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2023-04-15

第一篇:我国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一,基本框架:环境保护法体系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按其内在的联系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全部法律规范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环境保护法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各种法律规范间相互配合、有层次而又相互协调,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法的作用,环境保护法体系是我国法律中的一个子体系。

二,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及分类

1.宪法中环境保护条款

-------------全国人大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人大常委会通过

3.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 环境资源保护法 / 污染防治法 / 其他法律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4.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国务院通过

5.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 --------------省市人大通过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及有部、委、办、局颁布

6.环境保护地方政府规章 --------------地方政府颁布

(一).宪法,根本法,所有其他环境保护法律形式都要依据其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可相抵触;

(二).环境保护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并通过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资源保护法”,“污染防治法”,我国签署的“国际公约”及其他法律中的“环保条款”;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详见法律);

2.国际公约,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人类环境宣言》,《21世纪议程》等;

3.资源保护法,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

4.污染防治法,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

5.其他法律中的环保条款 (三).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是指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的各类条例办法规定实施细则和决定等;

(四).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并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五).环境保护部门.是指由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地方政府部门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职权制定并颁的有关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第二篇: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1)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文 现行1982年宪法第26条第一款:“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体现了国家环境保护的总政策。

(2)环境保护基本法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同环境保护的基本法。

(3)环境保护单行法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单行法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数量最多,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同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来源:考试大

(4)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目前,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几乎覆盖了所有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领域,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

(5)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目前,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着大量的行政规章,如《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办法》、《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等。

(6)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及规章 是享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政府机关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特定环境问题制定的,在本地范围内实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目前我国各地都存在着大量的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及规章,如《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等。

(7)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技术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实施污染控制,而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我国的环境标准由五类三级组成。“五类”指五种类型的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及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三级”指环境标准的三个级别: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及地方环境标准。国家级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级标准包括五类,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制定、审批、颁布和废止。地方级环境标准只包括两类: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凡颁布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区,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标准未做出规定的,仍执行国家标准。考试大论坛

(8)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是指我国缔结和参加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条约及议定书等。目前我国已缔结及参加了大量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如《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等。

第三篇:我国当前创业环境分析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2003中国》的调查,在国家政策、创业服务、金融支持、创业投资、产权保护、创业教育、商务环境等九项衡量创业环境指标的评价中,我国在37个国家和地区中处于中下水平。在中国的创业环境中,诸如市场机会、文化和社会规范、政府税收优惠、有形基础设施等方面我们拥有一定的优势地位,但是在金融支持、研究开发转移、商务环境和创业教育等方面差距仍然很大,这些都成为制约中国创业活动的重要瓶颈因素。有利因素

(1)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2003年11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多次提到:鼓励创业

2004年2月温家宝对非公有制经济作出重要批示

2004年7月温家宝再次对非公有制经济作出重要批示

2004年7月国务院在山东青岛召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

2004年8月温家宝在温州召开非公有制经济座谈会

2004年,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

2005年民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政策成果是“非公经济36条”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创新与鼓励创业

2007年3月两会通过《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

2)地方政府大力扶持

目前几乎每个省市都出台了力度不一的优惠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和下岗职工创业,鼓励海外学子回国创业。最大的优惠政策是税收

同时我国当前创业环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创业扶持政策尚未全面落实

(2)创业成本比较高

(3)创业文化氛围尚未形成

(4)融资困难是发展的瓶颈

(5)异地创业者遭遇待遇不公

(6)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不容易

第四篇: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与案例分析(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我国,承担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职责的行政主管部门是( )。

A. 中国人民银行

B. 公安部

C. 财政部

D. 中国银监会

2. 按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当某个交易既属于大额交易又属于可疑交易,金融机构应当( )。

A. 分别提交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

B. 仅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C. 提交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

D. 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3. 根据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以下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通常采用的具体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在与客户的业务存续期间,应当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B. 在出现特定情形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不对客户身份重新进行识别

C. 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通过客户出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确认客户的真实身份 D. 采用合理方式确认代理关系的存在,分别对代理人和被代理人采取与之相应的身份识别措施

4. 按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单位之间的转账交易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 )元以上或者等值20万美元以上,金融机构应该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大额交易。

A. 130万

B. 180万

C. 150万

D. 200万

二、多项选择题

5. 按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下列交易或者行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应作为可疑交易进行报告的有( )。(本题有超过一个的正确选项)

A. 长期闲置的账户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并在短期内发生大量证券交易

B. 客户频繁办理基金份额的转托管且无合理理由

C. 与洗钱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有业务联系

D. 开户后短期内大量买卖证券,然后迅速销户

6. 典型的洗钱通常包含以下哪几个阶段?( )。(本题有超过一个的正确选项)

A. 融合阶段

B. 分离阶段

C. 培植阶段

D. 处置阶段

7. 按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下列交易或者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作为可疑交易进行报告的有( )。(本题有超过一个的正确选项)

A. 提前偿还贷款,与其财务状况明显不符

B. 客户用于境外投资的购汇人民币资金大部分为现金或者从非同名银行账户转入

C. 自然人客户短期内频繁收取法人、其他组织的汇款

D. 客户要求进行本外币间的掉期业务,而其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可疑

8. 大额交易报告是指金融机构对规定金额以上的资金交易依法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一般包括( )。(本题有超过一个的正确选项)

A. 大额现金交易报告

B. 大额转账交易报告

C. 客户为自然人的可疑交易报告 D. 客户为证券经营机构的可疑交易报告

9.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规定,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内容一般包括( )及员工反洗钱定期培训计划等。(本题有超过一个的正确选项)

A. 反洗钱工作保密制度

B. 确保反洗钱工作制度有效执行的内部审计和稽核制度

C. 保证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及时掌握反洗钱工作情况的报告制度

D. 客户身份识别程序、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流程、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制度

10.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和按照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预防、监控措施,建立健全( ),履行反洗钱义务。(本题有超过一个的正确选项)

A. 大额交易报告制度

B. 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C.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

D.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三、判断题

11. 按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证券经营机构通过银行频繁大量拆借外汇资金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将上述交易或者行为作为可疑交易进行报告。( )

正确

错误

12. 按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范围内,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有权对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正确

错误

13.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的主体仅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不包括非金融机构。( )

正确

错误

14.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负责。( ) 正确

错误

15. 按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如果一笔交易同时符合两项以上大额交易标准的,金融机构应合并提交一份大额交易报告。( )

正确

错误

第五篇: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仍在继续恶化,农村环境污染现象成多样化、立体化的现象。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基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百姓的切身利益,但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的治理及保护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问题农村环境

1 引言

我国农村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5%,农合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一半,农村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在环境不断恶化,人们深切的感受到环境污染带来的种种危害时,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农村环境污染趋势有所缓解,但总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多年所积累的环境仍待解决。

2 我国农村目前的环境问题

2.1 土壤污染严重

就目前来说,我国提高土地产出水平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工业化肥,加之农药的超量使用,农业技术落后,大量地膜碎片的掩埋,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导致了土壤的污染和空气的污染,明显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

2.2 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由于中国几千年来世世代代随意性的生活方式,农民环保意识的薄弱,法制宣传的不到位,我国农村的生活污水一直没有合理的排放。尤其是以家庭作坊为代表的小企业,既没有环保意识也没有废水处理的设施建设,一般将废水直接排放到周边的土壤和河流中,对周围环境造成直接的威胁。

2.3 垃圾废弃物乱堆乱放

城市化疾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去往往容易被忽视,尤其是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处理的设施,致使农民只能随意堆放垃圾废弃物。更让人担心的是,由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垃圾开始向农村蔓延,特别是城乡结合地区,城市垃圾的违法堆放现象更为严重。

2.4 桔梗焚烧无法得到全面扼制

桔梗焚烧的危害已经尽人皆知,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各种惩罚措施,提供各种新型秸秆利用方式,如秸秆还田、转化沼气等,试图改变秸秆利用方式。但在很多地区,秸秆还田的各项费用支出仍然由农民自己支付,处理秸秆的工作量大大超出农民的预期,这也大大降低了农民处理秸秆的积极性,仍然以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

2.5 生态破坏严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田间野生动物

的大量捕杀,导致农村生态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大幅受损。很多生物已经消失或者濒临消失,小地区生态系统濒临崩溃。

2.6 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农村畜禽养殖发展迅速,在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其污染危害也十分严重,由于大部分养殖企业以家庭为主,规模小、投资少,治理设施基本没有,不仅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毒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被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的水体,能够引起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以及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疾病。

2.7环境治理相关人才缺乏

农村人才引进是一个无法忽视但依旧很难解决的问题,环境治理方面的人才亦是如此。究其原因,可以得出三点原因:一是全国范围环境治理的专业人才稀缺、炙手可热,农村吸引力处于弱势。第二,农村缺乏相关机构,即使人才引进也难有合适的平台。第三,农村经济技术薄弱,较于城市在人才的竞争中,很难取得优势。

2.8 农业事故层出不穷

近些年,牛奶事件、橘子事件、毒大米事件等接连被媒体曝光,粮食与食品安全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人民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的时期,农业事故还会继续出现。

3 原因分析

3.1 经济发展优先原则的制约

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处于优先地位,我国已经走上了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忽视了对环境应有的保护,而且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大部分地区仍然采取的是粗放型发展模式,经济效益低,,排污量大,致使环境不断恶化。

3.2 政策及投入重视程度不足

农业环境监测与防治工作呈现停滞与萎缩趋势,各项制度和标准执行不力, 与农业环境相关的监测、调查和研究等数据缺乏更新, 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决策, 影响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投入与实践。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经济激励和政策激励机制缺乏研究和应用, 尚未形成适合农村特点的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同时,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不足,相关数据定期公报制度不完善, 影响到农村环境政策问题的准确界定, 不利于提高政府和公众的认识和关注度。

3.3 环保意识淡薄

与环境治理措施的实施相比,农村环保意识的转变更为艰难。对生活方式的坚守、对世代以来生活习俗的坚守,使得打乱他们以往生活方式的生态理念很难被农民接受并推广。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农民知道不利于环境,但是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很少有人发自真心的去维护。

4 改善农村环境的措施

4.1 农村环境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首先, 农村环境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我国实行的是环保部门对环境问题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体制,在实践中容易造成“大家管理, 大家都不管”, 相互拖拉推诿, 影响工作的展开。其次, 农村环境管理手段有待更新。在市场经济新形式下, 运用行政手段的同时, 要重视运用经济政策, 加强 管理。

4.2 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加大执法力度

要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试点示范和环保监管能力,加大建设的资金投入,大力制止或关闭污染严重的工厂,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增加,污染便不减。因此,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需要政府大幅度增加投入。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评估机制, 保证政府资金充分发挥作用。

4.3 提升公民环保意识

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与乡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发动他们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我国农村居民点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受城市化影响较小,致使以前养成的类似垃圾处理方式之类的习惯还没有改变,直接影响到环境的保护。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世民众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的事业中来。

5 结语

农村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是决定我国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关系着经济发展、居民身心健康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和生态处于极其严峻的形式。政府单纯靠政策命令的形式以难以满足环境治理复杂化的要求。政府环境治理部门应不断调整环境治理的模式和相关政策,除了加大治理和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还应健全环境治理的法制体系,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多管齐下保护与治理农村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修, 章力建. 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的生态学思考[J]. 生态学报, 2005,(4).

[2] 高怀友, 陈勇. 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现状[J]. 中国环境管理, 1999,(3).

[3] 章力建,朱立志.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科院,2006

[4] 乐小芳. 我国农村生活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分析[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4,(4).

[5] 赵志勇. 浅谈我国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保护的几点措施[J]. 公共管理,2010.

[6] 徐丽媛.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环境权的保护[J].农业考古,2006.

[7] 吉钠娜. 乡镇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9).

[8] 苏平.乡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的治理研究[J].200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武汉大学本科生院主页下一篇:我国核桃产业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