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1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的履行归根结底离不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的充分发挥。履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要充分发挥高校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这两种主体的作用。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但是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布局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的支撑力度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相对缺乏、评价机制没有完全体现出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缺乏相应的荣誉及激励机制等。今后应强化优势学科建设,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注重体制机制建设,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环境;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育人成才、服务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整体上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参与国际对话的能力与范围大为拓展,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整体素质不断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已成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但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与哲学社会科学所承担的时代责任还不相适应,我们应认真研究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发展现状,及时解决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等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布局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的支撑力度不足。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在短期内可以直接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经济效益可进行量化计算,并直接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需要长期的学术积累和历史积淀,需要通过思想和观念的先导性变革以渗透方式间接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果转化见效慢,有时还“看不见”,很难进行量化的测算。因此,社会上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作用认识有很大的差异。正是由于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认识不足,高校的学科布局及其资源投入也主要倾向于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覆盖的高校范围相对较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相对滞后,学科方向相对分散,学科竞争力不足,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学科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整合与利用,跨学科研究往往流于形式。这些问题表明当前高校的学科布局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的支撑力度不足,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发展。

(2)高层次创新人才相对缺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力量的一半以上。但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相对紧缺,仅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一。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大师极其匮乏,难以形成有优势的学科和品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校共同倾力打造的重点工程,然而国家杰出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数量明显偏低。同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的现象很明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中高水平人才的缺乏,导致学术梯队结构不合理,很难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团队,单打独斗的“个体户”现象非常普遍,承担大项目的能力偏弱,不利于构筑一流的学科、产出卓著的成果、造就优秀的人才。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总体水平偏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和能力制约着中国文化与国际文化交融的进程,既不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又不利于对国外先进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3)评价机制没有完全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缺乏相应的荣誉及激励机制。对科研成果及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价,社会上普遍存在依据各种量化指标进行“一刀切”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及教师业绩的评价。哲学社会科学及其成果的特点与自然科学有很大差别,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各类人才的评价不加区分,标准划一,必然会造成评价结果有失偏颇,既不能真实反映学术水平,也不能体现评价机制的公正与公平,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领域教师的积极性。这样,很难调动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进行教学和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学术氛围表现沉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

(4)加强学风建设,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大学是道德的高地,加强大学学风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既是社会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又处于教育体系的高端,他们的学者之风、道德担当比他们的智慧贡献更具意义。所以,若不加强学风建设,有的教师有可能影响了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学术形象,不利于带动和营造高校学术诚信、学术自律、学术研究积极向上的氛围。同时一些教师对教学和科研工作处于应付状态,对学生不负责任,既不深入学生思想实际,也不做深入的社会调查研究,导致科研与教学相脱节,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脱离,既不能吸引学生,反而加重了学生对这些课程的轻视甚至反感。因此,加强学风建设有利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应立足各校实际,在优势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以不断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强化优势学科建设,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应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为龙头,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博士点和一级学科授予点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平台,对接社会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发展。根据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规律,集中人力、财力,推进优势学科发展壮大,特色学科与时俱进,新兴交叉学科异峰突起,基础学科重点突破,确定若干个与学校学科主线相关联的学科发展方向,构建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跨学科研究可以促进优秀人才的成长和创新团队的形成。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培养中,不仅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内部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而且还要注重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开展跨学科研究和交流,形成有特色的创新团队,为人才队伍的发展拓展更宽阔的空间。

(2)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培养。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针,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标准,大力引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和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力的中青年著名学者担任学科带头人,形成方向稳定、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或科研团队,激发并带动中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和教学的积极性,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且充满活力、创新能力强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支持他们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发表论文、申报科研奖项、编写教材和参加高水平团队,积极支持推荐他们参加各类人才的评选、到国内外学术团体任职,提供促其成熟和发展的机遇和平台。高校还应充分利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校从事高水平研究工作,使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培养补充教师的主要基地之一。在鼓励个性化学术研究的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团队建设和梯队建设。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人才培养可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取长补短,即将国外知名教授“请进来”在高校中做客座教授;要求教师“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研讨和赴国外大学研修,通过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双方互派教师开展相关研究。这样,既拓展了教师的国际视野,吸收借鉴了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一切有益成果和研究方法,又优化了人才队伍,加快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

(3)注重体制机制建设,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环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依托于哲学社会科学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的建设,因此,应加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强队伍建设,调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他们潜心研究和教学创造好的环境。①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激发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引导机制,形成既能增强活力,又有利于营造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学术自由的氛围。在管理机制方面,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②高校应根据各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支持措施和奖励办法,把奖励与充分调动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又有利于优秀成果的产出。③加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力度,鼓励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一方面国家应相应提高相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批准数量和支持经费额度,另一方面高校应协调发展、统筹兼顾,设立哲学社会科学专项基金,在课题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精品专著和教材、高水平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学术氛围营造、国内外研修培训等方面进行专项支持,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

(4)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引领社会风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把做人、做事与做学问统一起来,把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统一起来,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自觉承担起带动良好学风的使命,不仅成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也应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这支队伍的思想道德和教风学风建设,特别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学术文化的构建方面,学校应大力宣传和倡导学术诚信,着力加强教师求真务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学为人师,积极倡导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在制度体系的完善方面,把学术道德教育作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营造更加健康清新和谐的学术环境。

结语: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工作者,承载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担负着弘扬传承民族精神和大学人文精神的双重责任。没有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良好的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就没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各高校党委和行政领导应高度重视,转变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营造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锦芳,朱悦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2]教育部社科司.2009年全国高校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10.

[3]鲍振东.建设高素质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路径与方略[J].社会

科学辑刊,2005(3).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作者:吴静 颜吾佴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2: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

[摘 要]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的履行归根结底离不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的充分发挥。履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要充分发挥高校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这两种主体的作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努力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培养社会批评精神,具有开放的心态并自觉成为学生的榜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应树立责任意识,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强化价值导向功能,努力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社会责任

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始终承载着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等的精辟论述,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履行其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探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通常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是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如,一个企业如果在实现其经济利润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努力承担对社会的更高层次的社会义务,则这个企业被认为是有社会责任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简言之就是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应当承担的社会义务。依据社会责任的概念理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责任也应是高于高校自身目标的社会义务。从这一观点出发可以认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与其学术责任是辩证统一的。也就是说,作为社会共同体的一分子,高校通过其所承担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职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一社会责任主要通过高校办学宗旨和功能的发挥得以实现;作为特定的社会领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应对教学和科研工作本身负有学术责任,这一社会责任通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职业道德得以体现。

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其在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往往较为间接,但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样,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也与大学自然科学的社会责任有很大的不同。从大的方面讲,如果说大学是社会历史及其最高文化的保存者的话,那么,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则是人们决定哪些文化应该保留、哪些文化应当摒弃的过滤器,是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航向标。进入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民主化、价值多元化等浪潮不断推进,世界呈现出多元、互动、多样、复杂的特征。组织的社会责任被推向前台,成为应对时代挑战的重要方面。大学作为具有极强社会性的组织,自然成了社会责任讨论的重要领域。从小的方面说,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通过对学生甚至是教师自身价值观念的塑造,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为人才的培养服务。近年来,由于一些学者缺乏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其行为凸显出学术道德的缺位与学术价值的扭曲,因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有学者对社会科学提出“文”已不再载“道”、 思想的后殖民主义的批评。2010年,在中国举行的第三届中外校长论坛上,校长们将大学的社会责任作为与会话题,提出“大学要扮演社会进步的领导角色”,大学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已在学界达成共识。正如张东刚所说,倡导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迫切需要,是适应社会分工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迫切需要。[2]

社会责任是基于社会发展的责任,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不同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也必然体现出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前后兴起三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讨论的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末的社会责任大讨论,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是马振亚的五点论,即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在于:坚守阵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不断发展;构建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学科体系,促进社会科学理论的全面发展;探索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研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大力气培养跨世纪的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和理论工作接班人;全面提高素质,塑造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新形象。[3]这一观点体现了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对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的期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0年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以“社会责任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主题;同年在中国举行的第三届中外校长论坛上,社会责任问题也成为中外校长共同讨论的议题。新世纪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的讨论呈现出新的特点。在2010年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上,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提出,哲学社会科学要在理论建设上形成“中国学派”;在战略研究上要有“中国意识”;在社会引领上要有“中国话语”;在政治建言上要有“中国方案”。我们的社会责任,就在于形成中国学派、中国意识、中国话语和中国方案。顾海良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随时代发展而来的变化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社会责任内容的变化,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还要服务于文化软实力;二是社会责任作用范围的变化,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从“学院知识库”向“社会知识库”转变;三是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的变化,即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更多地在公共媒体上以直接的、社会的知识传播方式进行;四是社会责任目标的变化,大学要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担负起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重担。[4]适应时代需求是高校履行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的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5],再次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月第29卷 第3期 顾明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在高校办学功能上的体现

依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与其学术责任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理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还必须从高校的基本办学职能出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6]规划将高校职能总结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2011年,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7]。这一讲话精神将文化传承与前文所述三种职能并列为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的重大职能,为高校及其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分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也应从这四方面入手。

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育人是高校最根本的职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奋斗,这自然离不开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者。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努力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实现如下社会责任:一是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共产主义情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社会价值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人们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评价标准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一方面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些困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应努力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体系和培养机制。二是紧紧围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不断加强对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并使其努力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三是紧紧围绕“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提升学生在经济、政治、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四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崇高品质,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做出积极贡献。总之,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高校通过其所承担的科学研究职能发挥建言献策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同时,作为特定的社会从业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应对其教学和科研工作负有学术责任。近年来,一些高校和个别学者中出现了学术浮躁、学术造假甚至学术腐败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的履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中的这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主要由三种因素造成: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片面追求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错误认识逐渐抬头。这也逐渐影响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二是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和教学方面的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客观上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工作方向和思维方式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片面以科研数量作为评价和奖惩教师的依据,盲目追求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等等。三是高校学术研究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一些学术造假行为未能得到及时纠正,甚至在学术界流传着“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错误思想。为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学术研究方面应首先做到真抓实干、求真务实,逐步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还应彻底纠正高校科学研究管理制度中的错误认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和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的大背景下,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有大量的现实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持续关注和不断跟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努力成为学术研究的先锋队,努力做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智囊,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做出积极贡献。

从社会服务方面来看,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又一重大使命,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大使命。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提升,日益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政策等方面给予宏观的理论指导,在管理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技术支持,在法律方面给予咨询和建议。为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自觉参与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中来,要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从文化传承方面来看,正如山东大学徐显明教授指出的:“任何一所大学,由于她的语言的民族性,她的育人的目的性,她的与知识发生联系的生活方式,她的组成者对至善的追求等因素,决定了其自诞生之日起,就在承担着文化使命,只是与她的其他职能比较起来,未被充分认识而已。”[8]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文化传承明确为高校的第四大职能,这是指导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也是对大学和高等教育规律的新的重要认识。在全球化国际背景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笔者认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方面的社会责任应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扬。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传承,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三是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以开放的姿态和胸怀,广纳百川,增进对发达国家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吸收和借鉴。五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

高校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是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机构。高校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是高校履行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的重要主体。履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要充分发挥这两个主体的作用。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履行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神圣而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才能履行好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第一,要有良好的学术操守。良好的学术操守是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良心。受专业和学科的限制,相对而言,大学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成为大学教师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笔者认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者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要充分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历史责任和使命,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意义。二要有严谨务实的学术作风,把追求真理、发现规律和运用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摒弃学术不端行为。三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从知识和能力的进步中汲取乐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真理的探索者和传播者,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一定要有良好的学术操守。

第二,要有社会批判精神。深入社会、联系实际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途径,脱离实际而研究就是“闭门造车”,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又不能盲目屈从于社会现实,而应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具备审视和批评现实社会的能力。所谓探索真理、求真务实,就意味着要有开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和批评的眼光。事实上,也只有不断批评才能实现不断创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决不能因为畏惧政治风险,而“莫论国事”,退守书斋。

第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必须有开放的心态。开放,首先是思想的开放。社会责任从根本上源于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已不再是梦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和胸怀,才能将自身研究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实现履行社会责任的光荣使命。

第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自觉地成为学生学术上和价值观念上的榜样。要使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最大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种社会责任深深地植入学生的思想中,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教师的说教和专业课讲授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不仅承担着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责任,而且承担着培养社会道德的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体之一,在培养大学生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通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本专业产生专业认同感,使之上升为对社会的一种自觉的意识,并使这种责任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不断地得以扩展和延续。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履行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也应该是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管理工作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控制,而是要发挥培育、引导、协调和帮助的作用。树立责任意识、强化价值导向、提升服务质量,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在服务理念上,要树立责任意识,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不断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全力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不仅要切实从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机构建设、课题项目等方面大力扶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有意义的成果转化渠道,通过高校之间积极有益的合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主张上升为政府、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决策创造条件。

第二,在服务模式上,要以激励机制为主、管理机制为辅。在激励机制方面,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系,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与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机制,改变“以成果数量评价人才”的评估标准,加大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评估的权重,坚持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协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衔接、当前评价和长远评价相补充。另一方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及其社会责任的履行不仅仅依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身的道德约束,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作保障。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工作者要通过制度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树立严格的学术道德规范,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够坐得下来,静得下心,认认真真搞好学术研究。

第三,在服务目标上,要强化价值导向,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允许各种有益的学术争鸣,鼓励学术自由,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要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载体的建设,推进和鼓励多学科交叉互动,努力构建大平台、培养大团队,提高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能力,从而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整体水平取得长足的进步。

第四,在服务要求上,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成为学者型科研管理工作者,在与专家对话的过程中,才能理解专家的处境、了解专家的需要,才能为专家提供更好、更切实的服务;只有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把握学术前沿和科研动态,才能对项目、成果进行甄别,有的放矢地开展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只有努力寻求管理工作的规律,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权益和诉求,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高见,王丽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探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510.

[2] 张东刚.切实承担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101214(7).

[3] 马振亚.时代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J].甘肃社会科学,1995(5):2022.

[4] 顾海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使命[N].光明日报,20101214(7).

[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08)[20121208].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113722546.htm.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091001) [20121002].http://www.edu.cn/html/e/2009/gangyao/.

[7]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0424)[20121024]. http://www.gov.cn/ldhd/201104/24/content-1851436.htm\.

[8] 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11.

作者:顾明华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3:

新时期应用型高校双语教学问题研究与对策

[摘要]培养高素质双语应用型人才是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更是应用型高校的社会责任。双语教学是专业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双向提升的有效方式,是大学生复合素质提高的内在需要,更是应用型高校同国际人才教育接轨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双语教学概念界定入手,分解双语教学组成要素,研究现阶段应用型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对双语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课程体系,教学形式,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双语教学;应用型高校;教学目标;教学对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今后10年的主要任务。双语教学正是完成这个任务的重要方式之一。就双语教学现状而言,高校双语教学普遍徒有其形,而无实效。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双语教学科学性、规范性差,双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亟待深入研究。本文从双语教学概念界定入手,分解双语教学组成要素,研究现阶段应用型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并对双语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课程体系,教学形式,教材建设等问题提出建议。

一、双语教学概念界定

学界普遍认同的双语教学概念指在学校使用两种语言,其中一种是非母语,进行非语言学科教育。我国双语教学较为明确的来自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方案指出:用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外语课程除外)。双语教学定义涵盖了四层意思:其一,教学地点是学校;其二,教学载体是两种语言;其三,教学内容是非语言学科或课程;最后,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就我国而言双语教学内涵除了这四层外还包含了教材、外文在课堂教学的使用量,外语主要是指英语三个指标。因此,对于我国高校双语应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英文教材,教学语言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或全英语,进行非英语语言课程教学。

从双语教学概念可见:高校双语教学要取得实效,就必须从目标定位、对象、语言、学科、教材、课堂外语用量等方面综合考量,科学实施,才能保障双语人才培养质量。

二双语教学目标定位

从宏观层面上,双语教学的目标因国家的教育政策不同而互有差异。如美国,美国双语教育目标是:快速学会英语,认同美国价值观,尽早进入主流社会[1];加拿大则是保留少数语言的文化与传承的基础上,加强英语和法语学习,促进国家融合[2]。我国双语教学作用同美国、加拿大不同。尽管英语是国际通用语,但是,英语对于我国而言,既非国家主流语言,也非少数民族语言,而是一种学习和交流的媒介或工具。我国双语教学同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崛起密切相关,其社会价值或功能是培育高素质双语人才,增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民族竞争能力。

从具体人才培养层面,高校是双语教学组织和实施单位,教学目标定位必须服务于国家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目前,我国双语教学法律、法规不健全,如在涉及双语教学的相关文件中只出现了“本科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对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①,“鼓励实施双语教学”②,“授课比例大于10%”③等词条,缺乏双语人才标准和双语教学实施细则。因此,制定与人才培养定位相契合的、明確的双语教学目标是高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与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或理论型人才目标不同,应用型高校一般处于地方或行业,着眼服务地方经济或行业,人才职业性、岗位性目标明确,达标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是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同时,国际应用型人才需要开阔的视野、较强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流利的英语交流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分析之下不难得到应用型高校双语教学目标定位着眼点是学科知识和英语能力的结论,即在专业知识习得的基础上,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进一步培养英语文化素养,增强语言沟通和交流能力,初步培养用英语思维习惯。

三、双语教学对象

(一)师资队伍英语素质仍需提高

教师是双语教直接参与者,是双语教学的实施主体,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高校自身培养,聘请外籍教师,聘请国外留学生或专家眷属,培训转岗教师等[3],是双语教师培养的可行办法。10年来,双语教师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短缺局面得到了改善,双语教师普遍英语能力较强。但是,针对双语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双语教师英语素质依然不过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英语读、写、译能力普遍增强,听、说能力不乐观,改变不大,尤其是说,部分教师发音不标准,英语交流能力不强,影响课程内容理解;其二、专业知识理论部分英语能力尚可,但是在专业方向、实践教学部分英语教学能力不足即英语在专业和实践方面应用能力不强。

究其原因是:一方面,部分骨干专业教师接受双语培训时年纪较大,语言接受能力和可塑性较差,长期形成的语音习惯短期培训难易改变;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年轻教师从高校到高校,缺乏教学和英语应用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在应用上“纸上谈兵”,双语教学、交流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应用型高校双语教师培养应以对象选择、持续性、培养方式为抓手。首先,应从青年教师中抓起,最好是30岁左右。这部分教师学历层次高、精力充沛,语言可塑性强,经过一段时间集中学习、培训,听、说能力能快速提高。其次,要保持培训的持续性。从语言学习规律来看,只有不断的重复学习与记忆,才能切实掌握。所以双语教师的语言培训应常抓不懈,使英语思维成为教师本能,达到汉英双语灵活切换的程度。最后,加强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双语教师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最大的优势是人才职业方向明确,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关系。企业为教师提供涉外职业岗位,让教师有机会全方位接受职业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同时,高校也可聘请具有丰富涉外经验的企业高职称人员作为专业课、实践课客座双语教师,扬长补短,提高双语授课效果。

(二)双语教学必须落实因材施教

学生是双语教学的接受者、终端,是双语教学的主动性和被动型辩证统一的结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因语言能力和文化上的差异,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希望或能够接受,且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或希望获得涉外职业。从就业形势来看,应用型高校只有少量专业知识扎实,英语应用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获得涉外工作或出国的机会,因此,双语教学只能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双语教学实施必须要做好学生调查研究,任何盲目对所有学生实施双语教学,不管从就业或素质培养上讲都只能是漂亮的借口和炫耀的资本,其结果是专业知识没学会,英语能力也未提高,得不偿失。

我国高校专业双语教学一般从大二开始,承接大学英语教学,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素养。双语教学开课前一定要做好英语素质、专业能力、语言学习意愿和职业期望的调查研究,合理分班,分级教学。鉴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以是否通过公共英语三级考试作为分班依据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公共英语考试对学生听、说、写、译有一定要求,分级双语教学可对优生班级实施双语教学乃至全英语教学,其他班级依然沿用中文教学。在注重双语精英人才培养的同时,也不忽视单语人才培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提高双语教学效率。

四、加快双语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是双语教学的载体,恰如其分的课程是应用型双语素质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部分高校双语课程设置不科学,公共基础课设置比例偏高。如数学类类、计算机类课程。专业课、实践课设置比例少,“应用型”素质缺乏体现。且课程之间关联度、层次性差,专业双语教学持续性不强。因此,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亟待研究和改革。

双语课程改革首先要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建立课程门数标准。僵化的遵守双语课程数占相关专业开设课程总门数的比例>=10%的标准,是不顾高校实际情况,不思进取的表现。日本双语教学较为成功,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日本大学规定非英语必修课要达到7-12学分[4],即4-6门非英语课程。其次,做好双语课程选择。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双语课程选择要符合教育规律,要遵循“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最后,双语课程设置要注意课程之间的关联性、难易性、知识承接关系。要避免多门相关度低的双语课程在同一学期开设;两门相互衔接的双语课程在大跨度的学期内开设;相互衔接的双语课程在同时段开设的问题,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层次感和持续性,坚决取消与职业素养无关的双语课程。

五、双语教学形式有待改进

(一)课堂英语用量不够。

我国双语教学文件规定双语教学课时要达到该课程课时50%,但是指课程内容的50%,还是指每节课课时的50%,并不明确。因此,各高校缺少有针对性的英语用量标准,造成部分应用型高校双语课堂教学中,英语用量较少,部分课程,仅限于专业词汇翻译,更有甚者课程用中文讲授英文教材,双语教学名不副实。所以,提高课堂英语用量增强教学双向交流是双语教学必须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为此要从全方位,多角度想办法。1.加强师资培训,切实提高专业教师英语水平。2.尽快建立双语教学资格审定制度,签订任务书,明确双语教学职责。3.建立双语教师工作量认定、评优、评奖标准,体现双语教学价值。4.加强课堂监督、抽查力度,杜绝双语教学“挂羊头,卖狗肉”等不负责任的现象。5.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每2周或每个月反馈双语教学具体情况。6.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对不合格的教师坚决取消双语教学资格。

(2)授课形式有待改进

由于长期单语教学养成以我为主的习惯,部分专业教师注重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倾向于单项传输,缺乏双向交流和多项讨论,英语仅仅作为知识的载体,而不是交流的工具;另一部分转岗教师受英语语言教学习惯影响,造成课堂授课偏向于词语、句子翻译和释义,有意或无意的偏向了语言学习和交流,且专业知识理解和领悟深度不够,对专业知识理论性、逻辑性和应用性等讲解不如专业教师清晰、深刻,虽然英语应用能力或有提高,但专业知识学习却相對欠缺,影响双语教学主体目标实现。

改革双语授课形式就是要改变双语教师授课习惯。1.必须深刻认识到双语教学目标的二重性,既有专业知识的习得,又有语言习得。且要分清主持,专业知识习得是主要目标,语言应用能力是次要目标。因此,双语教学要将语言和专业知识教学的特点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一是要注意教学语言的生动、风趣、幽默性和感染力;二是要有亲和力,以平等的地位体察学生心理,构架交流平台;三是要加强主题设计,增加多向交流与讨论。如:模拟场景、角色扮演、任务完成等。4.加强学习与观摩,形成特色鲜明的双语教学形式。

六、教材建设

英文教材承载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是双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部分。当前,应用型高校双语教材问题:一是知识更新不及时,一个版本的外语教材沿用多年;二是部分课程找不到英文教材,课程用中文教材,英文讲述;三是有英文教材,但是教材同课程内容不匹配。教材问题正在逐步制约双语教学实施,成为影响双语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

英文教材是双语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料。英文教材除了是专业知识、技能的载体外,还包含英语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艺术、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教育理念、价值观等众多信息。通过英文教材,能从不同的视觉了解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英语文化和文明、世界英语民族、英语国家的尊重和平等对待的精神,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英语应用能。加强双语建材建设要从编写、引进、购买等多管齐下。1.鼓励、支持不同形式的教材编写,保障学科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前沿性。积极开拓不同形式的教材编写。编写如:校内双语教师团队编写或改编引进英文原版教材;校校或校企联合编写教材;邀请国外专家或留学归国专业人员指导和参与教材编写等。2.扩大买渠道,购买原版教材或版权。专业知识、技能、行业法规等的时效性强,由于知识产权或流通方式等限制,难以及时获得或编写该类英文教材。高校可通过国际书商、代理机构、国外合作高校、国际教育组织等扩大教材购买渠道,第一时间引进英文原版教材。3.对于实在无法购买或不能及时出版的教材,教师尽量在开课前,制作完整英文的讲义发给学生,并提供相应的中文参考书目。

注释:

①《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

②《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04〕21号

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

参考文献

[1]吴剑丽美国的语言文化与双语教育政策湖南师范人学教育科学学报[J]2004(9)p:101

[2]孟国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目标探析教育与教育研究[J]2011(5)p:88

[3]李同艳,浅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三大瓶颈及其解决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p:51

[4]蔡基刚从日本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看我国外语教学目标调整[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3)p:2

作者:蔡正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审计常见问题下的财务报表论文下一篇:加强高职院校干部作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