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2023-03-09

发言,是将需要陈述的内容整理成有条理的书面材料。发言材料的客观性、严谨性、科学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一份发言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政工作交流发言材料》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民政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第十一次民政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积极探索 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顺义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北京市第十一次民政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积极探索 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顺义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顺义区辖19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面积10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万。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318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7654元,农村人均纯收入8150元,已进入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亲民、利民、为民”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顺义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今年我区社会救助财政经费突破5000万元,比2004年翻了近两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下面就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加强政策体系建设,建立救助长效机制。

2005年,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后,我区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两个政策性文件和六项配套措施,构建起了城乡低保、大病救助、养老助老、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机制、操作程序和各类政策的衔接问题,并呈现以下特点:

(一)城乡低保标准更加科学化。我区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006年,农村低保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1700元,共发放生活保障金1400多万元,共有9300多人享受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今年低保标准将提高到1800元,有力的保证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二)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制度更加人性化。一是农村低保对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标准为每人每年60元,全部由区财政负担,参合率达到100%。二是对患大病的城乡困难群体,医疗费经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后,个人费用负担仍有困难且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每年可得到1000至30000元的医疗救助,2006年共为1400多名困难患者发放救助金300余万元。三是建立了精神病防治经费增长机制,到“十一五”期末精防经费将达到每人每年2元标准,全区精神病患者均可享受免费投药服务。四是设立了城乡低保及边缘家庭重度精神病患者专项救助经费,从2007年开始,在指定医院的住院基本医疗费按6:3:1的比例由区、镇、个人分担。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的问题。

(三)助老制度实现重大突破。从2007年开始,我区按上一年度末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安排专项经费,并建立了逐年增长机制,到“十一五”期末将达到人均60元的标准。今年安排专项经费246万元,主要用于农村五保供养点建设、机构养老床位补贴、居家养老助老补贴以及政府为贫困群体购买养老服务等,极大促进了我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四)其他专项救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发放助学金200万元,解决了2600个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二是孤残儿弃婴救助标准由原来的城市低保标准调整为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并承担了数百名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三是健全了灾害预警、评估、上报机制,2006年共救助灾民2.7万人次。四是每年安排资金近百万元,解决上百户城乡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五是筹建救灾物资储备库。“十一五”期末将建设完成一个4000平方米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每年根据北京市救灾预案和区政府有关规定,由区财政出资储备一定的救灾物资。

二、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建立综合协调机制。

政策体系建设需要责任体系的有效支撑,为此我们切实加强了责任体系建设,建立了综合协调机制。

(一)建立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主席由主管副区长担任,成员由28家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组成。仅2007年以来,

2 就已召开了18次联席会议,专题研究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养老助老制度等六大类社会救助工作,加强了部门间的联系,使救助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

(二)完善了对民政系统干部队伍的管理考核制度。区社会救助联席会制定了对各镇(街道办)的社会救助工作考核办法;我局制定了民政干部包镇(街道办)联系制度,对机关干部实行了“目标量化双百考核”,这些措施强化了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建立了对服务对象的回访反馈制度。一是建立决策评价机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行政效能调查,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及市、区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年底检查各项决策的执行情况及产生的社会效应,并及时反馈给各相关部门,作好政府决策的参谋助手,以提高领导决策水平。二是在民政局设立了便民服务大厅,进行满意度回访,以促进作风转变。三是定期对民政社救资金进行逐级审计,以防止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2006年,我局在零点公司进行的政务环境调查评估中名列第三,被评为全区政绩突出单位。

三、注重社会救助文化建设,推动社会广泛参与。

多年来,顺义区在历届领导的大力倡导下,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已经深入人心,并形成了顺义独有的社会救助文化现象。全区1000多名处级领导干部十几年如一日,积极参与“一助一”帮扶活动,有的领导干部已经调离顺义工作,仍然坚持此项活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加送温暖献爱心及各种定向捐赠活动,近三年来共接受各类捐款1500余万元,捐款数量始终排在全市前列。各类社会组织积极为困难群体做实事、做好事,仅2006年,区总工会、红十字会、残联、各民间组织、福利企业、志愿者队伍等共筹资150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体2100人次。区民政局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联系一个贫困户,要求做到“串百姓门,知百姓情,管百姓事,解百姓难,暖百姓心”。为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从2006年开始,依托商业网点建立了15家爱心家园

3 超市,为我区社会救助工作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顺义区扶危济贫工作得到困难群体的一致好评,也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竞相报道。

总结我区近年来的救助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并得到四点启示: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2006年区委书记夏占义同志做出了20余次批示,区长张延昆同志多次听取救助工作汇报,并在关键环节上做出具体指导。主管副区长深入基层,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救助政策。区理论中心组专门听取、讨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极大的推动工作开展。

二、调查研究是基础。我们把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作为调查研究的切入点,对低保家庭、精神病患者、养老需求和慈善资源等情况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调研,深入到5400户困难家庭,发放9510份调查问卷,获得了大量基础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工作创新是动力。我区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跳出民政看民政,积极开拓,勇于创新,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四、健全体制是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单靠民政一家是难以全面推进的,必须依靠区委区政府,争取市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健全工作体制和机制,形成政策拉动、行政推动、社会互动的工作格局。

虽然我们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2007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和承办奥运会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紧紧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我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为构建和谐新顺义作出积极的贡献。

顺义区民政局

2007年6月15日

第二篇:民政局长爱岗敬业就职发言材料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市长提名我为市民政局局长人选,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组织的信任,人民的重托。如果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任命我为市民政局局长,我将竭诚履行岗位职责,围绕全市率先振兴和构建和谐工作大局,强化“民政为民、全心全意”的服务理念,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工作导向,落实“开拓创新,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突出民生保障主题,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优化民政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民政工作制度创新,健全民政事业发展格局,努力铸造社会平衡稳定机制,加快推进我市现代民政事业创新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做出新的贡献。

一、强化“民政为民、全心全意”的服务理念,切实增强为民服务的自觉性和使命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接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水平。强化“民政为民、全心全意”的服务理念,深入钻研各项政策法规,科学把握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性事件和应用现代化手段的能力。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恪尽职守,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真抓实干,切实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努力为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二、落实“开拓创新、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我市现代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突出民生保障主题,着力构建完善民政五大工作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等指标相联系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拓展医疗、教育、住房、取暖等配套救助功能,确保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全面完成农村困难居民危房改造工程。健全完善城乡救灾应急机制。健全社会化救助管理工作体系。完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培育发展各类慈善组织,弘扬友爱互助的城市文明氛围。二是进一步完善新型福利服务体系。健全党政主导、各方配合、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老龄工作机制。拓展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养老事业扶持政策,加快养老福利事业社会化发展,增加养老福利有效供给。创新农村五保供养体制,全面完成61所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设,建立“县统乡管”新体制。加快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维护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合法权益,推进福彩事业发展,构建服务标准系统规范,服务范围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三是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建设体系。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积极完成全市第七届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深入开展社区“四百”爱民和“双评议”活动,完善社区民主制度建设,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和社区干部待遇,提高社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水平。全面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成455个村委会办公服务用房新建改造工程,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四是进一步优化双拥优抚安置体系。以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为牵动,深化科技、智力、支前拥军和军嫂进社区活动,拓展行业、社区、“两新组织”拥军优属活动。全面落实优抚各项政策,稳步提高优抚对象生活、医疗和住房保障水平。积极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方式改革创新。加强烈士褒扬工作。进一步落实军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五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各类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构建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作用突出的社会组织体系。健全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健全边界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殡葬体制改革,倡导各类环保节地葬法,加大殡葬执法力度。大力推进婚姻、收养登记机构规范化建设,理顺婚姻登记机制管理体制,提升婚姻登记机构专业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水平。

第三篇:全市民政会议交流发言

发展民政事业

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XX牢固树立“大民政”理念,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着力改善民生、维护民权、服务民众,真正将惠民利民便民的民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创成省级现代民政示范县,获评全省民政工作创优奖。

一、抓组织强保障,筑牢民政事业发展基础。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民政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民政工作涉及的重大问题,坚持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特别是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确保民政基础扎实、工作落实。一是队伍配备到位。鉴于前些年基层民政力量相对薄弱,在全县机构编制十分紧张的条件下,对各镇区基层民政机构和人员予以足额优先保障,累计新核增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9名。二是资金保障到位。在县镇两级财力不丰的情况下,坚持每年将民政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拿出新增财力的75%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优先保证拨付开支,近几年县本级财政共配套各类民政资金5亿多元。三是项目推进到位。每年将各类民生工程统一纳入全县重点督查事项,逐项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由相关县领导牵头、责任部门包办,确保各项民生实事有效推进。同时将民政工作纳入全县综合考评,与经济建设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二、抓重点创特色,确保民政事业发展实效。一是社会救助全覆盖。全县城乡月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680元,累计发放低保金2.3亿元,实现城乡并轨、同城同标、应保尽保。每年安排400万专项资金设立急难家庭临时救助专项基金,对五保供养、残疾人、孤儿等困难群体全面实行急难家庭救助,并落实大额临时救助“一事一议”,累计救助4.2万多人次、发放救助金近2000万元。建立医疗报销、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救助平台,累计支出医疗救助金8915万元。二是养老服务多元化。近几年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对全县15个镇区敬老院实施提档升级,此项工作受到省民政厅充分肯定。颐养示范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全县建成颐养示范社区2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75家。借助专业组织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机构养老,实施县老年公寓公建民营改革,发展民营养老机构3家。三是社会治理网格化。结合全要素网格化基层治理,着力推进“三社联动”,开展全科社工服务,对全科社工统一明确信息采报、便民服务、基层党建、矛盾化解、隐患排查等职责,并做到“四清五到场”。强化社会组织常态化管理。成立县社会组织联合会,建立社会组织党建联盟,新建县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每年投入50万元用于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通过以上举措,真正实现社会治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目前我县共有近千名专职社工沉在基层社区。四是社会事务多举措。大力推进殡葬工作改革,首次对违规建设殡葬设施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编制殡葬设施布局规划,规划建设县殡仪服务中心和运西生态公墓集中区。建设县婚姻登记服务大厅和救助站综合服务设施,引进专业队伍开展婚姻危机干预服务和婚姻家庭辅导。不断提高儿童福利保障服务质量,近年来建成近400个校外教育辅导站,创成3家省级留守儿童“关爱之家”。认真开展老龄工作,去年共为全县X名老人打卡发放高龄津贴X万元。五是优抚政策重落实。全面提标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近年来按标准发放退役义务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X万元,累计发放优待金7500万元。全县2000余名退役士兵得到免费技能培训,岗位安置退役士兵30人。着力推动双拥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新建双拥文化街,推进镇区优抚驿站和村(居)双拥工作联络站实现全覆盖,成功创成省级双拥示范县。

三、抓规划谋长远,提升民政事业发展水平。围绕民政事业长远发展,在“十四五”规划中专门设立民政发展规划,同时启动编制全县养老服务事业中长期发展、社会福利设施布局等专项规划,实施县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殡仪服务中心等一揽子民生工程,进一步提升民政公共服务能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民政事业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重点加强底线民生保障,做到精心精准;提升基本社会服务,做到便民惠民;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做到共治共享;强化专项行政管理,做到专职专业,进一步筑牢民政基层基础,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标准,服务中心工作大局,扎实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和谐作出积极努力和应有贡献。

第四篇:乡镇民政工作总结发言

乡镇民政工作总结发言扎实抓好解困房建设,乡镇民政工作总结发言。实施解困房建设是县委、县政府关心特困家庭的一项重大举措和实事工程。继2002年完成首批廉租房建设和特困户入住后,去年我们又配合县政府新建了40套解困房。为把实事办实、办好,我们认真总结汲取首批廉租房入住经验做法,严格制定入住条件、入住方法程序,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原则,实施阳光操作,对156户申报入住对象,按照个人申请、社区调查、镇政府核实、社会公示、民政局把关审批等程序,确定了入住对象户,并于今年元月份举行了入住仪式。

三、创新特色,加快推进老年事业

我国正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断开拓创新,打造特色,切实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做到“老有所为,所有所靠,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在具体工作中,注重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创特色:

一是因地制宜,搭建老年活动平台。建立了200多人的“不老松”志愿者服务队,社区“五老”同志在参与社区管理、关心下一代、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开展各类为社区居民服务活动,尤其是在去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发言稿《乡镇民政工作总结发言》。 为进一步做好老龄工作,我们还配合县民政局,积极实施社区老年星光计划,先后对7个社区老年活动室进行了装修,添置了桌椅、棋、麻将和图书等娱乐学习用品。加强与县驻区单位协调,向社区开放广尝绿地、图书室等,为老年晨练、休闲、学习、娱乐提供了有利条件。老年人晨晚练现已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是整合资源,积极筹建老年公寓。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老年人供养条件,我镇拟对现有3所敬老院进行重新整合,计划投入1500万元,建设一座占地100亩,集“五保”供养、社会寄养于一体,福利性与有偿服务相结合,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养老院。去年,我们先后到外地进行考察,拿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并与县政府、民政局等有关领导,多次实地勘察4处院址,且分别进行了利弊分析研究,目前正由有关专家进行论证之中,预计今年7月份将破土动工。养老院建成后,可容纳 名和寄养 名老人,对现有三个敬老院的200名老人集体收住供养。我们将在县委和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加快实施进度,同时,加强对福利院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力争把老年公寓办全县乃至全市一流的老年公寓。

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我镇民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开拓创新,踏实工作,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而加倍努力。

( )

第五篇:民政工作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镇民政工作做一发言。000是黄山区的城关镇,全镇国土面积104平方公里,辖9个村1个居、93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万人。2011年我镇民政工作在区民政局的悉心指导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为工作宗旨,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突出民政工作地位。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不断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坚持把民政工作纳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期研究部署,财政积极支持,全力推动各项工作。

二、“暖民心”,认真做好救灾、救助工作。2011年6月我镇部分村(居)遭受水灾,农作物减产,部分房屋倒塌、损坏,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损失,面对灾情,我办人员深入基层进行了排查,全面掌握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情况,并对受灾户登记造册,认真核实灾情,及时上报信息。我们一方面积极向区民政局反映情况,一方面及时对受灾群众进行转移安臵,并组织广大群众生产自救、生活互助,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认真开展了城乡居民的大病救助工作,全年已实施城市医疗救助4人,救助资金11260元,农村医疗救助11人,救助资金57462元。城乡救助金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

三、“解民困”,扎实开展城乡低保工作。

1、城镇低保工作

按照《000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规定,全面摸底调查,实行分类施保,按标施保。 调查采取“一看家底、二问收入、三查就业情况,四了解隐性收入”的有效措施,坚持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不符合条件的一个不保,完全按政策规定,严格把关,及时发放。据统计,全镇共保障279户438人,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年新增城市低保8户13人,共发放低保金近120万元,切实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2、 农村低保工作

规范操作,严格法定程序,加强农村低保工作。我们严格

按照《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从严审批,规范运作。一是在工作方法上以入户调查为主,全面实行透明管理,阳光作业。二是将低保政策、保障标准、保障金额、发放程序、发放时间等向保障对象公开,三是将申请保障的人员名单、确定的保障对象的情况、补助标准等在村委会张榜公布,四是鼓励劳动自救,救穷不救懒,力求公正、公平、不徇私情。五是在调查认定低保对象时,层层把关,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办事,让群众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征得群众认可。六是按民政局的要求,保障金由农村合作银行代发。七是对保障对象和补助标准实行动态管理。发挥动态管理合理、公正的功能。全镇共有农村低保户269户,515人,全年共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48万多元。

四、“保稳定”,切实做好优抚、双拥工作 。

1、我镇现有享受定补优抚对象69人,其中伤残军人5人,

老复员军人5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48人,三属1人,两参人员8 人,烈士子女2 人。2011年,我镇按照民政局要求,及时、足额、存款折式发放各种定补款、八一优待金、提标款共计44万多元,并认真地为优抚对象解决三难问题,将“三属”、在乡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纳入了农村低保,实行了生活救助。

2、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切实把双拥工作纳入我镇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总体规划,作为事关全局,涉及长远利益的大事来抓。2011年7月30日上午,000政府和000消防大队举行警民共建协议签订仪式。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区消防大队官兵领导应邀出席签订仪式。按照共建协议,区消防大队主动提供消防技术咨询服务,积极协助做好城镇建设中消防工作,组织开展消防知识培训等活动;在重大节日组织纪念、慰问、联谊等活动,巩固共建成果。

7月30日,党委书记000、镇长000率党政班子一行还到消防大队、区武警中队开展了“八一”慰问活动。为官兵们送去节日祝福并送上慰问金,感谢他们为00镇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五、“抓提升”,强力推进老龄工作和五保集中供养工作。

1、 调整了00镇老龄工作委员会,明确老龄工作人员和职责。及时调处涉老纠纷,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做到无老年人上访事件。做好高龄津贴的发放工作。

2、 全镇现有五保户110人,季度供养资金达64830元,2011年供养资金29万多元已发放到户。

镇敬老院于2010年5月5日正式投入使用,总投资1000多万元, 目前已入住五保户50人,三无对象2人。从根本上解决托老、养老、敬老的实际问题,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促和谐”,认真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工作。

认真宣传贯彻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新修订)。基本掌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新修订)》立法依据、法律特性、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内容实质。

为切实抓好全镇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根据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换届前,各联村领导、驻村指导组深入村组,认真对本村党员群众的思想动向、矛盾纠纷、后备人才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细致深入地调查摸底,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工作预案。根据全区统一部署,镇党委精心组织,严格程序,稳步实施,从2011年7月开始,分别于2011年8月12日和8月26日顺利完成了全镇10个村(居)的党组织和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本次换届共选出产生新一届村级班子成员65人(含选派选聘干部),交叉任职14人,新进班子12人,其中女干部12人,占20.7%;最年轻的23岁,最大的50岁;35岁以下14人,35—45岁28人,45—50岁15人;两委平均年龄39.9岁,同比下降3.8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48名,占82.8%。

七、统筹做好民政其他工作。

1、乡镇党政领导重视民政工作, 民政经费足额、及时到位,

坚持专款专用,无挤占、挪用资金现象。

2、积极完成民政工作方面的报刊发行任务。向区、镇政务网报送信息32篇,其中1篇文章被黄山新闻网采用,3篇文章被黄山日报采用。及时维护好辖区内的地名标志,加强地名管理。搞好乡镇政府驻地周边及公路沿线的殡葬管理工作,创造良好旅游发展环境。

3、镇与各村(居)委会签定《殡葬管理责任书》,严格按责任书条款组织、协调、落实所辖区域内的殡葬管理工作。实行殡葬管理一事一报制度。我镇公墓严格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在清明、冬至期间镇、村(居)组织巡查队进行不间断巡查,安排队员引导祭祀者在公共焚烧池祭祖,保证墓区安全无事故;对来访群众,本着热情接待、热心服务,耐心解答问题的原则,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不上交,不推脱责任。切实解决民政对象的一些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通过处理典型案件,推动各了项民政政策的落实。

尽管我们在民政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区的要求相比我们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刻难求进,开拓创新,把民政工作进一步做好、做扎实。

000镇人民政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描写百合花的优美句子下一篇:某乡扶贫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