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平等分析论文

2022-05-0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教育平等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教育平等是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公平和发展的基础。芬兰在推进教育平等进程中,建立了从立法干预到政策和行动干预等机制。通过各种途径优化教育环境,从提供经费到高质量教师的培养再到学校内部条件的改善,以帮助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化。

教育平等分析论文 篇1:

我国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国内学者关心的热点问题,研究我国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利用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可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家庭教育投入的比值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的比值表现出正向关系,加大城乡家庭教育投入会使城乡家庭收入增加,但是两者的收入差距会增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城乡公共财政教育投入预算支出,并且要倾向于对农村加大投入,同时要鼓励农村居民增加个人教育的支出比例。

关键词:城乡家庭教育投入比;城乡收入比;固定效应模型

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世界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和乡村的总体收入差距也进一步地拉大,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倍多,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大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造成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造成城镇和乡村总体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不平等。目前,怎样有效地缩小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为劳动者提供公平的教育环境,可以使劳动者改变自我、发挥自我的能力、实现财富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镇和农村的教育差距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一、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做出了相关研究,主要分析了造成教育国外学者的主要原因,认为教育不平等对会继续加大城乡收入的差距。国外学者Lietal(2004)发现,文化、地域、性别、职业等因素均影响教育回报率,并且通过OLS、GMM模型得出了不同的地区会表现出不同得教育回报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个人教育的投入使得个人收入得到很大提高,即每个人的教育回报率得到了提高[1]。Weiss(1996)通过研究发现如何精准地去测度在某个条件下个体的教育回报率是非常困难的[2]。Schultz(1988)通过研究发现,个人学历的层次不同,其教育的回报率就会不同,学历层次越高,教育的回报率就越高[3]。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外的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有利于缩小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水平。于德弘和陆根书(2001)通过选取我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规模与收入分配表现出正向关系[4]。李晓(2014)认为,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当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居民收入不平等将会逐渐缩小,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呈现为倒U型关系[5]。王艳真、李秀敏(2015)通过建立纳入分布滞后的联立方程组模型,利用中国1996—2012年数据,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教育扩展、教育不平等和收入分配差距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为负[6]。温娇秀(2007)选取了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有效途径是降低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程度[7]。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知,大多数学者认为通过提高教育或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能够明显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学者们用不同的数据和研究方法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为探究教育和收入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二、城乡收入差距与教育现状分析

1.城乡家庭教育投入差距。我国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对家庭教育的投入表现出很大的差距,家庭教育投入指的是一年中一个家庭消费性支出中用于支付文教娱乐部分的金额。2003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为698.7元,城镇居民的家庭教育投入是农村居民的家庭教育投入的3.96倍;到了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为33 616.2元,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是12 363.4元,两者的差距达到了21 252.8元,四年两者的差距扩大到了40倍,城镇居民用于家庭教育投入的支出是2 637.6元,农村居民家庭用于教育投入的支出1 070.3元,两者的教育投入差距为1 567.3元。根据2003—2016年间的数据统计,农村家庭教育投入以每年6.7%的速度增加,城镇家庭教育投入平均每年增加7.8%。可以看出,农村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增加速度明显低于城镇家庭,这使得两者对教育投入的差距进一步拉大[8]。

2.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我国城镇和农村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差距也是先增大后减小,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表示的是政府对每个学生的平均教育經费的投入,理论上生均教育支出越大,代表这个地方的办学质量越好,学生就可以活得更好的教育质量。2003年,我国小学、初中阶段城镇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只是略高于农村,但是到了2016年,我国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城镇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高于农村。这反映出国家开始意识到城乡教育差距大的问题,从而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经费支出。

3.城乡每名教师负担学生数差距。我国的城镇和乡村的每一名教师负担学生数也存在一定的差距。2003年,我国城镇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每一名教师负担的学生数都高于农村,随着国家的重视,城镇和农村的这种差距逐渐缩小。我国幼儿教育教师资源缺乏,农村幼儿教师资源更加缺乏。到2016年,城乡各受教育阶段每一名教师负担学生数最少的省份主要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市。城乡每一名教师负担学生数最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和青海等省份,且这些省份农村每一名教师负担的学生数都高于城镇。

三、实证分析

1.模型的建立。根据2007—2016年我国各省市相关面板数据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Yi=β0+β1Xi+β2GDPit+β3INDit+β4URBit+u

其中,i表示各个省份或者直辖市,t表示年份,u表示随机误差项。

模型中,被解释变量是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比的对数,记为Y,用来衡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解释变量是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家庭教育投入比的对数,记为X,用来表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教育水平的差距;控制变量一共有3个,各个省市经济发展水平,记为PGDP,用各省的GDP除以国内GDP总值;教育支出所占比重,记为EDU,用各省教育经费支出除以第三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比重,记为IND,用各省第三产业产值除以各省GDP;城镇化水平,记为URB。本文所用到的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年鉴》和各省的统计年鉴。

2.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第一,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本文采取ADF方法对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避免出现伪回现象。首先,对序列变量Yi、Xi、PGDP、EDU、IND、URB的水平值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都是非平稳的,于是我们对各变量取一阶差分后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一阶差分后的变量是平稳的且都为一阶单整。这表明,各个变量之间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为此需要进行协整检验。第二,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本文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采用的是kao协整检验,得到ADF统计量的t值为-4.783717,相应P值为0.0000,说明在1%的置信水平下强烈的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通过了协整检验,所以采用一阶滞后模型。这说明,各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可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3.F检验与Hausman检验。首先利用Eviews10.0软件对三种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F检验,为了判断本文应该采用混合最小二乘法(混合OLS)、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三种模型中的哪一种进行回归,发现固定和随机效应模型的F统计量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三种模型的F统计量如下:混合OLS的F统计量为9.326575,固定效应的F统计量为10.982089,随机效应的F统计量为9.82089。接着对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回归模型进行选择,可以采用采用Hausman检验,Hausman检验的原假设H0为随机效应比固定效应更适用于面板数据估计。对所得到的随机效应模型结果用Eviews10.0软件进行了Hausman检验,发现Hausman检验的P值为0,小于0.05,故原假设H0不成立,即固定效应比随机效应更适合面板数据,所以本文选取了固定效应模型。

4.结果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变量进行研究,由研究的数据可知,城镇和乡村家庭教育投入对城乡居民比与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在1%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当城乡家庭教育投入比每增加1个单位时,城乡居民收入比会增加0.39个单位。这表明,近年来国家对城乡教育经费的支出增加了,同时家庭也增加了对教育的支出,但是城市居民对教育的支出大于农村家庭,造成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比与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关系在1%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当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增加1个单位时,城乡居民收入比会减少0.69个单位,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促进作用。在城镇化进程方面,城镇化率与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关系在1%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当各省市城镇率增加1个单位时城乡居民收入比会缩小0.32个单位,表明城镇化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促进作用。在各省教育经费支出方面,教育经费支出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关系在1%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當各省市教育经费支出每增加1个单位时,城乡居民收入比会减少2.34个单位,教育经费的支出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四、结论及建议

根据201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相关面板数据,选取城乡收入比作为被解释变量,城乡居民家庭教育投入比作为解释变量,各省市教育经费投入、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和第三产业比重为控制变量,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根据实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四点结论:第一,城乡家庭教育投入比对城乡收入比产生正向作用,城乡家庭教育投入的增加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第二,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比有正向关系,提高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三,各省市教育经费支出比重与城乡收入比有正向关系,提高各省市教育经费支出比重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四,各省市的城镇化进程与城乡收入比有正向关系,提高各省市城镇化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根据结论提出以下三点建议:首先,鼓励城乡居民加大私人教育支出。城乡家庭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支出,这样有利于农村居民提升自身劳动力素质、形成人力资本积累意识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农村居民的收入起点低,在农村家庭增加自身教育支出的同时,政府的教育支出应该向农村倾斜多一些。其次,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化的进程能够进一步地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从而缩小城乡的差距。城镇化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的人口的城镇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城镇化后的人口的就业问题。最后,深化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众所周知,国家教育经费不足是一个现实。国家的教育经费本来就有限,但是,目前却把大部分资金投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建立完善教育政策可以有效缓解教育不公平,扩大教育供给,增加教育投入,以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从长期来看,实现城乡教育平等进而实现城乡收入分配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促进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乃至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投入更多的财政教育经费去支持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其他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家庭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从本质上减少城乡教育的不平等,进而有效地减小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  LI H Z,LUO L.Reporting errors,ability heterogeneity,and returns to schooling in China[J].Pacific Economic Rwiew,2004,(9):191-207.

[2]  Weiss.Human capital vs.signalling explanations of wage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133-154.

[3]  Schultz T.P.Education investments and returns[M].CHENERY H,SRINIVASAN T N.Handbook of Develop Economics,1988.

[4]  于德弘,陆根书.论我国高等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J].教育与经济,2001,(1):6-11.

[5]  李晓.教育扩展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及政策选择[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5):86-89.

[6]  王艳真,李秀敏.中国教育扩展、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间的相互影响[J].税务与经济,2015,(6):29-34.

[7]  温娇秀.地区间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8):47-51.

[8]  陈丰,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不均衡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2006—2011年面板数据的分析[J].东岳论丛,2014,(3):83-87.

作者:江威

教育平等分析论文 篇2:

芬兰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平等归因分析

摘要:教育平等是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公平和发展的基础。芬兰在推进教育平等进程中,建立了从立法干预到政策和行动干预等机制。通过各种途径优化教育环境,从提供经费到高质量教师的培养再到学校内部条件的改善,以帮助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化。

关键词:芬兰 基础教育 教育平等

在2000年、2003年和2006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实施的三次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中,芬兰学生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三次捧走了冠军,他们在阅读、数学、科学和问题解决技能方面的成绩均优于其他参与测试国家的学生。而且芬兰学生的两极分化比其他国家都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成绩差距在所有参评国家中最小。这些都应归功于芬兰在基础教育中对平等原则的坚决贯彻。那么,是什么原因保证了芬兰在教育实践中为其公平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呢?

一、教育系统内部的原因

(一)力求公平的教育指导思想

芬兰的基础教育实践着一种教育哲学与理念,那就是重视教育的价值以及平等而公正地发展教育。《2004年芬兰教育部发展计划》中提到:“每一个人都拥有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殊需要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而不管他们的经济情况如何。公共当局有责任确保每一个人拥有接受高标准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管他们的年龄、居住地、语言和经济状况如何。” 芬兰政府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就近入学,不择校机制给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学生提供了均等、高质量的教育机会。芬兰政府还特别强调每个教师都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好不同类型的学生。所有学生,不管他们的年龄、性别、语言、居住地、经济地位如何,都有寻求特殊教育辅助的权利。特殊教育与正常课程进度相辅相成,有效地提高了在特定科目上处于弱势的学生的能力。

(二)分权、灵活的教育管理体制

在芬兰,中央政府订定的教育纲领旨在提供基本原则,各地方政府可自行制定适合地方需求的施教原则,各级学校更是有很大的自治弹性,能决定各校教学的重点方向。大多数学校有董事会,由家长、教师、学生和社会成员组成。校长任秘书,与大家共同讨论课程安排,与当地社团合作等问题。

芬兰的教师也被赋予相当大自主权。教师几乎可以全权决定教材的使用、教法的选择、学生的评定、课程计划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都在使用。只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各种教学创新都受欢迎,他们不需要在意学年考试或检测。

(三)免费的基础教育

芬兰的教育经费占全国GDP的6%以上,国家预算的14%用于公共教育,每年在这方面的支出仅次于社会福利开支,在国家预算中占第二位。其教育科研经费增长率也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居世界首位。例如,2001年芬兰教育部教育科研经费预算为50.97亿欧元,比2000年增长8%。2002年教育科研预算为54.66亿欧元,比2001年增长7.2%。因此,政府为儿童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大多都是免费的,比如,免费的卫生保健,免费的校餐,免费使用电脑和打印机,1-9年级学生的课本、学习用具和教师散发给学生的影印材料皆免费。由城乡政府负责安排上学距离超过5公里的孩子及残疾儿童的往返交通,或提供50欧元交通费。学校组织的远足如果行程超过5公里,还免费为师生提供出租车。

(四)数量庞大的图书馆无障碍链接,图书资源免费共享

芬兰全国有近千个公共图书馆,平均5000多人就拥有一个,人均占有图书馆的比例居世界首位。各图书馆还可根据读者的要求,利用全国图书馆网络从其他图书馆借调图书。当地图书馆主动为义务教育的综合学校服务,每周还有流动图书馆免费到农村学校服务。芬兰的科技图书馆与各大学图书馆联网,对所有芬兰国民开放。这样,各学校间的图书资源方面的差异几乎就消失了。

(五)优质综合学校网的建立与完善

20世纪70年代后,芬兰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优质综合学校网,1995年该学校网已经形成。在这个拥有500多万人口的国家,基础教育学校就有4000多所。这些公立学校规模都比较小。2008年,芬兰1/3的综合学校的学生人数不超过350人,学生总数达到500人的仅占4%。班额跟国际标准持平,或低于国际标准。每班只有20-30人。另外,政府还准备在互联网上建立学校,为在海外的芬兰儿童提供免费的基础教育,改善因父母在国外工作而使子女基础教育受影响的状况。

(六)质优量足的师资保障

芬兰现有教师4万人,师生比约为1:15。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不仅仅依赖庞大教师的规模,更要依靠教师的质量。早在1980年,芬兰就颁布教育法令,规定初中教师需具有硕士学位,培养年限由2年至4年改为5年至6年。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末也从3年延长至了4-5年。《教育人员资格学位修正案》规定,从1999年起,所有中小学教师需具有硕士学位。

芬兰政府严格要求师资品质,高中生毕业申请师范学校时,除了要看在校成绩,还必须通过层层面试,每年只10%多一点的申请者被录用加入教师队伍。准教师们还要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与教学演练,达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平衡。这样走上岗位的教师就掌握了有效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此外,芬兰还注重增加教师在职培训的投入,各大学教育机构鼓励教师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并为教师提供终生培训,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七)保持相对稳定的师生联系

芬兰学校的发展相对均衡,教师很少流动。大多数学校的教师能够保持至少2年的跟班教学,因而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发展的相对均衡也减少了学生的流动。在孩子上学期间,家长一般不愿轻易搬家,以尽可能让孩子在同一所学校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

这种稳定的师生关系,还有小校小班的优势,师生间往往能够建立起紧密的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个体差异量身制订教学计划,包括选择书籍、定制课程等等,以期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国家的教育标准。

(八)有别于标准化的教育评价机制

芬兰教育中最可贵之处,就是尽可能地不比较、不评分,对学生和教师都一样。学生在15、16岁之前没有所谓的淘汰或选择系统,所有学生皆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天生的好奇心,学校对学生的评价非常宽松灵活。老师可以向学生建议更高的学习目标,布置网上作业等,当然也可以自己出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这些测试的结果都是保密的。芬兰中小学并没有全国一致的联合评量,学校也很少有考试,小学尤其是一个“考试禁区”。唯一的标准化、高利害性评估是高中毕业生参加的大学入学考试。在这之前,没有外部机构实施的考试强加给学校。在对学生的评定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各个方面(如道德、价值观、创新能力、知识与技能等)都受到同样的重视。

与国际上普遍实行的严格的教师评价和连带责任的做法相反,芬兰实行的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自觉职业责任。人们充分信任教师和校长的专业能力,相信他们最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够给以最适合的教育。学校可以在国家框架下因校制宜,根据自身的条件对教学进行最优化的调整。芬兰的中小学不给教师做无谓的评比与评分,不给老师打考核,没有督察,也没有评鉴报告。这在管理死板,以考试为重的教育体制下是不可能的。

二、教育系统外部的原因

(一)文化同质

在芬兰的文化历史中,严重的政治冲突和教育理念上的突变是非常少见的。在整个20世纪,教育服务均衡发展,并能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的需要。由于文化同质,芬兰在制定国家教育政策和促进教育发展中所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等问题上很容易达成共识。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用更公平的综合学校代替传统的双轨教育制度得到了一致认同。

(二)男女平等

多年以来,芬兰一直都被认为是推动和促进性别平等的“天堂”。根据2006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性别差异报告》显示,芬兰女性各项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3。这个报告是在对占世界90%人口的11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采样,并就经济、教育、政治和医疗卫生4个领域进行分析基础上做出的。芬兰女性在经济参与和就业机会的评估中排名第8,教育程度排名第17,健康和生存状况排名第1,政治赋权居世界第3。

(三)贫富差距小

在欧盟国家中,芬兰不同阶层的人收入差距是最小的,这使芬兰社会更加平等。《2008—2009年度世界城市状况:和谐城市》的报告中提到,全球平等城市最为集中的地区是欧洲,芬兰的城市基尼系数在0.25以下,为世界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缩小了人们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差额累进税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在芬兰,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所得税税率差别很大。在20世纪90年代,高收入者的最高税率曾达到65%,目前最高税率仍高达60%。而低收入者则无需向国家缴纳所得税,仅需缴纳地方税。向低收入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又一手段,其形式包括生活补助和住房补贴,以及向有子女家庭提供不需纳税的儿童补贴等形式。芬兰实行的高收入者高税收政策,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趋于合理均衡。

三、小结

社会要关注并致力于改变教育不平等,尽力消除由于外在各种差异而带来的教育不公。政府作为社会资源和价值的整合者与管理者,是教育机会公平最大的责任主体和义务主体。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学习芬兰在实现教育公平和优质先进教育中积累的经验,维护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与准则,保证公正体系中各项内容的实施,还要直接创造一些有助于教育机会平等实施所需的条件,为我国实现教育公平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金玮,《韩国巴西芬兰促进教育公平的招数》[J],《教育文汇》,2009(11)

[2] 李建忠,《教育公平:国外的探索与经验》[N],《中国教育报》,2006(11)

[3] 李水山,《芬兰优质基础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7)

[4] 李雪垠,《芬兰基础教育模式成功因素探析》[J],《基础教育参考》,2006(2)

[5] 李忠东,《全面和均衡发展的芬兰教育》[J],《世界文化》, 2006(9)

[6] 刘媛媛,《芬兰教育成功的原因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

[7] 皮拥军,《韩国和芬兰——OECD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典范》[J],《比较教育研究》,2007(2)

[8] 谈洁,《芬兰教育印象 教育地位:“小国”里的“老大”》[N],《南京日报》,2009-11-3

[9] 唐锡炳,《感受以人为本的教育——芬兰教育考察报告》[J],《山东教育》, 2007(26)

[10] 王悦芳,《芬兰基础教育改革的逻辑与理念》[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6)

[11] 徐晶晶,《芬兰基础教育:成功没有秘方》[J],《上海教育》,2007(07)

[12] 张瑞海,《芬兰实施义务教育的成功经验》[J],《江苏教育研究》,2010(3)

[13] 赵俊峰、李英歌,《芬兰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公平观的演变》[J],《外国教育研究》,2008(1)

[14] 周航,《芬兰教育成功的奥秘与面临的挑战》[J],《基础教育参考》,2008(11)

作者:张国平

教育平等分析论文 篇3:

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决策分析

摘 要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由来已久,它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产物,面对该问题,政府不断应变,学术界不断讨论,到今天也还没有定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出台,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其中包含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平等 教育决策

一、政策主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关于保障我国外来务工子女接受平等义务教育问题的决策分析

二、问题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我国社会特有的“农民工”群体。与此同时,一部分农民工子女也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人口流动呈现出“举家搬迁”的现象,大量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跟随父母流入城市。另外,留守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也大批存在,他们的教育问题也令人担忧。保障农民工接受平等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政策目标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2003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专程赴北京石景山玉泉路小学看望那里的农民工子女,在黑板上写下这句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展望。我国的义务教育面向全国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城乡,不分人群,农民工子女理应受到良好公平的义务教育。

四、方案设计

农民工子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随父母进城的随迁子女,一类是被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针对这两类人群的义务教育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2、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住宿需求。

五、决策分析

(一)针对“随迁子女”的方案。

1、优点:

可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从体制上保证随迁子女接受平等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政策,让流入地政府直接承担起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责任,有利于政府公共服务责任的强化,在体制上有利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一样受到当地相应水平的教育。

2、缺点:

会导致流入地政府的“不堪重负”。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会导致流入地教育资源的更加紧张,使当地财政“不堪重负”。同时,由于“两为主”政策没能就流出地政府的辅助责任作出详细的设计和要求,客观上“免除”了其对流出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责任,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流出地”财政、管理、师资等多方面的压力,这在某种程度上又导致了另一种“不公”。

农民工子女会存在入学适应难等问题。从已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看,目前,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公办中小学大部分位置较为偏远,学校外围环境较差。即便个别学校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但是学校自身办学环境相对其他一些公办学校来说,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总体上来讲,教师对入学的农民工子女态度是积极的,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一定的被动性。而且随着学校农民工子女数量的不断增加,有些城市学生的家长一方面担心学校教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他们怕农民工子女给自己子女带来不良行为影响。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的学习氛围较之其他学校来说,不甚令人满意。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也普遍存在适应不良和学习差的现象。

(二)针对“留守儿童”的方案。

1、优点:

鼓励社会参与,可以调动大量资源,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负担。公民的志愿服务意识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为有需要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帮助可以来自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公益人士,如港澳台和内地的知名企业家、演艺家等,他们的资助是发展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的一大资源;二是大学生志愿者,近些年高校公益社团和志愿服务活动很是盛行,大学生通过参加支教、公益宣传等活动,也可以为留守儿童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笔者在大学就参加过对留守儿童的捐款捐物活动;三是一些民间社会组织的长期服务运作,像广东的“华裔助弱服务中心”、四川的“萤火助学志愿服务中心”、安徽的“太阳伞服务队”等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机构。这些力量可以有效地带动整个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怀。

寄宿学校的建设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上学远等问题。绝大多数留守儿童都住在偏远的山村,到当地学校上学,往往要长途跋涉,早起晚归,上学十分辛苦,且存在安全隐患。建设寄宿制学校可以让学生避免奔波,方便读书,同时留守儿童在家大多由爷爷奶奶照顾,存在相应教育和照顾上的问题,留在学校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问题,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缺点:

寄宿学校的设置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情感上的缺失。寄宿学校再好,毕竟不是孩子们的家。留守儿童大多为年幼的儿童,正是最需要家庭关怀的时候,学校是否能代替家、照看留守儿童是否是教师的职责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六、结论

从总体上,纲要中列出的解决方案符合目前的问题状况,有利于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但政策的关键还是在于落实,期待这两个方案能不断完善、达到预期的目标。

“农民工”群体是中国现社会发展阶段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随之产生的特殊社会问题。产生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独有的城乡户籍制度和对教育投入的不足, 看来彻底解决该问题还是得放在改革和发展这个大方向上来,这与分析其他社会问题后的结论有种殊途同归的感觉了。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斌.和谐社会视域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载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2]陈家斌、王守恒.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回顾与思考,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2月第22卷第2期.

[3]杨润勇.新背景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分析与建议,载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第7期(上半年月刊).

[4]吴向东.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载教育政策研究2010年第7期(综合研究).

[5]王清志.浅探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载中国农村教育2009年7月第8期.

[6]吴瑞君.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思路,载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0月.

[7]陈洪玲、李敏.论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学科版)2009年第3期.

[8]汪明.统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载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6月.

作者:朱晓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村级集体经济论文下一篇:船舶党建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