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自己议论文范文

2022-05-17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欣赏自己议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音乐欣赏是人类通过听觉器官接触艺术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们通过音乐感受社会生活的一种思维活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音乐的出现给青少年带来了一丝轻松,进而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第一篇:欣赏自己议论文范文

浅议中小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

摘 要: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承担着繁荣经济、技术创新与劳动就业等重任。我国是一个中小企业大国,但又不是一个中小企业强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营销网络不力是其一大方面。由于营销网络不畅最终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成长。中小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利用环境机会,结合各种营销网络模式的优势,规避各种营销网络的劣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网络模式,形成自己的营销网络。

关键词:中小企业 营销网络 构建

一、中小企业构建营销网络的现状

营销网络,也称为营销渠道、销售通路或分销渠道,是指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转移到使用者或者消费者所经过的途径。在一个营销网络中,主要包括制造商、代理商、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营销网络增值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营销网络已由原来的物流作用向增值作用转化,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也成为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小企业要想构建一张属于自己的营销网络,就必须对现在的营销网络中所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中小企业营销网络设计散乱,缺乏整体规划与把握。大部分中小企业创业时期都力求让产品多点辐射,所以在渠道选择和营销网络建设上随意性大,缺少科学性与整体统一规划,如区域规划不合理、层次安排不科学、价格安排不一致、营销网络资料不完善等等,直接导致了市场混乱、经销商内部的无序竞争、窜货、价格混乱、代理商朝令夕改等现象的产生。同时散乱的营销网络还直接导致了企业营销网络的变革和维护成本增大,将最终影响了企业形象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给企业的成长埋下隐患。

2.中小企业营销网络冲突的规避和解决体系不完善。由于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盈利是其生存、发展和经营的最终目的。中小企业在营销网络结构利润的分配中,必然会产生冲突。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对营销网络的掌控力度和管理力度不够,中小企业和营销网络成员之间始终没有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凝聚力和理念,也就没有能够建立起以企业为主导的深度协同合作的营销价值链,导致营销网络成员各自为政,引起各种冲突。严重时,还会导致中小企业辛辛苦苦建设的营销网络毁于一旦。但是这些年来,中小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却始终没有建立起一套营销网络冲突规避和解决体系,使中小企业与营销网络成员之间终究没有形成利益攸关的战略伙伴关系以规避冲突达到共赢。

3.中小企业营销网络的反应机制缓慢。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人员、资金和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的不足以及预警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在环境变化和市场变化时,反应缓慢,营销网络始终无法形成结构优势和渠道优势。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营销网络的反应速度,形成危机预警体系和危机处理体系。

4.中小企业营销网络的商业信用体系缺失。我国中小企业众多、交易频繁,但目前全国性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广大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十分严重,商业信用十分混乱,这导致了部分中小企业失信成本极为低廉,交易中存在严重的信用问题。信用问题也直接造成了众多中小企业的营销网络模式的选择和营销网络的构建成本增加。同时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有限,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差,特别是对现金流极为看重;如果现金回流不及时,将会造成中小企业严重的经营困境,因而恰恰成为了信用制度缺失的最大受害者。

二、中小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自身规模、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上的原因,每个企业都去自建营销网络肯定是不现实的。中小企业要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不能盲目模仿大企业已经成熟运作的现有模式,就像营销没有固定公式一样,营销网络的构建自然也没有公式可言,更何况大企业营销网络构建和维护的投入也不是中小企业可以做到的。因此,中小企业在考虑采用何种营销网络模式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前,必须对自身的营销网络进行客观的、完整的分析,进而构建适合自己的营销网络。

(一)中小企业自身营销网络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

1.中小企业营销网络优势分析。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非公有企业,其中60%是民营企业,虽然存在诸如规模、资产、流动资金和技术等许多方面的限制,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在竞争中都不及大企业,但是中小企业却也具有大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如:中小企业很多属于业主或一部分业主亲自管理,经营者直接承担风险,没有大公司的等级阶层和浓厚的官僚政治色彩,管理层次少,组织机构简单,所以工作效率高、决策更加灵活、反应速度更快、更容易对市场需求的变动及时作出反应,并且更能够合理调度和配给各种营销网络资源,及时调整营销网络成员,形成自己独特的营销网络优势。

2.中小企业营销网络劣势分析。目前,部分中小企业仍然坚持以产品为导向的经营指导思想,在创业初期只注重产品的多点辐射,鉴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将营销网络主导权拱手让人。中小企业往往最重视直接销售的那块,因此,销售部门在整个营销系统中便占据了重要位置,却并未单独设立营销网络管理部门,营销网络管理职能归位销售部门,不利于企业的成长和壮大,因此企业综合素质不高,市场观念落后。

3.中小企业营销网络机遇分析。网络经济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机遇期,电子商务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消除规模劣势提供了条件与可能。尤其是相关政策、监管、国际接轨、支付与物流等配套环境正逐渐改善,这为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中小企业营销网络建设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4.中小企业营销网络威胁分析。现代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目标市场有限且重叠,容易爆发价格战。尤其是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容易采取低层次的价格手段;低水平的价格战是单纯以产品成本为依托,企业业务层次单一,无法建立价格形成和利润产生的复合结构;全部利润来自销售价格和成本的差距,即使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也是有限的;最终导致价格战无以为继从而引发行业动荡。同时在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的时候,营销网络建设需要投入时间与金钱,中小企业自身实力也难以达到,因此往往需要借助外力,通过采用分销制进行网络建设,从而受制于某些营销网络成员,使营销网络后力不足,也容易形成营销网络冲突。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营销网络领域全面对外开放,外企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对我国营销网络进行积极的扩张,利用我国的营销网络来构建他们的全球营销网络以实现他们在我国更大的产品和资本输出,这必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

(二)中小企业构建适合自己的营销网络

现在的营销网络模式有直销模式、借用大企业模式、代理模式、特许经营或连锁加盟模式等基本的营销网络模式,也有诸如关联营销等新型的营销网络模式,这些构建营销网络的营销网络模式都是经过市场的检验,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为中小企业所采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选择营销網络模式来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是为了形成自己的优势,来促使企业的快速成长。所以中小企业在选择营销网络模式来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时,必须考虑各种模式对于自身的利弊,做出最佳的选择。

1.直销模式。一般而言,直销模式是没有中间环节的,生产商直接向最终客户供应产品,包括:直营专卖店、人员直销、邮购直销、网上直销和自动售货机等许多形式。直营模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好处在于:它可以使企业无需大动干戈的情况下,节省营销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渠道的管理费用,从而为企业形成有保证的利润。它的实质是企业减少了成本,就能够形成更好的价格优势和性价比,真正让利给消费者。

2.借用大企业模式。大企业营销网络已经建立,而且是经过时间和市场的考验,已经拥有一大批固定的客户群。中小企业在创业时就必须做好战略选择,比如生产大企业的配套产品或者其产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大企业的产品进行捆绑式联合销售,中小企业自己就可以不用花一分錢就能大量地卖出自己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就不如借用大企业的营销网络。

3.代理模式。经销、代销、代理销售统称为代理性质的营销网络,它们的共同点是生产企业都不是自己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和零售市场,而是通过营销网络成员的中介作用,借助于营销网络成员的力量及其丰富的下线网络将商品推向市场。代理制是当年流行的一种不错的营销网络模式。现今营销实践中,主要存在三大类的代理制营销网络模式,即总代理制,区域代理制,混合代理制。(1)总代理制营销网络模式是指企业指定一家代理商为全国总代理机构,企业只把产品卖给总代理商,而由总代理商组织营销网络一层层往下、往消费者方向输送。双方往往签订长期代理合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如果合作双方组合得好,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总代理制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营销网络的建设成本与管理成本,操作简便省事,在产品生产与质量改进及产品创新上可以有更多力量投入。(2)区域代理制营销网络模式则将市场按照区域划分范围,在每一块区域市场上都建立起自己的代理商,一般按省份划分区域。中小企业如果采用区域代理模式,产品流通的速度可以加快许多,在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覆盖面上,也占有一定优势。如果管理得好,中小企业的营销往往可以快速启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企业的产品送往各个目标销售市场,从而能够形成强大的市场销售网络优势和终端优势,有利于产品赢得营销竞争和市场份额的抢夺。(3)混合代理制就是对以上两大类代理制的混合与变通。混合代理制因企业营销网络模式不一,有时还互相交错,因此一般会面临较大管理难度,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但关键是看企业如果加以巧妙组合,各擅胜场,形成优势互补的营销网络与通路。

4.特许经营或连锁加盟模式。特许经营模式或连锁加盟模式是使许多中小企业在较短时期内获得迅猛发展的一种经营模式和企业营销网络模式。特许经营模式是指通过企业授权给另外的企业运用自己的品牌与管理经验,经营自己的业务,销售自己的产品的一种“复制”性质的经营方式和营销网络开拓方式。特许经营许给别人的是一种特定经营权利,特许经营一定有特许经营合同,并且会向被特许企业收取一定的特许费用。而连锁加盟模式在实质上与特许经营模式是一回事,即也是共享一个品牌与管理制度,并且也向主营企业缴纳一定的连锁加盟费用,加盟者也必须遵守加盟合同,维护共同的品牌资产和管理制度。两者区别只在于连锁加盟模式采用的视角是被授权方的角度,而特许经营模式则采用授权方的角度。特许经营营销网络模式尤其适用于商业模式明确但目标顾客分散而且单一经营者市场覆盖能力有限的许多商品与服务性中小企业。

5.关联营销模式。关联营销网络模式可以通俗的讲为“借鸡生蛋”,即借用他人的营销网络来实现自己的产品销售。比如某家电企业可以利用房地产交易会作为其家电的销售终端。关联营销网络的优势在于传播和销售上,该模式没有或很少有竞争者产品的干扰,短期内不会面临竞争的困扰,企业容易取得相对竞争优势。通常进入成本较低,比较适合中小企业或品牌力不太强的产品迅速上量。这对于营销网络建设存在困难的中小企业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成为中小企业撬开垄断市场的一种可能。关联营销网络模式的一个典型应用就是与大企业共享营销网络。

总之,中小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成长为全国性的大企业甚至是全球性的大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自身实力、行业性质、市场的竞争状况和外部环境的机遇等等诸多方面来衡量各种营销网络模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营销网络模式,从而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

参考文献:

1.汤学俊,崔之余.中小企业标准的界定、评价及思考[J].商业研究,2002(1)

2.狄娜.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网

3.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乐著.梅清豪等译.营销管理(第十二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张波.销售渠道管理演变说明了什么[J].经营者,2001(11)

5.王荣耀.销售渠道的新变化[J].销售市与场,2000(9)

6.刘春雄,宋伟.中小企业如何做超级终端[M].渠道为王.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刘宇伟.营销渠道理论发展及其重心演变[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9)

8.[美]约翰·科特,丹·科恩著.刘祥亚主译.变革之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9.李林.决胜盈利模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美]Enis著.刘建华译.营销学经典[C].东北财大出版社,2000

11.戴夫·查菲等著.吴冠之译.网络营销战略、实施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

12.陈梅梅,唐勇.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之路[M].阿里巴巴技术网络有限公司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责编:贾伟)

作者:陈金先

第二篇:浅议音乐欣赏的意义

音乐欣赏是人类通过听觉器官接触艺术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们通过音乐感受社会生活的一种思维活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音乐的出现给青少年带来了一丝轻松,进而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青少年对于音乐的功能并没有全面的了解,对于音乐艺术也是一知半解,无法体会音乐中的深厚情感,所以现代教育要求通过音乐欣赏教育,让学生开阔音乐视野,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全民修养和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主要包括欣赏和教育,其中音乐欣赏被誉为是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它不仅将音乐艺术的点点滴滴展现在学生面前,还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在现代社会里,音乐欣赏不仅是学生休闲娱乐的活动,也是学生向往的美好事物之一。与此同时,音乐欣赏还创建了独立的表达方式,如音乐剧等,都改善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音乐欣赏和教育课程也因此全面展开,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欣赏,吸收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并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为保证音乐欣赏的完美效果,音乐欣赏教育一般会选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让学生可以集中精神去感受音乐带来的意境美。音乐欣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像普通的音乐欣赏课程一样,都要经过一定的阶段,将所知的理论转化为音乐艺术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音乐欣赏课程要遵循导入—介绍—初步欣赏—分析结构—分段欣赏—内涵理解—完整欣赏等程序,而在学生的音乐欣赏中,导入是要了解音乐艺术的背景和作者的感触,用作者的心态去聆听音乐作品,这样就能直接过渡到音乐内涵的欣赏中,也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到完整的音乐作品。

学校音乐欣赏课程的第一阶段是传授音乐创作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主体思想和作者情感,并将这些内容和情感移植到学生的思想中,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和素养。第二阶段则是利用人类的听觉感受音乐作品,一般来说音乐作品都有着强烈的节奏感,还融合了多种乐器的音质,使得音乐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另外在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一般会选择一个安静的欣赏环境。因为好的音乐需要静静的听,才能品其感,解其意。试想,如果在喧闹的大街上进行音乐欣赏课程,谁会集中精神听呢?音乐又如何打动你呢?所以我们说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个人内心平静了,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特别是有些音乐作品的于环境的要求十分强烈,例如我国著名的音乐作品《百鸟朝凤》,它主要用各种乐器描述了鸟类的叫声,而不是用乐器进行的演奏,因而大部分学生觉得它不好听,没有情感的表达,但它所代表的是我国唢呐乐器独特的创造手法和韵味,只有在安静的氛围中,才能领略到民族音乐独特的魅力,才能感受到百鸟争鸣、生机勃勃的景象,才能更好地传达音乐所包含的内容。

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音乐,音乐的教育过程也并不顺利,因而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音乐学习的队伍中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了音乐教育的成果。对于处在塑造阶段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很强的直观形象接受能力和强烈的感受能力,因而给音乐欣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音乐欣赏课程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例如讲述法,但要注意把握讲解的时间和内容,尽量减少讲解乐曲的背景、时间、作者生平等,例如我国著名音乐作品《二泉映月》是运用单一的二胡乐器创作而成的,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比较单调,但其所拥有的音乐内涵却独一无二,也是学生所必须感受的。因此其欣赏课程可以用简单的课件展示作者的生平和乐曲的创作背景,并加上海内外对于作品的最高评价,使学生带着崇敬的心理欣赏音乐,提高对作品的重视。

当今时代音乐作品浩海如烟,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代表着不同时代的优秀文化,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欣赏课程可以选择中外优秀名曲,拓展课外欣赏内容。然而由于学生的音乐课程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只够欣赏部分的经典作品。比如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音乐本身的播放就需要20多分钟,一节课时怎么可能把知识讲清楚呢?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欣赏经典音乐作品,使课内欣赏得到延续发展,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印象,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工具层出不穷,这给音乐艺术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则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育资源,开拓了音乐教育的广阔前景。这样,音乐教育不再是单一的先讲述、后欣赏的课程模式,而是可以采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的课程模式,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形象性强,而且信息量大、资源宽广,有助于学生对于音乐的探究与创造。在当今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查找各种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欣赏,而且网络还提供了有助于理解音乐的F1ash动画、图片、影片等,这些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者,只有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科技知识,才能提高教育水平,辅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创作等活动。另外,处在学习阶段的学生对于音乐有着不同的理解、想法和疑问,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离奇古怪的问题进行认真解答,不要回避和指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不再胆怯,而且还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相关的乐理知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社会发展中,高科技给学生的全面成长带来了很多便利。例如网络中的海量信息挖掘了学生的心理潜能,使音乐走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到了学生的社会实践中,使学生在听、说、看、唱、做、创、演、寻、玩中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而得到心灵的抚慰、知识的满足、审美的满足和情感的满足。这样看来,网络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贝多芬在精神和物质极度匮乏时期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以磅礴的气势号召全世界人们团结起来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瓦格纳称之为“达到了交响曲艺术的顶峰,没有人可以超过他。”《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以其雄壮崇高之美鼓舞了多少热血儿女为了革命理想而奋斗,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音乐篇章。马思聪一曲《思乡曲》又唤醒了多少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有着语言不可比拟的力量,焕发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正如柴可夫斯基所说:“当语言不能表达某种情感时,更雄辩的语言——音乐便全副武装地登场了。”是的,好的音乐作品是不会被遗忘的,仔细聆听欣赏,每个人都能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可见音乐带给我们的是精神上的满足,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因为音乐欣赏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广泛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的艺术知识,使学生从思想上开始约束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素养。也可以说好的音乐作品犹如肥沃的土壤,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从中受益。在未来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各个行业对于人才的素养水平十分重视。因此现代音乐教育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相关知识,并养成习惯,以此提高自身的素质,正是基于社会对新型人才需求作出的改变。众所周知,音乐欣赏课程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它的设置是帮助学生开启音乐大门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最好的启蒙老师,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音乐欣赏对于学生全面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编校:武琼

作者:张硕

第三篇:“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社会机能”

摘 要: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的学理,指的是理论观点得以生成的立论基础以及对该基础所衍生成果的审视检验。蒋孔阳美学本体论的学理基础,一是明确回答人与美何者在先的问题;二是以人与社会关系为轴心,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认为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社会机能。当代美学与文论界的研究前沿之一,是以建构性学理取代先在性学理。上世纪90年代初期,蒋孔阳先生在潜心研究康德、席勒、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古典哲学大师所秉持学理的基础上,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汲取全新学理运用于美学探讨,其《美学新论》对本质主义先在性学理的纠偏,与建构论学理相比,毫不逊色。这说明当代学者抵达美学与文论研究前沿、更新学理的方式有两种:跟着走与自己走。蒋孔阳先生属于后者。两种方式有特色之别,无高下之分。美与异化,是社会机能的两极:美的维度是人的本能与社会需要潜在而完美的融合;异化的维度是人的本能与社会运行机制结合的副产品。长期以来,美学与文论界在涉及人与社会关系时,重点关注异化这一维度,较少聚焦美这一维度。时下,美学与文论界研究成果学理不足的情况,少于学理不顺的个案。学理不足是指立论基础不牢;学理不顺是指研究成果经不起检验。对我国美学与文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西方大家著述中,亦难免存在学理不顺现象。

关键词:蒋孔阳美学本体论;先在性学理;建构性学理;学理不足;学理不顺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西方后现代思潮的涌入,美学与文论界掀起了一场名为反本质主义的颠覆性思想风暴。传统的本质论在堪称排山倒海的巨浪冲击面前,几乎难以组织像样的正规反击,“本質主义的毒汁”{1}一时间销声匿迹。在大潮逐渐消退的过程中,学界也开始认清问题的所在:反本质主义不过是具体的理论观点,背后还蕴含着深层的学理,即建构性,其力图清除的本质主义,所蕴含的学理为先在性。纳尔逊·古德曼以及理查德·罗蒂等人所言“世界是被构造而不是被发现的”{2}“真理是被制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到的”③,指的就是建构性学理与先在性学理的根本区别。两种学理的不同,还体现为后现代以差异性抗衡传统形而上学的同一性。

美学与文论研究,无论多么前沿的问题,最终都绕不开认识论和本体论;从学理角度看,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当代研究前沿之一,就是从注重先在性与同一性,走向聚焦建构性与差异性。我国当代学者抵达该前沿的方式有两种:跟着走与自己走。蒋孔阳先生属于后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认为,两种抵达学术前沿的方式,有特色之别,无高下之分。

一、新时期美学与文论史的学理反省:反本质主义的切中与不实

后现代思潮对中国学界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没法否认的客观事实。2014年,朱立元教授在反省这一段学术史时,对此有过非常精辟的总括:

在文艺理论界,本质主义长期以来成为多数学者(笔者本人亦不例外)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其突出标志是,认为文学理论的主要任务是寻求文学固定不变的一元本质和定义,在此基础上展开其他一系列文学基本问题的论述。{1}

这种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也摆进去的学术反思,堪称学界典范:学术研究贵在探求不同看法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各种观点变化、兴衰的前因后果;忠于事实,客观记述,名为最基本的要求,实为最可贵的境界。

西方后现代思潮的积极意义,在于以建构性学理取代先在性学理,其在我国学界产生的巨大且具体的影响,就是反本质主义思潮的盛行并占据主导地位,而本质主义则基本退出学界主场位置。深究起来,这个被一些学人当作思想“毒汁”{2}看待的本质主义,与它的终结者同出西方,只是时间上远远早于后现代,属于古希腊时期,也即传统形而上学的源头处。在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本质主义的开创者之一柏拉图区别了“美和美的东西”③,经过对无数个案的推敲、诘难,终究未能找出“美是什么”的答案,只能以“美是难的”{4}这一千年之叹结束探讨。“柏拉图虽然并没有找到什么是美的最后答案,但是,他在美学史上却做了一件大好事: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5}

古希腊哲人注重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索,认为那个东西是“水”“火”“气”或者“数”等等之类。柏拉图将这种思路用于美的研究,区分“美和美的东西”,也即在美学研究领域区分美的本质与美的现象,影响后世达两千多年之久。当然,限于历史条件,古希腊哲人还没能意识到把本质当作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对象的做法,存在着明显不足;“美的本质不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或精神实体”⑥这一认识,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还不会产生。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势头与规模日益增长,本质主义也逐渐在我国学界落地生根,影响甚或支配了不止一代学人的思维方式,直到后现代思潮所带来的反本质主义在我国学界产生重大影响,本质主义又成为被连根拔起的对象。

本质主义退场的最典型标志之一,就是本体论取代了本质论,后者如今已极少有人提及。但追根溯源,本质是相对现象而言的,本质论的要点在“是”;本体是讲存在的,本体论的中心是“在”。两者虽多有交叉之处,但又的确不是一回事。但是,约定俗成为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则,当大家都习惯于某种用法的时候,是难以用科学方式去纠正的。朱立元教授于1996年特地仔细研究了这个问题,认为由于误译、误读和误用等原因,使得哲学领域里本质论与本体论这两个基本范畴被混淆的局面,已成为“普遍化和约定俗成的现实”,故而只能承认现实,放弃本质论,让本体论“继续保留和使用,如在本原论、本质论、本根论等意义上继续使用”{7}。

从学理上讲,本质主义的背后,除了先在性学理,还有同一性;也正是这同一性,不仅与先在性学理如影随形,也与建构性学理须臾不离。因此,反本质主义说到底,只能成功一半:反得掉先在性,反不掉同一性。本质论一直未能被完全清除、反倒不断发出重新归来的声音,那是因为其学理性基础非常扎实。在此,不妨听听列奥·施特劳斯的意见:

历史远没有证明历史主义的推论的合法性,毋宁说它倒是证明了,一切的人类思想,而且当然地,一切的哲学思想所关切的都是相同的根本主题或者说是相同的根本问题,因此,在人类知识就其事实与原则两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中,都潜藏着某种不变的结构。{1}

从发展角度看,建构性学理毫无疑问是对先在性学理的超越和突破,代表着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的前沿水平。虽然本体论取代本质论、建构论取代先在论的格局已经形成并不可逆转,但是在学理反省面前,反本质主义忽略同一性的硬伤无法掩饰,本质主义因同一性而具有的生存理据亦无法抹去。

就抵达建构性学理而言,当代学人展现出两条路径:一是接受后现代思潮影响而转向反本质主义,一是依据自己认定的方式,自觉地对本质主义弊病予以纠偏。后者所达到的学理高度,与建构论相比,没有丝毫逊色。如胡经之的文艺美学、童庆炳的文学原理、蒋孔阳的美学本体论等等。

1980年春季,全国首届美学会议在昆明召开,胡经之先生在会上提出,应当开拓和发展文艺美学,并于1981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招收全国首届文艺美学研究生,《文艺美学》{2}专著也于1989年出版。在当时全国思想解放运动大背景下,文艺美学的创建具有双重意义:从理论上解除了工具论对文学的束缚;为突破文学研究的本体论关隘立下首功。随之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方法论热,包括“老三论”和“新三论”③,其主要目的也是解放思想、拓展思路,以便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确认文学不同层面的本体特质。随着研究的深入,文学与政治完全脱钩、只有审美功能的设想,被证明是不符合实际的。于是,作为学科,文艺美学的重心转向了文化研究{4};作为首创者,胡经之先生也将研究重点转向了文化美学,其后还转向了自然美学。

童庆炳先生在其主编的《文学概论》系列教材中,一方面将文学理论的五大块内容{5}予以系统化,另一方面又将本质论改为观念论⑥乃至活动论{7},避免理论上对活生生文学的僵硬限制,并采用立体复式的方式来界定文学: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是作家体验的凝结、文学是语言组织{8}。

反思这些可以看出:我国当代美学与文论界并非离开西方文论就会 “失语”;从建构性学理与反本质主义的盛行来看,除了西学思路在发挥巨大导向作用,产生于本土的学理思路及其影响亦不可小觑。

“美是对人而言的,我们不能离开人来谈美。”{9}意思是说,先有了人,而后才出现美:美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具体来说是产生于在实践活动中与现实形成的审美关系。这句话里面所蕴含的建构性学理,在表达与意蕴上都充满了中国特色,与西方的建构性学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上世纪90年代,蒋孔阳先生在潜心研究康德、席勒、费尔巴哈、黑格尔等古典哲学大师所秉持学理的基础上,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汲取全新的实践论学理运用于美学探讨,其《美学新论》对本质主义先在性学理的纠偏,与建构论学理相比,毫不逊色。这说明当代学者抵达美学与文论研究前沿、更新学理的方式有两种:跟着走与自己走。蒋孔阳先生属于后者。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笔者认为,两种方式有特色之别,无高下之分;对前者当仔细分辨,对后者则大可略过。

二、蒋孔阳美学本体论的学理基础:美是提升人类的社会机能

人与美何者在先?这是美学本体论必须回答的问题。蒋孔阳美学本体论的学理基础,正在于对此作出的明确回答:“在人类社会以前,没有美。”{1}就基本学理而言,如果说这里面体现了与先在性相反的建构性的话,她就属于典型的中国式建构性学理。

人与美何者在先,不仅是美学本体论问题,更牵涉到哲学本体论或世界本体论问题:人与世界何者在先?先在性学理与建构性学理的真正交锋,正在于此。

以先在性学理为基础的世界本体论,可称为自然本体论;以建构性学理为基础的世界本体论,可称为社会本体论。自然本体论认为世界在人之前,这是仅凭基本常识就能理解的,无需赘言。但社会本体论认为世界在人之后,其内蕴就需要稍加解释了:简而言之,在没有人之前,别的都不说,“人与世界何者在先”这句话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社会本体论并不是说在人类之前,世界根本不存在,而是说,在人之前就存在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人类并不知道,或许可称之为康德所说的“物自体”(尽管在人类之前也不可能存在“物自体”这个词或符号)。人类现在所知道的世界,是随着文明进程的发展,通过多种符号系统一点点建构起来的;世界远远不止于人类现在建构起来的样子,人类建构世界的过程永无终点。

人类在建构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社会机能,她令人类不断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这就是美:“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一种社会机能。”{2}这种对人类文明前行方向发挥着先导作用的社会机能,根源于人类爱美的天性,沉淀于社会的运行轨迹,是人类本能与社会需要潜在而完美的融合,隐隐约约又不绝如缕地对社会前行的方向发挥着引力的作用。当然,这种引力对社会的影响,一直远远弱于源自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观察其产生作用的周期也至少以世纪为单位;但她又必定是与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交织在一起的。

蒋孔阳美学本体论的展开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在《美学新论》中,蒋孔阳先生不断地强调这一点:“从古到今,人类的一切学问,都是探讨人对周围现实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人类一切学问的出发点。”③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极为复杂又千变万化的,所以,蒋孔阳先生在具体谈论美、把握美的本质所在的时候,没有采用传统的单一线性方式,而是采用立体复式的方式。

笔者在蒋先生门下受教时,常在先生的书房聆听教诲。《美学新论》出版不久,先生在书房题签送书,接过书后,我向先生请教该如何把握美的本质,先生说他是用了四句话来界定美的: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自由的形象。后来,由蒋孔阳先生和朱立元教授主编的《美学原理》,正是用这四句话来给美作出界定的{4},为打通美学研究的本体论瓶颈提供了具有典范价值的学理基础。读完《美学新论》之后,我對先生谈及自己的读书体会,申明自己特别在意“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一种社会机能”。先生听后笑着点点头说:你的想法有道理。

从那时起,将此想法写成文章的念头就一直萦绕在心间,但总是只有片段的局部,没有系统的整体,难以形成符合现代文章要求的格局和篇幅,无法将萌动的念头令自己满意地表达出来,就像电脑开机时的小圆圈那样,一直在转来转去地,就是不能打开电脑。从《美学新论》出版至今,那个小圆圈转了近30年,现在,总算能够成功开机,可以在电脑上敲击键盘、输入文字、形成文章了。

蒋孔阳美学思想本体论,以没有人就没有美为学理基点和立论前提,围绕着人与世界的关系而展开。在这个过程中,蒋孔阳先生将人、社会和美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一种社会机能。”{1}蒋孔阳先生的这一思想,并非产生于上世纪《美学新论》出版时的90年代,而是产生于之前的80年代:

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他能够进行有目的的生产。当他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使自然取得了符合他的目的的形态,他就感到满意和愉快,从而产生了美感。正因为这样,所以原始人的生活虽然极其简单,但他们已经有了爱美的需要,产生了爱美的天性。是这种爱美的天性,使人不满足于自然,而要有所创造。人类的创造性是和人对于美的爱好和追求分不开的。因为人能够爱美,所以他要求超过动物,超过自己,不断地把自己提高。{2}

到了《美学新论》这里,蒋孔阳先生将早前的想法予以提炼,把问题从审美教育层面上升到美学本体论高度,为认识美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拓展了视野,甚或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在人类出现之前,大千世界混沌一片。人类进化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从认识外在事物,到形成相关概念,再到运用特定的声音、图形、文字等符号来表达认识成果,这个过程循环往复,混沌一片的世界便渐渐清晰起来。人类文明的前行过程,第一动力是生存需要;所谓人类社会,就是为了尽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生存需要而形成的。这世界上的所有生物,不仅都有生存需要,还有发展需要。人类的发展需要,其方向如何,取决于人类社会自觉形成的先导机制,它以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记录过往历史、研究现实对策、表达未来追求,牵引着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从单纯的自然存在走向自觉的有意识的精神存在。这种先导机制,就是美,就“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一种社会机能”。

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一定包含着、但不是越来越富,而是越来越美。人类前行过程中,对美的追求与创造体现在所有方面,艺术是最集中体现这种追求和创造的领域。而在整个艺术领域,语言艺术即文学,对艺术的其他类别发挥着先导作用,所以,研究美学,一定要注重“语言艺术在整个艺术门类乃至文化中的引导作用”③。这种作用,是美作为提高人类的社会机能的缩影:正如文学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发挥着引导作用那样,美这种社会机能对人类社会中其他所有机制都发挥着引导作用。

蒋孔阳美学本体论思想的学理,正是从人类前行的先导这个角度,来看待美和艺术、研究美和艺术的。人类社会所创造和欣赏的美,从发生顺序上讲,是先有工艺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最后才出现自然美的{4}。到了现代社会,艺术美对先导性的体现最为典型,社会美和自然美对先导性的体现最为普遍。

一部美学史和艺术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先导史。人类的实践活动乃至文明前行的脚步,都是朝着美学与艺术指出的方向发展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5}的意蕴,应该也在于此。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世界各国古代神话中的幻想,何以在后来大都成为现实:神话中的幻想,就是远古人类所表达出来的对美的追求;经过若干历史时期的发展,这追求一定会实现的。也就是说,美的追求或艺术理想,总会走在现实世界前面的。

从作为人类前行先导的社会机能这个层面来研究美、把握美,与形而上的思辨研究和形而下的实证研究,是不同的路径,具有更为切近美与人类、美与社会关系实际的特色,体现出一种鸟瞰人类文明进程的大视野。从美学史上看,这种角度的研究,之前不仅有,而且还很多,只是大多都停留在审美教育的层面,蒋孔阳先生自己也在审美教育问题上发表了许多精彩见解。但蒋先生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深究美在人类前行的过程中,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从而在审美教育的基础上,将其上升到社会机能的高度,不仅拓展了美学研究视野,而且展现出美学本体论学理的新风貌。

美作为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社会机能,其对人类前行的先导作用,主要是一种引力而不是动力。这两种力量从本源上讲,是有着根本不同的。动力多半为物质性的、功利性的推动力;引力多半为精神性、非功利性的牵引力。比如人类对吃饭穿衣的需求,是生存的基本需求、本能需求,也就是追求丰衣足食的直接动力。当丰衣足食的目标基本达到之后,吃饭的需求就会逐步上升为各种层次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穿衣的需求就会逐步上升为千姿百态的服装设计、人体展示,且这种上升是无止境的。人类的日常衣食住行如此,由此延伸开来的各行各业无不如此,都是从直接动力的推动,发展到精神先导的牵引,即由实用起步,发展到在美的牵引下前行。

循此学理,就能看出蒋孔阳美学本体论思想一直是围绕着人本身展开、十分亲切近人的: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自由的形象。

三、美与异化:人类社会机能的两极

蒋孔阳美学本体论的学理基础,包含两大要点:一是明确回答人与美何者在先的问题;二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指出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社会机能。以此学理为基础的美学本体论思想,符合社会历史发展实际,也即经得起检验:从人类文明历史进程来看,尽管前行的路上已经遇到并将继续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但人类正是朝着越来越美的方向前行的。

从人与社会关系出发探讨问题的人文著作及艺术作品一直都有,数量上可谓汗牛充栋,质量上亦多传世之作。近世以来,这类著作或作品都有一个特别突出、震动社会、警醒世人的主旨:异化!

整个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如果只挑選一个主题的话,那无疑就是异化。异化主题通过种种方式,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人类心灵的无限挤压及其种种后果,令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状况及前路深感悲凉、悲戚、悲怆!像《美学新论》中提及的《二十二条军规》{1},作品中的一众小人物,凡自己想做的事,无论是啥,都被“第二十二条军规”驳回;最绝妙的是,除了掌握“二十二条军规”文本的上司,任何人不得查阅“第二十二条军规”!那具有十足象征意义的“军规”,就像一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高墙铁幕,密不透风地围住你,让你在生存的绝境中无法挪动半步。

钱中文教授曾谈及现代戏剧所揭示的“异化”对他产生的震撼:

1985年春,我去法国进行学术访问,除了访问一些学者,法方安排我们空闲时间看些法国、俄国话剧,我们则要求专门观赏十分陌生的荒诞派戏剧。最先看到的是热奈的《女仆》,随后是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贝克特的《初恋》,根据卡夫卡日记改编的《梦幻》等……自此以后,我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看法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我把其中的优秀之作,视为表现人的生存艰辛的悲怆交响曲,令人回味无穷,把它们与现实主义优秀之作一视同仁了!{2}

艺术作品传达艺术家对社会生活面貌与人类精神状态的认识和揭示。现代派文学艺术所描写的异化现象,从社会生活的实际状态来看,已经足以这样表述了:人类前行的路上,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有异化相伴。

对于异化,西方学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启蒙现代性之过。凭借理性,人在上帝面前终于站立起来;只是,旋即又在理性的制宰下相当程度地失去了自我,即工具理性导致了异化现象的产生。从而,需要价值理性,即审美现代性来纠正、消除异化现象。从现有文献来看,审美现代性对现代社会弊病的发现,阐述深刻,令人折服,但难免时有偏颇乃至夸饰之语;其纠偏之策,集中体现为审美救赎(或审美解放)理论。从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开始,中经阿多诺、马尔库塞、伊格尔顿等等,审美救赎(或审美解放)俨然一条红线贯穿其间。

如果是指对被束缚、被压抑、被扭曲的人性而言,那么审美解放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如果是指回到被束缚、被压抑、被扭曲之前,那么审美救赎的理论,实际上就暗含着先在性学理、难免先天不足了。因为,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处于被救赎状态的现代工业社会或者“单面人”社会中的人,真的还不如生活在被异化之前的田园社会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审美救赎理论所追求的,实际就是一个先于被救赎者而存在的抽象理念。

随着西方现代派引入中国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美学思潮与文论学派,其面貌庞杂,影响广泛。它们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在涉及人与社会关系时,重点关注的多为异化现象,把社会当做人的对立面来看待。时下美学与文论界的著述,大凡涉及人与社会关系时,所依据学理多出于此。

异化的存在及其持久性,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美是人类提升和超过自己的社会机能,同样如此。在美学与文论领域,对此不必争论。但有一点需要确认,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越来越美与越来越异化这两个维度,哪一个是人类前行的方向呢?答案无疑是越来越美,而不是越来越异化。美与异化,是人类社会机能的两极;在某种程度,这两极又是经常交织在一起的。

从学理来讲,美与异化这两极,都是从人与社会关系出发而得到的研究成果,但其间的差异却有如天壤之别。就关注度而言,对异化这一极的关注远远超过对美这一极的关注。就符合对象实际而言,异化是客观存在,但不是人类前进的方向,恰恰相反,人类在前行过程中竭力避免的正是异化。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美正是人类前行的方向。如果说,社会机能中的美这一极是人的本能与社会需要潜在而完美的融合,那么,异化这一极就是人的本能与社会运行机制结合的副产品。对此副产品,审美救赎(甚或解放)理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该理论只是极少人站在“上面”,弯腰把“下面”的众人往上拉,基本于事无补。作为社会机能的副产品,只有依附正产品才能克制它的弊病;美就是社会机能的正产品,令人类不断地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对人类前行方向发挥着引力的作用。

由蒋孔阳美学本体论学理研究可以看出,学理的重要内涵,除了理论背后的基点,还有产生于这基点的研究成果,需经得起研究对象实际状况的检验,尤其是当与社会历史有关时,必须经得起历史发展实际状况的检验。蒋孔阳先生关于“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社会机能”{1}的思想,是经得起人类文明进程检验的。

在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重视学理的文章近两年突然暴增:2019年及之前,知网上涉及学理问题的文章并不多,从2020年到现在的不到两年间,突然出现了几千篇涉及学理的文章。如果分类的话,它们主要涉及艺术(各门类)、教育、历史等,纯粹从美学或文论角度言及学理的文章倒还不多。这么多文章所提及的学理,主要内涵还是指理论背后更深层次的基点或起点等等之类;其实,学理内涵还应包括对从相应基点出发得到的研究成果的反省,检验其是否符合研究对象的实际状况,包括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

由此可知,在学理的内涵中,反省、检验对象是否符合事实,为极其重要的元素。因此,应当赋予学理范畴以两大要素,通俗的说法就是:何以立足?是否契合?正式的表述可以这么说: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的学理,指的是理论观点得以生成的立论基础以及对该基础所衍生成果的审视检验。前者是指“刨根意识”,它向两个极端延伸:覆盖面尽可能广泛、聚焦点尽可能具体;极大者极小,极小者极大,两者相通相连。总体而言,学理的小调整,定会导致理论观点的大变化。后者指“反省意识”,对研究成果的检验,同样应视为学理内涵的精髓所在。阅读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的历史文献,其中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很大一部分都是由经不起检验而引起的。

对那些问题进行仔细辨析就会发现,有的是学理不足,有的是学理不顺。学理不足,是指对理论背后基点或起点之类的关键处,把握得不准,深挖不到位,因而缺乏说服力。学理不顺是指反省检验的不足或缺位,因而在研究对象的实际状态前,常常被“卡”住,面臨要不修改对象、要不修改成果的窘境。

在美学与文论研究领域,学理不足的情况少于学理不顺的案例。有条件的当事人能够自我纠正,实现“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没条件的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了。美学与文论的发展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不断纠正前人的学理、生成新的学理的过程。当然,也不排除有人用更加不顺的学理,去评价稍有不顺的学理。近几年来学界高度重视的西方文论中“强制阐释”现象,实质上就是学理不顺的问题。

其实,对我国美学与文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西方学者的著述中,发现学理不顺的情况很正常。比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且该势头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分属不同文化的语言,能否言说同一对象?按照海德格尔的意思,虽不是绝对不能,至少,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就不大可能真正实现:“早些时候我曾经十分笨拙地把语言称为存在之家。如若人是通过他的语言才栖居在存在之要求中,那么,我们欧洲人也许就栖居在与东亚人完全不同的一个家中。”“一种从家到家的对话就几乎还是不可能的。”{1}

海德格尔作为举世闻名的大思想家,其学说在世界思想史上无疑占有重要位置,他对我国学界的影响之深、之广,亦少有能与其匹敌者!但他认为中西方不可能凭借不同的语言来进行交流的看法,明显经不起检验,属于学理不顺的典型个案:中西方的语言不同,实为不同民族文明进化的必然结果;从符号学角度来讲,一物多名(符号)是基本常识;中西方文化对同一对象的命名不同,是语言现象,这绝不意味着中西方不能思考同一问题。否则的话,翻译就不会出现了!尽管西方人所思考的问题,有可能东方人理解不了,反过来也一样的;但是那个问题,西方人自己就个个都能理解吗?同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因文化等差异,在思维层次上不一样,彼此不能理解、不能交流是普遍现象、正常现象。比如海德格尔本人,其国内的知音能有多少?能够平等地与他实现真正对话交流的又有多少?海德格尔所说的“不可能实现的对话”,不仅存在于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之间,也存在于同一语言的使用者之间,那是思维能力强弱、思考层次高低的问题,并非语言差异的问题。

蒋孔阳美学本体论思想所蕴含的学理,为当代美学与文论开拓了弥足珍贵的新空间,后来学人当永远铭记、珍惜。

作者:王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历史有关论文范文下一篇:主旋律电影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