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论文

2022-04-20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针对当前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风险,提出运用竞争情报工作方法进行解决的建议,拟为金融产业的全面改革与深化发展提供参考。文章运用理论研究方法,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竞争情报与金融创新的概念,分析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金融创新的竞争情报保障机制模型,阐述了竞争情报在金融创新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内容,提出竞争情报保障金融创新的相关对策建议。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论文 篇1:

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摘要:金融创新能力可以反映一个金融组织、区域或国家的金融发展潜力,金融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金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因此,研究天津滨海新区(以下简称新区)金融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意义。本文从显性表现、隐形表现两个方面分析了新区金融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并对新区金融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新区金融创新能力提升中应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滨海新区;金融创新;评价体系

一、新区金融创新能力的内涵和表现

(一)区域金融创新能力的内涵

区域金融创新能力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前提条件下地区金融发展所具有的潜力。以金融发展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其核心是促进创新机构间的互动和联系,表现为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空间金融结构的差异、现代金融生长点、金融资源配置与优化组合、区域金融的发展动力等方面的创新潜能。

(二)新区金融创新能力的表现

区域金融创新能力是一个组合概念,并从隐性和显性两方面来表现。根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隐性表现主要包括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显性表现主要包括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

1.隐性因素-金融生态建设方面。金融生态环境为区域金融创新能力提供环境依托,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不同阶段对金融需求不同,金融发展的条件也不同。由此决定了区域金融创新能力的规模和阶段。具体来看,新区金融生态内部系统的核心要件和外部运行环境持续改善,“政府主导、央行推动、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金融生态格局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信用环境、金融主体要素的稳固发展、不断优化:2011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6.87亿元,为2006年的3.17倍:金融业增加值178.86亿元,相当于2006年的13.41倍:信用意识明显增强。企业征信业务数量相当于2006年的1.56倍、个人信用查询数量5702笔,相当于2007年(2006年还未开办个人信用业务)的237.58倍:滨海金融区、空港金融街聚集效应初显。快钱金融、联合信用、船舶基金、中国人保、澳洲宝泽集团、海协信托等金融机构协议入驻于家堡金融区。金融生态复位和正常演进的调节能力稳步提高。从综合得分来看,2006年为65.99分,2007年为71.23分,2008年为85.03分、2009年为96.95分、2010年为97.28分。政策出台5年间增加31.29分,提高47.42%。创新均衡点随金融创新效应曲线与金融生态建设的协同效应作用逐年提高,相切于金融发展约束线。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内在逻辑安排、协同发展规律的区域金融生态聚集效应逐渐呈现。(见图1)

2.显性因素-金融市场创新方面。区域金融创新能力主要借助于金融市场来提高。金融市场创新能力为区域金融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市场条件。具体来看,新区“产融结合、多种经营、功能完善、专业高效”的现代金融市场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在支持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的效用。融资租赁业市场中以“东疆模式”为代表的融资租赁业务领跑全国。截至2012年3月末,新区拥有融资租赁公司64家。占天津市九成以上,业务量占全国20%以上,融资租赁合同金额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股权投资基金汇集成流,初步形成我国PE发展聚集地。截至2012年5月末,新区登记注册股权投资基金2177家,注册(认缴)资本4363亿元,注册数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专业性金融服务机构落户新区。世界领先的金融服务供应商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同时使天津成为继北京、上海和成都之后的第四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中信天津金融服务外包公司开办票据分配现钞物流管理业务,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截至2012年6月末,纳入人民银行统计及监测范围的金融机构达122家,是2006年的2倍以上。机构级别有所提升,新增地方法人2家,一级分行3家,二级分行5家,二级分行以上机构数量是2006年的1.83倍。其中,外资银行、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增长活力释放。现有外资银行基本为2006年以后设立。新增10家:新增渤海银行、北京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十余家,增长1倍以上。新金融业态创新发展,截至2012年3月1日,在新区注册经营的金融租赁公司3家,货币兑换机构1家、小额贷款公司36家、担保公司76家、典当机构25家、资产管理公司61家、财务咨询机构141家、保理公司13家。新区宽领域、多层次、新形式的金融市场架构日益完善,并呈现“企业盈利,行业获利,产业收益,区域受益”的共盈局面。

二、新区金融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为方便分析和评价新区金融创新能力,本文通过构建金融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实现对新区金融创新能力的可操作化、定量化分析。

(一)研究设计

1.体系构建。在遵循区域金融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此领域研究经验,构建一个较为客观、科学、有依据的制度性评价体系一金融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量化量度方式阐释、反映新区金融创新的水平和能力。

2.权重计算。指标权重的选定,理论上使用主成分分析法。但已有研究证明:随时间推移及数据变化,采用算术平均与主成分分析法差别不大。且目前实证研究领域以樊纲为代表的国民经济研究、美国传统基金会对各国经济自由度的衡量均采取算术平均权重。因此。本文采取算术平均计算各级指标得分权重。

3.数据来源。研究数据选取《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天津滨海新区金融统计月报》、国家统计局网站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等2006-2011年度数据。

4.评估方法。根据金融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正向化和公式计算处理。由于各指标对应的原始数值在量纲上不统一,以及指标体系中正向指标(正相关指标)与逆向指标(负相关指标)同时存在的情况。因此,在分析以前,本文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数据之间量纲不一致和数量级差异大等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逆向指标的数据进行正向化处理。处理方法如下:

(1)对创新能力正相关指标的处理方式:Pi=Vi/Max(Vj)×100%(i,j=1,…,6)。

(2)对创新能力负相关指标的处理方式:Pi=Min(Vj)/Vi×100%(i,j=1,…,6)。

(二)遵循原则

1.科学性原则。金融创新能力体系以综合评价为主,防以偏概全。指标体系设计反映金融创新内涵,突出能够反映金融创新的先导指标。选择涵义明确、口径一致的评价指标。选取描述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结合的方式,突出指标的综合功能。

2.系统性原则。主要体现为金融创新能力体系评价的层次性。因此,将本文研究设计的指标体系分为金融创新基础指标一经济发展水平(G1)、金融创新发展指标一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水平(G2)、

金融创新活力指标一金融竞争能力与市场化程度(G3)、金融创新效果指标一资金配置效率(G4)、金融创新保障指标一政府治理、知识权益保护及人力资本(G5)5个总指标层,17个分级指标层(Fi),和156个原始数据指标,并通过12个公式(Ti)完成评价性指标的刻画。(见表1)

3.可操作原则。在体系指标选取时,基于新区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有些理论或理想上的评价指标很难获得有效的数据。这里根据地区特点和发展情况需要考虑使用其他较为合理的替代变量,以确保评价体系研究的可操作性。

(三)指标解释

1.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低决定了金融服务水平,反映了金融创新的市场需求,与外界联系越多,创新多样化需求也就越多。此项主要考察以下指标: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GDP总量指标相比,人均GDP指标更好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由于新区统计工作实际原因。没有这一既定指标,根据其核心含义,使用GDP总量与常住人口之比推算人均GDP。金融创新活动与这个指标呈正向关系。

(2)地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金融创新需求与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密切相关,且绝大多数经济金融活动及创新集中于城市,并应考虑剔除无业人员抚恤补给等因素,可能对金融创新关联趋势度产生偏离的影响。因此选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指标考察。金融创新活动与这个指标呈正向关系。

(3)服务业发展情况。从产业结构划分角度分析,服务业占整个产业结构比重越高,地区经济发展越活跃,金融创新对第一、二产业及其他细分部门的促进作用越大。金融业则是服务业的中坚力量,是最能代表经济现代化的核心行业。因此,有必要对此指标分项考察。选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金融业占地区GDP比重两个分项指标。金融创新活动与这两个指标呈正向关系。

(4)对外经济联系指标。地区经济与外部联系越多,越易受汇率影响,经济主体对外汇相关的金融创新需求也就越多。对外贸易与外部投入情况从生产领域反映了一个地区对外界的依存程度和金融创新与对外经济联系程度。因此,选取外贸出口总额、直接利用外资项目合同金额两个分项指标考察。金融创新活动与这两个指标呈正向关系。

2.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创新依赖于较高的经济货币化程度和发展水平做支撑。根据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启发,从金融发展深度、金融发展广度、主导金融业态发展多样性、外部环境对金融发展四大指标考量。

(1)金融发展深度。根据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性研究,M2/GDP是衡量金融深化的常用指标。考虑区域M2的不可获取性。根据M2定义。使用地区金融机构存款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作为替代指标。总体上看,它是衡量地区交易中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的比重,是经济金融化的初级指标。通常来说,该比值越大,说明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越高。金融创新活动与这个指标呈正向关系。

(2)金融发展广度。研究表明地区金融市场创新越活跃,各类金融业态对金融业的贡献效应作用越大,传统银行体系在金融业增加值中的比例就越小,而银行主要盈利来源于贷款,根据这一思想。选用贷款量与金融业增加值比重来刻画该指标。金融创新活动与这个指标呈负向关系。

(3)主导金融业态发展多样性。非主要贷款类资金运用占全部贷款之比。这个指标可以衡量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特别是存款类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的多样性。金融创新活动与这个指标呈正向关系。

(4)外部环境对金融发展。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地区通货膨胀情况,价格水平越高,金融机构因物价上涨风险而进行的规避型金融创新发展程度越高。从这个角度说,金融创新与CPI年度指数、CPI指数波动水平呈正向关系。这里我们为更精确刻画地区外部环境对金融发展指标,选择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天津市CPII-12月年度指数。

3.金融竞争能力与金融市场化程度。金融创新的一个最主要动力来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是以高度竞争为前提的,金融机构以此为创新动力完成金融衍生品设计、创新金融服务形式。此项主要考察以下指标。

(1)金融部门市场集中程度。借鉴金融创新的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程度可通过最大企业规模占整个市场规模的比重来考量。根据目前新区银行贷款市场格局,国有商业银行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因此,这里使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衡量地区金融市场集中程度。市场垄断程度越强,金融创新能力越弱,两者呈负向关系。

(2)银行体系资金运用市场化程度。这里进行一个双向动态考察,即通过银行体系资金来源市场化程度、金融支持效率的负、正关系两个指标衡量。若地区金融业市场化程度越高,则银行资金来源通过财政性存款、机关团体存款的比重越小;地区金融业市场化程度越高。银行主要资金来源方即储蓄转化投资程度越高,金融支持效率越高。

(3)金融发展和资本自由化指数。参考朱恒鹏(2007)中国地区金融发展和资本自由化指数编制体系指标并根据地区特点加以改进。根据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新区企业上市数、直接融资(不含上市公司二级市场再融资)加权比重获得。金融创新活动与这个指标呈正向关系。

(4)外资银行分布情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银行被允许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外资银行在中国地区开设业务一定程度反映了地区金融的市场开放程度,形成中资金融机构加快创新的竞争力。这里使用新区外资银行分支行数量增长情况的描述性统计指标。金融创新活动与这个指标呈正向关系。

4.资金配置效率。金融市场的基本职能是实现资本的最优配置。一般来说。资金配置率与经济增长存在互动、协整关系。从投资变动率角度研究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根据地区产融结合特点,选择新区主导产业一第二产业增加值与其投资的增量变动关系,计算2006-2011年度第二产业投入一产出弹性指标,表示为投资对行业增加值的贡献程度。金融创新活动与这个指标呈正向关系。

5.政府治理、知识保护、人力资本。主要侧重刻画金融创新发展的保障性指标。良好的政府治理、控调能力是地区金融创新有序、规范发展的基础和保证,知识产权保护为金融创新成果保驾护航。而人力资本则是金融创新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1)政府治理。选取《中国市场化指数指标构成》编制体系中反映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市场分配经济资源比重的首位分指标一政府财政支出在GDP占比。金融创新活动与这个指标呈负向关系。突出反映金融创新先导指标的科学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着重刻画金融创新发展的资源中政府与市场的辨证关系。

(2)知识保护。根据可操作原则选择新区专利申请量这一描述性指标。金融创新活动与这个指标呈正向关系。

(3)人力资本。根据产业构成和行业细分情况,考察最具创新力的代表行业,包括金融业和信息传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从业人员构成占比的描述性指标。金融创新活动与这两个指标呈正向关系。

(四)得分计算

利用表1中Ⅲ指标解释刻画的12个公式计算二级分项指标、一级分项指标得出评价性指标,加上描述性指标完成全部指标刻画,并对全部指标进行标准化、正向化处理。I体系层级中的五大一级指标,即金融创新基础指标、金融创新发展指标、金融创新活力指标、金融创新效果指标、金融创新保障指标通过Ⅱ指标分类中各自层级所属的二级分项指标、一级分项指标在Ⅳ指标类别及权重中的情况分别计算得出。最后,完成2006-2011年金融创新能力评级指数,即通过金融创新基础指标、金融创新发展指标、金融创新活力指标、金融创新效果指标、金融创新保障指标五大一级指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总分。(见表2)

(五)评价结论

1.从金融创新能力整体情况看,2006-2011年新区金融创新能力评级指数呈动态性、阶梯型增长趋势。总体上看,5年内分数提高20.98分。表明新区2006年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后,国家政策支持新区发展的带动、示范效应明显,新区金融创新能力评级指数从基本合格分数逐渐上升到代表领先创新能力的高分区间,新区金融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分年度看,2006-2011年得分依次为65.26分、70.67分、74.35分、76.9分、85.67分、86.24分,增长梯度较为平稳地波动于(0.5,8.8)区间内,表明新区金融创新综合能力的提升是持续的、均衡的和稳健的。

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其鲜明特征是跨越式演进,经济修复能力较强,2010年后新区增量优势显著。2006至2008年期间。分数从65.27分跃至81.59分,期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贸出口下降,2009年对外依存程度指标得分降至71.23分,总体得分下降至78.16分,通过两年内生性调整。2011年达到99.02分。体现了区域经济较强的自我诊断能力和修复能力。具体来看,以前年度金融业对地区经济贡献度水平不高,得分较低,2006年、2007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GDP仅为0.7%、1.26%,随后3年也仅维持在2%左右,2011年占比相对增幅较大,为2.9%,表明金融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3.从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水平看,多因素作用下呈现“倒双V螺旋式”迂回演进趋势。从共性上讲。金融发展的深度、广度、外部环境三个维度基本都经历了金融危机滞后性影响下的得分“拐点”(2009-2010年),这一波动趋势体现了金融创新“螺旋式”发展的曲折、迂回性。从特性上看,主导金融业态发展多样性得分曲线呈现急剧下滑,非主要贷款资金运用占比日趋减少,从2006年20.12%下降至2011年5.44%,银行业创新能力急剧弱化;地区CPI年度指数(天津市)在2006-2011年里有4个年度增长超过3%、CPI年度指数起伏波动,给适应物价上行及价格变动风险等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约束诱导型、规避性金融创新活动提供了发展空间。

4.从金融市场化程度与竞争能力看,金融机构体系日益健全。金融市场较为发达,处于转型期的新区金融市场改革创新得分特征平稳、向好。具体来看,2007年以前新区金融发展和资本自由化发展程度较低,受鼓励多渠道拓展融资方式政策影响作用下。得分从2006年的46.67分跃至2007年92.01分,直接融资占比井喷式提重。新区有4家上市公司累计首次发行股权规模达228.62亿元,占当年天津市上市公司首发量的100%,之后受金融危机外部环境影响及自身复位和正常演进调节能力提高,逐渐回归常态性增长:金融市场公平秩序及竞争规则开展,传统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占有率和垄断竞争优势减弱:外资银行不断充实新区金融业态呈现扩散状态。外资银行分布得分从2006年的16.67分跃至2010年的100分。

5.从资金配置效率看,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在经济投资活动中形成繁荣、鲜明的功能特点和秩序结构,实现资本优化配置的金融市场的基本职能得到较充分体现。2006-2010年投入一产出能力持续性增强,其弹性系数从1.12增至1.53。得分提高27.07分。另一方面,新区长期倚重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路径模式容易导致金融锁定,经济结构制约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资源配置在其他产业的辐射和协调能力相对较弱,但这一现象从2011年得到缓解,体现在投入与产出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和倾斜,“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效果显现。

6.从政府治理、知识保护及人力资本看。在支持区域金融创新的整体推动力和保障力上体现了积极的战略效应。从得分上看,政府与市场关系中,2006-2008年宏观经济向好,政府减少资源配置干预,为金融创新增强动力因素,市场分配经济资源比重逐渐提高,得分从84.09升至90.29分:政府在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造成时滞影响的2009-2010年,增大财政性支出比重引导资源配置。市场配置得分降低,体现了新区政府较强的控调、权衡、引导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专利申请量从2006年的647件增长至2011年的11855件,6年内得分提高94.5分。人力资本方面,金融业、科技从业人员结构不断优化,呈现从“稀缺”至“充实”再至“多元化”的趋势。

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金融改革中创新发展的定位问题

新区的金融创新改革面临机遇与挑战。从规模性创新发展看,上海浦东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改革试验区,与其强大的基础优势相比。新区金融底子薄,起点低,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金融业增加值占比项得分不高(G1-F3-2),2011年金融业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占比有所提高但不足3%,远低于浦东新区18.08%的水平。同时毗邻北京总部金融聚集区,建立金融总部可能性较小。从活力创新发展看,浙江省已正式启动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包括加快发展小微企业服务、健全民间资本市场体系等内容。2012年5月1日《珠海横琴新区鼓励股权投资基金企业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发展的试行办法》实施,支持和鼓励中外资股权投资基金或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聚集,并将成为我国首个金融创新政策细化落实地区。新区金融创新改革的紧迫问题是寻求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

(二)关注金融“脱媒”趋势下银行业发展问题

从上述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可以看出,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的两项是主导金融业发展多样性(G2-F7)、银行系资金来源市场化程度(G3-F10-1)得分,6年里分别下降72.94分、58.29分,收益模式单一、资金来源集中。2011年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息净收入137.37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84.6%:而中间业务收入19.28亿元,仅相当于营业收入的11.87%,远低于国际50%以上的水平。金融“脱媒”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直接融资方式。不通过银行金融中介。纵观新区情况,居民储蓄存款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7年4月的34.8%下降至2012年4月的30.71%,期间2010年4月达到27.4%的同期最低水平,下降7.4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新区金融“脱媒”趋势初步显现。发达国家金融创新实践经验证明。金融“脱媒”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趋势。银行业要想继续领航新区金融业,必须转变传统经营观念。积极主动地应对挑战。

(三)关注金融创新能力提升中风险防范的问题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适度和适宜的创新可助力于辖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创新过度,将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隐患。例如金融衍生工具设计属于金融创新的微观层次,具有高杠杆、高风险的特征,如果设计过度、发行过度,会产生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式效应。从创新的宏观层面,现代金融风险隐蔽性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具有较长潜伏期,伴随经济周期的运行酝酿、积蓄爆发。特别是在经济发达、高速增长的环境下,资金交易活跃,经济活动频繁,金融创新工具及衍生品消化了部分流动性,一旦出现紧缩,积蓄风险爆发的猛烈程度将高于创新之前。应高度关注借金融创新外衣下影响地区金融稳定和安全的苗头性现象。

(四)关注金融创新能力提升中的行业自律问题

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金融发展史可以称为一部金融创新史。随着金融创新活力的增强,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自律问题凸现。杜绝违反金融市场秩序的创新,监督上市企业债券、股权的井喷式发行、发售。关注道德风险,防止盲目跟风和无序竞争,扰乱行业纪律。《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文件旨在规范上海、天津等金融发达地区的创新活动。目前注册在新区的股权投资基金数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各类交易所16家,关注其在批准设立与交易活动中可能存在的不规范情况和监管“盲区”,监测金融创新活动的有序性、稳定性、平衡性。

(五)关注金融创新理论研究中的思变问题

现代实证分析理论已经证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而传统宏观经济金融方法论则偏重于线形化、单一性。所伴随的金融创新能力研究则过分强调和依靠数学模型得出的结论。现代金融创新问题的复杂性客观地需要启用非线形学科的新哲学思想考量,许多学者也对由传统经济学范式所得出的实证结果和推论持怀疑态度。为丰富和充实金融创新理论成果,应更多地关注相关前沿理论层面的研究。

五、建议

(一)找准定位,产融结合,走差别化发展的特色金融创新之路

金融改革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这是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是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的。新区的金融创新能力提升应致力建设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找到一条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差异化创新发展之路。发挥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联动作用。增强金融服务地区经济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新区经济发展具有强大动力性。发展壮大金融产业。坚持产融结合原则,找准金融创新的切入口,在对区域经济定位、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的金融创新上下工夫,引导资金流向新区经济发展的最前端,以差异化创新培育竞争优势。

(二)加快整合,推进共享,发展银行业综合经营竞争能力

整合现有资源,提高新区金融机构层级,形成创新合力。发挥金融要素集聚水平,瞄准市场需求,把握创新脉动,拓宽商业银行服务领域。增强银行业非传统信贷业务对经济的支撑力和渗透力。加强资本市场与银行业对接,加快银行业金融创新节奏。推进新区金融改革深化步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在实施过程中,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循序渐进、尊重意愿”的原则,推进经济、产业、科技金融业态数据共享,打造和维护“纵向时点、横向截面”的多维度、立体化信息库。便于本币创新领域的成果转化提高,增强银行业综合经营竞争能力。

(三)防微杜渐,多维并进,完善金融创新风险管控机制

将金融风险管控上升到“完善新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战略高度。多维度、多层次打造金融创新能力提升与风险防范的职责体系,实现“金融创新先行、金融风险防范、金融体系稳定”三位一体。新区的金融创新能力的提升要遵循科学、有序、平稳的原则,以金融服务功能为纽带,实现金融创新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双重目标。稳步推进金融体系由非平衡向相对平衡发展,分散新区金融创新的非系统性风险,提升金融风险测控辐射的空间覆盖。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以确保信贷资金安全、维护金融稳定;选取其中公开性、操作性、推广性较强的经验做法和风险防控案例,给予商业银行风险提示。健全预警指标体系,完善风险处置预案,使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得到早期控制,有效避免泡沫,确保金融创新能力提升过程的“良性循环”。

(四)强化自律,培育人才。完善金融创新保障制度建设

一方面,“刚性”约束,健全金融机制。立足于金融创新体制和机制建设,制度约束新兴金融业态的生存规则,夯实其健康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强化行业自律。严格管控金融产品创新设计的各个环节,对创新衍生品的地区适应性和成果转化进行可行性调查分析。另一方面,“柔性”引导,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注重培养具有职业操守的高级金融人才,特别是掌握金融学与金融工程学原理,能够开发、设计新型金融工具创造性解决金融实务问题、进行金融产品定价、量化风险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的综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提高金融创新层面档次。为金融创新保驾护航。

(五)重视研究,拓宽视角,增强金融创新思变能力

加强金融创新理论研究。汲取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顺应需求型金融创新理论、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金融创新产业组织理论等各学派之长。同时开拓创新研究视角,增强创新思变能力,提高综合运用多种分析工具充实实证研究。更深入地发掘地区现代经济的运行规律与金融创新的契合点,为创新改革发展路径模式提供可供参考依据。

(责任编辑 钟辉)

作者:刘建军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论文 篇2:

金融创新的竞争情报保障机制研究

【摘要】针对当前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风险,提出运用竞争情报工作方法进行解决的建议,拟为金融产业的全面改革与深化发展提供参考。文章运用理论研究方法,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竞争情报与金融创新的概念,分析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金融创新的竞争情报保障机制模型,阐述了竞争情报在金融创新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内容,提出竞争情报保障金融创新的相关对策建议。文章认为竞争情报工作可以规范和引领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必须强化竞争情报工作。

【关键词】竞争情报 金融创新 情报保障机制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数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科技的日益进步,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变化,金融市场竞争日趋动态激烈,利润丰厚的传统金融产业面临严重挑战,也迎来调整创新与优化升级的大好时机[1]。金融创新不仅促使金融交易方式方法多样化,提升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也使金融业务范围不断扩展,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然而,尽管金融创新可以带来诸多积极的影响,但金融创新过程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亟需竞争情报来消除创新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经指出“信息是企业生命线,企业搜集与运用高质量信息资源的方式方法,将决定其成败”[2]。其中,高质量的“信息”即指现代竞争情报,具有降低决策风险与智能支持服务等功能。金融创新必须依靠竞争情报这一有力工具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保障,合理规避创新风险。竞争情报为金融创新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引领和规范金融创新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金融创新理论溯源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分析世界经济周期与发展态势时,总结提出“创新理论”,通过科学界定“创新”的五种形式,为日后金融创新的理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6]。自20世纪60年代起,创新理论逐渐渗入金融领域,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动因引起诸多西方学者关注[7]。在“金融创新”概念界定方面,Arnold Heertje把金融创新定义为能够改变金融市场结构机制的相关金融工具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8]。Tufano把金融创新分解为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与金融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行为[9]。Zachary·J·Gubler主张把金融创新理解为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不是产品或制度等方面静态的创新产品。在“金融创新”产生动因方面,J.Kane提出“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把规避相关规章制度监管当作金融创新产生的主要原因[10]。William L. Silber提出“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认为产生金融创新的动因主要是金融机构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11]。J.R.Hicks与J.Niehans提出“交易成本型創新理论”,表明金融机构交易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金融创新的结果[12]。T.H.Hannon与J.M.MeDowell提出“技术推动型创新理论”,把金融创新的发展归因于当前金融业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13]。更多的文献表明,国外学者对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较为前沿,大多集中于定义金融创新概念与多角度探究金融创新的驱动因素方面。既把金融创新当作一项成果,也看为一种过程。

国内对金融创新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4]。1985年,周林与何旗首次公开明确提出“金融创新”一词[15]。随后,中国学者从多方面对“金融创新”进行概念界定。如厉以宁认为金融创新就是以挖掘金融业潜在利润为目的,而进行的金融方式方法或金融行业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16]。张莉把金融创新看作金融主体为了把握市场机会与获取利润,进行多种金融要素的创新型组合而形成的市场改革[17]。蒋国方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定义金融创新是金融要素的创造性组合或调整,以使金融资源价值得到提高[18]。濮思喆与姜丽丽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定义金融创新,认为其实质属于制度创新,指以提高资金利用率与改善资金供求关系为目的,而产生相应的制度调整或建设[19]。少量作者从动态角度来分析金融创新过程,并且注意到了竞争情报在金融创新过程中的智能支持作用,如娜日、顾艳辉等将金融创新的过程划分为金融创新的战略制定阶段、生成阶段、扩散阶段、宏观效应阶段四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对竞争情报的需求以及竞争情报在各阶段对金融创新的支持作用[20-21]。

综上所述,关于金融创新与竞争情报两者的关系已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但有关金融创新的竞争情报保障机制的研究尚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尝试从理论层面对竞争情报如何融入金融创新流程,以及竞争情报如何同金融创新实现逻辑互动与协同发展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强化金融创新主体的竞争情报意识,推动金融创新活动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发展。

三、竞争情报与金融创新的理论契合

竞争情报理论起源于西方,自改革开放以来后逐步引入国内。至上世纪末,竞争情报逐渐在我国经济和商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实践推广。竞争情报主要是指应用先进的信息检索技术与专业的情报处理方式,对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遇与潜在的威胁、自身优势与薄弱环节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筛选集成与提炼分析,得出自身与竞争对手差距、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等情报,为组织战略决策提供智能支持,保障组织在竞争中扬长避短,最终促成战略规划的落实与经营目标的实现。竞争情报既是一种智能决策支持产品,也是一个复杂动态的信息服务过程[3]。时至今日,竞争情报被公认为是仅次于资金、人才、技术的第四大资本[4]。据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高效利用竞争情报能够节约60%的科研时间,削减科研费用高达40%[5]。

金融创新是指运用新的手段与方法,变更现有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以获得更大的价值和潜在收益。研究表明,金融创新是一个以价值创造为动机的动态循环过程。其中,创新的本质注定了这一过程的风险与收益并存。因此,金融创新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当今信息泛滥的大数据时代,即使是资深的金融工作者,有时也难以凭经验来掌握市场的快速变化,驾驭行业发展的动态,辨别信息的真伪。成功的金融创新需要依靠专业的信息检索工具与数据分析方法,通过跟踪竞争对手,分析行业动态,把握发展趋势,来判断市场的各种变化,有序推进各种活动。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环境下,金融“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也不能凭空想象,而是一个在原有基础上继承发扬与有序推进过程。因此,金融创新对竞争情报有着内在的需求。将金融创新建立在竞争情报工作基础上,不仅可以规范金融创新具体流程,使金融创新工作有章可循,有效节约时间和成本,而且可以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做到与市场无缝对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动态竞争时代,谁先拥有金融竞争情报资源,谁就能在金融创新中掌握主动权;谁先建立高效的金融创新情报工作流程,谁就能占据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而竞争情报内在地具有对海量数据资源进行搜集分类、去伪存真、提炼分析与整合利用的功能,通过对金融创新的预警、辨析与研判,为金融创新提供充分的信息保障与即时的情报服务,降低金融创新风险,保障金融创新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竞争情报不仅满足金融创新对信息资源的全过程需求,而且可以适时动态调整金融创新计划的落实与推广,对金融创新最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总结评估,找出创新过程中待改进的部分与局限性,为再次创新提供宝贵经验与启示。反过来,金融创新刺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改变竞争情报获取的技术途径与方式方法,对竞争情报从业人员在情报工具使用与操作技能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使竞争情报更具有工具性与价值性,促进竞争情报业的发展。由此可见,金融创新与竞争情报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如图1所示,竞争情报在金融创新中的工作流程是一个从金融创新环境扫描到金融创新需求确立、金融创新信息检索、金融创新情报分析和金融创新价值评估的完整过程。金融创新内在地产生竞争情报需求,需要竞争情报提供信息保障和决策支持。而随着竞争情报工作的推进,金融领域不断得以创新发展,产业不断得到优化升级。

四、金融创新的竞争情报保障机制构建

为了满足金融创新对竞争情报的需求,本文构建如图2所示的金融情报保障机制模型,该机制主要由五个关键环节组成,依次为金融创新环境扫描、金融创新需求判断、金融创新信息检索、金融创新情报分析、金融创新价值评估。其中,金融创新环境扫描是前提,金融创新需求判断是基础,金融创新信息检索是关键,金融创新情报分析是核心,金融创新价值评估是支撑,五个部分彼此配合、前后依存,共同推动竞争情报在金融创新中各阶段的工作,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金融创新环境扫描

金融创新环境扫描需要竞争情报工作者对金融创新宏观的国际环境、中观的国内环境和微观的行业产业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海量数据分析,从中找出金融行业可能的发展趋势。其中,宏观环境主要是指世界经济形势、国际金融市场态势、科技发展趋势;中观环境主要是指地区或国内金融政策环境、金融行业发展动向;微观环境主要是指金融创新主体与其竞争对手在人、财、物等资源方面的运转状况。一旦发现金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接下来便要对金融创新需求进行研判。

(二)金融创新需求判断

情报学专家包昌火认为:“需求是竞争情报的第一驱动力”[21]。金融创新需求判斷是推进金融创新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确立金融创新的理论基础。金融创新需求判断需要竞争情报工作者协助创新主体,准确分析金融创新主体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判断是否开展金融创新工作以及金融创新的规模与范围等。科学的需求判断不仅能够降低金融创新的成本,同时也规范着后续的创新工作与方向。

(三)金融创新信息检索

金融创新信息检索是金融创新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由金融数据转化为金融信息的逻辑过程。金融创新信息检索依赖具有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的情报人员以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从互联网、杂志报刊、人际交往、内部数据库等渠道,收集金融创新主体相关的金融行业动向、宏观金融政策、竞争对手状况等数据信息,对各种相关的信息进行初步整合。金融创新信息检索是一个“人机合作”的互动和整合过程,不仅需要依靠技术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与归类,而且需要竞争情报人员持续不断的跟进追迹,为金融创新提供信息保障。

(四)金融创新情报分析

金融创新情报分析在于提高金融创新的针对性,也是一个由金融数据向金融信息和金融情报转换的价值实现过程。金融创新情报分析需要具备金融知识的高素质情报工作者,综合运用SWOT分析、价值链分析、竞争力模型分析、资源与能力分析、数据挖掘、计量分析等工具与方法,对前期归类的金融信息进行全面和深度的研判分析,并结合当前所处的金融环境与产业政策,制订金融创新战略与方案,形成服务于金融创新的具体战术。金融创新情报分析为金融创新提供操作性的信息支持,对金融创新有着决定性作用。

(五)金融创新价值评估

金融创新价值评估是指金融创新主体展开对金融创新成果的价值评估。其中,具体的金融创新成果指在金融制度、市场、组织、管理、业务、监管等方面的创新。金融创新主体对金融创新成果的价值评估,需以金融情报作为支撑。金融情报工作者通过搜集金融创新成果产生阶段、评价阶段、扩散阶段与影响阶段相关信息,构建相应的成果评价量表,协助金融创新主体对整个金融创新流程进行深度剖析与评判,探讨机构运作或工作人员存在的不足或有待改进的环节,为下次金融创新提供经验或启示[22]。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理论界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科学界定了竞争情报与金融创新的概念,探究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了竞争情报在金融创新中的工作机制,讨论了金融创新各个环节的竞争情报需求,构建了金融情报保障机制模型,认为金融创新需要竞争情报作为信息保障,竞争情报可以为金融创新提供智能决策支撑。本文的研究旨在引起理论界对金融情报研究的重视,也为金融创新的规范化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为了强化金融创新中的竞争情报工作,未来我国在深化金融改革过程中既需要强化竞争情报意识,也需要加强对金融情报人才的培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统计分析工具的应用,如何分析金融创新与竞争情报的相关性,如何从实证角度分析金融情报的价值性,等等问题,将成为下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李雪晶.关于国际金融创新问题的论述[J].科技资讯,2015(31):221-222.

[2]冯亚萍.商业银行同业竞争情报工作机制研究[J].金融论坛,2009(9):40-44.

[3]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与服务.http://info.ceo.hc360.com/ 2004/02 /1008452964.shtml(2006-06-18).

[4]王丽.论企业的第四核心竞争力——竞争情报[J].区域经济评论,2005(10):10-11.

[5]尹新强,肖冬梅.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省35家重点企业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2):83-87.

[6]JosePhAlois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eonomicDeveloPment[M].Springer US,2006.

[7]张莉.浅论金融创新的风险及防范[J].特区经济,2007(7):76-77.

[8]解宇.金融创新与监管问题研究[J].商,2014(10):128-129.

[9]Peter Tufano.Financial Innovation[J].Handbook of the Economiesof Finance,2003:307-335.

[10](美)米什金.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学[J].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11]沈志文.我国金融制度创新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2):29.

[12]J.R.Hicks著.盛洪,陈郁译.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4.

[13]罗莉萍.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文献综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4):144-145.

[14]刘春香.金融创新过程及其经济分析[D].湘潭:湘潭大学,2002.

[15]周林,何旗.浅谈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J].金融研究,1985(12):42-43.

[16]厉以宁.对当前我国金融的一些看法[J].湖南商學院学报,2002,9(5):1-6.

[17]张莉.浅论金融创新的风险及防范[J].特区经济,2007(7):76-77.

[18]蒋国方.浅析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防范[J].河北金融,2007(1):40-41.

[19]濮思喆,姜丽丽.重新理解金融创新——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探讨[J].商,2014(11):162-163.

[20]娜日,朱淑珍,洪贤方,吴晓伟.基于金融创新过程的竞争情报保障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14(1):23-26.

[21]包昌火等.竞争情报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9-51.

[22]宋汉光.加快金融创新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J].浙江金融,2011(10):8-13.

[23]顾艳辉,朱淑珍,杨治平.基于三维竞争情报的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J].情报杂志,2016,35(6):86-90.

作者简介:宋雅雯(1993-),女,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作者:宋雅雯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论文 篇3:

科技金融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一、科技金融理论综述

1.科技金融的内涵

科技金融,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在我国政府公文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我国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中,对科技创新领域资金投入与金融相关服务的归纳式总结;也是新经济时代“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理论与实践创新。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创新能力与金融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综合发展水平的2大关键要素。“科技和金融的结合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方式,是催化创新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是提高创新能力、更好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重要保障。

目前,科技金融作为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不可或缺的工具,已受到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与经济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各类科技金融创新实践正在全国各地开展。然而对于科技金融的理论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尚未达成广泛共识。从理论上看,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具有双向性,即产生“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2种结果,科技金融专指金融对科技的服务,金融科技专指科技对金融的服务。从产业分类来看,科技金融作为一种以科技创新为对象的服务业,既可以归属于科技服务业,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产业金融。

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资源综合配置与创新服务,是实现科技与金融更加紧密结合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从资本供给来看,政府的财政投入与市场化金融机构、各类资本及其投资主体的科技类投资服务都是科技创新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科技金融体系是政府和市场为满足科技创新主体的资金需求,围绕创新链设置的一系列财政与金融制度安排,科技金融工作和科技金融服务是该体系的2大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金融创新旨在满足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的资金融通、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需求,包括金融制度、业务、组织、市场创新等,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和金融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金融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深化和拓展,科技金融创新的实践内容不断丰富与发展,已覆盖到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金融中介平台和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与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等多个领域,为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构建起了日臻完善的融资支持体系。

2.科技金融原理: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的互动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关于科技与金融、科技进步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研究经济增长及其演化发展模式的重要议题之一。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一直到近几十年兴起的演化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诸多的经济学家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试图从微观、宏观等角度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方式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等问题经济学的理论模型。

金融资本通过对新兴经济部门的投资来寻求超出传统产业的高回报,从而推动新兴产业的孕育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是科技金融作为一个独立的细分产业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基本原理。同时,回顾历次产业革命中的金融创新可见,爆发于不同行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总会激发现有的金融体系涌现出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创新——无论是新的信贷产品、有价证券、融资工具,还是新的金融机构、投资方式、金融市场制度等,而这些创新就是专为科技创新量身打造的科技金融创新。在科技金融的发展中,这一创新模式充分体现了其作为金融业的服务属性。

1995年,著名IT咨询公司Gartner提出了“炒作周期”模型,这是关于技术或应用的成熟度和市场采纳度的图形显示,用来描述技术沿着周期发展的趋势。Gartner技术炒作周期模型用预期或可见度作为纵轴,时间作为横轴,描绘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即“炒作周期”曲线。整个“炒作周期”曲线将一项新技术从产生到成熟,直至被市场广泛接受的全过程浓缩为5个阶段,分别是技术触发期、过热期、幻灭期、复苏期及生产力成熟期。

在技术触发期,新技术产生之初,被业界和媒体广泛关注,曝光率直线上升。在过热期阶段,概念炒作达到顶峰,媒体对新技术产生了大量不切实际的期望。进入幻灭期,泡沫破灭后,媒体态度骤变,从原先的新技术支持者变成声讨者,概念逐渐被人淡忘。在复苏期,虽然该技术已经很少被曝光,但并未在业界完全消失,不少企业在慢慢推动该技术走向成熟,技术本身的优势和局限也逐渐为人所了解。最后到生产力成熟期,已经达到成熟期的新技术找到了自己的市场定位,虽然不像原先媒体期望的那样具有颠覆性,但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Gartner的炒作周期模型提供了对一个确定领域中技术的相对成熟度的综述,它为各类组织何时在哪里进行技术部署提供指南,并引领许许多多的投资决策者跟随Gartner炒作周期曲线的指引投向未来会有爆炸性发展的新兴技术领域。

3.科技金融创新在新经济时代的重要意义

新经济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创新的源头是科技进步,创新价值的实现则需依靠一系列的经济制度安排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之间发挥好媒介作用,这些经济制度安排包括商业、财税、金融、法律、文化等。

新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同于传统经济的滚雪球式扩张,而是一种“增量替代存量”的试错型经济,即具有高风险、快速变化,需要大量创新要素的投入和高度灵活的资源配置优化策略。与之相应的,传统工业化经济模式下诞生的常规性金融制度安排并不能满足新经济的这些需求。

综合来看,科技金融创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层面:

首先,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科技金融创新突破了旧体系对科技创新的束缚,优化了创新的环境,有利于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科技金融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产业,通过科技和金融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在机构职责划分、制度规范设计、协调机制形成等方面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从而实现对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更加积极的引导、激励和保障作用,激发各类科技服务主体活力。

其次,作为一种金融工具设计创新,科技金融创新发挥了调动从政府到市场等各类资金的能力,及时、有效、科学合理地将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进一步打通了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大提升了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最后,作为一种增量的创新,科技金融创新并不是对存量的改造,而是能够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全新服务模式,将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经济的孕育和成熟提供支撑。

二、我国科技金融创新实践

在我国现行的科技体制下,由于科研投入长期由政府主导,企业面临的科技创新融资难问题很早就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设立创业投资、开办科技贷款后,三十余年来科技、财政、金融等相关政府部门坚持不懈地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试图依靠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符合我国科技创新特点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1.我国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特点

通过对国内外各类科技金融创新的分析可见,政府和市场都是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政府是集科技金融供给方、需求方和中介机构于一体的科技金融参与主体,也是科技金融市场的引导者和调控者,在科技金融创新活动中主导科技金融工作。首先,政府通过制定科技金融规划、法律和优惠政策,对科技金融工作宏观把控,实现科技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其次,政府不断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以无偿资助、产权参股、偿还性资助、创业投资引导、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绩效奖励、担保费保险费补贴、后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用财政资金作为杠杆,从而撬动社会资金。此外,政府还会直接介入科技金融风险较高的领域,通过示范导入。

在我国科技金融创新过程中,政府和市场之间形成了一种互补互促的关系。各类市场主体积极配置科技金融资源,为科技企业提供各类创新型科技金融服务,极力推动科技创新以及财政科技投入与管理方式改革。政府则通过“规则”、“规范”、“信念”和“组织”等制度要素的结构化,建立与完善科技金融创新的社会制度环境,在开展具体的科技金融工作过程中,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直接或间接的金融支持,来弥补市场在创新活动中的不足。

综合考虑政府和市场2大主体的作用,可以构建一个四象限模型对各种科技金融创新活动进行系统性分析(见图1)。

结合四象限模型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的科技金融创新主要具有2大特征。一是创新的主体以市场为主,在政府的财政资金引导和相关政策扶持下,市场主体的科技金融创新日益活跃,体现在第二、三象限,而政府部门的财政科技投入与管理方式改革相对滞后或进展缓慢。二是创新的热点集中在金融领域,主要包括政府引导基金、科技信贷、科技担保、风险投资、新三板等,体现在第一、二象限,而在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领域相应的制度创新尚未破题。

2.制度与工具创新——风险投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投资作为经济发展“引擎”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国际上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成功实践为我国科技与资本的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因而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第1家风险投资企业——“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标志着我国“风险投资”这一资本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创新走上了我国科技金融的舞台。进入21世纪,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增长与资本市场体制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市场资本迅速进入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形成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专业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格局和以创业投资机构与天使投资人为主体的完整生态。

目前,我国创业投资正在经历从“政府资本为主体”向“民间资本为主体”的演变过程中,这是我国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结合的新高度,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标志。

3.银行信贷创新——以科技信用为核心的科技贷款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小而分散,资金需求“小、频、急”,更是具有轻资产、高投入、高风险等特征,金融服务机构创新性的利用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等进行质押,为其提供信用贷款,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4.市场机制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与技术交易市场

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系统及各种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组成的四板市场为融资主轴,各种产权交易市场特色发展的市场架构,其中由新三板市场及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构成的场外交易市场对于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的支持作用最为显著。对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风投机构来说,场外市场的发展即能够为投资项目的价值发现提供了帮助,又有效拓展了风险投资企业上市退出渠道。同时,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符合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特点,满足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多样性需求。

5.风险管理创新——科技保险

科技保险(Technology Insurance)是完善市场化科技风险互助和转移机制的科技与保险跨行业、跨领域的创新融合产物。科技保险是保险行业的一大创新,又是我国科技金融创新的一个新突破。科技保险可以根据科技创新的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监督,不断规范创新活动。

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发展“高科技保险,为自主创新提供风险保障”。我国的科技保险行业发展采取了“先试点,再推广”的渐进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了4家科技保险公司、1家科技保险中介公司、12个主要科技保险险种的市场格局。

6.服务模式创新——组合金融服务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着融资需求大、周期长、风险高、银企信息不对称等特点,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很难符合银行等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所需的投贷条件,再加之对银行和创投机构来说单个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投贷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建立“多方参与、权责清晰、横向联动、上下贯通”的“投保贷”一体化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解决融资困难等问题。

7.配套服务创新——科技金融中介

科技金融中介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及科技企业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如科技担保、技术转移、技术评估等,减少了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难题。

8.公共政策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转变

目前,各地政府在财政科技投入方面的创新探索主要有财政资金市场化运作以促进创新链后端的融资以及财政资金分担科技金融风险以弥补市场失灵2种趋势。

在财政资金市场化运作方面,各地政府设立了多种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如产业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等。在财政资金分担科技金融风险方面,各级政府为完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促进科技创新及其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科技创新的融资工具,探索建立了多元化的投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以及政府直接贷款、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等方式,分担金融机构的投贷风险。投资风险补偿机制是由政府设立投资风险补偿金,对风险投资机构因投资科技企业而造成的亏损部分按一定比例进行补偿。

三、结语

中国作为科技和金融发展均相对滞后的发展中国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构建与新经济的创新体系相适应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2015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与金融改革的加快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国将有望在众筹天使、互联网金融等崭新的科技金融领域赶超美欧等发达国家,以更精准、更丰富的科技金融创新为我国经济加速向创新驱动转型增添新的动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行政许可案件判决方式论文下一篇:改善证券监管策略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