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治理监督管理论文提纲

2022-09-01

论文题目:国有企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控股上市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摘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混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囿于国企集团总部具有“利益调整难度大”和“改革复杂程度高”的特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仍然主要集中在二三级子公司层面和项目层面,存在比较突出的“混下不混上”纵向结构失衡问题,推动混改层级向集团公司扩围将是未来深化国企混改的重要方向。目前,大部分文献以国有上市公司为混改主体进行研究,较少关注国企集团这一重要混改主体。但是,我国国企大多以企业集团形式存在和运营,分层推进也是国企混改政策实施的重要路径,国企集团层面的混改不容忽视。因此,对集团公司混改经济后果的量化研究既为进一步推进国企多层混改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是对当前以上市公司为混改主体相关研究的重要拓展和补充,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在企业集团中,子公司经营绩效受到集团的重要影响。一方面集团通过内部市场对集团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助于降低子公司的融资约束,增强其负债能力,降低预防需求动机的现金持有,内部资本市场与关联担保等也将产生风险分担作用;另一方面,集团公司为了实现集团整体经营目标,降低子公司的委托代理成本,会采取一定的管控措施限制子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但过度集权的集团管控模式也限制了子公司的经营自主性和能动性。集团公司治理机制决定了企业集团如何分配资源和决策权,是下属子公司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已有学者关注到,在国有独资集团公司绝对控股的情况下,仅在集团子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仍面临非国有股东话语权有限和市场化经营机制转变等挑战,容易衍生改革不彻底的问题。从国企集团层面混改后,非国有股东逐利性天性会加强对子公司的激励和监督,对原有的行政化管控模式产生冲击,让改革更彻底。同时,集团混改将直接提升集团公司的治理水平,在集团内产生公司治理机制的外溢效果,有助于自上而下优化企业集团整体的治理机制,对子公司经营决策和效益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手工收集了国有上市公司所属国企集团公司的股权数据,研究集团公司混改对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讨论了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因素以及外部治理因素产生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集团公司混改会显著提高控股上市公司绩效,集团公司非国有股权比例与上市公司绩效呈显著的倒“U”形关系,非国有股东股权比例的最优区间为40%-60%。集团公司非国有股权比例低于最优区间时,非国有股东主要发挥了治理作用从而提升了子公司绩效,而高于最优区间时,非国有股东自利动机发挥主导作用,对上市公司绩效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集团公司混改后仍然保持国有控股地位更有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集团公司混改的影响在较短的控制链长度、央企集团以及非垄断行业中更加显著。第二,集团公司混改能够通过影响上市公司激励机制而影响上市公司绩效。集团非国有股东股权比例低于最优区间时,在集团混改通过提高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水平而提升公司绩效;随着非国有股东股权比例进一步提高,管理层激励水平出现下降,进而对子公司绩效产生不利影响。第三,集团公司混改能够通过影响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而影响上市公司绩效。集团非国有股东股权比例低于最优区间时,集团公司混改能够通过抑制集团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而提升上市公司绩效;随着非国有股东股权比例进一步提高,其自利动机将增加集团公司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进而降低了控股上市公司的绩效。第四,集团公司混改能够通过影响集团管控程度而影响上市公司绩效。集团非国有股东股权比例低于最优区间时,非国有股东在更强的监督约束动机下会强化对子公司的管控程度,缓解子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这虽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管理费用和财务风险,但却对上市公司绩效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非国有股东股权比例进一步提高,集团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会降低集团管控程度,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绩效,集团管控在集团公司混改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了“遮掩效应”。第五,国企集团混改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异质性影响:(1)上市公司存在非国有大股东或者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会降低集团作为控股股东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削弱了集团公司混改的影响;(2)上市公司高管因权力较大而产生的防御行为会削弱集团公司混改效果;(3)管理层兼任股东公司职务增强了集团影响力,会强化集团公司混改效果;(4)国际四大或国内十大所、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多和媒体关注度较高的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低,集团公司混改影响更显著;(5)市场竞争较低时,集团公司混改对子公司的影响更显著。本文的主要创新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基于国企分层混改的现实背景,研究国企集团混改的经济后果,拓展了国企混改研究的对象。从已有研究看,虽然国企混改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但现有文献主要以上市公司为混改主体进行研究,鲜有以国企集团作为混改主体的研究,在国企集团分层混改的制度背景下,难以全面认识不同层级国企混改的效果。本文收集国有上市公司所属集团公司的股权结构数据,以控股上市公司绩效为切入点,研究了国企集团公司混改的效果,拓展了国企混改研究的对象,是对现有以上市公司为混改主体相关研究的有益补充。第二,提出国企集团混改中非国有股东在面临“双向”隧道挖掘时的“治理”与“诱发”效应,为控股股东掏空动机影响因素以及国企混改中非国有股东行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现有文献把集团公司所有股东的利益视为无差异的集团整体利益,没有考虑企业集团异质性股东利益分化对集团公司掏空行为的影响。此外,现有研究认为,上市公司的非国有股东对大股东掏空主要发挥了治理作用,忽视了非国有股东的掏空动机。本文认为,集团公司非国有股东自利动机会加剧集团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实施隧道挖掘的动机,但非国有股东又面临集团实际控制人的隧道挖掘,产生“双向”隧道挖掘问题,并因此可能对集团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产生“治理”和“诱发”两种不同效应,实证研究结论也支持这一观点。以上结论从控股集团股东异质性角度拓展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掏空动机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国企混改中非国有股东行为分析提供了新思路。第三,基于企业集团三类委托代理关系,揭示了国企集团混改对不同委托代理关系的治理作用,并结合集团分层治理结构和内外部治理因素构建了集团治理分析框架,为集团混改治理效应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分析框架。现有关于混改治理效应包括对管理层的治理效应和对大股东的治理效应,主要是基于单个企业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而进行的分析。本文基于企业集团运营特点,在单个企业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中增加了母子公司委托代理关系,研究了国企集团混改在不同委托代理关系中发挥的治理效应及其中介作用,并考虑了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以及外部治理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集团治理效应分析框架,扩展了单个国企混改的公司治理效应维度。

关键词:国有企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市公司;绩效;集团治理

学科专业:会计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企业集团概念

二、国企集团混改

三、控制链长度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产权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集团管控理论

第三节 国企混改相关研究

一、国企混改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影响国企混改的因素

三、国企混改方式

四、国企混改与公司治理

五、国企混改的经济后果研究

六、国企集团混改研究

第四节 企业集团的相关研究

一、金字塔结构企业集团发展的动因

二、企业集团委托代理问题及其治理

三、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影响研究

第五节 总结与评述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我国国企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1980年至1985年)

二、形成阶段(1986年至1991年)

三、规范化时期(1991年至2000年)

四、做大做强阶段(2000年至2011年)

五、做优质量阶段(2010年至今)

第二节 国企混改制度、历程与现状

一、国企混改政策制度梳理

二、我国国企混改历程

三、国企混改现状

第三节 理论分析框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企集团混改对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国企集团是否混改对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二、集团非国有股东股权比例对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模型构建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单变量分析

二、回归结果与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四、进一步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企集团混改影响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机制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集团公司混改、激励机制与上市公司绩效

二、集团公司混改、大股东掏空与上市公司绩效

三、集团公司混改、集团管控与上市公司绩效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模型构建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主要变量的单变量分析

二、回归结果与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四、进一步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企集团混改影响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异质性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内部因素的异质性影响

二、外部因素的异质性影响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模型构建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主要变量的单变量分析

二、内部因素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三、外部因素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行为金融论文提纲下一篇:电子金融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