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火规范更新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以超高层四季酒店为例

2022-09-22

一、序言

(一) 防火规范的版本更新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已于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同时废止。

(二) 项目背景与基本概况

该项目位于大连城市CBD核心区, 集输变电、线路工区用房、五星级酒店于一体的具有国际性的高端综合体项目, 提升大连供电公司与酒店品牌形象, 将成为CBD核心区的地标建筑。

⑴规划总用地面积:13900.00 m2

⑵总建筑面积:124053.00 m2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7959 m2

地下建筑面积:36094 m2

⑶建设规模与性质:主要包括酒店客房、会所、

综合服务设施;调度大厅、写字间、地下车库及配套设施等;

⑷建筑层数:地上42层 (未含顶部局部2层设备层, 6层裙房) ;地下4层;

⑸建筑高度:220.0m (室外地面至建筑物最高点) ;205.0m (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屋面) 。

⑹高层建筑分类:一类;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一级, 地下一级。

二、消防设计重点

(一) 城市综合体

作为两种以上功能的城市综合体, 在消防设计上注意疏散人数的换算方法不同。按照国家规范的规定, 建筑内不同用途区域的人员数量可按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结合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并未详细列出不同用途场所内 (如办公、会所区等) 的人员密度。本项目将参考国内同类建筑的人员密度设计。

(二) 超高层建筑

从建筑分类来看, 该项目为高度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 故应设置避难层。一旦遇到火灾, 要将建筑内的人员完全疏散到室外比较困难, 应在建筑物内设置相应的避难区域, 让人们在该区域安全等待救援。

⑴在避难层的位置设定上, 第一个避难层设置在了第七层, 距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大于50m;第二、三个避难层分别设置在二十二层、三十七层。

⑵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在该层实现转换, 即为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以二十二层避难层为例, 来自其上方二十三至三十六层酒店客房的人, 自上而下疏散至该避难层等待救援, 楼梯及前室的门应开向避难层;而人们如果继续向下疏散, 需先经过该避难层转换后, 再进入下行的疏散楼梯前室, 此时门应开向防烟楼梯间前室。

⑶按5.0人/㎡计算避难层的净面积, 满足避难人数的设计要求。仍以二十二层避难层为例, 设计中避难层面积229㎡, 可供229㎡X5.0人/㎡=1145人避难。而二十三至三十六层酒店客房总人数仅有797人, 故避难层净面积满足避难人数的使用需求。

⑷避难层兼作设备层, 设备管道集中布置。该项目除地下室 (共四层) 、四十二层及屋顶两层设备外, 三个避难层同样承担了办公和酒店的大量机房安置任务。

(三) 常规消防设计

⑴总平面消防设计

建筑和周围现状建筑均保持13m以上的防火间距。基地四周设置≥4m的环形机动车道, 兼做消防通道, 上空无障碍物;消防车可停泊内部环路, 可以直接到达位于建筑物一层的消防控制室。消防车道按照4m计算, 中心线转弯半径为12m, 符合消防车转弯的要求。

救援场地和入口, 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四分之一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满足消防扑救要求。建筑的南侧及北侧均布置了大于15m X20m的消防车扑救场地。建筑物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的范围内, 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本建筑外墙设置了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

⑵防火分区的划分

根据《建规》规定, 一类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地上部分为1500m2, 地下部分为500m2, 设备用房为1000m2。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 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0倍。本项目建筑内将全面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 防火分区按照规范要求设定。

⑶安全疏散的计算

本项目用于人员疏散的楼梯间均为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均设乙级防火门, 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梯间前室面积不小于6m2, 与消防电梯合用时前室面积不小于10m2, 所有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均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塔楼主体内设2部宽度为1.35m的疏散楼梯, 楼梯位于核心筒内。人员可通过此楼梯疏散至避难层, 在避难层通过疏散楼梯转换以疏散至首层, 并经过大堂区域疏散至室外。塔楼上部设有酒店配套餐饮及健身等人员较为集中的功能区域, 根据每百人1m的宽度指标进行疏散楼梯宽度设计, 以确保其疏散宽度满足规范要求。

裙房另设置2部宽度分别为1.5m及1.6m的剪刀楼梯和一部独立为宴会厅设置的疏散宽度为1.6m的疏散楼梯。疏散宽度按照每百人1m计算。

⑷消防电梯的设置

消防电梯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 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1台。为了符合此项补充条款的消防设计要求, 本工程增加了消防电梯, 并适当调整了防火分区。以防火分区最多、使用功能最为复杂的地下一层防火分区平面为例, 来阐述调整的方法。该层建筑面积为9518㎡, 划分成10个防火分区。在原有F1-F5五台消防电梯的基础上, 将O1-O3三台办公区的普通电梯调整为消防电梯, 另增加了F6-F9四台消防电梯。这样, 地下一层平面共计消防电梯12台, 分别设置在10个不同的防火分区。

三、结论

防火规范是建筑消防设计的依据, 是消防审批及工程验收的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整合了以前多规、高规及其他规范标准不协调的问题, 与旧版规范相比, 更具有逻辑性, 对建筑消防设计的要求更为严格。

作为建筑师, 消防安全问题是设计关注的重点。防火规范的不断更新, 有效的预防了建筑火灾, 减少了火灾带来的危害, 有力保障了人身和财产安全。这就是防火规范更新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也是本论文研究的课题意义所在。

摘要: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在世界各个地区描摹出一道道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而超高层建筑在表达其精锐外观和高新技术的同时, 也会带来一些隐患, 其中防火问题首当其冲。本论文以作者主持的实际项目:大连鲁能超高层四季酒店为例, 浅谈防火规范更新后我们在图纸中做出的应对调整, 继而论述规范理论对实际工程的指导作用, 以期为更多的建筑消防设计有所裨益。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避难层,消防电梯,疏散楼梯转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在写作中让孩子的个性飞扬下一篇:做好文书工作的几点经验和体会