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认证下的网络工程论文

2022-04-2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思科认证下的网络工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分析目前就业市场对于网络人才紧迫需要以及大量网络专业高职毕业生毕业即待业的问题,针对这样情况对我院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将思科CCNA课程体系内容引入教学计划中,紧贴行业发展前沿,使学生学有所用,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思科认证下的网络工程论文 篇1:

新工科背景下的数字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新工科;实践教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产教融合

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粤港澳大湾区本身就是中国乃至全球数字经济走在最前列和行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作为具备信息通信技术(ICT)专业技能和补充技能,其能够支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个领域方向发展的数字人才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数字化转型与“新基建”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因素。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经济蓬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湾区高校亟须发挥基础支撑和创新引领作用,建立新的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和输送具备较强理解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较好人文素质与国际竞争力,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数字人才,助推“新基建”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一、数字化时代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教育部为全面深化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创新,于2017年拉开了“新工科”建设的序幕,经过“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的演进,为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相对于传统工科,新工科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适应新业态下“工科知识”“工科技能”和“工科态度”养成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目前,国内高校开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人才培养的时间不长,独立于企业的高等工程教育在瞬息万变的技术市场上难以满足ICT技术领域方向产业发展需要,市场上掌握相关技术和应用的人才十分短缺。网络工程专业已有近20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或者相关专业方向的基础上经过发展、逐渐成熟的专业。在“互联网+”新时代下,我们依据《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梳理的专业能力要求,以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为引领,结合国家“新基建”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市场需求,改革网络工程專业实践教学模式,设立校内阶段和企业阶段实践环节,构建“校企协同共商、过程持续共建、动态监督共勉、卓越成果共享”的数字人才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一)校内阶段实践环节工程能力预培养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认证文件指出,网络工程专业应培养学生将数字通信、网络系统开发与设计、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基本原理与技术运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可见,校内阶段实践环节工程能力预培养既要充分考虑专业教育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又要强调工程教育的基础性和通用性,以体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学生在大学前三年完成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专业主干实验、工程基础实践等三个层次实践环节的学习,循序渐进地夯实基础理论,提升基本实践技能,为大四开展企业阶段实践环节学习打好基础。校内阶段实践环节的组成结构如表1所示。

(二)企业阶段实践环节工程能力再培养

企业竞争的优势在人才,而人才培养的优势在高校,人才培养既是学校的任务,又是企业的需要。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对所学的专业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非常期盼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工程实践。我们以培养新工科数字人才为目标,将学生置于整个企业阶段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在充分调研企业、行业对人才需求、倾听业界对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意见的基础上,共同制订企业阶段的数字人才培养方案。数字人才专业能力与素质结构如图1所示。

校企协同课程与专业实习的学习内容既要符合网络工程6个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又要融入业界最“热门”、可“持续更新”的新知识、新技术,使学生在参与数字化转型项目的实施中学习与提高,从而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统一,真正突显学习者的中心地位。企业阶段数字人才培养方案如表2所示。

在这一年间,学生既可以学习到专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又可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国际视野与持续发展能力等,这能达到培养高素质的数字人才的目标,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毕业标准中提出的要求。这能使学生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解决ICT技术领域方向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功和创新意识。

二、产教融合的工程教学实践

“天大行动”指出,新工科建设要求汇聚企业优势资源,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产教融合是立足产业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实现途径所给出的高度概括。产教融合不单始于数字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制订,更应贯穿数字人才工程能力培养的校企协同实践课程教学、工程项目实习实践、工程型毕业设计联合指导、数字技术学科竞赛、工程教育教学团队培养、校内外实验实践环境建设、工程技术能力认证评价等各个环节。

(一)实施工程项目为导向的企业实践教学

1.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里面明确提出了“复杂工程问题”的概念,特别是在2015版通用标准中有9处提到复杂工程问题。企业实践教学与数字人才培养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以产出为导向,首先在学校实验室由企业的认证讲师负责集中培训,在行业认证高级网络工程师课程、工程项目管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行业认证网络工程排错专家课程等校企合作实践课程教学中,合理定义和分解ICT技术领域方向复杂工程问题知识点,从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全局,理论与实践不断交替并层次递进、逐级提升,补缺行业的技术、工程、经济性等ICT技术领域方向的相关工程技术知识。然后,在企业的技术工程师、管理人员等导师的指导下,在分析和解决系统集成项目的工程问题过程中,通过分解与集成、协调冲突、利益权衡与折中妥协等手段,协同合作完成企业网规划设计与招投标技术、网络工程实施与管理、网络测试与分析、企业网维护技术、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与应用等校企合作实践课程的选修,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邀请业界的技术工程师或人力资源专员开展技术或就业指导的专题讲座或培训,完成社会和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与行业动态等企业文化教育和职业道德规范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最后,毕业设计与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企业的实际工程实践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接轨,进一步综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改革考核评价机制

传统的考核评价机制往往重结果轻过程,这种考核评价机制已无法满足在产教融合育人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保证校企协同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设计了以课程学习档案评价、企业导师日常评语、课程学习总结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考核评价方式,摒弃了传统的以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确定学生最终课程总评成绩的考核方式。课程学习档案评价依据学生填写的企业学习和工程实践过程中的工作内容、技术要求、技术要点、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方法等记录内容,考查学生对于专业技术的掌握与应用;企业导师评语由企业指导教师依据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工程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质量、学习成果、出勤等方面进行填写;课程学习总结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工程实践过程中总结自己所学知识及技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多元化综合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发挥企业导师的主体作用,以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形式,对学生的企业学习、工程实践过程和结果进行严格考核,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情况、效果与培养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新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对在校企协同实践课程中个人自主学习的态度、方式、方法、效果等进行全方位的反思,从而形成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的良性循环。

(二)工程技术专业能力行业认证

网络工程专业职业资格证已形成国家和行业企业两级认证体系,体系中类别、层次、级别分明,并各有侧重。国家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为主;行业企业认证以新华三、思科、华为、红帽等各大国际知名的网络厂商设立的其企业技术认证为主。新华三技术认证是中国第一个走向国际市场的IT行业认证体系,其网络工程师认证(H3CNE)、高级网络工程师认证(H3CSE)、网络工程排错专家认证(H3CTE)、路由交换互联网络专家(H3CIE)、项目管理工程师认证(PME)、云计算工程师认证(H3CNE-Cloud)等认证类别全面覆盖了ICT技术领域方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于培养数字人才的系统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系统安全与保障能力、系统管理与维护能力具有积极意义。行业认证高级网络工程师课程、工程项目管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行业认证网络工程排错专家课程等产教融合课程教学大纲与行业企业认证考试大纲中各知识内容相互对应,学生修完课程后同步考取行业认证,认证考试成绩置换为产教融合课程的成绩及学分,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行业技术、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无缝对接,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符合技术发展的方向,这对学生的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数字技术竞赛平台构建

高校学科竞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参加学科竞赛,特别是参加华为、新华三、思科等国际知名网络企业组织举办的网络技术比赛,成为校企之间产教融合的重要纽带之一。学院每年组织参赛队伍的选拔、辅导、训练,积极参加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一网络技术挑战赛、企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和全国大学生ICT技术大赛,这既可开拓学生的视野,又可让学生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与成就感。每个参与学科比赛的学生从校内赛、到省赛、到全国总决赛,他们的专业知识与工程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这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坚毅的意志品质,满足工程教育認证的毕业标准中提出的“研究”“使用现代工具”“沟通”“个人与团队”和“终身学习”等的要求。

(四)建立企业教学资源移动学习平台

“北京指南”中指出,新工科建设要探索工程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环境下工程教育教学方法。“互联网+”在线教育应用越来越受重视,构建基于微信的企业教学资源移动学习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知识的方式。平台把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移动学习优势相结合,引入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士参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打破时空界限,通过微课教学、微阅读、随身练习、微测验、资源获取等多种方式,让优质一线资源惠及更多的学生。学生通过课余时间日积月累的“碎片化”学习,可以从课堂之外借助企业导师提供的丰富的工程项目案例资源完成专业知识的传递,课堂之内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实践完成专业知识的内化。

三、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经过4年的改革实践,一方面近60名学生到企业进行校企协同课程学习实践,在企业的实践中更加充分地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而提升工程技术能力和创新素质,累计有69名学生考取了认证网络工程师(H3CNE)、46名学生考取了认证高级网络工程师(H3CSE)、7名学生考取了认证网络故障排错专家(H3CTE)、21名学生考取了云计算工程师认证(H3CNE-Cloud);并先后获得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一网络技术挑战赛全国二等奖1项,华南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新华三杯”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决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广东省赛区一等奖8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7项。他们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项目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合作企业的高度认可;88.1%的学生毕业后进入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或相近行业工作,成为企业、行业高素质的应用型网络技术后备人才。另一方面,以学院实验室、企业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合作为基础,越来越多的业界企业与学校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成为学校长期稳定的数字人才培养合作伙伴。

教材是课程的基石,也是课堂活动最直观的象征。为了助推数字人才的规范性、可持续性培养,聚焦对ICT技术领域方向工程设计与实施的标准规范体系理论认识与工程实践,以系统的观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工程实践能力,相关教师寒暑假到合作企业学习,不断掌握业界的新业态、新技术、新动向,并联合企业的技术骨干共同编写出版《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一书,结合前沿技术及行业认证内容等几个维度,将企业的丰富工程案例、真实工作流程、工作场景融入本书之中,紧贴ICT技术领域方向工程项目实际,理论的阐述、实验实践内容和项目案例贴合当下,有鲜明的技术实用性,体现具备信息通信技术专业技能和补充技能,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数字人才培养要求。

四、结语

新工科建设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的新要求,也给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带来了新挑战,同时也为高校工科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契机。在更新改造网络工程专业,开展数字人才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我们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引领,着眼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趋势,打破陈规,对老问题、新需求进行针对性地补齐短板和改革创新,构建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协同的工程实践教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运用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并同步强化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的培养,促使数字人才贴近市场需求而成长,取得了有益的效果,获得诸多企业的高度认可。

作者:温武 郭四稳 邓霞 李鹏 汤茂斌

思科认证下的网络工程论文 篇2:

浅析思科CCNA课程体系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摘 要】分析目前就业市场对于网络人才紧迫需要以及大量网络专业高职毕业生毕业即待业的问题,针对这样情况对我院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将思科CCNA课程体系内容引入教学计划中,紧贴行业发展前沿,使学生学有所用,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思科;CCNA;Packet Tracer

一、引言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现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各行各业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显著增加,致使近年来网络服务业蓬勃发展,网络工程师现在几乎是所有商业成功的关键。因此国内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网络工程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网络专业学生走出校门,很多学生并没有因为“网络”的热门还顺利的找到工作。主要是由于毕业生所掌握的网络技能并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许多公司还在竭力寻找拥有网络技术的人员来满足它们的需求。市场对于网络工程师的需求与网络专业高职毕业生毕业即待业的矛盾已凸现出来,造成这种矛盾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课程设置。很多高职院校对于该专业课程设置过旧,很多技术现在已不是主流但还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无法直接满足日后的工作需要。(2)实践方面。目前网络设备供应商很多,国内的有华为、中兴、H3C、锐捷、神州数码等,国外有思科、艾尔卡特朗讯等,虽然设备都遵循RFC协议标准,但设备操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高职院校网络实验室的设备大多数选取一家的网络设备(国外设备比较昂贵,大多数采用国内设备),学校设置的实验、实训都是针对这种设备而发开的,所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就只熟悉该企业的设备,对于日后的工作设备多样性准备不足。(3)学生方面。职业教育区别于学历教育在于培养职业岗位技能教育。但是很多高职学生对于学习主动性不够、实践能力不强,缺乏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并没有将职业教育的优点表现出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院对网络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将业界领军企业思科CCNA课程体系引入到我院网络工程专业高职生教育当中,改善课程的流程和提高课程内容的准确性,加入当前最新的内容和高级的技术,因此激发学生对于网络技术的学习热情,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最新的网络技术。

二、思科课程体系

(1)思科系统公司。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Inc.)是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它的网络设备和应用方案将世界各地的人、计算设备以及网络联结起来,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各种设备传送信息。思科公司提供业界范围最广的网络硬件产品、互联网操作系统(IOS)软件、网络设计和实施等专业技术支持,并与合作伙伴合作提供网络维护、优化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专业化培训服务。(2)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Cisco Networking Academy Program),1997年在美国推出,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网络技术的教育项目。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优势:一是思科课程是基于网络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开发,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二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验(80%的命令操作通过Packet Tracer软件模拟,实验环境容易搭建);三是学习CCNA四个学期的课程后能够取得思科认证考试折扣号;四是终生享受学院的学习资源。Cisco职业认证按照不同的技术熟练程度,如图1可以分为如下等级:CCNA思科认证网络支持工程师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CCNP思科认证网络专业人员Cisco Certified Network Professional;CCIE思科认证互联网专家Cisco Certified Internetwork Expert。(3)思科CCNA课程介绍。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NA课程的目标:一是学习扎实的网络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更高的目标作好准备;二是通过实践掌握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三是一次性通过CCNA认证考试。面向准备从事IT行业学生和准备参加认证考试的学生,CCNA课程有两种新版本:第一,CCNA-Discovery。CCNA-Discovery课程包括:家庭和小型企业网络、在小型企业或ISP工作、企业中的路由和交换简介、计算机网络设计和支持四个学期的内容。讲授基于应用的网络知识 (如果组建小型、中型、大规模网络的角度讲授),对于初学者较难;提供动手实践的方式学习网络;使用step-by-step的实验和讲授搭建网络的常规的理论;让学生及时地应用所学到的概念;鼓励学生学习IT课程,帮助学生进入IT行业就业。第二,CCNA-Exploration。CCNA-Exploration:课程包括:网络基础知识、路由协议和概念、LAN交换和无线、接入WAN四个学期的内容。在大学和专业学院当中,通过充分的实践,让学生更精确地、全面地、理论地学习技能;提供复杂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实验课程给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适用于面向来自工程学、数学或者其他理科专业的,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的学生。CCNA-Exploration课程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平衡理论、实践和应用之间的比例,充分考虑学生较低的阅读能力和数学基础差的缺点,尽量做到易懂易用易掌握的特点。因此选用CCNA-Exploration作为我院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

三、思科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1)思科课程引入高职教育。思科系统公司已成为公认的全球网络互联解决方案的领先厂商,其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公司、大学、企业和政府部门建立互联网的基础,用户遍及电信、金融、服务、零售等行业以及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等。同时,思科系统公司也是建立网络的中坚力量,目前互联网上近80%的信息流量经由思科系统公司的产品传递。思科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网络领导者。由于思科在网络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所以选择将思科CCNA课程体系内容引入教学计划中,紧贴行业发展前沿,使学生与最知名企业技术同步,同时学生对于领军企业的网络技术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作为一个平台成为了商业、教育、政府和家庭通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科的互联网技术正是这些网络的核心,通过学习CCNA课程来掌握思科领先的网络技术。对于CCNA新课程,可以通过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实践与理论并重。高职教育重视项目驱动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与普通高校的学历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也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对于高职教育而言,绝不能因为实践重要就可以轻视理论教学,应形成实践与理论并重的观念,从而树立知识、能力、技能全面发展的观点,并以此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不仅会操作,而且具有正确的理论知识,具备发展潜力的真正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二是采取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还是采用传统板书教学,这样学生可以容易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认真听讲。但是CCNA课程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网络技术,学生凭空想象难以理解,板书也难以表现出来,这就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CCNA课程将很多网络技术难点作成flash动画,通过动画播放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加速学习进度,改善学习效果。三是Packet Tracer模拟器与实际设备相结合的授课方法。Cisco Packet Tracer是一款思科网络设备模拟器,它提供了模拟网络设备和过程的可视化环境以弥补设备的缺乏。使用CCNA Packet Tracer模拟器容易对网络设备仿真,实验环境容易搭建(即使没有实际的网络设备也可进行网络实验),操作与现实中操作设备几乎一样。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它对刚讲过的网络技术进行验证,有助于学生理解,大大加快教学进度。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使用模拟器进行网络技术相关命令行的练习。虽然模拟器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模拟器不能完全取代真实设备。我们的做法是将实验和实训内容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模拟器上进行仿真。在实验和实训课上再将模拟器仿真的实验用真实设备进行验证,经过这样两次操作之后,学生对于网络技术掌握,达到较好的效果。四是CCNA认证考试。“双证”(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高职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先决条件,我院将CCNA课程纳入教学中的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将CCNA 认证考试的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考取CCNA认证证书。CCNA的证书在业界的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学生考取了CCNA证书,提高毕业学生的就业质量。

四、结语

2011年国内市场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高达60多万,未来5年内,企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尽管技术类专业毕业生数量很大,但是大多数由于自己缺乏网络职业岗位应具备的技能,导致就业能力不足。思科课程体系正是基于网络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开发,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管理和优化网络的技能的专业人士,提高网络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参 考 文 献

[1]Dye.M.A.,McDonald.R.,Rufi.A.W..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网络基础知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Graziani.R.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Wayne Lewis.Ph.D.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LAN交换无线.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Bob Vachon,Rick Graziani.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

-ration:接入WAN.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5]希度(Inder Sidhu).兼攻之道:思科当前赢利和长远发展的秘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安娜贝拉·加威尔.平台领导:英特尔、微软和思科如何推动行业创新.广东经济.2007

[7]思科中国-Cisco Systems,Inc,http://www.cisco.com.cn/.

[8]王黎广,彭剑锋.思科:互联网帝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张旋 姬建新 曹建民

思科认证下的网络工程论文 篇3: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的教师转型发展探索

摘要: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转型最重要的还在于教师的转型提升。文章通过分析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教师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通过构建教师培养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搭建实践创新平台等措施对教师转型进行有益的探索,指出还存在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和培养经费投入不足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转型提升;教师;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性

0 引 言

近年来,新一轮的高校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轮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产教融合、产学融合的现代、终身职业教育体系,这一轮的改革既是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的需要,又是地方本科高校走特色发展之路的需要,更是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的需要。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掀起转型发展的热潮,一些地方本科高校确立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改革路径和建立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改革目标。

在这一轮改革中,黄淮学院作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和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走在改革的前列,也取得一些经验。在学校的转型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人的转型和发展,因此作为教育主干力量的教师转型发展是学校教育改革和转型提升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把教师的作用提升到国家人才战略发展高度,这对探索黄淮学院在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教师的转型发展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教师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参与者,教师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与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学校转型发展的成败。因此,学校在高速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教师的转型发展,建设一支素质过硬、能力够强、视野够宽、后劲够足的“双师”教师队伍,但在信息工程学院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转型依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1.1 转型主动性不强,自主发展动力不足

很多教师对转型发展的认识与重视不够,面对转型发展缺乏明确的自我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再加上信息工程学院原有的专业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很多教师对学校的转型发展不理解甚至有抵触。另外,教师的职称晋升机制仍然以科研成果评价为主,对教师在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却没有硬性要求,致使更多教师只是一味追求申请项目相发表论文,而在应用性教学和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方面却不愿下工夫,缺乏自主发展的动力。再有,对于教师来说,院系既要求他们讲好课以进行知识的传授,又要求他们专心科研以晋升职称,还要求他们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使得教师压力倍增、身心疲惫,导致教师转型提升的主动性不强,甚至个别教师抵触转型。

1.2 知识结构单一,跨学科知识欠缺

信息工程学院是在计算机科学系和信息工程系基础上合并融合而来,原来的教师大多学科知识相对单一,跨学科知识欠缺。例如,网络工程的教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但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的融合,而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教师既有计算机的学科知识,又要熟悉通信、电子信息等学科知识,还要有很好的数学计算能力和一定的外语水平,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教学艺术以外,还应具备广博的跨学科知识技能,并善于在工程实践教学中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3 缺乏企业经历,实践能力不强

要实现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确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就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实践经历和工程应用能力,但信息工程学院大部分的教师是原学校的理论教师和升本后的高校毕业生。对这些教师来说,他们基本上是大学一毕业就进入高校任教,没有企业的工作经历,再加上过去的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这导致一部分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不强,也没有企业的工作经历,造成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到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2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的教师转型发展途径

2.1 构建教师培养机制,以应用能力为核心

建设一支适应应用技术大学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必须从现有教师的培养人手,提高和完善他们的应用技术能力。为此,信息工程学院启动“应用型师资培养计划”,通过各种形式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2.1.1 立足校内,多种措施促进教师转型

信息工程学院秉承求人不如求己的原则,在促进教师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深挖院内资源,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选派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以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实施“网络在线学习计划”,创建“教师在线学习中心”,开辟“网络学习分会场”,以提升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组建各种团队促进教师转型,如计算机实践教学团队、软件工程项目开发团队、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等,通过团队承接一些社会的横向项目,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与应用能力并服务地区Ⅸ域经济发展,实现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教学案例对接实际项目、教学课堂对接生产车间,达到教师学校、社会互利共赢。

2.1.2拓展视野,实施“走出去”的转型战略

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规定40岁以下年轻教师评职称要有一年以上的行业企业岗位实践锻炼经历,每年选派30名专业教师到联盟单位、企业生产一线和相关政府机构参加顶岗实践或者挂职锻炼。同时,信息工程学院还积极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认证、行业水平认证等行业认证,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培训机构交流学习,利用企业相关的前沿实洲平台学习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思想。例如,学院要求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教师针对所教课程获得思科或华为的相关认证;软件工程专业教师获得棚关的软件工程师、程序架构师、数据库工程师资格等。截至2014年底,信息工程学院教帅获得相关资格证书40人次,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左右。2014年,学院又选派3名网络工程专业骨干教师到大连思科有限公司进行项目实训;选派6名软件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到沃瑞达进行项目开发实训,加速教师的转型发展。

作者:姚汝贤 孙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强高校档案网站建设论文下一篇:人文体育观的高校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