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局工作总结范文

2022-06-26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外贸局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外贸局工作总结范文

外贸局年度经济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区外经贸工作部署,立足自身职能,服务发展大局,解放思想,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努力推进外经贸工作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现将2013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13年1-10月外经贸指标完成情况

(一)合同外资。2013年1-10月全区审批合同外资2911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53.74%,同比增长233.83%;

(二)实际利用外资。2013年1-10月全区实际利用外资7695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63.66%,同比下降6.50%;

(三)自营出口。2013年1-10月全区预计自营出口106426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68.85%,同比增长0.08%。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认真做好海交会、投洽会招商工作。

2013年海交会我区共汇总可望签约外资项目11项,总投资42306万美元,利用外资23503万美元。与去年海交会相比,投资总额增加806万美元,利用外资金额增加933万美元,实现招商成果不低于2012年水平。

2013年第十七届投洽会我区共汇总可望签约外资项目7项,总投资25468万美元,利用外资14150万美元。其中,合同项目4项,合同利用外资7150万美元;协议项目3项,协议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与上届投洽会相比,合同利用外资增加365万美元,利用外资总额略低于上届投洽会水平。从项目投资规模来看,2013年我区可望签约项目中,大项目大,两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2项,2个大项目利用外资金额占利用外资总量的78%;其次,商贸、旅游、新型农业等新兴产业比重大,共计有6项,占总项目数的86%,利用外资金额占利用外资总量的58%。

(二)积极落实各项外经贸扶持政策。

扎实做好外经贸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工作。配合省、市外经贸部门落实工业稳定增长相关扶持政策,以及出口补贴的申报工作,包括:2012年福州市外贸企业参加境外展会补贴申报、2012年福州市外贸出口增量补贴的前期统计和税收归属地摸底核查工作等,让企业第一时间各项扶持资金的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三)强化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一是通过不断加大对企业的走访和沟通力度,全面了解驻区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氛围,增强企业在我区发展壮大的信心,二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健康稳健发展。三是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省市外经贸厅(局)、贸促会举办的各类培训。包括省外经贸厅电子商务培训班、市外经局香港服务业研讨会、市贸促会原产地证法律事务讲座。四是积极利用区外经贸局短信平台,及时向企业提供境内外重点展会信息,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包括广州五金建材交易会、2013年巴西圣保罗国际纺织品采购展、印尼雅加达建材及建筑机械展览会、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服装服饰面料及鞋业博览会、德国法兰克福秋季国际时尚消费品展览会、2013年匈牙利“中国出口商品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展”。

2013年,台江区审计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及年初工作安排,全面落实“依法审计、服务发展、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审计思路,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截止10月底我局现已开展(审计项目和审计调查)22项,已完成审计(调查)项目16项,在审项目6项。共查处管理不规范金额24870万元,提交审计专题、综合性报告7篇。现将2013年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服务台江经济建设

(一)加强预算执行审计,努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2012年区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预算执行为主线、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要内容、财政专项资金为重点,具体对台江区财政局、区地税局、区市容管理局等3个单位2012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税收征管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延伸检查了其中

二、三级预算单位。同时,结合预算执行审计,税收征管审计和市容管理局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审计共查处管理不规范金额23942万元。发现存在年度预算执行不够均衡、个别部门预算外收入账户未清理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基金预算执行率偏低、部门预算单位年度额度结余偏大、专项资金结转结余量大、债权未及时清理等问题,先后提出了加紧清理结转结余资金、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等方面的审计建议。

(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职。下半年我局调整审计计划安排,增加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实现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零突破”,本年度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比重占28%。下半年调整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7个,其中:已完成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项目3个;任中经济责任审计1个,还有3个项目预计在11月底完成。

(三)加强政府投资审计,提高财政投资效益。以服务“五大战役”建设项目为重点,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年初完成了校安工程的跟踪审计、并借用外部的审计力量对包括台江区第四中心小学、亚峰小学在内的9所中小学校进行竣工决算审计;目前已完成7所中小学校竣工决算审计,2个项目正有序开展中,预计12月底前完成。通过政府投资审计,为政府财政资金支出把好“最后一道关口”。

(四)加强民生及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促进惠民政策落实。坚持“民本审计”理念,按照2013年审计工作计划和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对就业专项资金审计(调查)进行审计,查处管理不规范金额10万元。

(五)加强会议费和“三公经费”审计监督,有效节约行政经费。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围绕解决公款吃喝风、公款高消费和公车私用等奢靡之风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我局把“三公经费”审计列为今年审计监督重中之重,在真实性、合法性、绩效性上把好关口,有效控制“三公”消费的增长,规范“三公”经费的管理,促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今年我局对台江区建设投资管理中心开展2012年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

(七)及时完成上级审计机关和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审计任务。按照审计署、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自7月至9月,抽调2名业务骨干配合市审计局组对我区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高质量地完成了此次审计任务,其工作得到了市局领导和区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另抽调2名业务人员配合市审计组对我区2012年扶贫救灾资金审计项目进行审计。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认真完成交办的工作。抽调人员积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八项规定”执行情况和社区、经合社“三资”管理工作督查和开展台江区生态建设项目专项检查、“五大战役”项目检查。

二、强化机关各项建设,打造一流审计队伍

(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立局”的审计理念,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和审计工作质量。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十八大、读书创佳绩”读书活动,以《理论学习你问我答1000题》为基本内容,党员、干部全员参加了知识测评和新党章竞赛活动,并开展“三服务”、“四个万家”、“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等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审计人员积极撰写审计信息和调研文章,深入挖掘审计工作成果。

(二)以廉政建设为保障,树立和维护良好的审计形象

我局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和“高压线”,坚持审计工作进行到哪里,廉政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任制,制定了《2013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方案》,并层层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区分不同岗位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具体防控措施,确保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取得成效。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审计署“八项规定”。

(三)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应用水平

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以审计技术信息化为支撑,强力推进审计技术手段、思维方式和项目组织运行模式革新,全面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监督能力和审计管理水平。一是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oa系统启用后,我局在日常业务管理工作中形成的行政文书、业务文书和其他公文等全部在oa系统运行,内部行文采用纸质文稿与电子文稿并行方式。二是大力推进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结合我局工作任务,积极推广先进审计技术方法,目前,凡具备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条件的项目均应用计算机实施审计,促进和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逐步推进视频会商系统建设。为及时、准确、全面的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和参加视频培训,实现与会场的现场互动交流,为台江审计管理、审计交流等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视频会商平台,有效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也为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拓展了广阔空间,受到审计人员的一致好评。

三、2014年审计工作思路

2014年我局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全局,根据全国全省及福州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快审计转型步伐,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充分发挥审计在服务台江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中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1、财政审计。以规范财政预算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目标,按照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要求和“以预算执行为主线、全部政府性资金为内容、财政专项资金为重点和财政收支行为为重点的模式”,全面加大“同级审”预算审计工作力度。从预算编制入手,注重审查预算编制的政策性、科学性,以及预算执行结果的绩效性和合规性,实现对预算编制、管理、执行及结果的全过程审计。以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为重点,关注区级财政支出方向,促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2、税收征管审计。加大对税收征管机制、专项优惠政策和重大税收制度运行情况及效果的审计力度,推动税制改革,促进税收政策制度更好地服务于台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着力规范一级预算单位管理,深化

二、三级预算单位审计监督,重点检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加大公用经费审计力度,降低行政成本,分析财政发展性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情况,从机制、体制上提出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4、会议费和“三公经费”。为促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节约行政经费为目标,重点审计部门单位公用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增长情况。

5、民生资金审计。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惠民利民政策措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管理和效益为重点进行审计,揭示和反映落实国家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以及严重影响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推进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待省市计划)。

6、工程造价质量情况再监督审计。继续以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再监督为重点,推进政府投资审计。将坚持以“建设依法规范、投资有效控制、资金合规使用、质量达到标准、效益全面实现”为审计目标,努力实现政府投资资金的规范、高效、安全和廉洁使用。

7、经济责任(任中和任期)审计。以推动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促进依法行政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标,以应履行的职责和应负的经济责任为主线,重点关注政策执行、权利运行、经济决策、责任落实、管理措施等环节,客观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重大经济决策及执行效果、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执行财经法规、内部控制制度、个人遵守廉政纪律等情况,促进依法行政和规范权力运行(根据组织部委托)。

8、区领导交办的临时任务。

二、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立足审计工作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抓好机关党的建设和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培养造就高素质审计人才队伍。在从严要求审计队伍的基础上,加强科学管理,鼓励开拓创新和积极进取,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审计干部队伍。

1、继续加强学习教育。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开展政治学习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完善教育的长效机制,推进审计机关的全面建设。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重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同时整合现有审计资源,采取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审计的办法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3、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廉政教育,打牢“廉洁从审”的思想基础,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和其他各项反腐倡廉规定,进一步规范审计权利运行。

4、强化审计宣传工作,增强审计职能。针对审计任务重,宣传工作薄弱的问题,要采取措施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参与信息宣传工作,把审计工作中取得的好成绩、好经验及时进行宣传报道,使审计工作更好地为台江经济发展服务。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区外经贸工作部署,立足自身职能,服务发展大局,解放思想,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努力推进外经贸工作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现将2013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13年1-10月外经贸指标完成情况

(一)合同外资。2013年1-10月全区审批合同外资2911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53.74%,同比增长233.83%;

(二)实际利用外资。2013年1-10月全区实际利用外资7695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63.66%,同比下降6.50%;

(三)自营出口。2013年1-10月全区预计自营出口106426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68.85%,同比增长0.08%。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认真做好海交会、投洽会招商工作。

2013年海交会我区共汇总可望签约外资项目11项,总投资42306万美元,利用外资23503万美元。与去年海交会相比,投资总额增加806万美元,利用外资金额增加933万美元,实现招商成果不低于2012年水平。

2013年第十七届投洽会我区共汇总可望签约外资项目7项,总投资25468万美元,利用外资14150万美元。其中,合同项目4项,合同利用外资7150万美元;协议项目3项,协议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与上届投洽会相比,合同利用外资增加365万美元,利用外资总额略低于上届投洽会水平。从项目投资规模来看,2013年我区可望签约项目中,大项目大,两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2项,2个大项目利用外资金额占利用外资总量的78%;其次,商贸、旅游、新型农业等新兴产业比重大,共计有6项,占总项目数的86%,利用外资金额占利用外资总量的58%。

(二)积极落实各项外经贸扶持政策。

扎实做好外经贸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工作。配合省、市外经贸部门落实工业稳定增长相关扶持政策,以及出口补贴的申报工作,包括:2012年福州市外贸企业参加境外展会补贴申报、2012年福州市外贸出口增量补贴的前期统计和税收归属地摸底核查工作等,让企业第一时间各项扶持资金的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三)强化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一是通过不断加大对企业的走访和沟通力度,全面了解驻区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氛围,增强企业在我区发展壮大的信心,二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健康稳健发展。三是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省市外经贸厅(局)、贸促会举办的各类培训。包括省外经贸厅电子商务培训班、市外经局香港服务业研讨会、市贸促会原产地证法律事务讲座。四是积极利用区外经贸局短信平台,及时向企业提供境内外重点展会信息,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包括广州五金建材交易会、2013年巴西圣保罗国际纺织品采购展、印尼雅加达建材及建筑机械展览会、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服装服饰面料及鞋业博览会、德国法兰克福秋季国际时尚消费品展览会、2013年匈牙利“中国出口商品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展”。

2013年,我区根据省纪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2013年减轻企业负担纠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闽企减办[2013]7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民政府纠风办《关于福建省2013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13]34号)的精神,认真组织开展企业减负纠风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保护企业权益,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促进全区经济建设稳定健康发展。

一、认真部署企业减负工作,组织开展减负纠风专项治理。

今年初,省、市有关企业减负纠风等文件下发后,我区按照省市、对今年企业减负纠风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及时对全区减负纠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区减负办将有关文件转发到各街道和部门,并组织区财政、经贸、物价、工商、税务等减负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进行认真学习,结合各单位的分工职责,提出贯彻意见和措施。制定了《台江区2013年企业减负纠风工作要点》、《台江区2013年减轻企业负担纠风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减负纠风专项治理工作,明确全区减负纠风工作的主要任务、职责分工、方法步骤,把省市下达的减负纠风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街道和有关部门。

二、严格执行减负“九条禁令”,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行为。今年以来,区减负办继续加大企业减负政策宣传力度,重点深入宣传减轻企业负担“九条禁令”。2月份专门转发了《省政府纠风办、省企业减负办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行为的通知》,敦促各街道和有关部门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坚决贯彻落实“九条禁令”,严禁借各种名义加重企业负担。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收费行为。区财政局对全区行政事业性收费重点加强清理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收费,精简补偿收费项目。区物价局对全区经营服务性收费重点加强清理进出口环节收费。严格规范我区涉企收费项目标准,对国家和省、市已经明令取消的涉企收费项目一律停止《收费许可证》的办理;凡收费标准有上下浮动的,一律按最低标准核发《收费许可证》;对上级无明确规定的收费申请一律不予受理。加强我区涉企收费公示,在对涉企收费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审核的基础上,督促涉企收费部门在显著位置设立了收费公示栏,提高收费透明度。区地税局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取消和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和省地税相关通知精神,自2013年1月1日起,取消了税务发票工本费。同时在全区加强对涉企收费监督检查。今年3月,区财政局、区物价局联合对辖区内行政性收费单位2012年收费情况进行检查年审,把执行“九条禁令”作为检查年审的重点。8月份对辖区内103家教育收费单位进行大检查,重点查处学校和幼儿园收取赞助费、建校费、支教费、代办费等违规行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开展医疗机构服务价格规范活动、驾培机构收费专项整治、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价格监督检查、涉农产品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有效规范了我区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为。

三、增强服务企业意识,落实各项惠企政策。近年来,为了稳定经济发展,减轻企业负担,中央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经济发展,减轻企业负担的惠企政策。年初区委、区政府领导带领区财政、经贸、税务、物价、工商等区减负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及街道主要领导干部深入我区工贸企业开展服务调研,宣传落实惠企减负政策活动,及时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政府已出台的各项惠企减负政策,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工贸企业稳定增长六项措施的通知》(闽政发明电〔2013〕1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工贸企业稳定增长补充措施的通知》(闽政发明电〔2013〕3号)、《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榕政办[2013]86号)、《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榕政综[2010]4号)、《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榕政[2012]9号)等文件作为贯彻落实重点,切实抓好已出台惠企政策的落实,指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并督促相关部门做好惠企减负政策的兑现。今年以来,区经贸局与区财政局、区地税局等部门紧密配合,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的精神,组织专人做好惠企政策申报材料审核、现场查看、资金筹集和划拨等工作,及时把惠企减负的各项奖励、补贴兑现给企业。对42家辖区内工贸企业的产学研项目、农副产品加工重点项目、增产扩产项目、能源节约利用项目、市场升级改造项目、网络建设项目、担保机构风险项目等及时兑现各种奖励、补贴共达617.6万元。年底前完成对9家工贸企业753.46万元房产税、土地税“即征即奖”兑现,其余9家正在落实审批。

四、完善审批和审核备案工作,规范社团涉企活动。区民政局按照减负纠风工作分工职责,抓好区内社团组织举办达标表彰活动的审批和审核备案工作。今年3月至5月,区民政局对全区社团组织开展年度检查工作,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从严把握社团组织涉企评比达标活动的审批和备案工作,把社团组织不得以评比表彰为名义,以营利为目的,向被评比表彰企业收取或变相收取费用、索要赞助作为检查重点,坚决纠正向被评比表彰企业乱收费违规行为。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团组织自律意识,杜绝辖区内社团组织通过组织评比表彰活**收费行为的发生。

五、加强企业减负工作调研,帮助困难企业减轻负担。今年全区在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主题实践活动中。区减负办组织各街道、部门结合开展企业负担情况调研活动,围绕企业反映的问题,积极帮助困难企业减轻负担。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各街道、部门领导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辖区重点商贸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区属特困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负担情况、项目建设进度、存在困难和问题,帮助协调解决五大战役和三维重点项目建设中规划、用地、用电问题;重点经贸企业融资贷款、开发新项目问题;区属特困企业职工医保、社保、改制和职工安置问题。区经贸局针对调研中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组织协调辖区内2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加大为资金困难企业服务力度,今年1-9月为辖区内385家商贸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4.02亿元,为94家工业企业提供担保贷款3.94亿元,为2家“三农”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080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区外经贸局为减轻外资企业负担,坚持无偿服务,简便企业办事程序,实行网上办公。今年以来窗口网上审批216件,网上年检113件,受到客商的普遍好评。区工商局严格执行登记注册“零费用”制度,2013年以来共为企业免费办理各类登记9081件,节约企业费用258.76万元。今年年检中共有5950家企业免交审计报告,免收企业年检费共计36.47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今年以来,在省、市纠风办、减负办的指导下,我区在企业减负纠风工作中取得新的成效,但也存在组织协调工作还不够到位,成员单位沟通联系还不够顺畅,常态化管理措施还不够有力等不足之处。这些问题都有待今后工作中认真解决。

第二篇:外贸局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2013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频繁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市对外经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外经贸企业共同努力,实现了全市开放型经济总体稳定发展。 2013年,我市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为1003.29亿美元、657.1亿美元和346.19亿美元,进出口和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7%,进口比上年下降1.4%。我市合同利用外资5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6%;实际利用外资32.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8%。我市核准中方境外投资额15.71亿美元,实际中方投资额6.7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和11.1%;境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2%。我市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108.08亿元,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6.0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7%和47.1%。

一、2013年我市对外经贸主要工作

(一)领导重视,合力推进,营造开放型经济发展良好氛围。全年市领导牵头组织开放型经济专题会议和调研活动30余次。刘奇书记出席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卢子跃代市长到任后即赴国展中心和外贸企业调研指导工作;洪嘉祥副市长在重点工作、体制创新、政策扶持等方面亲自部署、精心指导、狠抓落实。市人大、市政协常委会及市咨询委专题调研审议开放型经济重要课题。开放型经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推进,联手推出一系列外经贸增促帮扶的政策措施,市有关部门领导赴全市百家重点外经贸企业调研、服务,为近3000家中小微外经贸企业负责人开展业务、政策、信息等面对面服务指导。加强公共服务。依托外经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帮助广大外经贸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发挥网上外经贸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和市外贸小贷公司等作用,帮助中小微外经贸企业融资14.6亿元。加强外经贸人才队伍建设,市及县(市)、区培训从业人员1.2万人次。发挥外经贸法律公共服务平台等作用,帮助外经贸企业破解国际贸易壁垒并解决法律纠纷问题。加强外经贸信息公共服务,为2万余家外经贸企业不断提供“点对点”信息服务。深化“千方百计”外经贸服务,为基层、企业和客商持续提供优质服务。

(二)把握关键,创新方法,促进对外贸易稳增促调。举办“扬帆奋进争破千亿”宁波外贸稳增促调主题活动,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有关政策的通知》,营造全市外贸发展良好氛围,全年进出口额逆势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出台了《关于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服务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着力提升外贸企业竞争力,出台了《市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实施办法》,启动了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全年净增进出口实绩企业985家,全市外贸经营资格备案企业突破2万家。探索市场采购贸易“宁波模式”,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了宁波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入驻企业已达90余家,进出口额超10亿美元。支持跨境电子商务海曙出口基地和宁波保税区进口基地建设,支持世贸通、商贸通等外贸电商服务平台发展。深化进口贸易升级行动,集中力量抓好加快发展宁波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进口贸易便利化试点等11项重点工作。重视进口贸易主体培育和引进,成功举办了首届XX进口商品展和宁波进口商品常年展。提高国际市场开拓水平,组织企业参加涉外展会的展位数上万个,为赴境外新兴市场促销人员免费提供人身意外综合保险。重视出口基地培育和出口创牌工作,已拥有国家、省、市级的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出口基地41个、出口名牌313个。引导企业拓展境外直销渠道,新增境外营销企业(机构)158家。开展了进出口企业业务增促和回归工作。做好产业安全和预警工作。指导并扶持“菲特”台风受淹遭损企业恢复外贸生产和经营。

(三)创新机制,加强招商,促进利用外资再上台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际招商工作的若干意见》,优化外资引进考评办法,加大招商实绩奖励力度,组建了市国际投资促进局。完善了国际招商服务体系,健全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及时协调外资大项目审批落户难题,全年新增合同利用外资千万美元项目161个,其中合同利用外资上亿美元大项目6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突破30亿美元。发挥重大招商活动引资平台作用,成功举办了浙洽会、民企对话世界500强、欧洲·宁波周等重大招商活动,并抓好成果转化工作。促进重点开发区域国际招商,加大考评、激励和通报工作力度,引进了美国米高梅等优质大项目。提高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活动举办水平,围绕“五个一批”做好服务工作,首次开展服务外企“先进窗口”评选活动,帮助外商投资企业解决一批难题。

(四)扩大合作,加强联动,促进甬企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境外经贸合作区、墨西哥政府机构等合作,举办各类境外投资促进活动10余场,累计核准境外中方投资突破50亿美元。加强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协作,扩大甬企与央企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合作业务,成功实施了一批合作项目。建立了重点外经项目推进机制,形成市、县(市、区)、企业、商会“四位一体”推进机制,健全涉外部门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外经工作数据库建设,对4700家企业开展了“走出去”工作调查,掌握了全市有境外投资意向企业的基本情况,并做好相关服务促进工作。抓好境外投资大项目促进工作,促成中欧汽车技术中心等一批重大境外项目批准设立。推动境外甬企投资创业三大基地建设,重点扶持贝宁和澳大利亚等贸易中心运营,支持中策尼日利亚工业园建设,促进申洲、百隆东方等企业合作兴办越南工业园。全年新增境外企业(机构)206家。

(五)夯实基础,加强服务,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力促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全年服务外包执行额突破100亿元。完善全市服务外包考评办法、管理机制和政策措施,加大了对离岸业务、龙头企业招引和数据入库等增促力度。拓展服务外包市场,组织企业赴日本、意大利及北京、大连等地参展,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更多商机。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发挥省、市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作用,培训从业人员6500余人次。加强产业基础研究工作,摸底调研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运行情况。加大外包产业宣传推介力度,承办了中国服务外包创新发展(宁波)峰会,在重要媒体开展相关系列报道,扩大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对外影响。继续做好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申报工作,开展了申报示范城市综合评价,跟踪推进申报工作。

(六)重视提升,加快整合,促进重点开发区域不断发展。健全重点开发区域合力促进机制,编制了《宁波重点开发区域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XX市重点开发区域制造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指导意见》。组织各重点开发区域编制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目标责任和激励措施。加快整合提升步伐,指导相关开发区域编制整合提升方案,开展了设立宁波综合保税区前期研究和申报工作,启动象保合作区开发建设。加强重点开发区域生态化建设,积极推进特色园区培育工作,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开展了重点开发区域数据收集统计和跟踪分析工作。

与此同时,我市对外经贸发展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坚定发展开放型经济工作的共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实力不足,先进制造业外资大项目引进困难,“走出去”服务体系仍不完善,服务外包产业基础依然较弱,开发区整合提升面临挑战,外经贸高端人才严重不足,对外经贸公共服务难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等。

二、2014年我市对外经贸发展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全力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之年。总体判断,2014年我市开放型经济有望保持稳中求进态势,但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仍然较多,各级、各有关方面在对外经贸工作上仍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发展信心,抓住发展机遇,加大改革力度,促进转型升级,努力开创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局面。

2014年我市对外经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及全国商务工作、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育优势,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和体系,促进城市国际化进程,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作出新贡献。

2014年我市对外经贸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出口增长6%,力争增长7.5%;进口增长4%,力争增长5%。合同利用外资65亿美元,力争突破7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力争突破40亿美元。境外中方投资增长15%,力争增长18%;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增长12%,力争增长15%。服务外包执行额和离岸执行额均增长20%,力争均增长25%。

2013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频繁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市对外经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外经贸企业共同努力,实现了全市开放型经济总体稳定发展。 2013年,我市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为1003.29亿美元、657.1亿美元和346.19亿美元,进出口和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7%,进口比上年下降1.4%。我市合同利用外资5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6%;实际利用外资32.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8%。我市核准中方境外投资额15.71亿美元,实际中方投资额6.7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和11.1%;境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2%。我市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108.08亿元,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6.0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7%和47.1%。

一、2013年我市对外经贸主要工作

(一)领导重视,合力推进,营造开放型经济发展良好氛围。全年市领导牵头组织开放型经济专题会议和调研活动30余次。刘奇书记出席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卢子跃代市长到任后即赴国展中心和外贸企业调研指导工作;洪嘉祥副市长在重点工作、体制创新、政策扶持等方面亲自部署、精心指导、狠抓落实。市人大、市政协常委会及市咨询委专题调研审议开放型经济重要课题。开放型经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推进,联手推出一系列外经贸增促帮扶的政策措施,市有关部门领导赴全市百家重点外经贸企业调研、服务,为近3000家中小微外经贸企业负责人开展业务、政策、信息等面对面服务指导。加强公共服务。依托外经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帮助广大外经贸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发挥网上外经贸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和市外贸小贷公司等作用,帮助中小微外经贸企业融资14.6亿元。加强外经贸人才队伍建设,市及县(市)、区培训从业人员1.2万人次。发挥外经贸法律公共服务平台等作用,帮助外经贸企业破解国际贸易壁垒并解决法律纠纷问题。加强外经贸信息公共服务,为2万余家外经贸企业不断提供“点对点”信息服务。深化“千方百计”外经贸服务,为基层、企业和客商持续提供优质服务。

(二)把握关键,创新方法,促进对外贸易稳增促调。举办“扬帆奋进争破千亿”宁波外贸稳增促调主题活动,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有关政策的通知》,营造全市外贸发展良好氛围,全年进出口额逆势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出台了《关于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服务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着力提升外贸企业竞争力,出台了《市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实施办法》,启动了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全年净增进出口实绩企业985家,全市外贸经营资格备案企业突破2万家。探索市场采购贸易“宁波模式”,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了宁波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入驻企业已达90余家,进出口额超10亿美元。支持跨境电子商务海曙出口基地和宁波保税区进口基地建设,支持世贸通、商贸通等外贸电商服务平台发展。深化进口贸易升级行动,集中力量抓好加快发展宁波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进口贸易便利化试点等11项重点工作。重视进口贸易主体培育和引进,成功举办了首届XX进口商品展和宁波进口商品常年展。提高国际市场开拓水平,组织企业参加涉外展会的展位数上万个,为赴境外新兴市场促销人员免费提供人身意外综合保险。重视出口基地培育和出口创牌工作,已拥有国家、省、市级的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出口基地41个、出口名牌313个。引导企业拓展境外直销渠道,新增境外营销企业(机构)158家。开展了进出口企业业务增促和回归工作。做好产业安全和预警工作。指导并扶持“菲特”台风受淹遭损企业恢复外贸生产和经营。

(三)创新机制,加强招商,促进利用外资再上台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际招商工作的若干意见》,优化外资引进考评办法,加大招商实绩奖励力度,组建了市国际投资促进局。完善了国际招商服务体系,健全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及时协调外资大项目审批落户难题,全年新增合同利用外资千万美元项目161个,其中合同利用外资上亿美元大项目6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突破30亿美元。发挥重大招商活动引资平台作用,成功举办了浙洽会、民企对话世界500强、欧洲·宁波周等重大招商活动,并抓好成果转化工作。促进重点开发区域国际招商,加大考评、激励和通报工作力度,引进了美国米高梅等优质大项目。提高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活动举办水平,围绕“五个一批”做好服务工作,首次开展服务外企“先进窗口”评选活动,帮助外商投资企业解决一批难题。

(四)扩大合作,加强联动,促进甬企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境外经贸合作区、墨西哥政府机构等合作,举办各类境外投资促进活动10余场,累计核准境外中方投资突破50亿美元。加强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协作,扩大甬企与央企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合作业务,成功实施了一批合作项目。建立了重点外经项目推进机制,形成市、县(市、区)、企业、商会“四位一体”推进机制,健全涉外部门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外经工作数据库建设,对4700家企业开展了“走出去”工作调查,掌握了全市有境外投资意向企业的基本情况,并做好相关服务促进工作。抓好境外投资大项目促进工作,促成中欧汽车技术中心等一批重大境外项目批准设立。推动境外甬企投资创业三大基地建设,重点扶持贝宁和澳大利亚等贸易中心运营,支持中策尼日利亚工业园建设,促进申洲、百隆东方等企业合作兴办越南工业园。全年新增境外企业(机构)206家。

(五)夯实基础,加强服务,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力促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全年服务外包执行额突破100亿元。完善全市服务外包考评办法、管理机制和政策措施,加大了对离岸业务、龙头企业招引和数据入库等增促力度。拓展服务外包市场,组织企业赴日本、意大利及北京、大连等地参展,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更多商机。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发挥省、市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作用,培训从业人员6500余人次。加强产业基础研究工作,摸底调研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运行情况。加大外包产业宣传推介力度,承办了中国服务外包创新发展(宁波)峰会,在重要媒体开展相关系列报道,扩大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对外影响。继续做好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申报工作,开展了申报示范城市综合评价,跟踪推进申报工作。

(六)重视提升,加快整合,促进重点开发区域不断发展。健全重点开发区域合力促进机制,编制了《宁波重点开发区域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XX市重点开发区域制造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指导意见》。组织各重点开发区域编制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目标责任和激励措施。加快整合提升步伐,指导相关开发区域编制整合提升方案,开展了设立宁波综合保税区前期研究和申报工作,启动象保合作区开发建设。加强重点开发区域生态化建设,积极推进特色园区培育工作,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开展了重点开发区域数据收集统计和跟踪分析工作。

与此同时,我市对外经贸发展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坚定发展开放型经济工作的共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实力不足,先进制造业外资大项目引进困难,“走出去”服务体系仍不完善,服务外包产业基础依然较弱,开发区整合提升面临挑战,外经贸高端人才严重不足,对外经贸公共服务难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等。

二、2014年我市对外经贸发展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全力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之年。总体判断,2014年我市开放型经济有望保持稳中求进态势,但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仍然较多,各级、各有关方面在对外经贸工作上仍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发展信心,抓住发展机遇,加大改革力度,促进转型升级,努力开创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局面。

2014年我市对外经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及全国商务工作、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育优势,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和体系,促进城市国际化进程,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作出新贡献。

2014年我市对外经贸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出口增长6%,力争增长7.5%;进口增长4%,力争增长5%。合同利用外资65亿美元,力争突破7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力争突破40亿美元。境外中方投资增长15%,力争增长18%;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增长12%,力争增长15%。服务外包执行额和离岸执行额均增长20%,力争均增长25%。

2014年我市对外经贸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

(一)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培育对外贸易新优势

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提升为重点,培育对外贸易发展新优势,打造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坚持扶优扶强和帮小助弱并举,促进外贸业务模式创新,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巩固发达国家市场份额,提高新兴市场出口比重,支持企业加快建设境外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力促国际电子商务发展,改革外贸展会举办方式,提高境外直销水平。提升出口产品档次,加快出口品牌和出口基地建设,扩大中高档产品出口。大力拓展进口贸易,促进市场采购、保税贸易和转口贸易等新型贸易发展,提高加工贸易发展水平。提升外贸便利化水平,抓好公平贸易工作,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贸发展环境。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1.实施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培育一批渠道型、供应链管理型、总部型外贸实力效益企业,组织专家对相关企业进行“会诊”,指导制订企业三年发展行动计划,建立外贸实力效益企业经营者交流组织,落实“一企一策”,加强服务协调,力促外贸实力效益企业做大做强。

2.抓好外贸育苗工程。选定一批成长型外贸企业,在通关便利、出口退税、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帮扶工作,发挥网上外经贸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外贸小贷公司、世贸通等服务平台作用,扩大出口信保覆盖面,降低企业拓市场风险,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3.加大进口贸易促进力度。设立市进口贸易促进中心。促进宁波保税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梅山保税港区汽车整车口岸建设和运营。推动各县(市)、区建设进口商品专业市场。优化海关通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等进口贸易监管服务工作。鼓励更多企业开展进口业务,扩大进口规模。

4.加强招商引贸工作。鼓励在异地开展进出口业务的我市外贸企业回归业务,招引通过宁波口岸出口的外地企业落户我市,鼓励外贸500强企业和拥有原油、成品油等进口资质企业来甬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开展招商引贸推介活动。帮助我市重点外贸企业争取重要商品进出口经营资质。

5.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模式。深化市场采购进出口贸易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扩大试点范围,深化试点内容,推广成熟经验。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模式试点。指导我市企业用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政策,扩大小商品出口规模。

6.办好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展等重要展会。办好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展,争取长期落户宁波。改革消博会运作方式,提高展会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抓住浙新理事会召开的有利时机,办好新加坡(宁波)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和经贸合作活动。改革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组展参展工作。加快宁波国展中心建设,办好进口商品交易展示中心和XX进口商品展览会。

7.推动国际电子商务发展。按照电子商务“一区二城一中心”建设要求,促进XX区、XX区创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支持跨境电子商务海曙出口基地和宁波保税区进口基地等平台建设。培育世贸通、商贸通等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更多外贸企业借助电商平台拓展进出口业务。探索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报检、退税、融资、信保、外汇、统计政策创新和工作突破。

(二)提升国际招商水平,力争外资引进新突破

坚持外资工作“一把手”工程,创新国际招商组织、推进和破难机制,加大外资大项目推进协调力度,加强外资引进考评激励措施。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效益,加强引资、引技、引智和引商有机结合,突出招大选优引强,着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大外资项目,重视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加强金融投资、物流贸易、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招引工作,力争在教育、卫生、体育、养老、育幼、保健等民生项目利用外资取得新成果。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拓展引资渠道。积极对接上海自贸试验区、舟山群岛新区,承接外资溢出效应。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完善国际招商网络,扩大国际招商队伍,提高联动招商水平。提升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1.实施重点产业国际招商促进计划。根据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4+4”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选择新材料、新装备、海洋高技术、创意设计、旅游休闲等五大产业领域制定国际招商促进三年行动计划,制订专项招商方案,组建专业招商小组,聘请专业咨询机构,确定相关招商对象,组织专题招商活动。

2.创新重要招商活动举办方式。按照“整合提升、资源共享、节俭办会、务求实效”的原则,整合浙洽会、海洽会等重要展会资源,办好“两会两展”。按照“小型化、专业化、多领域、求实效”等要求办好欧美宁波周。

3.加强国际招商网络建设。增强我市驻上海招商办事处力量,争取在北京、台湾设立招商机构。整合各地驻外招商力量,采取合作招商、资源共享等方式,提高国际招商水平。优化代理招商机构,完善我市对外招商网络,新增国际招商联络促进点5个。提高与国际中介机构招商合作水平。建好全市国际招商客商信息库。

4.健全招商工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以市国际投资促进局为主导、市涉外单位参与、市有关单位支持、市及县(市、区)、重点开发区域联动的招商工作机制。加强市国际投资促进局招商力量,明确工作目标,创新招商绩效考评激励措施。加强市县招商工作交流,鼓励各地招商骨干在市国际投资促进局合署招商。加强基层招商机构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

5.开展外商投资环境提升年活动。建立全市外资大项目协调推进和外商投资企业难题破解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外商投资常态化服务和集中性破难有机统一。建设外商投资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和合作交流平台。建立全市外商投诉处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改进优秀外商投资区域评比工作。

(三)发挥“走出去”带动作用,力求外经合作新成效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新要求,健全境外投资合作促进机制,更好地将走出去和引进来有机结合,提升国际经济合作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增强跨国经营能力,培育一批本土跨国企业。支持我市企业拓展境外投资创业领域,兴办加工制造、贸易营销、研发设计、资源开发、建筑工程等企业,参与对外援助,发挥招商作用,带动贸易发展,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支持我市企业抱团出击,创建境外投资创业基地,降低投资创业风险。深化我市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和国开行等合作,加强甬企与有关央企项目对接,扩大对外承包工程等合作业务。加强与境外城市、园区和机构合作,为我市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机会。加强外经工作组织领导,完善增促机制,创新管理工作,提升外经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1.推进甬企境外创业三大基地建设。打造境外生产加工基地,促进中策尼日利亚工业园开发建设,推广申洲、百隆东方等企业合建境外产业园经验,争取在越南、柬埔寨等国设立宁波工业园,打造境外营销基地,支持贝宁中心、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心等贸易中心招商招展,加快贝宁中心二期开工建设,办好墨西哥中国投资贸易交易会,培育一批境外营销示范企业,创办更多境外营销企业(机构)。打造境外资源开发基地,培育一批能源矿产、农业、林业、渔业等境外资源开发龙头企业。

2.落实对外承包工程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制定并实施我市对外承包工程三年行动措施,加快我市对外承包工程转型升级步伐。深化央地合作,推动我市企业与中地海外、中成套、葛洲坝等央企合作并取得成效。深化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合作,推动商会在我市建立分支机构,开展重要课题研究、境外工程展会组织等合作。引进各类外经咨询服务机构,加强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中外咨询机构的合作,为我市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化服务。

3.开展本土型跨国公司培育工作。引导我市企业打造本土型跨国公司,调研制订我市本土型跨国公司认定办法,确定我市首批本土型跨国公司,并出台相关服务措施,促进我市企业国际化进程。

4.建设全市境外投资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建好宁波对外投资合作网,对千家企业开展“走出去”业务培训,加强甬企境外投资创业经验总结推广,扩大“走出去”信息来源。进一步落实外经工作便利化服务措施,为我市企业赴境外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5.创办境外宁波商会。选择我市境外企业较多的国家(地区)及境外三大基地,引导相关甬商创办宁波商会,以维护甬商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协助处理突发事件,促进我市“引进来”等工作。

(四)提升服务外包工作水平,促进国际服务贸易新发展

以服务外包产业为重点,推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推动服务外包产业扩量提质,争创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培育特色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加大服务外包招商力度,开拓服务外包市场。发挥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作用,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完善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培育一批文化产品出口基地,促进国际文化贸易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打造服务外包集聚区和特色园区。促进海曙、江北服务外包集聚区建设,加快启动园区建设和企业招引等工作。打造一批市级外包特色园区,促进高新区软件园二期、宁海蓝色慧谷服务外包园区、鄞州科技信息产业园等建设。提升省、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发展水平,出台示范园区特色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加强园区公共服务,提高园区项目招引水平,完善园区建设工作考评,提高园区管理服务水平。申报和培育一批新的省、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

2.提升服务外包招商水平。按照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要求,指导有关园区制定项目招引计划,促进有效招商。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协会、机构和服务外包中间商的联系,拓展服务外包招商渠道。发挥全市各招商机构作用,开展服务外包招商促进活动。加强服务外包业务培训,引导更多企业开展服务外包业务。

3.加大服务外包市场开拓力度。加强国际发包市场研究,搭建发包信息推介服务平台,为我市企业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提供商机。继续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参加专业展会,组织国内外重要发包商来甬推介业务,扩大企业接包机会。加强国际认证促进工作,增强企业国际接包能力。

(五)抓好整合提升工作,迈开重点园区发展新步伐

完善重点开发区域提升发展机制,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整合提升。优化工作考评,完善统计工作,整合资源要素,合力推动重点开发区域建设。加强对重点开发区域规划和产业分类指导,引导产业错位发展,促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提升我市重点开发区域综合竞争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争取设立宁波综合保税区。整合宁波出口加工区、机场与物流园区、象山新桥片区等区域,争取获批设立宁波综合保税区,并逐步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化。

2.加快开发区整合提升步伐。力促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余姚、奉化、宁海、象山、镇海、慈溪、鄞州等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方案获批。推动慈溪经济开发区、余姚经济开发区和浙台(象山石浦)经贸合作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促进慈溪滨海新区和鄞州经济开发区获批为省级开发区。推进象保合作区开发建设。

3.加强特色产业和园区培育。确定各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发展产业,形成错位竞争发展格局。鼓励重点园区打造特色园区,形成核心竞争力。

(六)提升服务水平,争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局面

根据国内外经济新形势和开放型经济工作新任务,更新开放型经济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服务水平。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1.实施行政审批再提速行动。按照“一放、二理、三确保”的思路,进一步下放外经贸审批、备案权限。梳理办事程序,清理审批事项。确保所有外经贸审批事项即时即办、重大疑难事项5个工作日内办结,确保所有外经贸审批事项一个“窗口”办理,确保外经贸审批事项无有效投诉。

2.实施公共服务再提升行动。优化“千方百计”服务产品,不断满足外经贸服务对象需求。开展信息、人才、政策、融资、法律等外经贸公共服务平台绩效评估,及时更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3.实施人才素质再提高行动。健全市县两级外经贸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机制。重视外经贸高端人才和实用人才培训,继续举办外经贸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组织重点产业国际招商实务培训,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境外投资创业、外经贸政策等专题培训。全年培训各类从业人员1.3万人次。

4.实施难题破解再深入行动。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进程,主动对接上海自贸试验区、舟山群岛新区,承接改革溢出效应,加强相关改革措施的借鉴、复制工作。抓好开放型经济前瞻性和实务性研究,完善外经贸业务运行监测体系,更好地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并指导基层和企业拓展业务。加强开放型经济工作联动,深化外经贸部门与各相关部门业务合作和工作配合,围绕事关全市开放型经济改革创新、提升发展的重大问题,落实全市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任务,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开创新局面营造良好环境。

第三篇:乡镇外贸局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二五”期间,xx县外贸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展观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市局的具体指导下,认真抓好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竭尽全力搞好外经贸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经济指标任务,出口创汇突飞猛进,取得我县外贸前所未有的好成绩。现总结归纳如下: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

1、出口创汇大幅度增长,创历史新高。

我县外贸2010年出口创汇4996万美元,2011年出口创汇8535万美元,同比增长70.8%;2012年出口创汇1.03亿万美元,同比增长21%;2013年出口创汇1.66亿万美元,同比增长61%;2014年出口创汇1.91亿万美元,同比增长15%;出口总量名列全市前矛,跻身全省纺织服装出口十强县,连续6年荣获全市、全省出口创汇先进县。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先进单位。预计2015年可出口创汇2亿美元同比增长5%比2010年同期增长4倍,出口总额占全市三分之一,名列全市前茅。

2、利用外资有新突破。

我县外贸局在取得出口创汇显著成绩的同时,利用外资同步发展,预计2015年可实际引进外资3500万美元,占年任务的106%。同比增长9.3%;比2010年同期增长59%。

二、主要做法与体会

一是出口市场结构更为优化。继续实施我县“百家企业拓市场”工程,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取得新成绩,今年我县与东南亚、欧美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比上年增加3个,其中出口总值超过5000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达2个。

二是出口商品结构更为优化。坚持市场导向、贸易与产业联动发展实现新进展,纺织服装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增幅均在10%以上;农产品、鞋类和药材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21%、32%、38%。

三是出口主体结构更为优化。持之以恒培育各类出口主体,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水平有新提升。今年我县民营企业出口1.1亿美元,增长10%,继续保持出口主体地位,外资企业出口6000万美元,增长8%,国有企业出口3000万美元,增长6%,出口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县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1家,比上年增加3家。

四是引进外资质量快速提升。在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全县实际利用外资呈现逆势增长的良好势头。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不足

一是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出口订单减少,汇率波动过大,汇兑损益风险增大,出口企业生产还不够稳定,出口后劲不足,严重制约出口。

二是提升外贸品牌企业竞争力弱。我县上品牌、上档次的重点出口品牌企业少,尤其出口附加值高的机电、机械制造及高科技出口产品几乎没有一家,除少数几家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外,大部分出口企业都要借助外省、外县的品牌出口,对我县持续增长出口态势,带来严峻挑战。

三是引进外资工作薄弱。来我县外商投资企业少,进资难度大,完成外资任务较吃力。

四、未来5年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目标。

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封闭的环境中求发展是不可能的,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吸收外资和发展对外贸易战略,以开放型经济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县出口创汇要以每年约递增10%的速度发展。即:2016年出口2亿美元,2017年出口2.2亿美元,2018年出口2.42亿美元,2019年出口2.66亿美元,2020年出口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要以每年约递增10%的速度。即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2017年3900万美元,2018年4300万美元,2019年4700万美元,2020年5200万美元,为把xx建设成为抚州次中心城市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十三五”期间及2016年工作打算及主要措施。

(一)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1、促进农村劳动力县内转移就业,切实解决外贸出口企业招工难。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与解决县内企业招工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跨县就业到县内、县外就业并重。实行免费就业服务,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和转移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凭身份证到县劳动保障部门或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求职登记,享受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服务。

2、努力降低出口企业用工成本。对县内企业开展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上岗前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给予一定补贴;对企业招聘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采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也可采用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对企业招聘的农民工,可以采用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3、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银企联系机制,定期召开银企合作对接会议,加强各商业银行与出口企业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合作的实际成效。支持中小出口企业发展。加强出口企业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联系合作,努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最大化。

4、鼓励企业开拓市场。在注重实效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县内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的展销会、博览会。重点组织好广交会、华交会和东盟博览会等国内展会的参会工作,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加重点目标市场的国际知名展会。建立贸易促进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传统实物展与现代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

5、帮助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积极帮助县内企业办理进出口经营权备案登记,努力扩大全县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数量。

“十二五”期间,xx县外贸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展观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市局的具体指导下,认真抓好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竭尽全力搞好外经贸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经济指标任务,出口创汇突飞猛进,取得我县外贸前所未有的好成绩。现总结归纳如下: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

1、出口创汇大幅度增长,创历史新高。

我县外贸2010年出口创汇4996万美元,2011年出口创汇8535万美元,同比增长70.8%;2012年出口创汇1.03亿万美元,同比增长21%;2013年出口创汇1.66亿万美元,同比增长61%;2014年出口创汇1.91亿万美元,同比增长15%;出口总量名列全市前矛,跻身全省纺织服装出口十强县,连续6年荣获全市、全省出口创汇先进县。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先进单位。预计2015年可出口创汇2亿美元同比增长5%比2010年同期增长4倍,出口总额占全市三分之一,名列全市前茅。

2、利用外资有新突破。

我县外贸局在取得出口创汇显著成绩的同时,利用外资同步发展,预计2015年可实际引进外资3500万美元,占年任务的106%。同比增长9.3%;比2010年同期增长59%。

二、主要做法与体会

一是出口市场结构更为优化。继续实施我县“百家企业拓市场”工程,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取得新成绩,今年我县与东南亚、欧美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比上年增加3个,其中出口总值超过5000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达2个。

二是出口商品结构更为优化。坚持市场导向、贸易与产业联动发展实现新进展,纺织服装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增幅均在10%以上;农产品、鞋类和药材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21%、32%、38%。

三是出口主体结构更为优化。持之以恒培育各类出口主体,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水平有新提升。今年我县民营企业出口1.1亿美元,增长10%,继续保持出口主体地位,外资企业出口6000万美元,增长8%,国有企业出口3000万美元,增长6%,出口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县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1家,比上年增加3家。

四是引进外资质量快速提升。在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全县实际利用外资呈现逆势增长的良好势头。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不足

一是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出口订单减少,汇率波动过大,汇兑损益风险增大,出口企业生产还不够稳定,出口后劲不足,严重制约出口。

二是提升外贸品牌企业竞争力弱。我县上品牌、上档次的重点出口品牌企业少,尤其出口附加值高的机电、机械制造及高科技出口产品几乎没有一家,除少数几家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外,大部分出口企业都要借助外省、外县的品牌出口,对我县持续增长出口态势,带来严峻挑战。 三是引进外资工作薄弱。来我县外商投资企业少,进资难度大,完成外资任务较吃力。

四、未来5年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目标。

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封闭的环境中求发展是不可能的,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吸收外资和发展对外贸易战略,以开放型经济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县出口创汇要以每年约递增10%的速度发展。即:2016年出口2亿美元,2017年出口2.2亿美元,2018年出口2.42亿美元,2019年出口2.66亿美元,2020年出口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要以每年约递增10%的速度。即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2017年3900万美元,2018年4300万美元,2019年4700万美元,2020年5200万美元,为把xx建设成为抚州次中心城市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十三五”期间及2016年工作打算及主要措施。

(一)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1、促进农村劳动力县内转移就业,切实解决外贸出口企业招工难。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与解决县内企业招工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跨县就业到县内、县外就业并重。实行免费就业服务,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和转移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凭身份证到县劳动保障部门或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求职登记,享受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服务。

2、努力降低出口企业用工成本。对县内企业开展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上岗前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给予一定补贴;对企业招聘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采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也可采用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对企业招聘的农民工,可以采用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3、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银企联系机制,定期召开银企合作对接会议,加强各商业银行与出口企业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合作的实际成效。支持中小出口企业发展。加强出口企业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联系合作,努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最大化。

4、鼓励企业开拓市场。在注重实效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县内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的展销会、博览会。重点组织好广交会、华交会和东盟博览会等国内展会的参会工作,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加重点目标市场的国际知名展会。建立贸易促进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传统实物展与现代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

5、帮助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积极帮助县内企业办理进出口经营权备案登记,努力扩大全县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数量。

6、加大对外贸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县级外贸出口发展基金。制订和完善外贸促进政策,适当扩大政策优惠面。主要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轻纺企业产品升级和技术改造、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对县内出口企业参加商务部、省、市、县组织的国际专业性展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支持出口品牌建设,对入选省级、国家级出口名牌的企业予以政策支持。

7、进一步完善进出口协调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及时通报政策信息,研究解决外贸出口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注重发挥信息优势,及时通报国外技术壁垒、技术标准信息和进出口商品风险信息,增强我县企业应对能力,形成合力促进外贸又好又快发展。建立完善进出口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增强预警的前瞻性和有效性,指导企业做好防范工作。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企业的要求,每年由县外经贸局举办2-3期专题培训班,指导企业做好应对工作,增强企业开拓市场和防范风险能力。

8、全力拓宽外贸出口渠道。实现xx外贸出口提速,构建和开发我县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的原动力,在出口产品增长创新方面有新的突破,打造我县自己的品牌,在巩固和扩大现有纺织服装出口的同时,有重点地扶持、筛选培育高新产业技术、机电、绿色环保农副产品、天然制药等新的出口产品,大力扩展外贸出口规模,增强出口后劲。保持全县出口每年增长10%。

9、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服务产品和农产品出口。大力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自己品牌产品出口。

10、积极扩大对台进出口贸易。鼓励经济发展急需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资源进口。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鼓励优势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建立境外生产,营销和服务网络,带动商品出口和劳务输出。

(二)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

1、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

(1)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三定”方案,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投资管理方面的作用。国家、省规划内和计划规模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除少数需报国务院、省政府审批、核准或由国家及省发展改革部门审批、核准外,区分不同情况由县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审批、核准,或由企业自主决策。

(2)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仅需向项目核准机关提交项目申请报告,不再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的程序。实行备案制的项目,企业只审核项目备案申请表,不再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的程序。同时,及时指导企业做好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工作。 (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以及《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的规定,对建设项目设立的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包括核准和备案项目),不随意扩大范围,不将规定以外的项目纳入审查范围,不把属于下级审查的项目提升到上级审查。

2、大力简化审批流程 (1)建立部门并联审批制度。除按规定必须前置审批的,实行部门并联审批,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对项目核准同时涉及到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前置条件的,项目单位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时,可同时将以上需前置审批的文本报送相关部门。 (2)建立主管部门内部联审机制。项目核准申请报告涉及主管部门内部多个科室的,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主持,相关科室参加,形成内部联合审批制度。

(3)完善重大项目会审制度。继续坚持由县发展改革部门牵头,XX县有关部门进行集中办公、现场调度、联审会签;对需经省级以上审批立项的重大项目,设立绿色报批服务通道,及时上报省有关部门同时预审、同时立项、同时实施其他初审。

(4)推进电子网上审批。按照“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五公开制度的要求,充分利用政务信息网统一网络平台,加快实行电子网上审批,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5)实行领导“ab角”制度。若担任a角的领导外出,由担任b角的领导顶替开展工作,负责签批文件,做到工作不断线,流程不断流,确保项目审批不因领导外出而停滞。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

(1)加强境外企业的沟通和对接。积极实施“请进来”战略,加大外出招商力度,引进更多的外商、外资企业进入我县工业园区,力争全县每年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个,1亿美元以上项目3个。 (2)强化对外资企业的协调服务。认真落实政府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政策,建立健全外资企业的服务和协调机制,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使我县外向型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为把xx建设成为抚州次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篇:【外贸技巧】外贸大忌总结

普遍不理解“价格永远不是成交的障碍”,却拿价格为利器或视价格为障碍,因此如果哪个行业因价格被做死了,外贸人员是直接的缔造者。

即使过了专八, 英语 文法的应用能力也普遍极其薄弱,即使不会成就大的错误和损失,也是个不定时炸弹。

工作无计划性,不善统筹,属于“等水开了才买米面”一族。

粗心现象泛滥,是做外贸工作的大忌。

搞不懂“耐心方可积累,厚积方可薄发”的含义。

产品知识(产品、工艺、设备、标准、产能等)不够熟悉。

外贸、 单证 基础知识不扎实,经不起综合运用的敲打。

一犯错就道歉,Sorry成了口头禅,也成了实际弥补措施的替代品或掩护。一犯错就找借口,拿生产、技术部门或客观因素作挡箭牌。

一听客户来访就发慌。

英语 听力上听不清还装懂,不懂又不问。

商务礼仪概念和知识缺乏,客人说没关系以为就没关系了。

会议组织能力差,缺乏一些基本的管理学知识的支撑。

正式场合装束行头违背“三色原则”,还不懂就该去查查金正昆的书。

接待客户座次上不懂“客面门、左为上”,以为真的可以“随便”。

与客交谈中不懂“细倾听、勿插话”,此为人际交往之大忌。

与客见面之礼除了握手还是握手,不了解贴、合、躬。

懒得动笔记录,以为自己还和读书时一样脑筋充沛。

懒得自我总结,做了5年能力上却落后于做了3年的别人。

有计划,却无总结。

发邮件忘记发附件,补发时还装样子不作交代。

回复或转发邮件不署名。

发开发信时签名和联系信息不完整。

似乎永远不懂对Excel文档要进行“打印预览”和相应调整。

超过2MB的附件,还直接用Email发送。

报价无有效期,自己埋下争议或被动的伏笔。

PI中付款方式表达混乱或遗失某基本条款。

看了客人邮件,不深入分析、思索布划,更不检查,即行回复,实为草率。报价不敢留空间,客人一还价就把自己置于被动。

报交期不留空间,生产人员说什么就什么,一遇风吹草动,自己必然就陷入不义或食言的局面。

客人邮件内容有五点,回复客人邮件只回两三点。

邮件无条目、条理、层次性,启承转合置于脑后。

邮件、文件字体字号纷杂,明明是西文却用中文字体或标点,此想象的存在极为普遍,我这样说了你可能还不理解我的意思。

不懂或不去了解同行状况。

客人不回复,就放弃跟进,不知去了解或如何去了解原因所在。

客户跟进方式极其单调,除了重复追问还是重复追问,以为客人都是瞎子或傻子。所有客户都同样对待,无差异化策略,不明白“专业性就是差异化”,而差异化就是体现和落实在细节上的。

不关心时局形势,连时下汇率、退税率是多少都说不清。

5W2H意识极其淡薄,分析、判断能力与危机处理能力不高。

不能真正意识到外贸人员很大部分的职能就是“传话筒”,往往导致信息流失或失真。电脑应用水平不高,演示方式与手段有限,直接影响沟通效率。

不切实了解“买方市场”的含义,说白了就是你的这一个客人很可能同时面对N个你在中国的同行企业。

邮件主题命名意识或能力极低,比如只写"Delivery Time",不会写成"Delivery TimeABC (Factory)"。

文件存储命名意识或能力极低,比如只写"Quote",不会写成"QuoteABC (Factory)"。

紧急确认的事情,或需电话沟通的事情,仍然发邮件与客人确认,以为案头的电话只有接听的功能。

无备必有患,展会公关、接洽能力低。

不懂在情绪、话题、观念、生理上与客协调一致,致使亲和力不高。

客户不分级或分类,客户管理意识薄弱。

市调、客调意识薄弱,直接影响客管水平。

经济学理论、国际金融知识缺乏,必为自己成长的瓶颈。

第五篇:2011年外贸业务员工作总结(外贸新手)

2011年外贸业务员工作总结(外贸新手)工作已经有两个月了,渐渐地由对外贸行业的新奇转入到琐碎的细节中。刚进公司的时候,我是有些忐忑的,一方面来自其他外贸业务员的描述:耐力,压力,还要考验反应力。另一方面来自对这个行业的陌生,虽然在学校系统的学过,但那也只能作为实战的参考借鉴.我知道挑战已经开始。

很幸运,我的职场生活有一个很好的开端。公司安排销售经理指导我,在阿霞的帮助下,我先从熟悉产品的分类,型号,和性能开始。然后一步一步了解整个下单,生产到发货的流程。不得不说我走了一个捷径,公司安排我先跟老客户,窃喜的同时,也强烈希望能有自己独立的客户。

沟通,信任,协作是这两个月听的最多的,我想只有真正操作起来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和重要性,销售部作为内外的连接点,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对外:要了解客人的想法,尽力满足客人的需求。对内:要与各个部门衔接紧凑,哪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失去客人的信任,最终影响到公司的运转。

在跟客户的时候我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举例说明:

EKE:这是我接手的第一张单,也是第一个做信用证的单。信用证是外贸中支付方式最安全但也是最棘手的支付方式,比起其他付款方式,信用证多了审单的步骤,而且稍不留神就会增加多余的费用。就拿发票加签来说,以为审单不仔细,没来得及和客人沟通,发票加签减小了这张单的利润。

EKE是6月19出的货,而原先信用证的交单期是6月9号,和客人交涉以后,客人同意将信用证延期至7月9日。货出后的一段时间就要准备单证了,最复杂的是产地证和提单,由于我没有将信用证的到期日发给船务,导致进程缓慢,到期日前几天产地证和提单还没办妥。而财务那边由于汇美金给船公司,平时只用一个工作日就能到账,却浪费了4.5天才到账。18号拿到提了信用证有效期和交货期,而交单期并没有改。单和产地证后,立即赶到银行提交了单证。下午,银行的工作人员就打电话过来,说客人改单时只改了交货期和有效期,但是交单期没改。由于和客人沟通不仔细,便又多了一个不符点。做这张单收获很大,让我明白了沟通和时间的重要性。就算再麻烦,有良好的沟通方式,任何问题都有商量和解决的余地。还有就是细心,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母都要研究细细斟酌,稍不留意就会增加额外的成本。两个月下来,和客人通了不少的电话,刚开始很不适应一些客人的口音,还有一方面,和客人谈判的的技巧不够。拿NOK来说,货已经生产完了。要打电话给客人打款。客人满口答应明天汇款。后来发现我的耐性还不够,这样的事情连续发生了3次,至今还没有打款发货。

两个月的工作当中,由于工作能力和阅历不够,做起事来总显得有些畏手畏脚,在工作上不敢有突破。在以后的工作中,要通过学习,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业务水平。脑子要灵活,不能原地踏步满足现状,要切合公司的发展方向,培养自己创新的能力.更好的处理和客人.同事的关系,为业务的开发和老客户的稳定打下基础。

最后,我总结一下两个月的工作,一是为了梳理思路温故知新,二是为了展望未来,更好的提高自己。

1.努力学习,让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跟上公司发展的脚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应该抓住重点,虚心向身边同事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丰富自己。还要培养自己思考的习惯,遇事三思,要比客人先想到,才能给客人最好的服务。

2.严谨细致,大局观要强。工作中,客人和公司的利益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此时要有很好的大局观,如果自己的能力有限,要请教上司,处理好分歧。

3.要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公司领导多次教导我,时间就是生命线,顾客等不得,订单也等不得。要及时的处理一切公司有关的事情,绝不允许卡在最后一道关口,要早请示早回报,给客人留下好的印象。这份简短的总结还有很多不完整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要不时的回头总结,一个人有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提出来加以解决。我也相信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之下,我可以更加的完善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和公司一起发展。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我的支持和关心,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舞,我真诚的表示感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校安办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唯美温馨的句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