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存款利率市场化论文

2022-04-29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金融存款利率市场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内容摘要]长期实施利率管制带来的“租金效应”在促进我国金融深化的同时,存在垄断均衡、存款搬家以及信贷歧视与信贷集中等问题,损害了金融消费者权益。

金融存款利率市场化论文 篇1:

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分析

摘要: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应该循序渐进的原因,并指出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给出了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最后给出了存款利率市场化中应该做的关键工作。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存款;存款类型;关键工作;金融衍生品

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是市场经济中调节资本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利率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资源的配置,其弊端在中国市场逐渐显现,因此,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符合经济学规律和中国经济实践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下限,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自此,央行全面放开了贷款利率的管控,下一步将要开展的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本文认为,存款利率市场化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逐步放开。

一、存款利率市场化不能一蹴而就的原因分析

存款利率市场化不能一蹴而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存款利率市场化会对商业银行产生冲击

首先,银行需要具备较强的存款定价能力,这需要综合考虑银行的信用和综合服务能力,存款定价低或者高都对银行的发展不利,风险和收益相匹配成为存款定价的重要原则;其次,银行需要更加强大的内部治理能力,规范的内部治理机制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利率市场化将加剧存款资源的争夺,将加剧银行之间的竞争;再次,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将成为银行又一大风险因子,利率的波动会将带来市场风险,如何识别、检测、控制利率市场风险将成为一大挑战;最后,根据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利差会较大幅度缩小,必将大大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对盈利过度依靠利差的银行将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向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发起挑战。

(二)存款利率市场化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冲击

根据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存款利率会上升,这将导致资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之间的大量流动,对社会融资结构和监管产生冲击,也会对非正规金融产生影响,导致一部分在非正规金融体系的资金会重新流入银行。资金流动性必然带来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市场的波动将会进一步被放大。资金流动不仅对各个金融市场产生影响,也会给金融监管造成一定的难度。

(三)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配套制度建设需要循序渐进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完善银行的退出机制。从各个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来看,在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会面对更大的竞争和风险,会有大批银行倒闭和退出。从各国利率市场化的实践看,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成为推进利率市场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利率市场化必然加剧各种金融产品价格的波动性,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必然加剧,依靠必然的金融工具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必然是保证各个市场主体有序运行的基础。因此,利率市场化需要推出各种利率期货和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建立管理利率市场风险的金融工具。

(四)央行、金融机构和居民都需要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

对于央行来讲,价格型工具将取代数量型工具成为调节货币市场的重要工具,货币市场调节手段将发生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传导机制和调控时滞等都将发生变化,央行需要逐步评估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和传动时滞等。利率市场化初期,存款利率会大幅度上升,资本的大量涌动会对央行的调控能力形成巨大挑战;对于金融机构来讲,利率市场化将带来更大的市场风险和更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包括同业竞争,而且还包括不同金融行业的竞争,必然需要逐步完善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对于居民来讲,存款不再是没有风险的事情,同样面临选择,风险和收益并存,高风险的银行必须付出更高的存款利率。这些都使得央行、金融结构和居民面临调整和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五)国际经验表明,应该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以阿根廷为代表的拉美国家选择了“激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实践证明,采取“激进式”利率市场化过程的国家无一取得成功,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利率管制的结果是官定利率与市场实际利率存在利差, 利率一旦放开就会引发资金大量涌动进行套利,而作为负债经营的商业银行一旦遭遇支付危机,往往引发连锁反应, 最普遍的就是挤兑风潮,尤其是在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型的发展中国家, 更难以经受大量资金的过度流动冲击。

二、存款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分析,中国应该按照一定的步骤,分阶段分次序循序渐进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为了避免利率市场化产生的冲击和不良影响,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应遵循以下原则,即“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部;先易控制,后难控制;先冲击小,后冲击大”。这样做的好处是央行、金融机构和居民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有足够的适应和应对时间,把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散化。此外,还要考虑存款银行和主体对于利率风险的忍受程度,应该优先忍受程度高的机构利率市场化。存款可以按照产品类别、金额、期限、存款主体类型、地区、银行类型、本外币进行划分,本文给出了每一种划分类型情况下逐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先后顺序:

(一)根据产品的类别不同

按照产品类别不同,个人存款可以划分为储蓄存款(定期和活期)、保证金存款和结构性存款等;单位存款可以划分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协定存款、通知存款、保证金存款等。在个人存款中,储蓄存款占比达到96.4% ①(440194.81亿元),结构性存款占3.5%(15877.89亿元),保证金存款占0.2%(751.91亿元);在单位存款中,通知存款占3.4%(17887.38亿元),保证金存款占11.3%(59506.95亿元),企业活期存款占40.6%(213008.72亿元),企业定期存款占29.3%(153805.11亿元)。首先,由于存款占比越小,产生的负面冲击会越小,应首先推进占比小的存款产品利率市场化;其次,由于银行对于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比其他类型存款的可控制程度更高,因此,首先推进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更具有可操作性。综上所述,在个人存款中,应该按照保证金存款、结构性存款、储蓄存款的顺序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单位存款中,应该按照通知存款、协定存款、保证金存款、定期、活期的顺序推进利率市场化。

(二)根据金额的不同

按照金额不同,存款可以划分为不同金额存款。由于缺乏统计数据,不能得到各种金额存款的分布数据,本文给出一个原则性的建议。综合考虑各种金额存款的分布数据和各种金额存款户数的多寡,存款占比越小,冲击越小;存款户数越少,越易操作。根据国际经验,一般首先推进大额可转让存单,然后推进小额存款。

(三)根据期限的不同

按照期限不同,存款可以划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又可以根据不同年份划分为很多类型。由于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体量都比较大,首先推进谁都不易操作,带来的冲击较大。由于定期存款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划分,而且具有明确的界限,因此,可以根据定期存款年限的分布,首先推进占比较小的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然后推进占比较大的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 此外,存款期限越长,银行越能较好控制存款资源,首先推进期限长的存款利率市场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四)根据存款主体类型不同

按照存款主体类型不同,可以划分为个人和单位存款,单位存款又可以划分为财政、机关团体、企业、同业等。住户存款占比42.8%(451,414.3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占比34.9%(367,448.04亿元),机关团体存款占比14.8%(156,448.35亿元),财政存款占比4.3%(45,173.89亿元)。由于不同的存款主体有着不同的市场化程度、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意识,应该首先推进市场化程度高、内控机制规范、风险防范意识强的存款主体利率市场化。

(五)按照银行所在地区不同

按照银行所在地区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区域的银行机构。相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市场主体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风险管理意识和体系较为完善,能较快适应存款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应该首先推进发达地区的利率市场化。具体路径可以是先选择一个或者几个中心城市试点,然后推广到一线城市,进而推广到全国。

(六)按照银行类型不同

按照银行类型划分,可以划分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等。不同类型的银行具备不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按照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排列可以依次是外资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因此,利率市场化可以按照这个次序推进。不过,由于利率市场化的顺序不同,对于银行的负债业务和竞争力有很大的冲击,因此,这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顺序安排对后进行利率市场化的银行较为不利,市场主体地位不再公平,这种利率市场化的顺序不为推崇。

(七)按照本外币划分

按照本外币划分,可以划分为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由于外币存款占比非常小,影响小,应该首先推进外币存款的利率市场化。

三、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应遵循以下路径,即“先外币,后本币;先非储蓄存款(通知存款、协议存款、保证存款等),后储蓄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定期),后短期(活期);先机构,后个人;先发达地区,后欠发达地区;先大银行,后小银行;先城市,后农村”。具体落实步骤可以是:先选择一个经济发达城市进行试点,按照非储蓄存款(通知存款、协定存款、保证金存款等)、大额定期(大额可转让存单等)、机构存款、小额定期、活期利率的顺序推进利率市场化,然后全面推广到大中城市,然后是小城市和农村。

四、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关键工作

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关键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进一步发挥Shibor在利率定价中的基础作用

Shibor在金融市场产品定价、央行货币政策传导以及商业银行内外部定价中的影响力和实际作用仍待强化,其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欧洲主要再融资操作固定利率等真正意义上的基准利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利率市场化将使得银行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经验表明,利率完全市场化后,会有大量银行的倒闭退出。美国仅1987年到1991年每年平均就有200 多家倒闭,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剧烈波动。银行存款没有风险将成为历史。银行的倒闭会给金融系统造成很大的冲击,也会给居民的资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存款利率市场化必须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前提。

(三)推出利率风险管理金融工具

利率风险将成为中国经济市场主体的重要风险,管理利率风险需要有利率远期、互换、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来进行转移、缓释或者对冲风险,但是,目前,我国只是推出了国债期货,大多数的利率衍生产品还没有推出,利率市场风险将严重缺乏管理工具,推出利率风险管理金融工具势在必行。

(四)完善银行进入和退出机制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倒闭将成为常态,银行如何退出而且如何解决银行退出产生的经济社会问题,这是监管当局应该考虑的问题,建立一个完善的退出机制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银行业保持一个良性竞争的态势,要解决银行进入机制,尤其要完善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准入制度。

注释:

①数据时间节点是2013年10月。

参考文献:

[1]孙军,孔令学,王洪刚,等.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制度思考[J]. 金融发展研究,2010(12).

[2]李冰.八位专家解析利率市场化路径:只待“最惊险的一跳[N].证券日报,2013-7-26.

[3]马珍.基于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问题的研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3(7).

[4]彭友.融资指数创新低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频出[N].经济观察报,2013-8-5.

[5]崔海鹏,何屹.精品银行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市场,2013(31).

[6]朱周良.全球视角看中国经济转型[N].上海证券报,2013-9-10.

(编辑:周南)

作者:王育森 王宇鹏

金融存款利率市场化论文 篇2:

存款利率市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下的路径选择

[内容摘要]长期实施利率管制带来的“租金效应”在促进我国金融深化的同时,存在垄断均衡、存款搬家以及信贷歧视与信贷集中等问题,损害了金融消费者权益。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单纯放开贷款利率并没有增加金融消费者权益;全面放开利率理论上可以增加金融消费者福利,但是也要防止出现商业银行恶性竞争导致资产质量下滑,存、贷利率大幅上调等可能出现的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新问题。建议从立法角度强化信息披露,规范金融创新,放宽金融市场准入限制,推动非信贷融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着手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作者:梁涛

金融存款利率市场化论文 篇3:

迎战存款利率市场化

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已从存款营销、客户体验、精细化管理、盈利模式转变等方面提前布局,并借力省联社大平台,迎战存款利率市场化

在7月10日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金融改革与跨境监管专题会议吹风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利率市场化时间表当然也还是依靠各种外汇条件、国际国内经济,但我们还是认为两年内应该可以实现。”

此前的5月,李克强总理在《求是》杂志上发表《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将推进利率市场化与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一并列入今年金融改革的三个重点,并指出:“利率市场化就是将资金价格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目前,绝大多数的资金价格都已市场化,无论是股票、债券还是贷款的价格均已放开,只剩下存款利率上限这最后一道关口。”

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政策脚步步步紧逼,对银行而言,真正的“狼”更近了。

央行动作:筹谋利率改革20年

早在20年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便已开篇布局。1993年,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随即,1996年同业拆借利率放开,成为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第一个重要突破口。

此后十年间,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银行利率定价浮动范围逐步扩大,利率改革紧锣密鼓地展开。2004年,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还没有完全放开。与此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设底。

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悄然加快。

一个标志性节点出现在2013年,央行决定从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至此,我国银行贷款利率已全面放开。

今年5月,央行《201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将逐步推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时间,具有存款利率市场化“前奏”之称的大额可转让存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不同于余额宝和银行理财产品,大额可转让存单是真正意义上的存款,它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转让。全球金融市场第一张大额可转让存单诞生于美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前夜。如果说银行理财产品大爆发和互联网“宝宝军团”的强势进攻是加速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催化剂,那么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出现,则可能成为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前真正的“最后一跃”。

显然,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短兵相接:中小银行喜忧参半

存款利率完全放开之时,便是银行市场竞争的短兵相接之日。

“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而言,最好永远不要存款利率市场化,”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员邹平座分析,“一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增加银行的利率定价难度,存贷款利率的双向波动会使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困难重重;二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将引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严重的信用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中小金融机构一旦失败,会使市场更加垄断;三是利率市场化将会使银行的成本上升,利差缩小,收益率下降;四是利率市场化会使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农村金融产品、金融结构、经营方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将提上日程,这对于技术水平相对较弱的农村金融机构而言,更是挑战。”

硬币的另一面是大挑战背后蕴含的大机遇。存款利率市场化协同互联网金融,再一次倒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整合资源,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优化信贷结构,改善收入结构,提升存贷款定价能力、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转变传统的过度依靠利差取胜的经营格局。长远来看,利率全面放开之后,中国将迎来更加生动和更有活力的金融市场。

这只是理论上的判断。立足“三农”实际,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而言,到底影响几何?

记者了解到,东中西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存款利率市场化影响的认识存在着较大差距。

“沒有影响。”甘肃某联社理事长开门见山。在他看来,对于西部较为贫困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而言,现阶段受到最大的挑战不是利率市场化,而是服务的市场化。农村客户对利率的敏感度较低,他们更关注农信社的服务是否优质,如办理业务需不需要排队、网点是否干净整洁、柜员服务态度是否良好等,而存款利率市场化在短时间内还不至于使信用社“如临大敌”。

一个更长远的认识是,虽然现阶段西部地区农民对利率的敏感度较低,但在互联网金融、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强势冲击下,人们对利率的关注度将加速提高。西部地区农信社若固守传统经营模式而不谋求转变,将会比中东部地区受到来自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更猛烈冲击。

“很不舒服。”相比于西部地区,记者调查发现,处于中东部地区的农信社或农商行,对存款利率市场化警惕性普遍较高,他们更多已感受到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将给银行传统业务带来的不适。尤其是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省份,民间高息融资盛行,银行存款受利率影响很大。

此外,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于城区农信社和乡镇农信社的影响亦不尽相同。业内人士的普遍判断是,城区农信社所受影响将远大于乡镇农信社。不同于乡镇农信社的“熟人优势”和几十年的“三农”感情,城区农信社面临着更多来自股份制银行的同质化竞争,对利率市场化的承受力相对较弱。

机构突围:提前布局以破局

全国各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程度不同,金融环境不同,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其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存款利率市场化存在普遍的担忧。

担忧来自存款利率市场化可能引发的涟漪效应:在趋近于完全竞争的卖方市场上,利率升高使得银行固有客户“倒戈”他行,存款营销难度加大;由于利率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而产生的利率风险凸显,农信社粗放式扩张的好日子不再。若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则农信社固有的“国家信誉”也将受到挑战。美国、日本等国家已有因利率市场化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先例。

不难判断,客户流出、存款减少、利差缩减、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引发存款利率市场化负面因子的五个关键环扣点,破解其中任何一环,即可“解锁”整个反应链。

纵观全国,多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已提前布局。

一条直接的路径是,从资金入口着手,建立专业化的营销体系以吸引存款。以江西宜春农商行为例,该行强化整个农商行“一盘棋”的营销思想,建立以董事长为首席营销员、以客户经理为主体的营销团队,建立以网点、部门为主线的各类营销小组,推进重点营销、联合营销,使产品营销由“被动等客”向“主动营销”转变。也有不少农商行积极开设“社区银行”“夜市银行”“微信银行”“特色支行”等,使产品营销更成体系。

更加本质的策略是,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化利率竞争为服务竞争以维护客户。广东佛山农商行给出的策略是,打造“实惠银行”,重点提高客户的消费体验。具体措施包括:人民币存款利率全线上浮10%,理财业务持续让利于客户;在同行率先开展“八成项目手续费全免”实惠银行项目;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主动下调1%~3%,除贷款利息外,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不搭售任何产品等。

“农信社在产权结构上可采取资本链接的方式,用股权链接重点客户,这样既可避免成本过高的价格战,同时又能通过重点客户的资源延伸稳定客户群体。”内蒙古巴林右旗农信联社董事长张廷玉向记者介绍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区别于大型商业银行的优势,并补充说:“大型商业银行流程化的管理体制决定他们只能以产品定价,很难突破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束缚做到细分客户定价。农信社占据独立法人的灵活性特点,管理层与经营层统一,可以科学制定优质客户评分体系,按客户评价等级进行细分客户定价,真正做到一户一策。”

更长远的布局是实施精细化管理,走低资本消耗、高发展质效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记者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意识到,应对存款利率市场化,应摒弃传统仅仅依靠“跑马圈地”扩大规模来盈利的方式,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如,山西尧都农商行增设新资本管理办公室,加快推动资本工具创新,提升资本使用效率,用新资本管理办法指导业务经营;总行成立利率定价办公室,引进先进的FTP资金转移定价技术,高效利用内部闲置资

2013年7月20日,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一年过去了,互联网金融横空出世,同业拆借利率放开,面向个人和企业的大额可转让存单拟推出这一年,金融市场风生水起,让我们共同回顾。

互联网金融意外加速利率市场化

贷款基础利率(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

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正式上线,较高的收益使得大量活期存款从银行流入货币基金,尽管货币基金仍然以协议存款名义存在于银行体系内,但是在让投资者获得相当于活期存款十几倍收益的同时,也推动了利率市场化进程。

贷款基础利率的集中报价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在报价期限及定价产品类型等方面形成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格局,为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定价提供参考。

央行报告强调:

下一阶段将继续坚持以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为总体方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金融市场建设情况等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以及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改革措施的推进进程,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上海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

央行正式推出同业存单业务

市场利率定价机制再纳基础成员

面向企業和个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拟推出

自今年3月1日起,央行放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而6月27日,央行宣布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试点由上海自贸区扩大到上海市。

12月9日正式实施《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工行等10家金融机构分别成功发行首批同业存单。今年,相继有数十家股份行、城商行、农合行及外资行加入同业存单发行队伍。

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93家银行成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基础成员。参与到自律机制中的商业银行越多,越利于形成更准确的利率报价,扩大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保持市场相对稳定的基础。

央行《201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将逐步推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作者:王文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房地产公司工程管理论文下一篇:服务型乡镇政府构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