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生产论看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

2022-09-10

严格意义上来说,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以下简称《机械》) 这本书属于后现代主义著作。它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的批判理论之一, 对西方后现代主义影响深远;其次在这本书中, 本雅明站在时代的前沿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看到技术革命发展下诞生的以摄影、电影为典型代表的新的艺术媒介:机械复制艺术。本雅明从艺术生产理论出发, 对这种新兴艺术投入极大热情, 并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分析。

不得不说本雅明思想中的复杂性、矛盾性同他的好友们密切相关。出身于传统犹太教家庭的本雅明在犹太教神学家——舍勒姆影响下, 对“弥赛亚”神秘主义产生了浓厚兴趣。本雅明在《历史哲学论纲》中就比喻历史唯物主义是“木偶”, 犹太教神学就是“用线牵动木偶的驼背侏儒”。“侏儒确保了唯物主义进行斗争的生命力, 没有神学, 唯物主义就堕落成为无灵魂、无思想的机械”;[1]在研读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卢卡奇著作之后, 本雅明并不赞同卢卡奇“与现实和解”。他认为艺术生产力发展水平快速提升, 会使艺术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而这种“质变”又会促使技术持续不断地革新和改进;本雅明的艺术生产观从布莱希特那里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艺术形式即“史诗剧”。布莱希特曾在《关于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的说明>》一文中指出, “史诗剧是‘非亚里士多德戏剧’, 多使用‘离间’ (Verfremdungs) 技巧”。本雅明指出布莱希特的离间技巧是将电影和广播的先进技巧“加以变形地”纳入戏剧艺术中, 使戏剧编排令人费解。剧情对观赏者来说“不是亲近自然的, 而是疏离惊讶的”。本雅明以史诗剧说明一个重要问题:古典艺术走向终结, 现代艺术走向费解。

在《机械》中, 本雅明不断阐释古典艺术伴随着“灵韵”消逝走向消亡, 现代艺术取而代之。当众多复制艺术以平面、无差异的非时间性并存, 传统古典艺术必然消亡。本雅明反复提到了一个关键词——“艺术生产理论”。艺术生产论源于《作为生产者的作家》 (后收入《试论布莱希特》一书中) , 在这篇论文中, 本雅明以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原则, 推出了著名的艺术生产理论, 将艺术生产力和艺术生产关系视为艺术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艺术创作与物质生产是同一个层面的过程, 艺术家就是生产者, 艺术品就是商品。艺术生产者与艺术品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组成了艺术生产关系。而艺术生产力取决于艺术创作技巧。创作技巧十分重要, 代表了艺术生产力发展水平, 新的技巧会对传统艺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冲击, “当艺术生产关系和艺术生产力发生矛盾时, 新的艺术技巧就会打破旧的艺术生产关系, 把艺术向前推进”。[2]因此本雅明十分推崇技巧, 并且鼓励艺术家像布莱希特那样不断革新艺术创作技巧, 才能推动艺术生产力的发展。

本雅明曾说人工制作的艺术品在原则上是可以被复制模仿的。但受其所处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 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性的手工艺术品 (古希腊时期铸造和制膜技术) 逐步发展为以表现日常生活的刻印艺术品 (中世纪石印术) ;直到1900年前后照相技术应运而生, 手被更快的关照对象眼睛所取代, 图像复制技术可以复制一切传世的艺术品;如果说石印术孕育了版画, 那么照相摄像孕育了电影。照相、摄影、电影得产生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给予人极大震撼, 也彻底改变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在书中, 传统艺术与技术复制艺术存在着两种艺术接收方式:凝神专注式接受和消遣娱乐式接受。传统艺术它是高高在上的, 存在于博物馆或宗教场所中, 其自身带有无限神秘性。人们怀着虔诚之心去膜拜、敬畏, 去膜拜的这个过程就非常的具有神圣性。在中世纪欧洲教堂, 只有神职人员才有资格接近神像, 普通大众没有资格欣赏, 与艺术的距离十分遥远。因此传统艺术品更侧重于其膜拜价值, 且膜拜价值与灵韵相关联并占主导地位, 抑制着艺术的展示价值;复制技术产生后, 艺术品变为可复制的商业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大量复制的行为使得艺术品转为侧重展示价值的消遣接受。之前只有精英分子和贵族才能接触到的高雅艺术此刻变为大众集体的狂欢, 大众随时随地可以在网上、手机上、书上、报纸上欣赏艺术品;同时复制技术拉近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越来越多的受众参与到艺术生产和欣赏中, 接受者随时可变为创造者或者是传播者。以文学来说, 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等载体, 进行文学创作。

本雅明对“技术介入文艺”是持乐观态度的, 这与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持技术的工具理性是不同的。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是一种手段, 改变了艺术生产方式, 扩大了艺术接受者的层次和数量, 将艺术自己从精神膜拜中解放出来;艺术的普及打破了艺术家对艺术的垄断, 大众走向艺术, 艺术与大众之间关系密切, 大众欣赏能力得以提高;复制技术作为现代生产力, 爆破了连续的传统古典艺术史, 改变了艺术的社会功能, 即“当艺术创作的原真性消失, 艺术的整个社会功能也就得到改变, 它不在建立在礼仪的根基之上, 而是建立在另一种实践上, 即建立在政治的根基上”。[1]

由此观之, 本雅明将复制技术作为现代艺术崛起的新鲜动力, 倘若技术媒介和大众文化被国家政权控制呢?而这也是霍克海默、阿多诺等人所忧思焦虑的, 我想欣赏者面对大众文化应当时刻反省自己保持意识形态批判吧。

摘要: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非正式人员”, 本雅明的思想十分的复杂和矛盾。在其最著名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这本书中, 本雅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分析描述了以摄影和电影为典型代表的机械复制技术改变了艺术的生产方式和接收方式;并伴随着艺术“灵韵”消失, 艺术膜拜价值让位于展示价值;本雅明特别重视大众文化的探究, 对现代人思考艺术的处境与命运都有深远启迪。

关键词:机械复制,艺术生产观,大众文化

参考文献

[1] (德) 斯文·克拉默:《本雅明》[M], 鲁路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 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优化课前值日报告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下一篇:永久档案分级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