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重点内容总结

2023-02-07

总结是一种事后记录方式,针对于工作结束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将整个过程中的经验、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切实与认真分析后,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如何采用正确的总结格式,写出客观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化工原理重点内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化工原理重点内容总结

化工原理重点内容总结

绪论

研究本学科的基本方法:

1.实验研究法(经验法) 2.数学模型法(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研究单元过程的基本工具1.物料衡算 2.能量衡算 3.系统的平衡关系4.过程速率

第一章 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

流体密度的定义牛顿粘性定律du表压真实压强大气压强dy真空度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压差的静力学测量:普通 U 型管压差计、倒置 U 型管压差计普通 U 型管压差计p1p2R0g

流量:(1)体积流量V(2)质量流量W;V=W/ρ流量与流速间的换算uduV流型的判断依据:雷诺数ReA Re<2000稳定的层流区;20004000湍流区

2u12p1u2pgz1hegz22hf22--柏努利方程直管阻力损失的计算通式 lu2hfd2 层流时摩擦系数的计算64

Re湍流时摩擦系数的计算:查穆迪图

局部阻力损失计算:(1)阻力系数法(2)当量长度法流量测量: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泵的分类离心泵的主要部件离心泵的主性能参数:流量V、压头H、功率、效率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H—V、N—V、—V关系曲线

离心泵的气缚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危害及防止措施

离心泵的流量调节:

1、改变管路特性曲线(调节阀门开度)

2、改变泵 H-V 特性曲线

气体输送机械: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真空泵

第二章 颗粒-流体非均相物系分离

过滤操作的基本慨念:滤浆、过滤介质、滤饼或滤渣、滤液

过滤操作的基本步骤:过滤、洗涤、脱湿、卸料、清洗过滤介质

常用的过滤设备:板框压滤机、叶滤机、转筒真空过滤机

过滤的主要参数:处理量V、过滤的推动力∆p、过滤面积、过滤速率

第三章 固体流态化

固体流态化的定义流态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固定床阶段、流化床阶段、颗粒输送阶段

流化床操作范围:临界流化速度 umf与带出速度之间流态化按其性状不同可分为散式流态化和聚式流态化

不正常的流化现象:腾涌、沟流气力输送的类型:稀相输送和密相输送

第四章 传热

热量传递的方式:对流、传导、辐射导热速率方程――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给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冷凝传热中的两种冷凝方式沸腾传热的类型:大容积沸腾、强制对流沸腾

大容积饱和沸腾曲线的四个阶段:自然对流沸腾区、核状沸腾区、过渡沸腾区、膜状沸腾区

高温设备的热损失: 热损失为对流传热量和辐射传热量之和

传热速率方程QKAtm传热强化的方法;提高传热系数的方法

按传热特征分,换热器可分为:间壁式、直接混合式和蓄热式

常见的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夹套式换热器、蛇管换热器、套管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换热器的结构:壳体、管束、封头、管板、折流挡板等

列管换热器中折流挡板的形式和作用;列管换热器中管箱的作用

列管换热器的分类: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U形管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

热补偿方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补偿圈(或称膨胀节)U形管式换热器: U型管,浮头式换热器:浮头

第五章 蒸发

蒸发的定义基本概念:加热蒸汽(生蒸汽)、二次蒸汽、单效蒸发、多效蒸发

蒸发器的分类:循环型和单程型循环型蒸发器的代表:中央循环管式、悬筐式、外热式、强制循环式

多效蒸发流程:并流加料、逆流加料、平流加料

第六章气 体 吸 收

传质、传质方式吸收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吸收质或溶质、惰性气体、吸收剂、吸收液、吸收尾气、解吸

吸收剂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及压力的关系亨利定律的内容

吸收塔的调节手段:通常采取改变吸收剂入塔参数( L, Xa,ta)

第七章蒸 馏

蒸馏的定义、用途泡点方程、露点方程及用途

相平衡常数、挥发度、相对挥发度的定义

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1)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不等于1;(2)塔内要有汽液相回流;(3)要有汽液相接触的场所。 精馏塔内轻、重组分的分布情况,温度的分布情况理论板的概念,全塔板效率的计算方法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表达式

回流比的概念、全回流的概念、最小回流比的特点,适宜回流比的范围。五种不同的进料热状态水蒸气蒸馏的原理

第八章气液传质设备

气液传质设备的分类板式塔的主要部件

溢流塔板中常见的几种塔板结构:泡罩塔板、筛孔塔板、浮阀塔板

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现象:漏液、液沫夹带、气泡夹带、液泛

常见的填料种类:散装填料(拉西环、鲍尔环、阶梯环、鞍状填料)和规整填料

填料塔中各附属结构的作用

第九章干燥

工业去湿方法:机械脱水、物理除湿、干燥根据加热方法可将干燥分为传导干燥、对流干燥和辐射干燥

湿气体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的概念湿物料湿基湿含量 w、干基湿含量 X的定义

干燥过程的三个阶段:预热段、恒速干燥段、降速干燥段干燥的三种流程:并流干燥、对流干燥和错流干燥

常见的几种干燥器:气流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喷雾干燥器、厢式干燥器、洞道式干燥器、带式干燥器、转筒干燥器

第二篇:化工原理实验考试重点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复习重点:

1. P4实验目的的(2)(3)(4),前两个是实验要得出结果,第三个是测量方法。

2. p6流程图中,标号为14,15,16,20的要注意一下。

3. p9实验目的的(2)(3)(4)

4. p9基本原理中,1,流量v的测定与计算;2,扬程的测定与计算(这个公式要记住);3,

轴功率测定与计算(注意测量方法);4,转换公式要牢记

5. p11流程图中注意真空表和涡轮流量计

6. p12实验步骤中第二步是关键,灌泵是为了防止有空气发生气缚现象。

7. p14图1-5要牢记

8. p14实验目的的前三条

9. p17实验步骤的(5)(6)(7)

10. p20实验目的的(2)(3)

11. p20基本原理的第一段话和1-21,1-22,1-23

12. p21实验装置的第一段话

13. p23仪表盘上数字取前十个

14. p31实验目的的(1)(2)(3)(5)

15. p31基本原理中的两个公式(注意理论塔板数的计算)

16. p32实验过程中如果液泛,将压力调高;如果液漏,将压力调低

17. 关键温度:灵敏板温度

18. p36基本原理的第一段话,以及1-33和1-36

19.p37流程图

20. p42实验目的的前三条

21. p43实验装置的①③④

22. p44毛毡上大约10g左右的水,和下面的注意事项。

第三篇:2012考研政治重点难点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原理(4)

龙耒为你整理:

2012考研政治复习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社会发展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②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意识及其结构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1.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

①这两对矛盾所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②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③这两对矛盾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④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⑤这两对矛盾运动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两个“一定要适合”的规律。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

最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张英雄史观

(2)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张群众史观

2.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展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按其发挥作用的性质,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第四篇:化工企业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

江苏安全督查的内容,我觉得安全评价尤其是现状评价也要特别注意这些内容。化工企业

安全检查手册

化工企业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

一、安全生产管理方面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及其落实情况。

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分工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做到一岗一责;是否将责任制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重点检查企业法人(董事长)和其他分管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分工是否明晰、是否依法

落实主要负责人的职责。

3、安全管理机构是否独立设置(安全只能与环保放在一起)。是否按规定配备足量专职管理人员(基本要求见附1):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见附

1)。

4、危化品生产企业是否以年度实际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规定标准逐月提取安全费用(提取标准见附2);安全费用是否按规定有效使用。

5、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及安监部门下发的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有关文件是否及时收到;是否组织传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见附3)。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情况。

1、企业主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有针对性:是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时修订、

完善。

2、企业主要安全管理台帐是否齐全并记录完整。

3、重点查看以下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1)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今年以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已经查出的隐患和问题是否得到整改治理;未整改的重大安全隐患是否做到“五落实”;隐患排查登记表是否记录完整。

是否建立了定期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落实到位。

安全检查是否流于形式;安全检查是否到位;对反复出现的同一问题或隐患,是否采取

针对性措施。

是否按省局规定建立并实施企业专家安全检查制度。

(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是否制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是否落实了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记录是否齐全,安全教育时间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新上岗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

企业安全培训是否能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员工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的

培训是否有针对性;是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安全知识考核,考核是否走过场。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过法定考核合格,安全资质证书是否到期,是否按规定按期复训;危化品生产企业相关从业人员从业资质是否符合要求(见附1),是否采取相应措施调整相关从业人员。

(3)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危险作业前,是否进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浓度检测分析,并

采取明确的作业防范措施。 危险作业是否实行分级管理并明确职责。

作业票证填写内容是否齐全、规范;是否严格履行审批、签发手续。

节假日动火是否严格控制。 (4)、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是否建立危化品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危化品建设项目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是否有未批先建或不履行相关审批手续的情况。

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是否有相应资质。

是否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逾期未换证。

(5)、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有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的,是否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到位。

剧毒化学品出、入库台账是否健全,是否建立销售台账和用户档案。

是否建立易制毒化学品流向(购入、使用、库存)台账。

(6)、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 是否建立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管理台账,并认真记录完整、齐全。 安全设施、特种设备是否定期检测检验,有无超期未检情况。

(7)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企业重大危险源是否经过评估。重大危险源是否编制应急预案,并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是否建立重大危险源检测、巡检等监控制度。

4、应急管理。

是否按有关规定和标准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内容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是否建立应急预案分级响应机制;是否建立与当地政府、周边企业、居民的联系

机制。

是否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演练有计划、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并对预案及时进

行修订。

是否针对重点岗位和关键装置制定异常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并进行培训和演练。

是否采取了事故状态下防止清净下水外排污染的措施。

二、作业现场管理方面 (一)总体布局。

1、厂区内总体布局是否合理,功能区划分是否明确;主要生产装置、车间、库房等的

安全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厂房、生产装置等是否存在设计缺陷,如操作室、控制室、分析室等设在装置内,或有门、窗等直接面对生产装置;紧急疏散通道不畅,工艺管道敷设不符合规范等。

3、厂区内是否设置风向标。

4、厂区内是否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危险品周知卡等;重大危险源是否有明显标志;设

备、管道是否按规范涂色。

5、是否有边生产边施工现象,或施工现场与生产作业区未隔离的现象。

6、作业现场是否按规定设置洗眼器、冲淋设施并有效适用。

7、作业现场是否设置个人防护用品(空气呼吸器、防护服、应急药品等)并正常保养,配置是否合理规范;是否按规定设置护品柜、应急柜。

8、消防设施是否齐全、有效;消防栓设置是否符合规范;消防通道是否通畅。

(二)工艺装置现场。

卜车间现场是否存在接管随意,有无捆、绑、吊、挂等现象:电器接线是否符合规范。

2、防爆车间是否有不防爆现象,如检修工具、电气设备不防爆等。

3、装置内的地沟、电缆沟等是否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或可燃液体进人沟内的措施;电

缆沟穿墙处是否密封。

4、装置自动控制情况:在易燃易爆部莅,是否设置超温、超压检测、报警和安全联锁等装置;是否有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因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装置或设备.是否设置紧急泄压排放装置。

5、应急池设置是否合理、适用。

(三)储罐区、库房。

1、罐区是否按规定设置围堰,围堰是否有不符合的现象,如围堰有孔洞,堤内有机泵及配电箱,酸性储罐区基础、地面葙围堰未做防腐处理,围堰容积不符合要求等。

2、罐区内罐与罐之间的分布、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3、罐区、库区是否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并保持适用状态;是否有相应的防雷、降温、遮阳、保温等措施;可燃气体、液体罐区入口处是否设置消除人体静电装置;液体储罐是否按规定设置冷却水喷淋装置。

4、储罐区管道穿墙部分是否密封;污水管道是否有独立排水口,并在堤外设置水封和

隔断阀。

5、属于重大危险源的储罐区,涉及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是否有远传和连续记录;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是否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6、库房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危险品库房物料堆放是否符合要求;液氯、液氨等气瘸堆放是否符合规范;室外露天存放易燃易爆物料,是否有防晒棚及水喷淋设施。

7、剧毒品库是否实行“五双”管理;是否足量设置有毒气体报警仪探头,探头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是否设应急防护及抢险用品存放柜。

8、物料装卸区罐车装卸线和罐区围堰、装卸泵的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可燃液体汽车装卸点进出口是否分开设置,是否有安全防护措施,卸料台、罐车是否设专用接地线;液氯、液氨等液体危险化学品接卸管线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四)电气、仪表、安全附件。

1、易燃易爆场所防爆电机、泵等基础是否牢固,传动部位是否有防护罩,外壳有无良好静电接地;管道、阀门法兰等的静电跨接是否齐全、有效。

2、压力表、安全阀等是否过期未检验,压力表是否有超根警戒线。

3、储罐是否按规定设液位计、压力表、安全阀,是否设置高液位报警以及高液位自动联锁切断进料装置;玻璃液位计是否有固定、保护装置;带压储罐各类安全附件是否齐全

完好。

4、反应釜是否按规范设置安全阀、放空管等;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的安全阀放空管,

是否将其导出管置于室外。

5、液氯、液氨等气化装置是否有水温控制措施,缓冲器和反应釜之间管道是否设置单

向阀,缓冲器放空口是否直接对空排放。

6、生产车间、罐区、库区等区域,生产、使用甲类气体、液体的场所内,是否按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探头,报警是否集中控制;是否按规定安装防雷装置。

7、是否配备动火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移动检测仪器。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

绪论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

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

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

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

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

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社会根源。

(1) 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 (2) 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 (3)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到新阶段

(3)结论: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2)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 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世界万物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一切活动两大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问题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①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一元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或精神。 一元论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 二元论: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

②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知的 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人们面对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历史上又形成了有神论与无神论的观念,反映了哲学思想中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对立。

有神论:以不同的方式承认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存在,认为神是世界的主宰,神支配和决定着人类的命运。 无神论:以不同的方式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否认超越物质的神的存在和作用。

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之后,还必须回答世界是怎么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不同的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意义

①它为研究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指导线索, 为划分哲学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是反对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锐利武器。

②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原则。

2.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恩格斯:“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意义

第一、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第

二、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物质性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要素是客观的;

实践的过程是客观的;

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

(2)自觉能动性:是指人的实践不同于动物盲目的本能活动,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3)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进行;无论是实践主体,对象、手段,还是实践的目的、方式、结果,都要以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为前提,并受其限制;人的实践活动又改变着原有的历史条件;实践的历史性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首先,实践是人独有的活动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4.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 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恩格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2、主观辩证法: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原因和结果

1.定义: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特点:前因后果 2.辩证关系

①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同时又是不确定的

②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③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a.一因多果,同因异果 b.一果多因,同果异因 c.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3、方法论意义

①原因和结果范畴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的内在依据,反对宿命论和神学目的论 ②指导人类总结经验,预测未来,自觉地从事有目的的活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和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辩证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A. 对立表现在: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的原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产生于事物外部的、次要的原因,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B. 统一表现在:

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3.方法论意义

①坚持唯物主义辩证决定论,反对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②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首先要立足于必然性即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③不要忽视偶然性,而要善于利用有利的“机遇”和偶然性因素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现实性:指现在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

可能性: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可能性:在不同的程度上有着客观的根据和条件

不可能性:指一事物的出现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客观的根据和条件,因而它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

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的可能性 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 2.辩证关系

对立性:一个表示的是客观情况,一个描述的是事物的发展趋势

统一性: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因此,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不利的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3.方法论意义

①从现实性出发,并对可能性作出全面分析

②争取好的可能性,防止坏的可能性

③进行量的分析,把握可能性的大小

④积极创造条件,以实现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四、内容和形式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 必须首先注重事物的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反对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

2)根据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原理,我们要善于利用、发现、改造、创新有利于表现和促进内容的各种形式,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五、现象和本质

1.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2.辩证关系 对立性:

A、现象是个别、片面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深藏于事物内部;

B、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C、现象可以直接感知,本质只能用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统一性:

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现象从属于本质,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3.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①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

②对现象及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③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偶然性是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二者辩证联系,不可分割. 科学探索的任务是揭示事物的规律,即通过大量偶然性发现必然性。

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的“机遇”,对科学发现有着重要作用。把偶然性看作科学的敌人就无法认识必然性,实际也就取消了科学。

7.规律及其特点

1、 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想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承认,认识的到,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8.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9.意识的能动作用及表现

含义:意识能动性指人的意识具有能动的反映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能力。 表现:

(1)意识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 (3)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4)意识活动对人本身的调控和改造作用。

第二章

1.实践和认知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1.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2. 实践主题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3.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的方向运行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反映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和实践的,是先天就有的。它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4.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 3.辩证关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在实际认识过程中,二者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认识过程中第一次能动的飞跃

(二)从认识到实践

1.认识过程中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2.第二次飞跃的意义

①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加以检验、修正和发展 ②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3.实现第二次飞跃的途径 (1)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

(2)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变为群众的行动 (3)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原因: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2.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就算完成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意义:(1)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 坚持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 无条件性

①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人的认识本性能够正确反映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 有条件性

①从广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某一过程的正确反映

②从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3.辩证关系

(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 (3)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①就真理的本性来说,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才能进行检验。

②就实践的特点来说,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能充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并加以对照和检验。

7.时间作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实践对真理检验具有条件性 3.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的关系

(1)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检验 8.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辩证统一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要有效的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的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际必须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主管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

(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总和。 (2)社会存在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3)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4)生产方式则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决定力量。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一切政治、法律思想和一切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科学等多种意识形式。

(1)社会存在反映的不同层次来看,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2)社会意识的主体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3)从对经济基础的不同关系来看,可以分为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派生。

(2)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

(4)正确而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4.社会意识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 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第三, 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第五,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意义

(1)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2)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宣告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2.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 3.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根源。

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特征。 再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

任何上层建筑总是同自己的经济基础基本相适应的,为其服务,因而对它始终起着维护和巩固的作用。

当上层建筑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即对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相适应,就能够对它们起着促进的作用;否则,就会起阻碍和破坏作用,甚至使社会经济遭到崩溃。 4.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地产生而又解决,解决而又产生。在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中,贯串着一种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即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分析社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和政策,以及改造社会的重要客观依据。它也是我们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客观依据。

6.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分析社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和政策,以及改造社会的重要客观依据。它也是我们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客观依据。

3.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科学是由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构成的理性认识的逻辑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关于事物规律的知识。 技术是科学的转化形态,是用来为社会服务的各种物质手段、方式、方法,是工艺技巧、操作方法、程序规划和劳动经验的总和。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马克思: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既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4.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2、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

3、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凡是顺乎社会历史潮流,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人们,都属于人民群众。从量上说,它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 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力量,首先表现在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第四章

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途径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用暴力手段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5世纪后30年(开始) 16世纪(高潮) 19世纪初(结束)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封建专治越来越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暴力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

继尼德兰革命之后,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随后,在英国爆发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

恩格斯: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它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的特点: 以分工和协作为前提 开放、进取

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基本条件) 不同的利益主体(决定性条件) 商品经济的类型: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

4.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 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任何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价值:

价值是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3)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3.交换价值与价值

(1)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2)交换价值和价值关系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5. 劳动的二重性

(1)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 内涵:

具体劳动过程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同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无关。 (2)抽象劳动: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 内涵:

抽象劳动是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

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属性。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在时间上、空间上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当商品卖不出去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激化。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具体劳动决定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决定价值

(4)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方面的重大缺陷,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2.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3.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6. 商品的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 商品的价值量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 简单劳动是不必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

(2)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3) 价值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要求: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作用: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的分配 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消极后果:

第一,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第二, 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第三,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7.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8.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作用即劳动。 条件:

可能性: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必要性: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9.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盛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三个部分

(1)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 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

10.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含义: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

特点: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第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含义: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的形成过程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补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实践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2.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在这一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值,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1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社会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表现为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 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

国家除了对内发挥政治统治职能之外,还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化工分析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