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2-09-14

各国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方面开展了很多有益探索, 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 比如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和英国的现代学徒制, 这些教育模式特色鲜明, 已成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范。

2014年8月, 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提出了“现代学徒制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1]。2015年8月和2017年8月, 教育部分别遴选了首批165家和第二批203家单位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3]。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是根据企业要求的“人才规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招生与招工同步进行, 在招生录取前企业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 学生入学后单独编为“学徒班”。企业与学校一道成为育人主体, 参与“学徒班”人才培养全过程, 校、企互聘人员成为学徒的“双导师”, 学校为“学徒班”提供理论教学, 企业提供实践教学, “学徒班”学生毕业后进入该企业工作,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 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变化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以“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为原则, 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切实为企业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进一步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更有目标性,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熟悉了合作企业的公司文化、公司产品、工艺流程和管理制度等, 通过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共同培养, 尤其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协作精神与职业需求对接节省了入职员工培训时间, 缩短了进入工作岗位的过渡期, 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 为企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使企业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本领高强的员工队伍[4]。

(二) 为“工学结合”创造了条件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现代学徒制建立校企互聘双导师制度, 教学团队专兼结合, 骨干教师进入企业现场参观、学习熟悉生产工艺或开展产学研合作, 使专业教学融入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更新教学内容、教学体系。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职业岗位专业工作任务分析人才能力点构成并将其转化为课程体系, 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 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教材[5][6][7]。在形成“专兼结合”师资队伍的同时, 为了有效地完成“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 学校和企业都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创新培养模式, 实施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必须打造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制定现代学徒制合作育人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 确保学生在学校学习、企业碎片学习和在岗培养。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情况

本文针对电子信息、物联网、机械制造等专业领域人才培养改革实践进行调查研究, 合作模式主要是“双主体”和“三元制”式现代学徒制, 双主体是由学校和企业合作育人, 三元制是由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参与育人。这些模式是在“定向就业型”、“企业冠名订单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 内涵实现了从“设立校外实习基地”、“开设订单奖学金”到校、企签订合作协会共同开发人才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互聘双导师、共同开发教材以及“产学研”合作, 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更加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一) 现代学徒制的开展

学院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企业互聘“双导师”, 双方共同开展人才培养, 学徒班第1-3学期接受思想品德及通识素质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实践教育和日常管理, 企业则根据培养方案安排企业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能工巧匠进校兼职授课, 完成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和专业岗位实训等内容的教学;第4学期开始主要是接受行业协会或企业的专业技术专项训练, 第5学期在企业接受岗位定向教育, 第6学期在岗培养并考核出师。

(二) 现代学徒制管理工作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学徒在校期间管理由教学系部负责, 在企业培训期间由企业培训部门负责, 确保顺利完成实践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实习等[8]。学校和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共同投入, 实现人才的共同培养、管理。

(三) 校企深度融合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增强了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 通过共建的“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训基地, 满足学生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通过共建“双导师工作室”, 加强专、兼职教师的融合, 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 通过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 形成了“资源共享、文化引领、对口就业”的教学保障机制。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效果

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及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表面, 现代学徒制毕业生较同专业普通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 提升了学生专业认同感

学生对其所学专业未来职业就业前景和岗位工作环境缺乏了解致使对专业认同缺失, 这些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均得以解决。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开设诸如企业管理、企业文化课程, 与学校开设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互补, 他们的言传身教比教师语重心长的教导更能使学生认同专业。

(二) 实现了学生到员工的顺利过渡

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教学达到50%, 但受限于职业实践环境实训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有一定的差距,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能够使学生到企业紧贴生产实际进行实践, 因而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明显提升, 缩短入职适应时间, 入职即成熟手甚至是岗位能手。

(三) 提高了学生就业质量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嵌入企业人才素质元素, 使学生的责任心、自觉性和纪律性更强, 更懂得团队合作和沟通, 能够自觉运用专业知识发挥岗位作用为企业创造甚至创新价值, 获得企业的认可, 因而毕业生在岗快速成才, 比同专业普通毕业生获取更多的提拔机会, 因而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大大提高。

四、结语

在现代职业教育日益蓬勃发展背景下,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 塑造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是解决行业人才短缺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对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提高企业人才适应性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 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 双导师共同指导, 学生以双重身份切换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要, 学生的职业身份、岗位认同及就业质量显著提高, 企业人才实际需求响应得到大幅提升, 职业教育真正服务产业。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双主体,双身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9/05/content_2745818.htm, 2014.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s3069/201508/t20150817_200588.html, 2015.

[3] 关于公布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任务书备案结果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78/A07/A07_gggs/A07_sjhj/201608/t20160831_277231.html, 2016.

[4] 漆军, 吴念香, 李海东.现代学徒制与职业教育形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 (31) :41-44.

[5] 朱理东.高职院校试点现代学徒制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6 (11) :21-25.

[6] 苏敏.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的研究[J].职教论坛, 2015 (5) :28-33.

[7] 宾恩林, 徐国庆.市场化视野下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内涵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 2016 (6) :80-84.

[8] 黄晶晶.典型职业教育模式下现代学徒制的形态与特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 (15) :43-4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微创技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并胆囊结石下一篇:河北省任丘市商贸服务业SWOT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