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代)面”:培养语文素养及提高应考水平的支点和杠杆——例说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鉴赏

2022-09-14

不论是课程标准还是高考大纲, 都将提高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进而培养其文学审美素养纳入高中语文教学基本目标——通过古诗教学, 让学生学会“鉴赏古代诗文的形象、表现技巧 (含语言特点) , 评价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古诗鉴赏”教学, 必须以此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然而, 目前的现状则是:绝大部分师生却把文本作为教学的终极, 认为教学完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歌, 便完成了教学任务, 达到了教学目的。其实, 和其他学科 (如数理化) 一样, 语文教材本身只是“例子” (叶圣陶语) 是“点”, 师生通过教学这“例子”这“点”, 以掌握这“类”这“面”, 即“以点代 (带) 面”, “举一反三” (孔子语) , 这才是教材的核心意义所在:培养语文素养和提高应考水平的支点和杠杆。所以, 教材 (文本) 不必求多求同, 只需求精求典型。例如, 教学杜甫诗《登岳阳楼》 (高中语文第五册) , 便可以将其作为“典型例子”, 通过这“例子”, 引导学生首先掌握“古诗鉴赏”的基本类型。

类型一:简要赏析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和主要表现手法 (含语言特点) 。 (示例) 首联写“登楼”, 点题, 引领下文;颔联写 (登楼) 所见“洞庭景观”:触景生情。颈联写己——“感叹身世不幸”;尾联推人——“忧国忧民伤时”:即事言情。对仗工稳, 动静结合;基调深沉悲凉, 风格沉郁顿挫;语言准确凝练, 清新自然。

类型二:颔联为千古传诵名句, 请赏析其意境特点及作用。 (示例) 颔联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洞庭画面:浩瀚的湖水势将吴土楚地分割在一东一南, 苍茫的水域仿佛天地日月星辰在其里日夜沉浮, 突出了洞庭湖衔山吞河, 涵天盖天, 茫远辽阔, 雄奇壮丽的气势特点, 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襟抱负, 为下文的抒情创造了苍凉雄浑的意境, 成为千古绝唱, 与孟浩然“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异曲同工。

类型三:你认为全诗关节何在?为什么? (示例) 颈联中的“孤”是全诗的关节。“孤”语意双关, 一言“舟”之孤单, 一显“人”之孤独内心之孤苦, 聚焦了诗人当时孤苦的处境和心境, 为全诗感情基调所系, 一语双盈, 统摄全诗。用语精工准确, 内涵丰富, 言简意赅, 一字写活, 全诗生辉。

然后, 就此与学生一道总结古诗鉴赏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策略。

古诗鉴赏一般有整体鉴赏和局部鉴赏, 其中“局部鉴赏”又包括“关键句鉴赏”和“关键词 (“题眼”、“诗眼”、“词眼”、“关节”等) 鉴赏”。具体鉴赏, 则应在取“精心设计, 灵活用笔”, “问什么答什么”, “怎样问怎样答”原则的同时, 把握其基本思路要点。因为“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问题形式如何变化, 都应以“基本思路要点”为依托。

整体鉴赏的基本思路要点一般如下。如果是详析, 律诗一般分为两层 (两联为一层) 鉴赏或四联分别依次鉴赏, 绝句分为两层 (两句为一层) 鉴赏或四句依次鉴赏;词, 如果是长调一般分上片 (阕) 下片鉴赏或以句子为单位依次鉴赏, 如果是短调 (小令) 则多以句子为单位依次鉴赏;曲, 形式与词相似, 可取词鉴赏法;其他古体诗多以“大句” (两个分句) 为单位或层次依次鉴赏;可边赏析思想内容边体会表现技巧和语言特点, 也可先赏析思想内容后体会表现技巧和语言特点;用语和形式可以参照“类型一”。如果是简析, 常采取如是形式和用语:作品 (运用某某修辞) 描写了某某景象 (描绘了一幅某某画面) 或刻画 (塑造) 了某某形象 (物象等) , 创设 (渲染、点染、突出等) 了某某意境 (气氛、氛围、特点等) , 表现 (衬托、烘托等) 了作者某某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喜忧乐哀、爱憎褒贬性质主要取决于意境、物象、形象等特点 (明暗、阴晴、冷暖、浓淡、广狭、远近、动静、圆缺、险夷、清浊、吉凶、美丑、优劣、高下、贤愚、善恶、好歹等) ;而后简点其主要表现技法 (古诗常用技法含修辞法、抒情法、描写法:比喻、比拟、夸张、双关、对比、对偶、借代等;借景[物]抒情, 托物言情[志], 触景[睹物]生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即事言情, 托物寓理, 运用典故, 渲染烘托, 直抒胸臆,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以点带[代]面, 小中见大, 白描, 象征、联想和想象等) 和主要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 简洁、凝炼, 平淡、质朴, 平实、通俗, 含蓄、委婉、隽永, 准确、生动、形象, 明丽、优美、精工、典雅等) 。

关键句子鉴赏原则即“句不离篇”, 思路要点、形式用语与整体鉴赏 (简析型) 基本相同, 只不过更多一些鉴赏者合情合理的联想想象成分而已, 可以说是“整体鉴赏的缩影”。 (可参考类型二)

关键词 (题眼、诗眼、词眼、关节等) 鉴赏, 或先指明关键字词, 然后赏析;或提干已点明, 按要求赏析。一般可通过如下思路步骤: (若运用修辞, 可点明“运用某某修辞”) 结合所在语句, 解说其含意——通过联想想象, 合理放大其浓缩的意境 (物象、形象等) ——根据意境特点推知作者思想感情 (观点态度) ——简点用语特点。 (可参考类型三)

如此“以点代 (带) 面”、通过“一隅”训练而学会“反三”的教学策略, 既可以提高学生古诗鉴赏水平,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提供方法论和“奠定基础”, 从而实现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又合乎高考语文大纲的具体要求, 培养学生从容应对高考的能力。

摘要:不论是课程标准还是高考大纲, 都将提高学生古诗鉴赏水平进而培养文学审美素养纳入高中语文教学基本目标,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 必须以文本为“例”为“点”, 通过这“例”这“点”, 掌握这“类”这“面”, 即“以点代 (带) 面”, 以此作为培养语文素养和提高应考水平的“支点”和“杠杆”。首先让学生掌握“古诗鉴赏”的基本类型, 进而把握“古诗鉴赏”的基本策略:赏析诗歌主要思想内容及主要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的思路要点, 赏析关键语句的思路要点, 赏析关键字词的思路要点。

关键词:古诗鉴赏,基本类型,思路要点,以点代 (带) 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语文[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旅游市场需求的旅游特色小镇规划下一篇:对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师评价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