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手机视频报警软件的应用

2022-09-13

近年来, 随着中国GDP的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公民对自身安全以及财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往的报警方式存在的一些弊端正逐步显露出来。尤其是在当前治安流动人口多, 人口结构复杂, 治安管理难度大, 整体上警力配备不能完全满足管理地需求的情况下, 这些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对传统语音报警方式都是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压力下, 多元化报警方式的优势正逐步凸显。

我们日常所使用的移动多媒体最主要的三个载体就是文本, 音频和视频。而视频是传输载体中最直观, 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如果能将视频传输技术应用于日常的报警接警工作中去, 无疑会对接警报警工作的效率有着显著地提升。现在的视频传输主要以流媒体传输为基础, 以H.264视频编码标准为技术支持。

一、智能报警系统的技术支持

(一) 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技术就是把影像和声音经过压缩处理上传到网络服务器, 使因特网的浏览者不必等待完整文件下载完就可以在线观看的技术。

(二) H.264技术

H.264编码标准是联合视频组制定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 因其综合了H.26 X编码标准与MPEG-4标准的优点而成为当今公认的编码标准。

H.264编码的三个档次在流媒体技术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应用。扩展档次主要应用于视频点播等服务;主要用于网络媒体广播, 数字视频储存等电子消费领域。而基本领域因其具有低复杂度, 低延时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视频通话, 电视会议等方面。

(三) 视频编码模块设计

所谓视频编码方式就是指通过特定的压缩技术, 将某个视频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另一种视频格式文件。视频压缩技术是计算机处理视频的必要保证。视频在数字化后数据带宽很高, 一般在20M/S左右。因此一般的计算机很难对视频源文件进行处理, 而经过压缩处理后的视频数据带宽在1-10M/S左右。如此一来, 就可以将视频的数字信号存储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如果将这种技术应用于手机视频报警中去, 对处警的效率会有明显提高。

二、智能手机报警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

由于治安流动人口多, 人口结构复杂, 治安管理难度大, 整体上警力配备不能完全满足管理地需求的情况, 犯罪手段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犯罪后果的紧急性增加, 侦破难度加大, 导致破案难度直线上升, 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稳定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调查就杭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调查情况: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群众对良好治安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

(二) 传统报警方式的局限性

首先传统报警方式信息单一, 无法实时全面的传递现场信息。传统的报警系统一般是以文字和声音两种方式。无法及时表现出现场警情。接警中心很难通过当前的报警信息对案件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其次传统报警方式信息迟缓, 分析、研判、反应存在滞后性;由于信息传递的单一性, 现场信息的传达只能依靠于声音, 目前国内主流的信息反馈方式是电话线传到方法, 虽然运用利民, 但导致信息传递速度迟钝, 接警中心对于信息的研判可能不及时, 最终有可能延误警情处理的最佳时间。且在极端情况下例如报警人不能使用或不敢声音报警, 则会对警情的处理造成巨大的障碍。

最后就是传统报警方式信息模糊, 不利于科学准确判断案情, 特别是针对特殊人群如聋哑人、外地人、未成年人。由于对地区的不熟悉或者是自身生理上的缺陷导致不能准确的说出案情事发地, 对即将面对的危险不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 对于警方的接处警造成不小的困难。

(三) 手机视频报警的可行性

依托技术的进步, 信息与互联网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智能手机客户端无处不在;那么互联网+警务平台的建成, 一方面可以警民联系更加密切;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违法犯罪的现象更是一种巨大的打击。此外, 手机视频报警可以将现场状况清晰完整地保存下来, 相对于以往的语音报警, 视频报警为现场保护, 现场勘查, 防止二次伤害以及后期的调查取证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智能手机视频报警平台发挥群众的力量才是战胜不法分子的有力手段。

三、手机视频报警实施的业务流程

(一) 手机视频报警软件的管理者

首先, 应该要尽量依托互联网+警务平台, 增加视频报警服务功能;可以依据上文的流媒体, 视频编码技术等基础理念建立专门的视频报警警务平台, 分配专门的警力负责处理该平台接收的信息, 并及时汇总, 分析, 处理。其次就是在已搭建平台的基础上依托普及率高的手机应用 (例如QQ、微信、支付宝等) 或是与手机制造厂商协调预装机, 提高推广率, 促进服务功能集成;应当充分借助互联网及大数据, 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警务功能如报警, 预险以及取证等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集成, 将这些功能集合在一个app或者搭载到某一平台上。警务平台搭建之后要完善视频报警信息接收、分析、决策以及应答机制。然后将该平台在用户间推广, 优化客户端体验, 对客户端的应用进行推广和示范;借助警务平台将该系统在所属社区间推广, 积极开展使用教学活动。提高系统使用率, 并及时的, 系统的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 准确地对信息进行收集, 处理。在用户反馈的基础上对现存的漏洞以及缺点进行持续的优化与改善, 逐步完善系统, 提高用户体验。

(二) 手机视频报警软件的客户端

在客户端的下载与使用上, 作为一款与使用者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软件, 在对用户的注册以及登录使用上一定要做好实名认证。一方面是为了减少虚假信息的上报, 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 准确的定位报案人的个人信息, 方便后期的出警, 记录等活动。

客户端的功能分类上主要包括

(1) 直接接入视频报警模式, 该功能能方便使用者及时与警方进行沟通, 详细的描述受害情况以及详细的个人信息。

(2) 发送地理位置信息在不方便进行沟通的时候, 该功能可以直接发送当前位置, 可以参考滴滴打车等网约车软件对于客户的GPS扫描技术, 自动识别最近距离的公安部门或是巡警。依托双向客户端, 达到一步接警, 无需再经过110报警指挥中心。当前无论是在预防还是避免受到进一步侵害的方面都有显著地作用。

视频报警功能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视频报警在操作上应当尽量简便, 直观, 能让人们用最快的速度连接到接警平台。同时应该做到足够的警示, 让人们在使用时不会传播虚假信息, 浪费警力。

(三) 手机视频报警软件的信息传递流程

1. 视频报警信息的接收和分类

建立采集信息数据库, 将终端采集的视频、图片、语音等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云端信息中心, 通过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并针对信息的种类, 采集日期进行分类储存, 并提取客户端在使用时的IP地址。方便下一步的分析调查和取证。

2. 视频报警信息的分析和决策

分配专人实时对搜集到的数据实时监控。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将云端采集到的IP信息, 针对不同地区的IP将信息发配到相应辖区派出所的终端。再收到上传信息后及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提取并保留有用信息, 对于无用信息进行标记, 并对信息上传者进行适当程度的警告。

3. 视频报警信息的反馈和应答

制定详细的危险等级评定细则并针对不同的危险等级确定对应的处理办法。根据报警人提供的报警信息和威胁程度确定警情的紧急性, 并及时制定应对策略, 第一时间确定报警者位置, 根据现场情况以及警力分布, 及时反馈和应答。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信息上传者的自身利益。

4. 视频报警信息的整理和归档

针对上报案情进行处理, 处理结果分为已处理和不予处理两部分。对已处理案情进行整理, 记录和归档方便日后查证。对不予处理案件进行记录, 记录报警人信息。如为虚假信息则对报警人进行追责。如为案件则对受理民警进行追责。

四、智能报警平台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手机视频报警应用推广中的问题

截至2016年底, 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到达96部/百人。而2007年后, 智能机时代的来临以及通讯技术不断进步, 消费者拥有了更好的及时上网平台以及快速的上网速度, 这也直接促使中国手机网民占总网民比大幅攀升, 从2007年的24%迅速攀升至2009年的61%, 再到目前的90%以上。在这个过程中, 手机也由21世纪初的可选消费渐渐转变为如今的必选消费。可以说人人不一定有一套房子, 但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而手机应用作为智能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备受关注1。

一款好的手机应用软件, 优秀的品质与便利的操作是不可或缺甚至最为重要的。但是一款普及率高的手机应用软件, 所拥有的应该是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法。手机视频报警应用想要真正发挥作用, 高普及率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手机视频报警应用推广中存在以下可预见的问题

1. App兼容性差

开发出的应用只针对单一操作系统或是不低于某版本的操作系统。这样做固然能使手机视频报警应用快速成型。且在针对性测试中表现完美。后期的应用维护更新也更为便捷。但这样做势必会失去非针对操作系统的用户从而导致转化率过低。

2. 没有资源积累

作为公安部门, 在流量资源, 媒体资源的积累和调动上远远不及一般的手机应用开发商。而且作为职能部门, 在各大媒体上做广告宣传手机视频报警应用是不现实的。而这也是限制应用推广的一大难题。

3. 推广周期难以保证

任何的推广都是有滞后性的, 和技术开发不一样, 一个产品技术开发完就能用了上线了, 但是推广是, 推广是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 可能还看不到一点量, 推广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 只有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了, 才会发生质变2。作为执法机关。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在当前警力严重不足的大态势下, 难以组织专门的人员对应用进行推广。而聘用社会人员进行推广, 则又面临推广资金从何而来的问题。

4. 用户质量要求高

手机视频报警应用想要发挥作用一方面在于应用质量, 一方面在于用户质量。从视频拍摄角度来看, 想要清晰完整的在报警过程中将现场清晰完整的拍摄下来需要具有一定的视频拍摄技术。而这也是对于用户的苛刻的要求。

5. 民众对公共服务软件的主观接受性

现如今公共服务软件在社会上的主观接受性明显不够高。其原因无外乎是软件实用性差, 用户使用体验差。对于用户的反馈不够及时。种种问题导致了大多数公共服务软件只流于形式而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二) 手机视频报警应用可靠性问题

1. 手机像素发展迅速

在13年前, 一款内置摄像头的手机基本上是没有意义的, 它们体积巨大, 成像效果较差。而当今已经能够使用到或具备4100万像素传感器、或10倍光学变焦镜头的拍照手机, 这意味着更为清晰的画面, 意味着指挥中心对于案件的研判将更加迅速准确。

2. 视频通话技术愈发成熟, 高速宽带普及率增高

随着3G、4G技术的发展, 移动网络已经可以提供视频通信应用所需要的充足带宽, 基于P2P技术、C/S架构、通过ADOBE提供的Flash Media Server或Red等视频服务器已经完全可以做到流畅的进行视频通话。

(三) 手机视频报警者的人身安全问题

1. 报案人的人身安全问题

公民在遭遇威胁或发现不法行为时进行报警可能会引起违法者的阻拦, 制止甚至导致违法者对报警者进行侵害。导致报警者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2.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严重

当前公民个人信息泄露而引发的案件数量正逐步上升。在网络信息时代, 公民的个人信息被获取的途经变多。难度显著降低, 加之部分公民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导致一系列案件的发生。

3. 报警视频在后期作为证据使用时对报警人的保护

报警视频作为第一手资料, 是证据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其中报警人对视频中自己的特征及信息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遮蔽。所以在后期的处理中, 要加以保护。

五、结语

发展现代多元化报警技术的意义在于加快警情处理速度。实现报警人与指挥中心间快速的信息对等。从而使指挥中心能够准确的了解现场情况, 进而作出行之有效的决策或是给出正确的指导意见。智能报警平台, 将传统的通话报警和视频报警、一键发送位置呼救等多元化报警技术整和起来, 能够方便用户使用。在一定意义上也能够起到震慑违法分子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激发群众参与维护社会的热情。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处警, 迅速出警的目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能够起到帮助。

摘要: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 信息间互相交换的方式从单纯的语音文字交互发展成为音视频等多种方式的信息交换。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智能手机的爆发式普及, 使得手机视频报警成为一种新型方式。与传统报警方式相比, 手机视频报警, 可快速通过软件定位报案人的位置, 报警视频更加直观的反映现场情形, 有助于警方科学准确的进行现场信息研判,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提升办案效率。本文从手机视频报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结合互联网+警务平台探讨手机视频报警实施流程, 并对该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展开说明。

关键词:视频报警,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可行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整体护理模式在健康体检中的护理体会下一篇: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成绩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