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教改探索与实践透视论文

2022-04-11

小编精心整理了《音乐课教改探索与实践透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关于音乐新课程实施的思考□于学友音乐课程改革不仅是设计一个理想方案,更是一种复杂的实践。

音乐课教改探索与实践透视论文 篇1:

基于音乐教育现状的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培养方案

摘 要 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的音乐素质主要包括歌曲演唱、器乐演奏、音乐欣赏等方面的素质。笔者结合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江西省五年一贯制农村定向师范生音乐素质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就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了解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音乐素质现状以及对现行的师范音乐教育的认识,并且根据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音乐教育教学实际,对现行的培养方案的弊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革培养方案思考的建议,从而提高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的音乐素质,为我省农村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教师。

关键词 五年一贯制 定向师范生 音乐素质 培养方案

Consideration of Five-year Directed Normal Students Training

Program Based on the Status of Music Education

WANG Qinglei

(Nanchang Teachers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103)

Key words five-year; directed normal students; music quality; training program

1 问题的提出

2007年6月,由江西省教育厅牵头,联合省发改委等五个部门下发了《江西省关于定向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通知》,这是我省加强小学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标志。这项重大的改革,有利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中考只考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课,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较差,同时由于他们都来自农村,受到城乡教育差别的影响,农村定向师范生的音乐起点低于同年龄层次的城市学生。目前虽然全国有多个省份实施了农村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但由于时间不长,可借鉴的培养方案不多,师范院校都在探索中。笔者于2010年9月至今任教五年一贯制音乐课程,担任510级定向师范生的音乐教学,发现虽然在校园很多利用mp3、mp4欣赏音乐歌曲,带耳机听音乐在校园里时处可见,可是在上音乐课时,有的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态度很不端正,表现出几乎没有上音乐课的习惯,利用音乐课看文化专业书籍,还有的看自己感兴趣课外书的现象时有发生,对音乐基础知识一问三不知的情况还非常严重。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及时了解定向师范生的音乐素质的现状,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是摆在我们师范院校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课题组本着了解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音乐素质现状以及对现行的师范音乐教育的认识、学生音乐素质情况等方面展开调查,对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后,结合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音乐教育教学实际,对现行的培养方案的弊端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革培养方案思考的建议,从而提高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的音乐素质,为我省农村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教师。

2 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情况及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随机抽样了具有代表性的510级三个定向班的198名学生。其中定向中文班70名,510级定向数学班75名,510级定向英语班63名。调查内容共涉及四大块内容: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对师范音乐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对音乐教育状况的评价、在音乐价值取向的调查和定向生音乐素质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等方法进行调查。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课题组于2011年9月,在全校三个定向班共198名定向师范生中共发放问卷198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通过对回收问卷的逐项统计与分析,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音乐教育存在问题主要呈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对师范音乐教育的认识有待于提高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出台,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师中的逐步深入,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正在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改革,音乐在广大的农村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所以定向师范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育已经列入教学计划中,但迫于升学的压力,在课时安排中没有严格按照音乐教育大纲的要求开设音乐课。比如,有的学校不能保证每周一节的音乐课,在访谈中,有学生告诉我们,初三根本没有音乐课,他们只是在初一、初二的时侯上过音乐课。定向师范生对于“你认为在师范教育阶段有没有必要开设音乐课?”“你学习音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师范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认为开设音乐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有些喜欢音乐的同学,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很高,一些同学认为教学计划中安排学习的专业知识太多,学习音乐知识只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任务之一。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问及音乐教育价值功能时,有的学生说既可以愉悦身心,又可以开发智力,有的还说可以陶冶情操,还有的说可以提高自身修养,这说明定向师范生对音乐教育的功能是认同的。从总体分析,调查对象中的大部分人认为,音乐课是师范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全面发展小学教师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

2.2 师范音乐教育地位必须不断提升

在调查的定向师范生中,大部分学生来自边远的农村,个别学生现住在乡镇,也是随父母租住的。在学生对以前“小学的音乐课“和“初中音乐课”的回忆时,大部分学生脱口而出,以前上语文、数学、外语等升学考试的课,在上音乐课时,往往纪律差,导致音乐老师无法正常上课等。而对于“你对现在的音乐课感到满意吗?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满意或比较满意,有的认为非常满意,原因是:师范教师上课认真负责,学生认识到了师范音乐课的重要性,因而在课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与交流,风趣轻松的音乐课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知识。个别学生对师范的音乐课不满意的原因是流行歌曲教得太少,对师范音乐课的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到,音乐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逐步提升学生的素质,让音乐教育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2.3 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亟待提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校园经常听音乐有82%的学生,问及“你平时你喜欢欣赏音乐类型时?” “你聆听音乐的主要途径?”等问题时,绝大多数同学回答是流行歌曲,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音乐教师,我们必须深思,为何学生聆听的都是流行歌曲?为什么学生对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等缺乏兴趣?通过学生聆听音乐的途径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以及mp4等方式获取音乐,流行音乐占据学生的整个音乐生活。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学生对于简单易唱、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的喜爱,就是认为流行音乐使身心得到放松愉悦,认为音乐能对提高自身修养,培养音乐素质的不到一成。

2.4 学生音乐素质状况亟待提高

通过歌曲演唱、器乐演奏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情况来分析,大部分定向师范生的音乐素质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在调查“对学过的歌曲,你能唱出旋律吗?”能断断续续唱出的只有21%的学生,部分学生缺乏音乐基础知识,在清唱音节时,对音准和节奏几乎都把握不准确,走调的现象非常严重。在问及 “如果欣赏音乐,你是否能听出演奏的乐器?”肯定回答的同学只有5%,完全听不出来的学生占31%,在老师帮助提示下,只有64%的人可以基本上听出来。该项调查结果显示,定向师范生的歌曲演唱水平和欣赏能力等音乐素质亟待提高。

3 现行的培养方案的弊端

(1)师资培养侧重语、数、外的培养模式。目前师范院校对五年一贯制农村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设计为语文教育专业、数学教育专业、英语教育专业,极少数学校开设音乐教育等其它专业,个别定向培养的信息技术、音体美的学生被安排在同专业的非定向班进行学习。所以在调研定向师范生所学专业时,学生回答几乎都是语数外专业。从调研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专业概念比较模糊,不清楚自己是小学教育专业大方向,更不清楚小学教师需要培养素质全面化的人才。这样的侧重语、数、外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淡化了师范教育需要培养的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全面的教师,片面追求技能单一,不利于今后从事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2)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比例不够合理。现行的五年一贯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块,我们认为,课程设置过于强调专业本位体系,片面追求所设专业课程的系统性,这种设置虽然开足了本专业理论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课程专业体系,但是各门课程之间横向联系较少,课程之间互相渗透缺乏,使课程结构比例失调。在现行的培养方案中,从第四学年开始,语数外教育专业除开设2节体育课外,都是专业课程,小学教学需要的音乐和美术等技能课都没有开设,这种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音乐和美术等知识学习,难以培养出德、智、体、美、音全面发展,既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又能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和技能型小学教师。

(3)难以适应小学音乐教育新课标的需求。小学音乐教学新课标理念要求,小学音乐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等。从现行的培养方案来看,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培养方案,在音乐教育教学上,难以适应小学音乐新课标的要求,与小学音乐教学脱节。现行的培养方案忽视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难以做到在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适应小学音乐教育新课标的需求。在音乐知识的掌握和音乐技能的训练方面,与小学音乐教育的理念存在差距。它的弊端在于,所学音乐知识和所掌握的能力不够全面,导致无法胜任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因此,培养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了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了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开展。

4 改革培养方案的思考

(1)根据农村小学教育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同时在安排语数外各专业的课程时,充分考虑农村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在音乐课程安排上,开设一些音乐选修课,让对音乐感兴趣的同学,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体现师范性的特点,既要照顾到学生所学专业能力的发展,又要考虑未来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的需要,必须针对小学音乐新课标内容中的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教学领域,来设置专业和安排音乐课程。大胆地改革与小学教育不适应的教学内容,突出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安排音乐教育课程时,注重讲授理论与实际技能训练的合理搭配,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即兴伴奏、舞蹈等技能训练课,这样安排既可以提升学音乐实践能力和艺术活动的组织能力,又可以丰富定向师范生的学习生活。

(2)依据小学音乐新课标的理念和教学要求,转变师范音乐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方案。师范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基础,在师范院校进行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创新,标志着师范院校的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师范院校音乐教师,在全新教培养方案的指引下,应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技能的培养的老路,要充分体现师范特点,把音乐教学作为自主探索、交流音乐知识、欣赏艺术的过程。作为一线在岗教师,需要具备教改思路,了解和搜集各类教育教学观念,从而改进、更新教育教学模式,以便实施更为全面的素质教育。

(3)立足于小学音乐教育切实需求,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师范性,有针对性开展教学。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培养的学生具有“一专多能”,在音乐教育必须始终贯穿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既要传授音乐专业知识,又要围绕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需求,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进行合理的选择,不断地进行学科建设,让师范教育教学能够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真正体现出培养小学教师的特点。

(4)根据学生的音乐素质的现状调整音乐教学。从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音乐素质的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大多数人喜欢音乐,但在音乐审美趣味性偏低,对音乐的选择及辨别能力比较差,对音乐知识积累显然较少;在音乐技能的表达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实际课堂学习音乐知识效果不明显,但对音乐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期望。针对定向师范生的音乐素质的现状,要求我们对现行的培养方案,在教学中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及时调整音乐教学进度,通过教学,找出适合学生音乐素质现状的教学方法,使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音乐素质得以提高,在传承原有的经验和优势的同时,开发出新的教育资源。

本文系2012年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研究项目《江西省五年一贯制农村定向师范生音乐素质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晓蓓,李平.谈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J].剧作家,2006(4).

[2] 梅静.试论发掘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性[J].华章,2010(19).

[3] 邓波.浅析音乐欣赏与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3).

[4] 邓波.浅析音乐欣赏与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3).

[5] 程淑安.促进音乐交流 提高音乐素质——北美之行的几点体会[J].中国音乐,1991(3).

[6] 谢伦灿.当代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透视与对策[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

[7] 张微微.大学生音乐素质现状剖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7).

[8] 丁永钢.论人文素养在学生音乐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J].艺术研究,2008(4).

[9] 王卿蕾.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音乐素质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J].大江周刊,2012(12):70-71.

作者:王卿蕾

音乐课教改探索与实践透视论文 篇2:

关于音乐新课程实施的思考

关于音乐新课程实施的思考

□ 于学友

音乐课程改革不仅是设计一个理想方案,更是一种复杂的实践。在音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消化与理解,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与知识储备,以及学校、教师对音乐教学实施的投入程度等等,而这一过程恰恰是我们反思和调整课改实践,进一步确认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过程。这正如“新课程大家谈”栏目不失时机所指出的——新课程将会遵循“在实施中收获,在校正中前行”的运行规律。吴斌先生的《关注音乐》提出了一个关键性命题,这对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和音乐新课程深入实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拟在此基础上谈些看法,对音乐新课程实施作进一步的思考。

目前,大家针对的非音乐本体教学现象主要表现在“综合”方面,确实,在教学过程中脱离音乐艺术属性和音乐文化内涵去探讨、了解、评价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精神文明以及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美术、舞蹈、戏剧等领域的问题,将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凌驾于音乐内容之上,使音乐教学内容成了点缀和陪衬,有悖于音乐教育的属性。这不仅使音乐本体淹没在喧宾夺主、华而不实的拓展中,而且有可能局部地、甚至是全局性地改变音乐课的学科性质,逐渐削弱音乐课程的基本价值,甚至使音乐学科失去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意义。

如果把视野再打开些,把思路再拓开些,我们会发现音乐教学忽视音乐本体的现象远不止这些,比如只重视兴趣、态度的培养,轻视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只重视形式、方法的丰富,轻视音乐内容的学习;只重视教学媒体演示、操作,轻视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等等,这几重几轻在当前音乐教学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试举一例,这节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是歌曲《保卫黄河》,教师先是通过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第四乐章《黄水谣》,展示黄河两岸秀丽旖旎的景色,当音乐进行到“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时,媒体展示日本人残害中国百姓的各种画面,教师提示:“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该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八年间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学生展示与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抗日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展示后教师作演说式的谈话:“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残忍与缺乏人性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奋起打击侵略者,誓死保卫自己的祖国,我们的音乐工作者以及文艺宣传队也奔赴全国各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们拿起手中的笔为抗日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其中《黄河大合唱》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最经典的作品,它共有八个乐章,其中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最为人们所熟悉”。接着是欣赏《保卫黄河》,并用较长时间介绍创作背景。再接着是播放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的演奏片段,教师再次讲解:“乐曲展现了一幅幅英勇抗战的壮丽画面,时而由乐队奏出硝烟弥漫、战马奔腾、游击健儿勇敢杀敌、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的伟大气势;时而又由钢琴奏出抗日军民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教师在这节课最后的结束语是:“《保卫黄河》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激活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记忆,抗日战争这段难忘的岁月是一段惨痛的历史,日本人侵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中国人民和子孙后代是不会忘记的,因为珍视和呵护历史的记忆就是维护我们的尊严和生命,只有记住黑暗和罪恶的历史,才有可能远离黑暗和罪恶。”这个课例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音乐教师将教学重心完全倾注于情感、态度方面,几乎放弃了音乐学科所固有的音乐知识、技能教学。就《保卫黄河》来说,其含有的知识和技能显而易见:音乐的体裁知识、表演形式的不同对比、音乐表现要素、速度力度变化以及变奏等等。其实这些内容要求在“课标”中都规定得很详尽,而教材中更是体现得比较具体。此外,像唱一唱音乐主题,识读一下乐谱,都是应该而且可能做到的事。笔者认为,所以出现上述音乐教学课例,主要在于一些教师对音乐新课程的片面理解,以为音乐新课程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第一位,“知识与技能”就不重要了,甚至可有可无,故而在课堂中刻意回避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回避乐谱的学习,回避演唱、演奏技能上的练习和指导。应该看到,这是一种误解音乐新课程、不利于音乐新课程正确实施的错误倾向。不难设想,如果音乐知识和技能走向缺失,音乐教育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一堂课下来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如果学生的音乐感在音乐课堂上永远也建立不起来,不能鉴赏音乐,不能演唱歌曲,还能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吗?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音乐知识技能,作为学科,音乐知识与技能在音乐学习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要准确、全面地理解“课标”,吃透“课标”的精神实质。“课标”从来没有排斥过音乐知识技能,音乐知识技能不仅是课程目标中的一个维度,而且超越了传统音乐课程的“双基”层次,扩展成为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四个方面。也就是说,音乐新课程中,知识技能非但没有削弱,其容量和信息量反而大大拓宽了。如果我们进一步对“课标”进行学习和研究,应该不难发现,不仅是课程目标中具体安排了“知识与技能”内容,在“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部分也都有关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表述和要求。

在音乐新课程实施中,许多教师非常重视教学过程,这本身并没有错。然而,一些音乐课往往是有形式没内容,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儿一会儿忙那儿,缺乏目的性。一些根本不需要的形式(如分组)教师却乐此不疲,一些直接明了的问题也非要让学生去讨论,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也要让学生去创编……这种与教学内容脱节,过于外在和花哨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并非音乐新课程所提倡,是对新课程教学的另一种误解。形式与内容,方法与目标,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许多音乐教师都热衷于形式?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我认为,对音乐新课程了解不够,理解不深,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许多教师都认为,新的课程理念强调兴趣和情感,不就是热热闹闹吗?现在的课堂教学必须要有这个,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主要考虑的是形式如何如何,而没有考虑或者很少去考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种缺乏教学目标统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行为,往往导致教学者的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更谈不上对教学目标潜效应的有效考虑。那么,怎样在教学主体进入目标预期的情况下使教学目的最大化,紧密围绕目标设计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必须要考虑的。形式服从于目标,方法取决于内容,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必须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高水准的音乐教学不仅仅体现为教学形式的丰富,而更在于丰富教学形式所隐含的鲜明意图。

在信息技术运用无处不在的今天,多媒体走进课堂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然而,多媒体毕竟只是用来辅助音乐教学的,如果盲目依赖于多媒体,不论什么类型、内容的课,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岂不是本末倒置?比如教师运用语言可以达到的效果,却设计成多媒体文字;教师能够现场进行的范唱却要录制成光盘在电脑中播放;课本上印得清清楚楚的歌谱却扫描制成课件,如此等等,舍简就繁,避易求难。这种过度依赖和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其效果很容易从积极走向消极的一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多媒体的滥用将在两个方面对音乐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一是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既定的流程上,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课前准备好的课件之中,学生迎合教师事先设置好的一幅幅画面,被动而机械地接收着一个个程序,成了名副其实的“接收器”,成了多媒体的奴隶;二是割裂了音乐课堂中所特有的情感纽带,师生间和谐的人性关系被冰冷的人机关系所取代,那种制作花哨、只图表面热闹的课件,忽视了对音乐内涵和学习者的双重关注,不仅不能起到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效果,反而分散了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注意力,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类似问题主要源于一些教师认识上的误区——一节课如果没有体现综合、没有突出情感态度、没有多种形式方法、没有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就不符合当前教改潮流!对此,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是需要认真反思的。音乐新课程与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息息相关,音乐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的执行者,也应该是新课程的研究者和建设者。因此,音乐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和理解《音乐课程标准》,进一步研究和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内涵实质,这是目前每位音乐教师在观念改变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是指导我们新课程实践的关键!

于学友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透视新课改中音乐教学的一些现象

□ 于向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创造了新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在这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新的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情景一:某校音乐评优课

一位老师在上音乐课时,由于没有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虽然课堂气氛民主和谐,教学效果优异,却被认为“与新课改脱节”,屈居二等奖。这位老师迷惑不解:难道多媒体是必需的吗?只有运用了多媒体才是跟上了新课改的步伐?

思考一:多媒体课件与音乐课堂教学

近几年信息技术如汹涌的大潮迎面而来,淹没了老师的课堂,甚至淹没了新课改。很多老师把多媒体技术奉为神明,认为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其实多媒体的运用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当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我认为,多媒体课件运用要恰当,决不能为用而用。有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时都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一步步设计精巧,这无可厚非。但有甚者不管用得着或用不着,都制作了课件(过分依赖课件,如果遇到停电等突发问题,便手足无措),仿佛是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才算是精彩之课。而且有的地方导向也不好:规定优质课评比中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是一种误导,使老师们变得盲目。我们应该正确领会新课改的精神,而不是仅仅表现在形式上。

情景二:某地区音乐学科评优课

一位老师音乐专业基本功非常扎实,钢琴、声乐水平较高,对音乐的感觉也很好。在上课中他主要是通过自己扎实的基本功,通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来感染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音乐殿堂,使学生对音乐有了深刻的体验。

在评课中,这节课却引起了很大争议。原来有很多老师认为,这节课虽然上得很扎实,教学效果很好,但却似乎没有体现出新课改精神。因为课堂上一点也不“热闹”,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游戏、活动,是不是学习的自主性没有体现出来?

思考二:教师的基本功还重要吗?

毋庸置疑,重要,相当重要。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了音乐教学淡化双基概念,强调审美素养,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实际上是对教师音乐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以自身的音乐素质修养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音乐的世界中。但许多教师在强调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也把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了,甚至忽略了。从而忽视了音乐的音乐性和音乐审美,而过于追求教学形式的“花”。吴斌老师说:教师备课重要的是备音乐,往往教师备的是教学模式,备如何来解释音乐,这样是本末倒置,有许多音乐老师往往会忽视了这些。当然,我不反对在音乐课中适时加入一些游戏、活动,因为这些形式灵活多样,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方面很有帮助。但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有活动、有游戏、场面十分热闹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更不能将此作为评价标准。

我认为,新课改是要求每一位教师通过自身过硬的基本功将“教”淡化,教师不再是权威,不再是讲授者,而要成为一名引导者、指导者,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情景三:某市级音乐公开课

一位老师在进行歌曲教学,想让学生体会获得高位置的声音

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用“lu”这个字代替歌词唱一下歌曲旋律!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发现问题)

老师:同学们,在发“lu”这个字的时候,嘴角应“拢”起!(教师做示范)

继续进行……(学生都做到了,声音效果很好)

评课中,很多听课的音乐教师提出了异议,这位老师用到了抽象的、专业的语言“拢”,与新课改的要求不相符……这位老师茫然了,“拢”是抽象、专业的语言吗?即使是,如果学生很容易做到也不能说吗?

思考三:专业术语与音乐教学

音乐作为一门学科,有它自己特定的语言和术语,而且前人已把它总结得言简意赅。诚然,在新的课程标准里规定了不要使用抽象的、让学生无法理解的、摸不着头脑的语言,例如“把气息吸在横膈膜处”“打开喉咙”等,这些规定都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和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现在很多音乐老师已达到了谈专业音乐术语色变的程度,上例中第一位老师其实提到的“拢”字,对于学生来说很简单,很直观,但是很多老师都认为它是抽象、专业的音乐语言,有点矫枉过正了。其实很多音乐术语是很容易理解的,只要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合理运用,对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我认为合理的运用是很重要的,不能一棍子打死。

新课改为我们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打开了一扇晴窗,使我们的音乐教学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我们要正确、充分地领悟新课改的精神,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探索,探索出一条符合新课改精神,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之路!

于向阳 山东省济南市纬十路小学

高师教学也要体现“以音乐为本”

□ 杨子华

新的音乐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四年了,在此期间对高师音乐教改方面的新观念、新做法可谓层出不穷,无论是高师教师还是学生都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声乐教学方面,有的教师采用了改变原有教学模式的方式,将个别课转为小组课、大班课;有的教师综合了教学内容,加入了许多相关学科以及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在这方面还是花了很大精力和时间的。但教师在忙于改形式、改内容的同时,似乎忽视了对音乐教育本质的理解。不论怎样改,教师应始终遵循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因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学生审美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才能将这种习惯转化为教学能力。

目前,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审美体验而过多地强调声乐技巧及非音乐因素。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审美体验”“以音乐为本”那是学生毕业后的事情,他们只要将正确的歌唱技巧掌握了,以后便可以应付中小学音乐教学了。我并不反对声乐教师对声乐技巧的强调,这种技巧的学习是每个音乐师范学生的必备基础,它可以让学生的歌声更加优美,又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音乐观察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强调应该是以审美为前提的,技巧只是作为达到审美目的的一种手段,而技巧本身并非目的。我想雷默教授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的一段话,最能阐述这种观点:“我们需要从授课的一开始就让他们明白,他们是在学习音乐,他们的工具(包括嗓音)是他们通过创造性地产生音乐来学习音乐的途径”。没有注入情感的歌声是干瘪的,没有注入情感的教学是生硬的。

“综合”是时下教改中很流行的词,各个学科都在“综合”上你追我赶,似乎是能“综合”进来的学科越多就越说明教学成果突出。于是,许多教师便在声乐课中加入视唱、和声、音乐史、地理、人文等等内容,甚至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这样的一堂声乐课看起来似乎是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广。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对歌曲内涵的理解。这种脱离音乐本质和音乐文化内涵的教学方式,在高师还比较普遍。现在,我们仍然提倡综合,但前提条件是要把握好综合的“度”,它一定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其他的内容只能作为理解音乐的辅助手段,坚决不能使其凌驾于音乐之上。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在各门艺术之间以及在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寻求合理的联系……”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也都在音乐课堂中增加了相关学科的内容,但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寻求合理的联系”,教师不能为了综合而综合,大搞形式主义,而是要将综合的理念不留痕迹的贯穿在声乐课堂中。

高师声乐教改还存在许多问题,这里只是浅谈了审美体验这一基本问题。作为声乐教师的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因为我们的学生如果没有这方面能力的锻炼,那么在中小学生的音乐课上也就无从谈起。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实施中收获,校正中前行!

杨子华 鞍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浅谈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的误区

□ 黎晓

《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上针对传统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特点,将音乐知识与技能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在课程内容上针对繁、难、偏、旧的知识与技能内容进行了删减;在实施上建议将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放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以改变过于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状况。

在这种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探索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成为音乐教师改革实验的切入点。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发现:部分教师由于理解上的“片面性”和认识上的“极端性”,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在认识和操作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一、目标认识的误区

根据音乐学科情感审美的特点,音乐课程目标由知识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并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音乐课程的首要目标,将“知识与技能”放在课程目标的第三位。 由此相当一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为:音乐课程目标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音乐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就不重要了。具体反映在教师对“淡化音乐知识技能教学”观点的理解上,片面地将“淡化”理解为对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作要求”或“低要求”,造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要求的把握上出现偏差。音乐课堂上一些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学习,教师不作要求;一些必备的音乐基本技能练习,教师过分降低了教学要求的难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水平。

二、内容安排的误区

由于教学目标认识上的极端性,导致了一些音乐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的失误:不敢将一些必需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必备的音乐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纳入教学安排中。一些音乐课上,很难看到教师进行音乐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即使有也是想讲又怕讲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思想上存在顾虑,生怕一旦进行音乐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就会被戴上“违背新课程理念”、“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帽子,导致学生音乐知识匮乏,技能水平明显下降。

三、方法选择的误区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要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以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枯燥练习的状况。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活动”的理解,过多地注重其外在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重表面形式而忽视音乐听觉特点和学生音乐学习的规律等内在因素。如:某小学三年级在进行“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其时值”的音乐知识教学时,教师设计了“音符作自我介绍”、“师生接龙模击节奏”两种形式的游戏进行教学。表面上看,这节课热热闹闹形式多样,学生是在游戏、活动中学习音乐知识。但实际上老师选择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枯燥式练习的教学方法没多大区别。因为,本节课学生对四分、八分音符的认识是从概念(即“音符自我介绍”)入手的,没有让学生从听觉上产生感性认识;在“师生接龙模击节奏”的游戏活动中,实际上仍做着机械的纯节奏练习。虽然教学形式变了,但方法没变。这些“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方法,已形成教学上的形式主义现象。此课例说明一些音乐教师未从根本上改变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观念和寻找到适当的教学方法。

四、评价运用的误区

《音乐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指出:在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上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指标。因此,鼓励、表扬等激励性评价方式成为教师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能自信演唱(奏)歌(乐)曲的教学法宝。但大多数教师在通过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对音乐技能方面的盲目评价、无原则评价也在音乐课堂上滥用,使学生对音乐技能要求的标准好坏不分,美丑不分。曾有一位实验区教师提出:现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当他们的演唱实在太差时,我也要一味地表扬吗?这个提问非常有代表性地说明一些教师对滥用评价的困惑。也充分说明音乐教学在评价功能的运用中走入误区,使学生演唱、演奏能力的水平随之下降。

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它不但是人的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也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希望我们音乐教师在课改实验的教学中改变单纯传授知识和机械训练技能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与情感、态度和兴趣融合,积极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来进行教学。

黎 晓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教研室

作者:于学友 等

音乐课教改探索与实践透视论文 篇3:

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的空间扩展

[摘要]西方音乐史是音乐艺术院校和高师音乐系科的基础必修课程。本文从时代发展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出发,探讨西方音乐史教学内容的纵向与横向发展空间;并对传统的教学手段提出质疑,提倡传统教学手段的变革,积极为学生营造发展空间。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音乐史教学

西方音乐史是音乐艺术院校和高师音乐系科的基础必修课程。几十年来,我国承袭原苏联的教学体制结构,在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上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它的特点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导,学生听记为载体的被动教学形态,存在着该课程与音乐其他理论课程和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生活联系贫乏或松散的状况,使学生难以形成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相互交融和正向迁移的立体思维方式。因此,课堂教学的单调与沉闷,学生学习状态的被动与消极,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必然结果。它与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拓展知识视野的教学目的,显得非常不适应。从现行各院系使用的常规教材分析来看,它还存在着对现代音乐流派风格缺乏介绍,对现代音乐理论、音乐文化现象缺少分析,以及对西方音乐与西方文学、绘画相关联学科的横向联系研究的严重不足。目前,西方音乐史这门课程的教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材修订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从内容到形式的巨大改革空间。本文试图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意见,来阐述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一、教学内容的纵向延伸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传统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内容中,我们常常以古希腊时期至20世纪初为起止端线,而对20世纪相当一段长的时期的音乐文化持漠视或否定的态度。这种以单纯思想意识概念为出发点的音乐发展史观,显然不利于我们对现代音乐的全面认识和研究。20世纪是科技和文化发展十分迅速的时代,一些反传统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技巧的演进,以及音乐与多种边缘学科、甚至与科学技术的交汇程度,都是人们始料不及、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音乐现象。新的音乐理论以及这种理论与西方现实生活的变迁关联,也我们避之不能,必须诚实研究的课题。当前,青年学生生活的环境,促使他们产生了分析现代音乐的迫切愿望。正是西方在这个世纪所经历的资本主义处于动荡和危机的社会状态,以及二次世界大战而导致欧洲乐坛出现的个人主义、唯心主义、抽象主义和苦闷心态,促成了新古典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序列主义音乐、未来主义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概率音乐等等新风格的产生,以及十二音音乐体系、无调性和泛调性等音乐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质上,这些音乐理论和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自我理念膨胀到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从单一的音乐思维到走向综合思维和表达的艺术发展过程。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出20世纪时代政治、现实生活、经济与精神文化的重变化,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所透视出来的音乐风格,事实上也诠释了作为20世纪欧洲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群体——音乐家们极其丰富和复杂的心理体验和哲学思考。尽管他们的情感表现为扭曲态势;音乐词汇、和声语言呈现出抽象和扑朔迷离特点;音乐作品内容反映出消极和悲观、失望的情绪,但并不妨碍它们具有独立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如果简单地剔除这部分内容,就会使我们陷入一个知识内容的盲区,导致脱离现实生活来阐述音乐的发展等不可取的治学态度。我们应该在西方音乐教学史的教学当中,大胆而客观地引入 20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介绍这一时期西方主要的音乐家和他们的创作,以及在其代表性的作品中折射出来的社会心态、美学观点和创新的艺术手法,让学生把这个时期的西方音乐的演绎,摆在一个社会快速发展、科技高度进步和社会矛盾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来思考音乐艺术与现代社会的相互关系,去借鉴、比较和批判西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手法,并从中汲取人类文明发展的丰饶成果。当然,教师理性的分析,健康的引导,对于这段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针对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研究,是我们全面学习该课程的必需内容,这一段音乐历史,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和技巧演变,也是无法刻意回避或简单否定的。应该说,对于该课程传统内容的纵向延伸,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音乐史教学应该直面的课题。

二、教学内容的横向扩展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需要

在我国的音乐专业院校和高师音乐系科的教学中,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往往呈线性模式,其具体表现为多局限在音乐本身的发展研究的层面之中,而与其他边缘学科以及社会生活联系甚少。应该说,面向21世纪的教学思维应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知识能力为主导。所以,对于过去那种单一和专业性极强的课程教育模式,有重新审视和修改的必要。事实上,任何一种学科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而且与其他学科的发展总是包含着内在和必然的联系。众所周知,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形成是依赖于启蒙主义运动时期哲学和文学诗歌的引导,浪漫主义音乐流派的风格建立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和封建势力卷土重来的必然产物,同样源于这个时期浪漫主义文学、戏剧、绘画等学科的原力推动。更不要说马奈、莫奈以及雷诺阿的印象派音乐,表现主义美术学派的那种强调自我感觉和主观体验的创作态度怎样影响了勋伯格序列音乐的形成和欣德米特的调性体系扩展的音乐风格。即使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帕勒特里那和拉索的无伴奏宗教合唱中,也可以让人领略到波提切利等人在美术作品中所透视出来的那种对人和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丰富的、人性化的艺术特点。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现有的电化教学设备,在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介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文学诗歌作品、建筑及雕刻作品。特别是在高师这样的综合性大学中,音乐系科更是可以利用它们自身的优越条件,让哲学系、美术系、文学系等学科的老师走入音乐课堂,就某一时期的哲学、文学、诗歌、绘画、雕刻艺术风格,开辟专题讲座,充分调动这些学科知识的视、听、读、讲解、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音乐历史发展的阐述,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让他们能够全方位地认识、剖析和理解每一个时期的艺术风格。这样的教学,必定是令人感兴趣的、生动活泼的教学,也是一种资源共享、学科交融的教学。它的信息量丰富,知识横向迁移宽广,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增进他们的知识修养,形成立体知识构架都将大有裨益。应注意到,在西方权威性很强的、由格劳特和帕利斯卡合著的《西方音乐史》一书中,已经出现了不少的绘画、雕刻插图、建筑、投影图片以及诗歌与音乐文学评论的内容,其中暗含的一种极有价值的教学信息,是耐人寻味和值得我们思考、研究和发展的。

三、改革传统教学手段,营造学生参与空间

据笔者调查,全国有很多音乐院校和高师音乐专业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过程中,都采用老师讲授为主、辅之放听相关音响资料的方式进行教学。尽管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电化教学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也无外乎是录像、音乐磁带变更为数码技术制作的CD碟片、VCD碟片。虽然它们改善了教学视听过程中的音,响和画面质量,但从根本上讲,学生仍未摆脱你讲我记、你放我听的被动学习状态。教师的主导功能被提高到一种不适宜的高度,而学生的主动学习愿望则日趋下降,课堂教学质量令人担忧。笔者认为,改变这种局面的症结,不能仅仅停留在改善教学硬件环境、充分发挥电教设备的优势的单一层面上,而且还应在学习过程中,努力营造和扩展学生参与教学的空间,使西方音乐史这样的“史”课真正地活起来。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幻灯投影仪,让西方的绘画、雕刻、建筑艺术作品映入学生的眼帘,让在聆听音乐作品的同时,还可产生一种视觉的冲击效果,构成立体的风格印象。此外,也可利用电脑、扫描仪把西方音乐史的相关谱例,反映在屏幕上,让流动的音乐结合静止的乐谱,给学生留下分析音乐、研究风格的空间。并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励他们针对谱例发表个人的意见,展开学术争论,使学生从被动听课状态转变为主动思维的、积极讨论的活跃状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特别是在音乐作品的讲解分析过程中,对于某些体裁的作品,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进行演唱、演奏。如艺术歌曲、合唱曲、钢琴和器乐独奏、重唱重奏作品等等。甚至让学生与老师合作演唱或演奏,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记转变为主动的奏唱,学生和老师都成为教学环节中主观能动的主体。这样的教学将引发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刺激学生产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强烈欲望。当学生在理论上理解了某个流派或音乐家的音乐风格以及作品时,他又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直接参与演唱、演奏的表达过程,达到一种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毫无疑义,对于大学音乐专业的学生,这将是—个感受深刻的学习过程。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还可以对演唱、演奏者所表达出来的音乐风格进行讨论,并对其作品的技巧特征,例如:调式调性的布局、和声的功能与色彩、音乐的明暗对比、旋律线条和个体化的音程的特点、力度的强弱设计、曲式结构的继承和变异,以及不同音乐流派、不同音乐家个人风格进行分析、对照,并把诸艺术特点融于特定的社会生活和人文学科领域进行综合归纳,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课堂变为教师与学生讨论的天地。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改革,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更有利于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几点,既是本人对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点研究心得,也包含一些实验性的成果,肯定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但对于21世纪的人才培养的教改研究,应当始终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参 考 文 献]

[1]周炜娟.重新审视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史论课——《西方音乐史与欣赏》课程教学改革[J].艺术百家,2006(05):146-151.

[2]邓琦.关于“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的综合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2012(03):189-192.

[3]柯莉.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探索[J].大舞台,2012(11):226-227.

[4]张炫.高师《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02):135-136.

(责任编辑:刘申五)

作者:凌宪初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行动导向教学法发动机教学论文下一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