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常规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在学校的全部工作中,教学工作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最全面,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最大。

第一篇:常规管理论文范文

奇思妙想束常规——职业学校班级常规管理有效方法浅谈

摘要: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序有效的常规管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优良的班风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由于职业学校教育管理的特殊性,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加重要、也更为复杂,这就需要职业学校的班主任们在实施班级常规管理时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做创新。本文正是笔者在班级常规管理中部分创新做法的介绍,抛砖引玉,希望能找到共鸣、更希望借此文能引出更多的班级常规管理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活动(见《百度百科》)。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序有效的常规管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优良的班风有着极为积极、重要的意义。在常规管理有序有效的班级中,每个个体才有在学习上、能力上、行为上取得进步、获得发展的可能。

职业学校在生源选择上处于劣势,生源选择的劣势也直接造成了职业学校班级组成的复杂和班级管理的困难,因此,班级常规管理在职业学校更为重要、在实施上也相对艰难。

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要求职业学校的班主任们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去重视和组织;而生源的差异和常规管理实施的艰难,更要求职业学校的班主任们必须运用智慧去重视和组织。这些班级常规管理的小智慧、小举措、小坚持,往往会改变班级的大风貌、改变学生的旧想法,推动班级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而我,也是愿意发掘班级常规管理小智慧的班主任。

方法一、抽屉可做大文章

【背景故事】一年级报到的那一天,我看着每位同学桌上堆放的新书,提出了一个规定——班级抽屉不允许放书。霎时,班级里响起了低低的议论声。但毕竟是新生,学生之间都不熟悉,也没人敢站起来反驳,于是议论声很快消散了。我知道,她们在小学甚至初中时,书本都是放在学校抽屉里的;我也知道,在我们学校,不给在抽屉留书的班级几乎为零。但是,我还是坚持制定了这样一个创新的常规要求。因为我不想让学生带着小腰包、拎着小挎包来上学;我也不想看到班级抽屉就跟杂货铺一样,零食与书本并存、垃圾与知识同在。三年了,这项常规一直在班级的管理条目中,没有更改。

抽屉能否留书,恐怕很少有班主任会将它与班级常规放在一起去谈,但我却将“抽屉不留书”作为一项班级长期的规章制度,纳入常规检查和考核。在我看来,抽屉不留书,是一个常规管理上的大问题。

首先,清空抽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始于对课本的珍惜和尊重。只有将书带回家,才有回家后看书及作业的可能;只有将书带回家,才会将书本丢失的概率降到最低。

其次,清空抽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整理个人学习物品并井井有条的开展学习,现下竟不是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的技能。将所有课本留在学校,省去了整理这一步,其实也就丧失了提高生活能力的机会。在班级里,带齐书本和交全作业都是基本的常规考核,最简单的两件事,其实反映了深刻的个人行为习惯培养的问题。

第三,干净的抽屉利于建立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更利于维持班级的卫生状况。我告诉学生不要“徒有其表”,外表上清爽整洁,结果抽屉里却什么都有、什么都放,要讲卫生、要“内外兼修”;而学生的小抽屉干净了,整个班级的卫生情况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卫生常规自然也就好了。

方法二、会说话的小席卡

【背景故事】新生报到时,我拿出一堆小号的席卡套,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个。学生拿着这个小小的席卡套,一脸茫然。我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让别人认识你、也是将你自己推广出去的有效途径,你所要做的,只是裁出一张与卡套大小相当的纸、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并且将它放入卡套内。在开学初的二个月时间里,你都必须将这个席卡放在桌面上。

一枚小号的席卡,开启了新生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一步。在学生看来,他们只是按照一个“好事”的班主任的要求,完成了任务。但对于我而言,这枚小号的席卡,告诉了我许多有用的信息。

首先,放置席卡初步建立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进入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份就是双重的,一重身份是学习者、另一重身份是准职业人。学校如同大社会、班级如同小单位、课桌如同办公桌,那么,放置在学生办公桌上的席卡,无疑让学生感受到一丝压力――我已经是一名准职业人了,如果我做一些不妥的事情,别人会通过席卡知道我的相关信息。

第二,放置席卡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也利于班主任和课任老师熟悉班级。新班建立伊始,陌生感的消除是工作的难点。学生与学生之间是陌生的、我与学生之间是陌生的、课任老师与班级之间也是陌生的。而一枚代表自己的席卡,正好可以作为陌生感的消融剂,同学通过席卡上的信息相互了解、我通过席卡上的信息了解学生、任课教师走入班级需要提问时,看着席卡上的名字可以与学生亲切交流…新班级尴尬的陌生问题,就因为一枚席卡而得以解决。

第三,席卡的制作可以一探学生的本性。接手新班,每个学生对我而言都是未知的。报到时,她们都隐藏了自己,展现给我的,往往是最好的一面。而从布置给她们的第一个任务的完成情况中,我却多少探得了她们面具后的真实模样――哪些学生办事拖拉、哪些学生没按时完成任务还喜欢找借口、哪些同学保质保量完成了、哪些同学只是随便扯了一张练习本的纸写了自己的名字…而这些,都是第一手的资料,让我在给每位同学安排工作时,有了原始的判断依据。事实也证明,那些认真完成我的第一项工作任务的学生,在之后三年的学习中,都成为了班级中的得力干将和学校中的骨干力量。

方法三、沉甸甸的档案袋

【背景故事】建班二个月后,我到文具店买了44只牛皮档案袋,并且在每只档案袋的左上角用铅笔写上了每个学生的名字和学号。班会课时,我抱着它们走进教室,学生纷纷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我告诉学生,这只档案袋就是你们每个人在校四年的成长档案,在这四年里,你所获得的奖状、有价值的荣誉证书、写的检查甚至于拿到的违纪单,都会放在这只档案袋里。四年后,当你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这只沉甸甸的档案袋就能说明你高职四年所有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学生接过档案袋,将我的铅笔痕迹擦去,郑重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学生的所有奖惩材料,都会由班长一一放入档案袋中。每学期结束前,我都会将档案袋发下去,让学生自己整理、检查,同时也回顾自己一学期的收获与不足。检查档案袋时,班上都很热闹,有同学会感叹好友的成绩、也有同学会唏嘘自己的不足,但是我看到更多的是她们将这学期的档案袋检查完、系起时,脸上那自我鼓励和憧憬的神情。

班级常规管理的一项工作,就是记录、整理并积累班级中每位学生的成长。而档案袋,正是完成此项工作的便捷方法。

首先,档案袋的利用,使班主任的常规管理工作更加方便。一个学生一份档案,奖惩情况都在其中体现、成长的点滴都能在其中找到。当我需要对一个学生做出评价时,我只需要打开他的档案袋,就能获得我想获得的信息。

第二,档案袋的利用,能够提高班主任和学生的工作效率。班级集体荣誉的申报、学生个人荣誉的申报,都需要很多材料去支撑,而档案袋,能够提高申报工作的效率。我或者学生本人需要相关佐证材料时,第一时间就能拿到,省去了等待学生回家拿的时间。

第三,档案袋的使用,可以教会学生收集自己的材料,激励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带班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待荣誉的态度十分随意,拿到奖状或证书后,就随手放在抽屉里,等需要的时候,才发现已经丢了。使用档案袋,学生会逐渐培养自己收纳材料的习惯,珍惜自己的荣誉。同时,学生在收纳和整理材料的过程中,看到档案袋从空洞到饱满、看到自己的成绩从无到有、从大到小,对他而言,这一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激励的过程。

制度四、温馨的班级表彰会

【背景故事】每学期,我都会利用一个早自习或者一节班会课的时间开一场班级表彰会。表彰的对象是班级学生、表彰的项目是常规表现,比如一学期里从不迟到、满勤的学生、比如一学期里打扫卫生没有扣过分的小组、比如一学期里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文明宿舍成员…第一次的表彰会,学生很惊喜、很激动;到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表彰会时,学生已经从惊喜转为了努力和期待。她们会努力地做好常规,争取表彰中的一个名额;她们也会静静地期待某一个早自习或者某一节班会课,表彰会的召开。表彰会时间不长、不会超过30分钟;表彰会的奖品很小,只是一份小小的零食,但是学生们对表彰会的重视程度却大大超过了我的预计和想像。我知道,她们的重视绝非因为一份小小的奖品,她们已经逐渐重视起常规表现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即将进入社会的准职业人而言,有什么比尽力的满勤、团队的努力、友爱的合作更重要的呢?

班级常规管理通常通过一项项的规定和制度来实现。班级的各项规定和制度会打印在一张A4纸上,张贴在教室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学生不要触犯。国有国法,班有班规,规章的制订对于班级的常规管理而言不可或缺。但是,是不是只要制订了这些严格冰冷的制度,班级的常规管理就一劳永逸了?学生就一定能改变自己不妥的常规习惯了?

对于学生而言,这张印满常规约束的A4纸是没有感情的,他们不喜欢但是却无力改变。比如,一位学生迟到10次,我就会给他发一张违纪单,因为班规上写有这一条。这位学生会因为害怕拿到违纪单而谨慎地不再迟到,这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如果有一天,违纪单的恐惧没有了,这位学生还是会迟到。如果这位学生平素就比较调皮散漫,根本不在乎违纪单,拿了一张又一张并上升为一项纪律处分,但是他还是不在乎,那么这项班规的制订就等于无效,教育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所以,常规的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变,冰冷的制度约束十分必要,但是温情的引导也十分重要。这也是我决定召开班级表彰会的初衷。

首先,班级表彰会的召开反映了班主任对常规管理的态度。每天,班级的各项各类常规考核都在进行,我通过召开班级表彰会告诉学生,我一直在积累着各项各类考核的数据,我重视着这些数据并会对数据进行归纳总纳,并不是形式上的记录而已。

其次,班级表彰会的召开激发了学生对常规的重视。传统的教育,使学生重视成绩多于重视常规,常规在她们心中的地位相当低下。但是对于职业学校的这些准职业人而言,常规的评价往往会超越对成绩的评价。做事先做人,连最基本做一个称职的职业人的素养都没有,如何在社会上立足?我的班级表彰会,每一类表彰项目都是常规评价,通过这个另类的表彰会,告诉学生学校对常规的重视、社会对常规的重视,也渐渐唤醒了学生对常规的重视。

第三,班级表彰会的召开激励学生在常规上自我反省和进步。班级常规管理表彰会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它挖掘出了班级中常规表现优秀的学生、也挖掘出了班级中常规管理的优秀方面,这些优秀之处会成为学生自我衡量和改进的标准。比如就迟到、请假这类行为而言,有些学生连自己请了几次假、迟到了几次都不清楚,更加不会去关心他人的考勤情况。在表彰会中,我首先表彰的就是满勤的学生,而这几位学生的突出表现会震撼到其他同学。我听到有人感慨:从没有迟到过啊?这么厉害!也有人感慨:其实如果我每天早起五分钟,我也不会迟到!这些话语,其实就是学生在对比后内心的真实反映。同时,我也相信,这些学生,也会像那些满勤的学生一样,重视起纪律、重视起考勤、将责任挑在肩上、将坚持放在心中,逐步有改善、逐渐有改变。

班级的常规管理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而实现,这些规章制度管理、控制和教育着班级学生、辅佐着班主任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并不仅仅是没有生命的条目、也不只能是A4纸上没有感情的框架、更不能只是管理和控制学生的工具。在常规管理中,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得用一些小智慧,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善于动脑、敢于尝试、勇于坚持,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一定会得到巨大的收获。

(责任编辑:戴珍宏)

作者:黄欢

第二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概要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在学校的全部工作中,教学工作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最全面,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最大。

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包括教学思想的管理、计划管理、组织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教务工作管理等方面。每一方面的管理又包括许多具体工作。本文对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不作全面系统的阐述,只谈谈小学校长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进一步重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引导教师全面理解教师的任务,正确处理教学中几个方面的关系

小学校长在教学工作管理中,要注意引导教师全面理解并认真完成教学的多方面任务。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小学是基础教育,所传授和学习的是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初步最基础的知识,为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或从事劳动做好准备。因此,小学各科教学工作要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也就是说要加强“双基”教学。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在传授和学习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时,教师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一般称作认识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其中以思维能力为核心。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要注意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不仅对促进学生积极钻研、独立思考、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活动在学生全部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教育形式和方法,以及教师的示范等,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道德品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特点。

(四)发展学生的体力。小学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重要时期。除了体育课的教学要向学生系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增强学生的体质外,各种教学都要讲究教育卫生,关心学生的健康,要保护学生的视力,养成学生正确的坐立姿势,讲究劳逸结合,科学用脑,不要使学生负担过重,以促进学生机体的正常发育与成长。

上述各项教育任务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渗透,需共同在教学活动的实践中完成。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小学校长还必须引导并要求教师掌握教学规律,正确处理教学中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学习书本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捷径。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间接经验。教学要以传授和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另一方面又要重视直接经验、感性认识在学生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它是常握间接纶验的基础。教学中必须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恰当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和自觉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获得比较论全的知识。

(二)正確处理学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离开知识,智力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智力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因此,在教学工作管理中,校长要指导和要求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加强“双基”教学,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使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统一实现。

(三)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一条客观规律。首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思想体系指导下,受一定的哲学观点和一定的阶级立场、观点所支配的。其次,各科教学内容都具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再次,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的教学态度、思想作风、言谈举止,无不对学生发生着教育影响。因此,校长在教学管理中要引导教师自觉遵守上述规律,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要求教师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努力挖掘教学内容内在的教育因素,把思想教育寓于知识教学之中,同时要求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己的思想作风、治学态度、仪表言行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

(四)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教学双方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工作管理中,校长要激励教师的责任心、上进心,引导他们不断改进教学,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教学双方形成最佳结合状态。

为了使教师全面理解并认真完成教学任务,正确处理教学中几方面的关系,校长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并重视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及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师按照教学规律全面育人的自觉性及实际教学能力。

二、加强对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指导与检查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对教师备课的指导与检查。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一般有教师的个人备课和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的集体备课两种。校长对集体备课的指导与检查,主要通过参加他们的集体备课活动进行。指导和检查教师的个人备课,主要是通过检查他们的课时计划(即教案)以及个别交谈的方式进行。

指导教师备课,一般应要求教师做到: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面了解和分析研究学生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校长在指导教师备课中,要把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的要求具体化;要积极鼓励教师独立思考,热情支持教师创新,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和不同方法的实验。

对于备课的管理,校长应严格要求教师按质按量按时地写出符合标准的教学方案;要定期检查和随时抽查教师的教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指导;可定期举办优秀教案展览,推动教师写好教案。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师要用终生的时间备课,校长要指导好教师备课,也必须用终生的时间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与教育理论的学习,善于吸取教师的智慧,不断充实自己。

(二)对教师上课的指导与检查。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上好课。校长要引导教师明确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一般来说,一堂好的课应具备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目的明确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学目的定得恰当,合乎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二是指课堂上的各项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2、教学内容正确。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教师在教材的安排上一方面要突出重点、难点,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教材的系统性与连贯性。3、教学方法灵活有效。善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善于运用启发式教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教学组织严密。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教学的节奏与学生智力活动的节奏相适应,能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要有效地利用课上的每一分钟。5、教学语言清晰、准确、生动。6、师生积极主动,教学效果良好、扎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协调一致,都处于积极状态。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并使大部分学生能当堂听慊、理解和运用。不仅“乐学”、“学会”,而且“会学”。

校长听课是深入教学,了解教学情况,密切同教师关系的一种好形式。一般来说,开学初,可大量广泛听课,以了解面上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期中前后,可重点听课,目的是为了深入研究“教”的情况与“学”的情况;期末,可听在教学中有某种特点的教师的课和青年教师的课,目的是为了总结推广经验和帮助青年教师总结提高。校长听课前要熟悉教材,听课时要做好记录,课后要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

校长听课之后,总要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评议(或与教师个别交换意见,或参加集体评议)。校长评课,除了以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外,应注意以下几点:1、评课时要重点突出,问题集中。要根据学校教学管理的目标和工作计划,围绕研究的课题,抓住主要的,带规律性的东西进行评议。2、要联系整个教学过程来具体评议一堂课。校长听课后,要向教师了解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所听的课作出实事求是的有观点有事例的分析。3、要着重从教学思想、教学规律的高度进行探索。1、要以商量的态度和教师共同分析评议。

(三)对教师布r与批改作业的指导和检查。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掌握相应的运用知识的技能,培养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它还可以帮助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质量。

校长应指导教师科学地布置作业。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布置作業的要求要明确、严格,必要时可作示范性指导。校长应要求教师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还应有计划地对全校学生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研究。

(四)对教师课外辅导的指导与检查。

课外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校长要指导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帮助教师改进课外辅导的方法,要求教师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学生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鼓励其进步。

(五)对成绩考核工作的指导与检查。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检查与评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一种手段。校长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与检查。

校长对成绩考核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学业成绩检查的范围应当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规定,不出偏题、怪题。2、既要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质量,也要检查他们智力发展的水平。3、考查、考试的次数不宜过多,避免使学生的精神过度紧张。4、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应当客观公正。

以上谈的是校长要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指导与检查。还应看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也是一个过程,也是由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小结等环节组成。校长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教师一起帮助学生掌握好这几个学习环节。

三、重视进行教学质的分析

进行教学质量的分析,是教学工作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校长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自己学校的教学质量状况,才能取得指挥教学的主动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校长指导教学质量的分析,要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要根据小学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体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要求;要根据教学工作的特点,考虑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总之,要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点。

校长领导教学质量的分析,不仅要分析教学成果(学生成绩)的质量,还要重视分析教学全过程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质量分析要有层次地进行,首先是各个教师、各个班级作出分析;再由教研组、年级组作出分析;最后全校作出分析。

要搞好质量分析,对于校长来说,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占有材料,取得数据。材料和数据必须充分、全面、真实。只有这样,质量分析才会有可靠的基础,判断才会有科学的依据。要占有材料,校长必须经常深入实际进行调查了解。调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深入听课,对教师教的情况和学生学的情况直接进行观察了解;可以组织汇报会、座谈会、评议会,广泛收集情况;可以通过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方法、习惯等等。考查、考试是检查教学质量的常用手段,校长要充分掌握这方面的资料和数据。对教师、教研组、年级组所作的质量分析,校长更要认真审阅、研究。

(二)将占有的材料、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分析:1、采用数据分析

法。如根据各种数据分析学生学习的出勤率,学生考试成绩的及格率、优秀率。学生学习所用时间,齐科成绩在各个分数段的分布率,各班学生的达标率,等等。2、进行对比分析。如将本学期的成绩与过去对比,对同年级间不同班级的情况进行对比等。

(三)认真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四、建立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

建立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形成良好的樅风、教风和学风的重要条件。建立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校长应重视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是国家制定的教学法规,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的保让,任何人不得随意增减变更课程、课时,不得任意停课。校长要组织人员根据教学计划编排好课程表,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长。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纳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人们把它比喻为各科教学的“先法”,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各科教学的日的、任务、传本要求和基本内容,以及教学中应坚持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校长要组织教师反复学习,深入领会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并遵循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工作,教学既不能低于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不能超出教学大纲要求,要使教师真正做到“以纲为纲”

(二)按照学校管理过程,分计划、组织、检查、总结四个基本阶段,安排全学期的教学1作。校长要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明确教学管理目标,并及时督促、检查、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和教师教学I,作计划。三个层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自机结合。形成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体系:要水教学工作计划要方间明确,前后衔接,富有新意,切实叮信群众认可,真正起到指导教学工作的作用。为I落实教学T,作计划,校长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在校长领导下,教导处要发挥协调、调度、参谋和服务的功能。要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发挥学校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使学校工作目标明确、指挥统一、机构健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健全制度、行动一致。调动集体的力量,变计划为行动,变没想为现实。为了实现教学工作计划,校长还要组织力址检查教学工作的进程,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常规的贯彻情况。校长督促检查教学工作要明确|的,实事求是,既要重视检查教学全过程,义要虱视教学工作的效果,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将检查的结果及时反映给有关人员,肯定成绩,提出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了推进教学工作,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校长要定期进行教学工作总结,对教学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对教学质时和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价,要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正确对待失误,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并作为下一阶段教学管理工作的依据和基础。校长的职责规定校长要按照教学管理工作的四个基本阶段组织和安排教学管理工作,从而保证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地开展。

根据学校工作的经验,每学期教学工作管理的过程大致如下:开学后第一周至第三周,布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实施计划;了解新学期教学工作情况。第四周至期中为第一个教学活动期。期中:小结教学工作,调整工作部署。期中至新课结束为第二个教学活动期。期末阶段:复习考试,分析教学质量,总结教学工作,提出新的教学目标和措施。

(三)建立、健全教学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付诸实施。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没有规章制度也不可能井然有序,保证质量。规章制度具有法规性质,带有强制性,要求有关人员必须做到。通过规章制度可以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的重点内容应有以下几方面:

1、明确规定各种教学人员的职责。为了使教学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校长要贯彻上级颁发的《小学校长的职责》《小学教导主任的职责》《小学教研组长职责》《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并采取措施,使各种教学人员尽职尽责。

2、建立教学工作常规。《教学常规》是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提出的工作规范和质量要求,给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成绩考核提出基本要求,对学生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提出基本要求,以保证教和学两方面都按规定有序地进行。《小学生课堂常规》是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时的行为规范提出明确的要求,以保证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贯彻“常规”要反复宣传,反复检查,反复落实,天长日久,必见功效。

3、严格贯彻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每日在校的学习时间与课外活动;严格控制考试的次数;严格按教学计划的规定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1、严格学生学籍管理制度。为了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教育行政部门一般都制定了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就有关小学生入学、转学、借读、休学、复学、退学、开除、毕业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校长应秉公办事,严格执行。

(四)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既是全校師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又是激励师生的教育力量。它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因素,风气的优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

良好风气的形成,必须创造一定的心理条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是形成优良风气的思想基础;培养集体的光荣感、自豪感是形成良好风尚的感情基础;使所倡导的风气深入人心,形成制度,长期坚持,正确运用心理定势和强化规律,及时进行表扬和批评,是形成优良风气的重要措施;校长、教师的模范作用是形成优良风气的重要因素。校长要依据校风、教风、学风形成的心理条件,通过反复的教育、训练、熏陶、影响,使师生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风尚,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地开展。

作者:胡继昌 赵恒启

第三篇:务实常规管理创建品牌学校

一、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学校的文化积淀

学校管理应“从人出发,以人为本”,把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1.坚持用欣赏的眼光看教师。就学校管理而言,教师第一,学校管理者需要坚持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教师才能真正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才能形成良性互动。横店中学之所以成为湖北省武汉市“校园开放先进学校”、区“文明单位”、区“教育教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量才用人,规范束人”。充分尊重教师人格和劳动,信任他们的能力,彰显他们的个性,理解他们的困难,呵护他们的情感。学校管理者提倡班子成员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学会相互理解,加强人际沟通;给教师工作环境和心理空间一定的“自由度”,努力营造一种舒畅的宽松的心理环境;努力使教师生活在一个充满相互关怀、相互学习、相互沟通氛围的集体中;建立教职工“命运责任、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个相互学习,各取所长,相互合作,真诚相待的学习型、工作型组织。学校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努力为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尽量满足教师们学习与进步的需要,满足教师们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2.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就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第一。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必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每一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促其全面发展。在高速发展中,学校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重视和谐校园环境的建立,重视“诚信、乐学、善导、重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为本,学校是大家的学校,事业是共同的事业,进步是共同的进步,校兴则我兴,校荣则我荣。

二、坚持以德治校,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

进入新世纪,道德建设是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中央提出“以德治国”,学校管理也要“以德治校”。

1.强化师德建设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学校师德建设,通过引导全体教职工积极学习“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落实教师的岗位职责,倡导教师做务实创优的师长,做让家长放心的好教师,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引导教师注重人格修养;倡导教师们做人格高尚的师长;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突出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已经初步具有一定人生观、世界观、价质观的青少年。他们思维活跃,富有激情,有向善进取之心。但是也难免做事偏激,逆反心强。尤其是独生子,很容易养成孤僻冷傲,情感脆弱,心胸狭窄,不能接受批评的性格。对于这些存在问题的学生,一味的以校规班纪,强力压制,反而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加大品德教育的力度,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早日养成,开拓德育教育的新思路。在这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身垂范,以德服人的方式可能更加管用,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

学校借鉴杜郎口中学的做法,编写了《横店中学中学生活教程》,对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学会交往,如何学会生活,如何學会学习”四个方面作出了详细的可操作的指导,要求老师利用晨会时间引导学生学习,利用班会时间检查、评价和小结。

3.开展德育教育系列活动, 积累厚实的校园文化。学校在德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紧紧围绕育人中心,抓住“学会做人”这一关键,广泛开展形式新颖,目的明确,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倾向的系列德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谦和宽容,自律上进”的良好品德和“为人有度、处事有法、时时留心、处处负责”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坚持依法治校,促进管理的严格高效

制度是保证管理公正性的前提和基础,对稳定学校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保障作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能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展开。

制度管理须理性制订。制度一经制定,不能随意更改,学校在制定时充分讲求民主,保证了制度的合理性、公证性、完整性及可操作性。

制度管理,人性操作。学校“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以情感管理为动力,以师生发展为根本”的管理思想,既保证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又保护和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凡事疏导在先,追究在后,执行要坚决,方法要讲究。

制度管理要公开透明。在校务公开方面,学校从以下三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是重大决策公开,让广大教职工参与讨论和决策,集思广益,使决策更具有民主性和科学性;二是财务公开,让教职工参与管理、参与监督,使学校有限的资金得以合理地使用,发挥最大效益。三是热点问题公开,如:领导干部廉洁情况、干部聘任、职称评聘、工资晋级、项目招标等。广大教职工参与管事、议事、发表意见、畅通民主渠道,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作者:付月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金证券论文范文下一篇:外汇监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