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审职称论文范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外审职称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学术编辑的初审和组织专家评审是期刊的学术水平把关的重要环节。

第一篇:外审职称论文范文

论内审与外审的和谐推进

【摘要】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各有特点,内部审计不会因内审外部化而被外部审计取代,它们将长期共存。最为重要的是,两者应该突出各自的审计重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交叉部分的合作,使得审计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优化,实现和谐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 重点 和谐

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是按审计的主体来区分的,内部审计的主体是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或部门,而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本文主要讨论的外部审计是指社会审计。社会审计的主体是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外部独立的审计机构。从市场经济的产生到如今的飞速发展,社会审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我们有目共睹,其存在的必要性也毋庸置疑。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审计体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19世纪20年代,现代内部审计开始发展,当时的内审也主要以财务审计为主,可以称之为内部审计的财务审计阶段,到50年代以后经营审计管理审计逐渐形成。基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等问题的考虑,有人提出要将内部审计外部化,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内部审计的存续问题,内部审计是否真的可以外部化?还是应该两者并存,各有侧重和谐发展?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否定

尽管很多人提出内部审计外部化,其理由主要有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以及可以使得管理层将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但是笔者认为外部化始终是弊大于利,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外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经营的理解没有内审部门全面深入

内部审计人员是企业组织的一员,非常了解本行业及本企业的经营特点,他们可以完全溶入到企业的文化中去,对本单位的情况可以随时掌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采取措施。而外聘人员总是利用一个特定的框架去分析他面对的所有的问题,这就有可能导致某一特定企业的一些具体或特殊情况的丢失。此外,内部审计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企业的各个组织部门进行观察,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致的了解,结合自身的审计工作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

2、外部审计人员的忠诚度和责任感不能与内部审计人员相比,很难和企业的目标达成一致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部门,其压力和动力是不言而喻的。管理层决策的成败往往与内部审计人员所做的工作有关,而决策的正确与否又关系到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得失,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必然具有较强的忠诚度和责任感,他们做出的审计结论的质量会更高,会更多地从单位的长远利益出发。而外部审计人员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雇员,一方面很难深入了解被审单位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因为没有与被审单位这样的休戚关系,忠诚度和责任感相对来说都要差很多,因此,他们的审计结论难以从被审单位的长远利益出发,也更难以高度的责任心去考虑被审单位的特殊情况。

3、内部审计外部化会使企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首先,内部审计外部化,使得企业相关部门只需要做专业以外的辅助工作,这样就缺少一个知识和技术的积累过程影响到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另外,内部审计部门本来可以为潜在的管理人员提供从事企业管理的锻炼机会,使有才能的人有机会接触重要的战略操作和组织控制,但是由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就会失去这样的机会,从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竞争力。最后,如果企业想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咨询服务,势必会泄露企业的部分核心机密,这同样也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

4、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及工作效果比起内部审计人员会受到合同限制

内审外部化一般是通过合同的方式进行的,被审单位与外部审计机构就审计的工作范围及工作效果签订合同。外部审计人员会按照合同的约定提供服务。他们在审计过程中即使发现可疑情况,如果超出了合同约定的范围,他们也不会对可疑的事项和风险进行跟踪和深人调查,而且外部审计人员不能一直驻在委托单位,只有在接受聘用期间提供临时的服务,不可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特别是出现突发情况时,就会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方便程度和灵活性。与此相反,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范围,不会受到任何限制并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随时提供服务。

根据重要性原则的思想,本文认为有些学者提出的以节约成本为主的内审外部化优点和上述几点相比是相对次要的。至于独立性方面的考虑,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内审部门在组织机构中的设置问题来解决。当然这种比较是有前提假设的,它主要是针对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而言的,即有条件的企业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内审部门而不应该将内审外包。

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并存,应各有侧重和谐发展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是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的,内部审计的地位同外部审计的地位一样不可动摇。关键问题在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并存的情况下,应该有各自的侧重点,这关系到两者如何更好的发展、如何最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分不清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只会使浪费资源的同时又起不到较好的效果。

1、外部审计的重点

社会审计主要接受客户委托审计会计报表、验证资产等,出具报告证明,发表审计意见,为投资者、债权人、金融机构、管理部门、社会公众等提供可靠信息,以合理保证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人,对已审定报表、资产等情况的可信度做出合适地、正确地判断。

由于外部审计机构既不属于被审单位,又不属于各利益相关者,地位上相较于内部审计部门来说有着超然独立性,因此我认为它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签证业务上,将注意力集中在检查财务管理流程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方面。尽管外部审计也可以从事咨询业务,并且有数据表明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收入远大于来自签证业务的收入。但是伴随咨询业务进行的同时,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了损害,事务所因此卷入财务丑闻的案例比比皆是。于是萨班斯法案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审计机构在担任相应咨询业务的同时,不能再对其进行签证服务,这正是出于独立性的考虑。

社会审计经济公证的法律职能牵连着复杂且敏感的经济利益关系,扮演着社会“经济警察”的角色在维护国家经济管理、合理保证经济利益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监督、经济签证等职能作用(周文华2006)。正因为如此,社会审计更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履行该职能的签证业务上。

2、内部审计的重点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核实资产、评价内部控制、审计经营管理、参与组织决策,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提供依据与参考,其工作性质是对内部管理活动的再管理。还包括内控体系的审计、管理风险预防和公司治理等。

内部审计的最大优势是位于企业内部,熟悉企业情况,可以随时针对情况做出反应,由于熟悉本行业的特点,对经营过程和管理的审计可以更专业,更有针对性。实事上,公司治理的关键是内部控制,而内部审计对于内部控制又是关键一环,内部审计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内部控制环节,包括风险的识别与管理、针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目的是增加企业的价值。

过去内部审计过多的与外部审计重复,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于是关心内部审计的专家学者们开始考虑内部审计的存续问题。IIA对内部审计进行了重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签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IIA此次将增加企业价值纳为内部审计的目的提了出来,是一个重大突破。相当于告诉了我们现在内部审计更关注价值的增值。尽管增加价值是所有审计活动的终极目标,但是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它却是直接目标,同社会审计相比增加价值的目的性更明确。因此不管是提高企业的显性价值或是隐性价值,内部审计的重点都应该围绕这个来做,注重整个经营及管理过程的审计,而不是拘泥于财务审计等微观方面的审计。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各具特色,应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有所偏重的开展工作,而不至于什么都做却什么也做不好,大量浪费审计资源的同时却起不好到很好的效果。

3、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审计资源的整合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虽然各有侧重,但并不是一刀切的概念,企业价值增值不仅是内部审计的目标也是外部审计的目标,同样,如果内部审计一味的考虑价值增值,一味的只做咨询而忽略最基本的财务审计也是不可取并且是不现实的,因此内外审计要相互合作。在各有侧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对方的工作成果。在我国无论内部审计协会还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都倾向于内外审计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第一,外部审计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内部审计需要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审计活动,外部审计在实施审计时也需要粗略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从而确定审计风险,有针对性的进行审计,因此在外部审计认可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对内控系统的评价确定风险高发区,有重点的进行审计,节省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此外,外部审计还可以通过内部审计编制的整合治理报告来观察企业的薄弱环节,在对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特点并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可以大大节约审计时间,提高效率性和效果性。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考虑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制定、实施审计程序时,考虑与会计报表审计相关的内部审计工作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注册会计师通常应当将注意到的可能影响内部审计的重大事项及时告知内部审计人员,并提请内部审计人员将其发现的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所有重大事项,及时告知注册会计师。”。实际上,国外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的利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美国第2号审计准则为外部审计师依靠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完成的内部控制测试工作提供了机会。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声称,外部审计师寻求内部审计师的支持在加拿大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第二,内部审计关注、并借鉴外部审计的结论。外部审计不管是独立性还是客观性都比内部审计相对好一些,财务经营系统的一些常规审计、内部审计可以借鉴外部审计,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审计。要关注外部审计关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结果,特别是外部审计所指出的薄弱环节,内部审计要进行跟踪调查核实,看其是否已采取改进措施,没有执行的要采取措施,督促执行,避免重蹈覆辙。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也明确指出内部审计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构在审计工作中应加强沟通与合作。

综上所述,外审与内审在审计这个大前提下,是有各自的优势的。他们的发展应该是各有侧重,同时又注重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能够实现审计资源乃至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两者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耀华、杨淑娥、张强: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的影响:研究综述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7(2).

[2] 贺颖奇、陈佳俊: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J].审计研究,2006(6).

[3] 徐焱军: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关系的选择与实施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8).

[4] 周文华: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6(7).

[5] 张小秋:对国家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资源整合的探讨[J].陕西审计,2005(7).

[6] 张庆龙:论中国审计资源配置方式的特殊性及其优化[J].现代财经,2006(12).

作者:孙红霞

第二篇:初审和组织外审的优化对审稿质量与效率的作用

摘 要:学术编辑的初审和组织专家评审是期刊的学术水平把关的重要环节。学术编辑具备良好的专业学术素养和认真及时的敬业态度,严格初审筛选符合期刊定位和征稿领域的稿件,并应用网络不端检索软件剔除低质量重复性研究或抄袭性稿件;进一步组织同行专家进行专业学术评审时,应重视建立完善的审稿专家库并精准遴选派送专家,并优化工作细节,对初投稿进行一致性文本格式规范,以及注意审稿派送间隔周期和频率,以有效保护和发挥审稿积极性,使专家专注于学术评审,确保审稿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初审;审稿周期;审稿专家

科技期刊是刊载学术研究新发现和科研成果的连续出版物,承载着发布并传播最新科研成果的责任与义务。因此,稿件的学术、知识、信息等质量是科技期刊质量的核心内容,是期刊发展的根本基石和立身之本。正如赫斯特集团国际部总裁爱德华所述:“内容为王”是前提,好内容才会有传播渠道和销售商竞相购买,才能真正吸引读者[1]。因此,准确甄选和刊发优质稿件,确保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关键环节之一是严格、准确、及时的高质量审稿。通过对稿件质量系统、全面的评审,特别是对学术质量的评价,是学术期刊筛选稿件的依据[2-3]。

广义的审稿是指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选择并通过加工整理成符合期刊办刊理念与质量规范,达到刊发水平的编辑活动[4]。美国学术期刊一般是在作者按照要求完成投稿后,刊物助理编辑(Assistant Editor)从投稿平台下载初投稿,但无权审稿和决定,将稿件送给刊物编辑(Journal Editor)进行初审,刊物编辑一般是某个专业领域里的学术权威,通过初审的稿件送往合适的编委会(Editorial Board)专家进行评审[5]。目前,国内规范的科技期刊的稿件审查一般都实行“三级审稿责任制度”,即“三审制”[6],通过学术编辑初审并组织派送同行专家、专家双盲审稿和主编终审或编委会讨论,最终确定是否可录用刊发。其中,学术编辑的初审是审稿把关的第一步,是稿件筛查的前哨卫士;而选择并派送同行专家组织外审环节的优化,对提高审稿效率和质量有重要作用。

一、学术编辑初审稿件的核心工作要点

(一)以期刊宗旨和定位甄选合适的初投稿件

学术编辑在稿件初审环节,首先对众多的所有来稿进行初步的整体审查和初筛,其基本原则应立足于所在学术期刊的办刊定位与征稿专业领域范围等要求,进行初筛选。每个科技期刊都有其所报道内容的定位和读者群的定位,对稿件有不同的报道侧重方向和具体要求。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性期刊有所不同,比如高校学报的综合性与专业期刊的专业性就有区别。以某个专业领域为例,比如医学领域的不同期刊,办刊宗旨不尽相同,有侧重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交流的临床医学期刊,也有集中刊发基础实验研究新成果的医学期刊,其办刊主旨不同,就各有不同的报道侧重点和方向。学术编辑在稿件初审环节,就要首先针对期刊办刊宗旨和定位,进行初步甄选筛查,退稿不符合期刊宗旨和定位的稿件,或建议作者改投适合的相关领域其他期刊。

(二)利用文献不端检索软件剔除重复性研究成果或抄袭等学术不端稿件

科技期刊学术编辑在初审环节,借助现代互联网的技术支撑,应用文献不端检索软件对稿件进行比对,有效保障规避和摒弃低质量重复性或抄袭论文的刊发。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从2010年开始应用中国知网提供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索系统,我作为医学学术编辑,对每篇初审的稿件都进行比对,并针对重叠文字的比例结果以及所重叠文字在稿件中的分布不同,针对性采取措施,摈弃抄袭或简单重复的稿件,确保退稿学术不端或低质量稿件。尽管目前的文献不端检索软件还存在一些缺憾,各刊的把握尺度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对于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刊发优质内容论文,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对初投稿布局谋篇和图表的审查

对通过初步筛查的初投稿,再进一步对稿件的全篇结构布局、书写的逻辑层次、图表有无遗漏或重复(如图和表反映同一个结果)等进行初审。对有欠缺的,应请作者补充或更换,而不是简单的退稿或直接组织后续的同行专家评审工作;对于研究内容简单但又有课题资助的稿件,应与作者沟通,以了解是否有其他相关研究成果,提请作者修改补充、丰富完善,修改返回后再组织专家评审。

学术编辑的审慎工作,不仅促使作者更加严谨,也可以最大限度留下创新性高、多角度多层面系统研究的优质内容稿件,确保所处理稿件的学术质量。学术编辑的初审把关,与作者的沟通和对稿件的修改完善,都为专家进行学术评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能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学术把关评审方面,节省评审时间,保证评审质量,提高评审效率。

二、学术编辑组织专家外审的关键环节

(一)及时准确遴选评审专家

审稿是一项复杂而且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按照“三级审稿责任制度”要求,通过学术编辑初审的稿件,将组织同行专家进行双盲审稿,重点评审专业方面的学术水平。

学术编辑做好初筛并剔除劣质稿件或不符合期刊刊发宗旨的稿件,从大量初投稿中筛滤后选出的稿件再组织专家进行学术评审,而决不能为了省事,不做任何思考和筛选,将所有来稿都提交给审稿专家。这不仅可使专家专注于学术水平和质量的评审,避免在低质量稿件评审中花费不必要的时间,还可有效地缩短稿件的处理周期和相关成本。

对通过学术编辑初审的稿件,应及时组织专家评审;学术编辑在对初审稿件做出恰当评价的基础上,必须保证所选择审稿人的准确性[7]。而准确遴选合适的同行评审专家,是学术编辑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需要长期的日积月累和大量的工作投入。

首先,應建设期刊的审稿专家库[8],并不断更新和补充完善,以便审稿时准确遴选。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例,审稿专家最初主要集中在学校及附属医院内部,数量有限。近10年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的特点,积极建设网络审稿专家库,并经过不断补充和积累,逐渐使审稿专家扩展至全国高校或科研机构,还吸纳了海外的华裔科学家,审稿专家数量和质量都显著提升,明显提高了遴选和确定专家的精准度,而且审稿质量和效率也显著提高。

其次,学术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和添加建设审稿专家库的过程中,应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尽量全面了解审稿专家的科研背景,比如,通过查阅审稿专家所获得的资助课题,或利用专业数据库检索其已发表论文等方式,掌握并积累审稿专家的科研领域和发展等状况,以便准确选定与评审稿件研究成果匹配研究方向的审稿专家。这有效避免审稿专家与送审稿件研究方向的匹配不准确而导致专家退审,或造成不必要的延误或再次更换审稿专家,从而有效保证审稿质量和效率。而且,准确选择相应的审稿专家,也是对专家的尊重,同时体现出学术编辑对专家学术研究领域的掌握和熟悉程度,有利于提高专家对期刊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二)派送专家评审前的初投稿文本规范

总体上,期刊的大多数来稿,不同的作者其文本布局也不尽相同,甚至千差万别。为了使审稿专家方便阅读、专注于学术评审,避免在专业领域之外的稿件写作瑕疵上占用大量时间,学术编辑就需要在组织同行专家评审前,对初投稿件进行文本一致性规范化处理。例如,将所有初投稿件用统一模板文本形式以规范统一的文本格式送达专家评审[9]。作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学术编辑,笔者从2010年起,多年来始终坚持对送审稿件的全篇布局和总体形式进行一致的规范排布和处理,以及字号、行间距等细节调整。

通过在稿件初审环节实施此做法,既使审稿专家有较好的阅读体验,又方便专注于进行学术评审,节省了专家的审稿时间,得到评审专家的积极肯定和赞赏。同时,在文本规范后的送审稿件保存时,以word的.doc而非.docx文本保存,以便于未使用高版本windows系统的专家可以直接打开稿件进行阅读评审,而免去调整软件的麻烦。

这种规范文本的细致工作,虽然增大了学术编辑的工作量,但是方便了同行专家进行评审,也体现了学术编辑的工作细致严谨和期刊的工作规范,使评审专家对期刊也有了较好的认识和评价。近年来,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并同时减轻学术编辑的工作负担,已相继有科技期刊要求作者在投稿时按照期刊提供的论文模板[10]进行全文组织并排布格式。

(三)注意保持评审派送的间隔周期可保护审稿专家的评审积極性

送审环节还需注意保持恰当的评审周期和审稿间隔,以保护专家的审稿积极性。审稿专家一般都是其研究领域或工作岗位上的精英和中坚力量,工作繁忙,事务较多。因此,除了准确选取专家,还必须尽量避免短时间内请同一位专家评审,以免专家失去新鲜感或“厌烦”,以保护其审稿积极性;但也不宜长时间不送稿件评审,以免对期刊“淡忘”。因此,在“新鲜感”和“遗忘”的最佳时间段内[11],是比较合适的评审间隔时间,这需要进一步探索。此外,不宜同一时间内请同一位专家同时评审多篇稿件。同一时间已有在审稿件时,避免同时间内再送其他的评审稿件,以免使专家负担过重而影响审稿效率和质量。

三、学术编辑学术素养和端正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基础

(一)学术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

保障熟练、准确地完成稿件初审,要求学术编辑必须从宏观角度掌握其期刊刊发领域专业的学科进展和动态。这需要科技期刊的学术编辑掌握本学科领域一定的专业知识[12],而且是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其核心并不在于学术编辑已取得了多少学术成果,而在于是否具备了应有的学术素质,如学术责任感、学术敏感性和学术鉴别力[13],即编辑对所属科技期刊特定的学术领域需要一定的鉴别能力和对是非的判断力。因此,科技期刊学术编辑应了解相关的学科发展历史和不同学派、不同观点分歧的实质,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体系,熟悉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并了解学科当前的发展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趋向,要能紧盯住前沿课题,善于超前把握科技发展动态和需求,以便准确甄选初投稿,摒弃非征用范围稿件,保证初审质量。

科技期刊高年资学术编辑在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编辑专业知识和对学科稿件学术水平的明辨能力,在初审环节都有明显的优势,能敏锐判断;而近年新入职的年轻编辑,大多具备相关专业理论基础或有相关领域的科研经历,了解相关医学学科或理工科或相关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掌握相关实验技术,对准确初筛稿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负责敬业和及时审稿的工作态度

每一篇投稿论文都是凝聚着作者智慧和辛勤工作与研究的成果结晶,及时发布与传播是科技期刊的重要职责之一。而处理稿件的每一个环节所用的时间,都影响着稿件的处理和发布周期。认真、及时审稿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且审稿是每篇论文的第一个处理环节,更需特别重视。

端正负责、及时处理的工作态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助推力。作为学术编辑,不论从职业道德还是尊重作者的角度,都不应拖沓延误,应该及时完成初审。考虑到周末或节假期,初审一般应在2~5天内完成。即使对退稿稿件,也应及时,特别是与期刊栏目设置等不吻合的投稿,更应及时退稿,以便作者改投相应的其他期刊。

及时高效率处理初审稿件,不仅有利于及时传播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使作者对期刊有较好的印象,有助于吸引有科研潜力的作者在后续时间继续投稿。这有助于吸引优质稿件和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是期刊发展不可或缺的推进剂。

总之,科技期刊学术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学术素养,严格稿件初审的审查并甄选创新性成果,同时积极思考并改进工作方法和细节,保护和充分发挥审稿专家学术把关和审稿的积极性,对促进期刊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有极大裨益。即使在现今传播渠道数字化的时代,也只有优质的内容,才能使这种便捷的传播变得更加有意义。因此,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提供学术成果发布与传播的高质量学术期刊平台,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永远的王者之道。

参考文献:

[1] 感受美国期刊数字化转型[EB/OL].2014-4-23.2017-3-28. http://www.qstheory.cn/zl/bkjx/201404/t20140422_342752.htm..

[2] 李晓.影响科技期刊论文专家审稿质量的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11):1369-1372.

[3] 王新奇.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途径研究[J].唐都学刊,2012 (5):101-104.

[4] 赵俊,陈灿华,李海亮等.湖南省高校学报审稿专家库构建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75-77.

[5] 陈世华.美国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流程介绍与启示[J].中国编辑,2014(2):43-47.

[6] 杨丽薇,姚树峰,徐楠楠等.空军工程大学学报的稿件“三审制”[J].编辑学报,2014(1):35-36.

[7] 杨忠民.科技期刊审稿专家遴选条件及途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7-100.

[8] 罗向阳.刍议科技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研究与实践[J].编辑之友,2011(1):77-79.

[9] 国荣.编辑在工作实践中应重视维护科技学术期刊声誉[J].编辑学报论丛,2013.

[10] 刘铁英,程爱婕,黄春燕等.科技论文规范化即时指导方法[J].编辑学报,2014(2):147-149.

[11] 张国忠.遗忘规律的探索与运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2(6):86-88.

[12] 胡虹.高校学报编辑的素质结构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3 -136.

[13] 罗景,胡忠,赵漫红等.论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素质[J].编辑学报,2008(4):350-351.

[责任编辑:艾涓]

作者:国荣 邱芬

第三篇: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现阶段我国职称评价机制对于部分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在职称制度改革大背景下,对职称评聘管理模式进行探讨,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据此,本文首先从外语、计算机、论文等不再是职称评审必备条件、职称评聘开始逐步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职称评聘的监管制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三个方面对职称评聘管理模式现状进行了简述;其次立足于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核心评价标准、针对不同领域制定不同职称评价标准、创新职称评价方式,探索多元评价方法三个维度对当前职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最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职称评聘进行分类评价、职称和岗位实行聘期制、加强职称评审权的下放、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职称制度;改革;职称评聘;管理模式

0引言

随着《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我国职称工作进入新一轮深化改革阶段,如何更好地处理评聘关系问题是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职称制度改革大背景下,职称评聘管理工作有了清晰的改革方向,要综合考虑品德、能力、贡献,系统的对人才进行评定,逐走出传统职称评定中主要根据论文、学历、资历、计算机、外语等硬性指标的职称评聘管理模式,新指标的建立,有助于通过系统考虑工作,实现职称评聘管理模式的统筹兼顾。

1职称评聘管理模式现状简述

1.1论文、计算机等硬指标逐步淡化

长久以来凭借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以及论文数量的职称评聘管理模式备受争议。针对这一现象,当前多地区已开始着手改革。一是部分地区开始对工作中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更高,而对科研要求较低的岗位在职称评价中淡化或取消对于论文、英语要求;二是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一些地区开始积极探索引入新指标代替论文、外语和计算机在职称评审中的作用。如更偏重于实际研究成果的传新性和影响性,以避免因对论文数量要求而引起的论文质量低下。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在职称评聘管理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吉林省在《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不强制对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设定标准;内蒙古针对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基层技术型和实践型岗位,职称评聘管理中注重对工作过程中业绩进行审查,不强制对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设定标准。

1.2开始逐步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

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逐渐成为职称改革的一个导向,通过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逐步突出用人部门和单位的自主评价,鼓励单位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人才评价,传统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社部門,通过对相关工作的备案实现对职称评聘的管理。据了解当前江西省内14家企业、37家院校和医院、5家科研机构下放职称评审自主权,全日制本科高校教师职称全部实行自主评审。实践证明,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用人单位基于自身需求导向,其职称评聘标准与传统的评聘标准相比更加科学和符合单位实际情况,同时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实现了政府为主导的职称评聘管理职能的转变。

1.3职称评聘的监管制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

职称评聘的监管制度在不同地区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标准不严格、程序不规范,投诉较多、争议较大以及复核中发现严重问题的局面。凸显出当前政府监管不明确、单位不自律、社会监督失位,对职称评聘过程中的申报、推荐、评审各环节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一是下放职称评审权后事中、事后监管规则、流程和标准不够明晰。二是用人单位对评聘界限、评聘规则具体工作中依据各单位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做出决定的权力交代不清。三是未做到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进行及时的监管,对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出问题以及不合理情况,未能进行公示并做严肃处理。

2当前职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

2.1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职称评价标准

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应坚持对重品德、重创新能力、重业绩的评价和激励导向。一是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要针对实际情况对应用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技术人才、新兴产业技术人才破除传统模式中的论文、资历标准,依据实际情况强化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业绩贡献评价导向。通过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破除应用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技术人才、新兴产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聘中因资历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要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建立以专业技术品德、能力和对业绩贡献为核心的专业职称评价衡量标准和体系,坚持对品德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关键性指导作用。三是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通过评价注重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合理地设置专业职称评审项目中的学术论文和相关科研成果的评价条件,对专业职称外语和对计算机专业应用技术能力水平不作统一的要求,突出对业绩和贡献的评价,增加专业职称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转化、横向研究课题等相关评价内容和指标的等级和权重,破除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传统做法。

2.2针对不同领域制定不同职称评价标准

当前职称制度改革要针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不同社会层次的专业和技术人才,制定不同的职称评价的标准。职称人员在评聘制度的管理过程中要实现“干什么、评什么”。通过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领域制定不同职称评价标准。鼓励中小学教师到课上和讲台、医生到科室和临床、工程师人员到实验室和技师到厂房工地、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在火热的基层生产一线建功立业,让干得好的人都能评得上。

2.3创新职称评价方式,探索多元评价方法

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应创新职称评价方式,探索多元评价方法,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单位需求,在职称评定过程中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职称评价方法,在实际过程中应遵循定性职称评价与定量支撑评价相结合、特殊人才职称评价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单独标准,进而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实现在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不同领域的部门做到多层次、多维度和立体性考查,增强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3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的建议

3.1职称评聘进行分类评价

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应做到分类评价。应在职称制度改革背景下,進一步提升职称与个人工作领域和业务内容的适用性。在个人工作领域和业务内容的基础上,将职称评价与个人工作领域相适应、职称评价与业务内容相适应和职称评价与社会服务相适应科学划分类别,制定侧重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建立职称的评审指标和代表作用评价制度,从“单一固定评价指标”制度修改为“适应性指标”,可从其工作的内容、工作管理业绩、特殊情况和事件、工作管理绩效、专利、研究报告等不同的成果中,任选最能体现其能力和水平的优秀人员作为本次职称资格评审的主要评价内容。

3.2职称和岗位实行聘期制

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应做到职称告别“终身制”,通过职称和岗位实行聘期制实现用人“能上也能下”。由此可以进一步地强化单位和职称的“能上能下”。在职称的实际操作中,职称和个人适用岗位的聘任均严格实行职称聘期制,期满后对单位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合格的,单位和其个人按照适用岗位的需要、同时参考个人想法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办理劳动合同;对于在单位内部的考核中成绩不达标的现象,单位可根据其个人与岗位的适用条件差异情况,低聘岗位适用等级人员直至按照规定解除其聘用。通过这一职称评聘制度的设计,有利于维护和保障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避免一劳永逸的实行职称评聘终身制度所引发的工作惰性,进一步地激发机关事业创新时代劳动主体的活力。

3.3加强职称评审权的下放

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应进一步创新民营企业职称评价方式。民营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建立应用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技术人才、新兴产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的单独标准,以保证与单位发展相契合,但同时应注意,要杜绝“放而不管”,职称评审权下放后加强监管放权不等于放任不管。人力社保部门应在民营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加强监管。在组织制定本事业单位的聘任程序审核管理暂行办法时,人力社保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对其进行科学指导和对审核严格把关,确保其评聘程序和制度的合规合理。在组织开展本单位聘任程序评议工作时,需对本单位进行评议前的公示和聘任前的公示,广泛地接受人民和社会的监督。在组织完成本单位聘任程序验收工作时,人力社保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对其聘任审核程序和制度审核结果落实情况进行审查和验收,确保本单位聘任程序和结果的真实有效。

3.4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

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应结合新形势,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以进一步提升职称评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体而言,一是要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推广智能监管,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途径的运用,逐步在实践过程中探索与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相适应的“互联网+监管”模式。二是应由主管部门建立职称评审公示制度,健全公众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的举报途径和监督手段,充分发挥群众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4结论

本文在深入分析评聘现状于改革内容的基础上,给出了职称评聘进行分类评价、职称和岗位实行聘期制、加强职称评审权的下放、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的建议,对于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廷洲,陆莎,金志峰,等.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发展历程、关键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7,(12).

[2]刘尧.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变革透视——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谈起[J].高校教育管理.2018,(03).

[3]姚荣.论我国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的公法规制[J].高校教育管理.2017,(04).

[4]钱晨烨.现行职称制度改革的障碍和建议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18).

[5]杨新春,吴艳.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视域下的学术道德失范探析[J].职教论坛,2014,(32).

[6]肖鹏燕.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09).

[7]温丙帅,孙建波.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权利保障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

作者:孟丹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平面构成论文范文下一篇:专技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