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贷款利率”、“资产负债率”、“技术研发投入”均值较低,均在6.0以下,而其他变量的均值均在6.0-8.0之间波动,且较高。“企业发展阶段”、“企业行业背景”标准差分别为1.342、1.263,相对较大,其余指标的标准差均在0.2到0.5之间浮动,由此可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小。

  • 效度分析

在正式进入因子分析前,本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将最后的统计结果输入SPSS系统。首先需要对其做出效度分析,即有效性分析,从而判断原有变量是否适合用于因子分析。

选择进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Meyer-Olkin)和KMO检验(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KMO的统计量取[0,1]之间的值,变量间存在越强的相关性,则KMO的值越接近于1,其原有变量越符合做因子分析的条件;变量间存在越弱的相关性,则KMO的值越接近于0,意味着其原有变量越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KMO的取值是0.682,大于0.5,较为接近1,说明数据结果能进行因子分析,只是其质量还有待加强。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值是262.086,其自由度为66,且sig值是0.000,说明显著性概率小于0.01,即结果显著,从而也证明了数据之间相互联系,有共性影响,符合做因子分析的条件。

3.信度分析

数据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信度系数进行检验,本文对调查问卷以及采访手记的统计数据进行α信度检验,从而通过信度检验结果进一步判断数据是否可靠。分析结果见表3。

据表3显示,观察到信度系数是0.732,接近于1,说明所有指标的信度结果较好,数据较为可靠,因此可以正式对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因子分析。

(二)因子分析过程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联系比较紧密的因子进行归类,从而可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计算。由于未旋转的成分或因子的因子载荷量误差比较大,为了提高因子载荷效果,本文采用最大方差法(varimax)对成分或因子进行旋转。

因子的数目没有精确的定量方法,但是根据表4和表5,可以清楚地看到通过主成分分析,最后产生了3个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主因子,有73.071%的载荷被这三个主因子所解释。可以看作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12个指标,线性组合了上述的三个提取的主因子。

而从表6可以看到所有指标在三个提取的主因子上的载荷。未旋转的成分矩阵显示出了未旋转成分或因子中的每个变量的因子负载量。每行表示作为3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的系数(比例)的独立变量。

  • 建立相关因子

从图2旋转空间中的成分图可以观察到,主因子一包含有5个变量,分别是“资产负债率”、“销售回款率”、“资金流动率”、“技术研发投入比例”和“企业管理成本比例”。根据5个因子的共性联系,可以将第一个主因子命名为“企业生产经营因子”。主因子二包含有3个变量,分别是“政府政策法规”、“市场竞争压力”和“企业行业背景”,根据3个因子的共性联系,可以将第二个主因子命名为“企业外在环境因子”。主因子三包含有4个变量,分别是“企业发展阶段”、“融资渠道”、“贷款利率”和“金融服务便捷性”,根据4个因子的共性联系,可以将第三个主因子命名为“企业融资决策因子”。

对三个提取的主因子再次进行信度分析,从而判断结果是否可靠。从表7可以看到企业生产经营因子、企业外在环境因子、企业融资决策因子的信度系数都在0.5之上,这说明三个主因子内部相容性较好,主成分分析结果可靠。

通过表8中因子及题项得分情况可以观察到,企业融资决策因子、企业外在环境因子、企业生产经营因子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且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越差,企业融资需求越大;企业外在环境越恶劣,企业融资需求越大;企业融资决策越困难,企业融资需求越大。而在三个提取的主因子中,企业生产经营因子贡献值最高。由最后的因子得分结果可以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企业生产经营因子、企业融资决策因子这两项的要求最高。本文认为,这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制于自身内在条件的约束以及融资决策是否顺利开展,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处于升级和转型阶段,故其融资需求对企业生产经营因子和企业融资决策因子较高。

(四)实证研究结论

由于指标较多,本文把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影响情况的12个解释变量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三个主因子,分别是“企业生产经营因子”、“企业外在环境因子”、“企业融资决策因子”。这说明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因素主要是这三个因子,且从碎石图等图表中可以观察到12个解释变量的特征值表现,其距离相差不远,即12个解释变量指标都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产生一定影响。再由上述分析可知,在这三个因子中,“企业生产经营因子”的分值最高,平均分值为4.34816,表明这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也就是说即便科技型中小企业外在环境较好、融资决策较便利,但其融资需求仍然对相应的企业生产经营要求较高。这也说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一般性融资需求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实际的调研走访过程中,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是技术研发投入比例和销售回款率,这两者相应地在得分中也显示最高,分值分别为4.7896、4.8926。

其次是“企业融资决策因子”,平均分值为4.1984,说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受企业融资决策的困难程度较大影响。该因子包含企业发展阶段、融资渠道、贷款利率、金融服务便捷性4个题项,其中企业发展阶段的得分最高,分值达到了4.6728。这说明企业处在创业期、成长期还是成熟期对其融资决策影响最大,从而相较另外三个题项,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再次是“企业外在环境因子”,分值为3.9373,其所包含的3个题项中市场竞争压力得分最高,分值为4.1432,说明市场竞争压力对企业外在环境的影响最大,市场竞争压力越大,企业的融资需求越迫切。另两个题项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外在环境,这说明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能缓解企业融资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融资需求。

综上,探索性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解释了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为本文提出解决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支撑作用。

四、提升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自身层面

1.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企业成长与收益回报都是以其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知识产权为支撑。从调研数据来看,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首先,当前自贸区内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层级较为扁平化,这使得企业内部信息流动速度很快,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但主要领导层要么是技术人员出身欠缺管理能力,要么是以管理能力见长而对技术理解不足,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缺乏全面考量,优化管理层人员结构势在必行;其次,企业应在可获取融资的支持下,将资金经费尽可能向研发部门投入,丰富研发方向,增强研发人员实力,以使其能不断跟进全行业技术创新的前沿水平。

2.加强人力支撑体系建设

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打造企业专属的人才发展平台,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高科技人才短缺、尖端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的問题。企业应通过提升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员工激励制度、落实员工知识技能的培训、建立标准化的绩效考核流程等举措,从而倾力加强人力支撑体系的建设。该体系的建设能减少企业对外部人才和技术引进的投入,从而有助于减少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减轻融资瓶颈。

3.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是衡量企业发展风险的重要因素,优化企业管理制度结构在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有利于吸引外部投资,助力企业发展。而优化企业管理制度结构的本质就是实现产权制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目前在武汉市自贸区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制度受困于传统僵化的家族式理念,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而形成了种种获取融资的障碍。这些企业应着力推动管理制度不断向现代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型,逐渐将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由家族成员转向职业经理人团队。通过构建完整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以股东会、董事会与监事会形成相互制约的分权架构,以此提升企业经营事项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科学管理制度,就能大大提高内部资金运转效率,节省部分管理成本,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

4.加强企业品牌建设

目前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数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这两个阶段是企业打造自身品牌的黄金时期,品牌的成功塑造有利于企业在社会上建立良好的美誉度,增强与周边上下游供应商之间的互信程度。通过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企业自身与产业链中的各供应商可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在产业联盟中,企业的销售回款率会有效提高,资金回笼能力增强,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大大提升,并且在产业联盟规模化的发展中,企业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实力会稳步上升,市场竞争压力得到缓解。

(二)金融机构层面

基于本调研所发现的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应着力创新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模式与途径,近年来“投贷联动”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在国内不同地区的试点工作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武汉市应在所出台《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试点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意见》的基础上,深化与强化构建银行机构与科技产业园区结合的投贷联动体系,鼓励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汉口银行等试点银行在该项业务上的创新尝试。

1.模式设计

基于武汉市自贸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我国《商业银行法》相关规定,本文建议“投贷联动”模式的最优设计方案为,自贸区内各科技园区以建立科技发展基金为纽带,先从银行机构获得政策贷款,而后在对园区内优质企业予以遴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股权投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银行对项目申报企业的内部与外部情况、财务数据做全面深入的调查,所遴选出的企业作为平台发展基金的支持对象。在构建园区平台发展基金的形式上,建议以科技产业园为发起人建立有限合伙制度。此外,科技发展基金还可以武汉市政府作为另一主要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府资金,并将其与社会资本聚拢起来。这一模式能有效地将政府资金、银行贷款、园区平台与社会资本联动起来,聚力为一体。同时,在科技基金的运作过程中,园区平台还可请求政府下属企业为其提供担保增信功能。

2.产品设计

银行机构需要结合目标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充分组织行内相关业务部门,为企业量身打造定制化金融产品,以涵盖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常来说,科技型企业会在初创期、成长期和稳定期的不同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为了更好地服务与企业的融资活动,银行需要视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而设计更加合理与有针对性的融资产品。

企业初创期中融资需求相对较大,在经营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例如产品生产、广告营销、市场开拓等等。在该阶段中银行可采用分期投资的方式注入投贷联动资金。

成长期中企业已初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相当一部分该阶段企业已表现出一定的盈利能力,但同时这一阶段中企业融资需求通常会进一步增加。该阶段中,产业园区与银行应紧抓机遇,筛选优质潜力企业,加大资金注入力度,以期获取丰厚盈利。

稳定期中企业已在市场和行业中具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经营活动已能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下,企业资产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强,在这一阶段中,无论是园区投贷联动项目,还是私募与风投资本都已渐渐退出。

(三)政府层面

1.加大税收政策优惠力度

在上述分析的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目前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所能享受的优惠政策远少于稳定期企业。基于政府的角度来看,现行所得税政策规定下,纵使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发展,但其盈利能力还未凸显,税额贡献比例也并不高。因此,对于前两个发展阶段中的中小企业,武汉市政府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大以免收或减收为代表的税收政策优惠力度。对于稳定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更侧重关注优化调整其税收结构,进而为企业经营与发展带来更强的激励效应。例如,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拥有技术能力的研发人员,企业往往会通过对其提供科研成果分红加以激励,可考虑将分红收入的部分予以更优惠的个人所得税。

2.提升税收政策精准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处于具有极为鲜明行业特征的行业领域,近年来整个产业的发展受到高度关注与大力扶持,武汉市相关部门应针对此类企业制定个性化的税收政策,政策内容应能将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形成明确分类,避免“政策借用”對企业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相关部门应保证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能“常用常新”,确保政策连续性,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安心发展。

3.增加税收优惠税种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来推动发展,企业无形资产占比较高,其能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上所得裨益不大。在现行税制规定下,企业所得税是一种直接性税种,通常是企业经营出现获利之后而计收。武汉市政府应考虑为间接性税种提供更多优惠措施,特别在企业经营活动发生应税行为后计收的增值税,目前的增值税政策是凭发票抵扣制度,智力投入一般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可允许企业的智力投入按一定比例扣除,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参考文献:

[1] 岳宇君,胡汉辉.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及博弈分析[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4):105-116.

[2] 张英杰.科技型中小企业互联网众筹融资现状及对策——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7,(1):82-87.

[3] 陈燕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7.

[4] 孔海文.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17,(2):136-137.

[5] 李莉,吕晨,高洪利.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5,(12):99-105.

[6] 刘霞,严莉萍,姚勇,余建国,吴田.湖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问题和发展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5,(20):33-34.

[7] 徐滇庆.后危机时代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之本[J].会计之友,2014,(8):56-57.

[8] 董彦玲.基于财务视角的小微企业面临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0):23-25.

[9] 朱未萍,许伟.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2013,(11):11-12.

[10] 曹凤崎.国内创新型小微企业研究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38-40.

作者:刘畅 蔡佩瑶 邢黎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低年级语文美育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专业化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