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区工业化农业发展论文

2022-04-14

小编精心整理了《传统农区工业化农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我国传统农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与其他类型的地区是不同的,因此为了保证传统农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有效把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培育传统农区主导产业。

传统农区工业化农业发展论文 篇1:

传统农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

[摘要]乡村振興战略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重大战略安排,立足农业、农村、农民,是党的最根本战略目标之一,也是关系我国千百万劳动人民走向生活富裕和奔赴理想新征程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战略每一项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是在基层指导工作,而是延伸到战略层面,是国家指导的总纲。要解决的是我国目前经济运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结构性调整问题,要通过弥补短板,实现乡村与城镇之间的同步发展,使经济运行更为平稳和充满向上的动力。传统农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农业、农村、农民同步进入现代化进程,实现产业复兴、经济全面增长,为党的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事业进一个台阶,进一步实现全面小康。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传统农区;产业兴旺

1 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特征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基本选择,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战略选择[1]。

乡村振兴战略关系我国全面建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全局性意义。乡村振兴战略在社会的制度性设计中具有前瞻性,不论是从“三农”问题到乡村振兴,还是在城乡融合联动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方面,都是新农村建设在理论和现实情况的再升级[2]。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用发展的、变化的和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面对新的问题,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要节约传统农区资源,树立综合效益意识,提高各类要素的利用率,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基础之上,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完善市场的不足[3]。

乡村振兴战略在规模结构中具有多元性,多元化的发展是结合乡村中自有特色的传统习俗、区位、自然、风貌等优势,推陈出新,探索出新的适合时代发展的要素,使乡村经济振兴充分融合乡村第一、二、三产业,在尊重自然规律发展的基础上,保护传统农区的技术经济功能,为乡村富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4-5]。

2 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内涵

2.1 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问题的理论创新

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最重视的基础性问题,“三农”犹如载动国家大舟的水,关系国计民生。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就不断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三农”是支撑国家重器的血肉。

回顾历史可以清晰地发现,在不同历史阶段党和国家对“三农”的发展问题各有侧重。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就开始对农村的社会运行现状进行改革,保障农民群体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民主权益,理顺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主体关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重点提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发展,合理布局和协调城市与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十七大会议上,城乡问题与“三农”问题再次被摆放到突出位置;十八大则进一步要求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农民收入增长及富裕感知力,同时主张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的十九大报告上,党和国家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以往各项会议的继承和升华,具有新的时代性意义,充分概括了我国在各个历史阶段发展过程中的重点,是对以往“三农”问题的理论再创新[6]。

2.2 乡村振兴战略是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需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立足我国城市和乡村现实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提出,矛盾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国在“三农”问题的发展过程中,旧矛盾的解决又会衍生出现新的矛盾和变化,重新涌现出其他层面的问题。

正如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在新的矛盾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就是城市和乡村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乡村的发展不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文化娱乐、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环境等方面,均具有落后于城市的明显特征。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2.7倍,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是乡村居民的2.2倍,这种巨大的反差对我国的城市与乡村的平衡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统筹好城乡发展的协调工作,才能更稳健地带动经济腾飞,因此必须要抓紧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缩小目前城乡发展的鸿沟,为我国迈向社会主义强国提供新的动力[7]。

3 传统农区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3.1 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三农”问题也进入新的阶段。在传统农区中,农民在生产、生活方式与思想认识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巨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开始选择外出就业,这是城乡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直接现实表现[8]。

在我国的传统农区中导致劳动力外流的原因有多种,一是人均耕地少,并且随着机械化的应用普及,农村劳动力过剩更加明显。以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大朱庄村为调查样本,全村耕地面积约为143.9公顷,人数近2 000人,人均耕地仅0.072公顷,过少的耕地使得农民无法再依靠土地耕作获得生活所需,加上村中有机械化耕地机器、粮食收割机械,对人员配置要求更低,导致剩余的劳动力转移至城镇。二是传统农区的农业依旧采取分散化经营,不具有规模效应,很难享受到规模收益。在其他方面,农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特色农业产业,传统的种植业也未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这种落后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模式,留不住乡村中的青壮年。三是年轻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对农业生产经营有排斥心理,传统种植业得不到预期收益,更倾向于把土地转包出去,自己去城市务工,城市的基础设施更完善,经济收入水平高,这种巨大反差是导致传统农区劳动力外流的主要原因[9]。

3.2 农业产業化经营模式欠缺

我国传统农区农业产业化依旧维持在较低水平,严重阻碍了我国传统农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这是由我国目前传统农区的自身原因造成的。在我国的传统农区中,因其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乡村主体对农业产业的经营缺乏概念,也不了解其他成功地区的发展模式和需要的各项基础准备,因此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方面缺少有力探索。

在我国的传统农区中,依然沿袭着传统的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散户理念,不具有规模效应,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当地的独有特色,缺乏对潜在的特色产业的挖掘。在我国传统农区中,很少有地区能孕育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多是集中在初始阶段—低附加值的生产和加工上,也没有对产业链进行深度挖掘。因此新的产业经营模式上缺乏触媒启发,很难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化经营模式[10-11]。

3.3 财政投入力度不足,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在我国传统农区中财政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发展,如村落间的公路和桥梁搭建、生活垃圾的处理、污水的净化等各项基建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传统农区对医疗、卫生、教育、知识学习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原本落后的体制机制无法适应传统农区的发展要求和增长需要。

在我国传统农区中,农村经济本来就相对脆弱,再加上现有的金融体制不完备、规章制度不健全,以及传统农区中农村信用社的转型发展,使得原本投入农业的资金转向其他领域,造成原本不多的农村资金再度外流,进一步加剧了金融、财政环境恶化。同时在资金的利用过程中存在低效率的情况,资金分配不合理、不科学造成投入产出比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

3.4 社保体系建设进度缓慢

在我国传统农区中,虽然社会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但是其进度相对缓慢。目前的社会保障网络建设的实施范围不大,没有覆盖到全国,尤其是以养老和医疗服务为基础的工作依旧处于较低的社会化水平,并且在传统农区因其经济和管理水平断层,多数实行社保的地区,社保基金也是以县乡为基本单位,规模小且不稳定,在发挥社保功能时受到较大制约[12]。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必须选项。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乡村土地呈现减少趋势,土地的保障功能被弱化,阻碍了乡村振兴的进程;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农区的社保管理体制机制效率较低,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有交叉和不分明的情况,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严重降低了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在管理水平上,传统农区中一些地方无具体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进而社会保障工作难以健康发展[13]。

4 传统农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4.1 积极引进人才并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乡村振兴战略是整体的和全局的,具有统领性指导意义。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人才是首要选择,要想缩小我国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就需要政府在初始阶段对乡村振兴工作给予人才支持,加大人才输入力度,把具有先进知识体系的人才引入乡村,开发乡村中潜在的特色产业优势,将其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给传统农区以智力支持。

要充分调动传统农区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乡村振兴的最终受益人是全体村民,因此在基层组织中要传递其新的理念,转变原有的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其对乡村振兴有真正的认知。要组织更多的学习和培训,灌输新的知识,了解外在的环境变化,促使村民主体积极主动地了解和学习其他发达地区的成熟经验,形成自我学习、自我培养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积累更多知识型和经营管理型人才[14]。

4.2 调整乡村农业产业经营模式

乡村振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拓展高附加值产业链,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发展模式,实现乡村农业的现代化。

在传统农区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的经营规模,改变农产品的单一种植情况使其多元化,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达到产业兴旺。一方面,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视以质量振兴农业、以绿色发展农业,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把种植和销售统一起来,提升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形成新的助力;另一方面,需要用全局的眼光看待乡村农业经营模式,统筹考虑各个生产加工环节,合理布局整体谋划,减少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形成互补式循环发展。

传统农区中虽然经济发展滞后,但也存在大量的特色农业生产区域以及非物质文化习俗,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发现特色、发展特色,不能局限于第一生产,要在加工业与服务业方面做好延伸,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15]。

4.3 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现阶段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通过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可以发现,传统农区财政的支持力度占比仍旧较低并且结构不合理。因为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相比,其收益比较低,社会资金更倾向于投入非农领域,这样导致发展农业的资金不足,国家财政的调拨和支持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农业的发展又是国家的基础之一,需要优化财政对农业产业的投入结构,扩大支持规模,以政府为引导撬动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入农业领域[16]。

在财政投入之后,也要在资金的整合利用效率方面加强管理。以政府主导、规划引导的要求,把财政资金前期所需的各个环节压缩,确保补贴资金能直接到达农户手中,提升效率。而由政府牵头的资金在使用方面,也要遵循效率提升原则,充分利用其建设传统农区的试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支农、惠农培训教育,综合考虑传统农区的发展特点,结合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投入方案设计,确保财政投入过程中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4.4 推进社保体系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传统农区实现乡村振兴的客观需要。在制度设计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能有效消除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民主体的后期顾虑。

在乡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建设中,要做好制度供给,在医疗、卫生、教育以及文化和科学培育方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结合传统农区实际,完善现有各项保障制度,形成较为科学的社保体系。

在农村养老保险方面,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制定不同层级的保障补助标准,实事求是地对养老保险进行解读,确保村民理解和接受;在重大疾病保障方面,推行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加强乡村基本卫生服务,减少大病、重病发生的可能,同时在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体系中进行医药保障,减少村民生活负担。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要坚持合理、科学、为民的原则,使乡村振兴参与主体有坚实的社会保障,改善其原有的生产生活现状,激发其积极主动性[17]。

4.5 抓好环境整治,建造宜居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改善传统农区的居住环境,需要进一步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解决乡村环境的散、乱、差现象。在体制机制方面需要建立以村为个体的管理监督体制,稳步推进环境治理工作;在村民意识方面,要普及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理念,使其意识到良好环境的重要性,提升传统农区村民的生态文明素养。

在环境整治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做好环境规划,找到乡村的短板,同时挖掘乡村特色风貌以长补短,打造具有鄉村特色的宜居环境。加强传统农区的突出环境治理,建设良好的宜居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地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吸引外来人才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张京祥,申明锐,赵晨.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J].国际城市规划,2014(5):1-7.

[3] 何慧丽.当代中国乡村复兴之路[J].人民论坛,2012(31):52-53.

[4] 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6):795-802.

[5] 徐俊忠.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J].经济导刊, 2017(12):10-15.

[6] 武市红.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与突破[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8(1):23-30.

[7] 雷若欣.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和实施路径[J].人民论坛·学 术前沿,2018(5):67-71.

[8] 秦中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与重点[J].新经济导刊,2017 (12):80-85.

[9] 王春平.“生活宽裕”与生活富裕有啥不一样[J].新农业,2006 (11):6-7.

[10] 魏后凯.如何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J].学术前沿,2018 (2):14-18.

[11] 范建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J].思想战线,2018(3): 149-163.

[12] 曾福生,蔡保忠.以产业兴旺促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2):179-184.

[13] 唐安来,翁贞林,吴登飞,等.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江西的分析[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 (6):803-808.

[14] 韩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J].中国经济报告,2017(12):15-17.

[15] 本报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5-10-30(1).

[16] 本刊编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7] 本刊编辑.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Shi Kaif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作者:史开放

传统农区工业化农业发展论文 篇2:

新农村建设下的传统农区主导产业选择探析

摘 要:我国传统农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与其他类型的地区是不同的,因此为了保证传统农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有效把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培育传统农区主导产业。因此,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指导下,传统农区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劣势,根据自身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优化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环境,引导主导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传统农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传统农区 主导产业 产业培育

传统农区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其优势主导产业,是实现农业向高效农业、循环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农区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农区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

主导产业部门是对经济具有带动作用和革新的力量。根据目前对主导产业部门的认识,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某一阶段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和带动作用,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部门,它是一定时期内某个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重点产业,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较大比重,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强烈推动作用的产业或若干个产业共同担当组成的产业体系。实际上,对于传统农区来说,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与我国其他类型的地区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选择传统农区主导产业必须因地制宜,才能有利于传统农区的健康发展。

一、传统农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第一,传统农区具有的优势条件。传统农区之所以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就是因为具有较为优越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条件。(1)传统农区自然资源丰富。传统农区是我国农业的精华地带,区内平原面积大,光、热、水、土条件组合较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粮棉油是该类型区传统优势产品。同时,草山草坡、水面面积较大,气候条件较好,生产潜力大。(2)农业生产基础较好。传统农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棉油产区,农业生产基础坚实,生产发达,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农田水利条件较好,抗灾能力强,广大平原地区基本上已成为旱涝保收的高产区。农田旱涝保收系数较高,抗灾能力较强。农业机械化发展有一定的基础。(3)地理区位优越。传统农区地处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落后封闭地区的过渡地带,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承东接西的作用。随着梯度发展的推进,传统农区在东部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的过程中处于中间有利的地位,已成为联结广大西部内陆地区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纽带。

第二,传统农区面临的困难。由于农业属于弱势产业,所以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农区来说,一般属于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地区,仍处于现代化起步阶段,在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方面存在很多制约因素。(1)农业经济实力比较低。传统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大省经济穷省,一半以上的粮食大省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大省农民收入增长落后于农业产量的增长,制约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2)产品市场与发达地区相比处于弱势。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地区梯度差异。相对于东南沿海地区而言,传统农区市场经济起步晚、起点低,市场基本上被沿海发达省份占领。(3)现代农业、工业技术落后。特别是园艺技术、养殖技术以及工业应用技术都相当缺乏。无论是技术的供给状况,还是居民对技术的接受能力都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传统农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的传统农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就是工业化进程低,第一产业在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处于较低水平;具备一些基础雄厚的优质传统产业,但也存在竞争能力差,技术开发不足等问题。同时传统农区这些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资金与劳动力,如果摒弃,不仅会丧失传统农区自身优势,还会造成资本的浪费以及使已经较为严重的就业问题变得更为困难和复杂。因此,传统农区必须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状况等方面,并结合区域主导产业的特点,选择和培育传统农区主导产业。

二、新农村建设下的传统农区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的对策

第一,积极发展区外市场和引进区外资源,培育主导产业。传统农区作为国家的重要生产基地,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参与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和合作,积极吸纳发达国家或者地区转移出来的较先进产业,取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实行贸易方式,银子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主动适应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加快外经贸和机制的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公开、规范、透明的市场运作体制和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增强主导产业的企业活力,吸引外来投资。

第二,提高科技创新和引进能力,推动主导产业升级。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主导产业科技含量,加强其竞争力。各行业核心企业和龙头企业都要加大对研发经费的投入,积极引进、培养高技术人才,建立研发机构,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中原城市群科技、人才基础雄厚的便利条件,加强相关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联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通过与世界先进大企业的合作,推动技术进步。加快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技术平台,建立技术、人才培训相结合的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带动”的发展道路。

第三,加快企业发展步伐,实现主导产业内部的良性循环。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实现主导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和合理化,从而促进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加大培育重点骨干企业的同时,也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找准市场定位,发挥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

同时努力造就一批现代企业家队伍,实现主导产业的科学管理和规划。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尽快培养一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显得尤为迫切。重视一代就是要充分发挥第一代创业者们的潜力和优势,努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为县域经济发展再立新功;提高二代就是要加强对现有年轻企业家的培养和教育,通过考察、培训、深造等手段,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最新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提高其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培育三代是后继有人的保证,必须从早着手培养一大批既有开拓创新精神,又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企业管理人才,逐步形成阶梯式企业家队伍。

第四,创新运作机制,配套完善服务网络。按照专业化、社会化协作要求,鼓励传统农区内部各个实体积极组建和参与各个专业协会,协调主导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使得专业合作组织真正成为连接主导产业与市场的中介和桥梁,提高主导产业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发挥主导产业的关联效应,促进相关产业、基础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同时发展,促进传统农区的经济高速发展。

建立和完善主导产业服务体系,即树立系统观念,统筹规划,齐抓共管,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实现。一是要强化主导产业服务的物质基础建设。从主导产业服务体系形成的前提条件来看,应不断地提供和完善相应的物资、技术和资金条件,使主导产业服务体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二是完善主导产业服务网络系统。在主导产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上,要针对目前各类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按照“改造官办组织,强化官办组织作用,发展新型合作组织,扶持引导民办服务,规范混合型和一体化服务”的原则,进行分类指导,发挥国家有关部门、集体、个体经济和各类服务组织的特长和作用,逐步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基础,以专业协会和自办为补充的多种经济成分,形成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实现经济运行的组织化,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搞好主导产业服务的宏观调控。在建立主导产业服务的进程中,政府要转变职能,改变过去靠行政手段直接参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做法,注意发挥经济杠杆在服务体系中的作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扶持服务体系的建设,从而使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好服务功能。四是营造主导产业服务的良好环境。主导产业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是主导产业服务体系得以正常发展的根本保证。凡有意为主导产业服务的各种所有制的组织和企业,都可以参与进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平等竞争中求发展。但是要加强管理,对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一视同仁,防止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主导产业社会化服务的法律保障,对各种服务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给以相应的法律和法规确认。

参考文献:

1.罗其友.WTO框架下我国传统农区农业结构调整[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5)

2.唐鹤松.传统农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对策[J].农村经济,2001(10)

3.郑家喜.从蔡甸区看农业结构调整中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壮大特点探讨[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2(8)

4.田建新.营造传统农区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方式与主体[J].决策探索,2005(3)

5.梁贤,李达球,林涛.传统农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4)

6.姜丽凡.东北三省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7.刘红梅.区域农业生态经济适宜性主导产业的选择[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5

8.刘建铭.发展畜牧业是传统农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现实路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

9.吴国萍.企业并构:西部主导产业培育的有效途径[J].学术论坛,2005(2)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2)

(责编:贾伟)

作者:方丽云

传统农区工业化农业发展论文 篇3:

传统农区现代化路径探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哈尔滨 150025)

[摘要]农区现代化涉及多层面经济主体的复杂利益关系,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核心是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协同推进。本文对黑龙江省传统农区在农业产出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及技术推广服务、土地流转速度及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农民组织化程度、城镇化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建议从完善和创新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化农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区治理框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升农业支持水平,推进城乡联动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探索黑龙江省农区现代化路径。

[关键词]传统农区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

一、引言

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国,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受技术条件限制及政府“农本”产业政策影响,农区村落内部以农户为基本单元,以亲缘、地缘、业缘为连接纽带,成员数量不多且相互依存度高,单一村落地域范围较小、边界清晰[1],属于封闭的传统熟人社会类型,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由于皇权不下郡县,村落治理以宗族长老控制机制为主,村民行为受宗族礼教、村落认同感、鬼神信仰等道德伦理软规范约束。改革开放前党务机构和行政机构全方位的政治性治理延伸至村一级,宗族长老控制机制崩解,但由于“以农养工”的发展策略,对农业剩余过高提取,农业与农村发展缓慢,农民生活水平低下。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公社瓦解,政府行政控制力弱化,尤其是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人员流动性增强,维系原有“熟人社会”存续的社会结构,无论从性质、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农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全方位蜕变。我国目前正经历的农村改革及现代化过程综合性强,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目标多元、影响因素多样。农村现代化过程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还应包括村落治理方式的现代化,适应现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在农民生活中约束力的确立。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2013年末耕地面积为1 586.6万公顷[2]173,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1.7%根据2013年年底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全国耕地面积共20.3亿亩。;粮食产量6 004.1万吨[2]310,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2]310。黑龙江省农区包括农垦系统的113个农牧场和800多个乡镇[2]41,其耕地面积2013年末分别达到288.5万公顷和1 298.1万公顷[2]323。由于农垦系统的各农牧场人均耕地面积大、物质基础好、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组织程度与组织形式不同于传统农区,故本文研究的传统农区现代化相关问题不包括农垦系统。黑龙江省传统农区受区位条件限制,接受域外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辐射的方便程度弱[3],虽长期过度偏重农业,但农业现代化程度低,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区现代化任务艰巨。基于此,探索一条适合黑龙江省传统农区实际的现代化路径,现实意义重大。

二、黑龙江省农区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省土壤面积4 437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2]173。黑龙江省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是全国平均的3倍左右。但黑龙江省农区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农产品深加工占比小,产业链短,产品附加价值低,且农区乡村社会治理水平较沿海发达地区低。农区现代化是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关系到诸多层面经济主体的复杂利益关系,黑龙江省传统农区存在的问题不是个体孤立的。

(一)农业产出能力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区粮食作物产出水平不断提高,但油料、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产出水平不断下降。具体情况见表1。

表1黑龙江省农业产值及农产品产出总量与速度指标

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粮豆薯产量从2001年至2013年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放缓,其中除水稻、玉米持续增长外,大豆和薯类产量均有下降且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其他农产品中,除水产品产量呈增长趋势外,其余均不同程度下降,尤以亚麻及油料作物产量下降速度明显。不计农垦系统,黑龙江省农区包括主粮在内的农作物产量近些年基本呈下降趋势。该问题是由多种因素累积造成的:首先,小地块粗放式的种植方式在农村仍较为普遍,很多青壮年劳动力每年只是在春种和秋收时回来忙上十几天,然后又回到城市打工,农村作物的日常管护由老人、妇女完成。其次,国家种粮直补的对象与实际粮食耕种者分离现象较为普遍,对于粮食耕种者的激励作用不明显。另外近年来粮食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市场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的原因有:国际粮食、能源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影响,其中国际市场三大主粮价格与2011年相比跌幅在40%~50%,能源价格下跌使粮食运费大大降低,以美国墨西哥湾散装货运到中国广州黄埔港的粮食运费为例,2008年1吨粮食运费是135~138美元,目前为35美元;人民币汇率总体坚挺上升,近几年升幅在28%左右,导致以美元计价的进口粮食价格降低;国内粮食供给持续上升,到2015年,国内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长(陈锡文: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聚焦五大领域,国新办就《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举行新闻发布会,2015年11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农户种粮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今年玉米的临储价格首次下调,这将给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带来后续影响。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及技术推广服务

黑龙江省绝大多数耕地平坦、连片,适宜机械化作业,近年来机械化装备及精细化作业水平不断提升。具体见表2。

表2黑龙江省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年底数)

项目2013年总量2003年总量2013年比2003年增长百分比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4 848.71 807.7168.22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台)873 32299 462778.05小型拖拉机(万台)64.569.5-7.19农用柴油排灌动力机械(台)250 817188 78832.86农用电动排灌动力机械(台)131 23651 363155.51联合收割机(台)91 33017 756414.27机动脱粒机(台)168 739133 80926.10农用运输车(量)158 895153 2153.71化肥施用量(吨)5 789 762农村用电量(万千瓦时)669 533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4光盘版,11-5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及11-6分地区农用化肥施用量

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农用机械数量近年来增长迅速,小型拖拉机数量减少,说明机械化水平在提升,规模化种植面积增加。但与现代化耕种方式配套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相对滞后,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村集体组织力与动员力衰退,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组织和动员广大农户的作用,但众多中小农户生产与生活原子化倾向明显,具有公共品特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成为广大农户需要、但又无力也不愿意承担成本的事情,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断层。目前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投入保障机制、奖励评价机制和知识更新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

(三)土地流转速度及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

农业规模化经营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这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国家的粮食安全。从耕地流转情况看,2013年初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经营耕地11.85亩,年末为13.57亩,平均每人经营耕地流转及规模化提升14.51%[2]232。截至2014年10月,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量为6 507万亩,较上年增长16.2%,土地规模经营面积为5 971万亩,较上年增长17.1%[5]。黑龙江省土地流转速度及规模化经营面积增长较快,但土地流转以转包和租赁为主,入股方式占比依然不高,农业规模化经营层次相对较低。

(四)农民组织化程度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机制的渗透,人口流动性增强,农村社会的封闭性被打破,农村基层政府在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中的控制力与影响力不断下降,其所附带的社会保障功能丧失。加之个体农户盖房、婚丧等事宜的解决由主要依赖于宗族关系转向市场交易[6],维系原有“熟人社会”存续的社会结构,无论从性质、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组织程度急剧降低,中国农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全方位蜕变。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量涌现。截至2014年10月,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6.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行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7],其产生与发展的本因是对自然与市场风险的组织抵御及对稳定的高收益的追逐,其本性是经济趋利性[6],从利益获取角度其存在提高了个体农户的组织程度,但其功能定位决定了它不能也不应承担农区社会治理及公共品提供与维护的责任。

(五)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程度

2013年年底黑龙江省人口总数为3 835.0万人,其中城镇居民2 201.3万人,占比57.4%,乡村人口1 633.7万人,占比42.6%[2]68。与全国同期乡村居民占比46.27%[2]67相比,黑龙江省城镇化比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2014年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5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2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9.3%[8]。

三、推进黑龙江省农区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农区现代化是系统工程,核心是农业现代化,同时必须有工业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的协同,涉及农村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形式、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社会治理及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等,需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

(一)完善和创新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滞后性最为显著。加快农业现代化,使之与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是“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关键。黑龙江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在于建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机制,强化现代农业要素,提髙农业科技利用率,以提髙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产品商品率及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9]。

1.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务是创新符合现代农业产业特点及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的农业经营体系与机制,在延长农业产业链中发挥家庭经营制度、合作经营制度和公司经营制度的各自优势,并促进其有机联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应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使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

2.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水平,完善其内部治理机制,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发挥现代农业组织引领农户进入市场、服务广大农民生产的作用,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3.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完善和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家庭经营在相当时期内仍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力量[10],这种经营模式需要周到便利的社会化服务,将其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作用。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年轻人务农,改善现有农区劳动力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深化农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区治理框架

目前,由于农区集体产权长期不明晰,包括土地在内多项集体资源与设施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受益权模糊,应属于广大农户享有的集体利益被侵占、公共设施长期缺乏维护、农村集体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缺位等问题长期存在。在土地确权过程中,应根据黑龙江省实际,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保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探索符合黑龙江省农区实际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进一步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进一步调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积极性。要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与村民自治组织制度共同构成农区社会治理的基本框架,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本的制度支撑[11]。

(三)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升农业支持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区现代化,从政策上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是必要的。受 “黄箱”政策限制,政府对农业支持的重点应放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服务体系的支持与培育方面。具体包括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农业经营者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及农业补贴制度,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梳理政府对农业与农民的各项支持政策,明确支持重点,提高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效率。

(四)推进城乡联动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实现城乡一体化进而实现农区现代化,关键是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尽快实现进城人口在就业、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及教育等基本社会福利方面与城市居民的权利平等与利益共享,并消除地区间的差异。同时,深化与农村户籍密切相关的包括农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等在内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农民在农村的基本权益尤其是土地权益和住房权益明晰化、财产化和可交易化[12],推进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人口和其他资源要素的自主、自由和合理流动。

[参考文献]

[1]高庆鹏,胡拥军.集体行动逻辑、乡土社会嵌入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框架[J].经济问题探究,2013,(1).

[2]黑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黑龙江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陈卫平,郑适.传统农区农业现代化的操作机理:吉林例证[J].区域经济,2012,(10).

[4]姚笛.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与农区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EB/OL].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知网.

[5]孙佳薇.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效益显现[EB/OL].新华网,2014-10-23.

[6]李桃.经济理性、生存智慧与行为逻辑——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中小社员“搭便车”行为探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2).

[7][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8]2014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2015-08-08.

[9]胡鞍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49--2012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3).

[10]陈锡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Z]//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1.

[1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EB/OL].新华网,2015-11-02.

[12]黄祖辉,邵峰,朋文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13,(1).

〔责任编辑:曲万涛〕 2015年11月 知  与  行   Nov. 2015

作者:李桃 过仕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算机辅助设计农业机械论文下一篇:制造业精益生产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